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促进德育管理主题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教育的效果,而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德育课题的研究并不充分,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德育课题,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德育课题,提供一套全面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发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德育课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探究德育课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解决德育课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4.设计德育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5.评估德育课题研究的效果和成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德育课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现有研究的基础和进展。
2.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实际德育课题的情况。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找出德育课题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4.研究方案设计: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德育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5.方案实施:根据设计的研究方案,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包括教学实验、课程改革等。
6.数据评估:对实施的研究方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德育课题研究的效果和成果。
四、预期成果和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提供一套系统的德育教育方案,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格发展水平,促进全面发展;3.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本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具有指导意义;2.为其他相关德育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3.促进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五、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的进度计划如下:项目时间安排文献综述第1个月数据收集第2个月数据分析第3个月研究方案设计第4个月方案实施第5-8个月数据评估第9个月论文撰写第10-12个月六、参考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德育论文开题报告1. 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于德育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往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互动和创新性。
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3. 目标和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探讨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具体措施。
这将有助于改进德育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4.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挑战 - 创新教学方法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 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以支持研究的结论。
5. 预期成果预计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挑战有更深入的理解 - 提出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 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6. 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第1章:引言。
介绍德育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 第2章: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挑战。
探讨现代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 第3章:创新教学方法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介绍创新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性。
- 第4章: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
分析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程度。
- 第5章:结论。
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对德育教育的未来展望。
7. 计划进度•第1周:完成研究背景和目标的撰写•第2周:进行文献综述,收集相关文章和数据•第3周:根据收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第4周:撰写论文的具体章节•第5周:进行论文的初稿修改和完善•第6周:完成最终版论文的撰写和排版8. 参考文献•Smith, J. (2010). The role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mor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2), 191-216.•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Wang, L., & Odell, S. (2002).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mpact of politics and polic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8(4), 451-467.以上是《德育论文开题报告》的初步内容。
德育开题报告(5篇)
德育开题报告(5篇)【篇一】德育开题报告《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已经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聊城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
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
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
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
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德育课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开展一项关于德育课题的研究,以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德育的定义和意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德育课题的研究内容1. 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这包括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教育方法的选择。
研究可以探讨不同教育方法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2. 德育教育的效果评估德育教育的效果评估是指通过科学方法对学生德育发展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
研究可以探讨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
三、德育课题的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2. 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探讨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3. 专家访谈通过与德育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为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四、德育课题的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1. 德育课题的研究意义德育课题的研究对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可以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2. 预期成果预期的研究成果包括对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的深入认识,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2020年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下面是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一、课题的提出(一)几个契机1、适逢 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20xx年2月26日中共中央 ___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2、赶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深刻嬗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新的内涵。
在这一背景下重新思考学校的德育,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式,应该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迫切工作。
3、基于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给德育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促进了多方面的进步与,确定了今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发展方向,同时获得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初步经验。
(二)面临的问题1、应式教育的烙痕仍在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度不够,应式教育仍在学生身上打下了很深的烙痕,他们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学习,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2、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分溺爱;疏于管理;重知识轻德育。
3、德育教育实践性的不足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习惯于采取灌输、说教和强迫方式,达不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没有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
4、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我校的前身是一所厂矿子弟学校,因工厂破产,教师人心涣散,队伍极不稳定。
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中山街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几个契机1、适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德育实践活动开题报告。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2、赶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深刻嬗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新的内涵。
在这一背景下重新思考学校的德育,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式,应该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迫切工作。
