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与失意的存在_时时刻刻_之精神生态解读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文/陈敏摘要:“诗意地栖居”是指审美人生境界。
作为个体来说,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条件是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完整。
摆脱功利化的思维模式,达到心灵的自由,是审美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培育完整的心灵,发展志性,是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根本条件。
在此基础上,在自然、艺术与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同时努力,创建审美人生。
关键词:审美;心灵;志性海德格尔针对人性的异化而倡导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生存境界。
可以说,“诗意地栖居”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而理想一定存在现实可能性。
本文试从个体层面来谈“诗意地栖居”如何实现。
一、心灵的自由与完整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是着手心灵层面。
因为阻碍我们体验美好的往往不是外物,而是我们的心灵。
正如佛家所谓的“心外无物”、“即心即佛”。
心灵的自由与完整,是实现审美人生的首要前提。
(一)心灵的自由审美是需要摆脱直接功利的。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1]面对一棵树,如果我们头脑里想着把它用来做木材,就会忽视其外形的优美,无法产生审美的享受。
目睹同样的景致,景区里的商贩往往感受不到悠闲的外地游客所体验的美,因为后者超脱了与眼前风景的直接利益关系。
超越直接利害关系,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审美才得以可能。
康德深刻地指出,审美引起的快感是“不涉利害的愉快”。
中国古典美学十分讲求“审美心胸”—涤除心灵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的感性欲念与知性观念之弊而达到的一种空明澄澈的胸怀。
在此状态下,心灵对外物仿佛鉴照而无隐,外物自然而然地呈现其玄与妙。
庄子所倡“坐忘”、“心斋”即是为了呈现审美心胸而通往审美境界。
而在当今社会,多数人被功利化思维模式所捆绑,习惯于为谋生、物质利益而奔波算计,活得压抑、沉重与焦虑。
生存焦虑紧追着人,人成了物质的奴隶。
人们的头脑在功利之绳的牵动下,不停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为过去的匮乏所驱动,为未来的生存而担忧——而无暇感受当下的美好。
从水滴到大海——论庞白诗集《落进大海的雨》
从水滴到大海——论庞白诗集《落进大海的雨》陈爱中,黄香桃(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摘 要:近期,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庞白最新诗集——《落进大海的雨》,诗集多角度、多侧面汇聚了“水”元素的表达。
地域性的生存空间使得庞白对雨、水、大海格外关注,从而构建水意象的内涵和它的美学特征。
“水”意象延伸出的雨、雪、河流、大海共同构成诗集的意象群。
庞白作为海洋文学的创作者之一,在《落进大海的雨》中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与“水”、大海相关的意象结合起来,写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关键词:庞白;“水”意象;生态文学;“新南方写作”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24)01-0086-06※文学与艺术※收稿日期:2023-12-13基金项目: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广西诗歌写作的图腾”(2022CXYB06)。
作者简介:陈爱中(1976—),男,山东曹县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黄香桃(1997—),女,广西天峨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近些年,学者陈培浩基于21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现状提出“新南方写作”的概念,引起南方尤其是两广地区文学作者和读者的共鸣。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南方文坛》等杂志陆续推出杨庆祥、张燕玲、陈崇正、曾攀、张柱林等批评名家的学术文章,着力阐释“新南方写作”的概念。
相对于陆地在小说《美丽的南方》中用文学的方式呈现地域意义上的“南方”,“新南方写作”究竟在题材和美学风格上呈现出什么样的新质?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作家究竟有哪些?笔者去年在黑龙江文学院的一次文学活动上,与积极参与构建“新南方写作”文学创作成绩的《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先生谈及此问题时,他认为,目前尚未有能够代表“新南方写作”的经典作品出现。
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关于“新南方写作”的热点话题,依然处在现在进行时的状态。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是一种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
当我们阅读诗词时,会深陷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与诗意心境相契合,仿佛身处与诗人共鸣。
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灵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深刻。
本文将从诗意地栖居的概念、体验及其在诗词鉴赏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诗意地栖居的概念诗意地栖居,是指在诗意的情境中静心沉思,与诗人的心灵相遇,感受到诗意的韵味和生活的美好。
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和抒发。
诗意地栖居并不一定要身处山水之间或闲庭信步,而是一种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静谧。
在这样的栖居中,人们可以亲近自然,与诗人对话,感受生活的真谛,平衡心灵的沉浮,获得灵感和启迪。
1. 与诗人对话当我们读诗时,仿佛诗人就在身边,与我们对话。
我们在读《庐山谣》时,可以忽略现实中的杂音,沉浸在诗中的江山秀丽之中,和李白一起倚栏却谈论人生百态;读《赠汪伦》时,我们可以与王维一同醉酒言欢,感怀友情。
在与诗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感慨、思索、情感和心境,仿佛置身与他们共鸣。
2. 情感共鸣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会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当我们读到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时,是否也会感叹“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想象自己置身孟浩然的思绪中,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读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是否也会感受到她的失意愁绪,自己也会感到情绪忧郁?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会情感共鸣,与诗人情感相通,感受到生活的苦乐、忧愁与迷茫。
3. 寻找灵感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也会寻找到灵感。
当我们沉浸在诗词的情境中时,会忽然间被一词一句所触动,产生灵感。
或许是受到诗人的启发,或许是在情感共鸣中产生,这些灵感会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诗词的创作产生影响。
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会成为我们创作的营养。
1. 增进审美享受诗意地栖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诗词,提升审美享受。
当我们置身诗意情境中时,会更加专注于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艺术,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哲学视域中的斯蒂文斯诗歌
�� � 第 28 卷第 4 期
绥化 学院 学报
20 0 8 年 8 月
� � � � .28 .4 � � � A .20 0 8
世界与生命的思考之 中.
