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02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202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教学重点1.准确记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讲授】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板书】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简称的由来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三级行政区划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202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二教学目标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范文(6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范文(6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二年级是经____年半学习,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任教年级约____名学生,有三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

个别学生有时不能形成班级焦点,必须进行较多的组织教学。

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地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两大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必须以书本为主,将书本看透,图看懂,达到重点知识理解记忆。

只要基础知识能理解掌握,通过活动题检验理解的程度。

如果活动题能顺利解决,那基础知识也就基本掌握,灵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就已经具备。

四、教学目标: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是本学期的复习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最难,学生普遍掌握较差。

转入复习时,这部分应作重点讲解复习。

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复习时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应该容易些。

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难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

复习时可以多以实际生活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尤其是第二、三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计划(6篇)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计划(6篇)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学计划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迎来了新的学期,初二学习中国地理,又面临初中地理会考,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夯实地理基础,成为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中心任务。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工作,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遗忘率高,效率低,各班学科后进生人数偏多,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其他同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中等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不强,对技巧性和灵活性大的题目仍难以适应。

本学期我将全力以赴,按学校要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竭尽所能,切实可行地开展学法指导,固强扶弱,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具体工作计划安排如下:一、夯实基础,寻找突破口,全面提高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积极进行课前和课后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与同行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

根据市教学进度,适当超前,争取能提高完成新课基础上,提前转入初二下册的教学。

结合中国地理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不断地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二、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帮扶本学期重点把精力放在中等生的提高及后进生的转化,中等生在把好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他们读图、用图能力,及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同时要在平时提高听课效率,及时复习消化所学的地理知识,为会考做好准备。

由于后进生人数较多,因此配合班主任先抓好课堂上遵守纪律,适当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树立目标,逐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做人的道理,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多鼓励他们。

深入到学生之中,收集各种或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惑,调整教学。

三、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初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预习和勇于发问的良好习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人口与城市课时一人口与人口问题教学目标- 了解人口与人口问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了解中国人口的总体特征和人口问题- 认识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1. 人口与人口问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中国人口的总体特征和人口问题3.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 了解人口与人口问题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认识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人口的总体特征和人口问题- 分析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互动- 小组讨论教学资源-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课时二城市与城市规划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1. 城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意义3. 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掌握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互动- 视频展示教学资源-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课时三城市与人类文明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了解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内容1. 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了解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难点- 分析城市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分析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互动- 小组讨论教学资源-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课时四城市与环境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掌握城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认识城市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1. 城市与环境的关系2. 城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3. 城市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认识城市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 掌握城市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分析城市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互动- 视频展示教学资源- 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以上为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大纲。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共30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共30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共30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共有30课时,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教学活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同时,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提高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地理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2.直观演示法: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具,直观地展示地理信息。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5.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地理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教材和参考资料: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教师用书、相关论文和案例。

3.教学场地和设备: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授新课内容,重点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3.操练(10分钟)根据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案八上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案八上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案八上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的气候》。

2.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3. 相关气候类型的特征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那么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桌或老师讨论。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2. 讲解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草原植被为主。

3. 讲解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全年炎热干燥,沙漠植被为主。

4. 讲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水稻种植为主。

5. 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丰富。

6. 讲解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较少。

7. 讲解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全年温和湿润,植被丰富。

8. 讲解寒带气候的特征:全年寒冷,植被稀少。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2. 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总结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二、课堂讲解1. 讲解气候类型对农业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如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种植水稻,热带草原气候适合种植玉米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

同时,通过研究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记住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并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而难点则在于让学生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并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安排】本节课共计5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学生讲解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通过研究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引导学生归纳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并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4.让学生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

1. 根据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描述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 (1) 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说明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各温度带分布的地形区或省级行政区。

(2) 在温度带分布图中,说明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导入环节:先学环节:1. 生齐读目标,师强调重难点。

2. 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课本32-35页内容,图文结合完成以下题目:1. 描述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 (1) 说明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各温度带分布的地形区或省级行政区。

(2) 说明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3. 分析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5.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三。

