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转型期的教学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是数学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初等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而高等数学则是深入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连贯性出发,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初等数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初等代数和几何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后续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初等数学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教师还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初等数学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有助于为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引导他们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拓展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中,应尽量减少知识的断层和跳跃,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能够有一个顺畅的过渡。
在高等数学阶段,应该充分发挥初等数学知识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初等数学所学内容。
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案例分析、实际应用、数学建模等,让学生感受到高等数学知识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系统观念。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也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当学生在初等数学阶段培养了较强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后,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就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高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思考和探索,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初等数学通常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包括整数、分数、代数、几何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而高等数学则是大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涉及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高级数学知识。
教学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知识脉络、教学方法和学习要求的不连贯性。
学生在初等数学学习之后,进入高校学习高等数学时常常会遇到知识重复、知识断层、知识跳跃等问题,导致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的减退。
这种不衔接的现象不仅影响学生成绩,还可能影响其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因此,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教材设计:通过对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比较,设计出衔接性强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之前能够有所准备和适应,避免知识的重复和断层。
2. 教学方法:研究不同阶段数学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和应用初等数学知识,并逐渐引导学生进入高等数学学习的状态。
3. 课程设置与调整:针对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可以在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整,逐步建立连贯性的
数学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平滑的过渡。
4. 师资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程衔接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提供对学生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总之,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努力,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顺利过渡和发展。
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渡
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渡关键词:区别联系改进创新摘要:带了两轮下来,今年又带高一了,一年下来,现在学生的现状和高一教学的特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别体现在: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
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
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
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
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
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如何实现由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转型
1.过渡心态
抛弃中考所带来的阶段性效应,化解高中未知生活所带来的迷茫, 树立面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信心。
2.养成习惯
建立和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中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衔接知识
把与高中数学相关知识进行重整、压缩,并建立与高中数学的初步联系。
4.知此知彼
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上的衔接,使高中数学的学习有“本”可循。这个 “本”就是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才能实现高效率的预习和课堂听讲。
因式分解与高中数学关联举例
• 一元二次方程与初高中数学关联
• 空间想象能力的小测试
空间想象能力与高中数学关联举例
三视图问题答案
A班教学计划
• 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回顾与衔接 2课时 • 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 7课时 (其中集合与函数的表示2课时,函数定义域值域相等函数问题2课 时,函数图像与基本性质2课时,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1课时) • 必修一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1)4课时 (其中指数函数2课时,对数函数2课时) • 阶段复习测试2课时
1.心理落差 重新定位 数学科目优势心理减弱,原本被关注与器重感可能会消失。 要想重新获得在 高一新集体中的优势地位,你要重新努力。 2.提前出击 主动学习 不能消极的等待老师布置问题和讲解了,你学习不主动,会觉得光听老师的 课和完成作业已经不管用了。
3.容量巨大 时间紧迫 高中数学必修5本,文科加选修2本,理科加选修3本,会感觉时间不够用, 一晃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很多问题都没弄懂。
附录2
4.天道酬勤 意外惊喜 课前不需要预习、课后也不复习、课上听听就懂了、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考 的不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新内容的不断增加,你会发现初中的老底很快吃光了。只有勤奋努力的 学习习惯才继续伴随你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有时候你可能会惊喜的发现,接触到新内容后,初中时比你数学好的同学也 不再能落下你了(这是你改变自己内心的绝好时机)。
初一到高中的转变教案数学
初一到高中的转变教案数学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适应从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认识和面对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教学内容:
1.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主要差异和特点
2. 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 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4. 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教学步骤:
