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2篇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2篇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忧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不。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时复:有时又。
曲:隐僻的地方。
墟曲:乡野。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阔。
霰〔xiàn现〕:小雪粒。
莽:草。
赏析: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那么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归园田居的其二翻译赏析
·其二,是东晋著名诗人的著名作品,一共5首,取其第二首,侧重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本文由编辑收集整理,望大家希望。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字词注解: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翻译:
庐山下有我种的豆地,豆地里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回家的道路非常狭窄而且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
归园田居其二翻译赏析
导读:
这是著名田园诗中的第二首,写淳朴的民风和单纯的人际关系。
其原文如下: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二阅读答案:
答: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所拥有的只是愉悦和宁静。
2.相见无杂言,但到桑麻长是他与乡民缺少共同语言吗?
3.诗人抒发的情感?
答:热爱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欢愉,达观。
归园田居其二翻译: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诗歌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诗歌赏析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交接来往。
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指车马。
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③墟曲:犹乡野。
墟,隐僻之地。
④披:拨开。
忧国忧民等。
诗歌赏析: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
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
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里人。
墟曲,墟里、乡野。
曲:乡僻。
披:拨开。
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归园田居其二解析
归园田居其二解析归园田居其二解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二解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1)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诗中表现出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2)野外:郊野,指乡居。
罕:少。
人事:指世俗交往。
穷巷:“僻巷。
寡:少。
轮秧(yang 央):代指车马。
轮指车轮,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车马来往。
(3)掩:关闭。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4)时复:常常。
墟曲:偏僻的村落。
犹“墟里”。
曲:隐僻的角落。
披:拨开。
共来往:指和村里人相互来往。
(5)杂言:世俗尘杂的言谈。
但道:只说。
(6)日:一天天地。
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
(7)霰(xian 线):小雪珠。
草莽:草丛。
赏析: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悦和宁静。
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生命。
归园田居其二解析原文:[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归园田居其二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赏析对于古诗的阅读,要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二》赏析以供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二》赏析一: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先是从正面写“静”。
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 。
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归园田居其二》赏析二: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原文鉴赏引导语:陶渊明是被称为‘田园山水’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他的经典之作,下面是关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与其三,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归园田居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作品赏析其二(1)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2)。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3)。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4)。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5)。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6)。
常恐霜需至,零落同草莽(7)。
〔注释〕(1)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诗中表现出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2)野外:郊野,指乡居。
罕:少。
人事:指世俗交往。
穷巷:“僻巷。
寡:少。
轮秧(yang 央):代指车马。
轮指车轮,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车马来往。
(3)掩:关闭。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4)时复:常常。
墟曲:偏僻的村落。
犹“墟里”。
曲:隐僻的角落。
披:拨开。
共来往:指和村里人相互来往。
(5)杂言:世俗尘杂的言谈。
但道:只说。
(6)日:一天天地。
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
(7)霰(xian 线):小雪珠。
草莽:草丛。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南山:指江西庐山。
晨兴:早上起床。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二
目录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二
译文
乡间的生活远离世俗,偏远的街 巷少有车马经过。白天就关起柴 门,独享一份幽静,排除一切尘 念。经常在村中野外,拨开草丛 相互来往串门。此时此刻,只有 风吹过原野的声音,彼此之间没 有什么客套,只谈论田园里桑麻 的长势。我种的庄稼一天天生长 茂盛,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袤 起来。但我还是担心秋霜冬雪会 突然来临,使茂盛的庄稼零落凋 谢如同草莽
··· ···
热爱
总的来说,《归园田 居·其二》是一首描绘田 园生活、表达诗人内心感 受的佳作。这首诗通过描 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 展现了一个清新而美好的 乡村世界,同时也表达了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
满足
··· ···
谢谢您的 ·观看·
BUSINESS TRIP PROJECT PLAN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X
诗歌一开始就描绘了一个宁静 而和谐的乡村景象:"野外罕 人事,穷巷寡轮鞅。"在这里,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 乡间的清幽僻静,暗示出作者 身处于这样一个远离纷扰、与 世隔绝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 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心境的释 放和灵魂的净化
接下来,"白日掩荆扉,虚室 绝尘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 了诗人生活的环境。白天关起 柴门,独享一份幽静,排除一 切尘念;坐在静室之中,只有 风吹过原野的声音,彼此之间 没有什么客套,只谈论田园里 桑麻的长势。这里,诗人把自 己的心态和乡村的宁静有机地 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 的田园生活图景
归园田居的其二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的其二翻译赏析归园田居的其二翻译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的其二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字词注解: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翻译:庐山下有我种的豆地,豆地里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回家的道路非常狭窄而且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
起句很平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
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
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诗以及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诗以及赏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原诗以及赏析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志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这一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
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
轮,车轮。
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
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荆扉”是柴门。
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
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
“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
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
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
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
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
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
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
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曲中”一作“里人”。
似以“里人”为是。
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
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这比起在官场“束带见督邮”的拘谨来,是多么自在!“时复”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劳动之余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与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与赏析《归园田居其二》原文翻译与赏析引导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表现了作者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归园田居其二》年代: 魏晋作者: 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二(1)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2)。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3)。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4)。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5)。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6)。
