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落入虎口气节在??魔窟依旧是战场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收藏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只表面缠绕着麻绳的旧书箱。
1939年的一天,一个目光坚定,身穿学生服的年轻人拖着五只装满马列书籍的箱子从上海求学归来,这只旧书箱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年轻人最终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一名伟大的红岩烈士,他的名字叫唐虚谷。
书中找寻理想行动彰显意志“他是我们的老大哥。
”这是唐虚谷被捕后,渣滓洞的狱友对他的评价,也是他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
在狱友眼中,唐虚谷像一团火,热情洋溢地温暖着大家的心。
唐虚谷,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开始,唐虚谷利用在杂货店栖身的5年时间,读完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著作。
从此,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抗日战争初期,唐虚谷发起成立“爱知读书会”,又组织“抗日妇救会”“宣传队歌咏队”和“剧团”等一系列抗日群众组织,一方面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培训骨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3年秋冬时节,根据党组织安排,唐虚谷秘密组建游击队;1935年夏天,他独自冒险,改造了一支“平民救国军”;1938年暑假,他发起组织“抗日暑假宣传团”……伴随着宣传范围的逐步扩大,唐虚谷组织的捐募寒衣、动员参军、批判汉奸汪精卫等活动都搞得轰轰烈烈。
落入虎口气节在??莫使组织惹尘埃1948年6月17日,由于叛徒出卖,唐虚谷和妻子张静芳被捕。
为此,游击队组织了两次营救。
第一次,当唐虚谷被押解着走到一个叫幺店子的地方,在当地百姓端茶递水送别的时候,唐虚谷发现了隐蔽在橘子林里试图武装营救他的游击队员。
“感谢父老乡亲和朋友们的好意,我们有能力对付这场冤枉官司。
别为我们担心,切莫因小失大。
”唐虚谷大声说道,谢绝了这份好意。
第二次,一群人押解着唐虚谷走到江边的渡口,唐虚谷蓦地看见江中飘荡着众多小船,熟悉战友的唐虚谷心中一阵感动——那是游击队水上分队的同志们准备营救他。
《劝学》同步练习测试卷(含解析)
劝学测试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参_____________ (2)属_____________ (3)如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童子,即童生,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B.句读,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C.壬戌,“壬”是天干,“戌”是地支;共十二个天干,十个地支。
D.白露,文中是指“白茫茫的水汽”,现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同步测试
同步测试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判断题1.采用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成交时,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风险即告转移。
因此,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如发现到货品质、数量和/或包装有任何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情况,卖方概不负责。
()2.按DAT术语成交,由买方办理投保手续。
()3.按CIF或CIP术语成交,尽管价格中包括至指定目的港(地)的运费和保险费,但卖方不承担货物必然到达目的港(地)的责任。
()4.CFR(CPT)和CIP(CIP)术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界限相分离。
()5.FCA、CFR和FAS三个贸易术语的风险划分点是一样的。
()6.按CIF术语成交,卖方的交货责任在目的港。
()7.在出口业务中,采用CIF纽约成交与采用FOB上海成交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卖方要负责租船订舱,办理货运保险,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并将货物交至纽约港船上;而后者只需将货物交至上海港买方指定的船上。
()8.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9.按FOB条件从英国进口货物,需由我方派船到英国口岸接运货物;如按CIF条件成交,则由英方洽租船舶将货物运往中国港口。
因此,我方按FOB进口所承担的货运风险比按CIF进口承担的风险大。
()10.按DAP术语成交,卖方应承担货物运至进口方指定地点为止的一切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1.在CIF条件下,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A.负责按通常条件租船订舱B.支付到目的地的运费C.在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D.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E.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2.CIF术语与DAT术语的区别是:()。
A.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B.CIF为象征性交货,DA T为实质性交货C.不但风险划分不同,费用划分也不同D.CIF属于装运合同,DA T属于达到合同3.在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一方当事人同时负责出口报关和进口报关的是()。
《师说》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
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小学,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年级同步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判断题1 (对/错)2. 判断题2 (对/错)3. 判断题3 (对/错)4. 判断题4 (对/错)5. 判断题5 (对/错)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填空题1:_______2. 填空题2:_______3. 填空题3:_______4. 填空题4:_______5. 填空题5:_______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答题1:_______2. 简答题2:_______3. 简答题3:_______4. 简答题4:_______5. 简答题5:_______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应用题1:_______2. 应用题2:_______3. 应用题3:_______4. 应用题4:_______5. 应用题5:_______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题1:_______2. 分析题2:_______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实践操作题1:_______2. 实践操作题2:_______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专业设计题1:_______2. 专业设计题2:_______3. 专业设计题3:_______4. 专业设计题4:_______5. 专业设计题5:_______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 概念解释题1:_______2. 概念解释题2:_______3. 概念解释题3:_______4. 概念解释题4:_______5. 概念解释题5:_______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 思考题1:_______2. 思考题2:_______3. 思考题3:_______4. 思考题4:_______5. 