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四川盆地
31
32
塔里木盆地
33
准噶尔盆地
34
3.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 多在200米 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 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 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 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35
东北平原
36
华北平原
5
<二>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NCC)
华北克拉通(中朝板块中国境内部分)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保存有38亿年的基底岩石。
NCC经过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分为三部分:西部
鄂尔多斯地块,是一古生代-中生代盆地;中间过渡
区(Trans-North China Orogen);东部华北地块,
13
地形地貌特征
1.我国陆地地势高度相差悬殊。 2.我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山地,
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型。 3.我的地貌总轮廓是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
渐下降,构成巨大的阶梯状斜面。 4.各级阶梯的地势都是东坡陡峻,西坡和缓,
即呈阶梯状上升。
14
中 国 地 形 地 貌 图
15
10
西北地区构造简图
11
<四>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
青藏高原地区受印度板块的强烈快速俯冲作用,在
过去的50Ma里迅速隆升形成现今的世界屋脊,吸
引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中国
大陆的构造格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北缘和
塔里木盆地以阿尔金断裂为界,东北为柴达木盆地,
25
青藏高原
26
北师大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第二章 中国地理结构1
第二章中国地理结构认识思路认识思路—框图CAI实习作业1RS MAP第一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疆域章结构—中国地理区位及特征产业结构T第一节地理格局的基础——地貌结构第二节青藏高原隆起与中国气候分异第三节土地覆盖与自然地带第四节人口结构与人口密度分界线第五节土地利用结构第六节产业结构第七节景观格局演变一、中国宏观地貌格局宏观地貌格局:以内营力为主的常态地貌,在垂直方向上的起伏与水平方向上的排列组合规律。
1.地势格局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高,高差巨大地表起伏度大地势的地理意义地势高,高差巨大,地表起伏度大8 844.43 m亚洲大河源地1.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地壳运动的力源机制热地幔对流,带动岩石圈板块运动板块之间产生各种应力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特殊现象(证据)特殊物质:蛇绿岩,混杂堆积物特殊地貌:边界为山地、谷地B A A B C DC四种板块接触关系D三大板块及其运动方向欧亚板块向南滑动地缝合线型印度洋板块向北滑动海沟俯冲型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西部为欧亚与印度洋板块影响区作用影响区东部为欧亚与太平洋板块影响区中部为三大板块复合影响区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为板块内部,为构造稳定带山地格局的四大轴向性:北东、北西、东西、南北向两大构造区(贺兰线为界)3.对大地貌时空递变的解释水平方向东部:岛弧与弧后盆地陆波——隆起带与沉降带西部:手风琴式陆波——山地与盆地或高原(地缝合线型)东部:台湾山脉;西部:喜马拉雅山地垂直方向陆块与陆块相撞,产生最高的地势(青藏高原)考虑外营力的影响:最新碰撞的地区具有相对最高的地势东部:台湾山脉;西部:喜马拉雅山地空间递变时间递变东部区——西早东晚西部区——北早南晚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风沙物质黄土物质与纬度、干湿地带、高度的分布关系与沙漠沙地的分布关系景观景观时间特征时空特征成因讨论风成学说如何解释与纬度、干湿地带、高度的分布关系;与沙漠沙地的分布关系?风水两相学说参考文献图名名称名称规范(作者、书名、年代、出版社、出版地)?????。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第一节中国地貌一、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
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
2.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
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
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中国大地构造形成演化与大地构造分区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由于不同大地构造学派对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有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因而对于整体论述中国大地构造分区有不同的方案。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在“新全球构造”思想指导下,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以大陆动力学为线索,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及其演化进行了讨论,并且进行了构造区划。
由于板块构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该文的构造区划以古生代时中国的板块构造格局为基础,同时考虑前古生代和后古生代时期中国的地壳演化,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7个一级构造单元(板块)和30个二级构造单元,包括克拉通(或微陆块)和不同时期的造山带。
本文根据《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及动力学成因》一文,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下,仅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文参考。
特此说明。
下面是正文一、概述1、大地构造单元及其划分该文指出,大地构造分区又叫做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是大地构造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可以直接服务于资源预测需求,作为成矿地质背景或油气盆地分析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点。
若一个大区域尺度的地壳物质组成、岩石构造组合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明显不同于相邻地域,则这样的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地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单元既反映了地壳物质组构上大地构造环境(或大地构造相)的时空属性,又具有不同构造阶段的时空层次属性。
