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例释讲解(20个)

合集下载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

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1. 焉:用作助词,常用于句末,表示赞叹、反诘、疑问等语气。

例如:子孙视之,比于赤子,焉能束书而不读?(《论语·为政》)——后人焉能忘此?(表示赞叹)2. 也:助词,表示句末语气,可译为“呢”。

例如:天下之士,不知何时止而不簧也。

(《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名的学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停止过不说话。

(表示疑问)3. 以:用作介词,表示原因、方式、目的等。

例如:累积成堆,所以不以工自名。

(《聊斋志异·促织》)——聚集在一起而成为堆,所以不以自己的劳动成果为荣耀。

4. 因:用作介词,表示依靠、凭借。

例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宾客带着礼物来蔺相如门上谢罪。

(表示依靠)5. 于:用作介词,表示对象。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跟随他们,遇到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表示对象)7. 乎:用作助词,表示句中停顿。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是很快乐吗?(表示句中停顿)三、焉乎者也焉乎者也是中国古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子结构,用来表示句末的语气。

其中,焉和乎是虚词,用来表示疑问、赞叹、反诘等语气;者也则是助词,用来表示句末停顿,通常和焉、乎一起使用,用来表示疑问、赞叹、反诘等语气。

例如:夫子與子路于陈。

(《论语·公西华侍坐》)——夫子和子路在陈国。

(表示疑问)今者项庄拔剑舞,士皆寂然,不有加亦。

(《项羽本纪》)——现在项庄拔剑舞动,士兵们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动弹。

(表示赞叹)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澭之战》)——攻打不下来,包围又断绝,我们还是回去吧。

(表示反诘)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不是很快乐吗?。

18个虚词用法与释例

18个虚词用法与释例
文言虚词用法与释例
一、以
• • • • • • • • • • • • •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庖丁解牛》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辩人,(《项脊轩志》)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④以 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 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快侧其盾以撞。(《鸿门 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已趋于亡(《六国论》)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文言虚词18个详解详析

文言虚词18个详解详析
4)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动词,译为“到、往”, 如: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阿房宫赋》
1.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2.我见相如,必辱之 3.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代词,代狼 代词,代他 代这件事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6.王之蔽甚矣 7.国之孺子之游者 8.宋何罪之有?
词类
用法
表前后两件事在时间或顺序 上的紧接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 背常理 帮助判断
解释
就,于是, 这才 却,竟, 反而 相当“是” 甚至
例句
② ⑥ ⑨ ③ ⑦ ④ ⑩ ⑧ ① 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 之,不得吾心。
副 词 代 词
第二人称 指示代词
你,你的 这样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如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比得上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连,如果 ④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至于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⑥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如果 ⑦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代,你的 ⑧视之,形若土狗。(《促织》) 动,好像 ⑨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
(《赤壁之战》)况且
词类
用法
表递进(说理时)
解释
例句
连 词 副 词
表并列
并且,而且; (2)(4)(9) 况且,再说 (12) 又, 又…又…, 一边…一边…, (6)(10) 一方面…一方面
尚且,还
表让步 表示将要形成的事实 表暂时的状态
(3)(5) (8)(11) (1)(7)

文 言 虚 词 例 释(20个)和实词

文 言 虚 词 例 释(20个)和实词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20个)♡悬赏20 ,尚存0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何1.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 也(yě):表示同样、并且的意思。

2. 乃(nǎi):表示是、就是的意思。

3. 莫(mò):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4.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5. 皆(jiē):表示都、全都的意思。

6. 或(huò):表示或者、或许的意思。

7. 岂(qǐ):表示表示反问的意思。

8. 弗(fú):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9. 非(fēi):表示不、非常的意思。

10. 斯(sī):表示如此、这样的意思。

11. 前(qián):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

12. 后(hòu):表示之后、以后的意思。

13.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14. 者(zhě):表示人、物的意思。

15.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6. 乎(hū):用来构成疑问句的意思。

17. 焉(yān):用于构成疑问句或感叹句的意思。

18.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分类例释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分类例释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种
2.动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精选课件
往、到
27
之 3、作助词(结构助词、语气或音节
助词)
◆定语标志 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 永之人争奔走焉
◆取消句子独立性 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

