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现象
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第三章声现象第3节奇异的声现象学习导航重点:1、知道什么是回声、混响、共鸣2、知道回声的应用难点:1、回声的应用2、共鸣产生的原因考点:解释生活生产中关于回声、共鸣的现象知识点分析一、回声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部分在障碍物表面发生,另一部分声波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甚至穿过障碍物。
2、不同的障碍物对声音的反射能力不同。
通常:坚硬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能力;而表面松软且多孔的物体反射能力,也就是吸音能力。
3、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
如果回声与原声间隔以上,人耳就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右图为回声示意图)4、当声源停止振动后,由于周围物体的,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所持续的这段时间叫。
例1:15℃时,人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他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应该是多少米?例2:夜深人静,走进长长的小巷子,总觉得身后有“咚咚咚”的脚步声跟着自己,而白天却听不到。
这是因为:人行走时的脚步声,通过小巷两侧墙壁形成,小巷较窄较长,导致回声不断,听起来就像一串串“咚咚”的脚步声跟着自己。
而白天这种回声被周围的嘈杂声所,因而听不见。
二、回声的利用1、利用回声测距例:一个人对着高山喊一声,经过10s后听到回声,则此人距山。
2、利用回声定位例:很多夜行动物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如蝙蝠能发出,当它发出的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能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障碍物的,以及方位等,我们把这种叫做。
三、共鸣1、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
2、两个物体产生共鸣的条件:一个物体已经振动,另一个物体与振动物体的振动相同,且两个物体的较近。
例1:将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放在桌子上,用橡皮锤敲响一只音叉后立即让这只音叉停止振动,但这时我们会发现,另一只未敲击的音叉还在发声。
这是为什么?例2:实验室的音叉下面往往会有一个空小盒子;二胡、小提琴等乐器也有一个空箱子。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认识声现象 课件
人耳的构造
人耳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体验骨传导”
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 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刺激听觉 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现象:橡皮筋振动时,能发出声音;橡皮筋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和不说话, 感受一下吧。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 把不容易视察到的 现象间接表现出来。
你能举出哪些奇特的发声方式
动物的发声方法:鸟类是怎么发声的?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 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
想想议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 中能传播吗?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
学习目标
1.通过视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实验探究
同学们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 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视察橡皮筋: (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 (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B.大于34 m
C.小于17 m
D.小于34 m
课堂小结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1.认识声现象(共29张PPT)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想一想:观察下列情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敲击轨道 进行检查
声音能通过 绷直的线进 行传播
钓鱼时要 安静,怕 将鱼惊跑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声
能听到水中 音乐芯片发 出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声音的介质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生活中声的传播实例
在太空里没有空气,宇航员 只能靠无线电波相互联系
我们可以看到以笔尖为圆心高低起 伏的波浪,一圈一圈向外扩展、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思考: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新知探究
二、声的传播
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可以在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1.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说明了什么? 3.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声的传播有多快
在终点计时的人先看 到冒烟,后听到枪声。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声的传播需要时间
新知探究 三、声传播的速度
1、声速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声速。
2、常温(15℃)下几种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名称 空气 水
大理石 钢铁 铝 玻璃
传播速度v/(m/s) 340 1460 3810
新知探究
一、声源
做一做,想一想
活动1:把一条塑料薄膜拉紧,放在嘴边吹, 当发出声音时,嘴唇会感觉薄膜在振动;
活动2:把手放到正在播放歌曲的收音机上, 你的感受是什么?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新知探究
一、声源
观察 发声体在振动
优美的琴声来自于 青蛙“呱呱”的叫声是
琴弦的
; 由于它的鸣囊在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发声都能成为声源。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有些振动比较明显,有些物体的振动不明显或者不容易被观察到。
3.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固体、液体、气体统一称为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声,真空中不能传声。
离开介质声音一定无法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出声音,也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4.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原因是液体也可以传声。
我们在生活中交谈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对方的耳朵中的。
大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从而减小回声,使得听觉效果更好。
5..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介质温度高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6.吹口哨、吹笛子、吹口琴时发出的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出的。
7.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绿豆会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其中水花、绿豆、纸屑的作用是分别放大鼓面和纸盆的振动,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化法,即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8.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9.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10.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 固大于v 液大于v 气。
11.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长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空气传来的。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
声现象知识点复习第三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2、研究方法:(1)、转换法: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物体以某种方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两种现象存在内在的联系,是因果关系。
(2)、应用举例:在研究声音的产生时,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屑、泡沫、乒乓球的跳动或溅起的水花。
