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粮情测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腐蚀 , 也便于分线 器出现 问题时检查 维修 。
5
分 机 电源 常 规 安 装 方 法 是 每 间 仓 的分 机 上 安 装
3 1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3期 ( 第 7 总 5期 ) 粮 油储 藏
14 3 粮 温 传 感 器 的 布 置 垂 直 方 向 间 距 不 大 .. 于 2 水 平 方 向 不 大 于 5 , 粮 堆 面层 、 底 、 壁 m, m 距 仓 仓
机房 设 备包 括 : 算 机 、 印 机 、 S稳 压 电 计 打 UP 源 、 讯 控 制 器 。 机 房 设 备 安 装 较 简 单 , 需 注 意 通 通 但
讯 控 制 器 外 壳 要 与 机 房 地 网接 地 , 讯 控 制 器 内应 通
装 有防雷器 , 防雷击 。 以
1 2 通 讯 电 缆 的 敷 设 .
化储藏 管理 的主要 设 备 , 安全 储粮 提供 了有利 条 为
件 。 近 年 来 , 家 投 资 修 建 和 改 建 了 一 批 中 央 直 属 国 粮库 , 装 了粮 情 测 控 系 统 , 大 改 善 了储 粮 条 件 。 安 大 如何 充 分 利用 电 子 测 控 系 统 为 保 粮 服 务 , 得 认 真 值
统寿命 。 1 4 测 控 设 备 的 安 装 .
探讨 。下面 以我省粮库普 遍使用 的 四川微 电子技术 应用 发展 中心粮情测控 系统为例 , 作一说 明。
14 1 测 控 分 机 应 置 于 分机 箱 内 , 机 箱 可 采 .. 分
1 系 统 安 装
粮 情 测 控 系统 是 按 照 中 央 直 属 粮 库 和 国家 有 关 电子 和 通 讯 线 路 安 装 技 术 规 程 、 范 的 要 求 设 计 安 规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粮食和油料储藏中使用的粮情测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T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 5080.1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GB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626.2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26882.1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1部分:通则GB/T26882.2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2部分:分机GB/T26882.3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3部分:软件GB/T26882.4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4部分:信息交换接口协议LS/T 1813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数字测温电缆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粮情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影响其品质和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磷化氢、储粮害虫及螨类等。
粮情测温技术规范及注意事项

简单操作流程1.打开XS型智能测控主机,确认打开电源。
2.打开祥森智能测控软件,有线系统稍等3分钟后方可进行温度检测;3.无线系统点击“数据检测”,系统提示是否开机运行,点击是(第一次检测温度时点击是,重复检测时,间隔不大于50分钟,可以点击“否”。
),稍等3分钟后方可进行温度检测;4.温度检测完毕,自动跳转到数据显示页面。
5.智能检测,确认主机电源已打开,点击“智能检测”,程序帮你自动检测温度,打印报表,并关闭粮情检测主程序(自动打印报表与自动关闭软件前面打钩)。
注意事项1、软件具体操作详见《XS粮情测控系统说明书》。
2、软件操作注意事项:XS粮情测控软件应安装在专用的计算机上。
为使测温系统稳定运行,尽量不要使用该计算机浏览网页、游戏、接入移动储存设备等,以免造成计算机系统中毒,测温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硬件操作注意事项:①、有线系统:测控主机在每次接收数据前五到十分钟开启,数据接收完成后,关闭测控主机电源,避免测控系统被雷击或电源不稳定引起设备损坏。
②、无线系统:无线主站开启后,打开无线测控软件,保持串口连接正常,然后运行开机程序,测试分站路由是否畅通。
测试完成后,等三到五分钟后接收数据,(如果时间不够,分机数据无法传送到分站)接收完成后,关闭主站电源,分站会在40分钟后自动关闭,处于待机状态。
如果是集中供电的无线分站,切断电源,以避免雷击。
③、仓内出粮时,应把测温电缆盘整齐,悬挂挂钩上,以免因测温电拉扯造成电缆短路或断开,影响测温系统的正常使用。
④、仓内温湿度仪,在出入粮和熏蒸时应把温湿度密封好或把温湿度取出。
以免熏蒸时气体进入,元器件腐蚀,造成仓内短路,出现全仓未接或粉尘过大,造成温湿度测量不准确。
一、XS型智能测控主机故障及处理二、XS型智能测控分机常见故障及处理三、XS型分线器常见故障四、XS型数字中继器常见故障四、其它故障分析及处理分机接收不到若干个分线器分线器编号输入错误检查分线器编号及发收是否正确该分线器发收接反当分机控制的整个线路接收不到至少一个分线器正负反接检查四芯线位置检查单个分线器接收四芯头对应位置出错测温计算机接收不到信号控制口正负反接检查控制线是否反接分机电源未接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六、无线数字系统. 1. 无线主机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LED指示灯不亮开关没有打开打开开关220V 电源部分故障检查220V电源是否正常主机未连接串口线未连接检查串口线的连接,固定牢固。
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

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2022年1月—1—前言为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支持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加强高标准粮仓项目决策和建设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水平,推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仓储管理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特制定本要点。
本要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遵循节地、节能、节材原则,聚焦储备仓型,以提升粮食储备仓房隔热气密等性能、强化绿色储粮技术应用和提高设施及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思路,以智能控温、智能通风、智能气调等为技术途径,建设绿色智能储粮仓房。
—2—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条高标准粮仓是指具有良好的仓房保温隔热、气密等建筑结构性能,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配套先进适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和工艺、环保高效的进出仓接发、清理设施设备,采用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实现储存期间粮情稳定可控,促进粮食保质保鲜、长储长新的储备用粮仓。
第二条本要点明确了高标准粮仓建设的总体要求、仓房建筑、接发与储粮工艺、电气与自控、信息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等内容,为高标准粮仓建设项目的咨询、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条本要点根据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新趋势,重点提升仓房建筑、进出仓工艺、绿色储粮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要求。
要点中未规定的内容,按《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建标172-2016)及《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29890)等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四条本要点适用于新建的平房仓及浅圆仓(大直径筒仓,下同)储备仓型,其他类型的新建粮仓以及既有仓房改造参照执行。
第二章仓房建筑第五条高标准粮仓仓型应选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及气密—3—性能的平房仓和浅圆仓。
在满足储粮品质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气密性能好的浅圆仓。
第六条仓房装粮高度应结合结构安全、储粮安全、进出仓工艺、工程造价及作业安全等因素综合确定。
