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合集下载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问答题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两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 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3 、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斗争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

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包括损伤与抗损伤);4)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4、简述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含几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5 、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

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

《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病理解剖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形态结构的改变,从本质上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转归的学科。病理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学主干学科。病理解剖学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对重要的概念和疾病以教师讲授为主,尽可能讲深、讲透;对相近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列表比较或自学;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定自学参考书并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绪论1学时

知识点: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课件第一章

病理学课件第一章

Company Logo
(二)病理切片观察
1.首先用肉眼观察切片,了 解整个切片的大致情况。 2.用低倍镜全面观察切片, 辨别是什么组织、病变部位、 与周围组织的大致关系。 3.在病变部位转高倍镜,观 察组织的形态及病变的细微 结构。
Company Logo
五、学习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学习病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 指导思想,正确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共 性、个性及其转化规律;正确认识形态与功能、局部与 整体、原因与条件、健康与疾病的辩证关系,从而在本 质上认识疾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ompany Logo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通过手术切取、穿刺、钳 取等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或病变器官,通 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检查和组织培养 等方法,对疾病做出病理诊断,这是临床最为常用的 病理学检查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做术中冷冻病理检查。
尸体解剖检查简称
尸检,即对死者的
遗体进行病理解剖
和系统的形态学分 (一)
析。
尸体解
(二)活体组 织检查
通过采集病变处的细胞, 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细 胞的来源可以是病变部位 的脱落细胞,也可以是自 然分泌物、排泄物或体液
(三) 细胞 中的细胞。
学检查
剖检查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3、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4、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5、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6、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7、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8、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9(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

<13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

9(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

度>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理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理

胰腺的解剖形态
胰 腺 正 面
胰腺的解剖形态
胰 腺 后 面
胰腺的解剖形态
胰头较膨大,被十二指肠“C”形包绕,胆总管胰头段在胰头 后方的沟内,并常埋在胰腺组织,因此胰腺癌或慢性胰腺炎时, 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十二指肠受压的症状。左下方钩状突起将 门静脉起始部及肠系膜上血管夹在胰腺实质部,所以胰头肿大 可压迫肝门静脉,导致腹水。
胰腺解剖与病理生理
肝胆胰外科
概述 胰腺的解剖形态 胰腺的血供 胰腺的淋巴回流 胰腺的组织结构 胰腺的功能
概述
综述
胰腺最早是由古希腊解剖学家Ruphos将其命名,希腊语为 Pancreas。
胰腺为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腺体,是内外分泌混合腺, 其中外分泌部占腺体的绝大部分,属消化腺,分泌胰液并经 导管排入肠腔,主要对食物起消化作用。内分泌部是散在分 布于外分泌部之间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 抑素等激素进入血液或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归纳上诉,胰腺各部分的动脉供血情况如下:
胰头部: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供血,二者在胰头前、后面和实质内构成动脉弓,由 动脉弓发出分支至胰头和十二指肠。因此胰头的动脉分布与十二指肠相同,切除胰头必 须同时切除十二指肠。胰头及钩突还接受部分来自胰背动脉右支的血液。
胰体、尾部:由来自脾动脉或腹腔动脉或肝动脉的胰背动脉极其左、右分支、脾动脉的 多数细小胰支和较大的胰背动脉、胰尾动脉等分支供血,这些血管穿入胰体、胰尾实质 内并相互吻合形成动脉弓。

(完整版)《病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病理学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病理解剖学着重从形态变化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病理生理学则着重从机能和代谢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任何疾病都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的改变,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关系,互相影响,不能截然分开。

学习病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全身与局部变化的关系.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验。病理解剖学的实验内容,包括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等。病理生理学则安排一些必要的动物实验。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亲自操作,结合理论,独立思考,认真分析总结。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病理学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临床,加强临床症状与病变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习效果。

病理学教学时数为45学时,其中总论25学时,各论19学时。

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史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任务和性质.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一章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疾病、死亡的概念。

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

3、了解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教学内容]

疾病的概念,病因学概论及发病学概论。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肺部病理生理及解剖

肺部病理生理及解剖

呼吸病学病理生理及解剖

1、呼吸系统从早期胚胎发生到出生后分为:假腺期(24天~16周)、小管期(17周~26周)、终末囊泡期(26周~出生)。至8岁时才停止发育。

2、在24天时从内胚层的消化管腹侧开始,适在咽部的尾侧发生肺芽,此芽近端连于喉的管道即为气管,气管与食管之间有气管食管隔,二者之间有瘘管相连,称为气管食管瘘,气管远端分为左右肺囊,产生左右支气管,继而形成叶支气管,第5周开始产生段支气管,第10周可分至4~8级支气管,12周时肺叶也明显形成,16周时肺内支气管已达15~25级,以后又分出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延续到肺泡期,在肺芽扩展分支时,包绕肺芽的间质伸入分支间并包绕各级分支,分化成为呼吸道的平滑肌、软骨、血管、淋巴管以及结缔组织、脏层胸膜等。

