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分子机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

糖尿病

常葡萄糖耐量者高。
4)临床糖尿病阶段
可无明显症状。
可有代谢紊乱症状。
可有糖尿病并发症表现。
血糖肯定增高,达到糖尿病标准。
易 感 性 及 环 境 因 素
肥 胖 ,
2型糖尿病根本病因: 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不全
久 坐 的 生 活 方 式
De Fronzo J. Diabetes 1998; 37:667–687.
二、2型糖尿病:其不同程度可从显著的胰岛素
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显
著的膜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
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一)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 12号染色体,HNF-1a( MODY3 )
2. 7 号染色体,葡萄糖激酶( MODY2 ) 3. 20号染色体,HNF-4a( MODY1 ) 4. 线粒体 DNA 5. 其他
胰岛素抵抗
蛋白糖化
-细胞
脂毒性
GLK 和其他 MODY变异
LADA 细胞凋亡?
Moneva M and Dagogo-Jack S Current Drug Targets. 2002;3:203-221.
四、病理生理
胰岛素作用绝对或相对不足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
1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 2肝糖原分解、输出增多
(3)幼年期高热量饮食:可能使胰岛B细胞抗原递呈作用 增强,并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4)亚胺及化学物质
3)免疫学异常阶段: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正常。
自身免疫反应增强。
表现为血中出现胰岛自身抗体。主要包括: (1)ICA: (2)IAA: (3)GAD: (4)IA2、IA2β
4)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阶段: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理ppt模板

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理ppt模板

生物作用
骨骼肌、脂肪组织、心脏
代谢综合征
• 又名X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是其基础障碍
•包括一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症候群
•基因背景的异质性→表型表达不一致
•1999年WHO的工作定义建议

IGT 或 DM 和 IR
•并伴有2种以上下列成分: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 或(和)HDL-C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肥胖 热量摄入过多 体力活动不足 吸烟 衰老 ……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1)
—胰岛素(效应)抵抗
机体对一定量(一定浓度)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 减低,主要指机体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能 力减低,包括胰岛素的敏感性、反应性
组织器官水平的IR
骨骼肌 脂肪 肝脏 血管内皮
糖利用↓ 脂肪/生酮↑ 糖异生↑糖分解↑ NO↓,CT↑
芬兰白人 芬兰白人 …………
方法
ASP ASP QTL (发病时年龄) ASP QTL (胰岛素水平较低) ASP
糖尿病的基因
未知的2型糖尿病基因
(70%)
Wolfram (<1%) MIDD (<1%) 胰岛素受体基因 (<1%)
MODY (4%)
未知的 LADA
基因 (10%)
未知的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2– 染色体12q 在芬兰家系中,连锁分析法,此家系中有三或以上成员受累。 其中在六个家系中,葡萄糖刺激后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Nature Genetics 1996; 14:90-6
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
染色体
1q 2q(+15) 10q 11q 12q 20q …
人群
美国犹他州白人 墨西哥美洲人 墨西哥美洲人 匹玛印地安人

营养与疾病-糖尿病PPT课件

营养与疾病-糖尿病PPT课件

03
膳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要适当
04
避免高糖食物,不偏食;
05
提倡高纤维膳食,减少酒和钠摄入;
06
注意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07
饮食治疗应长期坚持
饮食治疗方法
确定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 合理控制总热能 每日能量摄取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结合病情、营养状况来确定
表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 [kJ (kcal) / (kg · bw)]
高(低)于标准体重的20%为肥胖(消瘦)
能量供给量=理想体重(kg) ×供给标准(见表)。 年龄>50岁者,每增加10岁,比规定值酌情降低10%左右
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简便有效指标
每周称一次体重
根据体重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
肥胖者逐渐↓热能,↑运动量
消瘦者适当↑热能实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
山药 国光苹果
陈丙卿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6
选用GI值低的食物 首选 玉米、荞麦、燕麦、莜麦(青稞)、红薯等, 次选米、面
食用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鲜豆类蔬菜时(马铃薯、藕等)要替代部分主食
限制小分子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摄入.
(3)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并发症
1
2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 大约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并发症 是患者致残、致死,并造 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的危害
多食
01
神经系统
02