例题: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声音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形式: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2、条件: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例题:“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空间站扶植正式开始,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需借助电子通信装备才能进行通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信装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邻近流传3、声速:1、大小:与介质的品种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的声速为340m/s。
2、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 v液体< v固体四、回声:1、反响:声音在流传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
2、能够区分开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们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若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就使原声加强。
因此,在屋子里讲话听起来比较响亮。
根据s=vt知,人耳要区分自己的反响和原声,人与障碍物间距离最少是s=340m/s××0.1s=17m。
3、回声的应用: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可以测定海水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距离。
4、测量原理:s=5、121v声t,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粗细)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分歧的发声体可以通过调整发声频率来发出相同频率的声音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音色声音的特色、品质决定音色的重要身分是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当发声体的材料和内部结构改变时,音色也会随之变化分歧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音的三种特性的比较:物理意义决定身分相应关系相关联系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小,则响度小音调与响度毫无干系,是基本分歧的两个特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3章 1.认识声现象 (共28张PPT)
6
由琴弦振动产生声音
由木鱼振动而产生声音
7
思考一:是不是物体不振动就不产生声音?
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用手捂住音叉, 声音立刻停止。
思考二:气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向笔帽中吹气可发出声音
思考三:液体能不能产生声音呢?
晃动水瓶发出声音,把水倒人另一个杯子中 也可以发出声音
(2)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2
思考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
1.在游泳池游泳的人, 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 边人的谈话声. 2.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 境的安静. 3.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 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 将鱼诱入鱼网.
(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
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 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
三. 声速
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 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 之;气体中最慢。
•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3
科学探密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振动,蝴蝶每秒振动五六次, 蜜蜂每秒振动三四百次.当蝴蝶和蜜蜂同时从你 身边飞过时,凭听觉你发现了谁?为什么?
18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称之为声波
19
20
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 声波能使物体振动,具有能量。
21
• 当核潜艇在水下行驶的过程中,利用声纳和 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其 中声纳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对目标进行定
位的,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22
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4.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不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应关注这一部分学生,通过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的雷声、流水声等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声音的美妙。随后提问:“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兴趣。
2.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敲击物体、吹气球等,让学生思考声音与振动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测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关于声音环保的调研活动,了解噪声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布置一道开放性思考题:如何利用声音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创设问题情境,突破教学难点:针对声波传播原理、回声定位等难点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突破难点。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如噪声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8.课后作业与评价: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理解: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声波的传播过程、声音特性及回声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三章 声现象
第三章声现象一、填空题。
1、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是、、。
2、我们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发声体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 , 传到我们的耳朵,会引起鼓膜 ,产生听觉。
3、声音能靠、、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
4、人们如果能听到回声,则回声应比原声晚秒以上到达人耳,即发声体距反射面至少应在米以上。
5、物体在1秒内振动次数叫 ,物体振动得越快, 越高, 越高,音调越高。
6、人的耳朵能听见声音的频率范围为每秒次到次之间。
7、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系,还跟有关系, 越大,响度越大,越近,响度也越大。
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减弱、在中减弱及在处减弱。
9、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正常进行,应控制环境内噪声不超过。
10、当代社会四大环境污染是指:、、、及。
11、甲正在家做作业,乙同学在窗外喊甲,甲一听就知道是乙在喊他, 甲是根据来判断的1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13、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三次敲击声。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
14、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发声体存在就可以听到声音B、大多数昆虫都是用翅的振动发声的C、只要发声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D、凡是能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B、声音传播时有时不需要介质C、无线电波就是声波D、人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嘴和耳朵交谈3、同一中声波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等长的距离,所需的时间最长的是( )A、空气B、水C、铁D、石材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经过物质传播要产生回声B、回声的传播速度与原声相同C、如果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就可以听到回声D、回声如果与原声混在一起会使声音加强5、声音从声源出发,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是( )A、速度B、音调C、响度D、音色6、男生和女生相比较,发音音调较高的一般来说是 ( )A、男生B、女生C、相同的D、无法确定7、为了保护听力,应使耳朵听见声音的强度控制在 ( )A、90分贝以下B、50分贝以下C、70分贝以下D、120分贝以下8、下列车辆在行驶中噪声最小的是 ( )A、拖拉机B、大卡车C、公交车D、小轿车三、计算题。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初二物理认识声现象PPT
在常温情况下,在长金属管的一端敲 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为什 么?