存在, 语言, 家园
�乡村的 地图� 是斯蒂文斯的第一首写 到存在的诗; �红 蕨� 一诗中, 那个在它下 面万物狂热生长但却不能目睹的太 阳 就是存在 的一个形 象化的比 喻; 在 �秋日极光� 中 那条风景 中 巨大的蛇是属于神 性存在下面的一种虚无, 在 � 被农民 包围的 天使� 中那个必要的天使就是一种存在, 他是一个半可以目 睹 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 可以在瞬间目睹的形象,在他的视 线
� � � 8 46 ( ) "充满劳 绩, 然 而, 人诗 意地栖居于这 片大地上." 像 荷尔德林一样 , 斯 蒂文斯认 为, 诗人是一 位不可 见的牧师 , 而
和他不同的是,斯蒂文斯会给自己的诗 选用一个野性的词语 表达神圣的含义,并给自己的诗一个歪 曲的标题从而使诗具 有自我戏谑的风格. 他赞同海德格尔, 认为诗是对经验的一种 更新,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他认为最后的 真理是无关紧要 的.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是在一 个上帝已经逝去,新的时 代尚未到来这样一个中间时代的诗 人, 因此, 对人在地球上诗 意栖居的思考 , 也 就是对诗 性的冥思 , 冥 思存在 的敞开, 这种 敞开与死亡的关联,他阐释的文本是一 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 探索者,后者也喜欢探讨哲学的根源,并 颠覆人们习惯的语 言. 而斯蒂文斯 同样生活在这样一个精神生活贫困 的年代, 他
自然·精神·生态——解读《儿子与情人》的生态思想
在神思恍惚之 中蹒跚而行 , 向神秘莫测的未来走去 。
一
是人 ) 与其生存 的环 境( 包括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 文化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 学。 它一方面关涉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 , 一
、
失衡的 自然生态
二十世纪初 , 英 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给劳伦斯 方面还关涉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 、稳定 和 家 乡诺丁汉小镇带来 了巨大的变化。原来 葱绿青翠 的森林 与 演进 。[ 4 】 农 田变成 了黑烟滚滚 、 井架林立 的煤矿区 。 劳伦斯是生性热爱 劳伦斯 的一生都在谴责 和批判 以掠夺 自然资源创造 人类 自然 的人 , 看 到这些 , 他为 田园式古老英国的消失 而叹息 。工 财富为 目的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工业文明 。他在大声疾 呼人 业化 的烟尘使花草枯萎 , 树木凋零 。 工业化对 自然的破坏以及 类应该重构 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 ,也在呼吁人们关注和重视 对人类诗意栖居的破坏使劳伦斯充满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 人类的精神生态文 明。在UL , 子与情人》 中劳伦斯详尽地描述 由此产生 的工业文明的不满 和憎恶 。 了几个主人公在工业文明中所遭遇 的人性 的异化和所面临的 资本 主义工业文明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们带来 日益 精神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机器文 明的迅速发展 , 森林 和田野遭 丰富的物质财 富的同时 , 却毁掉 了人们拥有美丽风光 的家 园 , 到污染与毁坏 , 人们越来越沦为机器的奴隶 , 人 的 自然本能与 使美好的 自然景物遭到 了破 坏。工业文 明的迅猛发展是 以毁 人 与人之间的和谐关 系都受到金钱社 会的腐蚀 , 人 已经不再 5 ] ( 1 9 8 )生态批评理论指 出生态 坏人类赖以生存 的大 自然为代价 ,使人与 自然之间失去 了和 是 身心统一 的完整 的人 了。[
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作者:王帅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年第10期摘要:众所周知,赖特通过强调对建筑中材质与空间的运用和把握来使建筑与环境充分融合,使建筑成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对话的桥梁。
他的草原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同时,赖特也从他的草原风格中发展出了建筑有机思想。
对我国传统建筑而言,群体组合与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也是道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朴素自然哲学观的充分体现。
它使传统山地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浑然天成。
由此,逐步形成了“恬然”旅游酒店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山地建筑;有机性;天人合一;生态平衡一、绪论荷尔德林的原作《人,诗意的栖居》中以哲学视角阐述了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即“诗意的栖居”。
文中解释道,“筑居”活动只不过是人为了生存于世而碌碌奔忙操劳,而“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两者存在本质的精神差异。
文中还提到,“诗首先让栖居在其本质上得到实现”“只有当诗发生和出场,栖居才会发生”。
然而,人类栖居的“诗意”当以何实现,不仅是人主观内心品格和精神“诗性”的升华和修炼,也是客观环境,即人类居所的“诗意”存在。
古典哲学学者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讲道:“让我们敬畏和惊赞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观吧。
”同时,在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表述里,也蕴含着相似的思想特征,它们都在敬畏自然的同时肯定了自然与人类精神的统一,由此产生出崇尚自然,欣赏自然并接近自然与之融合的美学态度。
回望熠熠生辉的历史星空,古人在营造活动中所遵循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然的充分适应和利用,这也许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建造技术欠发达不无关系,但是仍能在诸多细节中观察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建筑物的基地定位、路径排布、内部功能布局及群体外廓,等等。
这细节中透露的思想,在美学层次上来说,当代有机建筑与天人合一无疑有这共通之处,即——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建筑审美中重要的一环。
旅游的本质:人诗意地栖居
旅游的本质:人诗意地栖居杨振之人如何栖居于大地上?我在哪里?我是谁?从哲学上来看,依然是一个问题。
笛卡尔(Des-cartes)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确立了我在的依据是我思,却没有言说我在的存在方式。
因此,海德格尔(Heidegger)批评笛卡尔,“在这个‘激进的’开端处没有规定清楚的就是这个能思之物的存在方式,说的更准确些,就是‘我在’的存在的意义。
”(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1987)。
