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时差对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
酶标仪检测乙肝五项的影响因素
![酶标仪检测乙肝五项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4a075110c22590103029d76.png)
酶标仪检测乙肝五项的影响因素目前,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酶标仪各种仪器逐步进入实验室,给检验工作带来方便、快速、准确的同时,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
根据长时间的观察,我们总结以下六种因素可能会影响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
1用血清和血浆测乙肝五项对结果的影响过去,我们常用血清标本测乙肝五项,但分离血清至少需要20~30min,而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可立即离心并直接上机测定。
随着酶标分析仪的发展,真空抗凝管因不用分离血清可以直接上机测试,并可以快速离心,使检验更快捷、方便。
为了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检测乙肝五项的可行性,我们对肝素抗凝血浆与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作了以下比较.1.1资料与方法1.1.1一般资料正常人300例均为健康体检的学生。
将每份血标本分作两份,1份不用抗凝剂,另一份则用抗凝剂。
患者均为确诊肝病患者,如三阳或乙肝携带者或其他疾病患者。
1.1.2试剂与仪器试剂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96人份),质控血清为黑龙江省临检中心提供(1.0ng/L);酶标仪为西班牙生产。
1.1.3方法ELISA法。
血浆:抗凝剂;肝素钠,每100U肝素钠溶液可与2.0~3.0ml血液混匀,3000r/min,离心5~10min;血清:将标本溶于,3000r/min,离心5~10min。
结果见表1、表2。
1.2结果采用血浆标本测定乙肝五项要优于血清标本(P<0.01),同时还具有快捷、准确之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ELISA测定过程中,用血清当离心不好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血清中残留的纤维蛋白丝或洗涤液析出的结晶易使洗板机针孔处于全阻塞或半阻塞状态,造成未结和标记酶洗脱不测底,导致“花板”,以致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所以,经过上述试验对比乙肝五项测定用血浆标本更好。
2试剂的影响乙肝五项试剂生产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资料显示,不同厂家试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4%~99.3%、78%~89%,存在较大差异。
乙肝核心抗体实训报告
![乙肝核心抗体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47cb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b.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乙肝核心抗体的检测原理、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相关检测技术的认识。
二、实训内容1.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原理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针对HBV核心抗原(HBcAg)的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两种类型。
检测HBcAb可以帮助判断个体是否曾感染过HBV,以及HBV感染的阶段。
2.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操作步骤(1)样本采集:采集受检者血清。
(2)加样:将血清样本按照说明书要求加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板孔中。
(3)洗涤:使用洗涤液清洗板孔,去除未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4)加酶联抗体:加入针对HBcAb的酶联抗体,孵育一段时间。
(5)洗涤:重复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酶联抗体。
(6)加底物:加入底物,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结果。
(7)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终止酶促反应。
(8)读取结果: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判断HBcAb的滴度。
3.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结果分析(1)HBcAb阴性:表示未感染HBV。
(2)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HBV,包括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3)HBcAb滴度:滴度越高,表示感染时间越长,病毒复制活性可能越高。
三、实训结果本次实训中,我们检测了10份血清样本的HBcAb。
其中,5份样本为阴性,5份样本为阳性。
阳性样本中,3份为既往感染,2份为现症感染。
四、实训讨论1.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HBcAb检测在乙型肝炎的筛查、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HBcAb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1)乙型肝炎的筛查:HBcAb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查HBsAg、HBeAg等指标,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
(2)乙型肝炎的诊断:HBcAb阳性结合其他指标,可确诊为乙型肝炎。
(3)疗效监测:HBcAb滴度下降或转阴,提示抗病毒治疗有效。
(4)预后评估:HBcAb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性可能较高,预后较差。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原理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4e8e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e.png)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原理一、前言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2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在中国,患有乙肝的人数也非常庞大。
因此,对于乙肝的检测和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原理。
二、什么是乙肝核心抗体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指针对HBcAg(即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HBcAg是一种在感染初期出现的抗原,它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内部,并且只能通过电镜观察到。
当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HBcAg的特异性抗体——HBcAb。