第七条仓房内墙面、地面及顶棚应采用对粮食无污染的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建标172-2016《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发改、住建)

一、生产设施:主要为粮食仓房、接发设施、接发与储粮工艺装
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3·
二、辅助生产设施:主要为检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地磅房、机 修间、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空压机房、制氮机房、变配电室、发电机 房、器材库、药品库、机械罩棚(库)、铁路罩棚、安全监控及信息系 统等。
三、管理及生活设施:主要为管理业务用房、食堂、值班宿舍、 门卫、锅炉房、换热站等。
在实施本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需 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至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 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1号。粮科大厦5层,邮政 编码:100037)。
·1·
主 编 部 门:国家粮食局 主 编 单 位: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库建 设政策。应采用先进技术,节约用地、注重环保、经济适用、有利发 展;应保证人员、生产与设施安全。
二、应符合国家和区域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规划总体要求,优 先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交通干线粮食集散地选点建设,应优先 利用现有资源,优先选择已有粮库的扩建、改建。
一、容积率≥0.60。
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大面积晒场的粮库,容积率≥0.45。
二、绿地率≤20%。 三、建筑系数≥30%。 第十四条 粮库建设应节约用地,应少占用耕地。
·6·
第四章 接发与储粮工艺装备
第十五条 粮库接发工艺装备主要为装卸、取样、检化验、计量、清 理、除尘、输送、打包、烘干等设备;储粮工艺装备主要为机械通风、 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控温、气调等设备。 第十六条 粮库接发工艺装备的产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三、设有立筒仓、浅圆仓的粮库应设接发设施,并应配置相应 的输送设备。 第十七条 接收高水分粮的粮库应配备烘干设施。烘干设备的产 量应根据高水分粮的数量、水分、烘干期等进行确定。 第十八条 粮库接发工艺装备应优先选用破碎率低、分级小、密闭 好、动耗低、作业便捷安全的设备。
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

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粮情测控系统是指用于监测粮食储存环境和控制粮食储存条件的一种系统。
随着我国粮食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粮食储存技术的不断提升,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粮食储存环境、提高粮食储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应当包括对于粮情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粮情监测设备是粮情测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稳定、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国家标准应当对于粮情监测设备的传感器精度、数据采集频率、通信协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还应当包括对于粮情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
粮情控制设备是用于调节粮食储存环境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粮食储存条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国家标准应当对于粮情控制设备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节能性能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控制粮食储存环境,保障粮食质量。
此外,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还应当包括对于系统整体性能的要求。
粮情测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其整体性能对于粮食储存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具有关键影响。
国家标准应当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粮食储存的需求。
最后,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还应当包括对于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的要求。
这些方面的规定对于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应当对于系统的安装调试流程、运行维护周期、技术服务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保障粮食储存的安全。
总之,粮情测控系统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粮食储存环境、提高粮食储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粮情监测设备、粮情控制设备、系统整体性能以及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保障粮食储存的安全和质量。
储粮四项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储粮四项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粮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储粮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为保障粮食质量和数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储粮四项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一、粮情测控技术粮情测控技术是通过对粮堆内温度、湿度、水分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粮食储存状况的精准掌握。
以往,人工检测粮情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做到全面、准确。
而现在的粮情测控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软件等组成。
传感器分布在粮堆的不同位置,可以实时感知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后,上传至计算机软件。
通过专门的软件,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粮堆内各个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如局部发热、湿度过高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及时预警粮堆中可能出现的结露现象,提前开启通风设备进行降温除湿,防止粮食霉变。
二、机械通风技术机械通风是改善粮堆内空气环境,调节粮食温度和水分的重要手段。
根据粮堆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通风时机、通风方式和通风风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粮食的温度和水分,提高储存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风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当粮堆内外温差较大,或者粮食水分超过安全标准时,就需要进行通风。
通风方式有压入式通风和吸出式通风两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粮库的布局和粮食的特性来决定。
此外,通风风量的控制也很重要。
风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粮食表面失水过快,影响粮食质量;风量过小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精确计算和科学控制,机械通风技术能够在不损害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的优化。
三、环流熏蒸技术环流熏蒸是一种高效的杀虫技术,能够有效地杀灭粮堆内的害虫,保障粮食安全。
