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汇总
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高二下册《张衡传》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了解范晔及《后汉书》。
(2) 梳理掌握文言知识及相关文体文化知识,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1) 学习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 采用质疑导读法,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全面发展的伟大科学家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
”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里做一次三分钟演讲。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导读法、联系旧知归纳法。
教学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疑难词句的处理。
2、探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文章重点记叙了张衡的科学成就。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二年级就学过一篇文章《数星星的孩子》,可见主人公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范晔《后汉书》中的《张衡传》一文,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位被郭沫若称为“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的汉代科学家张衡。
二、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倡导先学后教,当堂消化。
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依照导学学案预习。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见注解①及教参142页《张衡的生平及成就》。
)2、识常识: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包括传记特点及种类等。
3、课前结合书下注释梳理我国古代文化常识。
⑴三辅、太学、五经、六艺。
⑵管职升降与人才选拔:孝廉、公府、公车、举、辟、召、征、郎中、太史令、拜、迁、转、出、视事、乞骸骨等。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材分析《张衡传》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家的读书与治学》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文主要介绍了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他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他发明和改进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张衡的生平、科学成就及其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张衡的主要科学成就,了解他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3)学会分析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学会对比分析,探讨张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张衡的科技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1. 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2. 分析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1. 张衡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2. 地动仪的原理及其在地震监测方面的应用。
3. 如何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张衡的创新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地动仪吗?它是什么东西?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2)教师提问:张衡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如何?3. 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张衡的科学贡献及其创新精神。
4. 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张衡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如文学、艺术等。
(2)学生分享张衡的故事,感受其科技创新精神。
(2)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收获和感悟。
《张衡传》教案通用
《张衡传》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张衡传》。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地震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在科学、文学方面的成就,感受其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学习作者通过对张衡的描述,展现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张衡的描述,展现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张衡的图片、地震仪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 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3.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人物身份,进而引入课题《张衡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3. 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成语,讲解特殊句式。
4.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
5.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对张衡的描述,展现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手法。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知识点。
7.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生平事迹科学成就文学成就2. 写作手法:通过对人物的描述,展现其人格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成就。
请分析作者在《张衡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
2. 答案: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在科学方面,发明了地震仪,为我国古代地震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文学方面,著有《东京赋》、《西京赋》等作品。
作者通过对张衡的描述,展现其勤奋刻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以此表现其人格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使其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
张衡传教案优秀3篇《张衡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重点难点: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1)默读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
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
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
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张衡传》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详细内容为课文第24课。
本文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伟大贡献,包括地动仪的发明和浑天仪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子,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崇敬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对张衡伟大贡献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张衡的生平事迹,地动仪和浑天仪的发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资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张衡画像和简介,引出本课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同时注意重点词汇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分析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伟大贡献。
(2)结合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张衡的知识,互相学习。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道关于张衡事迹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传》2. 主要内容:生平事迹地动仪发明浑天仪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张衡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张衡的其他事迹,了解古代科学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
2.学习传记文学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张衡的形象。
2.学习传记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2.张衡精神风貌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位古代科学家、文学家。
2.提问:同学们对张衡有哪些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a.张衡的主要成就有哪些?b.张衡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c.文章中如何表现张衡的精神风貌?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张衡的形象。
四、传记文学特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a.传记文学的写作对象是什么?b.传记文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c.传记文学如何塑造人物形象?2.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张衡传》的传记文学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2.学生跟读、背诵重点句子。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翻译重点句子。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受。
七、课后作业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深入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写一篇关于张衡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张衡传》,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传记文学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课文阅读与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述张衡少年时期学习情况的句子,并分析张衡的学习态度。
张衡传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张衡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的写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授课方法: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教参、配套习题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4课时:第一、二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三、四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
早在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