三、为什么要检测HBcAb1.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当人体感染了HBV后,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即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产生。
在感染初期,IgM抗体可以很快地出现在血液中,并且可以被用于诊断急性乙型肝炎。
而当感染进入慢性期后,IgM抗体逐渐消失,此时只有HBcAb和表面抗原抗体(HBsAb)存在于血液中。
因此,检测HBcAb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2. 判断乙肝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乙肝过程中,检测HBcAb可以判断是否成功清除了HBV。
如果患者的血液中没有检测到HBcAb,则说明已经成功清除了HBV。
3. 评估人群的乙肝感染情况: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血友病患者等),检测HBcAb可以评估其是否曾经感染过乙肝。
四、HBcAb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HBcAb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其中,ELISA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五、ELISA检测原理ELISA是一种基于酶标记技术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HBcAb。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固定抗原:将HBcAg固定在微孔板上。
2. 加样本:加入待检测血清样本,其中含有可能存在的HBcAb。
3. 结合抗体:加入与HBcAb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加样时差对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c的影响因素探讨
![加样时差对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c的影响因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3686f8ed630b1c58eeb5b6.png)
加样时差对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c的影响因素探讨目的:探讨加样时差对ELISA一步法试剂检测抗-HBc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抗-HBc阴性的标本分为A、B、D 3组,选择抗-HBc阳性的标本设为C组。
A组标本加入后放置室温不同时间再加入酶标试剂;B组标本加入后放置37℃水浴不同时间再加入酶标试剂;C组先加酶标试剂37℃水浴放置不同时间再加入标本;D组先将标本与酶标试剂混匀后加入放置室温不同时间。
结果:A、B组加样方式对抗-HBc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且加标本与加酶标试剂的间隔时间越长,反应温度越高,标本的假阳性越多;C组加样方式对抗-HBc检测结果影响明显,且加酶标试剂与加标本的间隔时间越长,标本的假阴性越多;D组加样方式对抗-HBc检测结果无影响。
结论:A、B、C 3组实验的加样时差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可对ELISA 一步法检测试剂的结果产生影响,出现抗-HBc假阳性、假阴性增多;D组加样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抗-HBc假阳性和假阴性,保证检验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adds the type time difference to exame the anti-HBc result to the ELISA one-stage process reagent.Methods:Chose anti-HBc the negative sign duty A,B,D three groups, chose the anti-HBc masculine specimen as C group. After A group of specimen joins, laied aside the room temperature different time to join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again; After B group of specimen joins, laied aside 37℃the water bath different time to join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again; C group added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37℃water bath laying aside different time to join the specimen again first; D group first mixed uniform the specimen and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add-on enters the laying aside room temperature different time.Results: A and B group of Canadian quadrat type resistance-HBc test result influence was obvious, and added the specimen with to add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the time interval to be longe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e specimen false positive were more; C group of Canadian quadrat type resistance-HBc test result influence was obvious, and added the enzyme sign reagent with to add the specimen the time interval to be longer, the specimen false negative were more; D group of Canadian quadrat type resistance-HBc test result did not have the influence.Conclusion: The A,B,C three groups test the Canadian type time difference causes the fair competition may have the influence to the ELISA one-stage process examination reagent result, presents the anti-HBc false positive, the false negative to increase. D group of Canadian quadrat type may maximum limit reduce the anti-HBc false positive and the false negative, the guarantee examination quality..[Key words] Adds the type time difference; The enzyme unites the immunity adsorption test; Hepatitis B virus core immune body; False positive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抗-HBc)是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人体受HBV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标志性抗体,持续时间长,几乎所有个体在感染HBV后都能产生抗-HBc,故它是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保证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质量的关键点