该技术通过在粮堆内形成环流气体,使熏蒸剂均匀分布,提高杀虫效果。
在进行环流熏蒸之前,需要对粮库进行密封处理,以确保熏蒸气体不会泄漏。
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粮库则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库粮情检查是粮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粮情的精准检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粮库粮情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些企业开发了粮情测控系统进行检测。
本文将对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粮情测控系统概述粮库粮情检查需要对粮库内的粮食数量、质量、储存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
由于人工检查容易出现误差或偏差,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度,因此引入粮情测控系统可以提高检查的可靠性和性能。
粮情测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粮库内温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鼠害信息等参数的在线监测。
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能够实时了解粮库内粮食的状态,及时预警和调控粮库的储粮情况。
二、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作用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检查精度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粮库内的所有参数进行全面的监测,因此能够提高检查精度和可靠性。
它能够实时监测温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鼠害信息等,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粮库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粮米受潮、发霉变质等现象的发生。
2. 快速反应在粮库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粮米变质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调整储粮的气氛和温湿度等环境,以防止粮食继续损失,这就需要快速反应。
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快速监测到温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情况,及时反应出现问题,可以实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粮食的进一步损失。
3. 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粮情测控系统能够实现粮库信息化管理,对测量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样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三、粮情测控系统的应用案例1. 吉林省汪清县粮食局吉林省汪清县粮食局引进了粮情测控系统,实现对汪清县的粮库进行实时监测。
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典型经验材料

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典型经验材料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印发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方案。
到2025年,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2000万吨,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方案(试行)》提出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改造提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发展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提升清理净粮能力、推动粮仓分类分级等重点任务,紧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要求,持续提高科学储粮水平和品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储备粮质量,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推动粮食储备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方案(试行)》明确到2025年,优质粮食供给更加丰富,粮食品质明显提升,粮食品牌体系更加完善,粮油品牌和营销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建立一批优质粮源基地,完善一批引领优质粮食的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优质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充分融合“好粮油”销售示范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军粮供应网点和主食厨房等,健全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加快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方案(试行)》要求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充分运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现有成果,以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平台为基础,以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和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能力为支撑,逐步实现粮食特别是“好粮油”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吃得营养健康。
《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方案(试行)》指出,要大力推动粮油加工先进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油加工成套装备、粮食清理烘干装备、粮食仓储物流机械、粮食检测仪器等,促进粮机装备制造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粮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粮机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粮油储藏 粮情测控系统 第3部分:软件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3部分:软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粮情测控软件(以下简称软件)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基本要求、软硬件接口的技术要求、用户界面、软件系统功能、软件测试和软件升级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粮油储藏中的粮情测控软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8567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9386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 16680 系统与软件工程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GB/T 26882.1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1部︰通则GB/T 26882.2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2部︰分机GB/T 26882.4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4部︰信息交换接口协议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粮情测控软件softwar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stored-grain condition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粮油储藏过程中影响粮情变化因素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并对相关设备予以控制的软件系统。