常恐霜需至,零落同草莽(7)。
〔注释〕(1)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诗中表现出对纯朴的田园劳动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仕宦生活的鄙弃。
(2)野外:郊野,指乡居。
罕:少。
人事:指世俗交往。
穷巷:“僻巷。
寡:少。
轮秧(yang 央):代指车马。
轮指车轮,鞅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住在郊野,很少与世俗交游往来;偏僻的巷子里,很少有车马来往。
(3)掩:关闭。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4)时复:常常。
墟曲:偏僻的村落。
犹“墟里”。
曲:隐僻的角落。
披:拨开。
共来往:指和村里人相互来往。
(5)杂言:世俗尘杂的言谈。
但道:只说。
(6)日:一天天地。
我土:指自己开垦的土地。
(7)霰(xian 线):小雪珠。
草莽:草丛。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推荐下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及赏析-最新
推荐下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及赏析-最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及赏析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
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
下面是归园田居·其二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ā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及赏析
【导语】陶渊明作品的语⾔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朴素平易的语⾔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富有情致和趣味。
如农家⼝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动鲜明。
他善于以⽩描及写意⼿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远⼜富含理趣。
语⾔精⼯本⾊,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陶渊明《归园⽥居·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归园⽥居·其⼆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事,穷巷寡轮鞅。
⽩⽇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杂⾔,但道桑⿇长。
桑⿇⽇已长,我⼟⽇已⼴。
常恐霜霰⾄,零落同草莽。
译⽂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天依旧柴门紧闭,⼼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园桑⿇⽣长。
我⽥桑⿇⽇渐长⾼,我垦⼟地⽇渐增⼴。
经常担⼼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野外:郊野。
罕:少。
⼈事:指和俗⼈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的“⼈事”、“⼈境”都有贬义,“⼈事”即“俗事”,“⼈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巷。
鞅( 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屏绝⼀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
曲:隐僻的地⽅。
墟曲:乡野。
披:拨开。
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来往。
杂⾔:尘杂之⾔,指仕宦求禄等⾔论。
但道:只说。
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见⾯时不谈*的事,只谈论桑、⿇⽣长的情况。
这两句是说桑⿇⼀天天在⽣长,我开垦的⼟地⼀天天⼴⼤。
霰(xiàn现):⼩雪粒。
莽:草。
这两句是说经常担⼼霜雪来临,使桑⿇如同草莽⼀样凋零。
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活在⽥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相对⽴的⼀个理想天地,这⾥没有暴⼒、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赏析归园田居其二晋·陶渊明【原文】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罕:少。
人事:指和世人结交往来之事。
穷巷:偏僻的陋巷。
轮鞅:车马。
鞅:套在马颈上的皮带。
荆扉:柴门。
绝尘想:断绝世俗的念头。
墟曲:乡野偏僻的地方。
披草:拨开杂草。
杂言:尘杂闲言。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我土:自己开垦种植的土地。
【赏析】这首诗用文字平淡的语言,真实自然的感情,写诗人隐居后谢绝世俗交往,悠闲自得的劳动生活。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从正面写“静”。
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
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
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
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
——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赏析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赏析原文:[魏晋]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不。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不。
时复:有时又。
曲:隐僻的地方。
墟曲:乡野。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
莽:草。
赏析: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
《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归园田居其二的意思
归园田居其二的意思针对学生: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
这首诗呀,说的就是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生活的感受。
你看诗里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意思就是在那偏远的乡村,很少有外界的繁杂事务,就连那狭窄的巷子也很少有车马经过。
这就好像咱们放假了,回到老家,没有那么多作业和辅导班,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白天关上柴门,在安静的屋子里,心里不再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就像咱们考试完,把书本一扔,啥都不想,好好放松。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时不时到村落里走走,拨开草丛和乡亲们往来。
这不就是咱们和小伙伴们在村里疯跑玩耍的样子嘛。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见面也不说那些烦心事,就聊聊庄稼长得咋样。
就跟咱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听他们说今年的收成。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长起来,自己开垦的田地也越来越多。
就好像咱们努力学习,知识一点点积累,越来越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就是陶渊明在告诉咱们,田园生活虽然简单,但很快乐、很自在。
针对上班族:朋友,咱们来聊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
这诗其实就是陶渊明在倾诉他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后的那种轻松和满足。
想象一下,“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在乡下,没有职场上的勾心斗角,也没有没完没了的会议和加班,多自在啊!就像咱们好不容易休个长假,躲开工作的压力。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白天把家门一关,啥烦恼都抛到脑后,心里特别清净。
这不就跟咱们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啥都不想,只想放空自己一样嘛。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偶尔去村里串串门,和邻居们打个招呼,聊聊家常。
就好比咱们周末去朋友家聚聚,轻松又愉快。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见面不说那些烦心事,就谈谈地里的庄稼。
咱们和朋友有时候也会聊聊生活中的小美好,而不是一味抱怨工作的辛苦。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看着自己种的庄稼越来越好,土地越来越多,心里那个美呀。
就像咱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小成绩,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说的。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推荐五篇]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推荐五篇]第一篇:《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归园田居·其二》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二首。
全诗主要叙述农村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及诗人心境的恬静,创造出一种宁静谐美的境界。
作品原文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⑤。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⑥。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⑦。
作品注释①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
曲:隐僻的地方。
墟曲:乡野。
披:拨开。
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
莽:草。
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
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作品译文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作品鉴赏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及注释】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赏析】
这首诗集中地描写了归田之后的日常生活与自适心境,诗意脉络清楚,结构次第有序。
开头四句为此诗的首层,它从正面写“静”。
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叙说归隐郊野之后,罕与尘世往来,了却心头尘俗之想。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二原文及翻译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
罕:少。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
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
鞅( 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轮鞅:指车马。
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
曲:隐僻的地方。
墟曲:乡野。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
莽: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翻译赏析《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前言】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
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注释】
⑴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⑵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
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⑶曲:隐僻之地。
墟曲:犹乡野。
⑷披:拨开。
【翻译】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鉴赏】
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先是从正面写“静”。
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
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不过,柴门也Org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话桑麻,也不是“杂言”。
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
——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