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季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二单元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课件
课后作业
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 话写下来吧。
亲爱的读者: 1、天盛生下年活兴不亡重相,来信匹,眼夫一泪有日,责难眼。再泪晨并20。不.7.及代14时表7.宜软14自弱.2勉 。02,2002岁.07:.月2184不270.待1:24人8.2:。3002。J0u22l0-02:.2708.212040:72:2.8184:3.200J2u0l-20:2208:208:28:30Jul-2020:28 亲爱的读者: 2、仁千世者里上见之没仁行有,绝智始望者于的见足处智下境。,二只20〇有20二对年〇处7月年境1七绝4日月 望星十 的期四 人二日 。二20〇20二年〇7月年1七4日月星十期四二日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春亲去爱春的又读回者,: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为少成中年功华易都之学永崛老远起难不而成会读,言书一弃。寸,光放20阴弃:28不者7可永.14轻远.2。不02。 会02成0功:28。7.14.202020:2872.01:42.82:0320072.104:2.2802200:280:32087.14.202020:287.14.2020
随堂小练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 子抄写下来。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 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 方,一直到路的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 铺__上__了__一__块__彩__色__的__地__毯_ 。 梧桐树的落叶像 _一__个__金__色__的__小__巴__掌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 _两__只__棕__红__色__的__小__鸟_____。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比喻修辞(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喻修辞的含义,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比喻修辞的构成要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比喻句的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 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 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构成要素,学会运用比喻修辞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区分比喻句的不同类型,提高比喻句的创意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比喻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讲解比喻修辞的定义、作用及构成要素。
3. 比喻句的分类与特点: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4. 比喻修辞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运用比喻修辞,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喻修辞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喻修辞2. 板书内容:(1)比喻修辞的定义及作用(2)比喻句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3)比喻修辞的运用:找本体、选喻体、确定比喻词(4)比喻句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含有比喻修辞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比喻修辞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和答疑。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及提升练习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及提升练习第二单元核心考点清单4 古 诗 三 首一、读准字音菊残.(cán ) 橙.黄(chéng ) 橘.绿(jú) 挑.促织(tiǎo ) 傲霜.枝(shuāng ) 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提示:“径”右边第二笔是点。
“挑”第七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
三、多音字四、形近字五、重点诗句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用“霜叶”和“二月花”作对比,突出了霜叶的红,展现了深秋枫林的盎然生机。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表现的是秋天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景象。
诗人告诉朋友,深秋虽然万物凋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懈努力。
ti āo(挑水) ti ǎo(挑战) x íng(行人) h áng(银行)挑 行 寒(寒冷) 赛(比赛) 径(小径) 经(经过) 霜(霜叶) 雪(雪花)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挑促织”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氛围;“一灯明”给予我们温暖的感受。
通过对比,更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六、感知课文1.《山行》的作者是唐代杜牧,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诗中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2.《赠刘景文》的作者是宋代苏轼,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中的“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景象;诗的后两句中的“橙黄橘绿”,说明秋天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叶绍翁,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读准字音水洼.(wā) 脚印.(yìn) 凌.乱(líng)增.添(zēng) 棕.红色(zōng) 靴.子(xuē)二、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提示:“迟”中的“尺”最后一笔是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习作 写日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能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练笔,培养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习作题目:写日记2. 教材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要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能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作文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结合教材,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基本结构。
3. 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4. 练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尝试用日记的形式进行练笔,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进行交流与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日记的格式和写日记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日记。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2. 日记的格式:年月日、星期、天气3. 写日记的方法: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用心表达七、作业设计1. 课后观察自己的生活,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少于200字。
2. 互相交换日记,进行交流与分享,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包括日期、天气、星期几的书写位置。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3.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句、词汇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其写作兴趣。