1. 概述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主要差异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不同阶段数学学习的
要求和挑战。
2. 分析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包括理解概念、掌握技巧、提高解题能力等方面。
3. 探讨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4. 分析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辅导资源等,提高数学学习的
效率和效果。
5. 练习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练习题训练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
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适应从初中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转变,认识和面对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数
学学习的环境和要求,提高数学学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
中能够积极主动,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学习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如何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学习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两者之问虽然有知识的断层,但并非不可逾越,其中还是有衔接的规律可循。
每个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都会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的学生适应的快,有的则适应的慢,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个阶段的学习存在着几方面的差异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
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师讲课速度慢,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
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相对各科学习时间减少。
初中学生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来做题,而高考数学提倡考察创新思维和培养创造能力。
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要教师反复讲解,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学生不需自学。
但高中的知识面广,要老师讲解所有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因此学好高中数学可以从以下着手: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
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
而初等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先修课程,它们之间的有效衔接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自身能力提升三个方面探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有效衔接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衔接初等数学主要包括代数、几何、概率论等内容,而高等数学则进一步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高阶概念。
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等数学,初等数学的内容应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初等数学应该打下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的基础。
包括数的概念、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关系、数列与极限等。
这些概念是后续高等数学的基石,学生在初等数学中一定要扎实掌握。
初等数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证明能力。
高等数学中,很多定理和公式都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严密证明得出。
初等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初等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在高等数学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向量在初等几何中的应用,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应用到向量代数和多元函数等。
教师可以适当通过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初等数学的应用及其在高等数学中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除了内容的铺垫外,还需要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师在教学初等数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思考。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进入高等数学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高等数学时要注意与初等数学进行对比和延伸。
要及时向学生展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延伸,强调高等数学的基础是初等数学,同时也强调高等数学的新概念和方法。
通过对比与延伸,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概念和方法。
三、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有效衔接中,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初等数学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高等数学的学习是基于初等数学的,如果初等数学的基础不扎实,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初中到高中的数学过渡教案
初中到高中的数学过渡教案
目标:帮助初中生顺利过渡到高中数学学习,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知识回顾
1. 复习初中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复习重要的数学公式和定理,如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
二、引入高中数学知识
1. 引入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包括解析几何、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方面的知识。
2. 强调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
三、解题方法
1. 教授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如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定理等。
2. 练习高中数学的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拓展
1.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拓展数学知识。
2. 提供数学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数学水平。
五、总结反思
1. 总结本次数学过渡教学内容,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加强数学学习意识。
本次数学过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数学学习,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对待,勤奋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各位同学数学学习进步!。
初二学生如何有效过渡到高数学习
初二学生如何有效过渡到高数学习从初中到高中,数学的复杂程度显著提高。
初二学生正站在这一重要的学习转折点上,他们需要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如何有效过渡,成为他们学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立数学基础是过渡的根基。
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主要集中在基础代数、几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这些基础知识如同筑起的墙基,是学习高数的前提。
学生们应当认真复习初中所学的数学概念,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确保这些基础知识牢固。
只有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学生才能顺利过渡到更高深的数学内容。
