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韩大匡院士:研究确定剩余油相对富集

合集下载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断层分割控油是指 由于封闭性断层的遮挡作用
而在断层附近形成剩余油富集区的控油方式。低级
序断层是指断层级别 中四级及 以下的小断层 , 其特
c 一平 行 夹 持 分 割
d 微 小断 块 分 割
图 1 断层分割控制剩余 油模式
点是延伸短 , 断距小, 识别难 , 描述难。低级序断层 基本不控制油气聚集 , 但控制剩余 油分布, 是高含水 期剩余油挖潜 的重点- J 3 。因此 , 研究断层特别是 低级序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 建立不同类 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 预测模型 , 寻找高含水期 对
油藏分割性的控制 。陆相水驱油 藏分割性是指 J
a 断层 断 棱 分 割 一
b 交 叉 夹 角 分 割 一
低级序断层、 夹层、 物性差异及注采方式等因素对储
层 中流体渗流产生的分割作用。这种分割作用使得
流体渗流受阻 , 替效果变差 , 驱 剩余 油分布变得 复
杂 , 局部地 区 富集 。 在
域 的 3— 6 l 3— l 井补 孑改 层后 , 油量 由 35td上 L 产 . / /



: ・ :
,● ●● ● ●
● ● ● ● - ● ・ - ・ ・ ・

蓦蓦 蒜 : -




’ . . . ’ . ’ . ’ . ’ . ’ .
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4 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 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 建
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 型。研 究表 明, 高含水复杂 非均质 油藏 的剩余 油分布 主要受断 层、 层 非均质性及 储
注采方式等控制。

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简介 : 吴错 (9 7 )2 0 1 8一 ,0 8年 毕 业 于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资源 勘 查 工程 专 业 , 读硕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油 气 田开 发 地 质 在 主
沉 积相 和压力 场分 布 的影响 。平面 上在 注水 井长 期
量 , 要搞 清楚其 成 因 以及 分 布特 点[ , 还 2 为油 田今 后 ] 的开发 提供 依据 。 本文 主要 从剩 余油成 因、 影响 因素
冲 刷 的主流线 、 裂缝 方 向或一 线上 油井 水淹严 重 , 内
以及研究方法三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 : 层 非均质 性 ; 储 夹层 ; 地层倾 角; 原油粘 度 ; 剩余 油 中图分 类号 : E3 7 T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6 7 8 ( O 0 2 一 O O 一 O 1 0— 9 121 ) 3 1 7 4
我 国油 田多为 陆相 沉积 , 储层 的层 间 、 内和平 层 面 上渗透 率变 化大 。 9 油 田采 用注 水开采 方式 , 近 0/ 9 6 其基 本规 律是 注水 开发 早 、 中期含 水上 升快 , 出程 采
夹层的分布等 。在水驱开发过程中, 由于渗透率、 孔 隙度在垂向上的差异 , 高渗段先水淹 。 剩余油分布受 沉积韵律的影响, 一般分布在低渗段 , 形成夹层顶部 遮挡型和上下隔层夹持型剩余油。
收稿 日期 :O O O 5 2 1 一1 一1
储 量 的控 制 程度 和 动 用程 度 , 损 井 区剩 余 油 也相 套 对 富集 。 因此 , 采系 统的完 善 程度对 油藏 高含 水期 注 的剩余 油分 布有 着重 要影 响 。
富集 。平面 非均 质是 指 由砂 体 的几何 形态 、 规模 、 连 续 性 、 隙度 和 渗透 率 的平 面 变 化所 引起 的非 均 质 孔 性 , 括 各砂 层组 小 层或 单砂 体 在平 面 上 的非 均 质 包 性 。砂 体在 平面 上的 展布 、 延伸 规律 、 通性 受沉 积 连 微 相所 控制 。注入 水在 单砂体 平面 上 的运 动主要 受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

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形成0.前言油藏在开发之前呈现动态平衡系统。

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采油、注水以及注汽等开发措施,使得油藏变为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汽采出程度高,而另外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低、油汽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成为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1.剩余油的概念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发方式或者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者直流在油藏的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广义上的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通过对油藏的再认识或者改善油田的开发工艺措施、进行方案的调整而被开发出来,这部分称为可动剩余油;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层中的原油,这部分称为残余油。

故广义的剩余油包括可动剩余油和残余剩余油两部分。

2.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剩余油的形成可以从油藏的内部原因以及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来分析。

2.1油藏内部控制原因2.1.1 地质构造(1)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在油藏的不同开发阶段,构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和控制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油田的开发早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块构造的控制。

油田开发中后期,背斜构造虽然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2)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断层分为封闭性和开启性两类,封闭性断层附近往往是剩余油较富集区,开启性断层附近的剩余油相对贫乏。

原因是断层封堵致使采油井注水受效差,或者采油井单一方向受效,有利于剩余油富集。

由于断层的封闭程度不同,往往造成在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有较多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

