[yf]砼通病和处理方法083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裂缝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干缩引起的,特别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更容易出现。
2.防治措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减少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浇注混凝土后,要及时进行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二、强度不达标1.可能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强度低于要求。
2.防治措施: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更加符合工程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混凝土的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符合要求。
三、水泥渗漏1.一般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不合格或混凝土孔隙结构不合理造成。
2.防治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水泥,并控制混凝土中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内的过渡带,减缓渗漏的速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表面光洁度。
四、腐蚀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有害化学物质,如氯离子、硫酸盐离子等,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腐蚀。
2.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潜在腐蚀物质的含量;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形成保护层;加强钢筋的防腐措施,如涂覆石蜡或防锈涂料等。
五、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六、空鼓1.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未充分振捣或浇注后长时间未进行养护所导致的,也与混凝土的质量有关。
2.防治措施: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缩;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其抗裂性能。
综上所述,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但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要求,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持久性。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制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由此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的角度出发,介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通病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通病一:坍落度过低坍落度是混凝土工作性状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和成品的质量。
如果坍落度过低,则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落、振捣不密实等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灰比过小。
如果水灰比太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就会偏低,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低。
2.减水剂过少。
适当使用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坍落度得到保障,如果减水剂用量过少,也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低。
3.砂石过粗。
砂石过粗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空隙较大,不利于混凝土坍落度的提高。
处理方法:1.合理选用混合材料,控制水灰比的大小。
2.适量添加减水剂,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3.控制砂石颗粒的大小,选择适量的砂石配比。
混凝土通病二: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混凝土干燥缩短的时候。
由于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变形,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所考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初凝时间短。
如果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太短,干燥过程中混凝土产生的收缩量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2.混凝土中过度干燥。
如果混凝土的干燥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而出现裂缝。
3.粘结力太小。
如果混凝土内的粘结力不足,也容易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情况。
处理方法:1.适当调整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适中。
2.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和加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含水量符合要求。
3.采取隔离膜措施,避免混凝土过度干燥。
混凝土通病三:脱层及龟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脱层及龟裂的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拌合不均匀。
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砼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3)混31(2)2土。
(3)3、或1:2.5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
(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四)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1、产生原因:(1)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
(3)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
砼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通用版)
1混凝土离析;
2振捣棒碰移钢筋。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规范运输;
2钢筋密集处用带刀片的振捣棒。
蜂窝
1拆模过早,碰掉角;
2配合比不准或计量错误造成;
3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拌匀或振捣不密实;4未分层下料、漏振;来自5下料不当,未设溜槽串筒。
1正确掌握拆模时间;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搞好计量;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振捣密实;
4分层下料,棒棒相接不漏振。
缝隙夹层
1模板严重移位、漏振;
2施工缝处理不认真。
1经常观察模板,及时修整;
2严格执行施工缝处理措施。
孔洞
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上层混凝土。
严格分层下料,正确振捣,严防漏振。
缺楞掉角
拆模用力不当或过早。
采用正确拆模方法,控制好拆模时间。
板面不平整、轴线位移
3模板支设方案正确,操作过程要认真;
4位置线要弹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计;
5防止振捣棒冲击门口模板,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下料。
楼面标高控制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表面磨光
混凝土表面拉毛
砼工程质量通病及措施(通用版)
质量通病
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
麻面
1模板面粗糙,脱模剂漏刷,粘有杂物,模板表面未湿润,振捣时气泡未排出;
2垫块位移,漏放或间距大;
3钢筋过密,大石子阻碍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1清模,刷好脱模剂,模板用清水充分湿润,按操作规程振捣;