海德格尔提出了“栖居”的概念,认为“栖居乃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马丁·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孙周兴译,2005)。
他说栖居“在大地上,就意味着‘在天空下’……从一种原始的统一性而来,天、地、神、人‘四方’归于一体”,当天、地、神、人四重性融合互现时,人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一书中对其思想的高度浓缩。
问题是,人真的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吗?这远没有实现。
我们生活在追名逐利的现实中,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而栖居的大地早已千疮百孔,天地神人难以归为一体,世俗的生活栖居,难以寻找到诗意。
所以,排除精神的遨游,天地神人归于一体(实际上有点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命题)要么是一种理想,要么只能在旅游过程中短暂获得体验。
人在旅游中,通过体验激发自我、认识到本我,感悟到天地神人归于一体,通过忘记世俗生活获得本我的回归,使人们真正体悟到“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希望因生理或心理而获得某种快感,并将这种愉快的心理感受,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谢彦君,2005)。
欲通过旅游来发现自我(王宁,1999)。
只要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这个舞台上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他们就认为这种旅游体验是真实的和诗意的。
对于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他们并不真正在意旅游目的地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是否真实;他们也不真正关心这些文化是否真实存在还是被舞台化。
「散文」诗意地栖居
「散文」诗意地栖居[散文] 诗意地栖居作者:天龙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是颇有意味的话,氤氲着浪漫的因子,也洋溢着诗意的情愫。
人无法离开物质而存在,当然也不能没有了浪漫与诗意。
由此引申出了一个深刻的哲思命题——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一提起“诗意”这两个幽雅的字,一般人都会觉得,那是文雅之人的“阳春白雪”,是高不可攀的,或觉得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不食人间烟火,诗意似乎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奢望。
其实不然,诗意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就存在于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就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德国诗人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它是在暗示和提醒我们,让生活多些诗意,要诗意地生活着。
何谓诗意地栖居?所谓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是指通过意境获得心灵的美妙感受;而诗意地栖居,就是寻找和享受诗意般的精神家园。
诗的意境,总能给人带来幽美的联想,给人带来美妙的享受。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疲累而来的,也不只是为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活的,还应该为精神而活着,应该浪漫地生活着,应该诗意地“栖居”着。
诗意地栖居,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就是惬意地栖居在桃花源式的幽美环境里。
其实它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它还具有更丰富的精神内涵。
我们唯有用一份对生活、对自然充满浪漫的情怀和美好的愿望,去充分联想和体验生活中自然中诗意的韵美和意趣,这样我们就在“诗意地生活”了。
戏剧大师巴尔扎克说:“心中没有诗意,生活只会变成凄凉的现实。
”诗意由心生,心中有诗意,生活便会溢满了诗意。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生活蕴藏着诗意,诗意温暖着生活,诗意浪漫着人心。
诗意是一种浪漫悠然的情怀,谁的心里始终有了它,谁的生活就会时刻笼罩着诗意的光环。
当我们有一颗诗意的心,当我们内心荡漾着诗意,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时,那么生活中就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多年前,在火车上看过几页别人丢弃在茶几上的杂志,里边有一篇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的文章,文中,海德格尔引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并反复强调“人诗意地栖居,”的重要性。
读着先哲精辟而诗意的论述,饶有兴趣地跟着文字的意境反复品读了几遍,此时的脑袋越发的清晰,安静,仿佛忽略了车轮疾驰的杂音,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诗意”的幻象,沉醉一路风尘。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境的基础上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
今天细细品味,便有一种纯粹的感动,这源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对事物的感悟与理解有所不同,对生活也有了新的认识,生活不仅仅是生存,应该有情趣,有质量,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自然而轻松的生活。
但是,绝大多数人受制于工作、生活、家庭等一系列的束缚,而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不可见物以及其所内涵着的社会评价体系,也试图规训每一个人。
每人需有其位,而一旦定其位,就很难再脱离出来。
因此“诗和远方”成为众人所建构的一个美好想象。
个人理解,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诗意是指通过诗性的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在嘈杂忙碌的生活状态中剥离出一些过于倾注的清简之外的“杂芜”,使生活的节奏简洁而明快,生活的韵味充满温馨和谐的情趣,营造出一个“诗意的栖居”的精神家园。
海德格尔站在一个极其的高度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像我站在地垄沟子上,看着一群蚂蚁栖居在洞穴里出出进进,它们快乐着;我站在河边看见一群小鱼游来游去悠哉游哉,它们快乐着;我站在山岗上看见果熟花艳,莺鸣鸟啼,蝴蝶翩翩起舞,绿树摇曳多姿,它们快乐着;我站在草原上看见白云绿草牛羊成群,它们快乐着...我们人呢?为什么不去享受美好快乐的生活呢?按着自己的愿望,创造自己的快乐——或欢快,或热烈,或浪漫,或安静,或平淡。
