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2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
(播放申奥成功录象)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
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2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我的课余生活教学目标:⒈知道人们在课余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⒉懂得不健康的课余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⒊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难点:重点:懂得不健康的课余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第一课时活动一我看课余活动⒈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课余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⒉交流: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
⑴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⑵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
(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⑶班级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课余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⒊讨论:这些课余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⑴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看这些课余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⑵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
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⑶讨论小结。
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参加课余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我与集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的意义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集体的意义讲解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总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方法。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总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自尊与尊重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尊的意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自尊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尊重他人的方法。
第五章:诚实与信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第1课:社会大家庭第2课:规则与秩序第二单元:尊重他人第3课:尊重他人,从我做起第4课:关爱他人,温暖社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社会生活。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进程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第1课:社会大家庭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社会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中。
2.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社会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3.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4. 总结提升: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职责和义务。
第2课:规则与秩序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规则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遵守规则的意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认识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
2.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尊重他人1. 内容简介:本章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章:合作共事1. 内容简介:本章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第五章:学会明辨是非1. 内容简介:本章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3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我与集体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讨论等方法,了解社会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
(2)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生活的社会》1. 学习社会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
2. 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第2课《我们遵守规则》1. 学习社会规则,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第3课《我们关心环境》1. 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分析环境问题,探讨保护环境的方法。
第4课《我们关爱他人》1. 学习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同理心。
2. 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5课《我们服务社会》1. 学习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2.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服务社会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道德品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3. 实践活动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
4. 参考资料:与社会现象、道德品质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六、教学安排1. 第1课《我们生活的社会》:2课时2. 第2课《我们遵守规则》:2课时3. 第3课《我们关心环境》:2课时4. 第4课《我们关爱他人》:2课时5. 第5课《我们服务社会》:2课时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道德情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情感。
2. 教学内容:a. 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 教学活动:a.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b. 分组讨论,探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看法。
二、第二章《遵守社会规则》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培养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
b.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社会规则的种类和作用b. 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和技巧c. 违反社会规则的危害和后果3. 教学活动:a. 案例分析,讨论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b. 角色扮演,模拟遵守社会规则的场景。
c.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遵守社会规则的经验和感悟。
三、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b.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
2. 教学内容:a. 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b. 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和技巧c. 关爱他人的实际案例分享3. 教学活动:a. 观看关爱他人的视频,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b. 小组讨论,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悟。
c. 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
四、第四章《保护环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2. 教学内容:a.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危害b. 环保知识和方法c. 环保行动的实际案例分享3. 教学活动:a. 观看环保视频,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危害。
b. 小组讨论,探讨环保行动的方法和策略。
c.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参与的环保行动和感悟。
五、第五章《自尊自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认识到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这样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我们正在过的生活与以往不同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我们这样生活的特点2. 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生活,了解生活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活方式的变化原因。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活方式变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和理解。
第二章:主题二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环境中生活。
2.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和他人2. 适应不同的环境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认识自己和他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体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
3.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主题三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 合作带来的快乐【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开展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合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基本情况:人口、地理、文化等。
1.2.2 社会中的组织: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1.2.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
1.3.2 分组讨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及其作用。
1.3.3 小组分享,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2.2 教学内容:2.2.1 生活中的规则: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2.2.2 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2.3 遵守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好处。
2.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生活中的规则。
2.3.2 分组讨论,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3.3 角色扮演,学会遵守规则。
2.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三章:我们身边的资源3.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3.2 教学内容:3.2.1 身边的资源:水、土地、能源等。
3.2.2 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3 保护资源:如何保护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身边的资源。
3.3.2 分组讨论,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3.3.3 小组分享,交流保护资源的实际行动。
3.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四章:我们的权利与义务4.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2.1 我们的权利:人身权利、言论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化的社会第1课:社会生活的规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社会生活规则的种类、遵守规则的意义、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2课: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教学内容:道德规范的含义、行为准则的来源、如何践行道德规范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价值观体现。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社会第3课: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行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多元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多元社会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1.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第二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需要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2 教学内容介绍共同世界的概念和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讨论如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探索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2.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家庭与社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
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与社区的概念和关系。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2 社会文明大家谈3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4 学会拒绝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1 不能忘记的屈辱2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3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2 日益富强的祖国3 告别贫困奔小康4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第四单元漫游世界1 到周边去看看2 环球旅行去3 文化采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材、教学对象分析:《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
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
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
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
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步骤引入尊重他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尊重表现。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2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3 教学步骤引入诚实守信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诚实守信表现。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3 教学步骤引入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负责任的行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负责任行为表现。
