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关于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整理大全

关于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整理大全

关于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整理大全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整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元谋人云南元谋县约170万年2、北京人距今时间?体貌特征?用什么工具?用火情况?怎么生活?约70—20万年与现代人相似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群体生活3、山顶洞人掌握了什么技术?有什么意识?磨光和钻孔技术爱美意识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①②③④)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④磨制石器的发展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哪个居民?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房子?种什么农作物?河姆渡人磨制石器干栏式建筑水稻3、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哪个居民?用什么工具?住什么房屋?种什么农作物?半坡居民磨制石器、耒耜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粟第3课远古的传说1、分别说出部落之间两次大的战役、交战双方、结果?阪泉之战:黄帝PK炎帝黄帝胜结成炎黄联盟涿鹿之战:炎黄PK蚩尤炎黄胜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谁被尊称为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3、分别列举三个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耕种、五谷、蔬菜、陶器4、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首领有哪几位?实行什么制度传递首领之位?选拔标准是什么?尧、舜、禹禅让制德才兼备之人5、大禹治水的精神有哪些?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精神6、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区别:远古传说难免有虚构夸张的成分;真实历史是可靠的;联系: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建立者?继承者是谁?夏朝禹禹的儿子启2、新的王位传递制度?夏朝的亡国之君是谁?世袭制桀3、商朝的建立者?商朝中期的迁都事件?暴君是谁?汤盘庚迁殷商纣王4、西周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通过哪次战役?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今西安) 牧野之战5、西周开创了什么制度?分封的对象?分封制宗亲和功臣分封制的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诸侯的权力?诸侯的义务?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整理归纳中考初中历史复习资料1各朝代的民族关系(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秦与匈奴:派蒙括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移民置县,修筑万里长城御其南下2、汉与匈奴①与西汉:a、西汉初期——“和亲”,贸易往来。

作用:暂时缓和了匈、汉关系,但未真正解除威胁;b、汉武帝时--“战争”。

作用: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c、汉元帝时--“和亲”,昭君出塞。

作用:密切了汉匈关系,经济、文化来往增多,十多年和睦相处。

②与东汉:a、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与汉人杂居,北匈奴仍威胁中原及西域;b、东汉前期—“战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匈奴。

作用:北匈奴政权瓦解,威胁解除3、汉与西域:①与西汉:a、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间、概况、意义);b、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与东汉:a、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b、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4、秦汉与越族:①秦征南越;修灵渠;置岭南三郡;②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九郡5、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1、与突厥:①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辖;②唐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③唐高宗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④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2、与回纥:①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④唐肃宗开始,几次和亲;⑤回纥人来中原经商,部分贵族开始修宫殿定居。

3、与靺鞨:①8世纪前期,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②开元初,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4、与南诏: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5、与吐蕃:①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②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册命”;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和亲;④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长庆会盟”。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
1.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分封制时代的政治制度, 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的兴起, 战国时期的兵家学说和百家争鸣, 秦始皇的统一和秦朝的灭亡, 汉武帝的推行中央集权,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等。

2. 世界古代历史
世界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埃及的历史、古希腊的历史、古罗马的历史, 古印度的历史, 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 古波斯的历史等。

二、近代史
1.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朝的衰落和列强入侵,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国共合作和国民党的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等。

2.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等。

三、现代史
1.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国防和军队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 各地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等。