思考题5:_______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扩展题1:_______2. 社会扩展题2:_______3. 社会扩展题3:_______4. 社会扩展题4:_______5. 社会扩展题5:_______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一、选择题答案1. B2. D3. A4. C5. B二、判断题答案1. 对2. 错3. 对4. 错5. 对三、填空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四、简答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五、应用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3. 答案34. 答案45. 答案5六、分析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七、实践操作题答案1. 答案12. 答案2本试卷所涵盖的理论基础部分的知识点分类和总结如下:1. 知识点分类:a. 基本概念和原理b. 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c. 分析和综合能力d.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2. 知识点总结:a. 基本概念和原理:考生需要掌握本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正确回答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同步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同步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根据文本内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地球是平的。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月亮比地球大。
D. 一年有13个月。
2. 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二、填空题
1. 文本中提到的第一个地点是_________。
2. 文本中描述的主要事件发生在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文本中的主要观点。
2. 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四、论述题
请结合文本内容,论述作者的观点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C
二、填空题
1. 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填写)
2. 答案:(根据文本内容填写)
三、简答题
1. 答案:文本中的主要观点是(根据文本内容概括)。
2. 答案:文本中提到的主要人物通过(根据文本内容描述)来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
答案:作者的观点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表现在(根据文本内容和个人理解进行论述)。
《百合花》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百合花》同步练习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
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
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
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
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
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材料二: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节选自铁凝《哦,香雪》)材料三: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同步测试(时、分、秒)
1 时、分、秒第1课时一、我会填。
1.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的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秒。
3.钟面1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圈;分针走1大格是(),秒针走1大格是()。
4.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
妈妈每天工作8()走一步大约需要1()烧开一壶水大约要12()喝一盒牛奶需要80()三、我是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钟面上秒针走2大格,是2秒。
()2.小红吃一顿大约要用20小时。
()3.百米赛跑中,小明用时15秒,小方用时17秒。
小明跑得比小方快。
()四、仔细看,认真填。
()时()分()()时()分()五、解决问题。
1.他1秒钟跑多少米?1211 123456789101211 123456789102.在跳绳的比赛中,刘洁1秒跳1下。
她1分钟跳绳多少下?3.李师傅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段。
如果他每锯一段用6秒,那么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长时间?口算:8×5= 9÷3= 28÷7=9×7= 38﹣9= 42÷7=7×5= 60﹢40= 30﹢50=第2课时一、我会填。
1.时针从“4”走到“8”,走了()小时,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秒针从“4”走到“8”,走了()秒。
2.当钟面上3根针都重合时是()时。
3.明明乘车去外婆家,早上6时出发,上午10时到达,共乘车()小时。
4.小芳和小玲约定早晨8:30在儿童公园门口集合,但小红早到了15分钟,小红是()到的。
二、看图填空。
三、单位换算。
3分12秒=()秒4时12分=()分2分-20秒=()秒148秒=()分()秒200分=()时()分四、魔力圆圈。
(填“>”“<”或“=”)9秒○1分125秒○2时37分○1时5分+25秒○325秒五、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早上7:50上课,中午11:20放学,下午1:00上课,下午3:20放学。
《反对党八股》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反对党八股(节选)》同步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
数学小学同步练习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A. 0.25B. 0.5C. 0.75D. 0.1252.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 3.14B. 2.718C. 3.1416D. 2.71833.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25B. 26C. 27D. 284.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5B. 17C. 19D. 215. 下列各数中,是合数的是()A. 8B. 9C. 10D. 116. 下列各数中,是分数的是()A. 0.25B. 0.5C. 0.75D. 17. 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A. 0.25B. 0.5C. 0.75D. 18.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1B. 0C. 1D. -29. 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 -1B. 0C. 1D. 210. 下列各数中,是正整数的是()A. -1B. 0C. 1D. 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5 + 3 = ______12. 8 - 2 = ______13. 6 × 4 = ______14. 12 ÷ 3 = ______15. 1/2 + 1/4 = ______16. 3/4 - 1/8 = ______17. 2 × 5 = ______18. 20 ÷ 4 = ______19. 1/3 + 2/3 = ______20. 5/6 - 1/2 = ______三、应用题(每题5分,共20分)21. 小明有12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多少个?22. 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7支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23. 一辆汽车行驶了150公里,用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公里?24. 一箱苹果有20个,小明每天吃3个,吃了5天后,还剩多少个?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5. 简述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26. 简述正数、负数、零之间的关系。