剩余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及砂岩尖灭线附近相对富集,这些部位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高出同层位平均剩余油饱和度5个百分点以上。

2.1.2 油藏储层(1)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多油层间会出现层间干扰问题。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导师介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导师介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李德生,男,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AAPG国际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章。

研究方向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翟光明,男,北京大学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勘探部主任。

研究方向为区域构造和含油气沉积盆地。

——王涛,男,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大学毕业,研究方向为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胡见义,男,莫斯科石油学院硕士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突出贡献奖、孙越琦能源大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与勘探,油气藏形成分布与分布理论。

——戴金星,男,南京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地球化学。

——邱中建,男,重庆大学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为石油及天然气成藏,石油勘探战略问题。

——贾承造,男,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孙越琦能源大奖、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研究方向为盆地构造地质与油气勘探。

——童晓光,男,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技术顾问。

研究方向为为石油地质与勘探。

——赵文智,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毕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天然气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含油气系统评价。

——顾家裕,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学和沉积储层。

——靳久强,男,德国国宾根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研究,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盆地动力学分析与模拟和区域层序地层学与油气勘探。

——薛良清,男,美国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非洲地区勘探项目组主任。

唤醒沉睡的油藏——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

唤醒沉睡的油藏——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

【 师生寄语 】 六十年一 甲子 ,我与母 亲共 见证 。祝母校 明天更美好 !
— —
化 工 学 院 庞 照龙
大学 科普
科学人物 l inSes ntc ts E e ii m nt
总 公 司 授 予 “ 油 T 业 有 突 m 贡 献科 技专 家 ”称 号 , 石 19 年 获 中闰科 学 技 术 发展 基 金 会孙 越 崎 科 技 教 育基 96 金能 源大 奖 。20 年 当选 为 中国T 程 院院士 。 01
士晋 元 中学 的校 友 。 大 学 时期 ,韩 大 匡 院 士 就读 于我 国最 著 名 的 清 华
大 学 采矿 系石 油 T 程 专业 。15 年 毕 业后 留校 任 石 油 92
系 助 教 。 15 9 3年 由于 院 系 调 整 ,到 北 京 石 油学 院 ( 现
中国石 油大学 )任教 。 韩 大 匡 院 士参 与 了我 国第 一 个石 油开 发 系 的组 建 T 作 ,曾任 石 油 开 发 系 副 主 任兼 油 田开 发 研 究 室 主 任
提高 采收率
采 收 率 是 衡量 油 田资 源 利 用 水 平 和 开 发效 果 的重
要 指 标 。作 为 我 国提 高 石 油 采 收 率 技 术研 究 的 开拓 者
之一 ,2 纪 6 年 代初 期 ,韩 院 士就 开始 了聚合 物驱 0世 0
油 的实 验 研 究 ,指 了聚 丙 烯 酰 胺 水 溶 液作 为提 高采

值模拟和提高采收率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在 科 研 成 果 方 面 ,韩 大 匡 院 士 以 “自主 创 新 ,
所 华人 子弟 学 校—— “ 华童 公学 ” 。 抗 日战争 胜 利 后 ,为 纪 念抗 日将 领 谢 晋 元 而 命 名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井 、 细 数 值 模 拟 等 技 术 , 清 剩 余 油 的分 布状 况 , 剩 余 油 富 集 部位 钻 出各 种 类 型 的 不 均 匀 高 效 调 整 井 ( 括 直 井 、 钻 井 、 平 精 搞 在 包 侧 水
井或 分 支 井) 实 施 其 他 综 合 调 整 措 施 , 以 更 有 效 地 采 出剩 余 油 , 高 油 田 注 水 采 收 率 。 或 可 提
t er s c n a y r c v r . I i e e s r O g tad si c n e s a dn ft e l c t n o h b n a t e i ig o l yi tg ai n o h i e o d r e o e y t sn c s a y t e itn tu d r t n i g o h ai ft ea u d n ma n n i b e r t f o o r n o
H a ku ng n Da a
( to h n Per C iaExp o a ina d De eo l r to n v lpme t sa c n ttt n e rh I siue,Bej n 0 0 3,C n ) Re iig 1 0 8 hia
Ab ta t M os ife d n i a e e e e n o t e rm a ur tge wih a hi xta hi a e uta t rs ve a c d fd — sr c : tolil s i Ch na h v nt r d i t h i t e s a t gh ore r — gh w t rc f e e r lde a eso e
to o h e y c m pi a e e ani lditi to i n ft e v r o lc t d r m i ng oi s rbu i n. The e or r f e,pr cs l r dc i g t s rb i c te e e a nng oi,a — e ie y p e itn hediti uton ofs a t r d r m i i l s p ca l r d ci g he l a i ns o he e ab da r a e ily p e itn t oc to ft s un nta e s, b c m e he k O e f c i l e iai ig m a ur e e v r n m p o i e o s t ey t fe tvey r v t lzn t e r s r ois a d i r v ng