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1、“传”:传记.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高二语文《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张衡传》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分析张衡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道德品质。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4.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张衡的人物形象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张衡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思考:张衡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三、重点字词解析2.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省略句、“不慕鸳鸯戏河岸,愿效仿鲁阳战鼓”的比喻句等。
四、课堂讨论1.张衡的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张衡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等。
2.课文主题探讨:张衡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事迹给我们什么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2.复习张衡的人物形象分析。
二、课文鉴赏1.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
2.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三、课后作业解析2.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
2.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张衡传》全文,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张衡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二、写作训练1.以“我心中的张衡”为题,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张衡的印象和感悟。
2.教师辅导学生写作,提示写作要点和技巧。
三、课堂讨论1.学生展示写作成果,相互交流、讨论。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张衡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文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艺术特色)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张衡传》的语言风格如何?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1:我觉得语言很典雅,有一种古风的感觉。
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张衡传》教案参考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张衡传》的内容,把握张衡的人物形象和贡献。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和运用。
3. 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张衡传》的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张衡传》的深层次含义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鉴赏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文阅读与理解1. 让学生阅读课文《张衡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的人物形象和贡献。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理解和运用。
第二节:课文分析与讨论1. 对课文《张衡传》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文化背景。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对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例如写一篇关于张衡的故事或者诗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张衡传》文本及其注释版本。
2. 张衡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4. 学生学习记录本。
5. 课后作业布置。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张衡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科技、文学等方面的成就。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张衡传》,教师辅助解读难点词汇和句式。
3.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张衡的人物形象、生平事迹及其影响。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 2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3本文记叙了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出色的文学、政治才能以及杰出的科学成就,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仰。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种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深入全面地认识张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评价传主的人格、精神。
学习时间4学时教学方法诵读品味,分析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PPT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
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
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了解作家作品。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
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
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他编写的《后汉书》详载了刘秀起兵推翻王莽到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东汉195年的历史。
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三、了解传主事迹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
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作者对张衡人物形象的塑造,体会传记文学的特点。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分析张衡的人物形象。
3.掌握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阅读障碍。
2.张衡形象的多角度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
2.提问:同学们对张衡有哪些了解?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课堂讨论a.张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b.张衡的品德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c.张衡在政治上的表现如何?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讨论,整理张衡的人物形象。
2.预习下一课《张衡传》的后续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对张衡的人物形象有哪些认识?二、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张衡的生平事迹,展现其人物形象。
三、课堂讨论a.课文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张衡的形象?b.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哪些特点?c.课文语言风格如何?四、课后作业1.深入阅读《张衡传》,分析传记文学的特点。
2.收集其他传记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对传记文学的特点有哪些认识?二、课堂讨论a.课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b.课文如何运用衬托手法?c.课文如何运用象征手法?三、课后作业2.选择一部传记文学作品,分析其写作技巧。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对《张衡传》的写作技巧有哪些认识?二、课堂讨论a.课文如何展现张衡的道德美?b.课文如何展现张衡的才华美?c.课文如何展现张衡的人格美?三、课后作业2.选择一部传记文学作品,分析其审美价值。
第五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同学们对《张衡传》的审美价值有哪些认识?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高二语文下册《张衡传》教学设计6(一)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摘自沈祺文)(二)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
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
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
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
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
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
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
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
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
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
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
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三)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
(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
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
(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
高中语文《张衡传》教案
《张衡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情感价值观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出题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
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
(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该文选自《后汉书》。
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检查自读理解情况。
提问: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2.张衡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课文重点记叙的内容是什么?3.课文的语言质朴简练,你是怎样体会的?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明确:(4)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张 衡传获奖教案
张衡传获奖教案《张衡传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和贡献,感受他在科学、文学等领域的卓越才华。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品格和才能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意。
(2)分析张衡在科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体会其精神品质。
2、难点理解文中涉及的天文、历法等科学知识,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人物,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就是张衡。
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传》,去了解他的传奇人生。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他出身于官僚世家,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