• 表猜测 • 殆、庶、几:大概 • 表愿望 • 幸、唯、愿:希望 • •
精选课件
10
• ①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 用
• ① 其真无马耶 •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独不怜公子姊耶
• 表转折 • 顾:但是
• • 表反诘 • 岂、其、宁、独:难


精选课件
11
谦敬副词
• ①窃以为不足取 • ②谨拜表以闻 •
并列:又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但是,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并且,而且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假设:如果,假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因果:因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精臾选课之件 所学也 修饰:地或不23译
而 2.第二人称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你的)
/辈/曹/属等

精选课件
14
第二人称
• 若毒之乎 • 子欲何往?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
废江河万古流
• 平称:你 • 女/汝/尔/而/乃/若 • • 尊称:您 • 公/子/君 • • 复数:你们 • 若属/公等/尔曹 •
精选课件
15
• 吴之民方痛心焉,则 噪机时相逐
• 第三人称:他,她, 它(们)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详解《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七、若;八、所;九、为;十、焉;十一、也;十二、以;十三、因;十四、于;十五、与;十六、则;十七、者;十八、之。

一、而(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

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某种关系的虚词。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并列关系的特点是,连词两侧的词语原则上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⑵表承接(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

表承接关系的前后两件事,逻辑上联系比较紧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②余闻而愈悲(《狱中杂记》)③(秦)灭滑而还(《崤之战》)④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⑶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⑷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然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④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公输》)⑸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韩非子》)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⑺表修饰关系(间隔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即间隔状语和中心词,也可称偏正关系),可译为:地、着、来,或不译。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8个文言文虚词详细注解及举例

18个文言文虚词详细注解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集录1.而(er)(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示假设关亲。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某所,而母立于兹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父去(离开)里所,复还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 勿复再言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一面……,一面…… 5、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或者” 6、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若”、“假如” (二)用作副词 1、将近,将要,快要 2、暂且,姑且 (三)复音虚词 且夫 且如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让步关系,尚且 示赵弱且怯也 又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抑或”、 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近,将要,快要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姑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为什么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无何,宰以卓异闻, “不久”“没多久”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吗”“呢”;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等; 5、表示句中停顿,不译 (二)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副词的词尾,译为 “……的样子”“……地” 或不译 (三)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 翻译 (于,在,对,比)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1.而ér(1)连词。

①表并列。

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刺秦王》)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2)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庖丁解牛》)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口技》)(4)名词,才能。

而.征一国者。

(《逍遥游》)2.何hé(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18个)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18个)

2.助词 表语气
不亦说乎 疑问或反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感叹 揣测 停顿 形容词词尾

1.第二人称代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动词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语气助词 乃文乃武
你的
是 既……又
4.连词(副词)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今君乃亡赵走燕 表顺承
结 小
书 海 扬 帆 定 自 得 。
文 言 功 夫 当 日 进 ,
且 于 文 中 辨 差 别 。
若 属 先 得 识 规 则 ,
因 为 所 以 与 然 而 。
之 乎 者 也 乃 焉 矣 ,
常 见 虚 词 二 十 个 。
经 史 子 集 何 其 多 ,
高考文言 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虚词20个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然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考纲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连词
并列:又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但是,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并且,而且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假设:如果,假如 因果:因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给 向 被 由于 由于,因为 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1.动词
结交 亲附 赞成 援助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胡虏易与耳
对付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蹇叔之子与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汉语虚词例释

古汉语虚词例释

古汉语虚词例释古汉语虚词例释大纲要求学生要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有十八个:何、为、以、因、乎、乃、其、且、若、所、焉、也、而、于、与、则、者、之。

理解并掌握这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阅读文言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高考考点之一,本期将顺次介绍。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有时间先后。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②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赋》)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惊呼声)而坏(倒塌)都舍(大房子)。

(《察今》)(四)副词。

“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柳毅传》)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2、且(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②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与妻书》)2.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初中 文言虚词(知识讲解)