2. 利用范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序表达。
3. 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习惯,增强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3. 通过日记写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日记的格式:介绍日记的组成部分,包括日期、天气、星期几,以及正文。
2. 日记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3. 日记的语言: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日记的情感:教育学生在日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2. 学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序表达。
3. 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2. 帮助学生将所思所感转化为书面语言。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日记的格式及范文;黑板、粉笔。
2. 学具:日记本、笔。
教学过程导入1. 老师出示一本日记本,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在里面可以写些什么呢?”新课内容展示1. 利用PPT展示日记的格式,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2. 出示一篇范文,引导学生理解日记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
2. 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讨论如何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表达。
同伴交流1. 学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日记主题和写作思路。
2. 老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倾斜(xiéxiá)骄傲(nàoào)蟋蟀(lǜshuài)橙色(céngchéng)增加(zēngzhēng)挑战(tiāo tiǎo)二、读拼音,写字词。
(5分)1.梧桐叶不guīzé()地平pū()着,给水ní()路增添了无尽的美。
2.hán()冷的冬天到来了,但是jú()花依然迎风挺立,做s huāng()怒放。
3.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一阵阵lí()花清dàn()的香味迎面piāo()来,让我感觉心旷神怡.三、下列词语搭配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晴明)的夜空(金黄)的叶子B.(彩色)的地毯(丰富)的谷粒C.(金色)的海洋(炎热)的夏天D.(广远)的音乐厅(香甜)的气味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10分)秋( )气爽秋风( )( ) 金桂( )香五谷( )登果实( )( ) 春华( )实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题(答案唯一,只填序号)。
(6分)1.下列词语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A.粉妆玉砌银装素裏B.生机勃勃骄阳如火C.艳阳高照挥汗如雨D.万物复苏鸟语花香2.对“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两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朗读时要读出轻松、愉快、活泼的语气。
C.体现出“我”愉快的心情。
D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
A.春B.夏C.秋D.冬六、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xxx,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下面我将从单元整体解读、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框架、学习活动、作业设计与评价、教学建议六个方面来进行本单元的解读。
一、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深秋道路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对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给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具备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同时也为后续由词到句,运用多种方法读懂难懂的句子,逐步做到惬意运用做好了铺垫。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基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的设置,结合本单元文本题材,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本单元可归属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知识构建(教参)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知识构建(教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秋天的雨》、《听听,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和《带刺的朋友》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单元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句。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课后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背诵课文段落:要求学生课后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巩固所学知识。
3.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预习下一课: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教师要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单元教材习题答案(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小练笔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 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花
草 自然
树
之景
……
选
——选自德国乌纳·雅各布的《太阳时钟》,顾白译
选文与《秋天的雨》的相同之处: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描写秋天,都 写了秋天的动物和植物。
选文与《秋天的雨》的不同之处:选文主要写了动植 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秋天的雨》主要以“雨”为 线索,写了秋天的美景。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思维支架:
选择 关注点
单元导读页导语
人文主题:金秋时节
秋天的代表性景物
《山行》:“寒山”“霜叶”
《赠刘景文》:“荷尽”“菊残”“傲霜” “橙黄橘绿”
《夜书所见》:“寒声”“秋风”
参考答案: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从《山行》 一诗中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霜叶(经过霜打的 枫叶)”可以看出是秋天。从《赠刘景文》中的“荷尽 (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傲霜(傲霜斗 寒)”“橙黄橘绿(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可以看 出是秋天。从《夜书所见》中的“寒声”“秋风”可以知 道是秋天。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
zuō fɑnɡ
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手工作坊、布店、
手工业工场。
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
zàn
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
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杨修宝一、单元解读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不同特点不同角度的秋天。