板块构造将6大(或更多)板块作为全球的一级构造单元,并将分隔它们的边界也作为构造带看待。
但是,板块构造观的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细结构划分,需要结合特定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厘定。
2、不同大地构造观和学派的出现该文指出,近数十年来,由于各个学科的迅猛发展,包括对海洋的研究、对地壳深部的研究等,因而促使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有了极大的进展。
这些在近年出现的许多不同的大地构造观和学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一、概述秦岭造山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地质构造区,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近年来地层沉积、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新进展,我们对秦岭造山带的认识不断深化。
本文旨在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工作,按照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对秦岭造山带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进行新的划分和阐述。
秦岭造山带是一个东西南北构造共存的复杂造山带,其构造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岩石地层、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后,认为秦岭造山带可以划分为华北南缘陆坡带、秦岭岛弧杂岩带、秦岭弧前盆地系和秦岭增生混杂带等主要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单元的形成和演化,不仅记录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构造演化过程。
本文的划分结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和演化历史,同时也为矿产勘查、环境保护、灾害预测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背景资料。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对秦岭造山带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
1. 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秦岭造山带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它位于中国大陆中央,横跨多个省份,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秦岭造山带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地壳演化、板块构造、矿产资源分布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机制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秦岭造山带是连接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关键区域,其形成和演化历史直接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壳增生、俯冲消减、碰撞造山等重要的地质过程,为理解地壳动力学提供宝贵的资料。
秦岭造山带是多种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包括金、银、铅、锌、铁、铜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等非金属矿产。
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秦岭造山带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一、从活动论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1、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原则大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 2、划分3、划分古板块的标志4、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步骤二、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及构造分区1、槽台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观点对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2、板块3、中国大陆构造域的划分一、从活动论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1、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原则由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不均一性,因而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将地壳各部分的区域性分异与构造阶段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或大地构造分区。
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依据是构造活动程度,由于地壳演化中各个地区构造活动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进行大地构造分区时,必须具有历史分析的现点,即区分不同的构造阶段进行。
1、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原则现代全球古大陆再造和板块划分,一般以850-250Ma泛大陆旋回(Pangea-250)的构造格局进行划分的,因为该阶段的地质记录最全、研究程度最高。
至今,进入一个泛大陆裂解时期,其板块划分的代表方案就是LePichon(1968)等的现代板块划分。
Pangea-850以前(太古宙-元古宙)的板块划分涉及太古宙-元古宙的造山带和古缝合线识别,存在较多争议。
故一般以850-250Ma泛大陆阶段的板块划分和大地构造分区。
欧亚、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将连为一体,形成超大陆2、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的基本观点(1)活动论和固定论所谓活动论是指地表大陆和海洋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而言。
大陆和海洋在地表上的位置变化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陆和海洋相对于地极和赤道位置的变化;一是大陆和海洋相互之间的相对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承认曾经发生过两种变化,就必须承认地壳运动以水平位移为主导形式。
相反,不承认大陆和海洋曾经发生位移,或承认移位,而将移位归因于地壳大规模垂直运动,如别洛乌索夫所主张的造洋运动,就是固定论者。
活动论和固定论的争论牵涉到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各个方面,是近百年来地质学中带根本性的问题之一。
第8章 大地构造学(中国大地构造概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古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西伯利亚古板块
