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如何与社区结合
让青年走进社区 让社区更加青春——江干共青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志愿者、业委会青年成为社区“两委” 年志愿者服务社区,在凯旋街道“凯益荟”社会组织
班子成员,引领青年深入基层社区当好青春示范员。
服务中心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志愿者培训学院,推动社
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推动
区志愿者培训常态长效。推动全市首个青年人才公寓
物业公司成立团组织,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面,助力“社
党团引领,把合力“聚起来” 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区委和上级团委的精心指 导下,主动争取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 区住建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区工商 联等职能部门出智出力。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征求 意见,由区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在区“两会” 上提交《关于打造江干“青春社区”品牌的建议的 提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 理现代化建设的建议》两件政协提案,收集掌握针 对性强的指导性意见 26 条。根据团市委“青春社区” 助力基层治理工作要求,制定下发《关于在党建引 领下开展“青春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 出“青春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深化青 年志愿者服务社区专项行动”“组建青年业委会帮 帮团”“推动青年社工本土化”等 11 项举措清单, 切实对准方向、找准问题、明确路径,形成共商共 建共享共推的青春合力。
7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7TH ISSUE OF 2020 TOTAL 459TH ISSUE
2020 年以来,团杭州市江干区委通过开展“青春社区”试点工作,努力发挥共青 团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和服务青年的作用,在整合社会力量、带动青年参与、助 推社区发展等方面聚力、赋能,努力探索共青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青年干部实训班,组织 60 名学员开展实训月活动,组
高校毕业生社区化就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
争鸣高校毕业生社区化就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陈英华摘要:沈阳城市学院玫瑰园社区是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学生公寓集合体,是以我校“社区化学生公寓管理”理念为核心建立起的,集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公寓辅导员教师办公区域三项功能合一的创新型学生公寓互联社区中心。
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环节,打造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娱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教育生活园地。
通过构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就业指导及实践载体,依托学生社区来开展就业、创业宣传;推进模块化就业指导教育;进行就业实践化模拟训练;组织学生观看就业教育视频;提供以寝室为单元的多角度就业指导;通过线上平台及线上调查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快速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了解就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当前就业形势,改进自身所存在的就业问题,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把握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就业,敢于创业。
关键词:玫瑰园社区;就业指导;实践一、社区化就业育人模式内容(一)加强就业指导及就业经验的宣传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
依托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公寓自律组织),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宣传工作,通过组织自管会宣传部绘制就业指导宣传海报,在毕业生公寓开展就业宣传及教育引领工作。
通过诸如“你应该具备的理性就业观”“面试应该了解的那些事”“面对社会,你做好准备了吗”等宣传标语及各种深入浅出的漫画形象,生动形象地让毕业生了解在步入社会之初所应该掌握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二)开展模块化就业指导教育,为构建科学化、合理化的就业育人体系提供支撑。
模块化就业指导可以有效地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自身的求职技巧。
对于不同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咨询对应的专业老师、已毕业的应、往届优秀毕业生、富有面试经验的相关领域专家、各大知名企业的HR,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求职技巧拆解及模块化梳理,使求职技巧和经验更佳浅显易懂,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更佳快速地了解求职应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面对职场的自信心。
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
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而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更是当今发展的趋势,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与意义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服务社会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是培养各领域专业人才的摇篮,通过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能够为社会输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满足社会对各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2. 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科研项目和任务。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高校能够为社会提供创新的科技成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例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公益项目等,为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方式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形式:1. 实践教学高校通过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一批具备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人才。
2. 产学合作高校与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共同进行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等,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通过产学合作,高校能够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
3. 社区服务高校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社区课堂等形式,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这不仅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也能够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专业服务高校通过与相关行业和组织合作,开展专业服务活动。
例如,医学院校可以开设义诊活动,工程学院可以提供咨询服务等。
这些专业服务活动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承载着人类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音乐人才和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而社区音乐文化则是指在社区内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群众基础的音乐艺术活动,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
而社区音乐文化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社会反馈,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因此,研究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优化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能促进社区音乐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这也是本文选取这一研究主题的背景和意义所在。
1.2 研究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和推动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与社区音乐文化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音乐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社区音乐文化是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通过与高校音乐教育的互动能够促进音乐文化普及和推广,激发社会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参与。
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有助于探索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和途径,为音乐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深入探讨高校音乐教育与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社会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高校音乐教育对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高校音乐教育在社区音乐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专业水平,为社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资源和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接触、学习和参与音乐的机会,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前沿视角【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提出坚持党建领航、协同管理、服务下沉、凝练特色、鼓励自治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一站式学生社区三全育人【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19-06“学生社区”是伴随着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与传统的学生宿舍相比较,学生社区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日常住宿、休闲的空间场所,还包括这些场所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
