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爱鸟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灰椋鸟长什么样儿?是呀,这黑乎乎的灰椋鸟有什么好看的呢?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师引述第三自然段:周围静得出奇……同伴忽然喊道:(生接上)。
你们有没有亲眼看过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一景象?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鸟儿归林的场面吗?作者是怎样把这壮观的场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二、读中感悟,学习第四自然段1、投影出示①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边想象画面,再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2、交流A、投影出示②: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指名再读,师:假设我们的手就是灰椋鸟,盘旋着,盘旋着,最后陆续投入刺槐林。
这里的“投入”换成“飞入”行不行?哪个好?[提示:有一首歌中唱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可见……](刺槐林在灰椋鸟心中就像母亲、像家一样,反映出鸟与林的感情深厚)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师:后来,灰椋鸟又是怎样归林的?B、投影出示③: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这里的“大部队”指什么?从“大部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见,当时的场面如何?体会排空而至的壮观和气势。
C、投影出示④: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灰椋鸟》教材的第二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一些习语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学会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一些习语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1.学习故事情节的发展。
2.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习语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或者分享一些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灰椋鸟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教师可用的问题示例: - 你听说过灰椋鸟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 你之前有没有听过类似的故事?它们都讲了些什么?2. 阅读理解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提供的问题示例: - 故事中的灰椋鸟有什么特点? - 为什么其他鸟对灰椋鸟感到震惊? - 为什么灰椋鸟只敢飞到离地很近的地方?3. 理解习语和表达方式(15分钟)针对故事中出现的一些习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提供解释和例句,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运用。
示例习语和表达方式: - 丢盔弃甲:表示放弃某种保护或防备。
- 如释重负:形容解脱、轻松自在的感觉。
- 竖起中指:用手指竖起中间一根手指,表示蔑视或嘲笑。
4. 情节分析与总结(15分钟)通过讨论和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转折点,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背后的主题和意义。
教师可用的问题示例: - 故事中的哪些事件对灰椋鸟产生了影响? - 你认为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5. 小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自我评价自己在阅读理解和习语运用方面的提升与进步。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故事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或写作任务。
作业示例: 1. 阅读故事并将主要事件整理成连续的时间线。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通用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通用教案:《灰椋鸟》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课文《灰椋鸟》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山林中观察灰椋鸟的趣事,通过细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学会通过观察自然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通过观察自然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情感的体会。
难点:学会通过观察自然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山林中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灰椋鸟的特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集体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课文解析: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自然景观,观察并描述其美好之处,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山林灰椋鸟作者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邀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进行一次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并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灰椋鸟》这篇课文描绘了作者在山涧中观察灰椋鸟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课文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生态意识,适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环保教育。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以灰椋鸟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种鸟类的习性和生存情况。
本节课重点讲解灰椋鸟的食物、栖息地、繁殖方式等,并配合相关音视频材料,增强学生的互动参与感。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和掌握灰椋鸟的基本生态和习性;2.掌握灰椋鸟的分类和外形特征;3.认识灰椋鸟的分布区域,栖息地和繁殖方式;4.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记录灰椋鸟;5.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演示和观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PPT、音视频资料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灰椋鸟的信息。
