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
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解析
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解析贵州作为中国的“生态大省”,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了一些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
本文将围绕贵州的生态修复前沿成果和典型案例进行解析。
一、前沿成果1.生物多样性保护贵州秉承了“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比如,贵州陆续修建了2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7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形成了鸟类、兽类、植物等多种生物研究资源。
此外,贵州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进行了很多科学研究,开展了多个物种保护的项目,如黄果树瀑布附近的黑叶猴保护研究、云南虫草研究,以及恐龙化石的发掘和保护等。
2.地质公园建设贵州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地理地貌,如黄果树瀑布、花溪喀斯特地貌等,因此贵州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贵州现有9个国家地质公园、20个省级地质公园。
经过持续发展,贵州地质公园拓宽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同时为地质学科的研究和环保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条件。
3.河流生态修复贵州地形多山,河流众多,在建设和发展中,一些河流经常被污染或水位下降,为此,贵州采用了多种生态修复手段,让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
例如,贵州修建了大量的生态滩防护工程,恢复了很多河道湿地。
所采取的生态修复手段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提高了周边居民们的生活质量。
二、典型案例1.强基固田工程贵州位于喀斯特高原地带,土壤肥沃,但也有很多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为改善这一现状,贵州推出了有针对性的强基固田工程。
该工程采用了多种措施,如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引进优质牲畜、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方式等。
目前,贵州强基固田工程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530多万亩,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状况。
2.毕节市大普法山景区环保建设毕节市大普法山景区处于喀斯特地貌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但在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下,景区的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此,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环保措施,如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电动汽车的使用推广、实现垃圾清理机械化等。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点领域有哪些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如清洁的空气、水、食物、原材料以及调节气候、控制洪水、维持土壤肥力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和退化,这不仅威胁到了生物多样性,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那么,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点领域有哪些呢?一、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首先,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对调节全球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森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此外,森林还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然而,目前全球的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过度砍伐、森林火灾、非法采伐以及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
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成为了生态系统保护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保护方面,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非法采伐和森林破坏行为。
同时,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保护森林中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在修复方面,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如土壤改良、物种引入等,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
二、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滩涂等。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水鸟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同时,湿地还具有蓄水、调节洪水、净化水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城市化、农业开垦、水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全球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成为了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任务。
在保护方面,需要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和监测,限制对湿地的开发和破坏。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不断发展,很多河道水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水质污染、河道改道、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并保护生态环境,各地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和推广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本文将围绕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展开探讨。
一、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概念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可持续的措施来修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段。
生态治理的目的是通过改进河道水质、修复生态环境和重塑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包括生物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水土保持技术、水资源管理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二、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1.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之一,它通过植物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手段恢复和建立自然的河道生态系统,从而实现河道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在很多地区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长江流域一些河段进行了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引种湿地植物和采用湿地过滤技术,有效改善了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湿地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长期受到开发和污染的影响,很多湿地已经面临破坏和消失的局面。
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已经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目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通过湿地保护区划、湿地恢复和植被建设等手段,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增强。
3. 河道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环境污染控制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设水污染治理设施、实施废水处理工程、整治污染源等手段,旨在净化河道水质、减少污染物负荷,改善水环境质量。
在中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对河道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力度。