天山—蒙古—兴安造山系 (开合带、多岛洋,含哈萨克斯坦-准格尔古板块)
塔里木—华北亚板块
中国古 板块
昆仑—祁连—秦岭—大别—苏鲁造山系(开合 带、多岛洋)
扬子亚板块
华南造山系(开合带、多岛洋)
华夏亚板块
滇藏造山系 琼南对接带
印度古板块
中国的地球物理场意义
• • • • 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地壳厚度与地幔起伏; 地热异常图:我国克拉通热流值普遍偏高; 地震活动:多震国家,内陆地震占世界70%; 地应力场图:反映我国周边的构造环境。
三、中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
中国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
• 中国是夹持在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 洋板块之间的“复式陆块区”,陆块各有亲缘, 现今大地构造格架并非与史倶在; • 早古生代各陆块漂游在南半球; • 晚古生代各陆块属于古特提斯洋中的“古中华 陆块群”,印支期拼合为古亚洲大陆; • 印支期后古亚洲大陆受到中-新特提斯洋和西 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始新世末印度板块拼合 后才形成亚洲大陆。
中国大地构造域的划分
1、中国构造域的划分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大地构造部位, 中国的地质发展受控于两方面因素: (1)、夹持于南北两个巨大稳定地块之间
北方:西伯利亚板块(劳亚大陆的组成部分) 西南方:印度板块(冈瓦纳大陆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古板块是游离于这两个巨大板块之 间的小型块体,表现出数量多、面积小、呈 支离破碎特点(华北、扬子、塔里木及许许 多多的小型块体)
莫霍面等深线图
• • 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 青藏高原莫霍面埋深 50-60km,最厚达70 km ,而东部埋深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 地壳厚度等深线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说明莫霍面起伏与山脉都 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史一般不超过 10Ma-3Ma,青藏高 原新到0.9-0.8Ma(Q1末)。所以,莫霍面埋深图反映的是现代 构造格局,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岭等三条东西向 山脉在莫霍面起伏上无反映,说明这些山脉比莫霍面的形成要 老,现在是无根的山脉。 存在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 青藏高原的边缘莫霍面埋深从50-60 km,变化幅度10 km,青藏 高原为地幔盆.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莫霍面(M)埋深从 36-40 km,变化幅度4km,东部为地幔隆;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地 幔坪。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和岩石圈中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2、岩石圈(构造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顶盖,厚50-150km。
3、软流圈:岩石圈底部到700km深度左右,容易蠕动变形而能缓慢流动的区域。
是产生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场所,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4、中间圈:软流圈以下的上地幔和下地幔。
5、大地构造学说国际上:经典大地构造假说:隆起说;收缩说;深层分异说;膨胀说;地槽-地台学说;板块构造说;地体构造。
中国:地质力学(李四光院士1965,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主要构造体系》);断块构造说(张文佑1950,1:400万中国及邻国边境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多旋回说(黄汲清1950,1:3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地洼说(陈国达院士1960,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张伯声院士1970,1:10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中国地壳的波浪桩镶嵌构造》)6、板块构造-新全球构造理论国外:魏格纳大陆漂移;霍姆斯地幔对流-热对流理论;赫斯大洋中脊;狄茨、瓦因、马修斯洋底扩张;柯克斯地磁年表;威尔逊转换断层和威尔逊旋回;勒皮雄岩石圈板块划分。
中国:尹赞勋引入,研究先驱李春昱、郭令智、常承发、王鸿祯、朱夏。
7、地槽-地台说地槽概念是美国的霍尔研究阿巴拉契亚山与中部平原时发现(1859)、丹纳定义。
定义: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的狭窄长条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与地台相对立,时间上一般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强烈活动的地带。
基本观点: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水平运动时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中国地形归纳总结
中国地形归纳总结中国地形丰富多样,山脉纵横交错,河流纵横贯穿,湖泊星罗棋布。
地势起伏,地貌各异。
本文将对中国地形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形态。
一、山脉中国境内分布着多个重要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三角洲以南的云贵高原和高原附近的秦岭-淮河,以及昆仑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高山。
中国山脉众多,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地,山区气候独特。
北方山区以黄土高原为主,其气候条件干燥,特点是高寒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南方山区则分布着云贵高原、西南山区、华南山区等,这些地区地势起伏,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二、河流中国拥有许多重要河流,最著名的是长江、黄河、珠江。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中华大地,东流入海。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流经沙漠最长的河流之一,流经黄土高原,带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珠江流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河流系统之一,流经广东、广西等地,有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河流的分布和性质,对中国的地形和民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个河流的特点和水文环境都不尽相同,长江以南多湖泊,黄河流域多阶地、泥沙,珠江流域则以山地为主。
三、湖泊中国的湖泊众多,分布广泛。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高原地带,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