教学内容灰椋鸟的分类和分布灰椋鸟是啄木鸟科椋鸟属的一种,常见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
主要栖息于开阔林地、荒山和农田草地等地方。
灰椋鸟的外形特征灰椋鸟大小适中,体长约20厘米左右,体重约50~70克。
头部和领部黑色,喉及胸、上背部暗灰黑色,其余部分暗灰色;眼周裸露皮肤红色,眼睛棕色,喙黑色,足黄色。
性别外貌上无明显差异。
灰椋鸟的食物和栖息地灰椋鸟属于食虫性鸟类,以昆虫为主食,也会觅食蛇蜥、小型哺乳动物等。
它们常在树干上寻找食物,喜欢在露水丰沛的植物上觅食。
灰椋鸟的繁殖2次,每窝卵数一般为4~6灰椋鸟的繁殖期一般为36月份,常在树干上筑巢产卵。
雌鸟每年可产卵1枚。
观察灰椋鸟的方法1.在树上、草丛中寻找你熟悉的灰椋鸟;2.尽量不要惊动鸟儿,或者缓慢接近;3.观察灰椋鸟的姿态、颜色、花纹,记录你看到的特征;4.用望远镜或相机进行拍摄,便于后期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用音视频资料播放灰椋鸟的叫声和栖息行为,调动学生的兴趣,为今天的教学做准备。
观察灰椋鸟的外貌特征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灰椋鸟的形状示意图,再让学生观察PPT中的灰椋鸟照片,分析其头部、翅膀、喙等外貌特征。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进行讨论。
灰椋鸟的生态习性老师通过PPT资料讲解灰椋鸟的食物、栖息地和繁殖方式等知识,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苦劳动的敬仰之情。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通相关语句,进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至六小节。
2、触摸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3、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以及地林场工人的赞美,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触摸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以及地林场工人的赞美,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师:上节课同学们随着作者徐秀娟一起理解了一种鸟,叫——(生答“灰椋鸟”)(手指课件画面)灰椋鸟的嘴(),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2、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录像后,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到林场走一走吧!(二)视听结合,感受归林的壮观与温馨1、(引读)我们跟随着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
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现时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很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轻声自由读课文第4节。
(出示第四小节)指名答一开始……没几分钟……有的……有的……第一句:我们的手就是灰椋鸟,在课桌上方盘旋。
(引导学生体会)有的……有的……还会排成哪些队形呢?(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壮观)(2)“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
26 灰椋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朗读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凭借文中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灰椋鸟图。
出示句子: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2、引入:灰椋鸟外形不好看,但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却很好看。
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灰椋鸟归林视频)二、引导自主学习。
1、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怎么样?你用一个词来描述吗?2、交流:板书:壮观。
三、引导讨论交流。
1、出示句子: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有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①读句子,这段话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灰椋鸟归林场面的壮观?②交流: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浩浩荡荡指名读,读出壮观的感觉。
③这段话共有3句话。
读读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④一开始,一小群一小群;没有几分钟,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灰椋鸟越来越多)师引读,按顺序背诵(从少到多)。
⑤这是作者看到的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板书:鸟儿归林壮观)在鸟儿归林时,作者听到了什么?2、出示句子: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
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①师引读“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有什么发现?②引导按顺序背诵(从先到后)。
③假如你是先回来的灰椋鸟,你会倾诉什么?呼唤什么?倾诉见闻和收获,有哪些见闻和收获?假如你是后到的鸟,你会怎么应和?3、出示句子: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和谐至美——苏教版第十册《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3—5自然段是重点,写灰椋鸟的归林以及入林后起舞争鸣的景象。
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课文的作者徐秀娟,为了寻找一只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她年仅23岁的生命。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
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课时: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熟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上网搜集作者徐秀娟的故事。
教学方法:1.以“美”与“爱”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透过作者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在语词的深处,挖掘文本鲜活的内涵,使之成为学生内心呼之欲出的情思与感动。
2.借助网络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真切感受灰椋鸟“排空而至”等场面;让学生在画面与音乐声中入情入境,发挥想象,训练理解表达能力。
涉及资源:1.灰椋鸟归林的视频素材。
2.黄河波翻浪涌的视频。
3.优酷视频:中华古诗词——书湖阴先生壁。
4. 灰椋鸟图片及鸟叫声多种。
5. 徐秀娟和丹顶鹤及雕塑等相片,人物简介等。