3.2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对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整理、计算、编辑等加工的技术过程。
3.3智能分析intelligent analysis对采集到的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依据粮情分析模型,对粮情进行实时研究判断的过程。
注:包括各种原始数据的处理、修正、模型的学习等。
4 型号编制 4.1 编制原则按系统特征码、厂家代码及产品序号等进行编制。
LST1203-2002粮情测控系统-精

LS/T 1203-2002粮情测控系统前言本标准是在国家粮食储备局1996年发布的《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技术规程》及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建设联合办公室、国家计委粮食调控办公室、国家粮食储备局仓储司1999年联合发布的《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技术规程》和《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国粮油学会、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赤峰粮油应用技术研究所、郑州工程学院、南京经济学院、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赫振方、杨浩然、曹广智、李东方、甄彤、周林泉、赵国利、石林。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情测控系统的型号编制、技术要求、传感器布置原则、安装、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原粮、油料、半成品粮及成品粮在储藏过程中使用的粮情测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2951.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idt IEC 811-1-1)GB/T 2951.4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验(idt IEC 811-1-4)GB/T 2951.6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 抗开裂试验(idt IEC 811-3-1)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neq IEC 885-2) GB/T 3048.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电压一电流计法(neq IEC 885-2)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529:1989)GB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1010-1)GB/T 5497-1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6587.2-1986 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GB/T 6587.3-1986 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GB/T 6587.6-19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GB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1部分:一般规定(neq IEC 304)GB 6995.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neq IEC 304)GB 6995.3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认别标志(neq IEC 227)GB/T 8918 钢丝绳GB 8983 航空呼吸用氧(eqv ISO 2046)GB/T 8984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GB/T 11327.1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频通信电缆电线第1部分:一般试验和测量方法(neq IEC 60189-1)GB/T 11463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T 16037 车间空气中磷化氢的钥酸钱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87)商储(粮)字第7号《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国家粮食局国粮管〔2001〕192号《粮食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交换的数据结构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粮情测控系统

无线测温系统说明书系统参数:电源:AC220V(i15%),50Hz;工作环境温度:—40℃~85℃;工作环境湿度:0%-99%RH;系统使用寿命:≥10a检测范围:测温范围-20~C—85℃,测湿范围10%-99%RH;检测误差:温度误差≤±0.5℃,湿度误差≤±3%RH,通讯速率:2400BPS(可选)3.1 技术特点1、全无线测温:从测温电缆到计算机采用全无线通讯。
2、数字化。
所有温度、湿度测试单元均采用数字化芯片植入测温电缆,每个测量点作为一个独立的PC监控站,各有一个独立的代码,以现场总线方式构成一个数字采集通讯和控制网络。
3、多功能集成化扩展。
每个检测单元都预设多功能检测接口,可以同时包含粮食温度、湿度、霉变和虫害传感器,集成在一个数字化电子芯片上,实现综合多功能检测。
4、智能化。
该系统能依据测得的粮食温湿度、仓内粮面以上空气的温湿度和仓外空气的温湿度自动进行对比分析,实现自动超温、超湿、霉变和虫害报警,自动判断通风熏蒸条件,准确及时把握通风时机、选择通风方式、决策通风时间;避免盲目通风和盲目熏蒸造成不必要的粮食品质损害,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
5、系统标准化。
系统软硬件接口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可以按照国家或行业制定的统一技术标准生产硬件设备,并在统一的软件信息平台上编制测控软件,使软件系统结构形式统一具有开放性,便于技术进步和网络化管理。
(5)网络化管理。
未来的粮情测控系统在数字化、多功能集成、自动调控和统一的软硬件接口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管理。
整个系统将形成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分级管理,各级管理部门都能及时查询所属库点的粮情状况,最高管理机关能通过下属各级管理部门的局域网及时获得全国各级粮库的粮情信息以进行行业监管。
(6)稳定可靠性。
由于系统采用了全数字通讯方式,避免了信号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完全取消了从测温点到测温主机之间的分线器接线环节,也就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粮库粮情无线监测控制系统

粮库粮情无线监测控制系统一、产品简介“粮库粮情无线监测控制系统”是由北京必创科技自主研发的一套集粮情实时监测、通风设施运转控制、安防门禁于一体,数据存储记录、统计分析、报表自动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的粮情无线监测控制管理系统。
本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粮食局颁的《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技术规程》标准设计生产,具有技术水平先进,工作运行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统计分析功能完善等特点。
本系统采用工业级元器件组装,经过检验测试能在环境温度-30ºC--60ºC 范围内工作,已在多个粮食储备库中使用,效果良好;采取灵活的设计方案,可根据不同规模,不同仓型及用户要求进行配置。
本系统的开发遵循了以下国家粮食行业标准:1、LS/T120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粮情电子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技术规程2、LS/T1204-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3、LS/T121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二、系统介绍2.1 项目背景近年来,在国家投资新建的粮库中,都配备了粮情电子监测分析控制系统,它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保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保粮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粮情测控系统是保证储粮安全的主要设备之一。