4. 生态移民与生态补偿技术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不仅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关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及其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概述河道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其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环境,增强对洪水、干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达到维护水资源和土壤的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而生态修复则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重塑和重建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身动态平衡。
在河道治理中着重进行生态修复,不仅可以达到治理河流、改善水质的效果,还有利于保护和重建沿岸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二、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1.湿地建设湿地是自然的生物过滤器,能够有效清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在河道治理中,通过构建湿地植被和模拟湿地环境,可以有效吸收周围的污染物,同时为鸟类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
2.植被修复植被修复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水生植被,保持河道的湿度和稳定性,同时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泥沙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3.河道结构的改善河道结构的改善包括河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沿岸护岸工程和河床整治等方面。
通过对河道结构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稳定河道环境,提高水质,为生物提供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河道生态修复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的河道不仅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的绿肺,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2.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河道的生态修复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发展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河道治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河道治理是指对河流进行环境综合管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防洪抗灾和利用水资源等多种综合效益。
在我国,河道治理工作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全国性的“清江行动”、“美丽河湖”等重点河湖清理整治工程,大量河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各地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河道治理项目,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预防自然灾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未来,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提出更高需求。
河道治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各地政府和企业将继续加大对河道治理的投入,不断完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
我国河道治理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地区的河湖水质依然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和投入。
治理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需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水平。
河道治理项目的资金来源仍然存在问题,需要各地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资金合作机制。
我国河道治理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只有各级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加大对河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治理水平,才能实现河道治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共1029字】第二篇示例:我国河道治理行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治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河道治理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河道治理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诸多河道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人们开始关注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本文将对当前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性植物种类,可以提高水质和河道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湿地植物修复、生态浮床修复等。
湿地植物修复主要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将水中污染物质吸附在植物体内,并通过植物的代谢作用而得到净化。
生态浮床修复利用植物根系在水体中蓬勃生长,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水质。
二、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具体应用包括水生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建设等。
水生植被恢复是指通过引种水生植物,使其生长繁茂,形成水生植被带,从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人工湿地建设是指修建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的生长和湿地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水体的净化和修复。
三、养殖及繁衍技术养殖及繁衍技术是一种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通过养殖和繁衍水生生物如鱼类、藻类等,可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养殖和繁衍的水生生物可以起到调节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补充生态链的作用,从而改善水质和河道环境。
四、沉积物处理技术沉积物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处理河道中的沉积物,实现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常见的沉积物处理技术包括人工去泥、泥渣处理等。
人工去泥是指通过人工清理沉积在河道中的淤泥,恢复河道的水流通畅性。
泥渣处理是指对沉积物进行分离、过滤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以达到修复河道生态的目的。
未来的展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将逐渐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修复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生态修复技术与智能科技相结合,提高修复效率和效果。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河流生态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梳理和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将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定义、目标和重要性进行概述,然后介绍当前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实践案例,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河流生态修复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共同推动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河流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旨在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性的策略,其基本理论主要基于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
在生态学的框架内,河流被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了水、土壤、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恢复生态学则强调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逆转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整体性原理: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土壤、生物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避免片面地关注某一单一要素。