![保证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质量的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7d6c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a.png)
保证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质量的关键点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治疗和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有必要保证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质量,以下是关键点:
1.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检测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核酸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PCR法、荧光定性PCR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2. 严格执行检测操作规程:核酸检测涉及复杂的操作步骤和灵敏的检测技术,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以避免可能的误差和污染。
3. 保证检测设备和试剂的质量:不同的检测方法需要不同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必须选择品质稳定、操作方便的产品,对试剂和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4. 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要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实验室质量控制计划,定期进
行质量控制测试和评价,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5. 开展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评价:开展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质量评价
体系,不断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
以上关键点的实施对于保证乙肝病毒核酸检测的质量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乙肝病毒的预防和
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乙型肝炎监测病例核实诊断差异的影响因素
![乙型肝炎监测病例核实诊断差异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031fa044a7302768e9939ca.png)
未分类乙肝病例。资料采集 时问为 2 1 00年 1 1 月
日一 l 2月 3 1日。
报告乙肝原始诊断与核实诊断一致率进行统计 ,原 始诊断为急性乙肝 4 例 ,核实后诊 断为急性乙肝 8 4 例 ,占 8.2 1 54 %;慢性 乙肝 7例 ,占 1. 8 45 %。
报告 为慢性 乙肝 14例 ,核实后 诊 断为急性 乙肝 的 3
浙江 杭州 3 05 10 1
・
l 8・
Q 堡 2 ! 4卷第 1 期 l
Z eagPeeteM dc e o.2 1 hj n rvni e in 。N v 02.v 1 4 i v i 02
.
N . o 11
作为 自变量,原始诊断和复核诊断是否一致作为应 变量进 行 Lgsc o iis回归分 析 ( t 变量 纳入方程 的概 率
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对象 采血 3 l ,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 ,在杭州市艾迪康 m 医学检验 中心进行血清学核实检测 ,结合病例的流 行病学、抗 一 B M检测结果…进行病例的核实 H cI g
诊 断 。H s g BA 、抗 一HB g eIM检 测 由杭州 艾 迪 康 医
1. 30软件 进行 Lgsc 多元 回归分析 。 oi s i t
案 ,报告病例定义不统一、缺乏实验室特异性诊断
资 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乙 肝 分 类 报 告 的 准确
性。 为 了 解 法 定 传 染 病 报 告 系 统 ( aoa N tnl i nt al dsaerpsn yt oi be i s eo igss m,N D S 中 乙肝 i f e e NR) 的报告 情况 ,探 索 影 响 乙肝 病 例诊 断 的相 关 因 素 , 科学评价网络直报系统乙肝信息报告的质量与浙江 省乙肝的发病水平 ,对 2 1 0 0年浙 江省 乙肝监测点
探讨操作时差对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
![探讨操作时差对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6d9fb1210a6f524ccbf853b.png)
作者 单位 :2 0 3 江苏 ・ 244 ( 盐城 ) 江苏省盐 城市盐都 区第 四人 民医 院
[ ] 刘新 民 . 2 妇产科手 术学 , 3 .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第 版 北 人
2 03,473. 0
探 讨 操 作 时差对 酶 联 免 疫 竞 争 法检 测 乙型 肝 炎 核 心 抗 体 的影 响
2 结 果
治 愈率达 10 0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 、 手术 时间短 、 安 全、 病人 术 中无 痛苦 、 治疗 费用 低等特 点 , 适合基 层卫生 院 很 和社 区医疗单位使用 科学 , 6版 .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4 人 20 ,
操作。充分暴露 宫颈后 , 试于粘液用 碘伏消毒 宫颈 阴道 部 , 用 再
棉球拭 干 , 波输 出功率 1 0 ( 5 , 微 0~2 mA 3 W)左右 , 自电动凝 固时 间 3 。将双极探 头与 宫颈 糜烂 面紧密 接触 。启 动脚控 开关 , 秒 先从 宫颈管 口 0 5 m处 开始 逐渐 向外 做点 状治疗 , .e 至糜 烂面 达 lm~2 m处 , e c 使探头接触过 的糜烂面呈 白黄色 。近宫颈 口处 的 治疗略深一点 , 使整个手 术创面呈浅 锥状 , 治疗后 的创 面涂 1 % 龙胆紫 , 术后 1 内禁止性 生活 , 月 盆浴及 阴道 检查 , 术后 2个 月 复查 , 未愈合 再行 第二疗程 。
验研究 . 现代预 防医学 ,0 2 2 ( )4 1 20 ,9 3 : 1
微波治疗 宫颈糜 烂 5 例疗效观察 6
卞 京花
【 要】 目 摘 的 探 讨微波治疗子 宫颈糜烂 的临床疗效。方法
1 O~2 mA, 0 自电动凝 固时间 3 。结果 秒 作 简单 、 安全 方便 , 适合于基层使用。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标准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5375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e.pn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标准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是一种特定的抗体,它可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早期和晚期阶段。
在HBV感染后,Anti-HBc会在数周内出现,通常持续数年或终身存在。