剩余油文献总结

剩余油文献总结

剩余油文献总结文献综述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最高的国家,大多数油田都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采油阶段,东部油田更为甚之,而且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原油性质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开发以后地下仍然有60%~70%的油未采出,成为剩余油。

目前,勘探程度高,新增储量少,且新增储量中低渗透和稠油储量所占比例大,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东部注水开发的许多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

一方面新增储量日益困难, 勘探程度高,新发现油田规模总体呈变小趋势, 而且新增探明储量中的低渗透与稠油储量所占比例逐年加大, 储量品质变差, 新增及剩余储量可动用性较差; 另一方面, 我国注水开发油田“三高二低”的开发矛盾突出, 即综合含水率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储采比低、采收率低, 还有大量石油不能采出。

这种开采程度高采收率低的严峻局面对石油开发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油田地质情况复杂, 原油性质差异大, 水驱油过程不均匀, 到了勘探开发的后期, 尤其是在那些勘探程度较高的老油田, 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后, 仅能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 左右, 这意味着有60%~ 70% 的剩余石油仍然残留在地下成为剩余油, 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

估计, 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 就相当于增加全世界2 至3 年的石油消费量。

因此, 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石油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研究的主题。

我国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 层间、层内和平面上渗透率变化大, 而我国近90% 油田均采用注水开发方式,于非均质性严重, 各层吸水量差异大, 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带推进, 使纵向上和平面上水推进不均匀, 造成水驱波及体积小, 注入水过早向油井突进,油水分布犬牙交错, 剩余油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

双河油田剩余油再富集区分布规律研究

双河油田剩余油再富集区分布规律研究
水 淹区域重新 聚合并 富集 ;剩余 油再 富集 区是 指油藏 中剩余 油再 富集而 形成 的剩 余 油潜力 区。其 强调 的 是 由于井 网或 注采关 系调整 ,连续 的或分 散 的剩余油 经过再 运移 而在某 一强 水淹 区重 新富 集 。其 有别于
传统 的未水驱 或水 驱较弱 的剩余 油分 布成 因类 型 ,是 一种 动态 的成 因类 型和 新 的挖潜 领域 。搞清 剩余 ]
[ 收稿日期]20 — 5 1 08 0 — 8 [ 作者简介]李本轲 ( 9 9一 ,男 ,1 9 16 ) 9 4年大学毕业 ,硕士 ,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
第 3 卷 第 5期 O
李 本 轲 :双 河 油 田 剩余 油 再 富集 区 分 布规 律 研 究
( 或屏蔽 )单 独或联合封 闭而形 成的低 势 区。油气在 储集层 中从 高势 区 向低势 区运移 ,遇 到 圈闭时 就在 其 中聚集起 来 ,形成 油气藏 。
伏 端断层 发育 ,近东西 向正 断层将 双河 油 田东南 部分割 成几个 断块 ,构成 断鼻 构造 。双 河油 田含油 面积 3.k 。 3 8 i ,地质 储量 1 1 6 0t n 0 7 ×1 。于 1 7 9 7年 底投入 开发 ,经历初 期 开发 ,细分 层 系综 合 调整 ,井 网一 次加 密调整 ,井网二 次加密 调整 ,特 高含水 期局 部细分 完善 调整 和聚合 物驱 三次 采油 五个 开发 阶段 。截 至 20 0 6年 1 2月 ,地质储 量 采 出程 度 3 . 2 ,采油 速度 0 5 ,综合 含 水 高达 9 . 7 。储层 属典 型 9O% . 8/ 9 6 5 1 的湖 盆陡坡扇 三角洲沉 积 ,为一 套沉 积旋 回复杂 ,韵 律多变 ,厚油 层发 育 、物性 变化 大 、非 均质性 十 ] 分严 重的砂砾 岩复合 体 。储 层平 均孔 隙度 1 ~2 ,平 均渗 透率 ( . 2 ~ 1 0 6 m 6 1 O2 1 .2 ) ,渗透率 级差

韩大匡 只为油流滚滚来

韩大匡 只为油流滚滚来

设计完成首个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研制内镀玻璃防蜡油管,主持攻关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一次次技术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让我国油气田开发技术比肩国际,让千米井下的油流“无处可藏”。

韩大匡:只为油流滚滚来石油学家PETROLEUM EXPERTS“他扩展了中国的油气开发领域,提升了油气开发水平,提高了油气资源利用率。

”这是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对韩大匡的评价。

韩大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油藏工程的学科带头人。

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川中、大庆、胜利、辽河等多个油田的开发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关注着我国油田开发事业的发展。

渗流计算,拉开“水驱油”序幕提起自己与油田开发事业的缘分,韩大匡戏称,是“先结婚后恋爱”。

1949年,韩大匡考上了清华大学采矿系采油专业。

考学之前,他并不了解石油行业。

之后两年的学习,让他认识到石油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1952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石油系,韩大匡毅然选择了国家最需要的油田开发方向。