2.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作用, 国际环境和资源保护等。

以上是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在复习历史知识时,可以依据以上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历史全套总复习讲义、教案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历史全套总复习讲义、教案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历史全套总复习讲义、教案目录第一章:古代文明与祖先传统文化- 第一节: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中华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第二章:世界上古文明- 第一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二节:埃及文明- 第三节:希腊文明第三章:中世纪的欧洲- 第一节: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封建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三节: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历史- 第一节: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二节:清朝的衰落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历史- 第一节:欧洲启蒙运动与大革命- 第二节: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六章: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的建立与革命-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节: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案设计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的王朝和帝国- 第三课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四课时:埃及文明- 第五课时:希腊文明- 第六课时: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封建主义的兴起- 第七课时: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八课时: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第九课时:欧洲启蒙运动与大革命- 第十课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第十一课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十二课时:中国的建立与革命- 第十三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十四课时: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中华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了解世界上古文明的主要内容,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等- 了解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如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清朝的衰落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等- 了解近代世界的历史,如欧洲启蒙运动与大革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等- 了解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如中国的建立与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教学重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等世界上古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内容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与合作研究- 影像资料欣赏与分析- 课堂展示与汇报教学评价- 参与度:课堂讨论和互动的积极程度- 研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研究笔记质量- 考试成绩: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023版中考历史复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

2023版中考历史复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

来自汉字部首的 日语“片假名”
入唐求学的新罗人 用汉语写成的文集
时期 唐朝 时期
宋元 时期
明清 时期
返回目录
(续表)
典型事例
②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④大食(阿拉伯帝国)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
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以海路为主,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水平 ①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 极大向往 ②四大发明外传: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特点: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②由杂乱 形状向统一形状演变;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④由金属货币 向纸币演变。
返回目录
主题三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问题导引
交流是文化创造、发展、更新的必要途径,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 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外文化交流源 远流长,它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丰富世界 文化内涵,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 利于加强国家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 展,建设和谐世界;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 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等等。
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
目 录
1 主题一 中华英雄谱 2 主题二 小钱币,大历史 3 主题三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4 主题四 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 5 主题五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目 录
6 主题六 在身边发现历史 7 主题七 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 8 主题八 看电影,学历史 9 主题九 历史地图上的世界格局 10 主题十 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创中考历史专题知识大全归纳全部

原创中考历史专题知识大全归纳全部

原创中考历史专题知识大全归纳全部1.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历史的纪年:中国古代历史一般分为夏、商、周和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划分: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

2. 世界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拥有众多的壁画和金字塔等古代建筑遗迹。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和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奠基,希腊有众多哲学家和戏剧作家,罗马有众多法律家和建筑师。

•印度河谷文明:印度河谷文明是古印度的起源,发展了梵文和印度教等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有众多成就,如四大发明、孔子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

3. 世界古代宗教•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弥勒佛是佛教中的重要形象,佛教强调慈悲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儒教:儒教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社会秩序。

•基督教:基督教起源于古代罗马帝国,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信徒。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古代阿拉伯地区,信徒遍布全球,信奉《古兰经》。

4. 中国古代名人•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强调仁爱和诚实。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人性本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扩张疆土并实行一系列改革。

•文天祥:南宋时期的大臣和抗金烈士,弘扬爱国精神。

5.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东西方交流:中国古代和中亚、西亚等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的开通。

•中韩交流:中国古代和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等国家有着贸易和文化往来。

•中日交流:中国古代和日本有着多层次的交流,如文化、政治和经济交往。

•广交四方: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都有向四方扩张和交往的政策,如汉朝的与匈奴的外交关系。

6. 中国古代的战争•周朝的西戎战争:周朝与西方的戎狄民族进行多次的战争,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优质3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优质3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优质3篇)1.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1篇民族融合的形式1、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联系。

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

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2、少数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主动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3、民族间的战争。

4、民族迁移或人民迁移。

5、民族间杂居通婚。

6、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

7、兼并战争。

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2.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2篇民族关系的发展线索与特征(1)先秦时期:①炎黄融合,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

②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华夏族和周边各族的融合。

(2)秦汉时期:①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

促进边疆开发。

②西汉加强同匈奴关系,在西域、西南、百越地区设置机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①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

②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促进自身进步。

(4)隋唐时期:①少数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许多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②由于交通发达,汉族和少数民族加强联系。

③中央政府执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①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②民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③元朝统一后,逐渐形成族融合高潮,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6)明清时期: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民族构成相对固定下来。