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
在政策指导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分析学校现有的学生思政教育基础、学生公寓园区建设现状和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思考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上面临的困境,结合各高校的有益实践经验在校内开展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此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困境思考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意味着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合理统筹和再分配校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践行学生社区管理“一线规则”,促使学生社区从传统的生活场所转变成为多元育人场所,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场域价值。
目前,国内高校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综合分析国内高校现有的建设成果,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共同因素影响“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党建工作组织结构有待完善学生社区是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一般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划分,并由各学院党委统一管理,可以说高校学生党支部主要是围绕二级学院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的。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模式探索——以东北师范大学寝室党员工作站为例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5在高校实施“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班级概念弱化,“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寝”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亟待优化。
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深化“三全育人”探索的重要抓手与平台[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2]。
学生社区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教育基地,在统筹建设与整体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为此,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寝室党员工作站为例,创新探索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育人理念与模式,以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时代意涵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场域,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制创新。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的重要支撑学生社区对于大学生各类习惯培育、价值观形塑、人格养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同时又是极其深刻甚至持续一生的[4]。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多元主体协同的方式程式化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育人形式。
这对如何更好地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及方法,如何定位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等问题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站式”学生社区所具有的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管理模式,将为提升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探索现在高校学生工作仍存在着封闭式、防御式、保姆式的工作模式和僵化的工作体制,无法很好地适应教育大发展的趋势[5]。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一方面作为“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帮扶、生活服务等需求集中在学生社区内,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多元化的育人方式,切实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索摘要: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为此,文章详细论述了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希望可以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更好的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助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创新前言: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社区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它承载了越来越多的育人功能,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目前,全国31所高校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通过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探索开展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压到学生中间。
1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现状根据教育部对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试点要求,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个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参与学生服务工作。
学生通过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参与社区的建设,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育自主意识和提高自律能力。
同时,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也存在部分问题。
如管理队伍不齐整。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虽然有领导、专业教师、校外指导教师等下宿舍进行指导与管理,但实际情况是辅导员经常单兵作战,造成教育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对于学生教育的管理职能稍显不足,管理效果不明显。
随着“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学生会对社区教育管理职能的需求不断增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受资金不足、技术问题、场地限制等种种原因,学校的管理职能无法达到学生的理想要求。
三是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合力不够。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管理建设,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发挥最大作用。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由学工部(处)和后勤处协调管理,不能充分发挥校内各职能部门的力量。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和策略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和策略摘要: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愿景;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
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需要地方高校与社区树立相互依托协同发展的思想观念;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手段发挥主导作用;需要社区在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需要地方高校主动反应与介入社区教育。
关键词:地方高校;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是社会所有教育机构、教育力量的协同教育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上海真如中学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是我国第一个社区教育机构。
2001年至2007年,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教育部先后确定了四批共有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从2008年起,教育部又开展了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工作,截至2014年,在全国评审认定了8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在社区教育扎实推进的过程中,中小学校和社区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比较深入,而高校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却相对滞后,绝大多数地区处于相互割裂和各自为战的局面。
关于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也刚刚起步。
这不利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不利于高校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拓展生存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也不利于社区教育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丰富内容,提升水平,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
