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环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专题复习以下是我学生XXX讲给我听的故事。
刚从XXX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学校。
一开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所学校竟然是一座半山腰上的破庙!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这是一所小学,只有一个老师,负责教授三个班级。
而且这里的环境几乎与外界隔绝,没有电视,能看到的报纸还是上个月的。
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最大的问题是找对象。
在这里待上几年,就会变成“和尚庙”或“尼姑庵”。
不过,这里的孩子们像“小大人”一样懂事。
删除了第一段开头的“男友XXX”和最后一句话的“男友像我一样,也是一名老师。
”,因为这些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
改写了第二段,使用了更加生动的描写,强调了环境对主人公的影响。
删除了第三段,因为它并没有涉及环境描写的内容。
改写了第四段,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主人公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同时强调了孩子们的特点。
一次,孩子们来到我的房间玩,看到办公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帅气的照片,好奇地猜测它是老师的男朋友还是老师交了男朋友。
我告诉他们那是XXX,孩子们欢呼着跑向操场,高兴地喊着“老师有男朋友了,男友叫XXX!”全校的孩子都知道了,他们在操场上蹦跳着,唱着欢快的歌曲,直到我出来制止才平息。
我知道他们懂事,虽然他们不知道XXX是谁,但他们为我找到男朋友感到高兴,以为这样他们热爱的老师就会留下来。
我没有扫他们的兴,我想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高兴的心情。
这里的老师一批批来,一批批走,留不住人。
这里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也是有一顿没一顿,饥荒得很。
在一堂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们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写自己最想说的话。
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心里话》。
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说心里话,我这时真想撒尿,我都快忍不住了。
但是,我想起老师平时经常对我们说的话,上课要用心听讲,心里不要有杂念,为了老师,我一定要把尿憋住!”看着这篇作文,我不禁哭了。
这个孩子太可爱了!学生跟我讲这些时,眼睛还是湿湿的。
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技巧1、抓住外貌描写,五官、体态、穿戴,揭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记忆。
2、品味语言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
3、留意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灵轨迹。
4、紧扣动作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5、揣摩心理活动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幻觉式(画面)“联想回顾”自言自语“紧迫、紧张时间”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常见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②标题的作用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③标题的好处、妙处是啥;(上海高频考点);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⑤为啥以此为标题。
【答题思路】1.分析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普通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父亲的花儿降了”,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
标题假如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别是环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这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如此我们就能够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标题的作用。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通全文线索;《顶碗青年》——表明写作对象;《在埃及数骆驼》——关联要紧情节;《生命的舞蹈》——象征或比喻;《秋天的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全文的线索;(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要紧情节;(6)一语双关。
3.分析标题的好处与妙处。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上面两种题型的综合式。
从两个方面答题:1、标题的含义;(普通答深层含义)2、标题的作用。
4.怎么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要给文章取一具合适的标题,别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1)用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作题目:《为人发服务》《走向日子》;(2)用能概括文章要紧内容的一具短语作题目:《草船借箭》《鲁滨漂流记》;(3)用贯通全文的线索作题目:《灯光》;(4)用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特定时刻、地方作题目:《在仙台》《景阳冈》;(5)用文章所写的要紧人物、情况、物品、地点的名字作题目:《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少女》《桂林山水》;此外,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主要扣文本,要言简意赅。
(完整版)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 环境描写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环境描写一、方法指导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的感情)。
四、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六、推动情节的发展。
七、深化作品主题八、象征、暗示做题步骤: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氛围。
社会环境: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1、衬托人物……心理2、交代人物……身份3、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第四步:结合文章中心作答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作答结合文章中心作答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①、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②、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2)自然环境描写的答题格式:A、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
B、表现人物……的心情.C、暗示社会环境。
D、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E、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
(3)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1、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2、是否渲染了气氛;3、是否设置了背景;4、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5、是否深化了主题;6、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中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环境描写句段作用
一、环境描写(一)题型:1、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从内心、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二)解题思路: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②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空间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③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④为……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埋下伏笔⑥揭示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关系。
②为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③暗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现实。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
二、句段的作用开头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①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②设置悬念(以故事开头或以发问开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③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
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⑤以诗词开篇,增加文采。
⑥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引起下文。
③总结全文(统摄全篇)。
✧中间段的作用:1、结构上:①承上启下;②呼应标题(开头、结尾);③做铺垫;④推动情节发展;⑤使文章脉络清晰。
2、内容上: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②强调……,点明中心;③若为插叙段,补充说明……的内容;④若为环境描写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结尾段的作用:(1)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画龙点睛)。
②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突破:记叙文(环境描写)