3、基于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给德育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确定了今后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发展方向,同时获得了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初步经验。
(二)面临的问题1、应式教育的烙痕仍在对德育实践活动的认识深度不够,应式教育仍在学生身上打下了很深的烙痕,他们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学习,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2、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分溺爱;疏于管理;重知识轻德育。
3、德育教育实践性的不足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习惯于采取灌输、说教和强迫方式,达不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没有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
4、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我校的前身是一所厂矿子弟学校,因工厂破产,教师人心涣散,队伍极不稳定。
面临着全国性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明显滞后。
为了使我校尽快适应新形势、快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李学军校长提出以德育工作为龙头,振兴我校教育教学的学校战略发展思想。
鉴于如上情况,我们提出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我区、我校主体多元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主体多元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教育的教育,它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教育论和多元智能论。
主体教育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精神,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多元智能论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主体多元学生观认为,学生就是以学为生。
“学”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人生来就有的;“生”是指生活、生存和生命,学生要学会生活(自己的是自己做、别人的事帮着做、劳动技能学着做),学会生存(既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爱惜生命(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这就是三生有幸。
主体多元德育观认为,德育的主体是学生,德育过程就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可以通过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尊重学生的人格,“我要成为最佳的我”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伴随着我区主体多元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我校的学生自主管理也随之如火如荼的展开。
学生自主成立了校级学生管理委员会,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等机构,各个机构的负责人都由全校学生竞聘产生。
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委员担任校长助理,即“小校长”,协助校长管理学校有关事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学生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主持和参与升旗仪式、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内外活动。
在校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各个班级也都实施了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班级管理结构为班、组、队三级,即每个班设6个组,每个组设2个组长。
每个班都有1名班长、2名副班长、12名组长。
学科代表职责由不同的组长兼任,同时在班级还设立了不同的管理型的岗位,如礼仪检查、卫生检查、纪律检查等等。
巧借东风行大船,我区、我校我区、我校主体多元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呼唤德育生活化,在主体多元理论的指引下,以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为契机,探究、深化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品行修养。
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德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篇1一、选题缘由1、学校学生现状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
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
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
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
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德育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形式。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如何评估德育主题活动的教学效果也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促进小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德育主题活动的理论研究:包括德育主题活动的定义、特点、目的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2. 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确定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则,为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提供指导。
3. 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施研究:通过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实施德育主题活动,如何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4. 德育主题活动的评价研究:在实施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研究将探索如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评价德育主题活动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文献、数据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调研相关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和对策。
四、预期成果1. 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出可行的方案和建议,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2. 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评价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为小学德育教育的评价提供参考。
3.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推动德育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活动多样化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化研究》课题,是河北省"十一〃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10080008).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的意义和价值1.课题提出的背景:①时代的呼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②现实的需要: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现在学校德育方式仍存在问题:重灌输,轻体验;重防范,轻赏识;重说教,轻养成教育;用同一目标、同一模式教育评价儿童……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这一价值体验,针对性不强。
因此,很有必要搞“德育活动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③校情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提倡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实行全员育人。
我校的《通过德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品德育人方面有所探索研究,并且已经结题,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我们提出并着力搞“学校德育活动多样化”的实践研究,应该说是方向明确、有实际价值的。
2、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步入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他人或社会关系;从而尽可能调整行为、理顺关系,实现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创造性开辟未来。
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社交、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之一,它有着很强的组织性、自主性、活力和创造性,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活动、交流机会和参与社会公益等机会,从而能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然而,在高校学生社团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随着社团人员的日益增加和社团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组织管理不规范、社团宗旨不明确、社团活动不丰富、社员多数缺乏活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在组织管理方面对社员的影响。
2. 探究高校学生社团在宗旨宣传方面对社员的影响。
3. 探究高校学生社团在活动开展方面对社员的影响。
4. 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在社员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发放问卷来了解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宗旨宣传、活动开展以及社员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深度访谈则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和社员,通过与其进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获取更加深入的研究资料。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高校学生社团在社员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这些管理方式对社员的影响。
2. 宗旨宣传方面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宗旨的宣传方式、宣传效果以及这些宣传方式对社员的影响。
3. 活动开展方面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究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活动规模、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情况,以及这些活动对社员的影响。
4. 社员发展方面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对社员的培训、发展、评选等方式和措施,以及这些方式和措施对社员的影响。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项目背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项目提出的背景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所有类型的学校都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
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道德教育本着人的进步和人格提升的精神。
独特的价值。
因此,加强对德育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德育方法和方法,强调实效,具有深远意义。
