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以台江区鳌峰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例

合集下载

浅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及改进路径

浅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困境及改进路径

1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概念 为解决我 务 模 式,它 整 合了社 区、机 构和 家 庭
养老的优势,以社区为载体,将机构养老的资源、功能 和专业方面嵌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中,在满足 了中国传统的“就地养老”观念的基础下,也为社区老
①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结构性嵌入视角下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项 目编号:2019R0102)。 作者简介:翁立姗(1997—),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医药政策与法规。 通信作者:金浪(1969—),男,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政策,E-mail:18 960815579@。
2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要性 社区嵌 入 式医养 结合 养 老机 构受 到民政部门、街
道、卫 生部门、公 安消防部门等 多重 监 管,构建“以居 家为基 础、医疗为依 托、机 构为支 撑、社区嵌 入 式”的 社会化医养服务体系[2]。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当 今我国的养老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当代 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现存的传统养老服务模式 与我国实际养老服务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很好 地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支持。 2.1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
摘 要:我国构建新型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传统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解决所存在的局限性,将社
区与居家两种养老模式串成有效的服务传达和服务闭环,将成为我国未来最重要的养老模式。由于嵌入式社区
养老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中存在供需矛盾、人才供给不足以及功能定位模糊等困境。通过构建以政府主
导的综合养老保障机制,实施精准定位,细化功能以及加强定向培养,推动照护人才专业化,才能使嵌入式养老
科 技资讯 2021 NO.03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_赖翠凤2015

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_赖翠凤2015

社会政策■收稿日期:2014-03-03■作者简介:赖翠凤(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引文格式:赖翠凤.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3):69—74.福州市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研究赖翠凤(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居家养老服务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诸如服务主体参与较少、服务的软硬件设施不齐全、服务项目发展不平衡等。

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政府可以从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加强政府领导、明确分工,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效能,整合社会资源、保证质量等方面着手,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构建和谐社区。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鼓楼区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 (2015)03-0069-06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方式,以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

福州市鼓楼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依托社区、市场推动”的方针,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站点服务、社区服务组织上门服务,努力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一、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状况为贯彻落实福州市委、市政府居家养老服务,鼓楼区深入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008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扩面”的工作思路;[1]2009年1月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制订了《鼓楼区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鼓政办[2009]1号);[2]2012年2月又提出《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鼓政办[2012]2号)。

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刘一群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5(019)035
【摘要】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其适合中国国情,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社区为例,阐述福州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分析其存在的管理结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人力资源欠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等几个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更合理、科学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用于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事业这一项紧迫的民生工程.
【总页数】2页(P4977-4978)
【作者】刘一群
【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老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对策——以无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 [J], 王金元
2.老旧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福州市屏西社区为例 [J], 丁振明
3.居家养老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基于S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情况的分析[J], 张今杰;杨扬
4.居家养老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基于S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情况的分析[J], 张今杰;杨扬;
5.福建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福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J], 刘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区工作专题》作业参考资料

《社区工作专题》作业参考资料

一、社区工作专题机考选择题(居民会议)是居民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本居住地区的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组成。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治的主要载体,在居民自治中处于主体地位。

(居民小组)是居民委员会下设的按居民居住状况由若干户组成的城市中最基层的居民组织。

(居委会)是城市管理体系中最基础的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基本的纽带,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阵地。

(区域性)是社区党建工作最基本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在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工作原则上的重要特征。

(社区居民会议)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对社区事务进行决策和监督,是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

(社区文化)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文化形式等。

(社区意识)是社区全体成员对所在社区自发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从而自觉地为社区事务尽心尽力。

(社区治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现,它变政府的单向管理为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民主自治有机结合,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共治。

C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从党的建设角度来看,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转型过程,就是从条块分割的单位党建向条块结合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转变。

从社区建设的含义来看,社区建设不具有以下(文化性)以及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

D当前,优化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建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优美环境,激发人的创造精神,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G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结构最大变化是“单位人”转为“社区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为对(社区)的管理。

J居民委员会由(居民会议选举)产生。

居民自治不等同于社区自治,不是一种区域范围的自治活动。

居民自治的突出特点不包括(多元性)。

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连接起来的人们的实体,一定地域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社区)。

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和效果研究

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和效果研究

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和效果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养老方式,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然而,社区养老服务如何进行运营,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如何评估服务效果,一直是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和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在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中,包含着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

服务内容涵盖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关怀等多方面的服务,服务形式则包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不同的形式。

服务对象则是老年人,其中重点关注的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

在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服务的保障性、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保障性是指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有足够的保障,充足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支持,以保证服务质量。

可持续性是指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可扩展性是指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可以在服务区域内迅速扩大规模,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