记叙文(环境描写)1.现代文阅读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文中划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先生老胡董改正①下岗失业那几年,我在淮河北路的超市门口摆了个书摊。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及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中招考点: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环境描写在记叙文、小说的表情达意、烘托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五年中考题中只有2011年《漓江情韵》第2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4、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描写并不陌生,但在具体文本中答题时不知从哪些角度分析、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二、复习目标: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试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能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练习环境描写作用的相关题型,总结出说明文标题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同学们,寒假过后开学时总会下一场大雪,你们知道下这场大雪有什么作用吗?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看看你们写出几条。
出示答案:1、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3、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4、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5、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6、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笔。
师总结:原来环境描写有这么多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文本去复习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要点归纳通过观察实体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 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2024-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讲练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件发生的场所。
描写自然环境可以渲染、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色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
在小说阅读中要特别注意环境与环境之间环境与情节之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环境的考法目前较为多样,常见的是环境作用、跟环境有关的环境词赏析、环境描写语句赏析等。
【常见问法】1. 文章对……的环境进行描写,有何作用?2. 请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3. 试简要分析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一、环境作用【答题模式】①内容上写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渲染......氛围(必须跟整个故事的感情基调相一致),为全文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③烘托XX(人物)......心情或衬托XX(人物)......性格(特点);暗示XX(人物)人物命运或者故事的结局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
⑤突出/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情感)或表现了XX(人物)......品质。
知识点巧记:渲主人背节【思路分析】中考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
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深化主题。
所以,解答环境描写作用的问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7记叙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知识划重点★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对策如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要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尤其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1·世纪*教育网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21*教*育*名*师3.记叙的详略: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21-cnjy*com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
(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6.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环境描写的作用)
⑤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 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 在坡下,帮拉货的车夫们把手推车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⑥我走到那座桥下,站在一棵树下躲雨。等许久,不见有手推车 来。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急,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 雨水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公共汽车偶尔经过。远 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常见命题题型
1.(2022安徽中考题)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 全文简要分析。 2.(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作答。 3.(2023辽宁阜新中考题)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有什么作用? 4.(2023江西中考题)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 语句的作用。
记叙文 中考专题复习 阅读
题型五:作用题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导图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课文回顾
鲁迅《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当堂训练
《风雪夜》凌鼎年
小说开头对于“风雪夜”的描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开头运用环境描写, 1.写风雪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环境本身
2.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环境本身
3.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情节
4.深化主题,虽是世纪寒潮,但人情温暖,突出杨
老头的善良。
主旨、人物
第一支钢笔 梁晓声
⑧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地问:“要帮一把吗?”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能正确识别和分析记叙文。
2.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段落大意的方法快速理解记叙文。
3. 训练学生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和评价记叙文。
5. 培养学生在中考中应对记叙文阅读题目的信心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4. 记叙文的事件发展分析5. 记叙文的环境描写分析6.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7.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8. 记叙文阅读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发展分析、环境描写分析、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记叙文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答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发展分析、环境描写分析、写作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记叙文的各种特点。
3. 练习法:设计记叙文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4. 第四课时:介绍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5. 第五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评答案。
6. 后续课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7. 结束语:总结本专题复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的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2022年中考专项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共25页)
1、考文意
通读全文,把握事件六要素
概括工主作要回内顾容 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人+事+结果(表述简洁、准确)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安全工程师游绍峰在黑暗的废墟下经历了69小时被困后艰 难脱险。
1、考文意
概工括作主回要顾内容
➢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动作
语言
描写
描写
心理 描写
描绘情态 揭示身份 反映心理 刻画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神态 描写
阅读例文(一),回答问题3:
肖像 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⑤ 段中要横线的句子。(2分)