6.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7. 下载格式工厂格式转换软件。
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1.再来认识一下灰椋鸟。
(出示图片):它的嘴巴(尖尖的),背(灰灰的),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作者徐秀娟说——(课件浮出字幕:有什么好看的呢?)过渡:究竟是好看还是不好看?研读完全文就知道了。
2.听写几个四字词语。
归纳画面。
(板书:归林、闹林)读词。
二、探究感悟,理解发现(一)探究一: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想一想,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读后交流,教师点拨并相机指导朗读:1.“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走,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
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磁带《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以前,作者总认为(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有什么好看的?2、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盘录相带却改变了徐秀娟的看法,让她忍不住地想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随着徐秀娟姐姐的脚步,走进那片林子,去等候灰椋鸟的归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引读第三自然段落)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关键的词句划出来,再仔细地品一品,在文中适当地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板书:读、划、品、写)3、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并相机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⑴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⑵师引导①文中具体写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句子是哪句?②“大部队”指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壮观。
5、师引读:灰椋鸟都飞回来了,先到的鸟……⑴同学们,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应和呢?它们又是怎样呼唤,怎样应和的?⑵出示:先回来的鸟妈妈在呼唤:,后到鸟孩子在应和:。
先回来的鸟()在呼唤:,后到的鸟()在应和:。
……⑶师生互唤,生生互唤。
⑷再读读这几句话,此时,你的感受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⑸指名回答。
⑹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过渡):夕阳渐渐西沉,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它们在林中嬉戏,他们在干什么呢?用刚才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和灰椋鸟相关的基本知识。
2.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灰椋鸟的认识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灰椋鸟的特点和习性。
2.灰椋鸟栖息地和分布情况。
3.灰椋鸟的食物来源。
4.灰椋鸟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老师给出一幅描绘灰椋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这是什么鸟?大家都知道灰椋鸟吗?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关于灰椋鸟的猜测和想法。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灰椋鸟的特点和习性,如体形、羽毛颜色、鸣叫声、群体生活等。
2.老师讲解灰椋鸟的栖息地和分布情况,如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灰椋鸟,它们的栖息地是什么样的。
3.老师介绍灰椋鸟的食物来源,如昆虫、果实、种子等,以及它们如何觅食。
步骤三:讨论与展示(3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利用电子设备或课堂提供的书籍资料,查找关于灰椋鸟的更多信息。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整理信息,然后准备展示。
3.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找到的关于灰椋鸟的信息,包括灰椋鸟的图片、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
步骤四:思考与表达(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灰椋鸟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灰椋鸟和它们的生态环境?2.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写成段落或者做口头表达。
步骤五:小结和拓展(10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保护灰椋鸟的方式,如参观鸟类展览、参加环保活动等。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的参与情况。
2. 学生对灰椋鸟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文字表达来评价。
3. 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达环节中对于灰椋鸟的认知和观察细节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鸟类观察活动,然后写下观察结果,形成鸟类观察日记。
5下25《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调控节奏,展开想象——《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
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的敬仰之情。
文章第二部分是重点,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交融渗透,合为一体,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对于写景类的课文教学,我一直都有一种畏惧心理,生怕在课堂上难以让优美的景色与学生的情感撞击起来,成两条不能相交的平行线,出现冷场的现象。
这次接到这个任务,赶上架来,内心既胆怯又有几分喜悦,准备做好挑战。
为了避免出现冷场的现象,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等执教完毕也得到了很多同事的肯定。
一.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与文本更亲密地接触。
《灰椋鸟》是一篇写景散文,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融情入景,我想,通过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和音乐是最好、最直接的手段。
因此当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群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时,都忍不住发出一声声惊叹。