自我恢复原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即当受到干扰时,系统内部会进行自我调节和恢复。
在修复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自我恢复能力,通过适当的干预,促进系统的自然恢复。
适应性管理原理:由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预期之外的情况。
因此,需要采取适应性管理的策略,即在修复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复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流域综合管理原理: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流域尺度的系统,其健康状况受到流域内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从流域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实施综合管理的策略。
基于以上基本理论,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自我恢复能力、适应性管理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
河流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
河流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河流是自然界的运动之脉,它承载着人类生活所需的水资源,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许多河流岸线遭受了威胁,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河流岸线生态,许多技术手段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植被恢复是河流岸线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许多地方,河岸上的植被已经被人类的开发活动所破坏,导致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植被恢复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适应性强的植被来恢复岸线的生态系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根系和耐旱能力的植物,以增强土壤的固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繁殖能力强的植物,以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恢复河流岸线的生态平衡。
其次,堤坝建设是保护河流岸线生态的重要手段。
河流的渗透性较强,如果没有适当的控制,容易造成河流岸线的坍塌和侵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堤坝建设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建设合适的堤坝来控制河流的流速,减少河流冲击力,保护岸线生态系统。
在建设堤坝时,要根据河流的水力特征和河坡的地质特征,选择适当的建设材料和工程设计,确保堤坝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堤坝建设,不仅可以保护河流岸线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再次,生态修复是保护河流岸线生态的必要手段。
在许多地方,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当利用,河流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为了修复这些破坏,科学家们提出了生态修复技术。
这项技术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生物链,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生物修复来修复受污染的水体,将含污染物的水体经过处理后重新引入河流,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营养调控措施,改善水体的营养状况,促进藻类和底栖生物的生长,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实现河流岸线生态系统的再生,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总之,河流岸线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是维护河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河道恢复生态措施方案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其自然生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方案:
1. 河道水质净化:通过建设湿地净化系统,增加植物和微生物的净化作用,降低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2. 生态修复:在河道的两岸建设生态园林、湿地保护区等,引入多种植物和动物种类,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样性。
3. 河道岸线绿化:整治河道两岸的工业和市政废渣,建立河道绿化带。
并且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增加氧气含量,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4. 水生生物保护:建立保护河道水生生物的制度和措施,控制过度捕捞和捕杀以及禁止非法捕捞。
5. 禁止污水排放: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污水排放的管控和监测,禁止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道中。
6.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燃煤和柴油发电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河道污染。
7.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增加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加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8. 改善排水系统: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排污口的设施建设,确保排污水能够得到处理和净化。
9. 加强监测与检测:建立河道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生态问题。
总之,河道恢复生态需要综合施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都需要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实现河道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趋势
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趋势
生态修复分区是指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中,将生态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生态修复分区,以实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标。
近年来,生态修复分区在生态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展趋势如下:
1.精细化管理:随着生态修复分区的不断发展,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
在生态修复分区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特点和修复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政策。
例如,在湿地生态修复分区中,需要制定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具体措施,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2.多元化投资:生态修复分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多元化投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除了政府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如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
3.科技支撑: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制定更加精准的生态修复方案。
4.公众参与: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生态修复活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等方式,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
5.国际化合作: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也需要国际合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推进生态修复分区的发展。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目标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目标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道生态系统,同时满足人类对河道的多方面需求。
以下是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目标:1. 水质改善水质改善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首要目标。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水,以及河道周边环境的影响,城市河道的水质往往较差。
在进行生态修复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河道周边环境管理等,来改善河道水质。
目标是实现河道水质的明显提升,满足水质标准和生物生存需求。
2. 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恢复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核心目标。