第四章:合作与团队精神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讨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3 教学步骤引入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活动时间课题或活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用具品德与社会学校:中心校本部班级:六执教者:- 1 -周次动内容起讫时间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活动时间一课题或活1、科技动内容—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用具二— 2、社会文明大家谈三—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让人们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着为人类造福的积极方面,也有着违背人性、违背科技伦理等消极、甚至是恶性的方面。
2、科学技术不仅从很多方面“解放”了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我们该怎样过文明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建设文明的社会,确立文明行为、选择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 4、学会拒绝六 1、不能—忘记的屈辱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七八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 1、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
激发学生敬佩、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九—机动- 2 -周次起讫时间1、站立起来的十一—中国人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2、日益十二—富强的1、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到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所3、告别带来的。
2、让学生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十三—贫困奔感到无比骄傲,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小康产党的情感。
4、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十四—第四单元、漫游世界十五 1、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2、环球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基十六—旅行去础,以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的价值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性。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价值观。
2. 讲解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如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等。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培养方法。
二、第二章:我们的道德规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道德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和意义。
2.3 教学步骤:1. 引入道德规范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规范。
2. 讲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和意义,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
4.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来实践道德规范。
三、第三章:我们的法律法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法律法规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意义。
3.3 教学步骤:1. 引入法律法规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规。
2. 讲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意义,如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利等。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遵守法律法规的经历和体会。
四、第四章:我们的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社会公德的方法和意义。
4.3 教学步骤:1. 引入社会公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
2. 讲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公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社会公德的方法和意义,如保持公共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2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2主题一:品格的试金石1、诚实与信任之间教学目标: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阅读与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
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
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
”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
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
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
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
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2、诚信的回报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章:家庭和学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如何与家人和同学和谐相处。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家庭和学校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同学和谐相处的场景。
第二章:我们的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特点,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和特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如何与社会互动?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规则的重要性。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规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四章:健康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健康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的生活习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行动计划:制定改善生活习惯的计划。
第五章:自我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能够自我保护和正确求助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遇到过危险吗?你是如何应对的?情景模拟:模拟面对危险的场景,练习自我保护的技巧。
第六章:尊重他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
如何尊重他人。
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如何尊重他人?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七章:合作与分享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认识到合作与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7.2 教学内容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2主题一:品格的试金石1、诚实与信任之间教学目标: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准备: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阅读与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2、教师总结: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
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
孔子就说过:“人无信不立。
”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
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
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
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
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2、诚信的回报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准备: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活动:一、导入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
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3、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教学目标: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准备: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活动:一、导入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较特殊的事情。
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
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三、阅读与思考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四、教师总结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与诚信“签约”(一)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
(二)教师准备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结构1.导入: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杀猪》等。
2.汇报: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2]发生在家里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3]学校、班级里不诚信的人和事。
3.讨论:不诚信的危害。
4.解决问题:给同学写建议;送格言;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
5.总结,布置课后练习六、实施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诚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过渡: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
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3].讨论: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看法?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
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是谬误去斗争",就是好样的!(四).提高认识见行动(1)写格言,送格言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创作了格言,要送给好朋友。
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
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老师分发精美的小卡片,针对同学平时的言行,写一写你的建议,提出你的希望。
然后,把卡片郑重地送到对方的手中。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为自己列出“清单”,请同学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条款。
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给自己帖上“诚信星”。
(五).总结,布置课后练习1.教师总结: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2.布置作业:继续完成自己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主题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课题1:从艰难中起步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检查学生的采访活动完成的情况。
2、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
“毛泽东主席说:‘夺取全国胜利,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跟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主席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描述为‘一穷二白’。
什么是‘一穷二白’呢?‘一穷’指什么?‘二白’指什么?朗读教科书第37页老师的讲述。
2、交流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37页关于“洋货”的插图。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采访的收获以及自己的感想,进行交流与讨论。
(教师适当给予说明解释)3、讨论与思考。
“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洋货,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到:“这些在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甚至早已被淘汰不用了的生活用品,在那时大多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国内很少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产品。
说明了旧中国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落后。
”4、教师总结:这些带“洋”字的物品大多是从国外输入进来的,国内生产这些物品的工厂寥寥无几。
在旧中国留下的落后面貌面前,当时的中国人民,也就是同学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经历了一一些什么呢?我们将在下次课上学习。
第二课时1、导入。
“上课时我们通过那么多带‘洋’字的东西需要从国外进口,知道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国家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穷困。
那么社会究竟破坏到了什么境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了什么程度?”2、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课文,并且讨论交流感受。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采访的收获。
“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童年时期正生长于那个年代,同学们对爷爷、奶奶那样的老辈人进行采访,他们是怎样描述童年的生活经历的?向同学进行介绍和交流。
”3.自由讨论。
“解放初期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破败的状况,可是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说,中国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
穷则思变……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请学生就这段话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
通过讨论明确:这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硬是从艰难起步中,在建设祖国的各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奇迹,使新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
4、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简单概括,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5、布置作业:(1)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根据下一课的内容,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他们的同龄人。
课题2:爷爷、奶奶讲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道全国人民面对着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艰难中起步,开展了土地改革、爱国卫生运动和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
1、2、了解和感受新中国的变化和进步。
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语文课文年《我的战友邱少云》。
2、鼓励学生继续采访前辈。
3、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