移动应用数据同步速度测试说明
移动应用数据同步速度测试说明移动应用数据同步速度测试说明1. 背景介绍移动应用数据同步是指将移动设备中的数据与云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同步,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共享。
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测试数据同步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数据同步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和应用的效果。
因此,了解如何进行移动应用数据同步速度测试对于开发者和测试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测试目的移动应用数据同步速度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数据同步的速度和性能。
通过测试,开发者和测试人员可以了解到数据同步的响应时间和传输速度,从而可以优化应用的同步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3. 测试步骤3.1 确定测试用例在进行数据同步速度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验证要求的描述,用于指导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覆盖不同的数据同步场景,包括大文件同步、小文件同步、多文件同步等。
测试用例应该能够模拟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并且能够覆盖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同步情况。
3.2 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数据同步速度测试之前,需要准备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需要包括移动设备和云服务器。
移动设备应该代表真实用户使用的设备,包括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设备。
云服务器应该是真实的服务器,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以模拟真实的数据同步环境。
3.3 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测试用例导入到移动设备中,并确保设备已经连通云服务器。
然后,按照测试用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每个步骤的响应时间和传输速度。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网络稳定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4 分析测试结果在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评估数据同步的速度和性能,并找出性能瓶颈所在。
同时,还可以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以提升数据同步的效率和速度。
分析测试结果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网络环境、设备性能、服务器性能等。
4. 测试注意事项4.1 网络环境在进行数据同步速度测试时,需要注意网络环境的稳定性和速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试结合全词分析。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心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三句,表现作者对孙权的追慕,暗含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
B.词中将京口楼台的长存与英雄余韵的消逝进行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C.“想当年”三句,追忆刘裕北伐收复失地的旧事,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佛狸祠下”与“烽火扬州路”今昔对比,抒发作者忧国伤时的悲痛心情。
4.这首词最后三句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课内诗文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同步测试
一.词语辨析another和more(1) The strike may last three days.(2) I have got three days’ holiday.(3) Where shall we be in ten years?arrive,reach,get(1) We in London last week.(2)When did you the station?(3)Ann to the farm at six o'clock.(4)I here early in the morning.(5)When I , they weren't there.reply和answer的区别(1)S he sighed, but didn’t.(2)He failed to to my question.(3)She did not know what to .(4) She did not know how to the question.arrive,reach,get1.They will in half an hour.2.We will there after two o'clock.3.I shall call on him on May lst and shall call again about a week later.in, after, later1. I shall go swimming _________ four o'clock this afternoon.2. They will return _________ two weeks.3. The meeting ended _________ an hour.finally/at last/in the end1.We waited and waited,and they finally arrived.2.At last the project has been completed and we can rest.3.He hopes that his son will be a fine teacher in the end.beside , besides1.I like English maths.2. Look! Your brother is standing _____ the window.else;other1.Do you have anything to do?2.Where will you visit this summer vacation?3. Please look at books.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Paper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ions in _____ China.A. modernB. ancientC. newD. old( ) 2. You should _____ the teacher’s every question when he asks.A. answerB. replyC. askD. say( ) 3. I asked her to see me off at 6, but she ____ at 8!A. appearedB. likedC. disappearedD. disliked( ) 4. Fifty kilometers is a long ____ for people to walk.A. lengthB. heightC. distanceD. time( ) 5. My _____ is six feet and three inches.A. weightB. heightC. appearanceD. hair( )6. Don’t put the glass _____ the table. It may fall down!A. in the middle ofB. on the top ofC. at the bottom ofD. on the edge of( )7. You had better not hand in your composition immediately after you finish it. You should _____ first.A. look after itB. look it overC. look at itD. look it up( )8. .