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ppt
1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和方法
01 知识管理 1.燃烧的条件 概 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发__光___、__放___热_的剧烈的____氧__化__反__。应 条 件:物质为可__燃__物_____;与_氧__气__(_或__空___气__)_接触;温度达到____着___火_。点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 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 法:(1)清除或隔离__可__燃__物__;(2)隔绝____氧__气(或_____空_)气;(3)使温度降 到_着__火__点___以下。 注 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其着火点。
7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13.(重庆B卷)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实 验 中 , 铜 片 上 的 白 磷 很 快 燃 烧 , 其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_4_P_+_5_O_2_=点=_=_燃=_=2_P_2_O5___。
13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4.(泉州中考)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 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03 中档题 5.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 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 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新版)新人教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知道爆炸的含义。
4.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的一般方法。
3.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准备:多媒体、镊子、酒精灯、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烧杯、薄铜片、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1.我们对物质的燃烧现象(如图1)并不陌生,那么什么叫燃烧?物质的燃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2.同学们见过“火三角”(如图2)吗?你知道它的意思吗?3.同学们还能设计出其他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案吗?4. 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二、推进新课(一)燃烧的条件师: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猜想(1):要有可燃物。
猜想(2):要有氧气,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猜想(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师:你能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吗?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实验步骤: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现象:热水中的白磷未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关爱、尊重、引导为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本章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燃烧和灭火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2.设计火场逃生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燃烧的本质、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火警新闻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燃烧和灭火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燃烧和灭火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和灭火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探讨燃烧和灭火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概念、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灭火的方法,能根据火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3.了解燃料的分类和利用,能分析不同燃料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燃料利用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3.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燃烧和灭火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讨论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1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3.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2.通过观看“用火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四、教法教具:多媒体、镊子、酒精灯、酒精、棉花、水、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一块煤、烧杯、扇子、沙子、水槽。
安排:1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几幅有关燃烧的画面,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火对人类的意义。
观察画面,思考火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请同学们介绍学习和生活中所了解的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有关事例,并引出燃烧的概念。
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并形成燃烧的概念。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引发学生思考、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提出燃烧与灭火方互动交流,猜想燃烧所应具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面想了解哪些知识,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不同,将学生分成燃烧小组和灭火小组。
备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学生的推理能力,调控后续教学。
引导学生分小组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燃烧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为学生提供仪器和药品。
燃烧小组:1.镊子、酒精灯、蘸有酒精的小棉花球、蘸有水的小棉花球、火柴;2.两支小蜡烛、一支透明的玻璃杯、火柴;3.镊子、一根小木条、一小块煤、酒精灯、火柴。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料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 利用压缩的CO2催出干粉 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易分解
2NaHCO3 = Na2CO3 + H2O+CO2↑
用来扑灭 油、气体 引起的失 火 干粉灭 火器 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贵重设 备、精密仪器 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 灭火器
△
火灾自救
5.通常所说的燃烧一定(CD )多选 A.属于化合反应 B.属于分解反应 C.属于氧化反应 D.发光发热 多选 6.下列有关燃烧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 C.前者反应缓慢,后者反应剧烈 D.前者剧烈且发光发热,后者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察觉 7.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 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达到着火点、有氧气 )。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4.综合上面三个思考题,可得出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2 3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不同 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 所固有的性质,无法升高或降低。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燃烧和缓慢氧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剧烈程度不同 联系:都是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常见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用来扑灭油、 气体引起的失 火
用来扑灭图书、 贵重设备、精密 仪器引起的失火
用来扑灭木 材、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引 起的失火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0.(8分)试分析下列燃烧或灭火实例的原理,并回答问题: (1)家用燃煤小锅炉将煤球改为蜂窝煤,燃烧得更旺,其利用的原理是 _____增__大__煤__与__空__气__(_或__氧__气__)的___接__触__面__积_____。 (2)电线老化引发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先切断电源,再用水扑灭。灭 火的原理是_____使__温__度__降__到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__。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_隔__绝__氧__气__。 请再举出一个与此灭火原理相同的灭火实例: ____熄__灭__酒__精___灯__,__用__灯__帽__盖__灭______。
8.(2分)(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9.(3分)森林一旦遭遇大面积的火灾,很难恢复原貌。 (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持续高温的天气,使部分树木的温度达 到_着__火__点__,从而引发树木燃烧,燃烧是剧烈的__氧__化__反应。 (2)若你去爬山,山上突发森林火灾,你采取的措施应该是__B_C__。 A.与同伴一起脱下外套去扑灭大火 B.尽量远离火灾现场 C.保持镇定,拨打119报警求助
6.(2分)(巴中中考)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B ) A.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 A.扇灭 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火 隔绝氧气 D.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 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乙,____(填“甲”或“乙”) 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一课时《燃烧和灭火》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
