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TIR技术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研究
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Ⅱ)
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Ⅱ)
王任翔;梁盛业;李洁荣;高成伟;胡长华;张杏辉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3(32)1
【摘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12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2种植物的叶表皮仅远轴面有气孔器存在,气孔椭圆形至卵圆形,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多为条纹、也有同时具条纹和颗粒或鳞片;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围着气孔.不同种间叶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部分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总页数】6页(P12-16,6)
【作者】王任翔;梁盛业;李洁荣;高成伟;胡长华;张杏辉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桂林,541004;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
宁,530001;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4;Q949
【相关文献】
1.5种蔷薇科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J], 蔡礼顺;李杰;朱自学
2.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 [J], 李凤英;唐绍清;梁士楚
3.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J], 李凤英;王玉国;唐绍清
4.芋属5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J], 蔡秀珍;刘克明;龙春林
5.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J], 王任翔;胡长华;梁盛业;黄松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FTIR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材黄芪
利用FTIR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材黄芪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医药学就是华夏文明的璀璨之一,中草药更是古代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黄芪是中药材的重要代表之一,被人们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黄芪的质量管理和药效成为中药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其中,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本文将结合研究示例,探讨如何利用FTIR指纹图谱分析黄芪的化学成分。
FTIR指纹图谱是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样品吸收红外光谱,并将其转化为频率图,即指纹图谱。
其中,每个红外频率对应着不同的分子振动方式,不同的样品会在不同的频率上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峰,形成特有的指纹图谱。
因此,通过分析样品的FTIR指纹图谱,可以对其化学组分进行快速而可靠的鉴定。
对于黄芪这类中草药,其化学成分复杂、质量参差不齐,而传统的化学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
因此,利用FTIR指纹图谱技术对黄芪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项研究利用FTIR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黄芪进行分类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黄芪在红外频率上具有差异,形成不同的指纹图谱,从而可以对黄芪的产地进行快速鉴别。
此外,另一项研究则着重分析了黄芪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利用FTIR指纹图谱技术对其进行快速鉴定,并对其药效和品质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总之,FTIR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其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
通过利用FTIR指纹图谱技术对黄芪等中药材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效,为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金花茶叶光谱鉴别的实验研究
金 花 茶 叶光 谱 鉴 别 的实 验 研 究
韦 志英 , 丘 琴 , 淑婷 , 汉深 何 甄
( 西 中 医学 院 , 西 南 宁 50 0 ) 广 广 3 0 1
摘 要: 的] 目 建立金花 茶叶的光谱鉴别 方法。[ 方法 ] 用可 见紫外分光光度 法对金 花茶叶进行鉴别研究 。[ 利 结果] 在一
样 品 的含量 , 结果 见表 2 。 表 2 样品含量测定 结果 ( n=4 )
子、 益智仁 的 T C鉴别 , L 并采用高 效液相 色谱法 对五 味子 乙 素的含量 进行 测定 , 法操作 简便 、 方 准确 度高 、 分离 效果 好 、 专属性强 、 定性及 重现 性都 比较 理想 , 稳 可作 为 控制健 脑胶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1 0卷 第 2期
3 1 样品 测定 .l
广西 中医学院学报
・5 ・ 7
பைடு நூலகம்
取 4批 健脑胶囊 , 按供试 品溶液制 备法 制
药材 鉴别 , 以对该制剂进行全 面监 控。本实验 增加 了五味 难
备 样品溶液 , 并按 上述 色谱 条件测定 峰 面积 , 外 标法 计算 按
可 治 伤 风 感 冒 、 疮 。金 花 茶 的 叶 中 含 有 锗 、 、 、 、 、 疥 硒 钼 钒 锰
l 0 00
/ ^ \ 、
、
6 63
锌等 多种微 量元 素 , 防癌 、 癌 、 衰老 , 护心脏 和细 胞 对 抗 抗 保 膜, 增强 机 体免 疫 功能 , 降低 胆 固醇等 方 面 有 显著 效果 - 。 2 】 为 了更好地 探求其鉴别方法 , 笔者对其进 行光谱 鉴别 的实 验
研究 , 现报道如下 。
基于CiteSpace的金花茶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金花茶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作者:曹梦勾宇轩黄元仿来源:《广西植物》2020年第04期摘要:对金花茶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可以为研究者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提供理论参考。
该文利用引文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79年—2018年金花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揭示金花茶研究的发展和知识结构。
结果表明:(1)金花茶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年均研究文献逐渐增多;载文期刊的所在地主要为广西。
(2)虽已形成核心作者群,但核心作者团队之间合作并不紧密;研究机构集中在广西,已形成“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方式。
(3)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步探索期(1979年—1985年)、平稳发展期(1986年—2006年)和快速增长期(2007年—2018年)。
(4)金花茶化学成分、繁殖技术以及产品研发的研究正在发展为新前沿。
