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24课《诗词五首》注释译文与赏析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24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春望》 《雁门太守行》《赤壁》 《渔家傲》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 名潜, 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 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 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 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 主,千古隐逸之宗”。和山水 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 合称“陶谢”。 •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 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 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 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 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 事人生的感慨。以这一首的格 调最为闲雅有致。
杜牧
作者:杜牧
杜牧:
字牧之,唐代文学家。 其诗英气勃发,清朗 流丽,简洁明快,尤擅七 绝。与李商隐并称为 “小李杜”著有<<樊川 文集>>
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成就,
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 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去处于晚唐那样 一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中 抑郁情怀;他有绝世的才华,而且性格 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并没有走向 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 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 爽清丽。怀古伤今是他的诗歌一大主题。
借曹操和周瑜的故事,表现了诗 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主题)
雁 门 太 守 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 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 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一生愁苦多病, 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 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幽冷浓艳、 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 帜。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 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 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 《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6/292021/ 6/29Tuesday, June 29, 2021
饮酒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 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 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 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 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饮酒》。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6/292021/6/ 292021/6/292021/6/29
29, 2021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翻译、主题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
翻译、主题思想
1、XXX的《饮酒》(其五):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悠闲自得,表达了他对烦琐世事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他在篱笆下采菊,远眺南山,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也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真正意义。
这首诗充满了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XXX的《春望》: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安史之乱后长XXX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忧虑和对家庭的思念。
他看到了春天的到来,却只有荒凉的城市和茂盛的草木。
他感叹战火的延续,也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XXX家、向往幸福的情感。
3、XXX的《雁门太守行》: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边关战争中的壮烈场面,歌
颂了守边战士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他描绘了黑云压城、XXX等场景,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危机形势。
他也表现
了战士们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国君,甘愿冲锋陷阵,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4、XXX的《赤壁》:
XXX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
他描绘了XXX、XXX等人的XXX和智慧,也表现了XXX的冷酷和无情。
他通过诗歌,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英雄的伟大,也让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脆弱。
5、XXX的《渔家傲》:
XXX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渔家人的豁达与自信,表达了她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向往。
她描绘了渔家人在海上追逐风浪、驾驭船只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豁达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词充满了自由、豁达、自信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_诗词五首感时恨别寓深情_课文同步讲解
感时恨别寓深情
公元756年,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次年三月,春回大地,诗人放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因何而溅泪,鸟因何而惊心?诗人为之注明,是因为“感时”和“恨别”而动情。
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观物,故物亦生情。
以物之情写人之情,委婉曲折,而又深沉真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为叛军所俘,被困于长安一个冬春,一直思念妻子儿女,此时此刻,他多么渴望能够收到一封家书啊!可是,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发本来就很短了,所以说“搔更短”,短到“浑欲不胜簪”的地步。
老泪纵横,忧心忡忡,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全诗感情深沉,思想蕴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24课《诗词五首》
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 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
军中所吹的号角 凝聚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 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 了胭脂的色彩。
为心境超脱世俗, 不为名利所惑, 不慕官场荣禄。 因而“心远地自 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 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采菊
象征
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 趣,自我高洁的表现,悠然自 得的心情。
南山
超凡脱俗的优美景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 视为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 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 句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 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李清照 :
解释: (宋)李清照 星河:银河。 天接/云涛/连晓雾,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仿佛/梦魂/归帝所, 嗟,慨叹。 闻/天语,殷(yīn)勤/问我/ 谩:徒,空。 归何处。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学诗/谩(màn )有/惊人句。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 动。 九万里风/鹏正举。 吹取:吹得。 风/休住,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 蓬舟/吹取/三山去! 山。
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 眷怀家人的感情。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主题: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解读备课资料:第24课诗词五首