其他有名的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滇池等。
湖泊是中国地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较高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也是旅游景点和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平原中国的平原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河平原、海河平原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带环境优越,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和人口聚集。
五、高原中国西部拥有广泛的高原地带,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西南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
西部高原地带具有高海拔、寒冷、气候干旱等特点,但也是重要的牧区和旅游胜地。
在中国地形中,各个地形类型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格局。
中国区域构造简况——华北区域地质构造
中国区域地质概论中国的起源来自于古陆核的形成、发展以及演化至今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地。
46亿年前,地球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大约37亿年前,华北古陆出现,成为中国最早形成的大陆,也是中华大地的根基。
中国现代大陆,是由几个主要陆核经过漫长地质时期的发展、演化、拼接和改造后完成的。
晚元古代早期以前主要为陆核陆块发展阶段,晚元古代后期至中生代初期主要为陆缘发展阶段,中生代中后期至新生代主要为陆内发展阶段。
中国大陆第一次拼接发生于晚元古代中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陆块与华北陆块拼接,并与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汇合形成原始中国古陆;第二次拼接发生于晚古生代后期,其结果导致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北缘连为一体;第三次拼接发生于中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塔里木——华北板块南缘与华南板块北缘以及华南板块西缘与藏滇板块北缘连在一起;第四次拼接发生于新生代早期,其结果导致印度板块北缘与藏滇板块南缘连为一体,至此,作为统一的中国大陆形成。
大地构造演化的今天,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发展演化历史,分区论述这五个不同地区:1 天山——兴安地区天山——兴安地区呈近东西向分布,北以俄罗斯、蒙古、哈萨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为界,南以乌恰断裂库尔勒断裂、阿拉善北缘断裂以及华北陆块北缘断裂为界,区内除几个稳定的微型陆块外,大部分属晚元古代以后不同构造期的的陆缘活动带,此说明该地区为塔里木——华北陆块在晋宁运动后的扩张表现。
地层简况本区自晚太古界至新生代各时期地层都有发育,沉积类型齐全,以活动和过度型为主;上太古界主要为深变质岩;元古界主要为中浅变质岩与未变质地层,下古生界出露面积较小,层序齐全;寒武系主要为半深海及浅海夏理石、砂泥质岩;奥陶系分布较普遍,为深海的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基性——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志留系主要为浅海——半深海的泥沙质复理石及碳酸盐组合;上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复杂,以准格尔——天山地区出露层序最全;泥盆系属半深海泥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伴有火山岩,分布涉及全区,以准噶尔——北天山发育最好,以火山岩为主,三统俱全;石炭系包括海相和陆相沉积,后者分布局限;二叠系,下统由厚度巨大的浅海相及海陆交替想组成,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三叠系海相及海陆交替相见于黑龙江,属碎屑岩及火山岩组合,含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岩相、厚度变化极大,产特提斯及环太平洋动物群;陆相稳定型分布于准噶尔;活动型分布局限,仅见于本区东部;侏罗系十分发育,陆相沉积普遍全区各种类型的盆地中,大兴安岭和吉黑中部为火山岩与碎屑岩组合,海陆交替相沉积见于完达山地区。
中国地质构造
中国地质构造第一节地质构造单元1 构造单元划分我国约自早中元古代随着古陆壳的逐渐形成,于中晚元古代开始了陆洋开合的板块运动。
此次编图表明,中晚元古代时已有代表古洋壳残迹的蛇绿岩带出现,同时也有较多的碰撞造山型花岗岩带形成,故宜以此时作为古板块划分的开端。
而古板块活动的主要活动时期为古生代,这一时期古中国陆块裂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成为多岛洋环境,蛇绿岩带分布甚广。
经先后碰撞造山形成了板块与微板块镶嵌的古构造结构。
根据现有资料在程裕淇等(1994)对晋宁期以来中国板块构造所作的划分的基础上,将拼合于四堡—加里东期的华南板块,划分为扬子、华夏两个古板块,将塔里木—华北板块划分为塔里木、华北两个板块。
这样包括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计有5个古板块。
在古板块的陆缘地带,分布着成群出现的碎块,有的为具有板块特征,但规模较小的微板块,计有准噶尔—伊犁、佳木斯—松嫩、柴达木—祁连等微板块—地块群(图5-1)。
这些古板块、微板块于三叠纪时先后拼贴,成为巨大的欧亚板块的组成部分。
欧亚板块南面与冈底斯—印度板块(肖序常等,2000)相接,其间为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微板块、地块群,对于这两大板块的界线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据现有资料,以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为宜。
欧亚板块的东侧以日本—台湾—菲律宾岛弧带与西太平洋毕鸟夫带与太平洋板块相接,东南缘以台东纵谷结合带与菲律宾海板块相联。
它们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中国现今的构造格局。
2 陆块构成中国各古板块稳定核心的有4个陆块,规模均较小,活动性较大,其生长、发育与固结时期先后不同。
最早的陆壳出现于中国北部,逐渐向南增生。
2.1 华北陆块华北陆块的陆核部分孕育于始太古—早太古时期,形成于中太古代阜平运动。
自始太古代起,该区陆壳不断增生,历经约2 000± Ma的发展演化至早元古代末吕梁运动时基本固结,为中国最古老的陆块,中新元古界具过渡型盖层特征。
2.2 塔里木陆块大部分为较新地层覆盖,基底深8~15 km。
中国地质构造
中国地质构造
一.中国地势特征
中国构造-地貌受新生代构造控制,呈现规律性展布——地势东高西低,发育阶梯状的四级地势面。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定向排列。
地貌单元与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对比性。
二.中国大地构造位置
1. 中国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地台)、印度板块(地台)和太平洋板块(洋盆)之间。
三者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中国西南部为向北东方向弧形突出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槽活动带,其是中新生代期间,印度板块与古欧亚板块古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中国东部是中生代-至今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海沟-岛弧-弧后盆地分布区及俯冲造山弥漫区(现代地槽活动带)。