大学毕业之后,21岁的韩大匡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留校当上了助教。

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给当时来学校教学的苏联石油专家吉马都金诺夫当俄文翻译。

当时,吉马都金诺夫主要教授油层物理课程。

在翻译工作中,韩大匡不仅要熟悉课程的专业名词,而且还得保证自己能够准确表达苏联专家的话。

要做好这些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都需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向身边人请教。

正是从事翻译工作这段经历,让韩大匡快速成长起来,为后续的油田开发积蓄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知识。

20世纪50年代,为了振兴民族石油工业,国家决定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老君庙油田。

此时,韩大匡意识到自己不能一辈子都只专注于书本教育,应该“真刀真枪”地投入到油田建设中去。

韩大匡的申请很快获得通过,远赴甘肃玉门支援油田开发建设。

自主创新 推进我国能源建设——访我国著名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韩大匡院士

自主创新 推进我国能源建设——访我国著名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韩大匡院士

京石 油学院任教 .历 任副系主任 兼油田
他 参与组 建了我国 第 开发研 究室主任等职 1 7 年在 中国石 2 g
个石油天然气开 发系 . 出版了《 采油 T 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工 作至今 历任 油田
总工程师等职 先
程》等教材 .为我 国培养 了大 批专业人 开发所长 、副院长 才
多层砂岩油藏是我 国油藏中最主要 注水开 发 ,以彻 底改变 油田的被 动局 面。 系和加 密井网 为主 要措施 的综 合调 整情 的类型 , 系统地 总结 了大庆 、 他 胜利 、 玉 韩大匡参加了玉 门老君庙油田的注水开发 况 预见 到九十年代开 始老油 田将面 临 产量递减 的局面 , 门等 这 类 油 田 的开 发 经验 ,提 炼其 规 设计 ,那是我 国的第一 个注水开 发方 案 . 高含水后期含 水上 升、 律, 优化其对 策 , 加以概括 、 提高 , 9 1 9 9 为我国今后广泛应用注水技术开发油 田开 基本上 已不能再继 续沿用过 去那些调 整 多层 砂 岩油 藏 开 发模 措施 老油 田将进入深度 开发的新阶段 。 年 完成 了专 著 《 辟 了道路 。 式》 对 这 类油藏 今后 的开 发具有 指导 六十年代初期 韩大 匡院士参加 了大 其特征是 地下剩余 油分布 发生 了根本 性 庆会战 , 油井 分析队长 负责油井分析 的变化 即油层 内剩余油分 布总体上 将 任 和动态分析 工作 。在实际工作 中 韩大 匡 呈现高 度分散状 态、但仍有相 对 富集部 院士认识到大庆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含蜡量 位的格局 。 这种总 的格 局下 , 在 首要 问题
石油工业风雨 同行 . 师.韩大匡
在 科研方面 .他既善于 提出战略 上
韩大 匡院 士 原籍 浙江省 杭州市

蒸汽吞吐剩余油再富集的油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蒸汽吞吐剩余油再富集的油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蒸汽吞吐剩余油再富集的油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王素青;靳青青;韩剑;陈焕英【摘要】结合河南稠油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性质,建立了油藏中心区井组、断层附近井组和边水附近井组3种特征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运用正交试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了7种不同地质因素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剩余油再富集程度的影响,从而得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后剩余油再富集的控制因素.【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3(035)003【总页数】4页(P130-133)【关键词】稠油油藏;剩余油富集;蒸汽吞吐;正交试验;原油黏度;有效厚度;油藏倾角;渗透率【作者】王素青;靳青青;韩剑;陈焕英【作者单位】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473400;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473400;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473400;中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河南唐河47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7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在地下动态条件发生变化后的一段时间,那些由于强水淹或特强水淹而停采的油层或区域中的剩余油会再次富集,重新开采而取得显著效果,这种情况称为剩余油再富集[1]。

井楼油田一区蒸汽吞吐过程中,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Ⅲ油组8-9小层(用符号表示为部分井因低效关闭或生产其他油层,使得关停井和关停层重新出现原油富集,再开井生产和关停层再利用时又有原油产出。

如何有效开发再富集的剩余油,对于提高井楼油田一区储量动用程度,改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井楼油田一区基本油藏特征井楼油田一区构造上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西斜坡带的井楼背斜,为一个北西南东走向、西南翼被断层切割的长轴鞍型背斜[2]。

主要含油层是小层,储层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沉积,岩性以细砂岩为主,油层埋藏浅,深度一般集中在150~200m,油层胶结疏松,物性较好,孔隙度为28.6%~33.8%,渗透率为0.63D。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古11块的应用分析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古11块的应用分析

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古11块的应用分析古庄油田产量一直靠扩边展沿、井间接替、层间接替来维持。

对古庄油田进行老井复查,希望能够挖掘老油田的潜力,寻找新的储量接替,提高油田产油量。

本次研究主要应用三维构造解释技术进行构造解释并利用油气聚集理论对古11井区油气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发现了2个新的含油气圈闭,部署2口水平井,取得良好效果。