②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

③版图最终奠定。

④各民族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3.中考历史复习资料第3篇【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主要可以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王朝制、分封制、科举制、皇帝制等。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船术、农耕技术等。

4.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诸子百家、古代学校制度等。

二、近代史1. 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2.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

3.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

4. 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学运动、新教育运动等。

三、世界史1. 世界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世界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现代等。

2. 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社会主义制等。

3. 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等。

4. 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族主义运动、自由主义运动等。

四、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2.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等。

3. 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六:民族解放运动史…………………………………………………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专题九: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十三:国共两党的关系…………………………………………………专题十四: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专题十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十七: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二、世界格局的演变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四、主要的国际战争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3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02期)(解析版)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3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02期)(解析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0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16 三国鼎立1.(2022年浙江湖州)《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

”该战役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答案】C【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公元208年”“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项正确;公元208年是3世纪初,排除A项;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的是淝水之战,排除B项;赤壁之战并没有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排除D项。

故选C项。

2.(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赤壁之战,孙吴联军打败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战役,排除A项;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交战,处于两晋时期,排除D项。

故选C项。

3.(2022年黑龙江绥化)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8年的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对抗曹操,孙刘联军利用火攻打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17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2022年湖北荆州)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

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

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本文档旨在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以便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周朝的建立与灭亡- 青铜器的发展与影响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孙武与《孙子兵法》3.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建立- 汉武帝与西汉盛世-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晋朝的建立与衰落- 南北朝的更替与文化交流5. 隋唐- 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6.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与特点- 辽、宋、夏、金、元的政治与经济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 北洋政府与国民党- 北洋政府的成立与衰落- 国民党的成立与北伐战争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结束- 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成就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罗马帝国的建立与灭亡2. 中世纪欧洲-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与衰落- 十字军东征3. 近现代欧洲- 文艺复兴的运动与影响-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4. 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 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影响- 帝国主义时代的政治与经济5.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6. 冷战与当今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以上为初三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大全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2: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青铜器。

(记熟书中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施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入手下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施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当局统治机构。