形象地说,粮情测控系统是粮库管理人员看好粮食的眼睛,是保证储粮质量安全不可缺少的设备。
粮库配备非常先进的储粮设施,意在提高国家粮食储备的科技含量,使储备粮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常规的GPRS等无线监测系统一般是一个单纯的单向的监测系统,无法有效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无法驱动相应驱动机构动作,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调节监测控制网络。
不能达到真正的无人值守的目的,不利于监控的可靠性,不利于提高监测控制效率和降低监控成本。
必创的粮情无线监测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组成一个完整、高效的闭环监控网络,真正实现了监测与控制融为一体,达到了实时性、高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远程无线监测与控制、实现无人值守的目的。
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食购销企业和质检机构粮食检测仪器配置指导目录(试行)》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食购销企业和质检机构粮食检测仪器配置指导目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2.03•【文号】国粮管[2001]194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食购销企业和质检机构粮食检测仪器配置指导目录(试行)》的通知(国粮管[2001]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实施新的粮食质量标准要解决粮食检测仪器问题的指示精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执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粮食收购政策,加快粮食收购检测仪器化的步伐,加强全国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和质检机构建设,在调查全国粮食检测仪器生产和使用状况和对全国现有粮食收购用检测仪器统一测试、评审的基础上,根据执行新的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粮食业务工作的需要,我局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粮食购销企业和质检机构粮食检测仪器配置指导目录(试行)》(简称"目录",见附件),经局领导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参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各地按照当地粮食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组织做好粮食购销企业和各级质检机构检测仪器配置工作,适时更新使用快速、准确、先进和适用的粮食检测仪器。
新建和扩建的国家储备粮库要率先按《目录》的要求配齐检测仪器。
二、选配粮食检测仪器,要严把质量关。
按照《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01年第一批通过测评的粮食检测仪器的通知》(国粮办管[2001]267号)中公布的检测仪器进行选配。
如果在使用中发现仪器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请及时告知我局,以便督促生产(经销)单位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三、对于《目录》中已列出,而在2001年第一批通过测评的粮食检测仪器中尚未包括的检测仪器,可以在我局另行公布的通过测评的粮食检测仪器名单中选配。
建标172-2016《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发改、住建)

第三章 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第九条 粮库的选址与建设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应有稳定可靠的粮源,并具有相应规模的粮食储备量或中
转量,流向合理,效益明显。 二、应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三、应具备可靠、适用、经济的电源、水源、通信等外部配套资
源。 四、应满足近期建设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并应根据中、远期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粮食储藏安全,促进粮食仓库(以下简称粮库)建 设技术进步,提高粮食流通技术水平,加强项目决策与建设管理, 发挥投资综合效益,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粮库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依据,是审查初步设计文件和监督检查粮库项目建设的尺 度;本标准中的投资、材料、工艺装备等技术经济指标是衡量粮库 项目先进性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投资主体的以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 与楼房仓为主导仓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粮库项目,以其他仓房为 主导仓型的粮库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粮库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5·
第十条 不同功能粮库的选址与建设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收纳库:宜建在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地区,接收来粮的服务
半径不宜小于15km。 二、中转库:宜建在交通干线粮食集散地,年中转量不宜少于
50万t。 三、储备库:宜建 在 交 通 方 便 的 粮 食 主 产 区 和 主 销 区 城 市 附
近,产销平衡区可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等需求适当配置;库点布局 应合理,粮库规模应适当。国家储备库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粮食储 备布局规划的要求;地方储备库的选址应符合地方粮食储备布局 规划的要求。
一、生产设施:主要为粮食仓房、接发设施、接发与储粮工艺装
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3·
二、辅助生产设施:主要为检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地磅房、机 修间、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空压机房、制氮机房、变配电室、发电机 房、器材库、药品库、机械罩棚(库)、铁路罩棚、安全监控及信息系 统等。
粮情测控系统应用(完整版)

目录第一章粮情测控系统概述 (1)1、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设计技术及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设计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设计参考标准 (3)3、系统的主要特点 (4)4、软件的设计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5、软件的特点 (6)6、硬件的设计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7、硬件的组成 (8)第三章系统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结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2、布线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粮情检查是粮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查可以发 现粮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提高粮库 管理水平。
传统粮情检查方法
01
02
03
感官鉴定法
通过观察、闻、摸等方式 对粮食的外观、气味、触 感等进行检查,初步判断 粮食的质量。
敲打法
通过敲打粮食包装或取样 后进行敲打,根据声音判 断粮食的干燥程度和虫害 情况。
此外,粮情测控系统的应用范围还有待进一 步扩大,可以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规模和 区域的粮库,以提高全国粮食安全管理的整 体水平。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 加智能、高效、可靠的粮情监测技术,以满
足未来粮食产业的发展需求。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李明,王建军,刘颖. 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2):104-106.