热爱环境,热爱自然,愿:山长青,水长绿,天长蓝;人,和谐并快乐着。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2019.2.15.老木於沈阳。
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分析
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分析作者:时萌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2期摘要:当历史进程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避风遮雨,躲避猛兽,住进了天然的洞穴里寻求庇护,而这些洞穴,就是人类居住的第一所房子。
一万年之后的石器时期,出现了以猛犸骨架而搭建而成的帐篷,帮人们度过了寒冷的冰河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能移动的建筑。
又过了五千年猛犸象消失殆尽,人类就住进了用树木搭建的棚屋。
直到公元八千年前,泥砖房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拔地而起,从此人们才住进了遮寒避日的房子里。
往后,吊脚楼,土楼,窑洞再到摩天大楼,从无到有,从自然到人造,从实用到美观,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人们将房子折腾出了各种花样。
这都体现了人类对一个更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不懈追求和情怀。
关键词:诗意栖居;场所精神;青岩古镇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正朝着科勒布西耶所写的《走向新建筑》一样发展,钢筋水泥代替了青山绿水,统一化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充斥,那些与日月同辉的灯光,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成为了人们称赞亦或是厌恶的理由。
又让人们回想起最初质朴瓜田李下,鸡犬相鸣的自然生活。
然而当我们将土地交给开发商时,所有的审美,所有的诗意,所有的文化情怀,也统统交到了开发商的手中,再加上时间,金钱的因素,要开发商做到诗意和精致,恐怕也有些难度,这导致我们的城市拥挤又乏味,成为了失落的空间。
而人类已经觉醒,开始追求“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更多的是想解释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探究生命的含义与价值。
而并不指是浅层含义中物质上的满足,而这里的“栖居”也不止简单的指空间上的筑居建筑,而是一个能使心灵得到共鸣的场所,一个能使身心都放松的场所。
中国人对“诗意的栖居”这个理想早在几千年前就有所体现,中国古代文人早山水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解读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之思
解读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之思作者:肖丽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期摘要:现代社会工业化文明迅速发展,我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对我们的负面效应。
海德格尔后期的技术批判思想颇为引人注目。
他深刻反思了人之栖居的扭曲沉沦,追问人之栖居本质,认为人之栖居首先回归自由的处境,将自我从技术理性侵害的危险中拯救粗来,达到真正的诗意栖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作者简介:肖丽娅(1982-),女,硕士,贵州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诗意地栖居”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何要诗意栖居以及如何实现其可能性呢?一般而言,我们对“诗意”的理解常常与浪漫、想象、非现实相关联,也就是说,诗意的栖居要超脱大地、超越现实,生活在一种近乎梦幻的生命境界中;而“栖居”则是人们选择的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
然而,海德格尔对“诗意栖居”有着深刻的理解,“学会栖居”是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之理想追求。
一、为何追寻诗意栖居现代科技社会,极度膨胀的工具理性让我们随处可见异化现象,人的生存处于一种非本真状态。
在技术主义时代,人常常被沦为为技术的工具,当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技术时,依靠技术的力量去征服自然之时,人们便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本质。
因此无法本真的存在,遮蔽和遗忘了人存在的真正意义。
人将处于异化之中,其尊严、价值、自由均在一定程度被剥夺。
海德格尔正是从这种难以言堪的处境剖析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栖居”是他阐释这一观点的重要范畴。
海德格尔关注对人的现实性,他认为,人们在技术社会中本真的状态遭到了破坏,从而异化为一种技术性的栖居,社会生活受到技术理性的干涉和影响,人的主体性也在日益受到侵蚀和左右。
因此,自我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凸显,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创造出一个良性发达的现代技术世界,人是这个技术世界的主人,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主人。
失意·失忆·诗意
失意·失忆·诗意作者:杨兵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5年第04期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地栖居》这首诗中这样写道:“当生命充满艰辛,人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诚然。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可是人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片虽然广袤缤纷却也充满了艰辛和痛苦的大地上呢?我想,重要的便是我们要有能忘却痛苦、感知美好的心灵。
如果我们总是被生命中很多琐碎烦躁无意义的事情遮蔽了明亮的眼睛,让灰尘尘封住我们纯净的心灵,那么我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痛苦、无奈与失意。
散文集《水问》中有篇文章为《夜的独白》,开头写道:“白天里,我们看到一草一木,并非我们的眼睛本来就能看清楚万物,而是太阳照亮一切。
夜里,我们如浸于浩瀚墨海,再圆大的眸子都是虚设,只因少了一个太阳。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两个星空,一个神秘黝黑,一个艳阳高照。
在艳阳高照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星空下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看到春之烂漫、夏之浓烈、秋之肃杀、冬之沉默。
可是在黝黑的那个星空下呢?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切都是黑漆漆的,被夜之暗沉遮挡住了一切的缤纷多姿。