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还需要与其他机构进行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例如,社区养老服务可以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进行协调合作,共享公共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效果研究社区养老服务的效果研究是对社区养老服务实施的验证和评估,以评估其实际效果和成果,为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支持。

社区养老服务的效果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是评估服务的质量,可以从老年人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和素质、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其次是评估服务的成本效益,可以从服务的成本、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最后是评估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效益,可以从对社会的贡献、对老年人的帮助、推动老年人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浅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作者:徐丹璐张英红赵祉星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9期[摘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须由家庭、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同为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分析了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组成。

[关键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指在政府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志愿者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条件下,建立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心理疏导与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它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健康医疗、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1 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1.1 是实现老龄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老龄工作的目标,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包括养、医、学、为、乐等各个方面,保证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有人照顾、生病有医疗保健、无聊有人陪伴为乐,同时也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学习新知识提供机会。

可见,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老年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

1.2 是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

基于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由于年龄、性别、收入等因素导致的需求差异,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内容、需求强度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可以丰富服务内容,包括日常服务需求、健康医疗需求、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需求等,差异化的服务也可以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1.3 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服务的重要措施目前,城市社区基本上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棋牌娱乐、简单餐饮等基本服务,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健康保健、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福州市台江区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福州市台江区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elderly'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Taijiang distract of Fuzhou city is in the medium level.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of the
elderly in Fuzhou city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erms of degree of cultureꎬ relationship with neighborsꎬ way of live and life sat ̄
alization.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among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lev ̄
elsꎬ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sꎬ life satisfactionꎬ living style and pre - retirement work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摘 要 目的:调查福州市台江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ꎬ分析主要影响因素ꎬ为社区拟定
老年人健康促进对策提供依据ꎮ 方法:2017 年 3 - 5 月ꎬ在福州市台江区瀛洲社区、下渡社区随机抽取 200 名
60 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ꎬ采用健康促进生活量表( HPLP - Ⅱ) 获取健康促进生
福州市台江区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水平一般ꎬ应从文化程度、邻里关系、生活满意度、居住方式
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进行干预ꎮ

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21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林淑周(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摘 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解决老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和医疗需求之间相脱离的矛盾,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就是将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健康康复和心理慰藉等加以整合,提供一体化的医养融合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医疗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国际经验证明“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化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经济转型、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解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和医疗需求之间相脱离的矛盾。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截止2015年12月底,福州(不含平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0.51万,相比2010年底增加19.32%,占户籍总人口635.25万的17.40%(全国为16.1%);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18.6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94%,占60周岁老年人口的16.88%。

”[1]近年来,为化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挑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福州市积极推行“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

福州市在“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

福州市“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开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养老机构自身通过配套设置或协议合作方式具备医疗条件,实现“医养融合”;二是医疗机构通过托管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服务介入养老服务提供,实现“医养融合”;三是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以满足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1.27•【字号】榕政办〔2017〕330号•【施行日期】2017.1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榕政办〔2017〕3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榕委发〔2017〕13号)和《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榕委发〔2017〕14号),构建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提标、扩面、创品牌,特制定如下意见。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设在街道、乡(镇),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行、助洁、代办)、短期入托、长期寄养、医疗康复、应急协助、信息定位、精神慰藉、法律维权、康乐活动、建立档案等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一、明确建设任务(一)加快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各县(市)区政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

至2019年全市建成67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比省里总体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全市街道、中心城区和重点乡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

其中2017年完成34个,2018年完成21个,2019年完成12个。

(具体任务见附件1)(二)开展嵌入式、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家园)试点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2017年底前各建成1所嵌入式、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18年上半年再各建成1所。

项目建成后在全省起示范样板作用,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定性分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定性分析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定性分析作者:单奕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式的日益严峻,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公平性、福利性等有效特征,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一种养老方式,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本文主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做定性分析。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公共性定性分析[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025-01一、居家养老服务研究背景(一)居家养老的最新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到现在的社区居家养老,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模式为社区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模式是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让老人在家中居住,有助于老人身心健康,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一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加强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减轻社会负担。

(二)对老年人口照料问题研究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老年人日常料理方面,许多家庭面临力不从心、精神压力大、心理感受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开发和利用健康、低龄老人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倡自立、自强、互助原则,引导他们走出家庭,参与社会,走自我保障、自我养老的积极养老态度。

二、居家养老的质量分析(一)对不同养老模式的比较家庭养老主要指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群体,照料老人、抚养老人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机构养老主要指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则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政府也不需要花大量的资金建立养老机构,既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这种养老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来自社会和社区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与家庭养老完全不同,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证研究在“421”家庭结构的影响下,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当前仅依靠家庭和政府难以应对严峻的养老形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兴起无疑为养老问题解决提供了契机。