《古诗三首》描绘的都是诗人眼中秋天的美丽景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和颂扬深秋山林风光的绝句,作者咏物言志,以景寄情,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深秋时节,“我”在上学路上看到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上的美景。
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很多词语富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充满童真童趣。
《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课文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细腻地、多角度地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略读课《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诗歌描写了一些富有秋天特色的声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和延展。
本单元对这个语文要素进行有层次的安排: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梳理、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学用结合,安排了理解难懂词语的强化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选材灵活,内容宽泛,写法自由,是三年级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重要形式。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目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最终不受限制地记录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既是第一单元“体会习作乐趣”的进一步延伸,也为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打好基础。
二、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编排特点,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建议运用“四个结合”的教学策略让语文要素落地。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⑤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⑤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组的人文主题是“走进秋天”。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站在一个小学生的角度,记录了作者在一场秋雨后,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梧桐树叶铺满水泥道的迷人景色,抒发了作者内心对美丽秋景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三主模式,引导学生“重阅读、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采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在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中,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换近义词、借熟字猜词义等方法理解词语,体会作者对秋景的喜爱、赞叹之情,落实“语文要素”训练。
并懂得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产生发现美的意识,同时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读出作者对秋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运用借助近义词、借熟字猜词义、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运用抓关键词语谈感受的方法体会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落叶和水泥道的美及作者愉悦的心情,体会作者对秋景的喜爱、赞叹之情。
4.懂得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产生发现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借助近义词、借熟字猜词义、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运用抓关键词语谈感受的方法体会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
【教学过程】环节一:【情景导入,复习生字词】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美丽的秋天来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条秋天的水泥道。
水泥道大家都见过,灰色,阴冷,普普通通。
但是经过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你们再看看,看见了什么?(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幻灯展示画面。
同学们,当你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读一下课题。
(齐读课题)这么美的水泥道,我们的昨天学过的词语、短语朋友也想来参观呢,带上他们吧!第一组(会认、难读的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熨帖粘在第二组:(积累一组短语):亮晶晶的水洼湿漉漉的水泥道金黄金黄的叶子闪闪发光的地毯环节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作者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发出了怎样的赞叹感叹呢?(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汇报:“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指导朗读,读出水泥道的美,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有答案)
部编三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盘点一、单元语文要素金秋时节。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金秋时节”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1.易读错字。
犹.豫(yóu√ yōu) 橙.黄(chéng√céng)橘.色(jú√ jǘ)印.着(yìn√yìn g) 水洼.(wā√ wá) 凌.乱(líng√lín)棕.色(zōng√ zhōng)雨靴.(xuē√ xiē)钥.匙(yào√ yuè)缤.纷(bīn√bīn g) 厚.重(hòu√huò)喇.叭(lǎ√ lā)吟.诵(yín√yín g) 蟋蟀.(shuài√shài)振.动(zhèn√zèn)题例: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犹.如(yóu)水洼.(wā)B.凌.乱(líng)雨靴.(xié)C.钥.匙(yuè)喇.叭(cì)D.抖.动(doǔ)辽.阔(liǎ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易错音。
B项中,“雨靴”的“靴”读“xuē”;C项中,“钥匙”的“钥”读“yào”;D项中,“辽阔”的“辽”读音是“liáo”, A项全部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
2.易写错字。
(写对字形,并组词)赠:左右结构,左边略窄,右边略宽,左边“贝”最后一笔点画要短小。
斜:左右结构,左边“余”写的时候略窄一点第二笔由捺变成点。
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登”上半部分是横撤、点、撇、撇、捺。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倾斜( xiéxiá)骄傲( nào ào)蟋蟀(lǜshuài)橙色( céng chéng)增加( zēng zhēng)挑战( tiāo tiǎo)二、读拼音,写字词。
(5分)1. 梧桐叶不guīzé()地平pū()着,给水ní()路增添了无尽的美。
2.hán()冷的冬天到来了,但是jú()花依然迎风挺立,做shuāng()怒放。
3.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一阵阵lí()花清dàn()的香味迎面piāo()来,让我感觉心旷神怡.三、下列词语搭配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晴明)的夜空(金黄)的叶子B.(彩色)的地毯(丰富)的谷粒C.(金色)的海洋(炎热)的夏天D.(广远)的音乐厅(香甜)的气味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10分)秋()气爽秋风()()金桂()香五谷()登果实()()春华()实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题(答案唯一,只填序号)。