金花茶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建议加强对金花茶研究的重视,围绕现实需求深入开展金花茶研究,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金花茶, CiteSpace,知识图谱,演化发展,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 Q9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142(2020)04-0592-09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b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 nitidissima is supplied through the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of previous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CiteSpace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make a 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to research progress of C. nitidissim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from 1979 to 2018, then to reveal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of C. nitidissima.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The research of C. nitidissima draws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increase number of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the publishing journals are mainly conducted in Guangxi. (2) Core-authors group of C. nitidissima research has already form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lack of cooperation among them. In addition, a cooperation form of research affiliations-universities-enterprises has performed which mainly focused on Guangxi. (3) The study of C. nitidissima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at is, initial exploration period of 1979-1985, steady development period of 1986-2006, and subsequently rapid growth period of 2007-2018. (4) The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propagation technique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f C. nitidissima is pullulating as a new fronti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about C. nitidissima research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emphasis on the C. nitidissima research, and the further study need to be focused on the realistic demand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y.Key words: Camellia nitidissima, CiteSpace, knowledge mapping,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visual analysis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受到各级研究机构及产品研发者的广泛关注。
金花茶的引种与栽培技术探讨
金花茶的引种与栽培技术探讨文章阐述了金花茶的引种依据、发展现状、栽培技术,为金花茶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标签:金花茶;引种;现状;栽培技术1 引种依据1.1 金花茶的生物学特性[1]金花茶是山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金花茶组[Camellia chrysantha]植物的统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濒危类别:稀有,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
金花茶为常绿灌木,高2-3米,叶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边缘有细锯齿;花黄色,腋生,卵圆形至圆形;花期11-12;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6-8粒。
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
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
耐瘠薄,也喜肥。
耐涝力强。
1.2 梅县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合金花茶的生长金花茶性喜湿润温和的气候和荫蔽的环境,它适宜的气温为20-25℃之间,临界温度不得低于5℃和高于36℃。
土壤要求弱酸性(pH值4.5-5.5)为宜。
而梅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0.7-21.4℃,年降雨量1400-1800mm,土壤因子多为酸性红壤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立地、气候条件与金花茶的生长环境要求相近,非常适合金花茶的生长。
1.3 金花茶的引种迎合了梅州农业的发展战略为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近年来梅州市委、市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提出了“一园两特带动一精”的发展战略,“一精”就是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金花茶作为珍稀植物,富含多种天然营养成份,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除此之外,由于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广受园艺界的青睐。
梅州农业目前已由原来的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发展,金花茶因经济价值高、观赏性好,作为旅游观光农业的投资发展项目,具有举足轻重的任用。
金花茶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花茶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月圆;黄永林;文永新
【期刊名称】《农业研究与应用》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本文全面地综述了金花茶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该植物所舍的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黄酮类、茶多酚、荼多糖及其它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抑菌、抑制肝癌、抗氧化活性、降血脂及治疗咽喉炎、去腻减肥、增进食欲等功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陈月圆;黄永林;文永新
【作者单位】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金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陈永欣;吕淑娟;韦锦斌
2.金花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沈洁;张可锋;朱华
3.金花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黄家伟;邱玉婷;邹登峰;叶妹;王非非
4.杜仲雄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李钦;张木升;杜红岩
5.金花茶组植物的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J], 刘云;付羚;张颖君;唐军荣;阚欢;张贵良;赵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花茶课题研究心得
金花茶课题研究心得课题名称:金花茶资源调查研究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花茶资源得到较好地保护。
但由于各种因素,有些省区出现资源退化或濒危状况;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的意识逐步增强,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此外,金花茶还是我国重点保护植物之一,应加以重视和保护。
