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讲义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讲义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惯性现象的解释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什么是二力平衡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利用
方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一、知识点通关站
【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实验中
都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的目的
是。
实验现象:平面越,小车受到的阻
力,小车运动的距离
越;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
它将做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状态。该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它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无关。
【知识点 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滑轮的作用
是,实验中选用小车
做实验而不用木块的目的是。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作用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知识点 3】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的物体,当它们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种测量方法叫。
3、摩擦力分为、、。传送带上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属于。
4、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2)。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总结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③应使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二.3种典型的力
8、弹力
⑴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功
1.概念: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进程,实际确实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进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类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烧、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头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刻的乘积。
4.计算公式:=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关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①串联电路中经常使用公式:=I2Rt
②并联电路中经常使用公式:
③不管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按时刻所做的总功
经常使用公式=1+2+…n
.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经常使用单位:度(·h)度=1千瓦时=1·h=36×106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刻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刻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A”“3000R/h”等字样,别离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许诺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确实是这段时刻内用电的度数。
3
2
4
6
8
月底读数是
电能表月初读数
如:
3
2
6
4
那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h)在10分钟内转36转那么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的第八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状态和热现象。学习本章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物质的本质以及了解周围的热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状态变化和热现象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本章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状态变化
1. 固体的特点和性质
固体是在固定形状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紧密排列,分子之间距离小,分子振动面积小。另外,固体的性质是硬度大、形状稳定、难于流动,具有一定的弹性等。
2. 液体的特点和性质
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有序排列,分子之间距离大,分子振动面积大。液体的性质是流动性强、难于被压缩、难以保持稳定形状等。
3. 气体的特点和性质
气体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其特点是分子无序运动,
分子之间距离大,分子的振动面积更大。气体的性质是高度可压缩、体积随温度变化、扩散和混合性强等。
4. 状态变化
物质的状态可以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加热、冷却、增加压力等方法,可以让物质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其中,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换被称为状态变化,其种
类包括升华、凝固、熔化、沸腾、凝结和深度子冷。
5. 状态变化的表达式
通过物质的状态图可以表达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同时,通过相变图也可以看出不同状态下物质的特点。
二、热现象
1. 热能和温度
热能是指热量的大小,本质是物质的热震动的强度。而温度则
是一个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速率的量度。它在无热量的情况下无
法被改变。我们常见的温度计就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工具。
2. 热传递
热传递是指热量由高温区域到低温区域的传递。同时,热传递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8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功率与电功
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W表示产生/消耗的能量,t表示时间。
电功是指电源向电路提供或者从电路中吸收的能量。电功的计算公式为W=VIt,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
第二节:电影效应
电影效应是指物体由于其自身的运动而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形变的现象。这种形变是由于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而导致的。
多普勒效应指物体由于其自身运动而产生的频率变化。它在各种现象中都有应用,比如测量距离、探测气体性质等。
第三节:电动势和内阻
电动势是指某些电源在通过电路时能够产生电流的能力。电动势通常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伏特。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源本身的特性有关。
内阻是指电源本身内部的电阻。内阻越大,电动势就越难以充分发挥,从而电路的电流就越小。
第四节: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
磁感应强度是指一个磁场的强度。它通常用符号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磁场的能力有关。
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变化的情况下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在电磁感应中,所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和磁场变化的速度和响应的线圈的面积有关。
第五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自感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指一个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路
中磁通量的变化速率成正比。这个定律是磁电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自感是指线圈本身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它通常与线圈中的电
流有关。自感的大小可以通过线圈的几何形状、导线的长度和直
径以及磁性材料的种类等来加以调节。
第六节:电磁场
电磁场是指由电荷和电流所引起的空间中的物理场。它是由电
初二八年级物理 第8章知识点
第八章
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受压面指向被压物体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孤立地静置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的大小F =物体的重力的大小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G G F+G G –F F-G F
2.实验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⑴课本143页,图甲、乙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图乙、丙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物体放在水平面上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F F F F F
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p=F/S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八章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知识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小车前进地。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物理学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运动和力》是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以下是该章节的知识点详解总结。
一、运动的概念
1.运动的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考系的位置发生改变,称为运动。
2.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速度、加速度。
3.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位置、位移和路径
1.位置:物体所处的空间点的位置。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末位置的变化量。
3.路径:物体运动时所经过的轨迹。
4.平移和旋转:物体的位移可以是平移或旋转。
三、速度与速度的计算
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物体在其中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4.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四、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1.位移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当速度方向变化时,位移方向也随之变化。
2.速度与位移的正负关系: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时,速度与位移为正值;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速度与位移为负值。
五、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不变。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在时-位置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
大小和方向。
3.匀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
比值。
六、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1.加速度: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和方向。
2.平均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3.瞬时加速度:在其中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4.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七、变速直线运动
1.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复习提纲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2节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第3节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
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讲义
第八章运动与力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得影响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棉布
实验设计:
(1)改变平面摩擦力得措施:改变平面得粗糙程度。
(2)保证小车到平面时速度相同得措施:让小车从斜面得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得距离越远,也就就是说小车受到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实验结论得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得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物体将以不变得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得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理解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分析事实,由概括、推理得出得,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2)物体得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本身就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得特性,即力不就是维持物体运动得原因。
(3)力不就是使物体运动得原因,而就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得原因。
知识点3: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得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得大小:只与物体得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得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理解要点:(1)一切物体(固、液、气)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静止得物体也有惯性。
(2)惯性就是一种性质,不就是力。惯性就是物体本身得一种属性,与物体就是否运动、就是否受力、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惯性有利也有弊。
知识点4:平衡力与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1)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得大小与运动方向。
(2)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匀速圆周运动不属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
(1)物体受到两个或几个力得作用,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就互为平衡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8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8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①设计实验:取一辆小车,让它三次都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
止滑下,如图所示,第一次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第二次在水平木
板上铺上棉布,第三次让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比较小车每次滑行
的距离有什么不同。
②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棉布、木板、毛巾、刻度尺
③实验过程:a、让小车从斜面上适当的位置滑下,在水平木板
上铺上毛巾,观察小车在阻力较大的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b、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观察小车在阻力较小的面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c、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观察小车在更光滑些的木板表面上花型的距离。
⑤实验结论:水平面的表面状况反应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大,速度减小的越慢。
⑥对以上实验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由本实验可以验证伽利略的说法是正确的,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方法技巧:
(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在刚进入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只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改变阻力对运动状态的影响。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只改变一个变量,控制其他的因素都不变,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关键。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归纳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W1+W2+…Wn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⑴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3
2
4
6
8
月底读数是
电能表月初读数
如:
3
2
6
5
4
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J。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⑵说明:
【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
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
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
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①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理论验证的。②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这一定律。③原来就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就保持静止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②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第2节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探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
个力就彼此平衡。
(相互作用力:同体、同线、等大、反向。二力平衡:同体、同线、等大、反向。)(判断二力平衡:①根据二力平衡条件。②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第3节摩擦力□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就会产生一个阻碍这种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摩擦力。
厂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
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探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
探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