(6分)1.下列词语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A.粉妆玉砌银装素裏B.生机勃勃骄阳如火C.艳阳高照挥汗如雨D.万物复苏鸟语花香2.对“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这两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朗读时要读出轻松、愉快、活泼的语气。
C.体现出“我”愉快的心情。
D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A.春B.夏C.秋D.冬六、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梳理及单元重点要点复习 带目录
2020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附复习要点目录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一、容易读错的音石径.(jìn jìng√)赠.送(zēng zèng√)橙.子(céng chéng√)残.忍(cán √ chán)橘.子(jú jǘ√)泥.土(lí ní√)水晶.(jīn jīng√)棕.色(zōng zhōng√)脚印.(yìn√ yìng)水洼.(wā√ wá)增.加(zēng√ zhēng)凌.乱(lín líng√)颜料.(liào√ niào)钥匙.(shi √ shí)辽.阔(niáo liáo√)缤.纷(bīn√bīng)喇.叭(lǎ√ nǎ)抖.动(dǒu √ dòu)振.动(zhèn√ zhèng)掠.夺(lüè√ nüè)歌吟.(yín√ yíng)韵.味(y ùn √ y ǜn )二、多音字辨音挑 ti ǎo (挑战) 行 x íng(行走) 铺 p ū (铺张)Ti āo (挑选) h áng (银行) p ù (店铺)扇 sh àn(扇子) 曲 q ǔ (曲子) 别 bi é(别人)Sh ān (扇风) q ū (弯曲) bi è (别扭)乐 yu è (音乐) 藏 c áng (隐藏) 觉 ju é (感觉)L è (快乐) z àng (藏族) ji ào (睡觉)字音辨析:挑表示“用肩担着”“挑、担的东西”时,读ti āo ,如挑水;表示“用杆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开”时,读ti ǎo ,如挑战。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课前解析】本课三首古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了解古诗大致内容,能说出三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细读,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关注文本: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山中景致,后两句写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跃然纸上,用“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显露勃勃生机,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夜书所见》以景衬情,动静结合,运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关注写作背景:《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苏轼在杭州见刘景文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
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才得到小小升迁。
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
苏轼感慨刘景文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两个半包围结构,四个上下结构,七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引导学生书空,并注意观察,指导学生把握部件的位置与比例,把字写紧凑。
关注句子:在学习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所列举的诗句引导学生运用借助注释进行理解体会。
如“坐”的注释是“因为”,大致了解这句诗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橙黄橘绿”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其指的正是秋天。
【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2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5.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要素阅读-金秋时节(方法点拨+例题分析)(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要素阅读-金秋时节(方法点拨+例题分析)(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金秋时节阅读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中,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和诗意,体会感悟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能主动理解、主动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感受秋天的美丽。
阅读技巧理解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如:“疾驰",“疾”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分析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把词语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注意体会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秋天的雨》“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就是比喻句,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枫叶"是本体,“邮票”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再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也是比喻句,把“秋天的雨"比作“钥匙”,“秋天的雨"。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解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
1.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及想象到的画面。 2.确定成员,选择其中两句诗准备汇报。 3.小组集体朗读展示。
小组汇报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 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
明诗意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 朗读的语调舒缓。后两句语气较前两句明 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可以上扬。
互动课堂
学习古诗《山行》
自学要求
圈出古诗中描写秋天的景物。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正是/橙黄/橘绿时。
明诗意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这首诗 中写到了秋天哪些的景物?把相关词 语圈出来。
我圈的景物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圈画的词语,理解诗意。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 向上托。
读一读,想象诗句的景象。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夜书所见》是 宋代诗人 叶绍翁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书写 。其中后两句是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在这首诗
中,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留恋童年 的感情。
三、背一背,写一写。
山行
( 远上 )寒山石径斜, 白云( 生处 )有人家。 ( 停车 )坐爱枫林晚, ( 霜叶 )红于二月花。
学写字
一起来学习本课的会写字吧!
hán
jìnɡ
xié
寒径 斜
“寒”的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注 意笔顺。“斜”的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 “送”先写里面的“关”再写走之儿。
背诵和默写指导(课后第一题)
背诵这三首诗可以结合文中的 插图,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更好地 背诵。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格式:每 句居中写,标点不要遗漏。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理解字词,读通句子。
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字词吧!