3、气管与支气管的软骨是有近端向远端发展的,在第4周时,软骨首先在气管内壁出现,第10周时在主支气管内出现,第12周时见于段支气管,16周时可增至6~12环。呼吸道上皮起源于内胚层,间或也来自外胚层和中胚层,有8种上皮细胞和2种游走细胞。在假腺期,呼吸道粘膜与食管相似,上皮为复层上皮,以后逐渐衍变成假复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起始时统一的未分化型,以后逐渐分化成7种细胞。纤毛细胞出现较早,在第10周时可在气管上皮内见到,在第13周可见于所有支气管树的各级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杯状细胞在第13周开始出现于气管和支气管,逐渐远向生长直到32周,其中分泌性糖蛋白与分泌酸性糖蛋白的杯状细胞相等,在成人则以分泌酸性者为主。浆液细胞在胎儿出生后才发生,可能起源于基底细胞。Clara细胞是细支气管上皮的主要细胞,无纤毛,有丰富的分泌颗粒,提供纤毛液体环境。刷状细胞类似小肠上皮细胞,游离缘有微绒毛,在人胚呼吸道上皮中无此种细胞,可能存在于成人。中间细胞起源于内胚层细胞,为纤毛细胞和腺细胞的前驱细胞。基底细胞在人胚10周上皮分化成假复层时即已形成,位于柱状上皮细胞的深面。此外还有Kulchitsky细胞及起源于中胚层的淋巴细胞和球状白细胞。Kulchitsky 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为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

解剖、生理学、病理学

解剖、生理学、病理学

(一)解剖学基础

绪论: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运动系统:骨的分类与构造;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的组成;椎骨的连结,脊柱的组成与特点,胸廓的组成,骨盆的组成,男女骨盆形态的差异;颅的顶面观与侧面观,脊柱的整体观;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其辅助结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足弓的组成与特点;肌的分类;胸锁乳突肌、膈、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与小腿三头肌。

消化系统: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咽峡的概念;唾液腺的组成及其开口;咽的分部及其形态;食管的分部与狭窄;胃的形态、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与特点;大肠的组成及其特点性结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肛管的形态;肝的位置与形态特点;肝外胆道系统的组成;胰的分部;男女腹膜腔的区别;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腹膜形成的陷凹。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易出血区的概念;喉软骨的组成;喉腔的分部;气管位置及分部;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肺的形态;胸膜腔、肋膈隐窝;纵隔的概念、分部及其内容。

泌尿系统:肾的形态、位置、被膜、结构;输尿管的分部与狭窄;膀胱的形态、内面结构;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

生殖系统:睾丸的结构;附睾的作用;精索的概念;前列腺的形态;男性尿道的分部及两弯三狭;输卵管的分部;子宫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阴道穹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乳腺的结构。

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体循环及肺循环途径;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心传导系统;冠状动脉的分支;体循环动脉的组成及分支;体循环静脉的特点;体循环静脉的组成及其属支;上、下肢浅静脉;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导管的组成及其淋巴收集范围。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部分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它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2.刺激:能够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3.反应:是指由刺激引起机体的活动变化。

4.兴奋:指机体或可兴奋组织、细胞在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

5.抑制:指机体或可兴奋组织、细胞在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减弱。

6.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7.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8.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故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以及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简称稳态。

10.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新构筑新结构的吐故纳新的生物过程。包含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能量产生及转换利用)。

1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是体内最重要、最普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调节方式。

1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1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由于自身特性对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过程。

14.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部分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它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2.刺激:能够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3.反应:是指由刺激引起机体的活动变化。

4.兴奋:指机体或可兴奋组织、细胞在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

5.抑制:指机体或可兴奋组织、细胞在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活动状态减弱。

6.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时,刚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7.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8.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故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以及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简称稳态。

10.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新构筑新结构的吐故纳新的生物过程。包含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能量产生及转换利用)。

1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是体内最重要、最普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调节方式。

12.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1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由于自身特性对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过程。