通过本次实验主要了解了金花茶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及资源分类情况并进行统计处理,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第1页为了摸清金花茶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规律,使其可持续地发展,掌握目前金花茶资源的状况,2001年10月,我们中山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中山大学农业生物技术中心联合组成课题小组开始探索这一问题。
在专家指导下,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多方面条件,最终确定本实验研究目标。
根据研究目标,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措施,全面负责课题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积极参与有关会议讨论,及时汇报实验情况。
同时,向相关单位、个人借阅有关文献资料,与课题小组成员共同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下简称“琼崖州”)组织当地热带林业部门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根据全国林业普查工作需要,对所辖的陵水县八弓乡西五山村、南平镇建港山区及三亚天涯海角林区金花茶等珍稀植物的资源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了该区域的金花茶种质资源及分布情况,并在西五山、新田洋两村分别设立金花茶试验站,选取优良品系,采集种子育苗,为今后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省、市领导对金花茶资源保护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厚的待遇。
先后在琼州及沿海滩涂种植红树林万亩,并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3年国务院批准陵水县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几年国家拨款700余万元,用于保护区的建设。
每年国家投资300万元用于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费。
而且国内外已有很多单位与中心签署协议,购买“金花茶王”、“金花茶王母”、“大花金花茶”的品牌权,以作永久的收藏。
金花茶体胚调控及SERK基因的克隆与定量表达分析的开题报告
金花茶体胚调控及SERK基因的克隆与定量表达分
析的开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金花茶体胚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重点关注SERK基因家族的克隆和定量表达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金花茶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叶片中所含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而茶树体胚则是种质资源繁殖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
目前,对于金花茶体胚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还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将为金花茶体胚发育机理的深入理解及相关基因的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金花茶体胚发育过程中体胚转录组测序,获取基因表达谱数据;
2. 基于体胚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SERK基因家族中与体胚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3.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获得这些候选基因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其蛋白质结构域;
4. 设计定量PCR引物用于各个时期的体胚中SERK基因家族的表达谱分析;
5. 对所得数据进行表达谱分析,包括基因表达模式、时空表达差异等;
6. 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某个SERK基因家族成员对体胚发育的贡献,阐明其作用机制。
三、预期效果和意义:
1. 通过本研究可以获得金花茶体胚基因表达谱,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 筛选出与体胚发育相关的SERK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
3. 建立定量PCR分析系统,解析SERK基因家族成员在体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谱和调控机制;
4. 通过RNAi技术研究SERK基因家族成员在体胚发育中的功能,扩展对于体胚发育过程的认识,为金花茶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三种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类黄酮成分研究
三种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花朵类黄酮成分研究李辛雷;王佳童;孙振元;王洁;殷恒福;范正琪;李纪元【摘要】该研究以山茶属金花茶组的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植物中检测到15种类黄酮,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金花茶组首次发现;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中首次发现.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萘酚-3-O-葡萄糖苷为三个物种主体成分;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特有,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为崇左金花茶特有;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主要存在于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木犀草素主要存在于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类黄酮类型主要为儿茶素类、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和山萘酚类;崇左金花茶中槲皮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远高于金花茶和凹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儿茶素类高于金花茶,金花茶和崇左金花茶山萘酚类高于凹脉金花茶.【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8页(P917-924)【关键词】山茶属;金花茶组;花朵;类黄酮;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作者】李辛雷;王佳童;孙振元;王洁;殷恒福;范正琪;李纪元【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 3114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杭州3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山茶属(Camellia)金花茶组(section Chrysantha Chang)植物花朵为黄色(梁盛业,1993),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金花茶(C. nitidissima)花朵、叶片中含有类黄酮、茶多酚及皂苷等活性成分(He et al.,2017),具有降血糖(夏星等,2013)、抗氧化(Song et al.,2011)和抗肿瘤等功效(Lin et al.,2013)。
金花茶种质资源的组织培养保存
金花茶种质资源的组织培养保存
黄小荣;韦鹏霄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科学》
【年(卷),期】2004(33)4
【摘要】组织培养技术经常被成功地用于扩繁珍稀濒危植物,但是对离体培养材料经长期培养后生存力和遗传稳定性的变化,目前仍知之甚少.21种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的种胚来源外植体,在改良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BA 2.5 mg/L、IAA 1.5 mg/L、水解乳蛋白500mg/L,每60~70天继代一次,培养11年所发生的变化.前3年没有发现明显变异迹象,之后陆续出现外植体退化和死亡.作者认为外植体的退化与金花茶的种类特性、培养时间长短、继代过程中高频分生组织的丢失和培养环境有关.