4.西伯利亚板块之南为广阔的古生代地槽褶皱区,是西伯利亚板块与古中国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区。
三.中国板块构造划分
西伯利亚古板块
欧亚板块中朝-塔里木板块
古中国板块
扬子板块。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一)地貌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
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平均在6000米以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有7座,以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著称。
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分布,东边有岷山和横断山等排列,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主要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地表起伏平缓、面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并有星罗棋布的湖泊,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的大河发源地。
山巅白雪皑皑,高原上牧草如茵,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青藏高原外缘以北、以东,地势显著降低,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构成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
与青藏高原西北部毗邻的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再往北是准噶尔盆地;海拔多在500米左右;两大盆地之间耸立着东西走向的天山山地,海拔4000—5000米,部分山峰高逾6000米,山地内部还分布许多断陷盆地。
高原东北侧与祁连山北麓相接的是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这些盆地和高原由于深居内陆,干燥少雨,盆地中戈壁、沙漠广布;河渠沿线,绿洲农业,断续分布,高山之颠,冰雪晶莹。
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第二级地形阶梯上,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不等,由于地表组成物质和内、外营力的不同,使地表形态差别极为显著,有的地势起伏和缓,牧草丛生,有的荒漠广布,沙丘累累;有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有的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中国地理地貌
中国地理地貌中国地理地貌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景观千姿百态。
综观全境,同世界各国相⽐,中国地貌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东低,⾃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1、西⾼东低的地势:最西端的咯喇昆仑⼭脉均⾼6000多⽶,祁连⼭为4000多⽶,秦岭⼭脉在2000---3000⽶之间,东⾯的华北平原仅200⽶左右,西⾼东低的地势⼗分明显。
2、三级阶梯:我国地势由西向东下降的趋势并不是连续均匀的变化,⽽是呈阶梯状、跳跃式下降。
由两组⼭脉构成的地貌界限,明显的把我国陆地划分为三级阶梯。
第⼀级:位于昆仑⼭—祁连⼭—岷⼭—横断⼭⼀线以南以西。
第⼀级阶梯由⾼原,⾼⼤的⼭脉和宽⾕组成。
第⼆级:由青藏⾼原往北向东⾄:⼤兴安岭—太⾏⼭—巫⼭—雪峰⼭⼀线之间,是我国第⼆级阶梯。
主要由⼴阔的⾼原、盆地组成,中间也分布着⼀系列的⾼⼤⼭地。
第三级:在⼤兴安岭—太⾏⼭—巫⼭—雪峰⼭⼀线以东,是第三级阶梯。
这⼀级阶梯地势低平,主要以辽阔的平原、起伏和缓的丘陵和低⼭地貌为主。
3、地理意义:1)、对⽓候的影响:阶梯状分布是地势在⼀定程度上加强了东部地区季风影响的强度和范围。
同时抑制了西部地区南北冷暖⽓流的交换,加剧了我国⽓候的地区差异。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多⾃西向东滚滚流,使青藏⾼原成为⼤河的发源地,影响了河流的分布。
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巨⼤的落差,⽔能资源⼗分丰富。
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向东流淌的⼤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开发;⼀⽅⾯,阶梯交界处的⾼⼤⼭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障碍。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动态地貌在我国均有⼤⾯积分布。
五⼤基本类型中,以⼭地和⾼原的⾯积最⼴,分别占全国⾯积的33%和26%;其次是盆地,占19%;丘陵和平原占的⽐例都较少,分别为10%和1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胡经国三、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1、古生代以前阶段在古生代以前,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⑴、太古-早元古代即前震旦阶段主要是中朝准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17亿年左右)。
⑵、晚元古即震旦亚代阶段主要是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7~8亿年左右)。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扬子旋回的重要性。
扬子旋回是指元古代末的一个构造旋回,以滇东为代表,主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晋宁运动,年龄值为距今8亿年左右;另一个重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澄江运动,年龄值为距今7亿年左右。
现有一些资料说明,扬子造山旋回形成的地台的范围远不限于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
柴达木北缘、东昆仑、秦岭、阿尔金等地均发现相当于震旦系的地台型沉积不整合于经受褶皱变质的震旦亚界或前震旦亚界之上。
而在天山、北山等地则可见和扬子、中朝南部、塔里木等地一样的地台型早、中寒武世含磷岩系。
说明这些地方当时还不是处于活动的地槽状态,而是处于稳定的地台状态。
这也就是说,经过扬子造山旋回,曾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范围辽阔的地台,暂称其为古中国地台。
这个地台在震旦系和下寒武统沉积时,经历了差不多2亿年的发展。
2、古生代以来阶段古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古生代阶段和中、新生代阶段。
在空间上,发展成为三大构造域,即:古亚洲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⑴、古生代阶段古生代阶段,主要是古亚洲构造域的形成。
古亚洲构造域经历了兴凯、加里东、华力西三个旋回的发展。
早寒武世末,当萨彦-北蒙古-额尔古纳地槽褶皱隆起时,中国境内扬子构造旋回形成的古中国地台开始解体,形成昆仑、秦岭等中国中、西部的古生代地槽。
经过加里东旋回,到华力西旋回之后,随着中亚蒙古地槽的完全封闭,西北利亚地台和塔里木、中朝、扬子等地台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克拉通,即古亚洲。
⑵、中、新生代阶段中、新生代阶段,中国主要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控制之下。