城市河道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生物种群、植被覆盖、土壤质量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恢复。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恢复底栖动物种群、建设生态护岸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恢复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
目标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3. 洪水调节城市河道在洪水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雨季,城市河道需要承担蓄滞洪水的任务,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防止洪水灾害的发生。
在进行生态修复时,需要充分考虑河道的洪水调节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提高河道的洪水调节能力。
目标是实现河道的洪水调节功能得到有效提升,确保城市安全。
4. 景观美化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其景观美化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植被绿化、景观设计等方式,可以提升城市河道的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目标是实现城市河道的景观美化,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5. 公众亲水性提高公众的亲水性也是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亲水环境,吸引市民参与河道管理和保护工作,增强市民对河道的认识和爱护。
同时,亲水环境也可以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目标是实现市民对河道的亲近和爱护,让城市河道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
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关键技术与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一、关键技术1. 水质净化技术水质净化是河湖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关键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通过人工构筑物或设施,将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植物净化和微生物处理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2. 水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态修复是通过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修复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技术包括湿地恢复和修复、湖泊水质调控和河道生态修复等。
湿地恢复和修复是通过人工构建湿地,恢复湿地的功能,提高湿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湖泊水质调控是通过调整湖泊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改善湖泊的水质状况。
河道生态修复是通过恢复和改善河道的水流动态和河岸环境,促进河流自我净化和生态恢复。
二、应用措施1. 河湖水质监测与评估河湖水质监测与评估是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河湖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监测内容包括水体总磷、总氮、溶解氧、浊度等指标,评估方法包括水质类别评价、水质综合指数评价等。
2. 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工程是河湖复苏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构建湿地、水生态园和河道绿化等方式,改善水生态环境。
生态工程建设需要考虑水体的水力条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宜性,选择合适的植物和生物,以及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
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是保障河湖复苏和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通过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生态环境。
河道治理的创新方法借鉴国际经验
河道治理的创新方法借鉴国际经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河道治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国际社会上,各国都在探索创新的河道治理方法,以解决水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从国际经验的角度出发,探讨几种创新方法,并尝试对中国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生态河道修复在国际上,生态河道修复已被广泛应用。
生态河道修复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修复方法,通过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恢复和改善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
例如,荷兰的“河流连通性计划”通过拆除河道上的堤坝和挡水闸,帮助河流恢复自然的水道形态和生态过程,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综合利用是一种有效的河道治理方法。
许多国家都在推行雨水综合利用计划,通过将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后再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以新加坡为例,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灌溉和工业用水等,减轻了对河道的压力,保护了水源。
三、河道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国际上还有一种创新的河道治理方法,即将河道生态修复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这种方法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将河道纳入考虑,合理规划河道的空间,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功能。
例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通过将河道治理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将河道打造成了一个城市的亮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同时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四、强化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在国际经验中,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成功因素。
只有通过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才能形成一个共识,在河道治理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例如,瑞典的“隧道河”项目中,当地政府、社区居民、环境组织和企业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河道治理方案,实现了河道水质的提升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完善河道治理体制机制河道治理需要一个完善的体制机制来提供保障。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来负责河道治理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
修 复 的努 力 方 向 。
本 特征 :( )河流 生态 地貌 和生 物 1
、
一 … …
爨 一
一
~ 城 镇 绿j
( )河道 生境 结构 与河 流水 文 3
出 了适 应性 管理 策 略 。生态 一水 文
一
成 。 它既具 有较 高 的净污 、控 污 能
力 ,又不 影响其 过水 效 率 ;为重建
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
徐 德 琳 邓 白发 欧 阳琰 马东 跃 顾 惠忠 王 玉 姚 懿 函 安 树 青 l南 京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院 2 南 通 大 学 生命 科 学 学 院
3无锡市农林局 无锡
南京 南通
2 4 2 10 3
2 0 9 10 3 2 6 1 200
法 国在S i } en  ̄实施 了类似 的认 识 。为
了预 测 河流 的影 响 ,水深 土壤类 型 、栖 息 地 组成 及 生 态 因 子 等 要
直 径 均 为 ] 2 m的碎 石 、建 筑 垃 ~ c
圾 和 粘 土颗 粒 按 6: 2 成 :在 2: 组
动 态恢 复是 河道 生 态修 复 与功能 重
建 的重要 步骤 。美 国Mi o r ie s ui v r s R 实 施 的综合 治理 工 程是该 方 面 的典
水动 力模 型也 是被 广 泛使 用 的评
价 手段 。河 流水 动 力模 型被 广泛地
运 用在 河道 修 复 中 以对河 流 的空
床 生态 系统 主要 由河 床 内水 生生物
在 , 查 阅 阁 内外 河 道 生 态 泛
及 其生 境 组 成 。生 态河 道 并 不是 MlSS Ip R v S Sp e流域 ,其缓 带 r 中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一)该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包括土建小品、绿化种植等内容,建议实行小流水施工作业法,加强计划性和工程质量管理,采用统筹安排,集中采购,突击调运等手段,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二)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已施工完毕的工作进行调正,建议做样板段形式或设计人员看样验线的方法,减少施工中的失误和损失。