— _____ is the Changjiang River? — About 6,300 kilometres.A. How farB. How soonC. How deepD. How long( )9. I _____ English in that school since I came to the city.A. will teachB. am teachingC. have taughtD. taught( )10. — It was quite cold yesterday. — Yes. It was five ____ zero at night.A. belowB. aboveC. besideD. on三.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Mount Qomolangma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It lies in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1 Nepal (尼泊尔) and China, and it is 8,848 meters 2 . Sir Edmund Hillary from New Zealand and Tenzing Norgay from Nepal were the first people ever to 3 Mount Qomolangma in 1953. 4 then,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climbed it.Junko Tabei was the first 5 to make this difficult climb. A Japanese company chose fifteen women from mountaineering clubs to climb MountQomolangma in 1975. The group climbed for several days, but then there was a(n) 6 . Heavy ice and snow hurt ten of the women and they 7 stop climbing. The other 8 went on climbing.Only Tabei was able to climb the 9 70 meters so she could stand 10 the world. Tabei was 35 years old at that time. She first 11 climbing mountains in 1960. She climbs a mountain roughly once 12 three years. She has climbed13 of the high mountains in the world. 14 , she wanted to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When she 15 the top of Mount Qomolangma, she thought she was the happ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1. A. among B. between C. in D. on( )2. A. high B. deep C. wide D. long( )3. A. reach B. see C. draw D. climb( )4. A. Before B. After C. Since D. For( )5. A. man B. adult C. woman D. child( )6. A. event B. accident C. matter D. affair( )7. A. should B. must C. had to D. ought to( )8.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9. A. last B. next C. past D. first( )10. A. on the edge of B. at the bottom ofC. on the top ofD. at the foot of( )11. A. finished B. stopped C. started D. continued( )12. A. each B. every C. either D. all( )13. A. one B. all C. both D. some( )14. A. Luckily B. At the end C. Unluckily D. In the end( )15. A. reached B. arrived C. got D. moved四. 阅读理解(每小题1分,共10分)When you hear the word “pyramid”, you will probably t hink of the ones in Egypt, but did you know there is also a pyramid in Paris, France? The pyramid is known as the “Louvre Pyramid” since it 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famous Louvre Museum.In the 1980s, the French president invited I. M. Pei, a Chinese-born American architect to design (设计) a new entrance to the Louvre Museum. When Pei first showed his pyramid design, everyone was shocked. After it was built in 1989, most people thought it was great although some still felt it looked like an ugly scar (伤疤) on Paris’ face. The Louvre Pyram id is 71 feet high, and around it stand three smaller pyramids and seven triangular fountains(三角形的喷泉). Different from the stone Egyptian pyramids, the Louvre Pyramid is large and made of metal and glass. Itmakes it much more convenient to visit the museum. Now it has become a landmark of Paris.( )1. From the first two sentences, we know that_______.A. the Louvre Pyramid is younger than the pyramids in EgyptB. the Louvre Pyramid is smaller than the pyramids in EgyptC. the Louvre Pyramid is less famous than the pyramids in EgyptD. the Louvre Pyramid is stronger than the pyramids in Egypt( )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architect” mean?A. 建筑师B. 官员C. 运动员D. 工匠( )3. What did people first think of the Louvre Pyramid after it was built?A. Everyone thought it was a great building.B. Some thought it looked wonderful while others thought it was ugly.C. Most people didn’t like it.D. No one liked it.(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the pyramid in Paris?A. The Louvre Pyramid was built in modern times.B. The Louvre Pyramid was made of metal and glass.C. The Louvre Pyramid is covered with ugly scars.D. The Louvre Pyramid is at the entrance to a museum.(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The Pyramid in FranceB. Pyramids Around the WorldC. Louvre MuseumD. Beautiful Paris五.书面表达(共15分)你的外国朋友Tony想到长城去旅游,向你询问长城的一些情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①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