【总页数】5页(P190-194)
【作者】黄小荣;韦鹏霄
【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2.3
【相关文献】
1.甘薯种质资源的组织培养长期保存法 [J], 市川健
2.常熟白芹的组织培养与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 [J], 沈宗根;莫莹妍;沈莹;张雅晨;
徐旭;万宏伟
3.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低温保存种质资源 [J], 陈菁瑛;范国成
4.金花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 [J], 洪永辉; 陈天增; 林能庆
5.柑桔种质资源的组织培养保存 [J], M.L.Marin.N.Dura-Vila;邓崇岭;唐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花茶组植物品种选择与评价
金花茶组植物品种选择与评价洪永辉;陈天增;王如均;洪桢华【摘要】对从广西和越南引进的金花茶组不同品种栽培试验表明,金花茶组植物适合福建生长,但受经纬度、海拔及气候影响,防城金花茶、凹脉金花茶、金花茶品种最适宜福建生长,其观赏及药理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8(038)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金花茶组植物;品种选择;评价【作者】洪永辉;陈天增;王如均;洪桢华【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林业种苗站,福建龙岩364000;福建世纪金花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上杭364200;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60003;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6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3.99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自然分布的地理区域为北纬20°52′~23°30′、东经104°~108°56′,垂直分布在海拔50~650 m的丘陵低山、台地和沟谷两旁[1],属世界珍稀濒危观赏植物及珍贵山茶科育种种质资源。
早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金花茶作为药食兼用植物的记载。
全世界已发现的金花茶组植物有42种5变种,其中广西南部等地分布有29种5个变种,四川、云南和贵州分布有4个种,越南北部分布有10个品种[2]。
福建福州是最早引种金花茶成功的城市[3]。
目前福建省的龙岩、三明、南平、泉州等地市均有引种,其中龙岩市引种推广面积最大。
通过多年的引种发现金花茶部分品种非常适应福建的生长环境。
本研究以龙岩市各县(市、区)从广西各地引进的金花茶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良品种评价及优良个体的选择,为营建采穗圃、种子园、杂交改良、无性快繁等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龙岩市的漳平、上杭、长汀、新罗等地,属博平岭山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试验点一位于漳平市拱桥镇下界村拱桥溪边农田,东经117°23′27″,北纬25°19′54″,年均气温19.2 ℃,年均降雨量1 560 mm,海拔202.2 m,土壤以黄红壤、黄壤为主,面积10 hm2。
12种金花茶组植物产花量和产叶量研究
12种金花茶组植物产花量和产叶量研究作者:漆娅黄晓娜叶品明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3期摘要:对12种保存在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基因库内的金花茶组植物进行产花量和产叶量研究,目的是筛选出适合花用、叶用的优良金花茶组植物。
根据对12种金花茶组植物的产花量和产叶量进行比较的结果,筛选出产花量较高的花用金花茶有:中东金花茶、防城金花茶、龙州金花茶;筛选出产叶量较高的叶用金花茶有:龙州金花茶、东兴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毛瓣金花茶。
关键词:金花茶组植物产花量产叶量花用叶用中图分类号:S685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Yields of Flower and Leaf of 12 Varietiesof Sect. Chrysantha ChangQI Ya, HUANG Xiaona, YE Pinming(Nanning Golden Camellia Park, Nanning 530022, China)Abstract: To screen out the excellent leaf-use and flower-use varieties of Sect. Chrysantha Chang, we studied the yields of flower and leaf of 12 varieties of Sect. Chrysantha Chang preserved in the Golden Camellia Germplasm Bank of Nanning Golden Camellia Park.