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
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并通过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且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三、设计思想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因此将本节课设计为让学生亲历由多媒体展示图片将学生带入情景,由情景中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在通过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白磷燃烧实验装置的改进,引导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与课本实验装置做个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改进实验装置的目的,以更好地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燃烧的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并验证。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
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教学目标情景导入约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就已知用火。
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有了火,粘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神六升天……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火有时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如居民区火灾,工厂火灾,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火有“功”也有“过”。
说到火我们很自然就想到燃烧。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课堂讨论1.白磷能燃烧,水为什么不能燃烧?2.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归纳总结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着火点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2.燃烧的条件:⑴物质具有可燃性;⑵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⑶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知识拓展(1)燃烧,有的不需要氧气参与也可燃烧。
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等。
(2)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
(3)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燃烧时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
探究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怎样灭火?纸箱、油罐着火怎样灭火?森林火灾又怎样扑灭呢?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现象】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一会儿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蜡烛熄灭;另一支燃烧情况不变。
【实验结论】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7单元课题1_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燃烧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思路解析:要考虑药品的价格、反应速率。
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2)生产运输使用贮存10分钟训练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绝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答案:(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隔绝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析: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熄灭。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情景导入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探究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问题灭火的原理是什么?板书二:灭火的原理1.清除/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使温度降到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讨论交流根据灭火的实例,推论灭火的原理:探究二灭火的原理【实验目的】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操作】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① ② ③ 现象熄灭 燃烧 熄灭 原因 隔绝空气 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 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气。
生成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讨论:用水灭火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对吗?学科化学 年级 初三 主备人 二次备课情景导入(2)利用燃料产生的热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3)爆炸产生的热量:开采煤矿、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4)食物在体内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5)能量转化: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用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探究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提出问题(1)你家中做饭、洗浴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4)以上使用的燃料有什么优缺点?讨论交流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化学石燃料的利用。
课堂讨论1.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的燃料?2.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石油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3.天然气(1)组成: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
(2)甲烷的性质:①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②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教学
想想议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shílì),采用了什么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yóu ɡuō)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灭 ;隔绝氧气(yǎngqì)(或空气)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同时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煤的着火点较高,先引燃纸与木柴,纸与木柴着火点低, 燃烧放出(fànɡ chū)的热量足可以达到煤的着火点。
2、说明灭火(miè huǒ)方法,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 起来;
用湿抹布扑盖或用沙子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二、燃烧 的条件 (ránshāo)
•物质(wùzhì)燃烧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12/11/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三 个实验
九年级化学(huàxué)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dānyuán) 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 燃烧(ránshāo)与灭火
12/11/2021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 3、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 燃烧现象
4、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 法
No 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可燃物,氧气或
空气,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1、将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在酒精灯。2、点燃两支 蜡烛,一支用烧杯罩住,哪支 蜡烛会很快熄灭。3、点燃一根(yī ɡēn)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哪个 比较容易点燃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课题燃烧和灭火3.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备课笔记易错提醒: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并没有燃烧。
知识拓展: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
但有些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讲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采用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课堂拓展:①无新物质产生的物理性爆炸,如自行车轮胎“爆胎”;②发生在有限空间内的急速爆炸,因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性爆炸,如炸药爆炸。
[答案](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2)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3)当心火灾——氧化物;(4)禁止烟火;(5)禁止带火种;(6)禁止燃放鞭炮;(7)禁止吸烟;(8)禁止放易燃物。
师: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还应该贴“严禁烟火”课堂拓展: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只有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火才可能会发生爆炸。
练习与应用(P135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需要控制其他变量,即都通入空气,都是白磷。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所选材料,都取自于我们身边看似不起眼不经意的东西。
通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烧及利用
教学过程