(三)新技术的应用1、生根粉:生根粉对于常绿针叶树种及难生根树种的快速生根、提高成活率具有明显效果。
2、保水剂:采用保水剂加强土壤的储水保水能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植物活力素使用,保证苗木营养平衡;4、蒸腾抑制剂使用、抑制苗木的蒸腾作用,防止苗木的过分蒸发导致缺水死亡;5、伤口涂补剂使用,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虫害危害。
6、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保证砼基础的质量。
(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措施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增加企业效益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为了使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在工程上进一步得到落实,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公司相关部门应积极协助项目经理部做好新技术、新工艺在本工程上的应用工作,加强服务和控制,同时成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和项目部主任工程师任正副组长,项目部各施工员为小组成员。
2、技术管理措施依据在本工程拟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内容,有针对性的编制工艺方案和质量控制对策措施。
并要认真的进行技术交底和有目的的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操作水平,使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收到实效。
3、管理措施定新技术、新工艺的管理措施。
落实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并进行评比和考核。
每一项新技术、新工艺在应用前和应用过程中。
要落实专人进进行鉴定和连续监控记录。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河道生态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提高河道水质,并达到持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是为了解决当前河道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
1.生态修复技术(1)河床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的植物,修复河道岸坡及河床砂石区的植被,提高河道抗洪能力和保水保土能力。
(2)湿地建设与恢复:在河道周边建设湿地,构建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净化能力,为水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水质治理技术(1)生物除磷技术: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有机磷物质,减少水体中的磷含量,改善水质。
(2)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利用湿地植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体质量。
3.河道岸坡防护技术(1)生物工程防护技术:采用天然的植物、生物组织等进行岸坡及岸边的防护,在维护河道生态的保护河道免遭侵蚀。
(2)生态护岸技术:通过改变原有的岸坡结构和岸坡物理特征,利用生态措施,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蚀能力。
(1)流域综合管理:通过统筹考虑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水资源利用,合理分配水资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持河道水流平衡,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和修复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减缓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河流健康、生态良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河流环境和生态福利。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现状1. 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技术。
通过植物的吸收、降解、沉淀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目前,在城市、工矿企业和农村等地广泛应用了人工湿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水生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提供生态位和栖息地。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的技术,通过构建植物修复带或水生植物人工湿地,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目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已在城市河道、湖泊、水库和养殖水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3. 鱼类修复技术鱼类对水体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摄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排泄废物等方式,改善水体的生态平衡。
目前,一些水域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中,已引入了适宜的鱼类进行水质修复和生态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深化和创新随着对水环境修复需求的增加,水生态修复技术将不断深化和创新。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水生植物,提高其吸收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工程技术构建高效的人工湿地系统;开发新型的生态修复材料和技术手段等,将为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2. 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未来,水生态修复技术将更加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城市等项目中,将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对农田、城市水体进行修复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3.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将与环境治理工作协同推进,形成全面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水生态修复技术将与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3年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河流生态修复行业逐渐兴起,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
目前,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商机。
一、市场规模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
2019年,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市场规模达到约320亿元,同比增长20.35%。
二、市场需求
由于早期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和人为活动的破坏,许多河流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损害,流域内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这也让河流生态修复成为了迫切需求的市场。
各地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了市场对河流生态修复的需求。
此外,近年来,河流水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人民的环保意识日渐提高,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河流生态修复工作。
三、市场前景
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扶持有力。
政府在环保工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支持和鼓励,对企业的创新开发和投资给予优惠政策,以推动河流生态修复事业的快速发展。
2.技术不断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也不断升级。
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修复效果,还能减少修复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3.市场竞争激烈。
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技术、人才、服务等各个方面竞争都相对较为激烈,需要企业采取创新、升级、转型等方式提高自身实力。
总之,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对河流生态修复的支持力度增加,河流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景越来越明朗,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外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城市河道整治是指通过对城市内部的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治理、恢复、更新,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城市在河道整治方面有着不同的做法和成果。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 历史:在中国,城市河道整治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利用,为城市内的河流整治奠定了基础。