其次,逐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高等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初中数学问题通常是明确的,而高数则常涉及更复杂的逻辑和推理。
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如何从具体问题中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如何将问题分解为更简单的部分来解决。
通过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可以有效提升这些能力。
此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过渡也至关重要。
高等数学的学习量和难度显著增加,学生需要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每天的学习时间应当包括预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做习题以及总结反思。
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测,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高数也需要一定的策略。
面对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学生们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参加辅导班或寻找学习资源等方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此外,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解答疑惑,分享学习经验,提升整体理解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一种对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过渡阶段,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最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成功过渡的关键。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数学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初等数学通常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基础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百分数、代数、几何、统计等内容。
而高等数学则是指大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等内容。
如何将初等数学的知识与高等数学进行有效的衔接,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
作为数学知识体系的起点,初等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后续的高等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在学习初等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数学基本功,包括数字计算、代数运算、几何图形的性质等。
只有打好了这些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学习路径。
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初等数学中的代数知识,如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中的代数知识打下基础;通过学习初等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如图形的性质、相似、全等等,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初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如导数、微分、积分等概念,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打下基础;通过学习初等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知识,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进行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在初等数学中,学生通常接触到的是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而在高等数学中,这些概念和定理将会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延伸和深化初等数学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
在初等数学中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高等数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二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从而进行知识的延伸;在初等数学中学习了简单的概率计算,高等数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到更加复杂的概率分布和统计方法,从而进行知识的深化。
谈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过渡教学
综合理论 课程教育研究 ·269·易学,利于操作的软件。
目前我们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利用PowerPoint 幻灯片演示文稿来制作的。
PowerPoint 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它可以使我们的课件做到图文并茂,色彩与内容搭配协调。
在幻灯片中添加图形、图表及图片、文本等,可以使你的演示达到真正的图文并茂,把学生都吸引过来。
利用PowerPoint 制作课件,非常易于学习,也易于操作。
因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情况来进行教学,有时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还没有听懂的地方,就需要重复演示。
而有时对于学生已经弄懂的地方,就不用在演示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在画面上设计一些动作按纽,可以重复演示,也可以跳过某些画面,直接演示后面的画面。
如我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显示平均分的过程时,我就设制了一个重复放映的动作按纽。
当点到此按纽时 ,又可以重放一次刚才的画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其次,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课堂练习时,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课件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课堂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电脑在轻快的乐声中显示色彩亮丽、形象逼真的画面,创设一个小青娃迷路找家的情境。
每只青娃身上都有一道题目,每张荷叶上都有一道算式。
青娃身上的题目是用哪些荷叶上的算式解答,哪张荷叶就是青娃的家。
让学生先同位互相讨论,再提名学生操作鼠标帮青娃找家。
这里利用人机交互技术,设置了目标响应功能,如果学生找错了,媒体立即作出反应,找错了,再找一遍。
青娃返回原来的位置,如果找对了,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初等数学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包括了基本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
初等数学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维,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而高等数学则是在初等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复函数论等方面。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有适当的桥梁来构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下面就是我对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有效衔接的几点看法:首先,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较大。
初等数学更强调的是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强调具体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
而高等数学则更多地强调数学方法的理论性、抽象性和严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度的学习、反思和实践,逐渐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和普适性,从而在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进行顺畅的转换。
其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主要体现在共性与差异上。
虽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很多基本概念和方法上仍然是相通、相互关联和互为基础的。