论述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气候对地貌、地层和生物分布的影响
有 两 大特 点 : 一是 此期 气候 变化 剧 烈 。二 是 大量 生 物 的 出现 。 本 论 文从 以 下 的 思路 编 写 的 。 关键词 : 第四纪 ; 新构造运动 ; 气候 ; 地貌 ; 地层 ; 生物 ; 将今 论古
・
8 8・
科 技论 坛
论述 第 四纪新 构造 运动 、 气候对地貌 、 地层 和 生物 分布 的影响
胡建 文
( 齐哈 尔矿 产 勘 查 开 发 总 院 , 齐 黑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1 0 ) 6 0 0
摘 要: #( utnr Pr d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 第 L Q a ra eo) e y i 从距今 20万年至现代, 4 延续约20万年 4 第四纪中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 现
地表形态是复杂多样的。 有大陆 , 有洋盆, 有高大的山脉和山地, 拉雅运动。 有 在亚欧板块 、 太平洋板块 、 印度板块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下 , 低矮的丘陵, 有极 目无际的平原 , 还有地势高寒 的高原与四面环 山的盆 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国地势出现了大规模的高低分异 , 全 差 地等。 这些不同的地貌, 成因也是不同的。 在降雨丰沛的地方 , 地表作用 异运动的强度 自 向西 由弱变强。 东 强烈 , 故坡上的冲沟 , 谷地中的河流 , 河口的三角洲等地貌发达 ; 在石灰 2第 四纪气候 2 第四纪冰川发育概况。 四纪气候以全球眭变冷为最突出的特 . 1 第 岩分布的地区,受地面及地下水的影响可形成奇特而美丽的喀斯特地 貌; 早少雨的地方 , 流水作用让位于吹扬作用 , 地表堆积沙丘 , 形成大片 征 , 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 的移动 , 即冰期和间冰期的更替。 的沙漠 ; 在高寒 的地区, 冰川成为地表的主要营力 , 形成冰川地貌。 第四纪冰期鼎盛时, 全球大陆有 2 %到 3%的面积为冰川覆盖。此外 , 0 0 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 在地貌发育的过程中, 两种力量同 冰川还对陆地表面进行塑造 ,引起全球 每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陆轮廓 时 出现 , 彼此消长 ,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的。例如 , 在地壳下降( 内力 ) 成 的变化 , 。 四纪古气候变迁的主导因素是温度的降低 , 等等 第 但气温的 为低地和海洋时, 必然导致堆积作用( 外力 ) 的加强 。 如果地壳下降转为 下降值与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冰期时 , 高纬地区温度降低最大, 中纬 — 2 低纬地区降低最小 。在相 同纬度地 上升 , 露出海面或成为高原或山地时 , 主要的外力便有堆积转为侵蚀。 地带的气温 比现在平均低 8 1 ℃, 另一方面 , 如果大片高地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削为平地时, 地壳表面负 区, 陛气候区 , 大陆 气温下降值大 , 海洋性气候区, 下降值小。四纪全球 荷减轻 , 失去平衡 , 会引起地壳的上升, 平原地带如有大量淤积 , 负荷加 温度并非直线下降 , 而是波动式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 , 表现为冰期和间 都有明 重, 又会引起地壳陷落。可见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在具体的时期和 冰期 的周期性更替。这种变化在第四纪地层及生物化石等方面, 显的反映, 并反导致 了气候带发生多次移动。 地区, 两者所处的主导地位是不同的。 1新构造运动( e tco i )将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N oe tnc : s 2 第 四纪期间 , . 2 我国没有发育大陆冰盖 , 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 但 十分发育中国东部的古候。中国东部虽然受季风控制, 但由于受全球冰 称为新构造运动( 据普通地质学夏邦栋 ) 期和间冰期 的影响 , 冬夏季风的位置发生周期性南北移动 , 多次出现冷 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是 : 西部为隆起东部为沉降 , 这种地势 地貌的差异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大陆地区的气候植被 、 动植物群落 、 和人 暖干湿交替现象。 类的演化与发展。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 四光 (9 9 17 ) 李 13 、9 3 、 2 第四纪的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中国的地貌产生 了和大 . 3 对 黄汲清等(9 7 、 17 )任纪舜(9 0 19 )程裕淇等(9 4 , 1 9 、9 7 、 19 )分别从构造体 的 影响。主要出以下几个因素 : ) ( 降雨量 ; ) ; ) 1 ( 温度 ( 风。 2 3 3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地层的影响 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 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 、 特 提斯 、 华夏 一 滨西太平洋 、 贺兰 一 康滇等 4 个主要 的构造体系域 , 它们 地层 :sa m) 一定 的地质时期 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t t  ̄ ru 据普通地 东西横亘 、 南北纵贯 , 东西约略对称 , 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 质学夏邦栋 ) 构 。它记录着第四纪地壳发展过程 中各种事件的综合记录。 地层形成时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 的。并且 , 较老的地层先形成 , 位于较 成 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1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 . 1 1地质表现主要是新地层( 新近系 一 下部位 , 较新的地层后形成 , 覆于较上部位 。但是由于第 四纪的新构造 地层会发生倒转和倾斜。 地层 的接触关系也会新构造运动 第 四系 ) 发生的低角度的倾剁变形或宽缓的拱形变形。 比如柴达木盆地油 运动的影响 , 泉子尖顶山构造。( )地貌标志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即新构造地 和气候的外力作用而改变。 2 貌, 它是新构迨 云 动直接作用的结果 , 如断层崖、 断块山、 山脊被错断等。 4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是通过对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影响来影响生物的分布 1 新构造运动 的间接地貌标志主要 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 的构造 - 2 运动。如反映间歇 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 、 、 阶地 多层溶洞等 ; 的。如 由于构造运动使地表隆起 , 这样顶部遭受风化 作用就强烈 , 形成 水系的同步弯转、 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大量的碎屑物质 , 这些物质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还有山的高度上升 , 1 沉积物标志. . 