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我国文学艺术悠久的抒情传统孕育了丰富的抒情母题,其中最常见的有伤春与悲秋。
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四时代序不仅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其密切,而且给人们的情绪变化也会带来影响。
文人们对自然征候的变化更为敏感,他们赋予春、秋某种普遍的情感价值,在季节变迁与宇宙变化、气候嬗变与人生际遇之间确立某种关系。
特别是宋玉的《九辩》,确立了悲秋的情感范式,开了悲秋的先河,久而久之,形成了传统的“悲秋”情结。
因而秋天这一季节和“秋日”这一意象,大多予人以悲愁、凄苦、冷暗、惆帐之意;肃杀的秋景,常常是昔日的文人借以抒发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
曹植《感节赋》有“草木纷其扬英”、“感流波之悲声”之类的句子;湛方生《秋夜诗》写悲秋之感:“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因此“凡有生而必周,情何感而不伤”;刘桢《赠五宫中郎将》亦云:“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表面上看来,原型意象陈陈相因,抒情母题了无新意,它们消灭了独立创造的空间,扼杀了抒情作家的个性才能。
其实不然。
对于同样的原型意象,同样的抒情母题,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家照样可以灵活地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从而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创造性。
于是,“悲哉,秋之为气”,“秋风秋雨愁杀人”之外,也有了“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是写秋游北京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礼赞和挚爱之情。
文章写了北京各名胜之地的秋色,写了家家户户的庭院秋色,写了高空下寂静的牵牛花,写了无声地飘然落地的槐花,突出北京秋色的清、静、凉。
而寒蝉凄切、风雨萧瑟是写秋声悲凉,在悲凉中又写出了京都人情的深沉、温暖,富有情味。
写到处是成熟的水果,这是写清、静、悲凉中的成熟和充实,给人生气盎然的韵味。
故都之秋的“浓色”和“深味”,加上清、静、悲凉中深沉的情味,使古今中外各处人士为之感动。
而作者则愿意以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留住北国的秋天,永驻人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
《故都的秋》的审美兴趣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从整篇散文看,作者对自我感觉知觉和自我情感的定位,也多求助于空间和时间的多方比较上。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故都的秋”定性呢?他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可见,他对故都之秋的感怀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清”、“静”、“悲凉”。
那么,他又是如何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写出深情来呢?如果按照辞书上对“悲凉”的最“准确”的定义,即使描述得“准确”,但对这个感觉的形容也是有限的,无法敷衍成一篇文章。
那么,应该如何写故都之秋的“悲凉”呢?有一种办法是将历史上写秋的“悲”、秋的“萧瑟”的文章作为拓展作者自我感觉的手段,将故都秋的悲凉、秋的落寂作为一个审美趣味方面的“考古”对象,通过“考古”的比较,为属于作者自我的故都之秋的审美的感觉知觉寻找到合适的定位。
然而,郁达夫似乎不是太愿意对秋的愁绪进行一番今人所言的“文化研究”。
他说:“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但他终究没有认真细致地追究各位文人笔下的秋的幽远或萧索之间的细微差别。
或者说,就历史的维度而言,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心力推敲故都之秋在文人诗文中的印迹。
郁达夫对秋的感觉知觉的定位,从表面上看,多围绕着地理空间的比较辨析而展开。
秋的意味,秋所引动作者的思绪,作者极少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展开。
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是什么模样?作者所承诺的对故都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的展示,将以什么方式与读者达成交流呢?笔者以为,关于《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审美趣味定位,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辨析。
第一个层次,是地理空间层面上的秋的比较。
作者以“生活在别处”的心态,感慨“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故都的秋文学评论
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以一种饱含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极具个性的北方秋景。
所有的话,都是一种深情的话语。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色、声调、风姿无不反映出作者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
具体现在四个方面:
1、独特的故都情结:在开头,作者“不远千里”到北平,只是为了“品尝”一下“故乡的秋天味道”。
“饱尝”而非“浅尝”,足见作者对故乡的秋天的喜爱。
郁达夫在北平没有久居过,但他对北平却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写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家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2、独特的平民意识:郁达夫落笔于“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在下雨天的时候,用一种“慢条斯理的语调”谈论着秋天的雨,此时的笔调是轻松的,表明作者也想像平民百姓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3、独特的“悲凉”心境:本文所表现出的“悲凉”特色,在作家心中呈现出一种富于内敛的色彩。