03
眼睛
04

糖尿病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糖尿病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不良反应: ① 可引起低血糖 ② 引起体重增加
服药时间:诺和龙应在餐时服(服药后必须 吃饭,服了药不吃饭起不到降糖的作用)
B、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
• 1、双胍类
• 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
(格华止)
• 特点:增强肌肉、脂肪等外围组织对葡萄
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 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增强机 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不引起低血糖反应。
• ③根据肝肾功能选药:肝功能不全者特别
禁忌噻唑烷二酮类(文迪雅)其他口服降 糖药也要慎用;肾功能不全者可选格列喹 酮(糖适平);肝肾功能均不全者用胰岛 素治疗。
④根据Ⅱ型患者有合并症时的选药
• Ⅱ型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此时不宜选用
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宜 使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拜 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因为此类 药主要在肠道被细菌或消化酶降解,主要 经粪便排泄,小部分从尿中排出,因此对 肝脏影响较小,中成药糖脉康、参芪降糖 颗粒也可使用,如血糖不能降,则改用胰 岛素注射。
阿卡波糖 拜糖平
100~300, 分3次用
抑制α葡萄糖苷 吃第 酶(如麦芽糖酶,一口 淀粉酶等),延 饭的
胃肠道反应、 与磺脲类或 胰岛素同用

缓葡萄糖吸收。 同时 时,发生低
酶 抑 制
伏格列波 糖
倍欣
200~900, 分3次用
可单独用或与双 胍类合用。
服本 品
血糖

七、糖尿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新进展
适用患者:Ⅱ型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明 显增高者,可单独用也可双胍合用。
不良反应: ① 胃肠道反应 ② 和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时, 可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PPT课件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PPT课件
• 糖化血红蛋白:其输氧功能下降,尤其是葡萄糖酵解中 2 . 3 - D P G 下 降 , 氧 分 离 更第4困1页难/共5,6页以 致 组 织 缺 氧 。
2、糖尿病肾病
• 病史常> 10年 •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第42页/共56页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感染:化脓性感染、真菌性感染
第53页/共56页
糖尿病足
• 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 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
第54页/共56页
第55页/共56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56页/共56页
五、并发症
• 慢性并发症
• 血管病变
• 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感染:化脓性感染、真菌性感染
第34页/共56页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HNDC )
• 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分泌减少,肝 糖原分解增加,血糖显著升高,严重的高血 糖和糖尿引起渗透性利尿,致使水及电解质 大量丢失。
• 1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线粒体突变糖尿病等。
第9页/共56页
(一)1型糖尿病分型
• 免疫介导糖尿病 • 胰岛β细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引起 • 有HLA某些易感基因 • 有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 • 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B细胞破坏的程度:婴儿和青少年破坏迅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LADA
胰腺
• 混合性分泌腺体,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 • 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含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 质和脂肪。 • 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 肽、胃泌素等。

2024糖尿病患教PPT课件

2024糖尿病患教PPT课件

糖尿病患教PPT课件目录CONTENCT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普及•并发症预防与自我管理策略01糖尿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分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等四大类。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

其中,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此外,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感染易发等非典型症状。

诊断依据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典型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若无典型症状,需改日复查确认。

02糖尿病饮食治疗010*******45%50%75%85%95%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平衡膳食,多样化营养来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限制饮酒,戒烟饮食治疗原则与目标0102 03 04 05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占总热量50%-60%,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如全麦、糙米等。