元代的中央和中央机构:中央实施一省制:元代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中央实施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间接受理外,中央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3: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入手下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末了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历史中考 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中考 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古代史
1. 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商业革命
2. 中国古代的两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3.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4. 丝绸之路的起点、中途和终点
5. 他形雕塑和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6. 希腊城邦文明
第二章中世纪史
1. 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
2. 清真寺的建造和布局
3.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特点
4. 卡洛琳王朝的建立与覆灭
5. 欧洲的三道“觉醒”
6. 法国大革命罪论和罪谋
第三章近代史
1. 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和特点
2. 鸦片战争的起因、结果和影响
3. 美国的“反逆者起义”、南北战争
4. 世界各大洲上的殖民扩张
5. 三百年胜利王国的兴衰历程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特点
第四章现代史
1. 世界的圣经——《联合国宪章》
2. 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3. 东京时组织和东盟组织的特点
4. 世界贸易组织
5. 世界银行
6. 世界工业组织
第五章当前时期
1. 党的政策、当代正道和四项基本主见
2. 在理想陕西中,在极青藏高原上
3. 禁止个人崇拜、人格攻击和解题递灭
4. 国务外和地方两机电公司
5. 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和教训
6. 全心全意摆脱中国游自国民文化体制
以上是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专题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知识线索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民族融合线索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及统一问题二、专题演练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个的联系与交往5.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6.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7.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②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③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⑦C.③④⑤⑧⑦ D.②③④⑥⑦8.右表表明我国古代就对____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讲解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讲解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讲解一、中国古代历史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商汤推翻夏桀,建立商朝2. 商朝•商汤创建,西周灭亡前的朝代•商朝发展繁荣,商王封地制度盛行3. 周朝•西周与东周之分•西周的盛衰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建立•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分裂4.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制度•秦文化的发展,文化统一,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5. 汉朝•刘邦建立西汉•光武中兴,东汉时期•文化繁荣,科举制度的开始•西域交通的开拓,丝绸之路的形成6.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军事对抗•后来的魏、蜀、吴分别称帝7. 魏晋南北朝•曹魏、东吴、蜀汉的混战•西晋的兴起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战乱8. 隋唐五代•隋朝统一中国,建立大运河•唐朝的盛世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北方族群的入侵9. 宋朝•北宋与南宋之分•北宋的政治、文化繁荣与侵略•南宋的抗金斗争与岳飞的事迹10. 元朝•蒙古人建立的第一个外族王朝•元朝的农耕经济与蒙古文化的渗透•忽必烈的举措与民族抗争的兴起11. 明朝•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明末的农民起义与后金入侵•明朝的开疆拓土与海外贸易12. 清朝•满洲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外族王朝•清朝的内外问题与政治改革•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近代化进程的启动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金字塔与法老王的统治•夏朝、3. 中国古代历史•金字塔与法老王的统治•夏朝、商朝、周朝的兴起与衰落2. 古希腊•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发展•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文艺作品3. 古罗马•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辉煌•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转变•帝国的衰落与分裂4. 古印度•吠陀时代与种姓社会的出现•佛教的兴起与影响•印度教与种姓制度的延续5.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与宗教文化的繁荣•古巴比伦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与传承6. 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建立与发展•雅典与波斯的战争•古希腊战争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7. 古中国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西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流•贸易、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三、近代史1. 近代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民族民主运动与列强争霸2. 近代美洲•美洲殖民地的崛起与独立•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统一3. 近代日本•幕末时期的割发与天皇复辟•日本明治维新与现代化进程•日本帝国主义与东亚战争4. 近代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华民族觉醒•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起5.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战争过程•联合国的成立与战后秩序的重建6. 当代世界•冷战与两个阵营的对立•各国独立与民主运动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地区冲突的影响以上就是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归纳讲解,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秦末农民起义(附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秦末农民起义(附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秦末农民起义(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逐鹿之战B.黄巾起义C. 巨鹿之战D.陈胜、吴广起义2.“楚河汉界”为中国象棋盘中的分界线,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 )A.楚汉之争B.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楚汉之争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D.项羽起义4.率军直逼咸阳,迫使秦朝投降的是( )A. 项羽B. 刘邦C. 管仲D. 陈胜5.下列属于秦朝暴政的是( )A. 法律严苛B. 以德化民C. 轻徭薄赋D. 爱惜民力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在( )A. 秦穆公在位时B. 秦孝公在位时C. 秦始皇在位时D. 秦二世在位时7.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 刑罚极其残酷B. 社会治安混乱C. 人们的法治观念淡薄D. 国民素质不高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A. 大泽乡B. 陈C. 巨鹿D. 咸阳9.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 巨鹿之战B. 长平之战C. 楚汉之争D. 城濮之战10.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

下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东汉11.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刑罚严酷B.失去民心C.骄傲自大D.剥削沉重12.下图反映了重大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B.八王之乱C.大泽乡起义D.黄巾起义13.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汉界河,它与下列哪一史实相关 ( )A.楚汉之争B.秦统一C.赤壁之战D.大泽乡起义14.“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 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 )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 白莲教起义D. 国人暴动15.下面关于王朝兴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灭掉秦朝C.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B.王莽建立新朝,标志着西汉灭亡D.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6.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历史上的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历史上的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历史上的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一)地主阶级的改革1.商鞅变法:“治世不道,便国不法古。

”(1)支持者: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3)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①经济方面(富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度量衡。

②军事方面(强兵):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土地。

③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打击旧贵族,受到阻力最大):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5)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鲜卑贵族统治,顺应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

(3)内容:494年他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4)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由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太弱小,最终失败。

在近代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三)新中国的改革1.我国农村经济改革。

历程:①战国商鞅变法以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②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1953~ 1956年三大改造,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

→④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大搞“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12. 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参见八年级历史上页段)(1)魏源:主张(目的)、时期、著作、意义。