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②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
“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作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合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
正因如此,“五四”文学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竭力赞美青年。
《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2卷1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由此“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④“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许多人只20出头。
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新课标二
高中同步月考测试卷新课标二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扩散现象?A.烟雾缭绕B.水波荡漾C.香味弥漫D.粒子运动2.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食盐B.空气C.铁水D.酒精溶液3.下列哪个过程是放热反应?A.燃烧B.灯泡发光C.冰融化D.植物光合作用4.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铁生锈B.木头燃烧C.酒精挥发D.食物腐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2.水通电分解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氢气和氧气混合一定比例点燃会水。
()4.铁在空气中不会生锈。
()5.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水是由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组成的。
2.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或______。
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而______不可分。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3.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4.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简述绿色化学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水通电分解氢气和氧气,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如何体现在该反应中。
2.铁在空气中生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解释该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3.氢气和氧气混合一定比例点燃水,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计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4.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解释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5.简述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水的分解,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并解释原因:a)燃烧b)酸碱中和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e)合成反应2.分析下列物质的性质,并解释原因:a)氢气具有可燃性b)氧气具有助燃性c)铁在空气中会生锈d)酒精可以溶解在水中e)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致云雀》同步练习题测试(含答案)
《致云雀》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①,簪缨②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③。
【注】①中原乱:指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②簪缨:官僚贵族的冠饰。
③扬州: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
1.下列对该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该词上片前两句写景,既交代了地点、时间,也写出了诗人在冷落萧条的消秋时节倚楼远眺万里景色的活动。
B.上片后两句有双重意味:一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暮色苍茫的万里清秋之景;另一方面也暗喻国家的衰落。
C.下片前两句写金人入侵中原带来的浩劫,世家贵族四处逃散,自然也就可以想见北方失地的百姓流离失所。
D.在该词最后两句中,作者希望悲风吹起自己的眼泪飘到扬州。
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的悲。
E.该词表现手法富有变化。
词的上片侧重写景抒情,比如三、四句寓情于景、由实及虚;下片则重在直抒胸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阅读《红烛》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想想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选择题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我小心地探出前额”突出了“我”面对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的惊讶与敬畏之情。
B.《峨日朵雪峰之侧》写小蜘蛛时用“可怜”与“默享”两个词,将前面的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C.《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比作诗人、深闺中的少女、萤火虫、玫瑰,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D.《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进行对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5.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
(《峨日朵雪峰之侧》)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锲入巨石的罅隙。
《劝学》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劝学》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矣/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
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