占总热量15%-20%,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瘦肉、蛋、奶制品等。

占总热量25%-30%,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如橄榄油、坚果等。

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来源于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适量摄入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食物交换份法将食物按照热量和营养成分相似进行分组,每份食物所含热量和营养成分基本相同,方便患者进行食物选择和替换。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课件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课件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欢迎来到糖尿病的分子机制介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糖尿病的分类、 机制、预防和治疗,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
由免疫系统攻击胰腺 β 细胞引起,导致胰岛素 不足,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诊断。
妊娠糖尿病
在怀孕期间发生胰岛素抵抗,通常在孕期检查 时诊断。
2型糖尿病
由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而引起,通常在成 年人时诊断。
其他类型
包括遗传性糖尿病和药物引起的糖尿病等。
糖尿病的危害和影响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 因素,它还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 发作的概率。
肾脏损伤
糖尿病是导致肾脏损伤和衰竭的 主要原因之一。
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 视网膜疾病的患病率。
人工智能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使用深 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帮助 改进糖尿病的预测和治疗。
1 饮食改变
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 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蛋 白质摄入。
2 体育锻炼
进行 aerobics 或力量训练 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 糖水平。
3 服药治疗
胰岛素和其他药物能够帮 助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
用注射器将胰岛素注射到身体的 其他部位,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监测
使用血糖监测仪定期测试血糖水 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减重
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身体的胰岛素 抵抗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糖尿病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人工胰岛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使用 3D 打印等技术制造胰岛细胞,从 而让自身无法产生胰岛素的人 恢复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分析人体 基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NOD/Born(环磷酰胺加速糖尿病发病的NOD小鼠)
LADA和1B
LADA(成人隐匿性免疫糖尿病)
1B
β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 线粒体途径 颗粒酶B途径
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
IFN-γ 诱导 B细胞 表达 Fas
DISC
Caspase8/10
募集
DD FADD
Fas受体多聚化
使Caspase8水解活化 激活效应Caspase3,6,7
线粒体途径
Cyt-c
Apaf-1 Caspase9 ATP
激活效应Caspase-3,6,7
颗粒酶B途径
颗粒酶B存在于CTL细胞和NK细胞中 T细胞活化之后会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
激活Caspase3,7,8,10
Caspase(半胱天冬蛋白酶)
自身抗原到底是胰岛素还是谷氨酸脱羧酶(GAD)?
自身免疫的胰腺炎 白细胞:胰岛外周积累除了ER-MP25+还有MOMA-1+ 巨噬细胞:BM8+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CD4+>CD8+ B淋巴细胞:对T淋巴细胞有辅助作用(APC)
直接和间接
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
NOD/Jsd小鼠
NOD/Lt小鼠
实验
法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引起IR。
青 衣
2024-05-13
葡萄糖激酶
在起病早期
或伴明显家族史 的常见型2型糖 尿病中见到GCK 内含子1b变异。 导致该酶的结构 改变从而无法将 葡萄糖 葡萄糖转化为6-
磷酸葡萄糖。
Exon 1a
血糖增高 GCK表达
1b 1c
2 3 4 5 6 7 8 9 10
GCK结构示意图

糖尿病讲课稿PPT课件

糖尿病讲课稿PPT课件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 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 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 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 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近年来, 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 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 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5、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 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 外显。
四、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完全正
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
高危人群
1. 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者 ,尤其是一级
亲属即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2. 40岁以上者 ,尤其是 40岁以上 ,体重指数 (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大于 25的肥胖者。 3. 有高血压、冠心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 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 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 者 (其中有一项以上异常 )。
高危人群
4. 有分娩特大胎儿史(大于8斤)者,
妊娠糖尿病患者。 5. 以往曾有一次或多次出现空腹血糖异 常或葡萄糖耐量减低 (如餐后 2小时血 糖 ),经复查葡萄糖耐量正常者。 6.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 或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 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五、临床症状
一、概念
糖尿病是指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
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 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 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蛋白、脂 肪和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临床以 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典型症状为“三多一 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久病 可引起全身神经、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并可 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 进行性病变,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 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而危及患者生命。

老年糖尿病2ppt课件

老年糖尿病2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
➢ 血糖测定 ➢ 葡萄糖耐量试验 ➢ 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测定 ➢ 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 血脂、血粘度、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测定
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 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餐后2小时血糖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可 早期发现糖尿病,提高糖尿病确诊率和 防止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我国血 糖正常参考值是:
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重要机制
胰岛素 抵抗
慢性高血糖症
胰岛 功能异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4版
胰岛素抵抗和- 细胞功能减退造成了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退
)
-细胞功能减退 (机体胰岛素生成不足)
2型糖尿病 (高血糖)
过早死亡, 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引起
30%
50-100%
50%
50%
70-100%
40%
70%
150%
10%
100%
100%
2型糖尿病
糖耐量 低减
糖代谢受损
正常血糖代谢
Adapted from: Groop. Etiology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Hormone Res. 1997;22:131-156
周围神 经病变
糖尿病足
微血管并发症 包括糖尿病肾 脏病变、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 变,使患者生 活质量明显下 降。
[7]
老年糖尿病
概述 流行病学 分型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遗传
老年
肥胖

糖尿病 PPT课件 精华版

糖尿病  PPT课件 精华版
—— 肾性尿糖(肾糖阈降低) ——乳糖、半乳糖尿,Vitc, 水杨酸,青霉素等可造成尿 糖假阳性。 —— 继发性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 细胞瘤、其他


—— 药物引起高血糖
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 其他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弥漫性肝病
—— 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者,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3年 内为39%,5年内为68%; —— 三种抗体阳性者,5年内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估 计高达100%。


二、2型糖尿病
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 机制。
(1)更强的遗传易感性 (2)致病因素(环境因素) 1)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2)生活方式改变、感染、多饮、妊娠和分娩。
(二)慢性并发症
1
、糖尿病肾病
——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分5期:
Ⅰ期:高灌注期 Ⅱ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Ⅴ期:终末期,氮质血症期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眼底改变: 非增殖型:视网膜内 增殖型: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失明
临床表现

