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发展阶段与中国产业集聚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中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维普资讯
产 业 经 i 斋
分 拨 中心 . 成 多 层次 、开 放型 、社 会化 的物 流配 送 系统 .形 成 区 形
域 物流 市 场 。 点 培 育 1 家物 流企 业 . 取 1 家进 入 全 国物 流百 重 ∞ 争 0 强 之列 .天津 港进 入 世界 1 0强 。 另外 ,滨 海新 区 的主 导产 业 发展 .也 要求 和带 动 房地 产 、金融
工 产业 是 从原 料 产地 集 中建 厂 专 门配 件 商的 普遍 化 .比如 滨海 新 事 后调 节 。 欧 美等 市场 经 济发 达 国家 .其 产业 集群 成 长 ,演 化 完全 是一 个 区的汽 车 及装 备 制造 ,电子信 息 :再 i ̄ 滨海 新 区形成 一 套 局域 化 : D h
中卜业 群 展 式 较 究 夕 集 发 模 比 研 产
瀵 郭 庆 重庆科技学 院
业 、旅 游业 、娱 乐 业 、教 育等协 调 发 展 。围绕 制造 业 .配 套发 展 物
流 业 和其 他现 代服 务 业 .促进 三次 产 业 的协 调 发展 .实现 滨海 新 区
产 业 结构 优化 的飞 跃 。
三 、主导 产 业 的聚 集 效应

【 要 】在 中外 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 典 型模 式进 行 比 较 分析 比 较 摘 主导 产 业 的发展 .往 往带 来 区域 内 经济 活 动的 集 中 ,形 成集 中 的 基 础 上 , 究 区域 经 济 发展 中的 产 业 集 群模 式和 发展 线路 选择 。 研 的 区位结 构 。经济 活 动在 区域 内集 中的 原 因来源 于 两个 方 面 :一 方 认 为要 结 合 本地 实 际情 况 , j 和 用市 场 自发 机制 和 政 府 的 有 效 引 导 , 面 来 源 于 这些 活 动 的特 性 .i ̄ 由于 主导 产 业资 源 的 不可 流 动性 . 通 过 发挥 区域 比较 优 势 , 成 各 具特 色、富有 有 竞 争 力的 产 业链 , :D h 形

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产业集群模式部分理论: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由于地缘因素或者人文经济因素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率先走上对外开放,发展国际贸易的道路。

一时间,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输入到珠三角地区;同时,内地大批劳动力也流动到珠三角;同时,由于毗邻香港、澳门的地缘优势,大量资本技术流向珠三角。

具备了以上条件,珠三角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区,注明的有中山市的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区,花都汽车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狮岭皮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产业集群是广东省工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省产业集群正朝着规模越来越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区域布局越来越广的方向发展。

目前,全省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水平的产业集群共123个,目前省已经认定了36个示范区,其中规模较大、水平较高、产业配套较完善、有一定知名度的有75个。

目前,产业集群的模式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1.按照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因是来自政府还是市场,可以把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市场自发型形成模式。

初始动因来自个人、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市场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2)政府推动型形成模式。

初始动因来自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追求,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3)混合型形成模式。

初始动因来自个人、企业和政府对各自经济利益的追求,其决策的偶然和一致性导致某种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市场和政府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各地政府都负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在某种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推动、促进或抑制、阻止的作用,是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这种产业的集群发展是否符合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 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 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 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 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 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
以主导产业为主,促 进产业集聚和高新 技术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实现“二 次创业”就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从 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 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 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建设转变; 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 拓国际市场转变;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 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 产业转变;从逐步的、积累式改革向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的转变。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创 新效应、示范效应、合作效应和创业效 应,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自主创 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新 技术新生企业的生态“栖息地”。
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 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 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 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 一个过程。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 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 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 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营造创业环境,为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各地 高新区要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推进高新区的法制建设,将 高新区管理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树立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形成新区的创业文 化和氛围。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

中国产业集群经典案例剖析案例一:产业转移推动下较快发展的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具有悠久的制鞋传统和历史,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成都市制鞋产业得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鞋业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一系列包括鞋材、鞋业设计、鞋革与鞋业生产、鞋业销售等产业链也逐渐迁入中西部省市,促进了成都市鞋业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以生产女鞋为主的大型鞋业产业集群,2005年12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女鞋之都”荣誉称号。