2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适当选用石子的最大粒径。
1梁板同时浇筑,只用了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铁锹拍平,使砼板厚不准;
2混凝土未达到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者运料;
砼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防治及整改措施一、麻面现象表现形式: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3、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二、蜂窝现象表现形式: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砼的振捣分层捣固。
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
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中包括材料质量、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通病: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抗渗性差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等原材料,并进行适当的试验检验。
2.原材料偷工减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甚至出现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开裂、渗水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严格控制用水量。
4.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搅拌设备,确保搅拌均匀;控制浇注速度和质量,避免混凝土分层。
二、施工环境和工艺通病:1.施工现场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质量不达标、强度降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强度低等问题。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可采取加热、湿喷雾等方法进行调控。
3.混凝土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三、其他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可能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养护不当等原因导致。
防治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注意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早蒸发。
2.混凝土开裂:可能由于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引起。
防治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混凝土抗裂措施,如加纤维等。
3.混凝土强度低:可能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等原因引起。
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控,确保混凝土强度。
砼质量通病处理方案
砼质量通病处理方案1、蜂窝(砼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砼仔细填塞捣实。
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砼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砼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砼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砼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的松散砼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砼仔细浇灌、捣实。
4、露筋(砼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处理方法: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除薄弱砼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砼由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的砼)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砼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砼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处理方法: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粒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序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砼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江苏广厦监理公司江苏忠信建筑工程公司2005年7月16日2005年7月16日徐州人家白云南区22#楼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方案江苏忠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00五年七月十六日。
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砼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砼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1)原因分析①配制砼所用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
②拌制砼时没有核定检测单位提供的砼配合比试验报告或操作中配料有误。
③拌制砼时投料不按重量计量。
④砼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2)预防措施①砼的质量严格按照《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进行控制。
②所使用的材料严格进行抽检且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明书。
③严格控制好砼的运输时间,浇筑和振质量。
④砼配制时,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尽量做到盘盘过磅。
2、构件断面、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缩径和轴线位移,主要产生于现浇砼梁、柱节点处。
(1)原因分析①未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②模板强度和刚度不足,稳定性差,使模具产生变形和失稳,导致砼构件变形。
(2)预防措施①施工前按图纸放线,确保构件截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②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③在浇筑砼前坚持自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蜂窝、孔洞(1)原因分析①模板表面不光滑,粘有干硬的水泥浆块等杂物。
②木模板在浇筑前未充分湿润。
③模板拼缝不严,浇筑砼时跑浆。
④配合比失控,水灰比过大,造成砼离析。
⑤振捣不当。
⑥浇筑高度超过规定。
(2)预防措施①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振捣密实。
②模板光滑洁净,拼缝严密,浇筑砼前充分湿水,严格控制浇筑高度。
③拆模严格控制砼的强度,不允许过早拆除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进行。
浅谈砼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砼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砼是混凝土的简称,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砼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砼,也称普通砼,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防治砼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砼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一、常见的质量通病(一)裂缝1.塑性收缩裂缝。
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砼早期养护不好,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强度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干燥收缩裂缝。