因此,Anti-HBc是乙型肝炎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Anti-HBc分为IgM和IgG两种亚型。
IgM-Anti-HBc是早期抗体,通常在HBV感染的急性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而IgG-Anti-HBc是晚期抗体,可以持续数年或终身存在。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标准是指检测Anti-HBc时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和检测方法。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Anti-HBc定量标准是WHO第一国际标准(NIBSC代码:96/790)。
这个标准是由WHO和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标准局(NIBSC)共同制定的,用于检测Anti-HBc的浓度和质量。
根据WHO第一国际标准,Anti-HBc定量结果以国际单位(IU)/毫升(mL)表示。
正常人群中Anti-HBc-IgG水平通常在10-100 IU/mL之间,而HBV感染者的Anti-HBc-IgG水平可以高达1000 IU/mL以上。
对于检测Anti-HBc-IgM的定量结果,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使用的Anti-HBc定量试剂盒和标准物质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实验室得到的Anti-HBc定量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Anti-HBc定量结果还受到个体差异、感染阶段、免疫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仅凭Anti-HBc定量结果来确定HBV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总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标准是衡量乙型肝炎感染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Anti-HBc定量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优选)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优选)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55559a0c22590102029daa.png)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1.3 标本凝固不全,正常血液采集后30 min-2 h开始凝固,18-24 h血块完全收缩。 在工作中,有时为了快速检测,常在血液 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 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原,在ELISA测定 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或 附着在酶标板孔壁内使酶标记物不易洗掉, 易造成假阳(阴)性结果。因此血液标本 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 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
(优选)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 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1、样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 1.1 标本严重溶血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易
沉淀或附着在聚乙烯孔内不易洗净,残留 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的活 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严重溶血 标本禁用。
对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3、操作技术的影响 3.1加样吸嘴的洁净与否和吸量的准确
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由于吸嘴构造 特殊, 加大了交叉污染的机会,建议用 一次性吸嘴。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定 期校准。
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3.2温浴影响。96孔酶标板结构特别,易产 生边缘效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 温度有严格要求,酶标板周围与内部孔升 降温速率不同,造成周边与内部孔结果差 异。干浴与水浴存在明显的差异,尽可能 使用水浴,并要求固相板放入水中,减少 受热不均,贴密封膜,防止污物浸入。
• 由于乙肝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6周到6个
月,在这个时间段内一般是检查不出来的,因此, 乙肝五项检查时间至少应该在接触乙肝病毒后的6 周后,另外,乙肝五项检查不宜过于频繁,而不 同人群对乙肝五项在什么时候检查最好也是不一般是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effd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a.png)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苏东梅【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分别利用ECLIA、ELISA等方法完成100例乙肝患者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验。
记录两种方法检测抗-HBc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ECLIA法检测100例乙肝患者血样中抗-HBc阳性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ELISA法检测阳性率81.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真实可靠的诊断依据,使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获得正确治疗,保障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A clinical laboratory staff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ich experience was specified, using ECLIA, ELISA respectively(anti-HBc)test completed 100 cases of hepatitis B blood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c of the two methods was detected and record, gives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clus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c ECLIA was up to 98%in 100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etected by ELISA(81%),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test results,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for clinicians, enable patients totimely diagnose the disease and get the correct treatment, ensu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3页(P102-103,156)【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临床检验;应用效果【作者】苏东梅【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检验科,广东茂名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特点为检测速度快、易于控制、灵敏度较高等[1-3]。