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他清除压住双脚的石块的过程, 表现了他的理智与顽强。
2、考描写
工人作物回描顾写 环境描写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 渲染环境气氛 3 烘托人物心情 4 烘托人物形象 5 揭示主题 6 结构上,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考顺序
➢ 插叙作用
4、考顺序
插叙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
2 突出文章主题 3 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4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5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 根据典型事例把握人物性格
文中的××做了……+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概括人物形象
性格+思想品质+其他(外貌特征、地位等)
阅读例文(二),回答问题1: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我”是一个敬业负责、有慈爱之心、平等对人、尊重学生的人。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
,吴大夫,俺得的啥病?吴子皋不抬头,一字一顿声若洪钟地说,我只看症,不看病,
你要相信大夫,按时吃我开的药,三五个疗程,自然就会好的。
⑦被家人搀扶着来的病人,吃了药再来,不用家人搀着了,枯黄的脸色变得红润。
再抓几副中药,回家继续熬着喝,吃饭香甜,睡觉踏实,能在大街上转悠了,不由得
侧面描写 面带喜色,见人便说,这个吴大夫,真是有两下子。 ⑧每天一大早,吴家诊所排满了人,骑车来的,开车来的,蹬三轮来的,等着吴子皋
2.这种状态像极了( A )。 A.爸妈出去逛街,留我在家写作文 B.收到了朋友的明信片,很开心地写回信
这一段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樱井的状态: 苦闷,压抑,焦灼
人物
红色舞衣仍然不见踪影,警官们正一筹莫展,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雨声仿佛被 放大了音量,窗帘被掀开了一个角,“快看。。。。。。”
藤原千叶冲上去一把拉开窗帘,一件红色芭蕾舞蹈服赫然在目! “果然!立即封锁所有交通路口,全城搜捕!”
⑥吴子皋天赋异禀,着装打扮也与众不同,他留长须,穿唐装,端坐在太师椅上,
慈眉善目,稳若泰山,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时而微闭双日,把脉的手指偶
尔弹跳几下;时而睁开眼睛,让病人吐舌头,看舌苔,接下来开药方。开药方更是怪,
是用毛笔蘸着墨浆,写在一张草纸上,让病人拿着去隔壁的药房抓药。病人禁不住要问
⑲那被砍过的痕迹,豁豁牙牙的,露着白茬。 小⑳说病中人的心矛里盾一冲惊突,暗:①说吴,这子个皋吴坚大守夫职,业真理是想让V人S吴捉子摸皋不的透儿。子热衷仕途
②“妙手回春”的匾额VS“妙手”二字砍掉
1.简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①吴家诊所位于元城古槐胡同,是吴家的老宅子,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
人物
警官们进入卧室--房间很小,一张单人床之外,就只剩一条过道,房间 被黑色的窗帘捂得严严实实,但窗户似乎没有关严,外面渗入的雨在窗帘上晕开 了一个又一个墨团。桌上是揉成团的纸张,上面依稀有字,但完全看不清是什么, 似乎是写了又划掉,又写,又划掉。地上的头发缠成一团一团,夹杂着灰尘,附 着在原本面积不大的地板上,层层叠叠。
中考复习写人记叙文阅读
中考复习写人记叙文阅读一:知识点回顾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3、记叙顺序的作用:一、顺叙: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二、倒叙: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插叙: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
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一)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中考即将到来,各科的复习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其中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
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阅读,而记叙文阅读则是其中的重头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记叙文阅读,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
2. 熟悉文中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3. 了解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二、教学过程1. 学生预习在课前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先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其次,阅读时要重点关注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2. 教师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选择一个篇目展开讲解。
首先,要介绍文章的基本情境和事件情节,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的过程;然后,分别讲解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加深学生对这些人物的理解;最后,重点分析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如何营造出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3. 学生互动在教师介绍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篇目,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和心理活动,感受作者运用描写、对话等手法营造的文本意境和语言特色。
然后再与同桌或整个班级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4. 练习评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题型进行训练和评估。
例如,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写作题等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比赛,分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更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了解人物性格和心理,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中考做好语文复习铺垫。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十、开放性试题的注意事项
1、中心明确:“谈”时要针对话题, “谈”的内容应 从原文出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 的情感。
2、条理清晰:“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 式(议论记叙相结合),使表达有条理。 3、注意细节: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抓住关键词,注意 文字数量的要求。 4、积累材料:关注生活,广泛阅读,积累较丰富的材 料,“谈”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 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是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但用得不多。
(3)第三人称:以“他”叙事。不受时空限制,能 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五来自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及内容的概括
1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按时间推进划分
2)按空间变换划分
六、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 (一)掌握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引用的句子; ⑤起承转合的句子。
(三)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特殊含义 言外之义 深层含义
原则--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3、记叙文中的抒情的作用
分类: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 大的感染力。
九、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象征、讽刺、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欲扬先 抑)、伏笔、铺垫、渲染、铺排、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等。
一、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 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 心或段落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人物、环境)命题人:李宗刚审核人:初三语文组总编号:NO.10 【复习策略】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的人物分主人公(最能突出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人物)和次要人物,还有线索人物。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给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
社会环境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刻画人物的方法与作用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个方面。
1.正面描写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和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侧面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的……形象。
环境、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或……思想或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埋下伏笔)。
常用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平凡、朴实、纯真、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洒脱、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着、势利、循规蹈矩、寡言少语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提示文章主题等。