发生干燥收缩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收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因此在构件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砼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即产生干缩裂缝。
(二)蜂窝砼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蜂窝往往出现在钢筋最密集处或砼难以捣实的部位。
(三)麻面砼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麻面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的水分被吸去,使砼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出现局部漏浆;砼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四)露筋露筋是拆模后钢筋暴露在砼外面的现象。
露筋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在浇筑砼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砼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漏浆;钢筋保护层太小,保护层处砼振捣不严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联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砼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施工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砼质量通病,如裂缝、孔洞、气泡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砼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强度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砼质量通病整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套整改方案。
一、质量管控措施1.加强砼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浇筑前的预检验:在浇筑前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发生浇筑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3.强化施工监督和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加强对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艺素质,确保施工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质量整改对策1.裂缝问题的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砼的养护,及时修补和处理已产生的裂缝,同时优化配合比,减少砼收缩和温度变形,提高砼的抗裂性能。
2.孔洞问题的整改:加强对砼现场施工过程的监控,严格执行浇注规范,确保砼的浇注均匀,避免产生孔洞。
对已经产生的孔洞,进行修补和补充材料,保证砼表面的平整性和致密性。
3.气泡问题的整改:加强控制砼施工工艺中的振捣过程,确保砼中的气泡能够顺利排出,同时优化配合比,减少砼中气泡的形成。
4.砼强度问题的整改:加强对砼配合比的控制,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提高施工质量的监管: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检查与验收1.进行砼质量验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砼质量验收,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和工程性能测试,确保砼强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进行结构的抗裂性能测试:对砼结构进行抗裂性能测试,评估其在不同负荷下的裂缝形成情况,以及裂缝的宽度和长度,确保砼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砼工程施工常见通病(3篇)
第1篇砼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下列举了砼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几种通病及预防措施:一、蜂窝1. 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 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搅拌时间不够、下料不当、振捣不实、模板缝隙未堵严、钢筋较密、石子粒径过大等。
3.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搅拌时间;合理下料,避免下料过高;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堵塞模板缝隙,防止水泥浆流失;合理选择石子粒径。
二、麻面1. 现象: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整。
2. 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等。
3.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清理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浇水湿润。
三、露筋1. 现象:钢筋外露,混凝土保护层不足。
2. 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振捣不实等。
3.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及马凳铁高度要符合设计规定;垫块放置间距适当,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四、孔洞1.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空洞。
2. 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3.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捣器。
五、缝隙及夹渣1. 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良,有缝隙或夹有杂物。
2. 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
3. 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应先铺抹水泥净浆或与去石子的同配比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
总之,砼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因此,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工艺,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对已出现的质量通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第2篇砼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在砼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以下列举几种常见通病及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砼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砼实体裂缝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模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饶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预防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3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C,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C;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砼凝结时间异常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和料是否打错库位;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预防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商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三现场同养试块强度不合格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600 C ?天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预防措施1严格按JGJ55-2000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4、加强工地同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一5 C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四标养试块强度不合格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拆模过早,现场拆模后,未及时送检测中心养护;5、标识不清,拿错试块。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较多、阴阳角不顺直,混凝土色泽不均匀,截面尺寸偏差大。