操作时差对竞争法ELISA检测总抗HBc结果的影响
![操作时差对竞争法ELISA检测总抗HBc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18c5dc0912a2161579295b.png)
操作时差对竞争法ELISA检测总抗HBc结果的影响目的本实验分别通过检测不同操作时差下,阴性标本的假阳性率、所有标本抗-HBc S/CO值的变化,探明操作时差对抗-HBc结果的影响。
方法采用上海科华乙肝核心抗体ELISA竞争抑制法试剂盒检测抗-HBc。
结果操作时差对抗-HBc阳性标本结果总的影响规律是:随着操作时差的延长,标本S/CO实测值逐渐降低。
结论在不同的操作时差影响下,实测为阳性的标本其实际很可能是阴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样本在板孔中的位置及自己的加样速度,判断是否存在操作时差及操作时差的长短,必要时进行复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灰区;操作时差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标本抗-HBc阳性标本40份,阴性标本90份。
35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置-70℃冰箱冻存备用。
1.1.2试剂乙肝核心抗体ELISA竞争抑制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公司。
1.2 方法1.2.1标本真值确立及分组每份标本均以操作时差为0min的S/CO值,作为其真值。
1.2.2 结果判定S/CO≥1.0为阴性,S/CO<1.0为阳性。
1.2.3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操作时差对抗-HBc阴性标本结果的影响2.1.1操作时差影响下抗-HBc阴性标本出现假阳性情况随着操作时差的延长,不同S/CO值组标本其S/CO实测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只有S/CO值在1.0~2.0区段的5组标本,在研究的操作时差内出现了假阳性。
2.1.2操作时差对抗-HBc阴性标本S/CO值影响对不同操作时差下出现假阳性标本的S/CO实测值进行统计,与其真值进行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操作时差假阳性标本抗-HBcS/CO值与真值比较()操作时差假阳性标本数S/CO实测值S/CO真值10min 17 0.778±0.259* 1.261±0.20620min 33 0.538±0.220* 1.485±0.22130min 48 0.552±0.272* 1.598±0.28540min 59 0.601±0.361* 1.632±0.30150min 60 0.531±0.369* 1.662±0.30560min 69 0.489±0.334* 1.685±0.312注:*假阳性标本S/CO实测值与真值比较,差异显著,p <0.01。
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误差分析
![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e9cd085022aaea988f0f28.png)
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误差分析目的通过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过程中常见误差的分析,了解这些因素会造成的结果,及其处理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方法酶联免疫酶标法(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
结果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实验室操作,试剂,检验方法。
结论乙肝标志物酶法检测时要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尽量杜绝出现误差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误差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
酶联免疫酶标法(ELISA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尽管当前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检测新技术如化学发光法、聚合酶链反应、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及电化学发光法等被不断建立、应用,ELISA因其实用、简便、经济、环保且敏感度较高,被用为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首选方法。
但是其影响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出现误差。
1 标本因素1.1标本需认真核对患者信息,采集标本最好是真空速凝采血管。
如果使用塑料管,因为塑料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标本放置过久会使抗原含量降低,造成假阴性。
1.2采集标本后分离血清的时间要控制好,如果在血液尚未开始凝固时便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在ELISA法检测过程中易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分离血清后要及时检测,避免溶血。
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不敢保证保存过程中是否受到细菌污染,而产生非特异显色,导致本底深而出现假阳性。
1.3出现严重溶血的标本时,反应孔对血红蛋白有非特异性吸附作用,细胞内液进入造成对血清的稀释作用,所以轻度溶血也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2 试剂的影响试剂质量是影响检测结果的直接因素,不同厂家的试剂,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抗原抗体纯度、抗体的滴度、亲和力和特异性对测定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试剂应该用冰箱保存,使用前必须放置至室温且最好1w内用完。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操作规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07b96d0b1c59eef8c7b43c.pn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操作规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性检测(Antibody to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anti-HBc/CORE)1.检验目的检测HBcAb主要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诊断.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感染状况,另外还用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2.方法原理采用ELISA竞争法,反应板的琼脂微孔包被基因工程重组HBcAb,加入待测血液,同时单克隆抗-HBc-HRP,与抗原形成竞争结合,如待测标本中抗-HBc含量高,则抗-HBc-HRP与HBcAg结合少,加入底物TMB时显色淡,反之则显色深。