主题结构第一节农业教学设计课题】农业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常识与技术晓得农业的狭义、广义概念;晓得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识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南北和东西的差异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说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的名称和位置相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的重要性,列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详细事例(如山区、平原等的农业类型)。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应用资料并接洽实际,说出我国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分布的概略。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九大商品粮基地、四大牧区的分布。

3情感、立场与代价观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吻合天然规律,树立和谐的人地发展观。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教学难点】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及其优良畜种教具准备】课堂时间分配】教学流程】集体设计个性修改问题导引】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农业发展为本的经济史。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这是举世公认的奇迹。

你们知道什么是农业吗?你们又了解多少有关农业的知识呢?自立进修】自学提示1.浏览课文,请注意以下中心词语和概念。

农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产品出口基地畜牧业2.阅读课文,请思考以下问题。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2.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问题和保护措施;3.能够利用地图和数据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问题和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地图和数据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知识导入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土地资源的重要性;2.引入本课主题: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二步: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土地类型和分布特点;2.探讨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包括土地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利用效率不高、面临环保压力等;3.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化、工业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4.介绍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

第三步:知识运用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数据和图表,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2.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引导学生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方法,加深对土地资源保护意义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学生小组讨论。

五、师生互动1.教师通过“提问-回答”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试和考试;2.对学生展示的分析报告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标志性案例:三北防护林体系;2.图表数据:中国土地利用现状等。

八、教学延伸1.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2.学生通过参观实践,了解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如何优化土地资源使用。

九、教学反思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特点、问题和保护措施,通过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优势和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才是国家财富,如果不好好保护的话,将会给人们和环境带来很多危害。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一、综述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将按照教材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从第一章《地球概述》介绍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自然现象;随后第二章进入地理学的核心部分《地壳运动和地貌形成》,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接着是气候和生态系统相关的内容,包括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我们将引入人文地理知识,涵盖人口迁移、城市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等内容。

在知识呈现上,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具体到抽象,逐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我们将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教学目标上,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分析方法,具备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发展,通过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将按照本教案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工作。

1. 简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全面发展其地理核心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还应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理解和解释现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 找朋友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资源海盐矿产资源蟹化学资源石油二、明确目标多媒体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A.生物资源[学习任务一] 1.阅读P79页前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四、精讲点拨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结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B.丰富的矿产资源[学习任务二] 1.阅读P79页五、六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 C.化学资源 [学习任务三]:1.阅读P80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有哪些?(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3)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3)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认识陆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掌握地球的动态变化和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保护环境,关注地球生态平衡的意识。

•学科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认识陆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教学难点:掌握地球的动态变化和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学时: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包括东部沿海地带、内陆高原和西部沙漠地带。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我国的地貌特征,讨论不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陆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学时: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我国的陆地资源分布,包括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第二课时:学生小组讨论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并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3. 地球的动态变化和地球环境保护•学时: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地球的动态变化,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喷发。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4. 综合训练和评价•学时: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第二课时:进行学生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地理学科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方法:在学生小组内进行资源利用情况的讨论,并展示研究结果。

•课堂讨论方法: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学生练习册。

•教学材料:教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等。

六、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练习册的书面作业批改。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板书设计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海洋3. 6171%陆地1. 4929%地球表面3. 61+1. 49=5. 1100%2、海陆分布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洋南半球西半球陆地北半球东半球二、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

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1、概念:海峡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概况》湘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一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4、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⑵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2、通过分组、利用多媒体手段、竞赛的方式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3、通过玲玲和贝贝的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特征;5、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家乡自然资源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现象、解决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三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四课时计划:1课时五教具准备:自制电脑。

六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

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电脑视频〕视频介绍: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经典的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短片〔学生讨论〕饮用,消防,洗澡,烹饪,清洁,种植,养鱼,云层保护地球,冰山储存水,调节气候〔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电脑打出自然资源概况〕〔教师提问〕什么是“自然资源”吗?它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怎么区别它们呢?(学生: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就是自然资源)〔电脑打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的好,那么请大家把这个概念在课本中划出来。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5篇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5篇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5篇八年级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示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板书:一、江河的源地: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概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以下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提供的关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哦!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
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总结:北-头顶黑龙江
南-脚踩曾母暗沙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
(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