梁柱节点或楼板与墙角交接线面应清晰,无漏浆、无跑模和胀模,无烂根、无错台、无冷缝、无蜂窝、麻面和孔洞等现象;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阴阳角应整齐平直,线面顺直清晰。
高低标号砼混浇,柱顶端出现明显分层,上层为低标号砼,不能满足柱结构的砼强度。
1、加强该处钢丝网栏设,将密目钢丝网叠成多层并用钢筋撑架固定,从而保证浇筑柱高标号砼时钢丝网处不漏浆;
2、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管控,对于柱砼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板底位置,剩下部分采用料斗单独调
楼层交接处有“穿裙子”现象,且部分烂根
在浇筑混前加强该处锁脚螺杆的加固并用双面胶塞严。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不到位,接口处未剔凿1)施工缝剔凿;
2)清理施工缝内的杂物;3)浇筑后浇带前浇水湿润。
柱、剪力墙施工缝未处理或剔凿。
1)施工时将柱、剪力墙接口处混凝土振捣密实;
2)结构施工缝表面必须进行剔凿处理;
3)墙、柱水平施工缝在墙、柱边线内再弹一道切割线,用无齿锯切割,。
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工程,其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导致强度不足、开裂等问题。
2.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振捣不充分,导致混凝土中气泡过多,强度下降。
3. 混凝土施工前基础制作不符合要求,导致混凝土结构偏斜或变形。
4. 现场水泥保养不当,导致混凝土早期龟裂或强度低下。
为了避免混凝土工程出现以上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合理配合混凝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格把控振捣时间和频率,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得以充分排出。
3. 对混凝土施工前的基础制作进行监控和检查,保证结构稳定性。
4. 对混凝土现场保养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符合
规范要求。
总之,混凝土质量与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材料控制和现场管理密切相关,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稳定和优良。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原因,混凝土常常出现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帮助工程施工人员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一、空鼓空鼓是混凝土表面和内部产生的不紧密、虚空的问题。
空鼓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导致开裂等问题。
防治措施 - 混凝土浇筑前,要确保模板清洁、平整、光滑,涂抹模板解模剂以减少粘结力。
-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均匀振实。
- 使用振动器进行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与模板表面完全接触。
二、裂缝混凝土的裂缝是由于内部应力超过混凝土本身强度所引起的。
常见的混凝土裂缝有塑性裂缝、干缩裂缝等。
防治措施 - 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水胶比,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加入适量的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钢纤维等,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 根据气候条件调整养护期,避免混凝土过早失水和干燥。
三、渗漏渗漏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水通过裂缝、孔隙或未密实部分进入结构内部。
渗漏会导致结构的腐蚀、损坏甚至倒塌。
防治措施 -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防水材料或防水涂料,增加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 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处理,确保接缝的密封性。
- 采用特殊的防水剂或防渗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漏能力。
四、开裂混凝土开裂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受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所引起的,严重时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 - 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增加抗裂剂的投入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施加足够的预应力或加固钢筋,以增加结构的抗拉强度。
-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快速失水和干燥。
五、强度不达标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引起的。
强度不达标会导致结构的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 - 选择质量可靠的原材料,确保水泥、骨料等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共4篇)第1篇:混凝土通病整改措施混凝土常见问题处理一、蜂窝(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不够或漏振;(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严格控制配合比,严格计量,经常检查;混凝土搅拌要充分、均匀;下料高度超过2m要用串筒或溜槽;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堵严模板缝隙,浇筑中随时检查纠正漏浆情况;处理措施为: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可在其内部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防治措施为:模板要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充分湿润,钢模板要均匀涂刷隔离剂;堵严板缝,浇筑中随时处理好漏浆;振捣应充分密实;处理方法: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三、孔洞(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防治措施为:在钢筋密集处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认真分层捣固或配以人工插捣;有预留孔洞处应从其两侧同时下料,认真振捣;及时清除落人混凝土中的杂物;处理方法:凿除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立模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混凝土工程(一)常见问题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墙体烂根:模板拼缝不严、或加固不够、下料过多导致模板出缝隙,混凝土跑浆造成。
6.洞口移位变形、梁变形: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两侧冲力不均,模板未能夹紧。
造成洞口变形,梁扭曲,甚至个别部位截面“颈缩”。
.7.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8.墙面气泡过多:一次下料过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进度不够易造成墙面气泡过多。
9.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1)、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2)、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4)、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5)、本工程采用快拆体系做为顶板模板支撑,项目建设周期中时有工人不按快拆原理进行施工现象,拆模时将立杆全部拆除然后回顶,也易造成顶板出现裂缝。
.6)、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坍落度较大,因此水灰比也较大。
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20-25%,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