一、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拓展;有利于高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盘活和整合。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案例分析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案例分析一、概述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模式,以期在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尝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以学生社区为平台,提供集住宿、学习、生活、娱乐、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该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生社区单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学生社区的整体品质。
本文将以场域理论为视角,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场域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是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中形成的,这个空间就是场域。
在高校学生社区中,不同的场域如学习场域、生活场域、交往场域等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场域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优化各个场域的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试点案例的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旨在为其他高校在推进学生社区建设与管理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介绍研究背景:高校学生社区的重要性、当前学生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居住的地方,更是他们交流思想、建立友谊、锻炼能力、塑造性格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们共享着各种资源,包括学术资源、生活设施、社交活动等,同时也面对着各种挑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生活自理等。
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与服务探索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与服务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提出打造“五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社区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施功能不健全、服务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方面。
其次,提出了打造“五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的措施,包括学校服务、社区服务、公寓服务、寝室服务和学生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单元的协同和整合,形成一个全方位、无缝衔接的服务网络。
强调加强学生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服务质量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本文旨在为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一、研究背景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成为了学校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是指通过整合学校、社区、公寓、寝室和学生等服务单元,构建一个全方位、无缝衔接的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住宿生活、学习研讨、思想政治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二、研究意义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研究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校教育服务的现状和问题,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其次,研究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最后,研究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还有助于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实现高校和社会的共赢发展。
总之,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是高等教育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领域。
对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校教育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提高高校学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学校与社区共建方案(标准版)
学校与社区共建方案(标准版)1. 引言为了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我们提出了学校与社区共建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互动、共赢的生态环境,为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和活动。
2. 共建目标1.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双方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2. 提高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4. 提升学校的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其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 共建内容1. 教育合作:学校可以邀请社区专家、优秀人士进行讲座,分享经验和知识;社区可以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如支教、科普宣传等。
2. 文化娱乐活动:双方可以共同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双方的精神文化生活。
3. 志愿服务:学生和教师可以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敬老、扶贫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开放图书馆、体育设施等资源,供社区居民使用;社区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如活动场地、设备等,供学校使用。
4. 实施步骤1. 建立联系:学校与社区建立联系,就共建事项进行沟通,明确共建目标、内容等。
2. 制定方案:根据共建目标、内容,制定详细的共建方案,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 签署协议:双方签署共建协议,明确共建的期限、范围、内容等。
4. 实施共建:按照协议,双方开始实施共建活动。
5. 评估反馈:定期对共建活动进行评估,收集反馈,不断优化共建方案。
5. 保障机制1. 组织保障:建立学校与社区共建领导小组,负责共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人员保障:明确双方参与共建的人员,确保有人负责、有人执行。
3. 经费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共建经费,确保共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共建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共建活动的规范进行。
6. 预期效果1. 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双方资源得到更好的共享。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社区工作实践探索
WORLD \ 公关世界 109F OCUSION社区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打开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育人新格局,首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以五育并举的形式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社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与校园社会热点相关、激发学生多方面意趣、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校园文化创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区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熏陶中再塑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1]因此,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开展“春风育苗社区行动”系列活动,打着“家”文化学生社区。
“春风育苗社区行动”系列活动开展的思路试图汇集众家所长,结合“做活动”的形式,借助“做学问”的深度,形成品牌推广。
同时,通过顶层设计打破工作模块壁垒、观念壁垒,通过资源整合打破时空壁垒,形成五育并举的协同育人“中央厨房”。
具体做法包含以下方面:一、德育背景下社区工作对学生的心灵引导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为此,必须重视德育,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学校工作首位。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一)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因此,我校老师代表与学生代表一同收集学生对校园的意见,再通过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合作,将被反馈的问题妥善处理并公示结果,实现学生反馈到位,学院处理及时的双方优良互动。
系统观念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学生社区是近年来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关键之地。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文件中,要求“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积极推动高校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1]。
至此“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拉开了帷幕。
2020—2023年,教育部及思想政治工作司通过年度工作要点,逐步明确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并不断扩大建设试点范围。