其实啊,这两个星空下一切的风景都是一模一样的,只除了那轮悬挂于天际的以万丈光芒驱逐了黑暗的太阳。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轮太阳,只要我们愿意赶走失意,愿意忘却痛苦,愿意让我们的太阳擎于高高的心之星空,一切的黑暗都会离我们远去,一切的美好也就慢慢地光临了。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
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请结合材料,写出你自己的感悟或思考,标题、立意自拟,不少于700字。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陶渊明(365年-427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思想家、诗人,是著名的道家学者。
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他对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栖居的作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诗叫《题西山阁》。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家落户,远离喧嚣的都市。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描写了他的阁楼环境:
山色空蒙雨亦奇,松花酿酒夜窗明。
偶然值得古道路,谁见小阁云中居?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喜爱,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于内心的追求:
一身轻狂向谁说,千金一掷买空闲。
贪欢无时留不住,岂得长把身后事。
这句话描述了陶渊明对于内心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居乐业,远离喧嚣的都市,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也正是他所谓的“栖居精神”的本质。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栖居的诗歌,比如《题家长桥》、《题庐山瀑布》等。
这些诗歌都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陶渊明的栖居精神既是他对于自然的喜爱,也是他对于内心的追求。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栖居精神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居乐业,远离喧嚣的都市,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一精神也为后世的诗人和思想家提供了启发。
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看大地艺术
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看大地艺术作者:张超楠来源:《艺术广角》2020年第04期一、海德格尔以“诗意栖居”之思拯救自然“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这一思想寄寓了他对生存在技术“阱架”时代下的人们处于“无家可归”状态的忧虑。
“无家可归”在海德格尔看来是指众神隐遁、生态毁灭、人类在精神“荒野”中流浪的状态。
人们沉醉在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迷梦中无法自拔,忽略了技术本质——通过“摆置”的方式强行促逼解蔽事物,是造成人们处于“无家可归”状态的主要原因。
简言之,人类仅从有用性角度来认识并利用当代技术,自然本真的丰富性因此被人类遗忘。
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生、互为明证的关系被打破,自然成为人满足自身欲望、肆意开掘的对象,人非但没有成为受益者,反而也被卷入其中,饱受其害。
人类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整个世界变得单薄、苍白、空乏、无力。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栖居”的想法,试图通过“诗意栖居”的拯救以实现人类幸福栖居在世界之中的目的,实现人对“主客二分”模式的超越,将“无家可归”的人们带回到从前人神共在的精神家园之中。
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中的“诗意”,指的并不是我们凡俗意义上的“诗”或者“诗歌”中的意味,而是“一切艺术,作为在者真理之到来的那个让发生,本质上都是诗。
”[1]“艺术,作为真理之置入作品,是诗。
”[2]他认为“诗意”是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追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
同时,海德格尔考察了“栖居”一词在古萨克森语、古哥特语、古德语中的原初含义。
他发现“栖居”的核心指向是保护:“安居(栖居),置于和平中,就是说,处于和平中,处于自由中。
自由在其本质上保护一切。
安居的根本特征是这种保护,它遍于安居的整个领域。
当我们沉思到人就在于他的安居,就在于他呆在大地上的安居,安居的领域就已经向我们揭示自身了。
”[3]关于拯救,海德格尔认为“拯救真正的含义,是把某个自由之物置于它的本质中。
拯救大地远非利用大地(自然),把大地盘剥殆尽。
诗性·人性——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美学解读
微 的音节也 暗含 着 分 析 出其 中的 隐性 真 理 ,故 海德 格尔 与此相关 的 “ 诗意 地栖 居 ” 的存 在 之 意便 有如
下几 个基本 的关联 :存 在 的 敞 开是 真 理 ;语 言 是存
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 ;存在 自身即存在诗意 ; 诗源于存在而达到诗意 ;艺术是存 在 自身 的显露。 在此基础上 , 诗性是作为人存在的内在尺度而存在 , 海德格尔要求人要能够在诗意 中 自我实现 自己,人 总 是首先 要找 到诗 意 地 存在 来 实 现 自我 的存 在 。在
为 栖居 ” 的命题 为 出发 点 ,对诗 性 的理解 甚 至 最 细
尔 呼吁人 从 自身 寻 找 内心 的诗 性潜 能 ,这种 诗 性 是 人存 在 和追求 “ 意地 栖居 ” 的一种 内在 的审 美 尺 诗 度 ,适合 于 自我 实现 的人性 的健全 发展 。 然而 ,实 现 自我 的 自由存 在 和 生存 空 间 ,却 始 终要 受 到某些 不利 于人 性正 常发 展 的 现实 生 活 场境 限制 。人 类 的生存 发 展决 不 会 重 返 到人 性 的原初 状 态 ,人 的 自我 实现 不 可 能从 实 现 自我 的人 性 正 常态 开始 。相 反地 ,法 兰 克福 学 派 批评 家 阿 尔 多诺 认 为 “ 天 ,技 术 上 的合 理 性 ,就是 统 治 上 的 合 理 性 本 今 身 。它 具有 自身 异 化 的社 会 的 强 制性 质 。 [(l 人 ”1ea ]l) 总会 发 现人 本身 被 推 到他 寻 求 不到 的诗 意 地生 存 空
“ 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对人性 的深层思索 , 是 存在 主义哲 学层 面 上 的诗 意 人 生 , 旨在 寻找 一 片 诗意 的栖居地 ,用 隐 喻性 且 自然 的语 言 叙 述人 的生
诗意的栖居的几层含义
诗意的栖居的几层含义1. 什么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这个词,听上去就像是在云端飘着的梦,实际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追求。