人耳如何接收声音
声源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音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它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课Hale Waihona Puke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1)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2)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3)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4)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 发声的物体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发声方式? 青蛙是气囊振动发声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的部位振动而发出 声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是靠弓和 弦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 柱振动发出声音的。
答案: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 不可能传播,因而不会听到飞船的 巨大爆炸声。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常温(15oC)下几种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名称
传播速度 v/ (m/s)
空空气气
水
334400
1460
大理石
3810
钢铁
4900-5200
铝
5100
玻璃
5000-6000
从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1.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声2.音的传播速度是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如何扩大不明显的发声振动?
1、可以用纸屑跳动来显示。 2、可以用钢尺振动来显示
这些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 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D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科初中物理八上《认识声现象》PPT
四、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
1、频率: (1)、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 (2)、单位:赫兹(Hz)
2、超声和次声 (1)、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 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 。
2、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真空不能 传声。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
实验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既然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你们猜猜 看,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声的介质:凡是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传递了什么?
三、声的传播速度
1、声速: 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
2、声音传播速度快慢:V固>V液> V气
3、15 ℃时,空气的声速为340m/s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8.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 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听到两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B .听到两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 .听到三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D .听到三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长笛、箫等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
二、声的传播
水滴入水中
1、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源振动时,会造成周围的空气跟着振动,这种振动通 过空气传播出去,声音就被传到远方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8.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例如播放一段交响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音调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特性及其产生原因。
b.模拟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手段,模拟声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概念。
c.对比教学:通过对比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特性的变化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d.案例教学:精选与声现象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了解声音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回声、声音的遮挡等现象。
5.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与声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声现象进行总结和概括,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声现象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奥秘。
2.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三大特性,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3.利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声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为什么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
物理八上教科版认识声现象
2.频率: (1)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 (2)单位:赫兹(Hz)
若某声源振动频率为f=100Hz,它表示的意义是“声源 在每秒钟振动100次”。 3.超声和次声
(1)次声:频率低于20Hz。
(2)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产生
我
条件
们
怎
样
听
见
声
传播
音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铜(棒)
3750
软木(25℃)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感受声速
小结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 为 340m/s
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
问题
东西来作媒介?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 们的耳朵里的?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 你能听到铃声吗?
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 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 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练一练
1.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 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 径是(C )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2.在一雷雨夜,小明在看见闪电后,6s 听到雷声。求闪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 距离。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认识声现象
3.次声:低于20Hz的声。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
• 一、声音的产生
小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 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 A B )
A.钢轨的长为
t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为
t
C.钢轨的长为(v2-v1)t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为t
ν2
ν1
解:t1
L v1
t2
L v2
v2 L v1L v1v2t
L v1v2 t
v2 v1
∵t1-t2=t L L t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中国人的骄傲:
宇航员在月球上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原因是月 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传到我们 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 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音以பைடு நூலகம்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古代作战时: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 处的马啼声。
把耳朵贴在 铁轨上,就能 听见很远处列 车使来的声音
土电话
利用:医生用的听诊器
二、声音的传播
声波 1、声音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
2、概括与小结: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 或气体中传播。
凡是能够传播声音的媒介物质称为介质。
结论: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复习测试
一、声音的发生
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一切________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________.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气体、液体、固体________能传声,________不能传声.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m/s.