经验判断法
根据经验对粮食的质量进 行判断,如观察颜色、闻 气味、摸湿度等。
现代粮情检查方法
粮情测控系统
利用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手段对粮库内的温度、湿度、虫害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提高粮情检 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化验检测法
通过对粮食样本进行化验分析,获取准确的化学成分、水分、杂质等信息,为后续的粮食利用提供科 学依据。
粮情测控系统在粮库粮情检查中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某地一大型粮库采用粮情测控系统对储粮 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粮食出 现发热霉变现象,及时采取翻仓晾晒等措 施,避免了粮食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VS
案例二
某地一小型储备库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方 式对储粮进行监测,由于检测不及时和不 到位,导致部分粮食出现严重霉变,给国 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粮情测控系统技术参数

粮情测控系统和技术参数和要求一、主要技术指标系统设计使用寿命:>1 0年工作环境温度:-40℃~90℃工作环境湿度:0%~99%RH抗雷击电压:>4KV测温范闻:-30℃~85℃测湿范围:0%—100%RH系统温度误差:≤±0.5℃系统湿度误差:≤±2%RH温度重复误差:≤±0.2℃湿度重复误差:≤±l%RH检测速度:不低于50点/秒通讯距离:有线系统>8KM 特殊情况可以实现10公里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15000小时测控主机容黾:200台测控分机测控分机容量:1000测温点二、系统硬件:1、测控分机具有操作键盘及信息显示窗口设计,并能够检测及显示温度数据。
能够在分机上打印单仓温湿度度数据报表。
以便仓库保管员随时随地检测粮仓温度。
2、测控分机应具有高兼容功能,即在不改变仓内设备的情况下任何一台测控分机都能够在任何一栋仓房上正常使用,并能满足仓内数字传感器及模拟传感器同时运行。
在不更换测控分机的情况下满足仓外有线通讯及无线通讯。
3、测控分机为宽电压工作设计,采用的先进模块电源供电,能够满足库区电压在100V-265V之正常工作。
4、仓内测温电缆的设计为通根全注塑无接头处理,无需接插件及手工连接,确保与空气完全隔离。
5、仓内所有线缆接头的处理应采用3M防熏蒸连接器件,确保与空气完全隔离。
6、仓内设备的设计为全密封注塑(胶)设讣,确保与空气完全隔离。
7、无线网络传输系统;无线设备全部采用小功率数字化传输模式。
8、系统设同时具备三重防雷保护,即光电隔离防雷、物理隔断防雷、物理短路防雷。
确保在高压雷电通过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系统设备不受损坏。
详细供货清单:。
粮情测控系统

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来实现粮食储藏过程中对粮情变化的实时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异常粮情提出处理建议和予以控制等的装置设备。
它可以为科学及安全储粮提供技术保证和科学依据。
粮情测控系统是通过电源电缆、通讯电缆将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和测温电缆及粮情传感器等连结起来构成的。
粮情测控系统按系统功能又可划分为:粮情检测、粮情分析与粮情控制三部分。
粮情检测是对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温度、仓内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基本检测参数变化的记录。
粮情检测过程是把粮情传感器所感应到的粮堆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通过分线器、测控分机、测控主机等反映到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使库房保管人员可以随时观察到粮堆内的粮情变化,以便采取及时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储粮的安全。
粮情分析是根据粮情分析数学模型,根据历史检测数据,自动归纳本地区粮温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情况,自动确定当前粮温的正确走向和报警温度阈限,提出粮情处理建议,它克服了人为因素对分析结论的影响。
粮情分析过程是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功能,对粮情检测的基础数据按照储藏技术的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帮助仓库保管人员预测储藏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以辅助决策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粮情控制包括: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生产过程控制。
但是现只有机械风控制已纳入粮情测控系统,而其余几项控制仍处于独立运行模式。
粮情测控系统要求具备以下功能:1.储藏物理量检测功能:要求系统具备检测温度、湿度指标功能。
具备巡测、定时检测、选测功能等,应能定时和随时巡检。
2.数据显示功能:对储藏物理量巡测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器以表格和图形形式进行显示和打印各项数据和有关结果。
3.数据分析功能:能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类,按粮温、湿度等的变化规律,自动确定理论值。