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wer-use varieties which have high flower yield are Camellia chrysantha, C. nitidissima and C. longzhouensis; and the leaf-use varieties which have high leaf yield are Camellia longzhouensis, C. tunghinensis, C. nitidissima, C. ptilosperma and C. pubipetala.Key words: Sect.Chrysantha Chang; flower yied; leaf yied; flower-use; leaf-use金花茶屬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植物,是对开黄色花的金花茶组植物原种的统称,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1],被誉为“茶族皇后”以及“植物界的大熊猫”[2],其原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广西和越南[3]。
12种金花茶组植物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12种金花茶组植物光合生理特性比较王坤;韦晓娟;李宝财;李开祥;马锦林【摘要】为了探讨不同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从而为金花茶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以3年生的12个金花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本地品种普通金花茶和越南引进品种多毛金花茶具有较低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表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与其他品种相比,普通金花茶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较高的光化学转化效率,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可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并且生长更旺盛;越南引进品种罗斯曼金花茶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光照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越南引种金花茶的Fv/Fm值表现正常,表明6种越南引种金花茶适于在广西种植.普通金花茶和多毛金花茶的Fv/Fm和Fv/Fo值最高,表明其捕获激发光能的能力最强,并且其光系统Ⅱ的潜在活性最大.12种金花茶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差异,越南引种金花茶表现出了对广西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9(037)001【总页数】7页(P80-86)【关键词】金花茶;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作者】王坤;韦晓娟;李宝财;李开祥;马锦林【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14;Q945.79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世界珍稀植物[1],因其金黄花朵在山茶科植物中别具一格,观赏性极高,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潜力[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称取样品 2 0ng与 K r . a B 粉末 2 0mg 混合研磨均 0 , 匀 , 片法测定 , 压 扫描范 围 40 0 0 m~ , 0  ̄4 0c 光收为羧酸类或酯类 物质的特
征吸收峰。130 0 m 的谱带酚类 中 C 0  ̄12 0c 一0和蛋 白质
’
b r, 2 1 e 0
基于 F I T R技 术 金花 茶 组植 物 物种 鉴定 研 究
覃小玲 , 史艳财 李承 卓 ,韦 霄H , , 一 黄荣韶。 孔德鑫 黄庶 识。 , ,
1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国科学 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广西 桂林 2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 南 宁 3 .广西科学院 , 广西 南宁 500 30 4 5 00 30 3 5 10 406
引 言
金 花茶 组 植 物 (a el et h ya ta 是 一 组 唯 一 以 cm lasc.cr snh ) i
花茶园 , 均由该所赵瑞峰 副研究员鉴定 ,见表 1 并 。
T b e 1 S mp e t b eo Ca e l e t h y a t a Ch n a l a l a l f m l a S c .C r s n h a g i
取上述 1 种新鲜 的金 花茶组植物 一年生成 熟叶置 于烘 6
红外振动光谱 比较相似 , 考文献 [ ,] 参 45 对谱带 进行 归属和
分析 :17 6c 3 m 处的吸收峰 为羰 基 C O 的伸缩 振 动峰 , -
l6 0c 的吸 收 峰 强 而 宽0伪可 能包 含 共 轭 羰 基 C O 的伸 3 m - u e , 耳 o《
01 .2
Ln ae ( ersn i br i g N aet e h o) k g
0.8 1 02 .4
O
8 1 9
龙 州金 花茶
直脉 金花茶 小瓣 金花 茶
O
O
呲∞
O O O
8 9 9 1
6 4 7
弄 岗金花 茶
组植物物种鉴定及系统分类学提供 参考 。
1 实验部分
1 1 样 品来 源 .