范晔以《后汉书》著称于世,该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提问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学生分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重点讲解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如“举孝廉不行”中的“举”“不行”,“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中的“乃”“拟”,以及判断句、被动句等。
(五)分析人物形象1、张衡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发明了地动仪,能够准确地测定地震的方位;著有《灵宪》《算罔论》等科学著作,对天文、历法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教师补充: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 多年,充分展示了张衡在地震学方面的卓越才能和创新精神。
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精选
高二语文教案《张衡传》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具体章节为《张衡传》。
内容详细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在天文、数学、地理、文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认识其在我国科技、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通过学习张衡的发明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
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张衡的地动仪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学家是如何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张衡的生平事迹,同时注意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3. 讲解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张衡的成就及其在科技、文化史上的地位。
4.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模拟实验。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张衡事迹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张衡生平事迹2. 张衡成就天文学数学地理学文学3. 地动仪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张衡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
答案示例: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他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文学等领域均有杰出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浑天仪,提出了浑天说;在数学方面,他创立了圆周率的算法;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了地形图;在文学方面,他著有《东京赋》《西京赋》等作品。
他还发明了地动仪,被誉为“地震仪之祖”。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张衡在其他领域的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张衡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
人教版高二下册《张衡传》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张衡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张衡传》的内容,掌握张衡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分析文本的写作特色,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张衡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张衡传》与《张载传》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张衡的敬业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张衡传》的基本内容。
分析张衡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张衡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分析《张衡传》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介绍张衡的生平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张衡传》的作者和成书时间。
2.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张衡传》。
(2)指导学生勾画出生词、难句,理解文意。
3.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张衡的主要事迹有哪些?(2)小组讨论:张衡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4.课堂讲解(1)讲解《张衡传》的基本内容。
(2)分析张衡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品质。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张衡的科学研究方法。
2.比较阅读(1)让学生阅读《张载传》,分析两篇传记的异同。
(2)小组讨论:张衡与张载在科学精神上有何异同?3.课堂讲解(1)讲解张衡的科学研究方法。
(2)分析《张衡传》的写作特色。
4.课堂小结(2)强调张衡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品质。
第三课时1.课堂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张衡的社会责任感。
2.课堂讨论(1)小组讨论:张衡如何践行社会责任?(2)小组讨论:张衡的为人品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3.课堂讲解(1)讲解张衡的社会责任感。
(2)分析张衡的为人品质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4.作业布置(2)让学生搜集有关张衡的其他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精神和为人品质。
《张衡传》教案
教案:《张衡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3. 体会张衡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难点: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
3. 归纳法: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一些张衡的发明或文学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作者介绍
- 简要介绍范晔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3. 整体感知
-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文章,讲解生词和难句。
4. 深入分析
- 学生分组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并选代表发言。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5. 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张衡的精神品质和本文的写作特点。
6. 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张衡的认识和感想。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张衡的生平和主要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张衡的精神品质,提高了对人物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张衡传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张衡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的写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授课方法: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教参、配套习题册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4课时:第一、二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三、四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张衡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的写法。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张衡传》教案优秀
《张衡传》教案优秀《张衡传》教案优秀1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作者范晔以质朴通俗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着重强调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重要载体,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感。
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说重点难点文言文,首先是“文”,学习实词、虚词(于、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传记写法,还有承载的人文精神是重点,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专有名词、文化常识,会对学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难度,不仅是本课时的难点。
四、说教法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针对本文特点,本人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疏通文意,利用学案导学实现对文言知识梳理和巩固;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说学法我设计了自学整理法,完成对文言知识掌握;用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总结传主精神,探究本文写法。
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中国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与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齐名并提,他就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为张衡山;1977年又将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张衡传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授课方法: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相关教参、配套习题册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4课时:第一、二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第三、四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一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
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
早在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
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
二、解题
1、“传”:传记.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
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
(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 璇玑(xuá
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属、贯、辟、奇、就
虚词: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
江苏省技工院校
教案首页
课题:张衡传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授课方法: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相关教参、配套习题册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4课时:第三、四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镇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教案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