具体来讲,北方民间古典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许多精华也流传到南方,如太湖流域水工李之仪修建的卢浮贡堤,晋惠公修建的晋春池都成为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
20世纪初,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河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污染和破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河道分段整治并利用其周边的景观资源进行绿化。
2. 现状:目前,中国城市河道整治工程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不同城市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
例如,昆明将“两江四湖”作为景观资源整治,天津采用了“海绵城市”理念,杭州从大运河中汲取经验,建设了“钱塘江十四桥景观带”。
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目标是修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提高生态效应。
同时为了达到高水平的目标,少数城市要大规模动员村民,整合资源等。
3. 趋势: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城市河道整治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如更好地满足城市功能需求、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增强水资源保护等等。
原先的治理目标不再是追求“有利于民生”而是生态文明、美丽的中国。
城市河道整治的趋势之一是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确保城市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利用高新技术,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将成为大势所趋。
二、国外城市河道整治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 历史:发达国家城市的河道建设和整治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河道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河水变得污浊、水质下降、河道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和修复河道生态环境,实施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势在必行。
本文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份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学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二、问题分析1. 河道受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河道周边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增加,在没有有效治理的情况下,导致河道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 河道生态系统失衡:由于过度开发和滥用,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被严重减少、水生动物种类减少等问题。
3. 河道流量不足:许多地区的河道由于受到了过度开采和排水的影响,流量严重不足,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被破坏。
三、方案设计1. 河道水质净化针对河道受污染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复:1)建设污水处理厂:将周边工业和生活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对河道的直接排放。
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多种方法,有效净化废水。
2)加强巡查和监测: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监管和巡查,防止乱排乱倒。
2. 河道生态系统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失衡问题需要进行良好的修复和保护:1)植被恢复:通过植被修复工程,重新引种适合于河道环境的水草植物,提高水体中氧气含量,改善水质。
2)生态保护区建设:选取一些受污染较轻的河段,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重点保护水中植物和动物种类。
3. 河道流量恢复针对河道流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复:1)限制水资源开采:加强对河道流量的监测和管理,对超标开采的单位进行处罚,限制水资源开采的数量,保证河道水流的持续供给。
2)流量调节工程:通过堰坝等工程手段,调节河道流量,维持水量平衡,保护河道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2008 6 (5)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的特征与前沿领域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努力方向。
河道生态修复的前沿领域徐德琳1 邓自发2 欧阳琰1 马东跃3 顾惠忠3 王 玉1 姚懿函1 安树青1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3 2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通 2260103 无锡市农林局 无锡 2140231 引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生态系统管理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河流对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提供食物、工农业及生活用水,还具商业、交通、休闲娱乐等诸多服务功能。
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河流生态系统还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主要通道之一,很多营养盐及污染物在河流中得以迁移和降解[1]。
在认识到河道的生态作用之前,欧洲与北美约90%的河道被渠道化。
近三十年来,随着对河道作为重要的物种迁徙通道和污染削减系统的认识,河道生态修复及其生态功能建设迅速兴起,并萌芽出河流(道)生态学。
如美国投资5亿美元恢复入湖河道Kissimmee 河,而同时,法国、英国、瑞士、芬兰等欧洲国家也大规模开展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工程。
2 生态河道特征河道生态系统包括河床内流水水体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
河床生态系统主要由河床内水生生物及其生境组成[2]。
生态河道并不是原生河道,而是通过一定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后,能够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河流廊道。
生态河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河流生态地貌和生物结构具有完整性;(2)河流生态功能呈多样性:如栖息地功能、过滤屏蔽功能、廊道功能、回源功能;(3)生物系统呈多样性;(4)河流具有连通性;(5)河流形态呈多样性[3]。
3 国外河道生态修复前沿(1) 河道清淤、人工渠回填和自然河道恢复是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基本步骤。
芬兰实施河道清淤后,来自纸浆废水的PCDD/F复合污染物显著降低[4];美国Kissimmee河生态修复中,回填了12k m长的人工渠,恢复了2.4k m 长的自然河流,结果在示范区内河水的S S,T P显著下降,而其D O上升,河道生态修复后,污染重金属Fe, Mn, As and Hg在5种鱼肉、鱼肝的含量减少7%~50%[5]。
(2) 河堤去除、河道加宽与河漫滩湿地恢复是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主要步骤。
英国实施河堤去除后;增加了洪泛平原(湿地)的面积,不仅对生态恢复有利;而且可减少洪峰10%~15%[6];瑞士将河道加宽,其景观指数增加,利于其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在Mississippi River流域,其缓冲带对来自非点源的污染物N的削减不良,但位于河漫滩的人工恢复的湿地具有非常显著的削减作用,虽然该作用受到流量、季节、N浓度与温度的影响[7]。
亲水单子叶植物荷花浮萍(3)河道生境结构与河流水文动态恢复是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重要步骤。
美国Missouri River 实施的综合治理工程是该方面的典范,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了多种生境结构与近自然的河流水文动态。
法国在Seine河实施了类似的工程,并强调了结构、功能与动态的统一,以及发挥最佳效果的所需尺度[8];多样的生境结构与多变的水文动态可为更多的净化污染的植物、小型动物与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4)河道及其河系网络的生态修复是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关键步骤。
河道及其河系网络是一个生态完整的活力系统,单纯进行主河道的生态修复,其功能的发挥将受到巨大的限制;同时,基于生境考虑的修复不如基于过程驱动的修复更有效。
尽管恢复河道的原始状态基本不可能,但选择参照河系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在流量、基质、河岸植被、河谷形态方面相同或相近;否则设计会失败;因此,基于地貌形态设计自然稳定的河道,进行河流恢复与生境重建是广泛采用的技术;美国以$94/m2的代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然而,由于欧美的河道渠道化严重,限制了他们对自然河流生态系统时空异质性和自然过程的理解;经常导致其生态修复的失败。
(5)修复与重建工程效果的合理评价和适应性管理是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必要步骤。