【阅读方法】1.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常考题目主要有“你认为****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等等。
解题思路:回答这一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到文中人物所做的事件(事)与所想的感情(情)来理解和回答,尤其是事件与事件间的转承,感情与感情间的变化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特质,即是什么品质在起影响作用的。
具体是要找准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外貌、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此类题型,一般可以从四方面揣摩:(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用来交待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
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有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二,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以及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考点例析】天色已晚朱山坡①我们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
为此,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
这是三斤肉的钱。
午饭后,我撒开双腿,往镇上的肉行飞奔。
每次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来的人物对白,想像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
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
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
我说,我不是来听电影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要买三斤肉回家。
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慷慨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
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
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
我得跟他们耗时间。
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
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
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
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伊豆的舞女》。
这是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
怪不得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
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
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委琐的卢大耳。
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门没人把守,畅通无阻。
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
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污垢……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座位上拎了起来。
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
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甜美、清澈、纯净的声音。
薰子在呼唤我了。
我心里答应一声,咬咬牙,掏出两块钱。
他既惊奇又尴尬。
昂首挺胸地走进电影院,我终于看见了薰子。
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
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告别……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
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
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的两块钱发愁。
母亲一再警告我,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
天色已晚。
但愿那些屠户将剩肉贱卖给我,让我四块钱可以买到三斤肉。
我把口袋里的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
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窜动。
我茫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
他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
“老宋贱卖给你的。
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
”卢大耳不像开玩笑。
我依然将信将疑。
“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
”卢大耳转身要走。
⑨我马上跳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上。
还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选自《朔方》2014年第2期,有改动)18.小说的情节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4分)19.小说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20.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
请选择一句指出其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2分)A.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污垢……B.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窜动。
☆21.小说中“卢大耳”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沉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
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
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他的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
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
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被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
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
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
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
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
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
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气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
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撅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气。
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
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
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地盖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气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
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
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
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⑧同样是一个冬夜,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
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
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
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
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
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从全文来说,题目中的“唱歌”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分)2.理解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4分)(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3.第③段中写道:“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4分)☆4.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心里活动。
(6分)(1)大姐:(2)二姐:(3)我和妹妹:5.结尾写道:“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一)(13分)18.①借买肉之机去听电影;②偷看电影却被抓;③因看电影而错过买肉;④受人帮助买到肉。
(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19.①交代了当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②初步展示“我”的性格特点;③为下文卖肉看电影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