例如,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和初等数学中的函数及其变化率、导数等都有密切关系,并共同构成了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有效的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衔接需要实现“以点带面”的理念,注重综合性和系统性。
我们需要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交叉与整合,通过大量的实例、题目、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内容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学能力的提高。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首先,加强数学基础,掌握好初等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为高等数学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习高等数学时注重理论性,掌握数学方法的本质和普适性,避免只停留在应用层面;第三,注重实践和实例,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和解决,巩固理论知识,并提升数学思维和能力;最后,加强对数学科学发展的认知、对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初二学生过渡到高数学习的技巧与经验
初二学生过渡到高数学习的技巧与经验在初二阶段,学生们正站在数学学习的十字路口,迎接着即将到来的高数挑战。
过渡期的关键在于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门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数学学科,高数对初中数学的延续与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成功地过渡到高数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还需要策略性的方法和心理准备。
以下几个技巧和经验将帮助初二学生顺利进入高数的学习世界。
首先,打牢基础是过渡的根本。
高数学习常常涉及到一些在初中阶段并未完全深入的数学概念,例如函数、极限和导数。
学生们需要回顾初中所学的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确保对这些基本概念和技能掌握得当。
通过做一些基础题目和复习旧知识,学生们可以增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为高数学习做好准备。
尤其是代数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学习高数至关重要,因为高数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良好的代数技巧来解答。
其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成功过渡的关键。
高数问题常常需要学生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初二学生可以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难题、参加数学竞赛或进行逻辑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适应高数的学习要求,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信心。
逻辑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高数中的复杂题目时,能够条理清晰地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此外,学习高数时,理解概念比记忆公式更为重要。
高数中的许多概念,如极限、导数和积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学生们应当专注于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通过课外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或者参加数学讨论班,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高数概念的理解。
这种理解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数中的复杂内容,并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成功过渡的重要因素。
高数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且量大,学生们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拖延现象。
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初二学生过渡到高数的学习技巧分享
初二学生过渡到高数的学习技巧分享当初二学生迈入高中阶段,面对高数的学习挑战,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
这一过渡期不仅是数学思维的飞跃,更是学习方法的重大调整。
高数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要求学生们从初中的具体计算转向更加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学习。
因此,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建立坚实的基础是顺利过渡的关键。
高数的很多概念和技巧都建立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之上。
如果在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到了高中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确保自己熟悉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基础内容,这些都是高数学习的起点。
建议复习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并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避免问题积压。
其次,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非常重要。
高数不仅仅是计算,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
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将数学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并逐步解决。
在解决问题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数中的复杂概念。
在学习高数的过程中,课本和课堂笔记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课堂上的每一个概念、每一条公式都可能成为后续学习的基础。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课后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如果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老师或寻求同学的帮助,避免知识盲点的出现。
另外,解决高数题目时,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解题过程,还要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对高数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高数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技巧,还需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积极参加数学讨论和活动,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热情和理解深度。
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兴趣小组、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增加对数学的接触和实践,激发学习的动力。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也是重要的一环。
高数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时间分配到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和练习上。
刍议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过渡的教学
刍议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过渡的教学[摘要] 数学是一门用来准确描述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作为一门科学,它要求做到准确和符合逻辑;作为一门艺术,它又要求完善和精练。
[关键词] 逻辑推理;创造思维;运算能力【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094-2学好数学,除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发散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下面,我从这三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要解题就必须对题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析推理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思维品质大部分是在解题实践中得到提高的。
因此,应把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追本溯源、注重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推导。