随即,我便顺势利导:“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们会惊叹些什么呢?”由于学生有了丰富的直观体验,学生的惊叹语言就来得很自然、很真实。
学生的内心开始沸腾起来,为后面的教学增添了更多的积极因素。
二.借助语言,适时调控课堂节奏。
本篇课文以描写灰椋鸟群鸟归林的壮观场面作为重点,但如果整节课教者都以激昂的语调来说话,学生慢慢也会产生听觉疲劳,而渐渐游离于课堂。
因此,我时而温柔,去体现灰椋鸟投入刺槐林的温馨;时而轻快,去与学生应和鸟儿们的谈话;时而优美,去体现灰椋鸟像穿上盛装的少女……课堂的节奏也就在这多变的语调中显得有张有弛。
三.借助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教学中,我巧妙抓住文本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了文本内容。
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能做一个听懂鸟语的人吗?听听它们在说些什么?随后,我便以鸟儿的口吻与学生对话起来,学生沉浸其中,应和得很精彩。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3-5自然段。
二、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培育酷爱自然、爱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1.再来熟悉一下灰椋鸟。
(出示图片):它的嘴巴(尖尖的),背(灰灰的),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作者徐秀娟说——(课件浮出字幕:有什么好看的呢?)过渡:究竟是好看仍是不行看?研读完全文就明白了。
二、学习第4节一、教师先请大伙儿美美地去读一读第四节。
二、生自由朗诵。
3、这一自然段要紧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述一下你的感受吗?(壮观)这位同窗真会念书,他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去读。
4、哪些地址把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写得专门生动、具体,请同窗们抓住字、词、句谈谈感受。
五、交流:师:你看到了灰椋鸟是如何归林的?【课件】:一开始仍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一、明白得“陆续”,一小群一小群的鸟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不能换成“持续”用词准确。
二、明白得“投入”试着换一个词,还能够说成“飞入”“落入”,但在作者的笔下,刺槐林是鸟儿的什么?家、乐园,带上了情感色彩了,那个词用的生动。
【课件】:没有几分钟,“大军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师:“大军队”指什么?生:指一群群的灰椋鸟。
师:你必然明白那个地址什么缘故用双引号了!生:那个地址并非是真的大军队,因此用双引号。
师:那个地址的“大军队”让你想到什么?生:成群的灰椋鸟就像是很多空军,飞机,快速飞过,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声音。
【课件】:它们多数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咱们头顶飞过。
一、鸟儿像人一样会列队飞行,真是伶俐的鸟儿。
活泼可爱、配合默契。
二、明白得“数百米”比新操场还长,比北京的鸟巢还要大。
规模宏大,气势壮观。
“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这是叠词,用上叠词,鸟儿归林的壮观气势就出来了,这确实是文字的魅力。
2023年《灰椋鸟》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2023年《灰椋鸟》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灰椋鸟》的教学反思1昨天下午我有幸执教了读书班的一节研讨课《灰椋鸟》,这是苏教版五下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徐秀娟用优美的笔触向我们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__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这篇__以“灰椋鸟”为题,但是__却没有落入俗套地介绍灰椋鸟的形态、习性、繁殖等常识,而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灰椋鸟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因此,我们学习《灰椋鸟》,却不能只了解灰椋鸟。
因为,在灰椋鸟的背后,有一群辛勤劳作的林场工人——作者在为鸟儿欢呼的同时,也在为林场工人而欢呼。
其实,我们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对灰椋鸟的认识,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作者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不慎落入河底,那年,她才23岁?因为有了林场工人的劳动,灰椋鸟才有了安全的家园;因为有了那个美丽的故事,所以这篇__也就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在执教此文的过程中,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认知特点,打破以往的第一课时读读书、写写字的习惯做法,布置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读,基本扫除了生字词障碍,课堂上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开展知识抢答,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自由阅读之后,依据__中几个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进入__主体部分鸟儿归林的学习。
然后着重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走近那些灰椋鸟。
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几个词语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读书、品悟,进而体会灰椋鸟在林中生活的快乐、自由和热闹。
通过自读自悟,领会、欣赏、想象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紧紧围绕“读——画——品——想”四个环节,通过读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结合几幅鸟儿归林壮观场面的欣赏,加深对灰椋鸟归林浩大气势的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较好的调动。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案【《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学生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理这些灰椋鸟群群飞情状,(学生齐有感情朗)评《灰椋鸟》这散描绘了灰椋鸟归林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敬仰情,学生通、划、悟与真切对话教师则旁提醒让学生形成良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教学要凭借具体语言材懂得鸟是人类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然热爱学程能出灰椋鸟归林和入林情景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重、难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壮观句子教学程、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课谁课题你?