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
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10.错台:墙体产生错台原因是大模板与木模板拼接位置未拼紧,混凝土浇注时,造成木模板移位。
顶板产生错台原因是顶板支模时次龙骨未仔细筛选,模板拼缝不紧,模板与龙骨钉子过稀,未钉紧。
.11.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原因是浇注墙体时,将减石砂浆或润管砂浆未均匀入模,而是集中到一点,造成部分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强度受影响。
.12.墙垛、阳角受损:拆模时吊升大模板时磕碰阳角,造成破损。
部分墙垛只有100mm,截面过小抗冲击力差。
.(二)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1. 防烂根、防墙根砂浆过厚:所有竖向结构模内均铺预拌同混凝土配比的去石砂浆30mm~50mm,沙浆用料斗吊到现场,用铁锹均匀下料,不得用地泵直接泵送。
模板下口贴双层海绵条。
模板外侧根部用砂浆堵缝。
.2. 严格分层浇注,控制每层浇注高度不超过50cm,及时振捣,不漏振,配备足够振捣棒,钢筋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
.3. 模板拼逢严密,粘海绵条堵缝,模板对拉要拉紧,浇注前撒水湿润。
4. 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均匀,用扎丝将垫块绑扎牢固。
5. 合模前将模板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
6.洞口浇注时从两侧对称下料,及时振捣。
7.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离析,底部振捣应严格按技术指导文件制作。
8.振捣时垂直落棒。
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剪力墙插点间距30cm,由于不好观察混凝土表面特征,插棒振捣进度用进度控制,约20~30S,至顶端以砼不再显著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均匀泛出浆液为准。
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砼5cm 左右,以便消除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
砼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碰到主筋。
.9. 防顶板裂缝:1)、顶板浇筑时及时振捣,及时进行找平收面,先用木抹子搓毛,再用铁抹子压光,然后扫毛。
掌握我进度火候。
.2)、混凝土强度未达1.2Mpa不得上人。
3)、吊放材料时不得集中,应分散进行吊放。
4)、模板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技术指导文件进行,上下层位置对应,拆模严格执行快拆原理。
5)、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养护进度不得少于两周。
(三)本工程存在问题的处理措施1. 将局部用水泥砂浆修补过的部位重新进行剔凿,冲洗干净,由甲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查看,判断为蜂窝或孔洞,然后按下面方法进行处理。
.2. 蜂窝处理:较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3. 麻面处理:在麻面部位浇水十足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4. 孔洞处理: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5.露筋处理:表面漏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
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6.缝隙与夹层: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
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高一级别细石混凝土。
.7.错台处理:错台处将凸出部位进行剔凿或打磨,使错台大小和截面偏差达到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剔凿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8.胀模处理:将胀模范围进行标识,标识后进行剔凿或打磨,使截面尺寸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剔凿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9.梁变形、洞口变形处理:对变形位置进行挂线,凸出部分进行剔凿或打磨,凹下部分视情节进行挂网抹灰找平或凿毛植入短钢筋支模灌高一级别细石砼。
.10.阳角处理:阳角出现保护不周缺棱掉角的根据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理,较小的剔除松散石子撒水润湿,采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较大部位剔除松散石子后打孔植入钢筋头支模灌高一级别细石砼。
.11.顶板裂缝处理:先对裂缝进行普查,根据裂缝大小采取不同方式处理。
1)、表面处理法:用胶拌灰浆对裂缝进行表面涂抹,适用于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
当建筑做法上有桌面处理时,此类裂缝可不处理。
.2)、填充法:用水泥基防水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宽度大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灌浆法:适用于处理宽度大于0.3mm,深度较大的裂缝,利用压送设备(压力0.2~0.4Mpa)将补缝浆液(环氧树脂)注入砼裂隙,达到闭塞的追求。
也可利用弹性补缝器将注缝胶注入裂缝,不用电力,十分方便效果也很梦想。
.12.墙体底部处理:墙体跟部砂浆厚度超过50mm的,将顶板进行支顶,然后剔除跟部砂浆,撒水润湿,支模灌高一标号膨胀混凝土。
.13.空调板处理:个别二次浇注的空调板上侧跟部出现裂缝,将原板进行剔除,调整钢筋位置,重新支模重新浇筑。
.14.门洞口、梁端变形处理:挂线对变形的门洞、梁进行检查,然后进行处理。
1)、超出线外的可采取剔凿或打磨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剔凿过程必须保证截面。
2)、线内偏差不超过10mm的,可用钉钢丝网抹灰进行找平。
3)、线内偏差超过10mm的,立面采用钉钢丝网抹灰找平。
4)、梁截面偏差超过10mm的,对偏差部位进行剔凿,露出主筋,在梁上打孔植入短钢筋,支模灌高一标号细石混凝土。
.15.墙垛、阳角处理:根据墙垛受损大小采取不同措施。
1)、墙垛、阳角缺棱掉角不严重的,将破损处剔掉,撒水润湿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2)、墙垛、阳角确棱掉角严重的,将破损处剔掉,在桌面处植入短钢筋,支模灌高一标号细石混凝土。
3)、墙垛立面受损贯通的。
将贯通外侧全部剔掉,露出主筋,表面用云石机切2mm 深细缝,沿细缝剔凿整齐,植入短钢筋,支模灌高一标号混凝土或高一标号膨胀混凝土。
.二、钢筋工程(一)钢筋工程常见问题1.柱主筋移位:钢筋组装时位置不准确,或连接点绑扎不牢,绑扣松脱,钢筋固定不牢等,造成主筋移位。
2.松扣和脱扣: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要求绑牢,或制作不妥,损坏骨架等造成。
3.箍筋弯曲变形:箍筋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梁中钢筋骨架自重大,梁的高度大,没有设置构造筋和拉筋等,使箍筋被骨架自重压弯。
箍筋加工时尺寸偏大也易造成箍筋弯曲变形。
.4.组装的钢筋弯钩反向:主要原因是,制作者不熟悉规范的要求,施工不负责任,导致钢筋弯钩方向反向。
5. 梁、板标高偏差:支模偏差引起钢筋绑扎一同偏差,柱头剔凿不到位引起梁顶标高偏差。
6. 梁柱节点处主筋打架引起梁端截面偏差,箍筋位置偏差。
7.板筋弯曲不直,扭曲变形,观感差。
8.梁箍筋保护层偏小或无保护层,梁主筋保护层左右不均。
9.滚轧直螺纹连接露扣大于规范要求。
10.梁柱节点处箍筋缺少或有箍筋但被切断。
11.箍筋平行、间距不均匀。
(二)钢筋工程常见问题防治措施1.主筋位移:测量工放线完毕后,绑扎墙柱钢筋前,先根据墙柱边线及控制线将主筋按1:6打弯,调整到位后再进行箍筋的安装和绑扎,若先安装箍筋并绑扎,而后进行位置调整,难度加大。
在柱内设置定位卡或定位箍,保证调整后不再变形。
.2.松扣和脱扣:严格采用八字扣进行绑扎,扎丝采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绑扎牢固,成型后注意免受冲击荷载。
3.箍筋弯曲变形:绑扎梁筋时及时穿构造钢筋,每个钢筋交点处都用扎丝绑扎牢固,及时垫垫块。
后台加工箍筋严格按放样进行。
.4.钢筋弯钩反向:绑扎过程中,加强自检和互检,发现后无条件改正到位,并对制作人员进行教育。
5.顶标高偏差:模板提前进行预检,模板标高偏差及时调整。
绑扎钢筋前提前处理柱头,剔凿到位,避免出现“枕头”状,主筋在节点处高于梁中部。
顶板马凳正确摆放,马凳高度根据班厚提前做好备用并做好预检。
.6.梁柱节点处因为钢筋密集,常引起墙柱主筋位置重叠,此时应保证柱筋位置,调整梁筋,调整后截面一般偏小,从柱边开始逐步调整梁截面,梁筋可按1:6打弯,弯曲段在箍筋角部插14或12钢筋,绑扎牢固,保证箍筋位置正确。
.7.绑扎板钢筋时应通长拉控制线或在模板上弹控制线,排筋时从梁边、墙边50mm 处起步,与控制线重合(当拉小白线时与控制线平行),第二根与第一根平行,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完一段后进行微调,将偏差的部分调整到位。
.8.梁绑扎完毕后,及时垫底部保护层垫块,垫块垫在箍筋与主筋交点处,采用大理石垫块,主筋、腰筋与箍筋交点处均绑扎牢固,上下排丝扣方向相反,保证梁骨架不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