数学的定理、公式和法则就像一个个成熟的果实,应引导学生不仅要接受“果实”,还要寻根问底,追本溯源,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如何获取的。
(二)重视课本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提倡多思。
课本例题是知识运用的典型例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对例题的层层深入分析和解答,能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水平,掌握数学解题的方法以及推理或论证的模式,在解题中产生良好的思维定势。
并且,教师要适时地以例题为引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分析、推断能力。
二、发散的创造思维能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能力的人才培养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创新教育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立足数学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于教学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初中到高数的学习过渡
从初中到高数的学习过渡在教育的长河中,从初中到高数的学习过渡犹如一条漫长且充满挑战的河流。
初中的数学世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领域,主要围绕基本的代数、几何和初步的函数概念展开。
然而,当学生踏入高中数学的领域,尤其是高等数学的殿堂时,他们必须穿越一片复杂而深邃的数学海洋。
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构建类似于在平坦的草地上行走。
这里的每一个概念都清晰明了,数学问题通常较为直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较为简单。
比如,解方程、计算面积或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都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在这片草地上逐步建立起基础的数学能力,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
这一阶段,数学像是一位亲切的引导者,手把手教学生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然而,随着学生们进入高中,数学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和复杂。
这里的知识如同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但充满挑战的丛林。
高数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初中知识的延续,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在这片数学丛林中,学生们会遇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全新的领域。
微积分的引入尤其重要,它改变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理解,从一个主要关注计算的阶段,转变为对变化率和累积量的深刻理解。
这些新概念往往抽象而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更加扎实的数学基础。
高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逐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初中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解决,而高数中的问题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更加抽象的思维。
例如,微积分中的导数和积分不仅仅是计算工具,它们的实际意义涉及到函数的变化率、面积计算等多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其核心思想和应用技巧。
此外,高数学习还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老师的指导和教材的内容较为充分,而在高中及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主动寻找资料、研究问题,甚至参与一些数学研究活动。
这种转变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但也是他们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初二年级学生进入高数学习的过渡策略
初二年级学生进入高数学习的过渡策略在初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正在逐渐接触更为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这为他们未来的高等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面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学生们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
为了帮助他们顺利过渡,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使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学挑战。
首先,理解数学概念的深层意义是关键。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基础知识,诸如代数、几何和统计。
然而,高等数学中不仅仅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更要求学生们理解其背后的理论。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初中生可能只是记住了函数的定义和一些基本的运算,而高等数学中则需要他们理解函数的图像、性质以及如何用函数解决复杂问题。
因此,帮助学生们从实际应用中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可以让他们在面对更高难度的内容时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至关重要。
高等数学不仅仅是对公式的记忆,更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
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从已知条件中推导出新的结论,如何在复杂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
为了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们参与数学讨论和小组合作,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再者,系统化的复习是过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
如果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对某些概念掌握不牢固,就可能在面对高等数学时出现困难。
因此,建立有效的复习机制,帮助学生们巩固基础知识,可以为他们进入高等数学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题、总结笔记和复习课等形式,帮助学生们整理知识框架,理清思路。
同时,适当的数学工具和资源的使用也是重要的过渡策略。
高等数学中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借助数学软件或计算器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鼓励学生们熟悉各种数学工具,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
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和数学学习平台,学生们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解题思路,从而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
浅议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效衔接的路径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是两个紧密相连又有所不同的学科。
初等数学侧重于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高等数学则更注重抽象与理论的深度探究。
学习高等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初等数学知识,但两个学科之间的过渡不容易。
为了成功实现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下面以以下五个阶段为例进行浅议:第一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习初等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在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基础上培养数学思维。