收 稿 日期 : 0 20—8 2 1 —31 。修 订 日期 :2 1—62 0 20 —8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16 1 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 目( C 一 3103) KS X2YW--9 3 ,广东省 中国科 学院全面战略 Z0 1) 合作项 目( O 9 o 1 0 17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目( 2 O B 93 o 3 ) 桂科攻 0 9 0 3 2 ) 9 2 0 A-0 和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项 目( 桂科攻 12 3 1 —5资助 13 0 31 ) 作者简介 : 覃小玲 ,18 年生 ,广西大学农学 院硕士研究生 93
18 0 16 0 1 0 12 0 1 0 8 0 0 0 0 0 0 4 0 0 W a en mb c ’ v u  ̄/m"
m ¨
n
60 0
F g 1 Fr R s e ta o a f me l  ̄S c h y a t a Ch n r m 6 k n s i. I p c r fl fo Ca lh e L C r s n h a g f o 1 i d e
关键 词 傅里 叶变换红外光谱 ;金花茶组植 物 ; 聚类分析 ; 鉴定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1 .9 4ji n 1 0—5 3 2 1 )02 8—5 OI 0 3 6/. s .0 00 9 (0 2 i —6 50 s
中图分类号 : 673 0 5 .
本实验材料分别于 2 1 0 0年 1 月采 自广西植物研究所金 2
合相关形态解剖学等方面的差异 , 该研究支持将弄 岗金花茶与 毛籽金花茶归并为一个种 ; 直脉金花茶 、弄岗 金 花茶 、 小瓣金 花茶 、 东兴金花茶 、 柠檬金花茶 、中东金花茶 、 小果金花茶 、 金花茶 、 顶生金 花茶与平果金 花
茶各 自划分为独立种 。F I - T R 聚类 分析法 可以作 为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 的一种可行性手段 。
毛籽 金花 茶 显脉 金花 茶 东兴 金花 茶 金花 茶 顶生 金花 茶 凹脉 金花 茶 毛瓣 金花 茶
6 3
8
O O O O
9 9 9 9 1
6 5
u 3
从结果可以看 出,在距 离系数 为 0 1 ,1 . 8处 6个样 品可 聚为 3 , 类 第一类有 l 个样 品聚为一组 , 1 包括龙 州金花茶 、 直脉金花 茶、小瓣 金花茶 、弄 岗金花茶 、毛籽金 花茶 、显脉 金花茶 、东兴金 花茶 、金花茶 、顶生金 花茶 、凹脉金 花茶及
(. 8 ) 0 9 5 、凹脉金花茶与毛瓣金 花茶 (. 8 ) 0 9 3 、东兴金 花茶与 金花茶( . 8 ) 顶生金花茶 与金花茶 ( . 8 ) O92 、 O 9 1 、小果 金花茶 与平果金花茶( . 7 ) O 9 3 。粗略 比较 ,1 6种 金花茶 组植物 的相
—
将所 测得 的原始光谱经 O MNI T软件 自动基线 校正 、平 滑、 生成直线 ( 扣掉 C 对图谱数据的于扰) 归一化 处理和 02 、
一
c ,
和各种 弯曲振 动所 引起 的吸收峰 。这些结构
阶导数求导后 , 根据 1 种 金花茶 组植物 叶片 测定所得 的 6
特征与前人 研究 报道 金花茶 叶中主要含有 酚类 、 酯类 或羧酸
箱中 ,15℃杀青 1 n5 0 5mi 5℃干燥 , 出,粉碎 ,过 2 0目 取 0
筛, 待测定 。
13 F ' 光 谱 测 量 . IR I
缩振动以及芳香环骨架振动吸收 ,15 6c 1 m 为芳香 化合物 骨架振动吸收 ,14 2c 附近吸收 峰可能包 含 C 5 m —H 弯 曲
o a 0 o《 磊 J
通过 F I TR直接测定 法 , 到 1 种金花茶组植物成熟叶 得 6
9
18 0 16 0 14 0 1 0 l 0 0 8 0 0 0 0 0 0 0 2 W a u e / m" ven mb r c ’
60 0
整体分析性 、 速度快和准确度高 等特点 ,在种类 鉴别[ 等方 4
面 已被广泛应用 , 尚未有应用于金花茶组植 物种类鉴定 的 但 报道 。 本工作采用 F I T R技术结 合系统 聚类分析 方法 , 利用
F I 术 对 金 花 茶 组 植 物 进 行 快 速 的 聚 类 分 析 ,为 金 花 茶 T R技
的分类 、聚类分析和相关 分析 的数据 。
2 2 聚 类 分 析 .