14.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三) 从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切入
医学研究包括医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两种不同方法,二者应紧密结合, 不可偏废。基础医学研究往往从临床研究中获得信息,在医学实验中做出 解释、得到科学依据,再回到临床加以检验。
实验研究可将影响病人的复杂因素转化为单因素控制,从无序中寻求 有序的规律,从而揭示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原因)和发病 环节,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临床进一步实践去验证, 上升为医学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不断的总结提高,发展 为新的理论。
● 病因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 并赋予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也可以说,病因是指 引起某一疾病或证候的特定因素,它决定疾病或证 候的特异性。
西医的病因分为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机体必 须物质的缺乏、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等。
中医的病因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淤血、 痰饮、外伤、虫兽伤等。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所造成。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 “正”,“邪”两个方面:“正”即“正气”,是指人体本身 的功能活动,表现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调节功能,和对致病 因素的防御能力;“邪”或称“邪气”,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致病的原因在于邪,但发病的关键在于正,如果人体正气旺盛, 抵抗力强,则邪气不易侵犯,或虽有邪气侵袭,也不会发生疾 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当人体正气相对 虚弱,不足以抗御外邪时,邪气乘虚而入,才能发生疾病。疾 病的发生与演变就是邪正斗争,互为消长进退的结果。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百度文库.

病理生理学问答题_百度文库.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两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3、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斗争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有规律的病理过程。

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包括损伤与抗损伤);4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4、简述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疾病和病理过程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含几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5、何谓疾病的病因和诱因?病因、诱因和条件三者的关系如何?

某个有害的因素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会产生某个特定的疾病,这个有害因素就称为该疾病的病因。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过程(pathologic process)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3、病因(etiology 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4、疾病发生的条件(predisposing factors)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5、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6、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organism as a whole)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7、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8、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9(1)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

9(2)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45mmol/L (或mEq/L),血浆渗透压>310mmol/L1。10、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X围,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或mEq/L),血浆渗透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1001522002

总学时:96(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

总学分:5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本科护理学专业

预修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4、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对重要的概念和疾病以教师讲授为主,尽可能讲深、讲透;对相近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列表比较或自学;删去教材中临床已较少见的疾病,增加部分教材中没有但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病变。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定自学参考书并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定期开展形成性评价,如提问、实验报告等。改革考试题型,部分题型参照执业护师资格考试题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

病理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方法及其发展史。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总论: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

2、各论:研究各个器官或器官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

尸体剖检(autopsy)

活体组织检查(最广泛应用)

细胞学检查

动物实验

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尸体剖检(尸检):

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对疾病作出诊断,查明死亡原因。尸体解剖的作用:

①确定诊断,查明死因。提高诊治水平。

②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和新发生的疾病,为卫生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③积累各种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作为深入研究和防治这些疾病的基础的同时,也为病理学教学收集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

二、活体组织检查:

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简称活检。

活检的意义:

①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病理诊断,可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②冷冻切片快速诊断,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

案。

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动态了解病变的发展和判断疗效。

④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可对疾病进行分子和基因方面的研究。

三、细胞学检查

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的方法。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健康普查。

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的特点。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理、病理和解剖结构。生理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命现象和机理。病理学则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机体的各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解剖学则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大小、结构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生理学、病理学和解剖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学习生理学、病理学和解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并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
• 分流大小与方向取决于PDA大小及大动脉间的压差