2.中小学德育现状迫切需要改革。
目前,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很低。
道德教育将道德与日常生活分开。
道德教育的目标得到了无限的改善。
它与道德品质和道德生活的发展是分开的。
在理解道德价值观时加强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理解是太过分了。
理性价值,忽视其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重新教学,重新撼动,消除了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
这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从现实生活中教育的后果表现为:学生脱节,道德理解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遇到复杂的道德生活时很难适应,无能为力;学生有“多重人格”,表达为“面对面的一套,背后一套”。
3.我们学校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深化需求。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和整合了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德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继承和发展。
以特色德育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模式和德育管理模式。
在研究中,我们努力找出道德教育的现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实验,为改变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同时,通过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和学生的互动,优化和完善学校德育环境和效能,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型和管理范式。
(2)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改变现有的教育者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视为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是指在进行德育研究或实践项目前,撰写的一份关于研究主题、目的、方法等方面的提纲性文档。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德育开题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开题报告1. 选题背景:- 介绍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德育主题,以及这个主题对学生、学校或社会的重要性。
2. 研究目的:- 阐述研究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明确研究的目标,例如是否是为了改进校园德育管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等。
3. 研究问题与假设:- 提出研究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假设,以指导后续的研究方向。
4. 文献综述:- 对相关领域的德育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观点和方法。
对已有研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5. 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说明这些方法为解决研究问题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6.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列出整个研究的计划和时间表,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所需资源等,以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
7. 预期成果:- 阐述研究完成后预期的成果,可能包括学术论文、实践建议、德育改进方案等。
明确研究对实际工作的贡献。
8. 研究团队:- 介绍参与研究的团队成员,包括研究者、指导老师、实地合作方等。
9. 风险与挑战:- 分析研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0. 参考文献:- 列出开题报告中引用的文献,确保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
### 结语开题报告是整个德育研究的起点,它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框架。
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内容清晰、合理,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计划。
德育开题报告
德育开题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德育不仅关乎个体的道德品质发展,更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探讨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
二、德育的概念与目标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意识。
德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通过德育,我们希望培养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任的公民。
三、德育的重要性1. 构建良好社会秩序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 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通过德育教育,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品德和性格,注重自身的修养与发展。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特质。
4. 提高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四、德育教育的方法1. 榜样示范教师、家庭和社会都应该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榜样。
通过身教而非言教,学生能够从身边的榜样中获取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课堂教育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不仅限于道德课程。
在各科教学中注入一定的德育元素,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
3.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需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倡导正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4. 社会互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与关怀。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还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然而,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上。
因此,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为教育者提供有关如何有效融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指导和建议。
研究内容1. 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探讨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揭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关系。
2. 探索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策略:研究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寻找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途径。
3. 实践与评估:设计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德育成效进行评估,找出有效的推进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其次,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实际推进德育的策略和效果。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和实践,预期将获得以下成果:1. 揭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关系,增强人们对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视。
2. 发现有效的推进德育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3. 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综合能力,营造和谐的研究氛围和学生发展环境。
研究计划1. 收集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和综述,分析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2. 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开展实证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推进德育的策略和效果。
4. 整理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5. 结果呈现与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并接受同行评议。
预期时间安排本研究预计将在6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第二、三个月:研究方案设计和实证研究- 第四、五个月: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 第六个月:结果呈现和讨论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研究[J]. 教育科学,20XX, XX(X): XX-XX.以上是我对于学科教学中推进德育的研究开题报告的初步构思,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反馈和指导,谢谢!。
(德育研究)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德育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1.德育改革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韧不拔地增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各级各种学校一定更为重视德育工作”,并且,近20年来 ,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高和人品完美方面的独到价值。
因此增强德育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改良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实效 ,意义深远。
2.中小学德育现状急待改革。
目前 ,德育实效性低靡 ,道德教育把道德和平时生活分别,德育目标被无穷提高 ,离开主体道德心剪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在道德价值观认识上过于增强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需要的工具理性价值,而忽略它的知足主体自我完美的价值;在德育过程中忽视道德学习主体性 ,重说教 ,重外烁 ,消泯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
这类忽略学习者的感情和生活要求 ,离开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结果表现为 :学生知行脱节 ,道德认识不可以转变为行为 ;学生在遭受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 ,力所不及;学生拥有“多重人品”,表现为“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3.我校现代德育教育发展与深入的需要。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 ,汲取、交融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 ,对教育的德育教育睁开了理论与实践研究 ,意在继承、发展拥有我国特点的德育教育理论 ,并以此为指导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及德育的管理模式。
在研究中 ,力争在找准目前德育弊端的基础上 ,经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试试 ,为改变德育现状 ,增强其实效性出一份绵薄之力。