并与实测值进行差值、变化率、临介点的分析,并自动找出异常点和异常值。
4.系统报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人工设定的界限或根据温湿度变化规律模型分析得出报警点,通过屏幕显示报警和打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粮食和油料储藏中使用的粮情测控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383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T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B 5080.1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GB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626.2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GB/T 29890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26882.1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1部分:通则GB/T26882.2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2部分:分机GB/T26882.3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3部分:软件GB/T26882.4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4部分:信息交换接口协议LS/T 1813 粮油储藏粮情测控数字测温电缆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粮情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影响其品质和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磷化氢、储粮害虫及螨类等。
3.2 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对储粮温度、湿度、害虫及气体等粮情进行实时检测、数据存储与分析,对储粮设施进行适时控制的系统。
3.3 害虫诱捕器利用害虫的“趋高性”、“透气性”等习性对粮堆的害虫进行诱捕。
安插在粮堆容易发生虫害的部位,具有害虫诱捕和粮堆气体采集功能,改害虫诱捕器内设有集虫器、杂质分离器和诱虫管。
也称“粮情检测杆”。
3.4 测量管道用于连接害虫诱捕器与通道选择器。
采用高弹性材质,内壁光滑,抗折弯能力强。
3.5 通道选择器安装在仓内,用于害虫诱捕器与多功能粮情测控分机间检测通道切换的装置。
3.6 图像采集传输装置可巡回对多支害虫诱捕器里诱捕到的害虫实时进行拍照。
并实时将图像信息上传至中心计算机。
3.7 上位机已安装粮情测控系统软件的计算机。
通过发出命令控制各类设备的动作,并接收它们所采集的检测信号,具有信号校正、数据显示、存储、声光报警、人机对话、统计分析、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功能。
3.8 传输接口在上位机与分机之间接收并传输信号的设备。
也称测控主机。
3.9 分机接收上位机指令,将现场传感器所采集的粮情数据及粮情控制设备状态信息返回给上位机,完成对粮情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
3.10 执行器在控制信号作用下,对粮情控制设备进行驱动、操作和改变其状态的装置或器件。
3.11 粮情传感器粮情测控系统中检测粮情并将其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的各类传感器件的总称。
3.12 测温电缆检测粮油温度的专用电缆。
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导线、抗拉钢丝及护套构成。
4 系统组成4.1 系统组成结构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一般包括上位机、传输接口、分机、粮情传感器、执行器、受控设备、电缆和其他必要部件。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粮情测控专用软件。
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典型结构图4.2 各部分要求4.2.1 通讯方式系统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通讯。
4.2.2 上位机根据系统和用户需求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计算机。
4.2.3 传输接口具有与上位机和分机之间双向通信及显示功能和防雷功能,通讯协议符合GB/T26882.4的要求。
4.2.4 分机系统中的分机应符合GB/T26882.2的要求。
4.2.5 软件软件应符合GB/T26883.3的要求。
4.2.6 传感器布置原则4.2.6.1 粮温传感器按照不同仓型,粮温传感器的布置原则如下:a) 平房仓水平方向测温电缆行列间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粮温传感器间距不大于2m,距粮面、仓底、仓壁0.3m~0.5m。
b)浅圆仓、立筒仓测温电缆按环形布置,水平方向相邻电缆间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间距不大于3m,距粮面、仓底、筒壁0.3m~0.5m。
c) 油罐至少布置1根测温电缆,温度传感器垂直方向间距不大于3m,距油面、罐底0.3m~0.5m。
d) 其他仓型参照以上原则布置。
4.2.6.2 仓温、仓湿传感器按照不同仓型,仓温、仓湿传感器的布置原则如下:a) 平房仓每个廒间内设温度、湿度传感器各1只,布置于粮面(设计装粮面)上空间的中心位置。
b) 立筒仓每个独立的单仓和星仓内分别设温度、湿度传感器各1只,布置于粮面(设计装粮面)上空间的中心位置。