3.性能指标此方法快速简便.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度0.5ng/ml. 4.标本收集4.1标本类型:静脉血或动脉血的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可作为检测标本(抗凝剂可用肝素钠.枸橼酸钠.ACD.CPDA-1或EDTA,抗凝剂的质量应符合化试药品要求——化学纯或分析纯,使用的比例以厂家推荐为准);其他体液如尿液.唾液.精液.羊水.胸水.腹水.乳汁等体液可以作为检测标本,但加热灭活的血清和血库的库存血则不宜作为检测标本。
4.2标本留取:以空腹为宜,收到标本后最好立即离心留取血清或血浆(凝固血应待其充分凝固后收集血清),不能有残留的红细胞.纤维蛋白丝,使用肝素治疗的病人宜在肝素治疗前抽血。
4.3标本保存:留取的标本最好在3小时内检测,不能立即检测的应放置于2-8℃最长达14天(可以含有凝块但要密闭以防蒸发),或者-10℃最长达14天(不能反复冻融也不能含有凝块和红细胞)。
易生物 w w w .e b i o e.c om4.4标本容器: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为洁净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玻璃试管.一次性的不同规格的塑料离心管4.5标本外送:如涉及到需要外送的标本,必须以规定的容器(0.5ml塑料离心管)存放并密封,并根据邮寄规则和要求进行包装,运送时还要放入冰袋(2-8℃)或干冰(-10℃)由专人运送至指定地点指定接收人。
6种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
![6种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ecc93e3ccbff121dc368334.png)
6种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加样量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乙型肝炎患者的HBcAb阳性标本,并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HbcAb阴性标本,分别采用6种加样量进行ELISA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阳性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的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阳性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不同加样量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性组中常规加样量的阴性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第2~6组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83%、8.33%、15.83%、18.33%、27.50%,与第1组相比,第2组加样量的检测结果与第1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6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时,不同加样量对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实际操作中可直接采用10uL血清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加样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具有操作方便、检测迅速等优势,成为临床检测常用方法之一[1,2]。
但是ELISA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加样量的影响而导致初检与复检符合率较低,因此限制了应用ELISA进行批量检测的应用[3]。
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的病毒核心抗体(HBcAb)时,一般常采用1:30的稀释方法对待测标本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复杂,而且会存在人为误差因素的干扰,对检测结果精度和速度均会产生影响[4,5]。
为了探究不同加样量对ELISA检测HbcAb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标本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确诊乙型肝炎的120例患者的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标本以及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120例HbcAb阴性标本作为本研究的标本。
加样时差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的影响
![加样时差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17531f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7.png)
加样时差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的影响徐卫平;陈晓爱;李鑫【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07(4)10【摘要】目的研究ELISA法对血清标本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志的抗-HBe-HRP加入间隔时间对抗-HB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分为A、B、C 3组:A、B两组分别选用两种不同试剂进行加样后,延长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再加入抗-HBe-HRP;C组为A、B组阴性转阳性的标本,用化学发光(CLIA)试剂重复测定,确认阴、阳性结果.结果 A组加样时差对抗-HBe测定结果影响明显,且加样时间间隔越长,标本的假阳性越高;B组加样时差对抗-HBe测定结果影响不如A组明显,但随着加样间隔时间越长,标本的假阳性也越高;C组经CLIA重复检测阴性转阳性标本,结果皆为阴性.结论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e中,加样时差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假阳性,而两种试剂出现的假阳性率也有差异.【总页数】2页(P960-961)【作者】徐卫平;陈晓爱;李鑫【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210014;南京人口学院卫生所;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相关文献】1.加样操作时差对ELISA检测的影响 [J], 李燕2.加样时差对不同试剂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 [J], 钱厚明;赵江燕;周樱;刘文娟;徐玮3.加样时差及加样时间对时间分辨法检测弱阳性HBsAg标本的影响 [J], 汤春园;文信江;李山;陈志坚4.加样时差对竞争抑制法检测抗-HBc的影响因素探讨 [J], 何瑛;吴人凤5.加样时间不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结果的影响 [J], 韩瑞;侯亚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操作时差对半自动中和抑制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影响
![操作时差对半自动中和抑制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593a2aa0029bd64783e2c4c.png)
二 、 法 方
1基 础试 验 .