48
“与”“乎”等 。
例 1: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桃 花 源 记》)(为 :向 ,对)
例 2:告 之 于 帝 。(《愚 公 移 山》)(于 :向)
4.表凭借的介词
介 词 后 引 入 的 是 所 凭 借 的 条 件 ,常 见 的 有“以”。
“焉”,哪 里 。“焉 置”即“安 放 在 哪 里”。
例 3:余 之 游 将 自 此 始 ,恶 能 无 纪 ? (《满 井 游 记》)
“恶”,怎 么 ,表 示 反 问 语 气 。
(二) 介词
文言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 名 词 性 词 组 介 绍 给 动 词、形 容 词,
以表示与之有关 的 处 所、时 间、方 式、原 因、对 象 等 的 词。 介 词 不
例 2:今 人 有 大 功 而 击 之 ,不 义 也 。(《鸿 门 宴》)
“人”字 旁 称“人 家”。
(
5)“尊 称”与“谦 称”代 词
尊称 ,即 对 人 的 礼 貌 称 呼 ,有“君”“公”“卿”“足 下”“阁 下”等 ,有
“您”“您 老 人 家”“他 老 人 家”之 意 。
例 1:以 君 之 力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 (《愚 公
“你 的”“你 们”“你 们 的”。
例 1:尔 安 敢 轻 吾 射 ! (《卖 油 翁》)
“尔”字 用 于 句 首 ,用 来 称 代 卖 油 老 人 ,译 为“你”,作 主 语 。
例 2:子 何 恃 而 往 ? (《为 学》)
“子”是 第 二 人 称 代 词 ,译 作“你”,指 代 穷 和 尚 ,作 主 语 。
“乃”是 代 词 ,译 为“你 的”。
44
例 6:而 翁 归 ,自 与 汝 复 算 耳 。《促 织》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此
于是、就
介词

在 从 到 比 对于 给 向 被 由于 对于 与
战于长勺 青取之于蓝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然后解而送之于官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业精于勤荒于嬉 于方外养生之说,曾无所闻 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
竟然 却 这才 于是 仅、只 尚且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1.代词
我(们)的 你(们)的
他(们)的
它(们)的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这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人视端容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那 其中的
因为
为了

如,若
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 3.语气助词 夫子何命焉为 何辞为
则 疑问 反诘

1.代词
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且焉知土石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智)哉 指代,之 疑问,哪里 怎么 什么
2.介词 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在这里
3.兼词 兼有介词“于”与代词“之”、

依靠,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利势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依照,根据
趁着,随着
通过 由于
2.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3.副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4.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

高考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古典诗文05-15 0931高考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而〗(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⑤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例释: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⑤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②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4)表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呼(《祭十二郎文》)。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⑤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诸君而有意。

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

渊生猪而崖不哭。

《劝学》。

④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①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虚词例释(20个)一、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多种关系。

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二、何1.疑问代词。

可译为“哪里”“什么”。

2.疑问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3.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4.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三、乎1.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不译。

2.介词。

相当于“于”。

3.可作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四、乃1.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五、其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也作主语,译为“你”。

②第一人称代词。

视句意译为“我”“我(自己)的”。

③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商量、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

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六、且1.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七、若1. 代词第二人称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2.连词。

表假设,“如果”、“假如”。

表选择,“或”、“或者”。

与“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八、所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九、为1.动词,视句意可译为“做、成为、担任、是、算是”等。

有时,通“谓”,译为“说”。

2.介词,表被动。

或译为“给,替,向,对”等。

3.“因为”。

作介词或连词。

4.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十、焉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也可用于句首,表疑问语气,译为“哪里、为什么”等。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不译。

3.代词。

相当于“之”,指代人或事。

4.疑问代词。

译为“什么”、“哪里”等。

5.兼词。

相当于“于是”、“于之”等。

十一、也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否定、疑问、感叹等各种语气。

2. 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十二、以1.介词。

①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②起提宾作用,译为“把”。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④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目的、因果、修饰等关系,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三、因1.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趁着”“凭借”,“经过”“通过”等。

2.用作连词。

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等。

十四、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来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有时可译为“胜过”。

3.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4.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5.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与”可作动词。

译为“给予”、“授予”、“结交”、“亲附”、“对付”、“参与”等。

“与”作为文言虚词,主要有下面几种用法:1.作连词。

相当于“和”、“跟”、“同”。

2.语气助词。

通常写作“欤”。

①表疑问语气,用法大致和“乎”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

②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3.“孰与”连用,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或“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十六、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②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③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虽然”“倒是”。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十七、者①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②“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在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

③“者”有时放在时间副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④“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

十八、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十九、然1.连词。

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

2.“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3.“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

4.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

”5.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

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

6.“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

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二十、矣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

2.用于感叹句。

表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3.用于祈使句,表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