2 结果与分析
2 1 聚 类 分 析 和 相 关 分 析 数 据 的 选 择 .
基于欧式距 离 , 用聚类 分析 中的最 近邻 体法 ( ers 应 naet
n i b r表征 1 e ho) g 6种不同种类金花茶关 系的树 系图( 见图 2 。 )
关性系数与图 2的聚类分析结果相 吻合 。
毛瓣 金花茶 ; 第二类是 中东金花 茶、柠檬 金花茶 、平果 金花 茶及 崇左 金花茶 ; 第三类是小果金花茶单独为一类。
23 相 关 分 析 .
一
3 讨
论
般相关系数 在“ —1 之 间,两 两相 关 的两个 数值 越 0 ”
3 1 金 花 茶 组 植 物 光 谱 法 .
黄色花朵著称的山茶科 (h aee 山茶 属植 物[ 。自 1 7 teca) 1 ] 99年
张 宏 达 教 授 建立 了金 花茶 组 植 物 , 种 、 变 种 以及 变 型 的 新 新
不断公 布 , 其分类 出现 了混杂 ,经典分类 学难 以区分各种金 花茶组植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 。目前 ,对金 花茶组植 物分类 2 ] 与鉴别的研 究 ,已发展到复杂高级 的分子 生物学[ ,但工作 3 ] 量大 、 作繁琐 、花 费高 , 以建立 快速 、准确 的金花茶组 操 所 植物鉴定方法是生物多样性研究 的关键 。 傅里叶变换红外 光谱 ( ' R) FF 法具有 指 纹特 征性 、谱 图 I
类、蛋 白质 、 酮 、 苷 、多糖类 以及 草酸钙等 化学成分 相 黄 皂
光谱图 , 录不 同波段上相对应的吸光度 , 记 应用 S As 1. P S15 软件进行 分析处理 , 得到系统聚类 图形 和相关性 系数分 析数 据。
吻合L 。 5 因此 , ] 根据 180 0 m 光谱 区域的吸收峰对应 0  ̄5 0 c 的吸光度的特点 ,记录不同波数上 的吸 光度 , 为茶 叶光 谱 作
第 3 卷 , 1 期 2 第 O
201 2年 10月
S c r s学 y a d S c r lAn y析 p t o a i 光 e 谱o c p n 光e ta 分 l ss 与 p 谱
— o v l 2Nt 1 p 2 8226 9 0 3 Oc ‘ O p 6 5 8 ・ ,o
*通 讯 联 系 人 emal wexa@ g i. n - i: ii o xb c
emal ioigig s ac m - i ar r @ i . o :x n n n
28 66
1 2 样 品处 理 .
光谱 学与光谱 分析
第 3 2卷
的红外光谱图 ( 图 1 。由图可知 , 同种金花 茶组植 物 的 见 ) 不
参考金花茶组植物分类方 面 的相 关文献 和通过对 1 6种
金 花茶组 植物进行 相关分 析结合 聚类分析 :1 曾有学者 报 ()
第1 0期
D n ga e ̄orm
0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8 67
盼
u jg s n
00 .6
雎Ⅸ
0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