将 试剂 盒从 冰箱取 出平 衡 至室
温(0~ 5o , 2 2 C) 每加入 1 个血清样本随即加入 中
和 抗原 , 准 品亦 如 此 ; 严格 按 说 明 书操 作 , 标 后 此 步 加样 时差 为 0 即无 时差 。 ,
2 时 差 试 验 随机 抽 取 基 础 试 验 中结 果 < . 1 5N U m 的样 本 , 浓 度 ( C / ) . C / L 按 N U mL 0~0 2 .
医 出版 社 ,05 3 . 2 0 :1
这些决定簇的抗体} 合物 。受此 因素制约, 昆 j 当 固相上 的多克隆抗一 B 与待检血清长时间接触 He
( 收稿 日期 :000 - ) 2 1-1 4 0
( 本文编辑 : 姜
敏)
Lb rtyMeii ,Fbur 2 1 ,V l 6 o2 aoao dcn eray 0 1 o 2 .N r e
1 i 随加人 中和抗原 间隔 时间 的延 长而 明显 0rn后 a 增高 , 并且 阳性 例数有 增 加 的趋 势 , 表 1 见 。采 用 多个样 本 比较 的秩 和 日检 验 , 各浓 度 组 内超 过 1 0
时, 操作时差 >1 i 0mn可造成 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 和假 阳性 , 建议在加入血 清样本后 的 1 i 0r n内加入 中和抗原 , a
以降低错误 结果的发生率 。 关键词 : 乙型肝炎病毒 ; 抗体 ; 间分辨荧 光免 疫分析 ; e 时 操作 时差 ; 阳性 假
时 间分 辨荧 光 免疫分 析 ( R I 因其 敏感 性 T FA) 高 、 定性 好 , 剂 寿 命 长 和非 放 射 性 等 特 点 , 稳 试 已 经成 为 临床及 治疗 监 测 和基础 医学 研 究等 方 面的
乙肝核心抗体 判断标准
![乙肝核心抗体 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daad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9.png)
乙肝核心抗体判断标准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标志物,其
阳性可能表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核心抗体的判断标准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阳性和阴性判断,乙肝核心抗体检测结果通常为阳性或阴性。
阳性表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而阴性则表示未曾感
染或感染后已清除病毒。
阳性结果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乙肝病毒标志
物进行综合分析。
2. 检测方法,乙肝核心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通过血清样本进行检测。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检测,
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得出检测结果。
3. 临床意义,乙肝核心抗体的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曾经感染过乙
型肝炎病毒,但并不代表当前是否处于活动性感染状态。
需要结合
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感染状态和
疾病进展情况。
4. 结果解读,乙肝核心抗体的检测结果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和
经验的医疗人员进行解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感染状态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乙肝核心抗体的判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检测方法、结果解读、临床意义等多个方面,以确定患者的感染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时差对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
【摘要】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中,操作时差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人体受hbv 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1],它持续的时间长,几乎所有的个体在感染hbv后都能产生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
因此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检测的准确性要求日益提高,要避免因为操作时差对检测的影响。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时差;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一步竞争法,它的操作简便,我们以此为例作为探讨的对象。
通过不同加样时间和不同加样顺序的比较来解释操作时差对检测
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1 先加入酶结合物,放置37℃不同的时间(0、5、10、15、20、30min)以后,再加入1:30稀释标本,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检测90份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样本。