3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厚度较大的、 面积较广 山上的气温降低 , 则会使动植物向山下迁移等。 的新近系 ( 上第三系) 第 四系分布 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与新 一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出现 , 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变。 草本植物高 近系 ( 上第三系) 第 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 度繁荣 , 一 它们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 , 生态类型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 , 一 年一枯一荣 , 利用种子或根部延续生命。 四纪植物逃避恶劣气候的另 第 相 对抬 升 。 ‘ 就是大规模迁徙 , 即随着冰期与间冰期的更替 , 植物群发生频 1 地震。 . 4 地震是 由于地应力的局部积累和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壳 途经, 的快速颤动, 地震的分布和发生与新构造时期以来强烈的构造带有关。 繁的迁徙。植被带的迁徙有三个方向 : 一是受纬度方 向控制 , 沿着南北 1 综述。 . 5 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 方 向迁移 , 这是全球性的移动 ; 第二是受经度方向的控制 , 沿东西方 向 活动的综合反映,是通过上面叙述作用类型来形成现在的中国的基本 的 迁移 ; 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 , 山岳地区植物群做垂直方向运 在 地貌。自始新世以来,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 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 , 动。在北半球第四纪冰川鼎盛时期 ,大陆冰盖和永久冻土区的范围扩 致 使青藏高原 陕速隆起, 形成喜马拉雅山地 , 这次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 大 , 植物带发生显著移动 , 北方耐干寒 的植物向南迁移 , 喜湿热 的植物 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分早 、 晚两期 , 早喜马拉雅运动 , 印度板块与亚欧大 带向低纬方向压缩。间冰期气候转暖 , 植被带又向高纬方向移动。全球 陆之间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发生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 各个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植物迁移的距离和方向并非完全 陆, 使印度大陆与亚欧大陆合并相连。与此 同时 , 中国东部与太平洋板 致 , 迁移过程中也并非所有的属种皆能回到原来的分布区。 块之 间则发生张裂 ,海盆下沉 ,使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开始进入边缘 总结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第四记冰期的出现对环境起 了 一 海一 岛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发生于上新世 一 更新世��
第四章 中国大地构造轮廓
• 不同地质时期的板块俯冲带和碰撞带; ①阿尔泰早古生代板块俯冲带; ②准葛尔晚古生代板块缝合线; ③蔡伦山一贺根山晚古生代板块缝合线; ④那丹哈达岭早中生代板块俯冲带; ⑤天山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 ⑥阴山—图们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 ⑦祁连山—秦岭早古生代板决俯冲带; ⑧青海—泰岭早中生代板块俯冲带 ⑨阿尔金山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或转换断层 ⑩昆仑山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 11可可西里—金沙江早中生代板块俯冲带; 12藏北—滇西晚中生代板块俯冲带 13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新生代扳板块缝合线 14台湾新生代板块缝合线(或转换断层)
由于地壳均衡作用,地势特征与地壳深部结构 具有明显的关系。
中国地势的上述特征就是由地壳深部结构所决 定的。地表地势高的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增厚; 地表地势低的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减薄。
在平面上表现为地形等高线与重力等值线、莫 霍面等深线以及中生代以来的构造线都具有相
同的方向。
第二节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塔里木板块
华北板块 扬子板块
①
⑤ ②
⑨
Ⅴ 10
⑦
Ⅵ
○13
○11
⑧
○⑷ 12
Ⅲ Ⅱ
⑵
③
⑥
Ⅰ ⑴
④ Ⅳ
⑶
○14
地块或中间地块:
I塔里木一中朝地块
Ⅲ 印度地块(北缘) V柴达木中间地块
• 深断裂 ⑴郯城—庐江深断裂 ⑶丽水—海丰深断裂
Ⅱ扬子地块 Ⅳ佳木斯中间地块 Ⅵ羌塘中间地块。
⑵得尔布干断裂 ⑷甘孜一理塘深断裂
二、东临太平洋,中新生代以来,中国处于太平洋洋壳与 陆壳交接与转化的地带。太平洋板块的活动在中国大地构 造演化和地质构造发展中起着极为显著和特殊的作用。由 于陆壳和洋壳的交接线呈北北东方向展布,所以中国北北 东向构造特别强烈,并与上述东西向构造成交叉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
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
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
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
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
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
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
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
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 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
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
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
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
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
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
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
中段折向NNW至SN 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
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以逆冲兼有左行剪切为主,是一条对接于印支期的微板块结合带。
甘孜-理塘断裂带为金沙江-红河断裂带的NNW向分支,北段为逆冲左行剪切,南段以右行剪切为主,带内有理塘蛇绿混杂岩和蓝片岩、志留系二叠系灰岩的外来岩块。