一、“中国女鞋之都”-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概况(一)鞋业产业集群以成都市武侯区为核心聚集了周边市、县的制鞋资源四川省成都鞋业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女鞋生产基地。

目前,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经过几次产业升级换代,形成了武侯区鞋都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的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市县的鞋业产业集群。

武侯区是集群的核心集聚区,其主导产品为女鞋,生产企业达1100余家,占全市制鞋企业总数的80%以上,产量占全市鞋产量的90%以上。

温江市、崇州市、金堂县、三江市、新津市、双流市等县市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集聚规模,其中,崇州是四川皮革生产基地,集中了一批鞋革、鞋材生产企业;温江的童鞋、三江的布鞋也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新津、双流也聚集着一些鞋业加工配套企业。

(二)成都市鞋业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女鞋产业基地2005年,成都市已有制鞋企业1500余家,包括制革、鞋底、鞋楦、鞋材、制鞋机械及零配件等配套企业3000多家,注册商标和品牌300多个,其中20多个获得“中国真皮标志”等称号,从业人员近10万人,形成了配套成龙、产销一体化、年产皮鞋过亿双、年产值过70亿元的规模产业。

作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武侯区聚集了成都80%以上的制鞋企业,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出口额为7亿多美元,2006年产值超60亿元,占全区GDP的30%以上,鞋业已成为武侯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产业集聚区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情况汇报我所在的产业集聚区位于市中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产业集聚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以下将就我所在的产业集聚区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政府的引导下,我所在的产业集聚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产业集聚区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端人才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也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

再次,产业融合效应显著。

在政府的引导下,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强产业融合,促进不同产业间的互相配合和协同发展。

通过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互补性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了整个区域的产业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此外,产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加大了环保投入,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目前,产业集聚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企业发展和员工居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最后,产业集聚区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在政府的支持下,产业集聚区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了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产业集聚区投资兴业,形成了良好的投资氛围和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我所在的产业集聚区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地方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现象,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回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从起步阶段到如今的成熟阶段所经历的重大变革。

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集聚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流失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还将关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创新阶段。

在起步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

这些园区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吸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态势。

在这一阶段,园区的主要任务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优化以及企业引进。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并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政府加大了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园区开始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模式的相关理论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模式的相关理论

2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2.1 产业集群的概念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不同地区或学者对其定义不同。

对于特定产业中各种相互关联的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聚现象,一般称之为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王缉慈,2001),亦或区域集群。

而在意大利称之为新产业区,中国浙江省称之为特色工业园区,广东省称之为专业镇。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M•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ter,1998),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与协会(Poter,2002)。

然而,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产业集群的概念拓展至国家层面,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

结合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理解,本文给出如下定义: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专业化分工性质的同类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为了完成某类产品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并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联系的创新链机制。

2.2 产业集群理论的国外研究状况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 Smith,1776)就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产业集群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

近几十年来,经济地理学、竞争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集群表现出共同的兴趣和关注, 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阐述。

(1)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也称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胡佛等。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Marshal,1890)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重要概念,并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

韦伯(Weber,1909)进一步将外部规模经济分为本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描述:1. 初始阶段:在发展集聚区的初期,政府通常会在某个地区选择特定的产业进行推动。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引进相关企业,提供便利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政府通常会提供土地、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条件,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2. 增长阶段:一旦有一批企业入驻,就会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在这个阶段,集聚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企业之间会发生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完整体系。

政府会继续提供支持,加强对集聚区的管理和服务,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3. 成熟阶段:当集聚区的规模逐渐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时,集聚区进入了成熟阶段。

此时,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政府的角色逐渐从引导发展转变为提供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创新等方面。

集聚区成为吸引人才、表现城市形象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4. 升级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聚区可能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政府会引导企业进行升级转型,推动优势产业的转移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培育新的增长点。

政府会继续提供相关支持,推动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5. 永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在永续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政府会继续加强对集聚区的管理和服务,增强集聚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还会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确保集聚区的长期发展。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