1.3 试验方法2 按试剂盒说明书加入1:30稀释标本50微升,分别静置在水浴37℃和室温(25℃)下0、5、10、15、20、30min,
随后加入酶结合物,37℃水浴,按照说明进行操作[2]。
随机检测30份乙肝核心抗体和乙肝表面抗原都是阴性的样本。
2 结果
表1 加样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清核心抗体酶免疫竞争法测定结
果的影响[样本平均吸光度a(阳性例数)]
样本情况份数实验条件加样后静置时间(min)
0 5 10 15 20 30
核心抗体阳性 90 37度水浴 0.187(90) 0.299(84) 0.386(75) 0.434(71) 0.661(66) 0.762(62)
核心抗体阴性 30 37度水浴 1.930(0) 1.525(4) 1.343(8)0.937(11) 0.835(13) 0.682(14)
30 25度室温 1.988(0) 1.632(1) 1.485(5) 1.093(5) 0.963(8) 0.842(10)
从上表可以看到:①按照试验方法1进行操作,随着酶结合物加样时间的延长,样本的平均吸光度a明显上升,其预期的阳性样本的阳性例数明显下降。
②按照试验方法2进行操作,随着样本加样时间的延长,其平均吸光度a明显下降,由于抗-hbc为反结果,预期阴性样本的阳性例数明显上升。
3 讨论
3.1 竞争法检测抗-hbc是“不公平的竞争”现有抗-hbc试剂盒是采用hbcag包被,抗-hbc标记酶结合物。
若加入样本中含有核心抗体,则整个体系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加样的先后顺序和时间的长短会明显影响最终结果的判断。
因此为了避免由于加样时差导致的
影响,必须改进抗-hbc的检测方法,平衡酶标记抗-hbc和样本中抗-hbc对包被体系上的hbcag的竞争。
3.2 在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对标本进行成批的检测每天检测乙肝五项的患者都在数百位以上,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第一个样本和加入最后一个样本所间隔的时间可能较长,即使是再熟练的检验师最起码也要相隔30分钟以上[3]。
加入酶结合物及混匀等同样都存在不小的时间差异。
这种因为实验导致的时间差异称为是操作时差。
操作时差在一步法的检测中普遍存在,根据实验结果表明,37℃即时加酶与加样40分钟后加酶进行比较,血清核心抗体竞争法测定结果的值随时间降低,阳性率增加,反应温度越高,假阳性率越高[4]。
本文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观点,同样的,加样的先后顺序对检测血清核心抗体的影响也明显存在。
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单项抗-hbc阳性及一些可疑的阳性结果,而在复查时又发现为阴性,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是样本两次检测时编号的次序不一致,从而导致操作时差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
3.3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严重一些检验工作者一味的希望缩短检测的时间,导致试剂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操作步骤越来越简单,忽视了操作时差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为此建议对操作方法和对试剂盒稀释倍数等进行研究,研制不受操作时差影响、特异性较好的试剂盒[5]。
我们在工作中不要盲目的选择反应时间短和操作简单的
试剂盒,要对检验结果负责,选用可靠的试剂盒。
4 总结
操作时差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每个操作人员都要对自己的检验结果负责任。
对于错误的检测模式绝对不能报告,必须要进行复查;对于少见的检测模式,而又是接近临界值的阳性结果的样本建议最好复查[6]。
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并努力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准确的报告结果能在临床上让医生更好的进行判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汤春园,文信江,李山,陈志坚.加样时差及加样时间对时间分辨法检测弱阳性hbsag标本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1458-1460.
[2]滕龙,陈钢,洪加林.酶免疫竞争一步法检测抗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 [3]腾龙,陈钢.时差操作对酶免疫竞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2):226-228. [4]曹向红,王胜虎,李懿,李海蜀.操作时差对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hbc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0(4):210-212.
[5]范恩勇,孙海英.标本的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清抗-hiv 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04(1):45-47. [6]江帆,胡定远.酶免疫竞争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抗体的影响因素探讨[j].华西医学,2005(03):35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