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东晋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贺(791—816),字长吉,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诗最具现实意义和进步性的是论政议兵、忧时伤乱及抒发壮志的一类。
当然也有反映城市生活、写景抒情等各种题材的作品。
他那种不追逐时尚的创作精神在晚唐诗坛是难能可贵的。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1课时《饮酒》(其五)《春望》一、导入新课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边塞诗”“咏志诗”等都大放光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类体裁的杰出作品。
二、教学新课饮酒(其五)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诗人。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梳理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字音】见(jiàn)【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我的房屋建造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无车马的喧嚣。
你问我怎么能够如此?心远离尘俗就会觉得地方幽偏。
在东篱附近采摘菊花,悠闲自得地欣赏南山。
傍晚时山中景色最美,飞鸟结伴回林。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辨别清楚,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作家、作品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后人称为靖节先生。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因对统治阶级和黑暗政治不满,辞官归隐。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主要内容】第一句:喧闹的环境与自己静谧的茅庐形成对比。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诗人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
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烦扰,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
第二句:承接上一句,设问作答,自问自答。
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
“心远”指诗人的心灵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诗眼)第三、四句:这两句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妙手偶得之笔,达到物我合一的化境。
第五句:诗人在大自然的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揭示主旨: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
原文及翻译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文译文:
白天的阳光照在山的尽头,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河山的美景,就要再往上一层楼。
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原文译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雪。
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光,低头又想起了故乡。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原文译文:
海上出现明亮的月光,天涯的人都能在此时欣赏到。
情侣在远方抱怨熬夜难眠,整个夜晚都在思念对方。
4.《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原文译文:
恰到好处的春雨,正好在春天降临的时候。
随着风悄悄降临夜晚,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文译文:
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度的枯萎和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来又重新生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知识点梳理第24课诗词五首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背景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字词积累结庐(lú) 东篱(lí) 搔更短(sāo)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嗟(jiē) 谩(màn)折戟(jǐ) 铁未销(xiāo) 殷勤(yīn)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浑:简直。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角:军中号角。
玉龙:指宝剑。
销:销蚀。
将:拿,取。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星河:银河。
殷勤:情意恳切。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饮酒(其五)/陶渊明✚●○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
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二、诗歌写作背景《饮酒》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鉴赏: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名句赏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
答:这句诗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赏析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心远地自偏”颇具哲理性,请说说你的理解。
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聚居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静之地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超脱尘世恬静闲适、安贫乐道、热爱生活、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和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心情。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悠然”字用得极妙。
请做赏析。
“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恬静的心境。
而“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体现不出悠然的境界。
“悠然”表达了诗人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心情。
4.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绘的画面和包含深刻的含义。
画面:山间云雾缭绕,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迷人,成群的鸟儿也结伴相继飞回山林。
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这两句诗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句中的“真意”是什么?指作者远离恶浊的世俗,鄙视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an)。
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警插不住籍。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春望》这首诗表达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复习要点
24 诗词五首复习要点(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注释结:构建、建筑。
庐:简陋的房屋。
尔:这样。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气:气象、景致。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辨:分辨、辨识。
二、文学常识1、创作背景这首诗选自组诗《饮酒》,共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后饮酒的即兴之作。
选自《陶渊明集》。
2、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江西人。
东晋诗人、辞赋家,田园诗的开宗和代表者。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四、赏析(1)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中描写的田园景物表现了生活的恬淡宁静,句中“悠然”一次,不仅写人闲适自在,也意在写山静穆而高远。
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情感共鸣,体现了全诗的宗旨:复归自然。
(2)语言朴素隽永,结构严谨开头四句质朴平实,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思路清晰而流畅,结构严谨。
语言上没有夸张的修饰,平淡自然,但却意境隽永。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文学常识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八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小家安顿在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
这首诗写于次年三年。
二、注释国:国都,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叹时局。
恨别:悲恨亲人离散。
惊:使……惊动。
烽火:战火。
家书:家信。
抵:值,相当。
搔:用手指轻抓。
短:稀疏。
浑:简直。
不胜:禁不住。
三、翻译京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草木丛生(闹市已成荒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笔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笔记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薄:迫近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销:同“消”,这里是烧的意思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2.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重阳:阴历九月九日,民间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