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系统观念视角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系统性原理,把握系统要求,积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高质量建设,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化水平,符合理论之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更是回应实践之诉求。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系统内涵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展思政教育阵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呈现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特征。
同时“一站式”学生社区建立在特定场域之上,聚合了队伍、资源、技术、制度等纳入社区范围的育人要素,其本身也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
(一)宏观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系统的子系统首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抓手。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高校在贯彻“大思政”理念基础上开展的新探索,旨在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在社区搭建的架构体系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局面,推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其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一站式”学生社区需要搭建集学工、后勤、教学、文体、就业等多部门于一域的工作体系,聚合广泛的资源和力量,实现管理和服务的优化和升级,推动高校治理关系的再变革。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路径探索——以江南大学商学院为例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路径探索——以江南大学商学院为例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其中,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作为高校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江南大学商学院为例,就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路径进行探索。
一、背景介绍江南大学商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商科人才为主的高校院系,学院下设多个专业和学生社区。
然而,过去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集中在学业指导和日常生活服务上,缺乏整体规划和综合管理。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学院决定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二、理念与目标学院在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时,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学生支持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优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提供全面生活服务,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发展支持,帮助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发展活动。
三、基础建设和资源整合要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建设和资源整合。
学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档案、成绩记录、学习跟踪等。
同时,学院应积极与学校的相关管理部门合作,整合资源,确保各项服务能够顺利进行。
四、平台搭建和人员培训学院应当建立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学业指导、生活服务、发展支持等各项服务。
平台应开设在线咨询和预约功能,方便学生进行咨询和预约服务。
同时,学院应组建专业的辅导员团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学生参与与沟通渠道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中,学生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学院应建立定期的学生代表会议,征求学生对于管理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学院还可以建立学生志愿者队伍,让他们参与到服务中,提供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服务。
六、案例分享与改进在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学院应当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案例分享和改进。
通过与其他学院和高校的经验交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索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服务学生社区成为了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探索一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学生社区的资源和服务,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满足学生在学业、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生活的便利程度,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首先,高校可以建立统一的学生社区管理平台,将学生生活所需的各类资源整合进一站式的平台中。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和预订宿舍、图书馆座位、体育馆场地等设施资源,而不需要分别到各个部门或场所去排队预约。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查找和联系学术导师、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等各类支持服务人员。
这一平台不仅提供信息咨询和在线办事功能,还可以建立学生社区互动交流的论坛和社交平台,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次,高校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智能化。
通过在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地方安装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反馈学生的日常行为和需求,如定位学生位置、检测学生心理情况等。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高校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辅导。
比如,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系统可以自动发现并及时通知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帮助。
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服务效率,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同时,高校还可以与社区内的各类商家和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生活服务。
比如,与周边的超市、餐饮店等商家合作,为学生提供代收快递、外卖配送等增值服务;与旅行社合作,为学生提供优惠的旅行和户外活动项目。
此外,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与益处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与益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人才的崛起,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确有其重要性和益处。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与益处,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社区服务。
一、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重要性1.1 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第一重要性是可以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社区服务中,高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现状、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责任,培养对家乡、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懂得在社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1.2 增强职业能力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第二重要性是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竞争日渐激烈,拥有强大的职业能力是每个高校学生的追求。
社区服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加了解各种职业,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1.3 提高社交能力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第三重要性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
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需要与社区居民协作,与其他志愿者合作,与社会的组织机构和部门沟通,这种社交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增强社交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益处2.1 增强就业优势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第一益处是可以增强就业优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通过社区服务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仅可以成为优秀的社会公民,更可以成为优秀的求职者。
对于面试官来说,一个参与社区服务且有着卓越成果的学生更容易受到重视。
2.2 增加社会经验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第二益处是可以增加社会经验。
社区服务活动通常涉及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在服务中不仅可以接受学校教育所学知识的检验和应用,还可以结合社会现实情况进行综合思考,锻炼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了解社会进程和各个领域的经验。
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介绍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实践