教师演示: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4、浓)、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 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
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
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
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
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关系,突破难点。
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
解逃生一般方法。
演示灭火器原理活动与探究四: [约4 min]
阅读教材(P127)与交流:
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让学生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教师演示:实验72:面粉爆炸实验活动与探究五: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
安全知识[约5 min]
1、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阅读P128129内容。
3、讨论与交流:了解生活中常见易燃
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
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让学生了解易燃物和易
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后拓展与实践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
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
灭火或自救措施)。
2、作业:课本P131习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堂练习1.(2019·湘西州)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B)2.(2018•天津)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C )A B C D3.(2018·甘肃兰州)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 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只要温度高于 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B. 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C. 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D.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4.(2018·山东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C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5.(2019·重庆市)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 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 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 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6.(2019·自贡市)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7.(2019·江西省)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C )A. 隔绝氧气B. 降低着火点C. 隔离可燃物D. 降低至着火点以下8.(2018•长沙)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B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9.(2018·四川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加油站严禁烟火B.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10.(2018•湖北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11.(2019·桂林市)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B.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D.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12.(2019·南京市)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B )A. 氨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13. (1)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图1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__。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__使热水中的白磷隔绝了氧气__,另一方面__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了热量__。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B__(填字母序号)。
图2 (3)图1实验中铜片的作用是__传热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没有与氧气接触__;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 +5O 2=====点燃2P 2O 5__。
(4)李老师补充了图3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__白磷在水下燃烧__。
(5) 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图1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会造成环境污染。
14.(2018·浙江台州)19世纪初,电灯尚未发明,煤矿工人在矿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灯照明。
矿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气体,遇火极易发生爆炸。
1815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图)。
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
(1)甲烷与空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 热量 。
(2)用戴维灯照明,不会引燃矿井中的甲烷,原因是金属网可以把火焰的热量迅速传递出去,矿井中甲烷气体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
课后练习图11.(2019·北京市)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2.(2019·德州市)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B. 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 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3.(2019·兰州市)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云南松为可燃物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4. (2019·梧州市)法国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塔楼发生火灾,中空结构的木质塔尖剧烈燃烧而坍塌。
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错误的是(C)A. 木材是可燃物B. 塔尖剧烈燃烧的原因之一是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C.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用水灭火前要先切断电源5. (2019·广州市)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A.P2O5 B. 面粉 C. 镁粉D.CH46·(盐城市)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7.(2019·邵阳市)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木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D )A. 隔绝空气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8.(2019·荆州市)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C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9.(2019·青岛市)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10.(2019·南京市)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隔绝氧气能达到天火的目的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 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11.(2019·鄂州市)下列灭火方法中正确的是(B )A.吹灭燃着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电器短路着火,未切断电源直接用水浇灭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12.(2019·成都市)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13.(2019·重庆市)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
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B.按下开关时,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C.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D.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14.(2019·西宁市)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是。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D. 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15.(2019·遵义市)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C)A.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关闭门窗B.进入面粉厂时可穿鞋底带铁钉的鞋子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16.(2019·宜昌市)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17.(2019·东营市)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18. (2018·山东临沂)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提供温度,另一方面隔绝氧气。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19.(2019·湘西州)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烧毁。
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21.(2019·南充市)(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
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