简单来说,它就是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美好,感受生活的细腻。
咱们常说“心有所向”,这份向往就是让我们在琐碎中寻找灵感的动力。
想象一下,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闹钟响了,你的心情是不是瞬间好了一点?这就是诗意,它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着我们去发现。
1.1 生活中的小确幸在生活中,找到“诗意”的那种感觉,就像在沙滩上捡到一颗美丽的贝壳,特别幸福。
比如,喝着热乎乎的茶,看着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
你会发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
朋友聚会时,几句打趣的话语能让我们捧腹大笑;夜晚一杯微醺的红酒,搭配悠扬的音乐,让人瞬间放松,这些都是生活的“诗意”。
1.2 心灵的栖息地“诗意的栖居”其实还代表了心灵的安放之处。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咱们总是忙忙碌碌,有时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可心灵需要一个“家”,一个能让你卸下疲惫、充电再出发的地方。
或许是在书房里,静静地翻阅一本好书;或者是在公园,和朋友聊聊心事,分享生活的点滴。
这些都是心灵的栖息地,让我们找回自我。
2. 自然的诗意再说说大自然,它是我们“诗意的栖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春天的花海,夏日的绿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景。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韵味,就像不同的歌曲,时而轻快,时而沉静。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美,还有心灵的震撼。
就像老话说的:“人是自然的孩子”,我们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和自然亲密接触。
2.1 与自然对话当你走在山间小道上,微风拂面,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唱,那一刻,心中会升起无尽的感慨。
那种与自然对话的感觉,真的是无可替代。
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的烦恼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仿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用心去倾听自然的声音,我们的心灵便能获得一种平静。
2.2 诗意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诗意的栖居”其实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
“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产生的美好理想。
这一理想表明: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既是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建价值信念的过程,也昭示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为生命“诗意栖居”提供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正在承受不能承受曲破坏。
人,从一开始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
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
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
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字宙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
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
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人诗意的栖居”
“人诗意的栖居”摘要:“诗意的栖居”引自荷尔德林的诗作,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同时在艺术和生活领域对人性的发掘、回归,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文通过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论”来欣赏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中故事情节、拍摄手法、人物设置以及音乐制作的完美结合对“诗意的栖居”内涵的阐释。
关键词:人性;诗意;栖居;菊次郎;回归“人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引自荷尔德林的一首以独特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诗歌,这是一个自我显现、自我人性敞开、自我人性领悟、自我实现的生命体验过程。
海德格尔的理论最主要的就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海德格尔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情有独钟。
海德格尔之所以选择荷尔德林作为他的阐释对象,是因为他认为: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
“……我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
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
”海德格尔的目的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因此他阐释的方式与一般人进行文学上的阐释方式完全不同,他特意从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摘出5段诗句。
这5段诗句的前4段分别阐述了诗、语言、人、思与存在之间的至情至性、至亲至近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第5段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日本导演北野武是一个以拍摄暴力血腥的电影为主,以他特有的辛辣和黑色幽默著称,199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菊次郎的夏天》却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电影语言和电影叙事手法,通过整部电影表现出了对人生和生活的哲思。
影片讲述了九岁的正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在外地工作,平日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虽然也曾有感到寂寞的时候,但懂事的正男都尽量坚强忍受。
难以实现的“诗意地栖居”
难以实现的“诗意地栖居”作者:汪欣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1期摘要:“诗意地栖居”原本是指人在四重整体的相互关照中实现真正的栖居。