• • • • • •
三多一少——代谢紊乱综合症
许多无症状,体检发现(约2/3) 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血糖增高→尿糖阳性→渗透性 利尿→ 多尿、多饮。 糖利用下降、蛋白质分解增多、脂肪分解增多 →消瘦、多食。
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
1、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高渗状态 3、乳酸性酸中毒


线粒体糖尿病汇报ppt课件

线粒体糖尿病汇报ppt课件
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活性 氧(ROS)产生增多,抗 氧化防御系统失衡,引发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激活炎症反应通 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 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 不耐受。
细胞凋亡
持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 应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增 加,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 情。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和体征
糖尿病典型症状
线粒体糖尿病患者通常 表现出多饮、多食、多 尿和体重下降等糖尿病 典型症状。
听力损失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 的听力损失,严重时可 导致耳聋。
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糖尿病可能导致 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 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 晕、乏力、肌肉疼痛等 神经系统症状。
诊断标准与流程
血糖检测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糖尿病的因果关系
需要更深入地探讨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以及不同线粒体基因突 变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
开发针对线粒体功能的创新药物
目前针对线粒体功能的药物治疗仍有限,需要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有效性的药物来改善 线粒体功能,从而治疗糖尿病。
探索基于线粒体的精准医疗策略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 病急骤,患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 ,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线 粒体糖尿病起病相对缓慢,胰岛
功能受损较轻。
其他遗传性疾病
部分遗传性疾病可能表现为类似 线粒体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但 通过基因检测和家族史分析可进
行鉴别。
04
治疗与管理策略
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针对线粒体糖尿病,口服降糖药 如二甲双胍等可帮助控制血糖水 平,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乳酸 水平。