3.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障碍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相差0.1s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三、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跟发声体的________、距离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3.音色: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利用音色可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________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从环保的角度:噪声是指________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________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________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________处减弱;(2)在________过程中减弱;(3)在________处减弱.
【学得怎样】
一、填空题
1.将一只闹钟放在一个密封透明的玻璃罩中,闹钟敲打时,人________看见小锤的摆动,________听见闹铃的响声;如果将罩中的空气抽出,闹钟敲打时,人________看见小锤的摆动,________听见闹铃的响声(填“能”或“不能”).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合_________km/h.
3.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先听到的那次声音是由________传出去的,后听到的是_________传出去的.
4.说话时发声靠的是声带的________,学生上课听到老师的声音通常是靠________传播来的.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
6.有经验的养蜂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这是由于带花蜜飞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比不带花蜜时的低.7.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__决定的.
8.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宇航员通话是靠________.
9.在物理学里,把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人们用________来计量噪声
的强弱.
10.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则回声到达耳朵应比原声晚________s以上,某同学对着一面墙喊话,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他跟这面墙的距离至少应有________m,利用回声可以测________、可以使原声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棉花
B.真空
C.酒精
D.空气
2.正在发声的小铃铛,用手把它握紧后就听不到它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使铃声不能传入人耳
B.手吸收了声音,以致听不到铃的响声
C.铃铛不能振动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4.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
A.只要知道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就行
B.需要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
C.需要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D.A、B、C都需要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响度只跟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我们能辨别出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
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
B.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能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都可能
8.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声速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9.对于乐音的特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声调高的,频率一定大
B.响度大的,振幅一定大
C.响度小的,频率一定低
D.音调、响度都相同,音色一定相同
10.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A.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B.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C.每个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D.以上三个原因都不是
11.在音乐会上,一男中音独唱,同时有女高音轻声为其伴唱,从乐音特征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音调低
C.男中音响度大、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D.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大、音调高
12.某人为了喊远处的另一人,他用双手围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频率,从而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C.能够使较远的人分辨出谁的声音
D.能够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三、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3—7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被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四、实验、问答题
1.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水中声速的实验.
要求:(1)写出做法;
(2)实验中需要预先知道的已知条件及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都要用字母表示;
(3)水中的声速用公式表示.
2.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3.用纱线拴住汤匙的柄,把线的两端用手分别按在两只耳朵上,摆动汤匙,设法使它轻轻地撞击桌子的边沿,如图3—8所示,你听到的声音的情况是怎样的?使纱线离开耳朵,再使汤匙轻敲桌边.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请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五、计算题
1.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1870 m,当飞机飞到王明同学的头顶上方时,飞机上发出一声信号,当王明同学听到信号时.飞机水平距离已离王明站立处多远?(v声=340 m/s)
2.如图3—9所示,猎人在陡峭的山谷内的O点放了一枪,1.5 s后他听到第一个回声,再过多少时间后,他才能听到第二个回声?
参考答案
【学得怎样】
一、1.能能能不能
2.340 1224
3.铁空气
4.振动空气
5.液体固体
6.音调
7.音调频率
8.无线电
9.频率分贝
10.0.1 11 距离加强
二、1.B 2.C 3.B 4.D 5.C 6.C 7.B 8.C 9.A 10.A 11.C 12.D
三、(1)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的双层玻璃被抽成真空,无法传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四、1.略
2.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是乙和丁;甲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而真空不可传声,丙说明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3.当把纱线按在耳朵上时,会听到摆动的汤匙撞击桌边的声音就像钟响一样宏亮,若使纱线离开耳朵,听到的轻轻的撞击声就小的多了,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四面散开,听起来不怎么响,而在线状物体传播时,声音比较集中,听起来就响多了,人趴在铁轨上听,可以判断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也是这个道理.
五、1.2805 m 2.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