这种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发现模式、合理推断、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加强这些能力对学习高等数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二阶段:数学基础知识的强化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核心课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大部分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和微积分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示例演练、课堂互动以及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来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三阶段:课外拓展与延伸拓展和延伸课程被认为是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桥梁。
通过参加科学竞赛、阅读数学文献、完成独立项目和讨论小组等,学生可以拓展他们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在学习开发性任务的过程中,涉及了多个数学部分的知识点,能够有效修补知识的漏洞。
第四阶段:引入几何与代数思想高等数学强调代数与几何思想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引入简单的代数符号和几何图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学生应该加强熟悉代数和几何符号的能力和手段,以便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和思想。
第五阶段:交叉学科除了数学自身的知识以外,学生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
特别是在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学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加深对数学的了解,并掌握它们与其他领域的互动关系。
总之,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有效衔接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掌握基础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熟悉几何和代数思想、学习交叉学科等技能和手段的培养。
这些阶段是数学学科之间衔接的有效渠道,可以为学生打开通往数学高峰的大门。
探究初中过渡衔接到高中数学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探究初中过渡衔接到高中数学教育的方法及策略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过渡衔接是学生顺利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从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探究初中过渡衔接到高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方法:1.温故知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内容上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初中重要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巩固初中数学知识,并引入新的高中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
2.启发探究:高中数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差异化教学:学生在初中的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思维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要求。
4.抽象与实际结合:高中数学的内容相对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学习策略: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高中数学学习量较大,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疲劳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2.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坚持练习,提高自己的题目解答能力。
3.多角度学习:高中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和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
例如,理解概念的定义、推导证明的过程、应用题的解答等。
4.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积极互动:与老师和同学积极互动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与老师交流问题、解答疑惑,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5.分层突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知识点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先攻克易的层次,再逐步攻克难的层次,循序渐进,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6.多方面提升数学思维:高中数学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史、数学论文等方式,拓宽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浅谈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的过渡教学
No. 1 2
鉴
De c e m be r
T I 咖
E D U C A T I O N
浅谈 中学数学到大 学数学 的过渡教学
洪海 燕
摘要 : 本 文结合数 学教 学现状 , 分析教 学改革 中的问题 , 探讨教 师和学生如何做好 中学到大学数 学的过渡衔接 提 高本科数学教育
维
面积引入 , 结果就不 同。让学生先思考如何求 直线 y = , = = J , 轴所 围成的图形面积 , 这是 不规则图形 , 在 中学 , 只有规 则图形 求面积公式。这时教 师适 当地启发学生 , 如何联系规则图形与不
规则图形 , 如何采取规则图形 面积公式来推导不规则图形 面积公 式 。不是教 , 是启发 , 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 体会哥伦布发 现 新大陆般的快乐 与成就 , 也 就有信心与兴趣继续学习。让他们发 现数学也有“ 魔术师” 的一 面。 2 . 3 注重知识 的延续与拓展 知识的延续与拓展也很重要 。现在中学教学改革 比较频繁 , 教材变换较快 , 在 中学 以高考大纲作为教学 的标准 , 导致学生 知 识面的狭窄和知识 断层 。从近几年可以明显感到 , 学生知识衔接 不上 , 有部分 内容 中学教材上有 , 但不是 高考 内容 , 部分学校就 删 除这部分 的教学 , 而这些 内容在 大学又 以技术手段 的形式 出现 , 比如说反三角函数 、 极坐标 等 , 导致学生更加难 以理解数学知识 , 越发排斥 。再者 数学 内容 出现重复 , 比如极限 、 导数 、 向量运算 等, 中学就有 , 但本科学 习还在继续 , 部分学生就 以学过 为由 , 放 弃学习。殊不知中学 只是 了解皮毛 , 而不知它们的由来及延伸 。 再者大学数 学分 三大模块 , 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 、 概率论与数 理统计 , 几乎所有 的理工科 和经济管理类的专业都开设 , 课程之 间联 系紧密 , 按教学计划逐 步开课 。如果不求甚解 , 必将影 响后 续课程 的理解 与掌 握 , 得不偿失 。尤其是《 高等数学》 , 第一学期 是一元函数的内容 , 从极限 、 连续 、 求导 、 微分 到积分 , 知识 连贯性 非常强。不仅如此 , 第二学期 主讲多元 函数 , 此部分相对抽象 , 如 果没有前 面扎 实的基础 , 更 是无 从下手 。所 以如何延续知识 , 如 何拓展知识就变得非 常重要 。 2 . 4 授 人 以 鱼不 如 授 人 以渔 课堂基本 是一个模式 ,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 会学 习的学生 注 意听讲 , 听不懂 的学生在座位上做其他事 。但是这样一堂课效果 到底 如何 呢?作为教 师 , 把知识原 原本本 照模 照样地 传授给 学 生, 不如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 让他们成 为“ 老师 ” 。让学生从 中学 时代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 为现在的一个 知识 掌握者 。 借助 已有 的知识 , 学生可以借助于图书馆丰 富的藏 书 , 拓展 知识面 , 几个人一小组 , 对 已学 的知识进 行巩 固掌握 , 对未 学的知 识进行探讨分 析 , 相互 督促 , 相互 提问与解答 。这样既可 以更好 地理解之前的知识点 , 又能调动好奇心与好胜心 , 学会解决 困难 , 战胜畏难 情绪 。同时对于不懂 的内容 , 带着疑 问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不 折不扣地 完成作业 .由于是- 1 “ - ' 公共 课 ”学 生容 7 , 易轻视这 门课 , 对作业可能不 够重视 , 加上入 门有 一定的难
中转 变过来 . ,教师需要针对教 学 内容 的差异 ,采取不 同的教 学思路 和方 法,做 好从初等数 学到 高等数 学转型期 的教 因此
关键词 :初 等数 学;高等数 学 ;转 型期教 学 中图分类号 :01: 3 2 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6X( 0 70 - 0 1 0 6 3 2 0 2 0 )4 0 1 . 2
8 成 立 恒
函数 :m f 1A V8 , i ( = 铮 >0 jX>0 当 x , >X时 , 总有 I f | l x :
X— + ∞
(一 I : x A <8恒成 立 1 | h f= 铮 V8 , 8 , 0 xxl mf 1A x >0 >0 当 <I o - <8时 , 总有 I )AI 恒成立 f 一 <8 ( x
天 留下 的一半 , 永远截 不完 , 但实 际上 , 到第 n天只剩 下
,
障碍 .极 限理 沦是 初等数学 与高 等数 学知识与方法 的衔接
点, 在教学方法 上可先放慢 教学进度, 逐渐加快教学 节奏 , 以
2”
当 n+ 时 , _ 木棒的长度就趋于 0了.