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介绍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实践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介绍高校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在高校中,学术研究旨在推动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支持学者发现新的实践应用、创新或突破性研究。
而社会服务则关注如何把研究成果和理解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将学术研究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社会,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
那么,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如何实践呢?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结合的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在产业上,高校可以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建立紧密的联系。
高校研究团队和企业可以开展合作研究项目,通过技术转移转化成实用的产品,促进产业发展。
另外,高校学术研究人员还可以与政府机构合作,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积极发挥高校学术资源优势高校在学术资源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它们可以通过学科和专业的整合,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高校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智慧城市、绿色制造、环境保护等,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三、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高校要发挥其社会服务作用,必须具备科研和服务能力。
高校应该让学生们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高社会服务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
高校还应该建立一些公益项目,服务于困难群体和社会大众。
这样的服务不仅可以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推动高校的知识和思想在社区内的传播。
四、加强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高校学术研究是为了创新和进步,更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其发掘出来,变为对社会有用的实际应用。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科技展览会等活动,将学术成果向社会公开展示,引导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产业化,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
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高校教育扮演着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除了教育本身,高校也应该承担起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中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的意义,相关的具体举措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这些工作的发展。
意义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实践机会,也能进一步增强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同时,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也能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至关重要。
具体举措为了实现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需要实行以下具体措施。
首先,高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问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此外,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推动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其次,高校也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推动学生学习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
此类课程应该涵盖基本概念、技能和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服务和实业事业知识。
最后,高校也可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发展为了促进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教育中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开展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创新创业等项目。
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扩大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开展共同实践和研究,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最后,高校应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与实践的结合,推进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和应用。
结论高校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高校在政策、投入、项目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
高校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资深员工,深入参与了将学术研究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教研工作:我的日常工作涵盖了课程研发、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
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探索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2.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与社区的合作项目,通过组织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将学术知识传播至社会各界。
负责协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教研案例的深入分析,我揭示了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例如,我曾主导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教研项目,通过与当地Z府和企业合作,成功推动了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4.数据分析:在实践中,我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教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这些数据为我优化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效率了有力支持。
5.实施策略:基于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促进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的更好结合。
这些策略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提升师资培训质量以及增加与社会各界的互动等。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结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教研工作方面,积极参与课程研发和教学方法创新。
通过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我成功地将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参与学校与社区的合作项目,通过组织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将学术知识传播至社会各界。
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通过将教研工作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我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通过课程研发和教学方法创新,我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术知识。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研究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分析其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概念及其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定位,然后阐述了综合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最后探讨了高校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策略与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理论基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育人方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现代教育理念、社区教育理论以及全面育人理论。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社区教育理论认为,社区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强调将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社区环境中接受教育,同时也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中,学生社区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机会。
全面育人理论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现代教育理念、社区教育理论以及全面育人理论。
这些理论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高校如何与社区结合作者:黄匡忠吴耀辉袁小良蓝云剑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8期摘要作为第一所香港与内地合作开办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联合国际学院)首要的目的是引入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新路,为珠三角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育具有全人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高等教育非常重视社区结合(Community Engagement),即高校对地区,省份,国家以及全球的贡献。