• 左向右分流 左室容量负荷增加 左心扩大 动
力性肺动脉高压 右室壁增厚、肺动脉增宽 肺 动脉压继续升高 右扩大、左心缩小 梗阻型肺动 脉高压 右向左分流(差异性紫绀) 艾森蔓格综 合征。
实用文档
动脉导管未闭常用超声切面
• 当伴有继发感染时,肺动脉辩及肺动脉内腹习有赘生物形成和附着。
实用文档
的同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病图
团时间短人为
块显的轴为管
28
样示管切 型
附舒状面岁动
加张沟上女脉
回期通显性导
声肺,示,管
4
, 垂 直 向 下 箭 头 和 斜 箭 头 示 。
动 脉 瓣 及 导 管 沟 通 处 有 大 小 不 同
8mm
实 测 值 , 垂 直 向 上 箭 头 示 。
实用文档
胸骨旁导管弓长轴切面: 是在大动脉短轴切面的 基础上调整探头,使显 示的降主动脉短轴逐渐 拉长形成长轴切面观。
实用文档
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探头标志点朝向患者左肩。
实用文档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切面: 在胸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的基础上作垂直90°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可显示:主肺 动脉及左肺动脉长轴,降主 动脉、弓降起始部短轴与开 放的动脉导管,箭头所示。
动脉导管未闭
实用文档
概述
• 动脉导管末闭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
发病率仅低于房间隔缺损。本病多见于女性,女 男之比为2-3∶1。
• 胎儿期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将经历功能闭锁和解
剖闭锁两个阶段。前者时间较短,一般在出生后 持续15-20小时。后者时间较长,约2-10周。出 生后一年内95%一99%的导管闭锁。如一年后导 管仍未闭锁,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实用文档
切面及M型超声图像
• 一般选择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 在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充分显示主肺动脉长径,左、右肺动脉分
叉处及降主动脉。在多数病人中能在此切面上显示出主肺动脉分叉处偏 左至降主动脉处的管状无声区,又称管状沟通。主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 的导管回声形态取决于导管的类型。管状沟通是动脉导管未闭在切面图 上的直接征象。
实用文档
动脉导管未闭解剖示意图:AO主动脉、LPA左肺动脉、RPA右肺动脉、 SCV上腔静脉、*动脉导管。
实用文档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一般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开口于肺动脉干分叉处左侧,紧靠左肺动
脉起始部,主动脉端开口位于主动脉前侧壁,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 远侧部。导管可以长而细,短而粗,也可能呈弯曲状。从形态上常 将动脉导管分为四型:①管型,导管的内径均匀一致,长约330mm,宽约5-15mm;②漏斗型,主动脉端导管的内径大干肺动 脉端,状似漏斗;②窗型,导管短而宽;④瘤型,导管扩张成瘤型 。
实用文档
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
• 三腿裤切面 • 调整的大动脉短轴切面 • 胸骨旁导管弓长轴切面 •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短轴切面
实用文档
肺切长三 动面轴腿 脉基切裤 及础面切 左上胸面 右稍骨: 肺转旁即 动动主主 脉探动肺 长头脉动 轴,根脉 。显部分
示短叉 主轴部
,
实用文档
调整的大动脉短轴切面:在大动脉短轴基础上,稍 调整探头闪掉左肺动脉,重点显示主动脉短轴,主 肺动脉、右肺动脉长轴,降主动脉和导管。
• 在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峡部小弯侧或其下方的管壁
有回声失落,有管状沟记连至肺动脉。
•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和肺动脉扩张是动脉导管末闭在切面图上的主要间
接指征。其程度取决于导管的粗细或左向右分流量的多少。分流量较少 的导管仅引起轻度的左心增大和肺动脉扩张。分流量多的导管可引起明 显的左室、左房扩大,二尖瓣环扩张,肺动脉显著扩张。
降 主 动 脉 与 主 肺 动 脉 分 叉 处 偏 左
个 月 前 有 高 烧 史 。 在 主 动 脉 根
未 闭 伴 赘 生 物 形 成 的 切 面 图 像 :
实用文档
两图
侧为
多显
发示
赘舒
生张
物期
附 着 , 箭 头 示 。
右 图 和 收 缩 期


肺 动 脉 瓣
()
()
实用文档
左增病 窗
心大人 型
房,为 动
45 48mm
内以

径左岁 导
心女 管
为性 未
主, 闭
,,图 :
右实为
心测左
室值室
内左长
径心轴
69mm 23mm
室切
内面
径,
。显


,心
实用文档
48mm
显著图 窗 扩扩为 型 张张主 动 。,动 脉
实脉 导 测根 管 值部 未
短闭 轴: 切 。面 左, 、显 右示 肺主 动肺 脉动 亦脉 明显
• 动脉导管未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取决于动脉导管的粗细和
肺血管阻力的大小。如果导管细,肺动脉压正常,整个心动周期内 均有明显的主动脉-肺动脉间的压差,因而有持续的左向右分流,但 分流量不大,短期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在中等粗细的动脉导 管,左向右的分流量增加,左心负荷过重,肺血管阻力正常或接近 正常,到成人以后可出现左心衰竭,肺静脉压升高,之后肺动脉压 力增高。在较粗的动脉导管、主动脉腔内压力可直接传向主肺动脉 ,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加重。在有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 分流的方向、大小取决于主、肺动脉间的压差。如果主动脉压力仍 明显高于肺动脉压,呈左向右分流。如果肺动脉的压力超过了主动 脉压,则出现右向左分流。
实用文档
较与图 窗 短主为 型 ,肺主 动 箭动动 脉 头脉脉 导 所间根 管 示导部 未 。管非 闭
沟标 : 通准 ,短 导轴 管切 较面 宽, ,显 约示
降 主 动 ,脉
实用文档
18mm
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间接征象: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 左室腔扩大,左室壁运动增强。
实用文档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室显度扩大并 肥厚,左室腔缩小,说明有梗阻型肺动脉高压。
实用文档
胎儿时期:肺末张开,肺循环没有氧合 作用,主要是通过胎盘,因此,肺静脉 回左房血流量少,大部分是来自右房经 卵圆孔的动脉血,肺动脉压力高,来自 右心室肺动脉的血通过动脉导管流入降 主动脉达全身。 胎儿时期和循环特点:正常时右向左分 流。如在胎儿时期动脉导管提前关闭, 会引起右心衰竭等。 胎儿时期母体胎盘能分泌前列腺素,前 列腺素E的作用能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在生后早期因胎盘分泌前列腺素减少, 动脉导管遇氧而收缩关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