如何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上的依托作用,成为我们迫切要探究的问题。

借助对南昌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分析,归纳了社区在发展养老事业上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各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给予警示和帮助。

标签: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和对策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711社区居家养老兴起的背景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高达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

2015年我国大概有失能老人4000万,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人高达1123万。

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估计,失能老人占老龄人口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年轻人背负巨大经济压力的当下,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已不现实。

而受各方面因素(包括资金、人员、床位、基础设施等)的限制,机构养老也无力承担全部的养老职责;况且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老人偏好家庭照护,他们不愿在养老机构飘零孤老。

面对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应承担起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尤其是应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平台。

社区建立时便有“提供社会福利”的定位,1993年民政部《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提出“加速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为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1980s我国开始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01年在民政部《“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將老年社区服务建设推向高潮,标志着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快速发展;2006年《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加快社区的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01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纲(初稿)》要求“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城市街道和社区基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完善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创新思考

完善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创新思考

社会探索完善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 公共政策创新思考+•严志兰[内容提要]近年来,笔者围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在福建省开展田野调查和深度访 谈。

在此基础上,思考通过公共政策创新应对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路径。

笔者提出,构成社会 养老服务体系的机构养老服务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虽然都属于养老服务,但分别满足基本的养老 安全需求和多样化服务需求,递送这两类服务的方式应遵循完全不同的逻辑,相应的社会政策意涵 也不同。

[关键词]中国特色养老养老服务递送公共政策中图分类号:TV24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670(2021)1-0084-0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自2013年 以来,在人口老龄化日渐深化的背景下,中央和各省市年年推出养老相关政策;政策促进社会 养老服务发展的发动机效应越来越明显。

但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依旧存在的同时,如何激 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与如何体现社会公共服务属性之间的张力和矛盾也开始显现。

这就需 要持续将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实践进展与政策相结合,就二者互动关系展开研究。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创新之路老龄社会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扩张的压力。

中国通过持续 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应对,但社会养老服务深刻的供需矛盾依然困扰着社会治理过 程。

老年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明显落差,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社会 政策的问题,还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发展养老产业,社会养老服务走市场化道路,如何发挥市 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效率?又如何避免市场化养老服务可能出现的市 场失灵现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及其武汉和全国抗疫经验引发公众对医疗制度 改革的思考,在医疗机构社会化、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公立医院的价值和 功能。

上述对公立医院发展道路的反思,笔者认为也应引申到如何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 思考中去。

福州市复合型养老住宅运作模式探析:CCRC开发模式视角

福州市复合型养老住宅运作模式探析:CCRC开发模式视角

福州市复合型养老住宅运作模式探析:CCRC开发模式视角贺小燕【摘要】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产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城市中养老地产如何运作来吸引投资者、开发商和目标客户是关键.以福州市为例探讨城市复合型养老住宅运作模式,从福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出发,根据福州市养老地产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当前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以美国CCRC模式的发展经验为基础,从建筑产品、目标客户、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和养老服务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城市养老住宅运作模式,以期给城市养老地产的发展提供帮助.【期刊名称】《武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4)005【总页数】5页(P32-35,46)【关键词】老龄化;福州;复合型养老住宅;运作模式【作者】贺小燕【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人口老龄化,简单地说,就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该国即步入老龄化社会。

以此为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且每年还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如图1所示。

[1]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自我国步入老年社会以来,在“未富先老”的前提下主要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特点。

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一)福州市老年人口现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福州市现有60周岁及以上人口86.01万人,占全市常住总人口12.09%,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27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的通知【法规类别】赡养抚养收养【发文字号】榕政办[2016]243号【发布部门】福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12.05【实施日期】2016.12.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的通知(榕政办〔2016〕2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

目前,我市部分县(市)区已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积累了一定经验。

为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在2016 年实现每个县(市)区引进或培育至少1家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落地服务的基础上,逐年加快推进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发展,至2020年,每个社区至少对接1个养老服务组织,力争使紧急救援(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基本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

二、基本要求各县(市)区要围绕省里制定的工作目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落地服务。

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应包括紧急救援和呼叫服务系统、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健康档案系统、加盟商和养老服务人员管理系统、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系统、在线支付结算系统等,并能与政府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对接。