25 0 .
.
13
6
2X( 犯
1o
61. 8
24 7 .
13 . 5
资料 来源 : 根据《 中国统 计年鉴》 (各年度 )计算。
.
2
初 步形成 了若 干 制造 业 带 的 雏 形。
有持 续 的市场竞 争 力 , 这 是 产业 集 群 走 向成 熟 的重 要标 志 之一 。
二 、 我 国产业 集聚的 基本 特 点及存在 问题
近 年来 , 随着经 济 全球 化 的加 快 和 中国经济 的
快 速发展 , 我 国的产业 集聚 现象不 断推进 , 并且 出现
了一 些新 的特点 。 这具 体表 现在 以 下几 个方 面 :
.
1
加 工 制 造 业 进 一 步 向 沿 海 地 区 集 中。
近年
来 , 尽管 国家采 取多方 面措施 加快 中西 部地 区 发展 ,
但 由于发 展条件 的差 异 以及 外商 在华投 资进 一步 向
沿海 地 区集 中 , 我 国地 区 工业 增 长 继续 保 持 “ 东 高 、
中中 、 西低 ” 的格 局 。 2 X( 犯 年 , 我 国东部 地 区 工业 增
(见 表

1)
由于 产业 集群延 伸 的 地 域 范围 差 别较
大 , 目前 各 国在产业集 群 的研究 中 , 实 际上存在着三
种类 型 : 一是 微 观 导 向 的集 群 分 析 ( 而 c 、 一 ior e n ted
c lus te r 翻园 y s i s ) , 一 般把集 群定 义 为生 产 相 同产 品且 具有 重要 的非正 式 和 正式 互 补 联 系 的企 业群 , 其重
加值增 长率 为 巧 . 7 % , 中部 地 区 为 14 . 5 % , 西 部 地 区只 有 13 . 3 % 。 这 种 不 平 衡 的增 长 格 局 导 致 工 业

产业集群的知识点总结

产业集群的知识点总结

产业集群的知识点总结1.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理范围内,某种产业的企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供应商、科研机构、配套服务机构等,因为一定的产业联系和区域联系而相互联系和依存、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体系和社会网络的现象。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产业关联、产业链条和价值链的相关性、水平交叉和垂直交叉的复合效应等特点。

2.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1)市场需求条件。

即充足的市场需求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需求的存在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2)技术条件。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保障。

(3)制度环境条件。

包括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

(4)人才条件。

人才是产业集群最为重要的资源,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

3. 产业集群的作用(1)创新引领作用。

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利于技术的引进和集成,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成本优势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存在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和成本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市场引领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市场联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响应,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4)扩大就业作用。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相关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提高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4.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1)生产链集聚模式。

指在某一地理范围内,集中了一个完整产业链条上的各种相关企业的现象,例如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链集聚。

(2)产业链集聚模式。

指在某一地理范围内,集中了某一个产业链条上的相对完整的各种相关企业的现象,例如德国的汽车产业链集聚。

(3)非传统产业集群模式。

指一些不同行业的企业在某一地理范围内由于所处行业的相对优势,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例如以深圳市为代表的中国电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相关行业的企业集聚形成的一个氛围繁荣、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其发展模式和路径是指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蓬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模式和路径:1.空间集聚模式:基于地理空间的集聚模式是最常见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下,相关产业的企业选择在地理上临近的地区建厂或设立办公场所,以便实现效益的规模化和资源的共享。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实现物流和供应链的整合,并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推动产业的创新和进步。

2.价值链集成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并非仅仅局限于同一个产业内的企业,而是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价值链的集成,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互补和相互促进。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整个集群的效益和竞争力。

3.创新驱动模式: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侧重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来推动整个集群的发展。

这种模式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常都致力于研发和创新,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4.产业政策支持路径: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为产业集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机会。

5.人才培养路径: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持,因此人才培养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和学术研究机会,可以吸引和培养一流的人才为产业集群提供支持和动力。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的关键引导和规划,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产业集群尽快形成。

2.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和市场。

因此,创新和研发应该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确保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聚现象分析

产业集聚现象分析

产业集聚现象分析王建刚赵进产业集聚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一群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如在同一区位点上同类销售企业集聚在一起(专业市场);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存在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下游工业在空间上集聚等等。

1.传统产业集聚现象温州的柳市是传统产业集聚的一个典型例子。

柳市改革初期个体家庭工业在农村占70%以上。

在80年代中期,低压电器生产开始扩大规模,镇政府在104国道一侧征用8亩场地,建立 电器总厂 ,配置低压电器检测站,建立生产许可证制度,选择产品合格,有潜力的企业放到 总厂 中去。