Downs & Kondolf [9]采用地貌、水文、泥沙、生态等指标,分别以四条河流(Moore's Gulch,California, USA,Kitswell Brook,Hertfordshire, UK, Deep Run,Maryland, USA and the River Idle,Nottinghamshire, U K)为例,对其恢复目标、短期行为、长期匹配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适应性管理策略。
生态-水文-水动力模型也是被广泛使用的评价手段。
河流水动力模型被广泛地运用在河道修复中,以对河流的空间和时间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为了预测河流的影响,水深、土壤类型、栖息地组成及生态因子等要素都需要被输入到这类模型中。
Bockelmann等[10]发展了一种生态水文模型,整合了水动力-水质二维模型Depth Integrated Velocitiy and Solute Transport(DIVAST),以及两种大型无脊椎动物栖息地适宜性曲线,来评估河流生态修复的成功与否。
大型无脊椎动物可以生活在一定的流速、水深、基底和水质范围内。
它们对生境的偏好度可作为检验模型的参数,这些参数适应度参数可以用偏好度曲线来描述。
这种整合的模型,为河道生态修复的设计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
4 国内河道生态修复进展十五期间,国内对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技术研发受到前所未有重视,一批技术在实践中诞生。
如河道生态坡岸建设中,构造湿地(安树青等,专利号Z L 200310106558.X),生态砖,简易土工模袋和软体排技术的利用等。
如河水污染净化的生态河床技术(安树青等,申请专利号2006 10039345.3),生物膜技术,高效微生物技术,水体曝气充氧和底泥生物氧化技术等。
如生态重建中生物修复技术(安树青等,专利号Z L200410041089.2,申请专利号2006 1 01 61292.2,专利号ZL 200410065474.00)等。
其中生态河床技术利用廉价的材料,设计一种适用于农村中小型河流的生态河床。
该生态河床主要由表面流湿地和沉水植物共同组成。
它既具有较高的净污、控污能力,又不影响其过水效率;为重建与恢复具有生命活力的河流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手段。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经过疏浚的河床,首先铺设一层复合基质垫层,厚度3c m,由直径均为1~2c m的碎石、建筑垃圾和粘土颗粒按6∶2∶2组成;在基质垫层上,构建表面流湿地;其垂直结构分为3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炉渣层,厚度10c m,由直径3~5c m的炉渣颗粒组成;泥炭层,厚度5c m,由直径2~3c m的泥炭颗粒组成;和土壤层,厚度2c m,由未受污染的土壤组成;在河床表面种植沉水植物,构成河流水生植物群落。
尽管国内的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整体上,国内对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还处于对国外技术零星的吸收、消化与适应性转化阶段;缺乏一个完整的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技术体系;为此,需要大量的工程规模的实践检验,以便筛选出适宜的技术及其技术体系。
另外,国内外河道生态恢复目标的重点不同,也需要我们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
5 结论从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研究和探索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态河道建设处于因现实需要而进行的工程修复阶段,对背后的生态学过程了解的还很少,需要借助“3S”技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方法等手段从大尺度上研究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从而对河道生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The Frontier Fields in EcologicalRestoration of RiversXu Delin 1, Deng Zifa 2, Ouyang Yan 1, Ma Dongyue 3, Gu Huizhong 3, Wang Yu 1, Yao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2008 6 (5)Yihan 1, An Shuqing 1(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2 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0;3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reau of Wuxi City, Wuxi 214023)A b s t r a c t : A l o n g w i t h b o t h t h e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cognit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 of river ecosystems, more and more effort was put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rivers. Scholars have developed a lot of applicable techniques, restored the damaged rivers and enabled the rivers more sustainable and ecological.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f ecological river was not enough so far and limited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situation of China, the direction of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as brought forward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Keywords: River ecosyste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unction regeneration 参考文献[1] K a r r J R , C h u E W. S u s t a i n i n gliving rivers[J].Hydrobiologia, 2000,422:1-14.[2] 张建春.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 143-146.[3] 姚云鹏,陈芳清,许文年,等.生态河流构建原理与技术[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35-138.[4] Malve O, Salo S, Verta M, et al.Modeling the transport of PCDD/F compounds in a contaminated river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restoration dredging on calculated fluxe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37(15): 3413-3421.[5] Chen YC ,Chen CY ,Hwang HJ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muscle and liver tissues of fishes from the Erren River, southwestern Taiwan, after the restoration in 2000 [J].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004,12(4): 358-366.[6] A c r e m a n M C , R i d d i n g t o n R ,Booker DJ.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floodplain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River Cherwell, UK [J].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rm Sciences ,2003,7(1): 75-85.[7] Crumpton WG. Targeted wetlandr e s t o r a t i o n f o r w a t e r q u a l i t yimprovement: Potential impact on nitrate loads to Mississippi River subbasins. Proceedings of the Self-Sustaining Solutions for Streams, Wetlands, and Watersheds Conference, 2004, 214.[8] Poudevigne J ,Alard D, LeuvenRSEW ,et al. A systems approach to river restora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Lower Seine Valley, France [J].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2,18(3): 239-247.[9] Downs PW Kondolf GM. Post-projectappraisals in adaptive management o f r i v e r c h a n n e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2,29(4): 477-496.[10] Bockelmann BN, Fenrich EK,Lin B,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cohydraulics model for stream and river restoration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4,22(4-5): 227-235.收稿日期:2008-07-15作者简介:徐德琳,南京大学湿地生态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湿地生态修复与流域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