龙木错—澜沧江断裂带:西起龙木错,过青海后转沿澜沧江南下,出境后与泰国清莱—马来西亚结合带连接。
境内长2 800 km。
西段于藏北加错见蛇绿岩;双湖地区也有蓝片岩带发育,南段有昌宁—孟连二叠纪蛇绿岩带。
可能是一条二叠纪晚世微板块结合带。
班公错—怒江断裂带:前已述及,该断裂带西起班公错,经改则、丁青转怒江南下出境,中国境内长2 500 km。
北西段分布有班公错、改则、丁青、碧土、滇西三台山等三叠纪—白垩纪蛇绿岩带和改则蓝片岩带;南段与澜沧江之间的昌宁—孟连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带,现归于澜沧江带,但与怒江带有何联系,还值得研究。
除此,伴有木嘎岗日群(J)含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显示洋壳自北而南俯冲,冈底斯向北仰冲。
结合带最终对接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初。
该断裂带南侧此次新厘定的噶尔—纳木错断裂带,沿带有6处蛇绿混杂岩和放射虫硅质岩—复理石分布(K1),还可能与波密地区迫龙藏布蛇绿岩带相连。
小洋盆闭合于早白垩世末,断裂带显示自南向北俯冲。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河谷展布。
自萨嘎以西分为南北两支。
东端在墨脱形成大拐弯出境,中国境内长1 700 km,宽几至几十千米。
其北为冈底斯白垩纪—始新世火山弧,以南发育弧前盆地复理石楔。
有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放射虫硅质岩、泥砾混杂岩和蓝片岩分布。
最近在林芝玉门有三叠纪蛇绿岩带发现,说明洋盆在三叠纪已经出现,对接于白垩纪未。
断裂带为自南向北俯冲。
道孚—康定、紫云—南丹、右江等NW向断裂以挤压兼有左行走滑为特征。
道孚-康定断裂带也称鲜水河断裂带,自二叠纪以来长期活动,中新世后左行走滑总距达80~100 km(许志琴,1997),南延有可能与小江断裂带相接,是一条地震活动频发带。
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有定日—洛扎断裂、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和主边界断裂,为一组向南凸出的逆冲推覆断裂系。
喜马拉雅主中央断裂向北缓倾,倾角30°左右。
主边界断裂带北侧的古老地层向南逆冲于山前的西瓦里克群(N+Q)之上,显然是印度陆块向北俯冲的产物,其形成时代为10 Ma~22 Ma(潘桂棠面告)。
同时伴有强烈的伸展作用:高低喜马拉雅之间的藏南拆离带,大规模向NE滑脱,向东至墨脱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叠接,形成时代为12 Ma~21 Ma(潘桂棠面告)。
沿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由拉轨岗日群组成一条穹隆群,最近区调证实是伸展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串变质核杂岩构造。
在冈底斯地区垂直造山带有多条近于等距的SN向地堑或张裂带,最近区调发现,其中当穷错—许如错地堑有中新碱性世火山岩、侵入岩(26.1 Ma),申扎打个隆弄巴沟口SN向断裂,为一强地震活动带,它们也与印度陆块的嵌入、高原隆升背景下的陆内伸展有关。
华夏—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任纪舜等将中国东部划归由在太平洋—太平洋动力体系形成的环太平洋构造域。
程裕淇等则分为由扬子、华夏两个古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古华夏构造域和燕山期以来由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滨西太平洋构造域。
根据1∶250万地质图编图资料,对古太平洋构造所知尚少,故在前人划分基础上称为华夏—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
华夏构造域地域限于中国东南部地区,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则扩及整个东亚地区。
华夏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块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以及由南东向北西的挤压碰撞,自四堡运动至加里东运动完成拼合。
印支、燕山运动时期两个古板块又发生强烈的陆内挤压嵌合作用。
加里东造山运动时期华南造山带先自南向北不均一仰冲推覆,后自东向西仰冲拼贴,奠定了该区构造轮廓。
形成了总体为NE向、中段为EW向的反S状的江南地块和反S状钦—杭结合带以及反S 状罗霄—北武夷—会稽山加里东期前缘褶冲带,也可能是EW向构造带在特定条件下的一个变种。
除此,还发育有稍晚的近南北向叠加褶皱和一些更晚的NE向的褶皱带、断裂带。
该构造体系域的NE向反S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域的NW向反S构造带在中国南部围绕四川盆地,约略呈犄角之势,只是前者规模略小,不完全对称。
燕山运动以来,由于陆内收缩和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东亚滨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主要包括辽阔的中国东部陆缘活化带、完达山造山带和台湾造山带以及东南海域,在东部陆区叠加改造中国东部的华夏构造体系域与古亚洲构造体系域,形成了一系列NNE向的隆起—岩浆带和松辽、华北等大型盆地,其间发育一系列的NNE向巨大的断裂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嫩江—青龙河、济宁—团风、镇江—广州、丽水—海丰、长乐—南澳、台东纵谷、台湾中央山脉、台西山麓等断裂带,也卷入了狼山、弥勒—师宗、抚州—遂川等NE向断裂,重要的有30条,不少断裂的一些段落并不连续,呈左行侧列排列,其性质以逆冲兼有左行走滑为主,且以自SE向NW仰冲居多。
他们在晚白垩世时大部分转化为正断层,局部发生位移不大的右行走滑,其中以汾渭断裂带控制的“之”字状地堑系最为特征。
台湾的一束NNE向断裂在新近纪以来作叠瓦式向西逆冲,至今仍有活动。
该域著名的郯庐断裂系纵贯中国东部,它是中生代以来在一些古断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郯庐断裂带为主干,南北均有一些分支,形成一个具有成生联系的断裂系统。
居于中段的郯庐断裂带由一束平直的走滑断裂组成,断面向E陡倾,在其两侧变形特点有明显不同。
东盘以长距离牵引拖曳为主,断续出露的青白口纪张八岭群、南华—震旦系及古生代地层,在庐江、张八岭一带呈NNE走向,向北逐渐向东偏转,至苏北宿迁—泗洪、响水—淮阴一带转为NE、NNE向。
总体呈NE—NNE向大型弧形构造,其间可能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拉断现象,显然具牵引弧特点。
至于肥东地区出露于郯庐带中的阚集岩群、肥东岩群等中深变质构造岩片,这些古老硬脆的块体,很可能是走滑错断的碎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郯庐断裂带的南部广济、宿松等地断裂两侧的震旦纪及早古生代地层大致呈由NWW向转为NE向的弧形,平移错动不显著,说明郯庐断裂带南部是在一个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大走滑拖曳部位在郯城、庐江一带,向南逐渐减弱消失。
郯庐断裂带的西盘构造带与构造线主要为NWW至EW向,与走滑断裂带直交,不具拖曳特点,出现巨大断距。
郯庐断裂带南端达长江北岸,与扬子陆块北缘逆冲断裂带以及大别推覆体前缘断裂带同时终止广济附近,即他们具有共同终点。
由此不难设想郯庐断裂带西侧的深层俯冲和大推覆与郯庐断裂带的大平移有密切的成生联系。
平移作用导致和加强了西侧华北陆块的深层俯冲和大别块体向南挤出与推覆效应。
而推覆与俯冲是以郯庐断裂带为边界条件,并使走滑断裂带随推覆同步发展延伸。
这种走滑与推覆的联动现象在中国东南部已有多处见到。
郯庐断裂系南延部分的庐江—怀宁断裂,平移距离很小,该断裂在湖口与赣江断裂带相接后,因九岭叠瓦式逆冲推覆带沿其西侧向SSW方向推移,使其平移特征得到显著加强,以后形迹断续零星,至粤西地区主要是迁就利用了较古老的四会—吴川断裂带,又有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