总厂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工业小区,提供办企业的场所。

进入90年代,由于一个小区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又陆续在104国道两侧开辟了8个工业区,进入300多家企业,用地2000亩。

这些企业有正泰、天正、长城、新华、耀华、天洲、宏达等企业。

1990年至1996年,进入工业区的企业用于厂房和厂区设施的资金约10亿元,用于企业设备投资10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资金约5亿元,形成低压电器生产厂的集聚。

类似的例子还有廊坊的印刷企业集聚,常州邹区的灯具企业集聚等等。

2.传统产业集聚所获得的竞争优势(1)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的共享。

在集聚区里,众多厂商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同时,由于辅助行业(指提供工具、原材料和运输服务业)或采用高度专门化的机械,或者采取生产或服务专门化的方式,这些辅助行业所提供的服务的单位成本是很低的。

如果一个地区没有集聚众多的同类企业,专门提供这种服务是不经济的。

(2)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

这里的技术和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经营经验、供给信息、需求信息等,由于这些难以具体化和系统化,没有人际间的频繁接触,技术知识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

在集聚区里,人际间频繁接触和交往,使这些知识传播得很快。

由于空间上的接近性,企业之间可以模仿和学习,学习成本低。

(3)形成较高效率的地方劳动力市场。

企业集聚吸引各种人才,厂商能容易地得到所需人才,各种人才也能得到理想的工作。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时代方位正确认识我市所处的时代方位,需要用历史、辩证、发展的眼光,既看到坚实基础,更清醒风险挑战。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坚持把省级开发园区和省际毗邻地区作为主阵地,把新兴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高质量集聚作为主方向,把创新驱动和带动作为主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产业赋能、园区赋权、部门赋责、企业赋力”,为新阶段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打下较为坚实基础。

(一)高站位实施顶层设计。

一是强化体制保障。

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

二是强化行动引领。

印发《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淮北市行动方案》,并制定年度计划,细化任务分工,围绕重点领域,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着力打造“一地两区一城”。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

出台《淮北市贯彻落实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全力抓好政策落实。

(二)高标准建设开发园区。

深化规划引领,推动5个省级开发区明晰主体功能、实行错位发展;深化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生产生活服务能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活力、调动人员积极性。

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已建成XX平方公里。

特别是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省级新兴产业基地成功获批,我市成为全省拥有2个以上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四市之一。

同时,以省际毗邻地区合作为支撑,主动融入XX州都市圈,签订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段园新型功能区建设。

(三)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

紧紧抓住长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寻求同沪苏浙关联产业和重大企业的分工合作。

重点围绕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五群十链”精准招商,X、XX金龙电子、XX中旗科技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落户淮北。

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二、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产业集聚类型多样化。我国产业集聚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包括高新技术产 业集聚、传统制造业集聚、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服务业集聚等。不同类型的产业 集聚区都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三、我国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产业集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在实践中,产业集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产业集 聚区实践案例:
产业集聚理论的实践探究
1、硅谷:硅谷是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如苹果、 谷歌、Facebook等。硅谷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这使得硅谷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四、原因和对策
1、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在产业集聚过 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 企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四、原因和对策
2、企业提升自身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 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同时, 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自身创新 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集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绿色发展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产业集聚区需要更加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建设绿色产业链、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方面。
产业集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研究: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的产业集聚区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这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 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方面。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

商丘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的探索和研究产业集聚是20世纪以后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现象。

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产业集聚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要的发展战略抉择。

一、产业集聚的理论释义产业集聚是指大量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马歇尔开始,一直延续到波特、克鲁格曼的漫长过程,形成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

马歇尔在研究早期工业的地域分布时,他注意到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并指出之所以产生集聚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

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中的原因,并将之归结为包括交通条件和资源指向的特殊原因和因共享辅助性服务和公共设施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一般原因,还指出集聚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克鲁格曼认为除了马歇尔所指的外部性以外,市场需求和历史偶然引起的先发优势也可能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

他认为企业一般会选择定位在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方,因为较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保证生产的规模经济,同时较大的市场需求也会吸引其他企业的到来,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另外,由于历史偶然出现的产业专业化的格局一旦出现,这一格局就会由于累积循环的自我实现机制而被锁定,因而这种先发优势也成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一个原因。

波特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要是讨论集聚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他揭示了集聚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

当存在集聚区域时,集聚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一)、产业集聚效应分析产业集聚是一特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现象,他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通过产业集聚效应表现出来。