玉枕:玉石做的枕头
纱厨:纱帐,夏天用来避蚊虫
凉:冷
3.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朱阁:朱红的楼阁
绮户:雕饰华美的门窗
无眠:无心睡眠的人,这里指思念的人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灾,这里比喻兄弟团聚
5.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菊花。
这里指菊花开放的时候趁天色晴朗,诗人折来欣赏。
杀:凋谢。
这里用拟人手法,比喻作者为报效国家,欲趁大好时机(指“我花开”)施展才干(“我花开后百花杀”)。
全诗充满豪情壮志。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24课《诗词五首》注释译文与赏析
24课《诗词五首》阅读赏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主题:写诗人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的人生追求。
1、诗人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做到“而无车马喧”答:“车马喧”指世俗的纷扰,诗人“心远”,意即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虽然身处闹市,也像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见”字能否换为“望”字,为什么?答:不能。
“见”妙处在于无心,诗人东篱采菊,无意间抬头,南山映入眼帘。
一个“见”字写出了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作者的闲适恬淡的心境相融合。
而“望”则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成天然的意境。
3、这首诗景、情、理融为一体,试分析。
答:诗中展现的采菊东篱、忽见南山、夕照山林,倦鸟知返,绘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怡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中又蕴含万物各得其所以及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凡脱俗的哲理。
4、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答: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
《春望》陶渊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翻译、主题思想
24.诗词五首赏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主旨】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雁门太守行》李贺【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声,响彻秋夜的长空,塞外寒夜中,将士们的鲜血凝结成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课《诗词五首》阅读赏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主题:写诗人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厌倦官场,决心归隐的人生追求。
1、诗人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做到“而无车马喧”答:“车马喧”指世俗的纷扰,诗人“心远”,意即精神超凡脱俗,所以虽然身处闹市,也像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见”字能否换为“望”字,为什么?答:不能。
“见”妙处在于无心,诗人东篱采菊,无意间抬头,南山映入眼帘。
一个“见”字写出了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作者的闲适恬淡的心境相融合。
而“望”则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成天然的意境。
3、这首诗景、情、理融为一体,试分析。
答:诗中展现的采菊东篱、忽见南山、夕照山林,倦鸟知返,绘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怡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中又蕴含万物各得其所以及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凡脱俗的哲理。
4、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答: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
《春望》陶渊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赏析主题:形象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情感。
1.首联“破”“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
答: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春天的长安城草木丛生、人烟稀少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
两个字真切地传达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2、赏析颈联答: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诗人移情于物,以乐景衬哀情,并运用互文的修辞,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之情。
3、“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用夸张的修辞,极言家书珍贵、难得。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4、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答: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无法插上簪子的地步的诗人形象。
他苍老的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悲已所致。
《雁门太守行》陶渊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
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向:向着,对着。
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
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
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⑻报:报答。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赏析主题: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赞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效力的决心。
1、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答:此两句写景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和夸张,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又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
“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示例三:黑和金色彩鲜明。
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又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
金,表现我军将士雄姿英发、严阵以待、士气高昂,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答: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诗人运用典故,赞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3、诗中先听觉后视觉描写战斗惨烈的句子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两句渲染了苦寒的战地氛围,暗示战斗双方伤亡巨大,守城将士仍处于不利地位,为下句援军驰援做了铺垫。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主题:本诗借一支断戟引发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1、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赤壁之战中,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那么春天里,乔家两姐妹就会被关押在铜雀台了。
这两句诗妙在诗人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
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他相信,只要有机遇,自己也能有所作为。
2、诗人由一支断戟引发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感慨,东风指火烧赤壁事,二乔在诗中指代东吴命运。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
报,回答。
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
谩:徒,空。
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
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
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
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
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
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赏析主题:这首词写的是梦境。
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并借回答天帝的话,抒发胸意,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对光明对幸福的追求的情感。
1、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答: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