(2)严复:主张、时期、译著、意义。

3. 20世纪初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参见八年级历史上页段)(1)开始的标志(2)主要阵地:(3)口号(旗帜)(4)代表人物(5)内容(6)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新世纪的曙光的历史事件(7)宣传马克思主义(8)评价4. 列举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影响。

(1)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严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背景:主要领导提出“两个凡是”坚持“左”的思想;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19世纪40年代,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戊戌变法时期,严复译著《天演论》,启发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是社会,主张效仿西方,推行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三民主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1915年兴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批判了封建思想,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6.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参见八年级历史上页段)(1)中国同盟会——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2)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3)中华民国的成立:(4)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5)辛亥革命的意义(6)评价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要求,具有狭隘的民族观念。

(7)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9)“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为成功而努力的?继续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们共和国,使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继往开来,中国逐步走上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义道路。

(10)举例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例题】材料:梁启超说:“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学习西方的三期分别是哪些历史事件?对应人物分别是谁?各历史事件性质是什么?第一期:洋务运动;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中央:奕 ;性质: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

第二期:①戊戌变法;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性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改良运动。

②辛亥革命;人物:孙中山;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民主革命。

第三期:新文化运动;人物: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6.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启发:(1)旧民主主义革命:①日本式道路:戊戌变法;②美国式道路:辛亥革命;这两条道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失败;(2)新民主主义革命:俄国式的道路: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0年代中期,我们走“苏联式的道路”(斯大林模式),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以上所走道路的失败和成功给我们的启示:革命和建设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时间(2)开始的国家(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5)评价人文主义: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6)代表人物(“巨人”):①但丁②达.芬奇;③莎士比亚(7)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代表人物:(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3)伏尔泰(4)孟德斯鸠(5)影响9.列举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14-16世纪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1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创始人(2)组成部分(3)诞生标志:(4)内容:②发表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5)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伟大尝试——失败;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专题二中国古今变革、农村改革、对外开放一.商鞅变法----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参见七年级历史上页段)(1)时间(2)人物(3)性质:封建制改革;(4)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对社会变革起关键作用);②奖励耕战,(最能打击旧贵族的利益);③建立县制,(为郡县制打下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5)影响: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从商鞅变法看,要成大事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刀阔斧的精神。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参见七年级历史上页段)(1)时间:(2)性质:封建制改革;(3)目的:巩固鲜卑族贵族的统治。

(4)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5)典故:胡人汉服、胡服骑射;(6)影响: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三.戊戌变法(参见八年级历史上页段)(1)背景(引发事件)(2)时间:1898年6—9月;(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4)标志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强学会;(5)强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又改名为《中外纪闻》;(6)支持变法的皇帝:(7)性质: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8)内容(措施)(9)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0)结果(11)失败原因:维新派没有实权,四.中国的农村改革(参见八年级历史下页段)1. 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解放区还没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改,获得土地;(2)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主要内容(4)措施:(5)结果:(6)意义2.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见八年级历史下页段)(1)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1956年(2)原因:(3)途径(方式):引导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结果: 1956年建立了农业社会主义公有制。

3.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时间(2)背景:(3)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4)内容:完成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措施(6)意义: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参见八年级历史下页段)(1)开始时间(2)最早出现的地区(3)建立的制度:(4)内容(具体做法):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5)影响:(6)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5. 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会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点)。

五.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历程:(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建国后: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次严重失误)——1978年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六. 对外开放(参见八年级历史下页段)1. 建立经济特区:(1)时间(2)四个经济特区(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增设的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最大),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浦东成为我国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4)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深圳(5)经济特区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6)“特”的含义: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7)作用(意义):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吸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 对外开放格局专题三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一.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时间(2)人物(3)性质:奴隶制改革;(4)内容(5)影响: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

二. 日本历史上由弱到强的两次改革(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 大化改新(1)时间:(2)人物:(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5)内容:(6)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 明治维新(参见九年级历史上页段)(1)时间:(2)人物:(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

(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