在现实生活中,它离开了海德格尔的本意,成为人们标榜精神理想的口号。
在遭遇了当下艺术和无力自律、生活的审美泛化、诗意的消解之后,这种审美理想难以实现。
关键词:艺术自律;审美;消费;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最初是在荷尔德林的诗作中出现,后来被海德格尔用来阐释他的存在主义思想,这一命题的提出背景是对现代技术遮蔽了人的本真存在的批判,他认为,“人把天空、大地、诸神、终有一死者——人自身这四重整体保护在其本质之中,由此而栖居”[1],即天、地、神、人按照其本质去存在,而存在本身又是在这四种整体中得以创建,人在四重整体的相互关照中实现真正的栖居。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离开了海德格尔的本意,成为人们标榜精神理想的极具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口号。
前段时间,四川甘孜藏族男孩儿丁真的走红,正是人们渴慕“诗意地栖居”的一种表现。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审美理想,在传统意义上,也即代表着对日常生活的情欲需要、功利目的和理性意识的暂时性超脱,艺术能否承担人们诗意生存的重托?生活能否让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一、艺术的无力自律艺术自律就是要求艺术获得独立自主性,即将审美作为艺术的伦理法则。
“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理想和艺术的审美追求是相似的,它们都要求主体独立于现实功利目标之外,具有非功利的快感、“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特征。
海德格尔将“诗意地栖居”的希望寄托在诗人身上,暂时“坐忘”“同于大通”[2]的精神理想也需要借助艺术的审美性得以实现。
审美并非艺术与生俱来的特质,在中国,艺术的自律以魏晋南北朝文学走向独立为开始的标志。
在西方,康德第一次使得艺术以审美来为自己“立法”获得了伦理自主性[3]。
他意识到理论理性的批判和实践理性的批判之间有一道裂痕,于是他找到了判断力来作为这两个形而上学共同的支撑点,判断力和理性、悟性一样都是先验的,是审美的先天原则,鉴赏判断就是诸心意机能的协调运动,即“想象力(作为先验诸直观的机能)通过一个给定的表象,无意识地和悟性(作为概念机能)协合一致,并且由此唤醒愉快的情绪,那么,这对象就将被视为对于反省着的判断力是合乎目的的”[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5期2008年9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f Xuzhou N or m a lU n.i (Ph il osophy and So cia l Sciences Editi on)V o.l 34,N o .5Sept .,2008[收稿日期]2008 03 02[作者简介]姬莉(197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诗意的栖居与失意的存在时时刻刻 之精神生态解读姬!莉(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关键词]! 时时刻刻 ;精神生态;女性主义[摘!要]! 时时刻刻 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第三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书写严肃的戏仿来展示20世纪女性的精神生态。
女性在生命意志上同自然的融合与在现实中同自然的疏离正体现出女性的精神困境,她们对灵魂深处的挫败感的抗争突出表现在对#性别超越∃的渴望上,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双性恋∃倾向即是如此。
坎宁安由对20世纪女性精神生态的考察来反思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成果,生态精神渗于其间。
[中图分类号]!I3/7.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425(2008)05 0041 04!! 时时刻刻 (The H ours ,1998)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 ichael Cunn i n gha m )的第三部小说,曾获1999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并于2002年被搬上银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还获多项奥斯卡提名。
迈克尔∀坎宁安是一位男性作家,却将他深沉的饱含人文关怀的目光投向了20世纪女性生存的精神空间,以其优美细腻的文笔来揭示女性灵魂深处的不安与骚动。
小说放弃了宏大叙事模式,克服了性别身份限制,从精神生态入手考察女性主义的发展,生态精神渗于其间。
精神生态关注的是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的生存状态,精神生态学就是#研究作为精神性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1]P148。
生态精神的核心在于整体的和谐、平等的发展,它关注人的存在,却是把人作为宇宙中的一员、大自然平等的一份子来对待。
人类在日益严重的科技灾难、环境危机中重新关注自然所萌发的生态意识要想真正发展成为成熟的生态精神,对人精神生态的守望与提升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时时刻刻 中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就体现了坎宁安试图跨越性别的二元对立的努力,他对女性书写严肃的戏仿,不是男权话语下男性对女性高高在上的悲悯,而是深入女性思维中对人的本体的感悟,由对20世纪女性精神生态的考察来反思女性主义的发展进程、女性精神解放的成果以及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
一小说选取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年龄的三位女性为主人公:1923年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时值41岁;1949年美国洛杉矶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时值30多岁;20世纪末的美国纽约女编辑克拉丽莎∀沃恩,时值52岁。
达洛维夫人 这本书成了这三位女性的联接点。
1923年,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构思、创作 达洛维夫人 ;1949年劳拉∀布朗在丈夫生日这一天阅读 达洛维夫人 ,感悟良多;20世纪末的纽约女编辑与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同名;理查德,沃思的男友,一位诗人,称她为达洛维夫人,而理查德正是劳拉∀布朗的儿子。
在理查德自杀后,80多岁的劳拉与克拉丽莎有了直接接触。
这样,看似互不相干的三位女性、三个故事被微妙地联系起来。
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特质足以反映整个20世纪女性的精神状态。
她们处在希望与绝望的旋涡中;她们渴望完美、渴望成功,却总在病痛的包围中,与深深的挫败感抗争;她们有自己深爱的异性伴侣,也有深深爱慕的、在情感上相互慰藉、对自己一生影响重大的同性伙伴;她们在心灵深处呼唤诗意的栖居,而在现实中却只能失意地存在%%坎宁安聆听着这三位女性脉搏的跳动,却在诊断这个世纪的病症。
三位女主人公多生活在繁华都市中,而坎宁安却频繁地把镜头瞄向自然景物,他通过女性之眼来观照自然,用女主人公敏感的心去体悟自然的脉动。