明朗的天空
学认字
亮晶晶的水洼(wā)
“洼”形旁是“氵”, 意思是凹陷的地方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 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秋天的古诗。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4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知诗人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传世。
在理解诗句 基础上,体会诗 人要表达的感情。
互动课堂
迁移运用学法,学习 《夜书所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 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 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 《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 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解诗题
夜书所见
书写。 看见的景象。 在夜里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结构梳理
夜 书 所 见
景——冷 事——暖
思念家乡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山
远近相融
行 白云生处,人家居住 热爱自然
停车喜爱,枫林晚景
主题概括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 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见__闻__感__受__,表现 了诗人__愉__悦____的心情。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深__秋___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热__爱__自__然__的 美好思想情感。
学写字
pū
铺
梧桐树的落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ní
泥
“铺”要写得横平竖直, 右部分横面较多,间隔 要均匀。
第一课时
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 1939年8月生于上海。作品抒情、幽 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 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选自张 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法国梧桐 约在二十世纪一、 二十年代大量传入我国。主要由法 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 “法国梧桐”。叶子有5个叶尖, 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 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 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 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 称。
学写字
解诗题 zènɡ liú
赠刘景文
赠刘
赠送。 诗人的好朋友。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赠”横画较多,注意笔 画之间间隔均匀。“刘”
左边“文”捺变成长点。读好古诗,读出停顿赠刘景文学认字
[宋]苏轼
残是翘舌音 “橙”是翘舌音 “橘”读“j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写景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sònɡ
送 半包围结构
学写字
风吹梧桐叶发出 的声音。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送”字静中显动, 引出“寒声”,渲染了 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 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 凉的心境。
旅客思乡之情
诗人触景生情
萧萧梧叶 江上秋风
送
客情
游子不禁思念家乡、 留恋童年之情。
霜叶
二月花
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傍晚枫林的景色, 经霜的红叶比二月里开的花还要红。
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诗人会产生什 么样的情感呢?
诗人面对美景, 内心充满对大自然的 喜爱。
“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 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如何理解“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 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 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 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 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 自菲薄。
悲秋
思乡
诗人写哪些景物?
知有儿童挑促织, 想象 夜深篱落一灯明。
tiǎo
挑
还有个读音是“tiāo”
学写字
促织
篱落
一灯明
明诗意
用细长的东 西拨弄。
知有儿童挑促织, 蟋蟀的 夜深篱落一灯明。 别名。
篱笆
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 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 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 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拓展延伸
描写秋季的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课堂演练
一、根据诗意写诗句。 1.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_萧__萧__梧__叶__送__寒__声__。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_荷__尽__已__无__擎__雨__盖__。
课堂演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
作者抓住 荷尽 菊残 橙黄 橘绿 四种 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第二课时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 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古诗的 方法?
可以借助注 释和插图、联系 生活实际,想象 画面等方法理解
诗句的意思。
要把古 诗读正确、 流利,读好
停顿。
荷尽已无擎雨盖,
向上托举的舒展的荷叶
你能把这两幅图 分别对应“荷尽” 与“擎雨盖”这
两个词语吗?
荷尽
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已无擎雨盖
仍然
菊残犹有傲霜枝。
开败了菊花
傲霜斗寒
明诗意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
对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 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 傲寒斗霜。
四、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诗句吗?
山居秋暝 唐代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字词听写
同学们,水泥道大家都见过,普普通通,并不 引人注目。但是深秋一到,一夜秋雨,水泥道会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 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霜叶红 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这首诗朗读的总体基调是明快的。 诗的前两句,要读出深秋时节山景的 生机盎然;后两句语调应高昂上扬, 要读出诗人对枫叶、对秋天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明诗意
诗意:瑟瑟的秋风吹 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 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 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 己的家乡。
补充填空:
一阵阵( 秋风 )吹动( 梧桐树叶 ), 发出( 萧萧 )的声音,让人感到( 孤寂 )。
于是,此情此景,独自一人在外的作者发出了由衷 的感慨,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橙”右上角是两 个短撇;“盖、霜” 横画、竖画较多, 注意间距均匀。
结构梳理
赠 写景:荷尽 菊残
刘
勉
景
励
文 议景:橙黄橘绿时
主题概括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_刘__景__文__的勉 励诗,表达了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 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 这大好时光,_乐__观__向__上__、_努__力__不__懈__,切不要意 志消沉、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