同时 ,经过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学生的互动融通 ,实现学校德育环境和收效的优化改良 ,并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式和管理范式。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转变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教育观点。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引言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德育课题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德育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期为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德育的定义和意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品德、有担当的公民。
德育的意义在于: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等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2. 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德育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能力。
三、德育课题的研究方向1. 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评估不同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为德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 德育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德育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3. 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研究如何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德育课程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如何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并通过评价研究提高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德育课题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分析不同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2.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德育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 案例研究: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教育案例,深入研究其实施过程和效果,为德育教育实践提供经验和启示。
4. 专家访谈:通过与德育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研究观点和经验,为德育课题的研究提供专业指导。
德育特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
德育特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3篇)德育特色课题篇1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育专心于未来。
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
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二、课题的界定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
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
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
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翰林”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促进德育管理主题活动的研究
开题报告
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高中部课题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而且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而国内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多数是专家学者在研究。
对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德育管理不甚了解,比较陌生,但大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赖于课堂的系统专业教育和理论的灌输,而且更需要大量丰富的课外实践锻炼。
从而完善和促进德育管理工作。
于是,高中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生社团”热。
但是由于“社团”本身要求学生的能力素质较高,因而中学阶段,除了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社团制——以社团为龙头的校外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中学开展了《基于网络平台下少儿科技社团组织建设与管理实施研究》,很少提出学生社团活动方面的研究,更无从谈起此渠道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为此,我们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深厚的地域文化基础,提出和选择了“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高中部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促进德育管理主题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即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
在这种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
2、课程改革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
它既不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一类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
面对时代挑战,本课题通过学生社团的组织、运作等这一角度,对目前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剖析,对学校教育更好地开展活动,更好地整合活动,利用活动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3、学校发展的需要
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实验学校承办于2004年9月。
是一所集中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民办学校。
学校座落于东莞市东江与环城路交汇处,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现有中中学138个班6700名学生。
学校是东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为促进学生能力锻炼和学校发展,学校于办学初就组织成立了”翰林”特色社团。
4、德育管理的需要
“翰林”特色社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组织管理的舞台,它犹如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成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台阶,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概念界定
1、“翰林”特色社团指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在有特长的教师指导与带领下,由一批具有共同的志趣、爱好和特长的青少年自愿组成的群众团体。
(2)人与社会:涉及本地的历史、社会、人文和经济。
如社区的发展、社会的变迁、风土人情、港口文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由“翰林春”文学社、“翰林书画苑”、“小绿叶”记者团对这些现象、情况进行采风、创作、报道等。
(3)人与自我: 涉及学生生活和健康的方方面面。
如对自我发展的认识。
对自身社会人际交往、沟通、价值观等。
由“翰林秀”街舞社、跆拳道社、乐队社等组织进行定期的活动。
3、“翰林”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
(1)组织策略有效合理地挖掘学生人才,培养学生能力。
所有社团的社长、社员的确定都来自于学生自主竞标。
活动章程、活动内容、活动展示等的确定安排都来自于社团成员的群体智慧,教师在其过程中体现指导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地培养。
(2)教学策略社团活动除了拥有活动课一般教学组织形式,还应立足自身特点,探索更灵活,更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如与其他学部,培训中心制作节目,追踪热点,开展社会调查等。
(3)指导策略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或受到挫折,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强指导。
(4)师训策略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改变观念,形成合力,自觉地承担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做好全程的辅导工作,为社团活动提供质量保障。
4、“翰林”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
(1)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必须把握整体性、特色性、参与性、过程性、真实性、规范性原则。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在具体操作中,探究“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究评定”等有效的评价方法。
采用活动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原则,评价结果和学校评比“校园之星”相结合,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
(三)研究假设
根据对“翰林”特色社团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课题研究,其效果可以高于目前一般教育教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可以传承翰林文化,丰富学生校园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特色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长,并不断提高学生在艺术、文学等方面的修养,服务校园,服务社会,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更能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四)创新之处
1、中学社团活动研究是一项新事物,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兴趣小组和学校特色项目。
它既联系着教师的指导,又联系着学生的学习,还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2、社团活动指导以本校教师为主,辅以聘请外校的教师,开辟多处活动区域,集合优质教育资源,共进行探索研究。
3、我校在校刊上建立了特色社团的主题版面,能及时把各社团过的过程中的文字、图片、录音等资料显示出来,有助于实行过程管理。
4、以为开展社团活动,因而占用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
对德育管理也有一种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得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借鉴。
2、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
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个案研究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点面结合,使实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0——2011.8)确立课题组织,论证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明确意义、方向,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11.10——2012.12)开展各项研究工作,逐步积累材料。
3、总结阶段(2012.12——2013.7)总结各项成绩,提炼经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七)参研人员
组长:曹勇
副组长:张蓝
组员:张志斌、杨慧平、姚璐、罗梦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