慢促快 , 慢 中逐 步培养 学习方法 , 而实现从初 等数学 到 在 从 高等数学教学的平稳过渡 .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7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un hf g o ee a r c neE io) ora o C in l g( t aS i c dt n l f e Cl N ul e i
“ 限” 高等数学最基 础 的概念 , 极 是 并且 它贯穿 这门课 程 的始终 , 常重要 ; 非 但是 它又 比较抽象 , 多数学生 感到 大 难 以理解 ,少数 学生 一般 也只 会机 械模 仿教 师 的讲解 步 骤 .因此 , 师务 必首先想尽办法解决这 一难题 .为此 , 教 教 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讲授 : 1 直观的描述 I 1 我 国古 代庄子 直《 下篇 》 天 有一 句“ 尺之棰 , 一 日取 其 半, 万世 不竭 ” 即在理论上把一 根一尺长的木棒 每天截去前
一
数列 : 数列 { 自某项起 , 有项都落在某一 区间( — , 所 A s
A 8 内. +)
函数 :在 】 的某邻域 内所 有点 的函数值都可落在某一 【 0
区间( 一 ,+ ) . A 8 A s内
极 限是 高数的基础内容打下基础 ,也 为学 生进一步学 习扫除 了一大
1 粗 略 提 出 3
一 2 ) 函数 “x或数列 { 当 自变量 x + 或一 n ( ) 一∞ - 一 ) 限 无
n
d ,~ 昌
接 近某个定数 A, 多接 近就 可多近 , A为函数 x( 要 则 ) 或数 列{ 】 a) 的极限 . 1 精 确的定义 . d 4
.
2 学 习方法和学 习习惯的教育与培养 21 充分培养学生 的 自学 能力 . “ 自学 ” 占有极其 重要 的地位 , 这是 大学与 中学学 习 的
一 一
1 形 象表达 . 2 半径 为 r 的圆 , 求圆 内接正 n 边形 的面积 当 n 一
n ,. 2
s n m — 一
一
n — ●∞
m~
数 同学 也 只能 机械模仿 , 只有 几个 同学基本 理解 .而极 限
概念又是高等数学 的一个 主要 概念 , 它贯 穿整个教学过 程 , 它所表现 的观点 和方法是 整个 高数 的精髓 ,也是 高数教育 的重点 .我们认为要做好初 等到高等数学转型期 的教学要
从未接触变化过程 , 教材的顺序从抽象 、 难掌握 的极限概念
e-N s - , 一8 定义讲 起 大多数学 生感 到这种 定义很 难掌 握, 有些 同学说 , 限定 义让他们 感到 云里雾里 一般 , 极 而少
数歹 :r a A V8 , N, n - 0l l 铮 >0 i 1 a : 当 :N时 , 总有 I广 I a A< 1
,
s 圆 的 面积 . .
个最 大 的不 同 .高 校的办学 制度 的方方 面面 , 都是 围绕
培养学生 的 自学 、 自主能力 而建设 的.因此 , 中学课 程 占 与
维普资讯
有 大量课 时 、 教师几乎是 手把手 教育 、 大题量 的训 练不 同 ,
《 高等数 学》 课是为非数学 专业大学一 二年 级学生开 没
的必修课 ,而大 多新生在 中学阶段没有经过 系统严格 的数 学 思维训 练 ,部分 学生 尚未从 应试 教 育 的习惯 中转 变 过
m一
来 .有鉴于此 , 教师应做好学生转型期 的教学工作 .
从初等到高等数学 , 究对象发生 了转变 , 研 由研 究常量 和 固定不变 的图形 的性质 到变量与变量的依赖关 系 ,新生
做好 以下几点 :
1 抓住 基础 , 解决难题 , 实现从初 等数学 到高等数 学在 知
识 上 的 衔 接
( 设函数 f) X 的某邻域 内有 定义 , 里 s 任给的 , (在 o x 这 是
所 以可保证 函数 f) (( x或数列{ ) A要多接近就可多近. 于
1 几何解析 . 5
V0. 3 NO 4 12 .
Au . 0 7 g 2 0
从初 等数学 到高 等数学 转型期 的教 学
贺金 波 ,鲁
( 冈山 大学 井
摘
学.
洁
330) 409
数 理 学院 ,江 西 吉安
要 :从初 等数 学到 高等数 学,研 究对象发 生 了很 大改变, 内容较 多 ,课 时较 少 ,部 分学生还没从应试教 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