(灰椋鸟)通昨天学习我们知道了这课是作者徐秀娟盐城然保护区工作期写散课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和入林壮观景象二、入情入境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壮观景象啊?(想)那就请跟随老师起吧(学生欣赏)部分开始还是群地飞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见到它们叫声它们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师)二部分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鸟越越少了可是整林子里灰椋鸟还是不愿早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了多么像穿上盛装少女翩翩起舞哇(师)三、出示学习方法看了这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由回答)观赏了灰椋鸟归林以及它们入林落下起飞起舞争鸣景象学们想不想看看作者用怎样优美语言把这壮观景象写下啊?(想)请学们打开己心爱课课写这壮观景象主要是哪几然段啊?(四和五两节)了能让学们能更学习这两节老师给学们提供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划――品()课四、五然段()划划出你喜欢句子(3)品边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理由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学习方法课学习课四、五两节(学生悟感知容)四、检学生学习情况师刚才看见学们都很认真我们交流下你所喜欢句子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理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重指导学生朗)、学生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理这些灰椋鸟群群飞情状、指导学生系上下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思体会灰椋鸟部队归林气势3、启发学生通整群整群列队飞行、数米长长队、巨椭圆形、批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步加深队排空而至理体会鸟儿归林场面是何等壮观(指导学生朗体会)、让学生反复体味像相倾诉着天见闻和收获又像呼唤归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听到鸟儿悦耳叫声而使作者产生愉快和亲切感受师如你就是只归林灰椋鸟你会和伴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5、体会树林外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刺槐林和竹林成了天然俱乐部借助语言情境和对照插图展开想(语言欣赏)6、天上鸟越越少了可是整林子里灰椋鸟还是不愿早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了多么像穿上盛装少女翩翩起舞哇把灰椋鸟写很美那是由晚霞映照下还用了拟人句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写感觉和真样7、这上万只灰椋鸟是举行盛欢会还是倾己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呢?8、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场面感染了情不禁地欢呼起学们如你是作者地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学生说学生想象说话①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场面感染了情不禁地欢呼起啊这场面真壮观灰椋鸟成群结队归林样子犹如海波浪浪接着浪朝着树林涌夕阳余晖斜照下灰椋鸟羽毛格外美丽这么美丽可爱灰椋鸟我们要保护它们让这片美丽树林永远成灰椋鸟天堂②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场面感染了情不禁地欢呼起灰椋鸟回了树林就是鸟儿③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场面感染了情不禁地欢呼起我真看见灰椋鸟是怎样回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参加植树造林让鸟儿有可归)五、结通今天学习我们收获还真不少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朋友树林是鸟乐没有林场工人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规模植树造林我们就无法观赏到这鸟儿归林壮观景象让我们再次目睹这壮观场面(动画演示、二部分学生跟着画面声朗课)六、情感升华、鸟是我们人类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生活片蓝天下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鸟儿提供美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世界更美学们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颗爱鸟、护鸟心她然保护工作期不顾然环境恶劣夜色笼罩茫茫滩涂上了寻飞散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3岁年轻生命了歌颂、怀念徐秀娟事迹艺术创作了首歌曲《真实故事》(欣赏)、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这句话鸟是我们人类朋友树林是鸟乐没有林场工人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规模植树造林我到哪儿观赏到这鸟儿归林壮观场面呢?(学生齐有感情朗)评《灰椋鸟》这散描绘了灰椋鸟归林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敬仰情这节课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景象体会作者观鸟兴奋欢呼情感增强学生爱鸟识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壮观场面学生赏心悦目学习了课情趣被调动了起学生通、划、悟与真切对话教师则旁提醒让学生形成良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例如不动笔墨不、你不但会思你很会等等学生通学收获不少学生、教师、教材三者多元对话程我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毕竟学生是主任对学生己感知到己所发现我都给予鼓励和赞赏当然我整对话程起着激活、指引、协调、保证作用如引导学生通词语感悟通句式感悟通情境感悟力争使语课堂成性张扬、灵性飞扬、生命律动精神殿堂正因如学生都能畅谈己发现及感受得也比较投入、到位画面欣赏不仅对全起到了辐射作用而且让学生整体感知场面热闹和喧哗而且升腾了学生心体验与情感结尾我声情并茂叙述画面生动感人音乐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学生徐秀娟了救只受伤丹顶鹤陷入沼泽地悲壮场面段再现学生深情朗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情三情共振效学生爱鸟护鸟情感得到了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226400 如东县掘港镇宾山小学孙旭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走,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
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磁带《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以前,作者总认为(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有什么好看的?