女性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
从物种繁衍的角度看,大自然孕育万物、女性孕育后代,就延续生命这一点,二者的角色是一致的;在逻各斯中心话语中,在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前者处于支配与统治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征服、被统治的地位,自然与女性因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的需要被归于一类。
生态女性主义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把女性与自然融为一体,把二者的解放置于同一地位纳入到宇宙这个大生态系统中。
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使女性更容易贴近自然、感悟自然,与自然产生共鸣。
坎宁安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用如诗如画的语言来表现人的情感、心态与自然色彩、节奏间的感应。
序曲中伍尔夫的自杀是在雨后的一天,阴暗的天空、浑浊的河面,种种阴郁的景色与伍尔夫决定放弃生命的绝望心态是一致的。
而坎宁安并不是要写一部悲观的小说,他认为,艺术是给人些许慰藉的,写作是一种乐观的表现。
所以,在 时时刻刻中反复出现的是#六月的早晨∃:伍尔夫让她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六月的一个早晨去买花;劳拉脑海中时时浮现的句子是伍尔夫小说中那句#生活,伦敦,在六月的此刻∃;而20世纪末纽约的克拉丽莎为了她的晚会也是在六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去买花。
这样的早晨#带着一种新的生命宣言向四面八方袭去,那势头如此勇猛,几乎显得滑稽可笑,犹如动画片里的什么角色,虽然受了无穷无尽、骇人听闻的惩罚,到头来却总是毛发无损,完好无缺,随时准备着忍受更多的惩罚∃[2]P1-2。
这就是自然界百折不挠的生命的意志,是女性对大自然生命意志的感悟。
在她们眼里,#仿佛世间任何东西都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意志的一部分,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名字;而这种名字无法用语言来传达,只是对某一事物本身的所见所感而已∃[2]P4。
正是这种非理性的感知让女性去轻触那#浩大的秩序∃的真谛,那是发自生命本源的一致感,是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是爱的情感的漫溢,其间的生态色彩可见一斑。
作品中的女性在情感上与自然如此贴近、如此亲近,然而在现实中,自然与人又是疏离的,人类使自然美景蒙上尘污。
公园的花草掩盖不了人为的肮脏,美在金钱面前成为妓女。
在日益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她们深深感受到了这种疏离,也感受到了自我的分裂:伍尔夫不愿去看镜子中那个异己的、陌生的形象;克拉丽莎感到自己的幽灵在身边徘徊;劳拉恍惚觉得她的第二自我是个鬼,站在身后注视着她%%这种疏离让她们丧失了归属感,丧失了完整的自我。
这种困境正像坎宁安用的一个雌猛犸象的比喻。
他描写克拉丽莎在街角等候绿灯时,#身体挺得直直的,抵御着地球的引力,活像一头雌猛犸象,沼泽的污泥已没到膝盖,站在那儿休息片刻,摆出一副庞然大物的高傲至几乎是冷若冰霜的模样,佯装注视着河岸尽头的嫩草;然而,它心里渐渐明白:它孤立无援,动弹不得,且天色已黑,豺狼即将出动了∃[2]P5。
这是对女性精神处境的隐喻,由此透视出女性灵魂深处的孤寂与绝望。
二正是对现存处境不满,她们始终摆脱不了内心#生活在别处∃的呼喊。
伍尔夫在郊区小镇里士满休养了8年,可她渴望的却是返回伦敦,她不希望被当作病人来对待,而伦敦对她而言#意味着自由,亲吻,意味着可能出现的艺术及在黑暗中飘忽摇曳的疯狂之光∃[2]P147。
劳拉在平淡的生活中渴望#逃离∃,她寻求的是一个安静、自由、能读书的空间,然而在繁华都市中却无清静可寻,她不得不到旅馆开房读书。
克拉丽莎也常感到她的家在别处,是记忆中那个窗外有树枝刮擦的小房子,而这个#喧嚣嘈杂的纽约已日益老朽,正沉向无底深渊∃[2]P7。
生活在别处,是因为别处有她们的梦想,那是想象中理想的栖居之所,是她们没有实现的梦;而此地、此时、此刻,她们的存在都是失意的,都被强烈的挫败感所缠绕。
时时刻刻中多次写到主人公感觉自己失败了。
所有人都有自己渴望的生活,但都不同程度地失落了。
伍尔夫是个很有天份的作家,对作品苛求完美使她摆脱不了#失败∃的恐惧;而她在42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常感笨拙,与佣人耐莉之间颇有点剑拔弩张之势,作为补偿,她让她笔下的人物达洛维夫人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在家中极受仆人爱戴。
克拉丽莎,作为一名编辑,有感于文学艺术的堕落,为之四处奔走却无力挽回什么;交际中的她似乎是受人欢迎的,但她也常感觉到自己浅薄的一面,仅为没有受到午餐邀请就耿耿于怀,失落感萦绕心头。
劳拉∀布朗是个家庭妇女,无奈地置身于繁琐家务中,住在她感觉#无人需要,无人拥有,亦无人受苦的房子里∃[2]P90,无所成就的失败感更因生日蛋糕做得不完美而更加强烈。
伍尔夫在创作中通过想象弥补自身的缺憾,克拉丽莎在搏取别人的认可中来验证自身魅力,而劳拉则在阅读中排解缺憾。
追求完美、追求优越本身就是对自卑的超越与补偿,但对完美、对优越的追求也限制了人存在的自由,将人固定在#标准∃的框架中。
#凭借完美主义者典型的无所顾忌和狂热精神,人类为自己建立起一种生命的典型或者所谓完美的标准,个体或群体再也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而只能或者必须实现这种被视作更好或者更高的标准。
∃[3]P13而一旦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或标准,反过来就会加深人的自卑感、挫败感。
对于两性关系,三位女主人公表现出的共同的#双性恋∃倾向也是颇耐人寻味的。
坎宁安曾说:#这本书获得了特别的认可,它如此令人高兴和满足原因之一就是书中暗示的关于人类关系的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
你可以写同性恋、正统的人以及各类人、以各种方式相爱的人,而且,它在世上总有其存在的空间。
∃[4] 时时刻刻中表现了各种方式的爱,其中双性恋最为醒目。
不只是女性具有这种倾向,小说中描写的男性也多是同性恋或双性恋。
这些情感在现实中切实存在于社会主流情感的边缘地带。
坎宁安关注这些弱势群体、边缘情感,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放大了这一点。
其实,双性恋倾向既是对自身性别意识的认可,又是对性别缺憾的补偿。
而女性因其社会上的弱势地位,这种表现更具典型意义。
在描写两性间的各种关系时,坎宁安融入了他对女性主义思潮的理解与反思。
三女性主义思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着眼于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着眼于逻各斯中心话语下的二元对立。
女性由要求基本的社会权利的平等到要求社会、文化身份的认可,由抗拒男权话语到建构女性文化,由反抗中走向极端到反思中寻求对话,直至把女性放在自然宇宙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寻求共同的解放、整体和谐的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对社会实践、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理论也好、实践也好,仍然存在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