标签:三维地震解释;含油气圈闭;水平井1背景概况古庄油田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南部,南接于楼油田,北靠欧利坨子油田,本次研究的目标工区—古11块位于古庄断裂背斜构造的边部。

2室内研究成果2.1 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寻找有利圈闭通过精细构造解释以及地层对比确定古11井位于逆断层的下降盘。

通过构造应力分析认为西侧斜坡带---新开-董家岗构造带,是由于中央突起的存在,形成的基底隆起超覆构造带,所受构造应力较小。

东斜坡则是在比较大的挤压应力下形成的抬升。

这个构造应力主要来自于控制整个东部凹陷形成的驾掌寺逆断层。

在这个挤压应力作用下,首先形成了古庄油田主体部位的挤压背斜形态,然后随着构造应力的逐渐增大,在相对薄弱部位发生断裂,形成了古11逆断层,下降盘的构造基本定型。

研究区目的层埋深在2700-2900m,古庄油田主体盘目的层埋深在2000-2200m,深度差700-900m。

通过落实全区构造,发现2个有利圈闭。

古11塊是受北、东、南三面断层夹持、向西部倾没的单斜构造。

其中古11逆断层为主控断层,断块构造高点位于古11井东部,高点埋深2720m,幅度180m。

2.2 利用油气聚集理论分析新圈闭的含油性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经过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从分散的状态逐渐在圈闭中集中的过程称为油气的聚集,分散的油气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就形成了油气藏。

“生、储、盖、圈、运、保”六个字全面的概括了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2.1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古11井区西侧紧邻生油洼陷,油源丰富。

储层广泛分布,砂体较厚。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

剩余油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人们对剩余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愈发关注。

剩余油是指原油经过初步开采后,无法通过常规开采手段获取的油藏中的遗留油。

这种油通常存在于油层的细小孔隙中,由于其粘度较高,无法通过自然排采或者常规开采方式获取。

然而,这部分被遗留的剩余油量可观,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与开发潜力。

因此,剩余油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油的研究主要包括剩余油性质、剩余油形成机制、剩余油开发技术等方面。

首先,了解剩余油的性质对于针对其开发工艺的选择十分关键。

剩余油的粘度高,含有较高的蜡质和沥青质,导致其流动性和采收率较低。

因此,剩余油的流变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其与油藏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

其次,剩余油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与分布特征。

剩余油大多数是由于初期开采工艺的限制或者油藏地质条件造成的。

油藏的孔隙流体相互作用、裂缝网络以及油气平衡等因素都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与积累。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剩余油的开发潜力,提高采收率。

最后,剩余油开发技术的研究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目前,常规开采技术对于剩余油的开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其中,化学驱油技术被广泛研究与应用。

通过注入特定的化学药剂,可以改变剩余油的流变性质以及与孔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热采技术也是剩余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例如蒸汽吞吐、微波辐射和电加热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剩余油的温度,降低其粘度,从而增加剩余油的可采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水压裂、水驱、拗斜井等非常规开采技术来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

虽然剩余油的开发困难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剩余油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将放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上,以及完善剩余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剩余油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剩余油资源的开发效果,对于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谭春雷(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山东博兴 256504) 摘 要:目前国内各主力油田均已到开发中后期,油田均已高含水,新区以低渗透、稠油为主,需要大型压裂或热采,投资高,风险大,为此加强剩余油分布以及高含水期开发规律研究,改善主力油田水驱油藏采收率对油田产量保持硬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了厚油层剩余油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在正韵律油层中,随着级差的增大、原油粘度的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作用使夹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降低,夹层下部剩余油饱和度升高,油层厚度、采油速度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挖掘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潜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 E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6—0131—04 梁家楼油田纯47块属高压、高渗、储层单一的封闭型断块岩性构造油藏;储层渗透率高、差异大、原油物性好,经过近40年开发区块综合含水已高达96.3%,近80%的井含水在90%以上,因纵向上储层岩性变化快,隔夹层多,层间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注入水沿相对高渗层形成固定渗流,造成油井含水高,局部井区水驱油效率低,且在高部位断层附近局部区域夹层分布,近些年来通过堵水调剖、补孔改层等手段证实局部剩余油富集,但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认识难度大,因此研究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对于提高采收率和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利用ECLIPSE 软件建立了梁家楼油田纯47块典型厚油层概念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沉积韵律、渗透率级差、油层厚度、夹隔层位置和面积、原油粘度等地质因素以及井网方式、采油速度等开发因素影响,建立相关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平面油水运动规律和纵向水淹规律。

1 模型建立以梁家楼油田沙三中纯47-3井组为原型,选择了一个正方形区域,模拟面积0.41km ,为了避免因井网分布不规则,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干扰,因此重新布置井网,重新部署了标准的均匀五点井网包括4口水井1口油井。

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对策

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对策

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对策【摘要】新海27块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但经过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资源的再认识和挖潜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新海27块油田的概况入手,深入探讨了剩余油再认识和存在的挖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注水方式、加强油藏储量评估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应用。