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

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分子机制

总之,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理和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 预防和治疗。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习惯和采取专业治疗措施,可以有 效降低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疡愈涂剂对愈合迟缓性皮肤伤口的愈合作用及局部免疫 调节机制。通过制备疡愈涂剂,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并设计动物实验,本次演 示研究了疡愈涂剂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疡愈涂剂 能够显著促进皮肤伤口愈合,并调节局部免疫反应。本次演示为进一步了解疡 愈涂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机理和阻碍伤口愈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和治疗 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糖、避免吸烟和饮酒、 适当运动以及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等是预防足溃疡的关键。在发生足溃疡后,应 及时就医,采取专业治疗措施,如清创、抗感染、改善循环等,以促进伤口愈 合。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预 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主要包括:
1、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指标超过10mmol/L,会导致蛋白 质变性,加剧伤口恶化,影响伤口愈合。
2、过度吸烟:吸烟会收缩血管、加剧缺氧,影响伤口愈合。吸烟还会导致血 小板凝集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加重下肢缺血和足部溃疡。
炎症反应在糖尿病伤口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糖水平会导致炎症细胞浸润,促 进炎症反应。然而,炎症反应过度或不足都可能影响伤口愈合过程。因此,调 控炎症反应的适度表达对糖尿病伤口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细胞凋亡在糖尿病伤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血糖环境下,线粒体功 能受损,导致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过多会阻碍伤口愈合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型糖尿病的分类
免疫介导糖尿病(1A) 特发性糖尿病(1B)
1A研究中使用的动物模型
• NOD小鼠(非肥胖糖尿病小鼠)
• BB大鼠(Biobreading大鼠)
证实了T细胞是 β细胞破坏的启动者和最终效应者
NOD小鼠
NOD小鼠的MHC中缺乏Ⅱ类E(与HLA-DR 同源)
1A发病与HLA复合物上DQ-A和DQ-B有关
B52突变(苯丙氨酸 亮氨酸) INS一级 结构改变----受体结合障碍。
1.2胰岛素原转换为胰岛素的过程中,正 常的咸基残端被裂开。
65位(精氨酸
非咸性氨基酸) 蛋白酶识别点消 失 INS加工障碍 妨碍受体识别
胰岛素原在C肽和B链之间断裂
(2)从胰岛素受体水平
1 2 3 4 5 6 789 10 11 12 13 14 21 22
IKK-β的活化进而催化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特定部位的Ser/Thr残基磷酸化,抑制 信号分子的Tyr残基磷酸化,导致IR。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游离脂肪酸(FFA)释放增多,血清FFA的升 高可引起骨骼肌、肝脏的PI-3K活性降低,胰 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中断, 致使葡萄糖无法 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引起IR。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IR是指机体在一定量的胰岛素水平作用下,葡萄糖摄 取和处理能力降低,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不能利用糖,以及肝 细胞不能有效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而向血中释放过多 葡萄糖,致使血糖浓度增高。
(1)从胰岛素基因水平
1.1胰岛素分子上的某一个氨基酸被代 替,而此氨基酸对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起 关键性作用
发病雌性NOD小鼠
未发病雌性NOD小鼠
通过RT-PCR技术检测发病的NOD小鼠的 CD4+T细胞更偏向于分泌辅助细胞TH1的 致炎淋巴因子,其中尤其是 INFγ 。 CD4+和CD25+的T细胞增多 CD4+和CD25+的T细胞未增多
自身免疫的胰腺炎
还有研究表明当 T细胞诱导发育为 TH2时不 IL-12 和IL-18是 T淋巴细胞向 TH1分化的相关细胞因子 会者产生 1A
2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可以使 用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又称非胰岛素依 赖糖尿病。所谓的"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 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 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液结构平衡被 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 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 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再继续下去,就像强迫 一个带病的人干活一样,最终累死。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2型的发病机制
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
胰岛素的信号的转导通路
胰岛素受体(INSR) 胰岛素受体是一个四聚体,由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 通过二硫键连接。两个α亚基位于细胞 质膜的外侧,其上有胰岛素的结合位点;两个β亚基 是跨膜蛋白,起信号转导作用。无胰岛素结 合时,受体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没有活性。当胰岛素与 受体的α亚基结合并改变了β亚基的构型 后,酪氨酸蛋白激酶才被激活,激活后可催化两个反 应∶①使四聚体复合物中β亚基特异位点的酪氨酸残 基磷酸化,这种过程称为自我磷酸化②将胰岛素受体 底物(IRS)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十几个酪氨酸残基磷酸 化,磷酸化的IRS能够结合并激活下游效应物。
(3)从胞内水平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葡萄糖激酶 糖原合成酶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
基因突变 编码胰岛素受体IRS的基因发生突变 导致正常irs减少引起IR 其他因素导致异常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代谢物(多为FFA、 葡萄糖)均可促使IRS的丝氨酸磷酸化而抑制 酪氨酸磷酸化和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导致 IR;长期高血糖促使蛋白激酶C活化,催化胰 岛素受体底物丝氨酸磷酸化,抑制PI-3K活性, 导致IR
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11级病理班
• 唐同学,男,15岁。三个月 前受凉感冒,之后常感觉口 渴、总想喝水、感觉没有力 气,体重减轻5斤。 • 诊断:1型糖尿病,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2
1型糖尿病
IDDM • 是人类一种内分泌疾病,多数情 况下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损伤了胰 岛β细胞所致的 • 当胰腺中超过了90%的β细胞受 损时出现临床表现(空腹高血糖, 糖尿及酮症酸中毒)
葡萄糖激酶
在起病早期 或伴明显家族史 的常见型2型糖 尿病中见到GCK 内含子1b变异。 导致该酶的结构 改变从而无法将 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
NOD/Born(环磷酰胺加速糖尿病发病的NOD小鼠)
LADA和1B
LADA(成人隐匿性免疫糖尿病)
1B
β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
线粒体途径
颗粒酶B途径
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
IFN-γ
诱导
B细胞
表达
Fas
Caspase8/10
DISC
募集
Fas受体多聚化
DD
FADD
使Caspase8水解活化 激活效应Caspase3,6,7
外显子
信号肽
胰岛素结 合区
富含半胱氨 酸区域
选择性可剪切 外显子
前受体胯加工 区
酷氨酸激 酶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0
100
110
120
130
胰岛素受体基因结构图
编码受体的基因改变 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正常受体数量 减少:受体降解加速:受体酪氨酸酶活性降 低:受体再利用障碍: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 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此时胰岛素β细 胞代偿性分泌大量胰岛素,形成高胰岛素血 症,持续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降低胰岛素的 生物效应,由此恶性循环。
线粒体途径
Cyt-c
Apaf-1
Caspase9
ATP
激活效应Caspase-3,6,7
颗粒酶B途径
颗粒酶B存在于CTL细胞和NK细胞中
T细胞活化之后会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
激活Caspase3,7,8,10
Caspase(半胱天冬蛋白酶)
通过剪切核内底物 (核纤层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 使细胞凋亡
自身抗原到底是胰岛素还是谷氨酸脱羧酶(GAD)?
自身免疫的胰腺炎
白细胞:胰岛外周积累除了ER-MP25+还有MOMA-1+ 巨噬细胞:BM8+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CD4+>CD8+ B淋巴细胞:对T淋巴细胞有辅助作用(APC)
直接和间接
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
NOD/Jsd小鼠
NOD/Lt小鼠
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