联合国际学院充分利用合作办学在知识、师资、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特长,与珠海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多个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珠海社会、民生、产业、文化、经济的发展多方面的发展,为珠海自助创新贡献力量。
本文仅以联合国际学院全人教育办公室之课程内容,和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心的课题研究,说明我校为社区结合而进行的“社区为本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社区改善项目”(Community Improvements Projects)和“社区服务学习”(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关键词高校与社区结合产学研社会管理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10.009Abstract As the first cooperation between Hongkong and the mainland started universit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the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introduce the new educational pattern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xplore a new path for Chines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qualit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ommunity Engagement (Community), which is the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ies to regions, provinces, countries and the whole world.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to make full us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knowledge, teacher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pecialty, to establish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Zhuhai City, to carry out a number of coopera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Zhuhai society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ndustr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of development, contribute to the self innovation of Zhuhai. This course only b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fice of whole pers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enter, that for our school community with the "community based research", "community improvement projects" and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Keywords combination of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enterprise-school-research; social management1 海外高等教育和社区结合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和所在社区的合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高校拥有不少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智库,研究成果,甚至不少注册专利;但是否能够回馈所在的社区,似乎未有定论。
很多高校均将“社区结合”纳入为其使命之一。
例如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便将“社区结合”写入其素质管理程序 Quality Enhancement Plan(QEP)中,并称之为“社区为本升华学习”(Community-Based Transformation Learning)。
因此,社区结合已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用以衡量高校的成果。
该校之社区为本升华学习采用之形式多样,包括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实习生(Internship),合作社(Co-op)或社区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
除了个别高校的努力之外,美国更有志愿组织成立以推动高校的公民责任,Campus Compact 即为其中之一()。
该组织表示由超过一千名大学及学院的校长所组成,旨在推动将公民及社区为本的学习,纳入高校课程之内。
该组织于1985年成立,该网站提供了超过300个服务学习的课程大纲(Service Learning Syllabi),设计了高校社区结合的评估指标及研究(Indicators of Engagement and Campus Engagement Survey),并出版“社区的高校”(Community’s C ollege)刊物。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联合国际学院)自2005成立以来,即非常注重社区结合,希望能为所在地区做出共吸纳,另一方面亦注重社区为本之学习,务求学生学习结合社区实际,不尚空谈。
联合国际学院提出四维教育的概念,即“师,生,家,国”,以学生为中心,“国”即社会及社区,学生以社会为师,从社会事务中学习。
本文将论述联合国际学院在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社区为本研究(Community- Based Research)和社区改善计划(Communities Improvement Projects),以反映我校对社区结合方面的努力与成效。
2 联合国际学院和社区结合的探索2.1 社区合作协议2012年联合国际学院与珠海市政府与UIC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期望我校在文化展业的社会工作发展做出贡献。
其后,我校又与珠海市横琴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助横琴发展金融和教育等方面。
2.2 社会管理科学所谓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运用多种资源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和过程”(杨海蛟,2011)。
其具体内容包括:“基层社区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以及党和政府主导民众维权等”(张春海,2011)。
在社会管理领域,港澳地区较好地处理政府、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和公众的关系,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以民间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由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福利服务管理体制和社会工作运行机制,已发展成为有独特知识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已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成熟轨道。
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地接澳门,东望香港,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具备借鉴省内、港澳等地成熟的社会管理发展模式或经验。
2.3 建立社区衔接架构在借鉴中外社会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中心积极为建构适合珠海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献计献策,透过社会管理项目服务、培训、咨询研究、会议、建言等方式,有效促进珠海市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为珠海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校也在横琴建立了培训基地,为提升当地金融业和国际高中教育水平作准备。
3 联合国际学院的社区改善典范3.1 推动社区营造2010年联合国际学院与珠海市翠香街道办、香港邻舍辅导会三方合作,在借鉴香港经验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运作,指导珠海市邻里互助社建立民主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以社区发展、扶老服务为突破口,六位一体项目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构建内容丰富、服务优质的社区服务体系,涵盖居家养老、生活配餐送餐、代购代买、日托照料、护理陪伴、残疾人康复、医疗、文体、家政、法律、精神心理、临终关怀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
201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珠海市委书记甘霖等领导的陪同下,莅临该社区调研,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充分肯定。
3.2 承办社工服务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基层管理社区化、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养老功能的弱化,珠海市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巨大的需求。
中心透过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引入港澳经验,推动珠海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并在珠海地区逐步树立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标杆地位。
3.3 建立服务标杆中心承接的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市福利院)。
该院是隶属珠海市民政局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是以收养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兼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护理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
目前,福利中心内养育了近180名孤残儿童,每年平均接收新入院儿童约40名,其中病残儿童占96%以上。
长期以来,“院舍化”的服务方式,虽然保证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够吃饱穿暖,但孩子在智力发展、社交发展、社会经验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同时福利院也担负着珠海市居家养老指导中心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