结论部分强调挖潜对策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新海27块油田的剩余油资源潜力,为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新海27块油田, 剩余油再认识, 挖潜问题,挖潜对策建议, 技术手段应用, 挖潜对策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 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海27块油田是中国海南省境内的一个重要油田,目前已经经历了初期开发阶段。

随着油田的开采,油井产量逐渐减少,导致油田剩余油的再认识和挖潜变得尤为重要。

剩余油是指在初期开发和生产中无法开采的油,一般由于地质条件、技术水平或经济原因而遗留在油田中。

对于新海27块油田来说,充分认识剩余油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挖潜对策,将对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延长油田寿命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新海27块油田的概况,分析剩余油再认识的现状和存在的挖潜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探讨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油田剩余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挖掘。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新海27块油田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对新海27块二次开发后期剩余油再认识及挖潜对策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产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新海27块油田的概况,了解其地质特征和储量分布情况;2.重新评估剩余油资源,探讨其潜力和开发价值;3.识别存在的挖潜问题,分析影响油田开采效率的因素;4.提出科学可行的挖潜对策建议,包括技术手段的应用和管理措施的优化,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5.探讨挖潜对策的重要性,指导油田管理者的决策和实践,为新海27块油田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埕东油田东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3555
井数
饱和度均值 %
Ng 3 N ”
N g3 “
从取 心井埕7 检9 一 井资料分析 ( ),单井相为辫状河亚相 ,主 表1 要发 育河 心砂坝和辫状河道微相 。N 2 l g g J 3各层均见 水 ,由于各层  ̄N 注 采 关 系不 同 ,不 同层位 水 淹状 况存 在差 异 ,主 力厚 油层 N 2 、 g
大量的油 田开发 实践证明 , 油田进入特高含 水期 ,地下仍有 可观 的可动剩余油 ,呈 “ 整体高度分散 、 局部相 对富集” 的状 态。笔者 根据 东区开发特 点 , 合应用密闭取心 、动态监测 、数模 技术定量描 综 述 了剩余油 分布规律 ,以指导东 区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
1 密闭取心技术
效厚度 、孔隙度等参数 。综 合地质 、 井和油藏工程分析资料 ,计算 测 的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相对误差为+ . 7 O 0 %,拟合精度较 高。 0 开发历史拟合过程采 用分阶段拟和 ,考虑了开发过程 中岩石和流 体参数的变化 ,采用分阶段 动态模 型 ,采用段间分产 ,按渗透率 、 压 力 、粘度 自动批产的办法进行含水及压力 的拟合 。 本文对生产 时间较长 或产量较大的井作了单井含水率历史拟合 , 趋势一致且误 差较 小的井有8 %以上 ,重点井含 水率拟合均在误差 允 7
线 上 ,2 0 年 5 0 0 5 月2 日碳氧 比测井 N 3 含 油饱和 度1 . g 9 %,埕 1— 井 9 83 组 中埕l— 1 g 8 3 井N 3 层处于非主流线 ,2 0 年6 1 日 0 7 月 9 进行S P J , N  ̄井 N 3 含油饱和度 5 . g 1 %。②注采强度对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据相 关研 5 究 实践 , 入倍数对波及 系数 的影响在 平面 上 ,当注入倍 数较高时 , 注 水驱 前缘可 以越过 井组 范围 , 至越过 井距 一倍以上 ; 纵向上 ,当 甚 在 注入倍数较高时 ,能改善纵向波及程度 ,但是也会造成窜层 、窜槽及 大孔道现象加剧 。根据东区测井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油井累积采液强 度越大 ,井组采出程度越高 ,注入倍 数越高 ,水洗程度就越高 ,剩余 油饱和度就 越低 , 相反剩余油饱和度就越高 。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剩余油控制因素与模式

2-45
3-5
2-51
0 100 200m 30
2-5
2-410
2-420 2-4
3X58
2-53
2-41
2N41
2-412
6
30
2-42
3X63 3X601
7 4 - 5 4
4-605 4-64 4-640
2-442 2-44 2-444
3X57
30 2 x4 29
3X 69 40
5
4-65
4-6
3-109
(2).21砂层顶面小鼻状构造
-2050
-2050
-2045 -2-2004035
2X618 2-6-11995-2000-200-25-02-12-00202-0215305020 1-82
1-8 1-88
(5).44砂层顶面小阶地构造
-1940 -1930 -1-19-901109020 -1890 2-31-1880 -1870
剩余油研究及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年10月
剩余油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 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 在地下。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 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 于找到新的油田。据估计,只要石油采收率上 升到50%,就可使地球上的石油生产至少延续 到22世纪。如果世界上所有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 %,相当于增加2~3年的石油消费量。因此, 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 奋斗的头等目标。
30
4-612
2-408
202-4 40
2-48 2-400