2、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盘录相带却改变了徐秀娟的看法,让她忍不住地想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随着徐秀娟姐姐的脚步,走进那片林子,去等候灰椋鸟的归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落)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
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关键的词句划出来,再仔细地品一品,在文中适当地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板书:读、划、品、写)
指名学生回答,并相机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
⑴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⑵师引导
①文中具体写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句子是哪句?
②“大部队”指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壮观。
5、师引读:灰椋鸟都飞回来了,先到的鸟……
⑴同学们,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应和呢?它们又是怎样呼唤,怎样应和的?
⑵出示:先回来的鸟妈妈在呼唤:,后到鸟孩子在应和:。
先回来的鸟()在呼唤:,
后到的鸟()在应和:。
……
⑶师生互唤,生生互唤。
⑷再读读这几句话,此时,你的感受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
⑸指名回答。
⑹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过渡):夕阳渐渐西沉,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它们在林中嬉戏,他们在干什么呢?用刚才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
2、学生自读自悟
相机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翩翩起舞哇!”
“树林内外……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⑴学生谈感受
⑵师小结:此时,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俱乐部里的彩灯便
是,音乐便是,舞池中的人儿便是。
⑶指导朗读
4、师:作者已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竞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她会欢呼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过渡):是啊,作者由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在林了中嬉戏的热闹想到了许多许多,出示“鸟是人类的朋友……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这是一句什么句?作者为什么不用陈述句?
3、齐读。
五、总结升华
1、此时,你还会觉得这种鸟没什么看的吗?学了课文,你觉得徐秀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爱鸟)
2、师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音乐中讲述徐秀娟的故事。
3、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相机板书: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4、师总结:徐秀娟走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她,让我们牢记徐秀娟的话:“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牢记“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
六、作业
1、阅读徐秀娟的故事。
2、读读、品品、巴金的《鸟的天堂》
附:板书:灰椋鸟
爱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人人有责
反思:
1、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同时也为了能够轻松地带领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同时又能用富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把文章中传达的讯息表现出来。
2、实实在在地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读、划、品、写,科学合理指导学生运用方法,掌握语文知识,接受情感熏陶。
教师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循着方法,自主地阅读感悟。
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
3、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看法的变化,又用作者产生爱鸟,为鸟而献身的壮举来教导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鸟、爱树森、爱一切生命、爱大自然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教师能凭借已有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思路,加强语言积累。
能合理利用文章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进一步加深对课语文内容的感悟、理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配乐朗读,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护鸟意识。
5、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读、想、议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而阅读之后的师生交流又体现了“从文本到感受,又从感受回归文本的”的情感流动方式,唤醒了学生久违的激情,以及在心中珍藏已久的真情。
6、对于灰椋鸟,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此时,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这个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他们的笔,通过他们真情的朗读,表达他们心中的激情,同时学生在读写中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人文教育。
7、最后,老师感人的朗读及音乐的渲染,也能起到水到渠成、帮助学生升华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