一般而言,产业集聚效应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市场效应。

1、分工效应是指由于集聚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分工与专业化方面的影响。

首先,分工与专业化是导致产业集聚的直接原因。

集聚区内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有密切关联的产业链,这种关联效应通过无形的手——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使资源和企业集聚在一起。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不但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而且在推动产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增长和过程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产业的集聚化成长迅速,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产业集聚;财政政策;技术创新产业成长演化的变动过程中产业技术进步是其核心,在一定的时期内,经常会因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出现部分产业相对优先发展,另一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产业的起起落落与产业的集聚或分散密切相关。

针对区域产业整体而言,产业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以产业集聚的出现和壮大为标志。

1 我国产业集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产业蓬勃发展,而产业中心随之转移的现象。

以纺织工业为例,过去的长时期内以“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为生产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以及内地的诸多纺织工业基地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纺织企业普遍衰落。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却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这种增长来源在哪里呢?面对产业发展的实际,我们自然而自地将眼光投向成长迅速的产业集聚区,譬如江、浙等地的纺织业集聚区。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技术集约化趋势和结构升级特征。

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化学和生物制药等产业的比重升幅很大;中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次之,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降低。

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随着工业化的展开、成长和完成,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包括一般消费品为主的轻纺工业发展阶段、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以高附加值为中心的深度加工业发展阶段、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

很显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主的初级产业向以加工度高的重化工业产业演变时。

产业集聚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产业集聚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

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省湾地区的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概念和现象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围,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大体相同。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

产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惊异。

比如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 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的一个新建的织布厂,年产量达上亿米布。

在,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

据统计,有5 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 0%以上;在全国5 3 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5 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

在珠江三角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

例如,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

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总装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

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

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模式和国内部分城市的经验做法

产业集聚的概念、形成模式和国内部分城市的经验做法

产业集聚的概念和形成模式一、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二、产业集聚形成模式1、市场创造模式。

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附近。

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2、资本转移模式。

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

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

这种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被称为资本迁移模式。

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产业集聚的五种主要类型1、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

该类型一般都是依托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在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专—1—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格局,逐步演进为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集群。

比如江苏吴江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清朝时期即号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集聚壮大,目前已成为全国三大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2、企业扩张型产业集聚。

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规模较大、产业带动力较强并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导下,抓住市场和政策机遇,迅速扩张裂变为一个产业集群。

例如,江阴以一家上市公司(申达集团)为启引点,吸引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投资商进入,逐步形成为“亚洲包装中心”;许昌以瑞贝卡公司为龙头,汇集了龙正、神龙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制品企业112家、个体生产专业户900多家,发制品产业链上从业人员近15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加工基地。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区别与联系

产业集聚强调同一产业内各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重点则在于不同产业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

他们的具体定义如下: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

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

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

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取集聚的方式,某类产品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硅谷的电子产品等等。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即传统产业集群(意大利的新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并非产业集聚的同义语。

专家指出,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

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聚发展阶段与中国产业集聚模式分析作者:李瑛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9期
[提要] 本文分析在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聚动力变化,并以美国北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为例分析产业集聚的生命周期,指出产业集聚动力的变化推动产业集聚的产生、发展和衰退。

关键词:产业集聚;生命周期;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8日
一、产业集聚动力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本身也具有生命周期,产业集聚动力变化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

由于产业集聚动力的性质不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的形成是保持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

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是指企业在原动力的驱使下进入某一地区,并促使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

促使产业集聚的是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等。

依靠这些因素形成的产业集聚根植性比较脆弱,随着区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丰富的自然资源终被耗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会逐渐上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可能会变化,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产业集聚就有可能向国内或者国外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区转移。

(二)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

是指由于集聚的正外部性,产生了基于各种因素的循环因果效应,使得产业集聚具备了自我强化机制,产业集聚不断成长壮大的阶段。

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产业集聚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技术水平更为先进,技术设施更为完善,上下游企业间的关联度更强,市场规模更大,专业劳动力更加丰富,信息交流更为流畅,这些区位优势的强化使得企业对本地区的依赖性更强,集聚的地区根植性加强。

(三)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

产业集聚过程中除了会产生“正外部效应”和“自我强化”的集聚力之外,还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和“分散力”,产业集聚的分散力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土地使用成本上升,拥挤的交通,产业集聚区激烈的竞争环境,严重的污染等。