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富集模式分析

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富集模式分析

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富集模式分析韩光明【摘要】通过建立典型反韵律油层剩余油模型,分析了反韵律油层剩余油的顶部、底部、均衡驱替3种富集模式,模式出现跟渗透率级差及油层厚度密切相关,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了3种模式出现的界限,明确不同渗透率级差及厚度条件下的反韵律油层的剩余油分布,并以东部某油田为例验证了计算结果,对于明确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挖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17)003【总页数】4页(P5-7,15)【关键词】反韵律油层;剩余油模式;渗透率级差;层厚度【作者】韩光明【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处,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3在注水开发油田中,由于受到沉积微相、砂体微构造、储层非均质性等多种静态因素的影响及开发非均匀的影响,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

在垂向上,储层构型单元的韵律性对剩余油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一般来说,正韵律油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顶部,而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分布要复杂得多,在砂体的顶部、底部均有可能出现剩余油富集,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纵向上的均衡驱替,很多学者[1-3]针对此问题开展了研究,但针对剩余油富集模式和渗透率极差及油层厚度关系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建立典型概念模型,研究了反韵律油层剩余油的富集模式以及出现不同模式的渗透率级差及油层厚度界限,为反韵律油层的高效挖潜指明了方向。

1 概念模型的建立根据研究区内的检查井与取心井岩心分析渗透率数据,设计不同渗透率级差的三维概念模型,并通过三维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剩余油的分布模式。

剖面模型如图1所示,为一口注水井和一口采油井,油水井距为300 m,平面网格大小设为15 m×15 m,纵向网格大小均取1 m。

渗透率级差分别取 2、4、6、8、10 和 15 六个级别,渗透率平均值均为450×10-3μm2,砂体厚度分别取3、6、9和15 m四个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确定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注水采收率的思考与认识韩大匡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5年9月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Ø一.油田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Ø二.陆相油田的地质特点及其复杂性Ø三.注水油田开发规律性与阶段性Ø四.提高剩余油富集区预测精度的思考与认识Ø五.结束语提纲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ü截止到2004年底:˜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6.8亿吨˜可采储量: 67.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 24.5亿吨ü2004年:˜石油产量: 1.75亿吨,位居世界第5位(1949年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ü主要石油企业在世界50大油公司中排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排名第10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排名第28位)全国石油产量构成曲线0300060009000120001500018000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年产量(万吨)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4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供需矛盾日益扩大,到2004年达到3.21亿吨的规模。

Ø据统计,1990-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100万吨,而同期原油产量年均仅增长240万吨,到2004年产量经很大努力,也只能达到1.75亿吨。

Ø从1993年开始我国石油进口量大于出口量成为净进口国.此后进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2004年全国原油产量增至1.75亿吨,而石油(包括成品油)净进口量1.46亿吨,进口依存度已达到45%。

1. 当前,中国的石油供不应求。

随着供需缺口的加剧,石油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5Ø今后随着中国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进,预计国民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即使在大力节约石油、提高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到2020年石油需求量仍将大幅度增长至4.5亿吨左右,届时对外依赖程度将增至60%,石油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Ø努力为国家供应更多的原油,是我们油田开发界的神圣责任。

1. 当前,中国的石油供不应求。

随着供需缺口的加剧,石油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6国内油田主体已进入开发中后期,2003年底三大公司综合含水已达到84.1%,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属油田的综合含水分别达到83.7%和88.4%;含水超过80%的高含水油田所占有的可采储量在全国的比重达到68.7%。

总体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到72.8%,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分别达到72.6%和75.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60%的油田储量占82.4%稳产难度增大,特别是陆上东部地区的老油田,产量下降已难以避免。

2. 目前,我国油田已总体上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大量老油田进入了开发后期,产量已出现明显递减。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772.7684.0716955.6570491.31770232全国55.6476.402205.430882.0127949中海油75.2588.443816.3137335.5477751中石化72.6283.6510393.9402273.81164532中石油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综合含水(%)年产油量(104t )可采储量(104t )地质储量(104t )公司含水>80%的油田的可采储量占全国可采储量的比重为68.7%,可采储量采出程度>60%的油田的比重为82.4%。

对老油田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当前老油田开发的中心任务。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8我国油田的储层92%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内陆河流-三角洲和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的储量又占92%,剩余油数量占84%。

与国外海相沉积相比,纵向上和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使得水驱采收率较低,目前全国已开发油田现有技术的采收率为32.2%,其中陆上东部地区采收率较高,达到34.9%,如不计算大庆的采收率,东部地区平均只有27.6%,而陆上西部地区和近海仅分别为24.3%和24.2%,有很大提高采收率空间。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9二、陆相油田的地质特点及其复杂性•砂体分布零散,平面连通性差,且颗粒分选差,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变异系数大,非均质性严重;•沉积呈多旋回性: 油田纵向上油层多,有的多达数十层甚至百余层,层间差异大;•油田内部渗透率级差大,河道砂体渗透率呈上部低、下部高的正韵律分布特征,注入水易从下部窜流;•断层极为发育,尤其在东部渤海湾地区,断块小,差异大;•原油多属中质油,地下黏度一般为10~50mPa ·s ,石蜡含量高,还有一批重质稠油;•油田的天然水供给受限,天然能量不足,需要注水补充能量。