(二)配备一支养老服务队伍。

以社区为单位的15分钟生活圈配备1-2名站点助老员,家庭回访助老员按老人数1:200配备,专业化社区按每个街道3-5名配备,鼓励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学习社工专业知识报考社工证。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主要承担入户登记老年人基本信息和服务需求,提供应急联动服务,协助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及信息化平台服务链接等事务。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2.01•【字号】榕政综[2008]234号•【施行日期】2008.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榕政综〔2008〕234号2008年12月1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根据民政部、老龄办等10个部委《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在鼓楼、台江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市政府居家养老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从今年起在全市逐步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现就开展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鼓励民间参与发展养老事业,提升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

二、目标任务今年年底前在五城区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五保老人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从而把年度的为民办实事的任务落实好。

用三年左右时间进行扩面和规范,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从明年开始试点,然后再逐步向其他县拓展。

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模式,在全市所有社区基本建立起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养老服务组织,初步形成适合我市实际的养老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网络。

三、主要内容1、建立工作组织。

市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分管领导、市民政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市居家养老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

《2024年村改居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管理服务研究》范文

《2024年村改居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管理服务研究》范文

《村改居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管理服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村改居已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个案管理服务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村改居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村改居使得传统农村向城市社区转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因此,研究村改居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管理服务,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个案管理服务概述个案管理服务是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解决个体问题的服务模式。

在社区居家养老领域,个案管理服务旨在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其核心在于建立老年人个人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并实施动态调整。

四、村改居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个案管理服务的实施1. 了解老年人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养老需求等,为后续的个案管理服务提供依据。

2. 建立个人档案:根据了解到的信息,为老年人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需求等。

3. 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个人档案,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爱等方面。

4. 实施动态调整:在服务过程中,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变化,对服务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多方协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志愿者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

五、个案管理服务的成效与挑战1. 成效:通过实施个案管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同时,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 挑战:在实施个案管理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有限、专业人才缺乏等挑战。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居家养老的‎意义在于老年人养老的‎场所是在自己家中,除‎需要家庭照料外,还依‎靠社会帮助。

它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养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老‎年人开展日常照料、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1、‎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

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

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

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

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双‎方的自尊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雀尚能反‎哺,靠子女养老的做法‎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天经‎地义。

但是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状态面前,时‎间地域等的限制使得完‎全靠子女在身边尽孝的‎选择越来越变为一种奢‎求。

一方面,子女在亲‎情上割舍不开、不愿父‎母离开,另一方面从社‎会舆论上更难以接受背‎负不赡养老人的骂名,‎可是自身的工作不允许‎长期分心,自己的体力‎也不允许兼顾老人和事‎业,往往是病榻上老人‎身体未好,病榻前的子‎女已累倒。

开办3年服务2万多名老人,这家专...

开办3年服务2万多名老人,这家专...

开办3年服务2万多名老人,这家专...作者:严志兰、李叔君。

本文摘选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递送与政策创新探析——基于福建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原文刊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文约4200字,建议收藏阅读2016年4月,J公司正式成立,经过3年多的运营,J公司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逐渐成熟。

截至2019年7月,J公司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总数达到22237位,其中包括7452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实施线下服务140247人次,接听求助、咨询电话311725人次,开展志愿服务12273人次。

孝老员(缘)合计超过2000多人。

J公司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大大简化了服务流程;让服务内容更加精准;J公司的服务方式得到消费者认可,实现微盈利;J公司的服务成效获得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的肯定。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蛋糕很大缺很难吃到嘴”的经营困境下,J公司是如何实现持续经营的呢?以下详细解读。

图:河南厚朴养老集团在周口市淮阳区运营管理的五彩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该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模式运营,目前已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典型案例。

图源:万仁涛-01-想把居家养老的“大蛋糕”吃到嘴,先练好2项“基本功”第1项“基本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服务中心实现的。

服务中心有自主研发的能化管理系统和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以此作为服务质量监管与评估的工具。

服务中心由紧急救援、呼叫中心、信息档案管理、健康管理、加盟商管理、养老服务人员(含养老志愿者)管理、在线支付结算、服务监督评价反馈、孝心APP、O2O商城等功能模块组成。

服务中心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服务对象与家属只要一键呼叫或者拨打服务热线,或者通过手机APP、O2O商城下单,中心就会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就近调度服务人员在15分钟内响应服务。

因此,J公司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GPS定位功能的智能化终端为纽带,将政府管理部门、村(居)、个人、家庭、服务机构、商家等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和配置优化,目标是为居家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能、半失能人群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

《2024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范文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空间之一,城市社区成为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

本文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服务质量及现状,提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措施。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居家养老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

城市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因此,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展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特点;2.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 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满意度,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

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特点(一)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同时,由于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现有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二)特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人;二是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关爱等方面;三是服务形式以家庭和社区为主;四是服务资金来源多元化。

五、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问题1. 服务内容单一:当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基本生活照料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2. 服务质量不高:部分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 服务人员数量不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