c) 浅圆仓每个独立的单仓内设温度、湿度传感器各1只,布置于粮面(设计装粮面)上空间的中心位置。
d)其他仓型参照以上原则布置。
4.2.6.3 气温、气湿传感器在库区内空旷地带设置百叶箱,内置温度、湿度传感器各1只,布置于距地面1.5m处。
4.2.6.4 害虫、气体浓度检测点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在仓内表层布设位置:仓房四角、柱周围、仓门内、人员进出口、排风扇口、通风道口、温度异常变化点和曾发生过虫害的部位各设1点,每点害虫诱捕器距墙0.10 m,害虫诱捕器顶部距粮面0.05米,按粮堆大小应在粮面中部区域设3~10点,表层共设32个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
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在仓内中层布设位置:仓房四角各设1点,每点害虫诱捕器距墙0.10 m,害虫诱捕器顶部距粮面1.5米,在粮面中部区域设2个检测点,中层共设6个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
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在仓内下层布设位置:仓房四角各设1点,每点害虫诱捕器距墙0.10 m,害虫诱捕器顶部距粮面3米,在粮面中部区域设2个检测点,下层共设6个害虫诱捕器和气体检测点。
在仓内空间设一个检测点,用来检测仓内空间气体成分和浓度。
粮堆高3米以下可在上下二层布设,粮堆高3米以上可在上中下三层布设。
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系统中的各设备应符合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
5.2 运行环境条件要求5.2.1 系统中用于控制室或机房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10℃~+45℃;b)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40%~90%,且不得凝露;c)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d) GB/T 2887的有关规定。
5.2.2 用于粮仓内、外的设备的工作条件:a) 环境温度:-40℃~+60℃;b) 相对湿度:不大于95%;c)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d) 磷化氢气体浓度:不大于2500 mL/m3。
(仅限于熏蒸期间必需置于粮仓内的设备,如测温电缆、中间设备、互连线及接插件等)5.3 运行电源条件要求5.3.1 用于控制室和机房设备的交流电源a) 额定电压:220V/380V,允许偏差±10%;b) 谐波:不大于5%;c) 频率:50 HZ,允许偏差±5%。
5.3.2 用于仓内、仓外设备的交流电源a) 额定电压:36V/127V/220V/380V,允许偏差±15%;b) 谐波:不大于10%;c) 频率:50 HZ,允许偏差±5%。
5.3.3 直流供电电源a) 远程供电电压:9V~36V,电压允许偏差:±15%b) 就地供电电压:5V,6V,9V,12V,15V,18V,24V,36V,电压允许偏差:±15%。
5.4 基本功能5.4.1 粮情检测5.4.1.1 具备检测温度、湿度、害虫、气体及其它参数和受控设备状态的功能。
5.4.1.2 具备定时检测、实时检测的功能。
5.4.1.3 害虫检测应具备对各害虫诱捕器诱捕并采集之仓外功能,需图像采集的应具备害虫图像采集传输功能。
5.4.2 粮情分析5.4.2.1 具备自动分析、判断粮食储藏状态,标示粮情异常部位、异常值和虫情分析的功能。
5.4.2.2 具有不同日期和不同仓房粮情对比功能。
5.4.2.3 具备预测粮情变化趋势的功能。
5.4.3 数据存储与检索具备粮情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和网络共享功能。
5.4.4 数据显示具备粮情数据表格与图形等方式显示的功能。
5.4.5 数据打印具备粮情数据表格与图形等方式的打印功能。
5.4.6 报警5.4.6.1 具备人工设定温度、湿度报警限值和超限报警功能。
5.4.6.2 具备根据GB/T 29890和LS/T1202等储粮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的自动报警功能。
5.4.7 粮情控制具备根据GB/T 29890和和LS/T1202等储粮技术要求和相应的分析结果,对系统受控设备进行适时控制的功能。
5.4.8 故障诊断具备系统本身故障自行诊断的功能。
5.4.9 网络功能具备与用户局域网络和国家有关粮食管理网络联网运行的功能。
5.5 主要技术指标5.5.1 系统容量5.5.1.1 粮温检测点数量:≥10000点。
5.5.1.2 湿度检测点数量:≥500点。
5.5.1.3 水分检测点数量:≥2000点。
5.5.1.4 仓虫检测点数量:≥2000点。
5.5.1.5 磷化氢浓度检测点数量:≥500点。
5.5.1.6 氧气浓度检测点数量:≥500点。
5.5.1.7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点数量:≥500点。
5.5.1.8 分机数目应根据仓库内各仓房分布、仓房面积等实际情况合理设定。
宜在4、8、16、32中选取。
5.5.1.9 受控设备数量宜在8、16、32、64、128中选取;被中继器等设备分隔成多段的系统中,每段允许接入的数量宜在8、16、32、64、128中选取。
5.5.2 系统粮情检测范围系统各粮情测定指标检测范围、误差要求见表15.5.3 检测速度从发出检测指令到显示结果输出的速度应不小于50 点/s。
5.5.4 控制响应时间从发出控制指令到受控设备响应的时间应不大于10s。
5.5.5 通信距离上位机(传输接口)至分机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3 km;分机至传感器或受控设备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0.2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