较海相油田而言,陆相油田的地质条件要复杂得多:这些地质上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开发陆相油田的难度。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0三、注水油田开发规律性与阶段性针对我国复杂的陆相地质条件和各种主要的油田类型发展和形成了以开发陆相油田为特色的、比较完整的技术系列,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水平,为我国石油产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技术基础。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11. 早期分层注水、分阶段逐步综合调整的技术系列,是具有中国特色、应用最为广泛的开发技术。

Ø适合我国陆相油田非均质严重、层系多的特点;Ø依靠这套技术大庆油田创造了年产5000万吨以上稳产27年的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累计产量占94%的主体喇萨杏油田采收率预计达49%;Ø占总产量85%的注水油田都使用了这套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22. 中国陆相油藏注水后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阶段性我国注水开发实践表明,注水以后,油田内部各油层、各部位储量动用状况出现差异,随着含水的上升,油田内油水不断重新分布,这种储量动用状况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矛盾和动态特征,形成开发过程的阶段性。

一般注水开发油田随着含水和产量的变化,常分成无水期、低含水期(含水小于20%)、中含水期(含水20-60%)、高含水初期(含水60-80%)、高含水后期(含水80-90%)、特高含水期(含水大于90%)等各个开发阶段。

每个开发阶段,随着地下油水分布状况的不同,其开发动态特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油田的合理开发,就需要预测油田动态变化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开发对策和调整措施,保障油气田生产的持续发展。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3(1)无水及低含水阶段(高产阶段),含水<20%在注水早期,油藏处于无水采油期或低含水期,油藏内高渗透层先见到注水效果,油井生产能力旺盛,这时油藏处于高产稳产阶段,但因原油粘度较高,这个阶段不会太长。

2. 中国陆相油藏注水后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阶段性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4(2)中含水阶段(分层注水阶段),含水20∼40%由于我国油田的油层多,层间差异很大,原油粘度又高,注入水很容易沿着连通好的高渗透主力层突进,造成这些主力层先进水,先受效,先水淹,随之产生严重的层间干扰。

同时由于井网较稀,受效较好的也只是大面积连通的主力层,由于我们采用了我国创制的同井分层注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渗透主力层水淹的影响,从而使油田直到中含水期仍可处于高产稳产阶段。

2. 中国陆相油藏注水后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阶段性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5(3)高含水初期(细分层系和加密调整阶段),含水40∼60%当油藏由中含水进入高含水期,由于各高渗透主力层已大面积水淹,强烈干扰其它渗透率较低的油层,如不采取有力举措,产量将发生递减。

此时,从地下油水分布状态上看,剖面上中、低渗透油层基本上未动用或进水很少,存在着几乎整层大片连通的剩余油。

此时单靠分层注水工艺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分层系,打一批调整井来减少层间干扰,开采这些中、低渗透油层中连片的剩余油;与此同时,初期较稀井网所无法控制的连续性较差的油层,也需要适当加密井网来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对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各油田普遍进行了以细分层系和加密井网为主要内容并相应提高产液量的整体综合调整,先后历时10年,累计增加可采储量7亿吨,使油田仍能基本保持稳产。

2. 中国陆相油藏注水后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阶段性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6(4)高含水后期和特高含水期(深度开发阶段),含水>80%当含水高于80%以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体已在60%以上,油田出现递减趋势。

此时,地下油水分布又呈现新的特点,呈“高度分散,相对富集”的格局,已难以对油藏进行整体均匀加密,需要以提高采收率为主要目标,一方面发展改善注水的新技术,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和强度,继续提高注水采收率;另一方面发展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已形成或正在形成新的技术系列。

2. 中国陆相油藏注水后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阶段性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7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纵向上剩余油分布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8提高注水油田采收率应该因地制宜,两条腿走路:Ø大一是,进一步扩大注水波及体积,继续提高注水采收率注水油田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由于陆相储层注水采收率偏低,留下了很大的继续提高采收率的空间,根据估算,我国注水油田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可采储量1.5亿多吨,相当于发现一个5亿吨级的大油田,并且由于老油田地面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不需要再建或少建骨干工程,经济效益较好。

据中国工程院研究结果,预计到2020年可增加可采储量4.3亿吨,是量大面宽、适用范围广的技术。

但难度较大,需要有新的思路,发展新的技术系列。

Ø二是,注水驱不出的剩余油和残余油,通过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幅度大,但只在整装油田才有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当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甚至特高含水期以后,地下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相对富集”的状态,传统的油藏描述方法和测试技术已不能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剩余油的分布状态。

因此,如何认识和确定油层中剩余油特别是其富集部位的分布状态,将是提高含水油田进行调整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剩余富集部位采取打各种类型的不均匀高效调整井(包括直井、侧钻井、水平井或分支等复杂结构井等)或实施其它综合调整措施,更有效地采出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