在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集聚力大于分散力,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到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集聚力和分散力力量均衡,产业集聚规模不再扩大,达到稳定状态。

(四)集聚趋向分散阶段。

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完全依靠集聚原动力来维持,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强化动力。

而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可能会随着集聚的加强而不断弱化,也可能由于某些其他的原因而弱化或者消失,在分散力的作用下,产业集聚就会趋向分散。

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
19世纪中叶美国制造业首先产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是美国工业化初期的制造业中心。

但到了19世纪后半叶,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成为美国第三个制造业中心。

按照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预期,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应该通过累积循环效应而不断强化,但实际并非如此,中西部地区的中叶发展使得制造业中心在短短20年后就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一)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形成的原因。

二战以前,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制造业集聚地,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充当产业集聚的原动力:①历史因素。

欧洲移民最早就定居在该地区,并促进了该地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自然因素。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和铁矿的储存量都比较丰富;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

如纽约、费城等;④地理因素。

由于靠近五大湖,该地区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保证了煤矿和铁矿的运输;
⑤需求因素。

1860年,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
71.27%,而当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10.97%。

(二)西部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及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美国制造业并未出现越来越向东北部集聚的趋势,反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出现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

从1860年到1920年,东北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从71.27%下降到65.2%,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0.97%上升到34.8%。

美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除了传统观点所提出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口和市场规模的转移。

1880年,芝加哥有近8万人的制造业工人,已经超过东北部最大的城市波士顿的人数。

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芝加哥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4倍,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又增长了50%。

其他西部城市的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1880年辛辛那提就业人数超过5.6万人,圣路易斯制造业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

(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1840~1870年这段时间内,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意味着需求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作为离心力,引导着美国制造业逐渐从东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三、中国区域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分析
(一)决定产业集聚持续性的因素。

当产业集聚的均衡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产生向外迁移的倾向。

如出现了对于本企业来说更具备区位吸引力的新兴地区,企业在新兴地区可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企业的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阶段发生了变化,利润率下降,不再能承受产业集聚区昂贵的要素价格。

这些企业的离去可能会带来两个后果:一种情况是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集聚依然存在,但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企业离开,另一部分企业取而代之,这种情况下的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另一种情况是集聚就此趋向分散,这种集聚不具有可持续性。

集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集聚形成过程中哪些动力机制发挥了作用。

如果产业集聚只是凭借诸如丰裕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集聚原动力而形成的,而这些因素必然随着产业集聚的加强而减弱,则这种集聚必然不具有可持续性。

即使在集聚过程中形成了某些自我强化的动力,从而带来了一些后天的区位优势,也有可能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如同一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专业劳动力共享,某种情况下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向外迁移而消失。

但有一些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并不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如:(1)不同行业之间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如技术外溢、产业关联、劳动力共享等;(2)不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消费正外部性;(3)企业生产活动和消费者消费活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如果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些方面的优势,即使有一些企业或者行业离开,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些更为适合的产业会迁移进来,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劳动力(消费者)出于对庞大劳动力需求和消费正外部性的追逐,也不会大规模向其他地区转移,集聚会一直持续下去。

(二)中国经济集聚区类型及其可持续性。

本文将中国产业集聚区分为四种类型,详见表2。

(表2)
1、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工业集聚区,产业结构一般比较单一。

如2011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当本地廉价劳动力、低廉土地成本等优势丧失后,这些由外资主导的行业会整体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这些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会随之消失,同时由于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多是以“异地就业”方式存在的流动人口,由于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也随之趋向分散。

2、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凭借传统技术及商业传统或者在精英人物带领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群,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出现,产业结构也都是比较单一,规模较小,集聚效应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仅限于统一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等。

所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实力壮大之后,为了获得更大的集聚外部效应,会纷纷向更大的经济中心迁移。

3、作为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产业类型齐全,市场规模大,此时集聚效应不但产生于上下游行业、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而且产生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

当某些行业因为一些原因向外迁移时,对整体的集聚正外部性的削弱并不大,这种正外部性仍然会吸引其他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消费者的“本地根植性”比较强,不会轻易向其他地区迁移,这种集聚具有可持续性。

庞大而稳定的本地需求市场是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前提,也是基于不同主体间的“循环因果效应”产生的前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2010.2.
[2]刘东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变化及其产业结构效应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6.
[3]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