作家在创作牵牛花时,“认为以蓝、白之为佳”,不但表现了对颜色的喜好,而且还表现了一种淡漠、冷漠的心态。
郁达夫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饱受着颠沛流离、痛苦不堪生活。
因此,在这一刻,“悲凉”已经是诗人对故都的赏秋心态和作家丰富的生命体悟的结合。
4、独特的人文素养:在文章的后半段,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今中外有关秋词的注释,以及对其论述。
郁达夫是一位被中国文化所浸染的学者,他将自己对“故都”的独特体悟与中外名士的诗词融为一体,笔锋纵横,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对秋文化的热爱。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苏瑞黄德志郁达夫《故都的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话语方式,它被视为现代写景抒情散文名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其艺术手法之精巧、情感内蕴之深厚让广大读者回味良久、爱不释手。
然而纵观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看到很多教师都是紧紧抓住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和对几幅秋景图的赏析来展开教学的,并未带领学生真正徜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去仔细揣摩其中的精微联系,对于该文丰富意蕴与艺术价值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全面,以致于学生难以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力求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但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明白它包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落点且最终呈现在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上。
因此,对于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浅显化的表层,而要立足文本内容,细究文章字词句的运用、行文的谋篇布局等,从而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用心倾听与感受文本深处发出的细微声响。
一、语言运用之美众所周知,“形散而神不散”被视为散文的基本特质,但无论散文如何变幻多姿,它都得借助语言这一基本载体来凝神聚义。
因此解读《故都的秋》首先要聚焦其语言表达与运用,正如钱理群在《品一品“故都”的“秋味”》一文结尾强调,分析一篇作品要老老实实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因而笔者立足文本中的“一字一句”来细心体悟与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张力。
(一)语言的色彩美《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善于通过色彩描绘,即冷暖色调的交织来给读者呈现出北国之秋的独有景况。
文中的“碧绿的”天色、“青天”“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灰沉沉”的天底等就是运用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其所选意象,与此相关联的冷色调的物还有:芦花、柳影、秋草、落蕊、灰土、秋蝉、青布单衣;暖色调的词语有:紫黑色、淡红色、红色,与之相关联的暖色调的物还有:枣子、柿子、葡萄、佳日。
《故都的秋》的情调美感解读浅析
身世很 自然 地联 系在一 起 。 同是 “
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 ” 人情不 自禁 地将抑郁 已久的苦 闷 和悲愤向这位素昧平生、 落魄江湖 的琵琶女倾诉 , 这引起 琵琶女的连 锁反应。 ^ 诗 . 再度相邀, “ 莫辞更坐 弹一曲”琵琶女倾情奉献, , 哀婉凄
美的琵琶 曲再度奏响。
悠悠 , 怆然而 涕下 ” 独 。琵琶女 满 腔 愁 思 惟 有 向 无 言 密 友 琵 琶 倾 吐 , 人 闲来 无 事 , 琴 弄 弦, 一 拨 以
综上所述 , 诗人仕途坎坷 , 内 心充满 悲愤苦 闷 。琵 琶女命 运 如 萍, 随波逐流。 两人同怀天涯沦落 之 感 , 同病相怜 、 那 同样孤 苦 寂寞 的心弦 ,通过 琵琶 女手 中的 琵琶
阶夜 色凉如 水 , 卧看 牵牛织 女 星” 的 诗意 ; 那 “ 而 灰沉 沉 的天底 下 ,
才能正确解读文本信息背后作者 想 要表达 的思 想感情 。“ 天 , 秋 这 北 国 的秋 天 , 留得住 的话 , 愿 若 我 意把寿命 的三 分之二 折去 ,换 得 个三分 之一 的零头 。 如 何理解 ” 作 者 这 种 宗 教 般 的情 感 和 礼 赞 呢? 笔者 以为 , 这是故 都 的今昔 之 感 和郁达 夫的个 人际 遇 、天性才
空船 , 在浔阳江中随波逐流 。 歌舞 升平 、 日月如 歌 的生 活 下 子坠 入万 丈深涧 ,今昔 生活 的强 烈反差 , 琵琶 女“ 天地 之 使 念
一
了京城 的繁华 喧嚣 ,呕 哑嘲 哳难 “ 为听 ”无 丝竹 以愉耳 鼓 。送客 浔 , 阳江 畔 , 听琵 琶乐 曲 , 觉驻 足 偶 不 探寻, 诚心相 邀琵 琶女 弹奏 , 以饱 耳福 , 以释愁 肠 。 琵 琶 女 正慨 叹 命 运 多舛 、 心 情苦 寂 ,忽 闻有 人相 邀弹 奏琵 琶 曲 , 正好借 机倾 吐伤感 的情 怀 。 这 含 情 琴 声 夺 人 , 未 成 曲调 先 有 “ 情 ”一 支支凄 美 绝伦 的琵 琶 曲随 , 着指 尖流 淌 。诗 人也读 懂 了她 的 “ 意” 不得 以及 “ 中无 限事 ”乐 曲 心 , 的千 变万 化正是 琵琶女 心潮 的 回 荡起伏。 琵琶曲传达出琵琶女的心 声, 同时又 引起诗 人对坎坷仕途 的 回 , 顾 琵琶声 沟通 了诗人和琵琶女
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要想学好⾼中语⽂,课本上的课⽂⼀定要吃透,理解好,因为试卷上的很多题⽬都脱离不了课本。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1、正确认识⽂章主线对⽂章的统率作⽤: ⽂章的主线统率全⽂的各个部分。
本⽂贯穿全⽂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的“清”是与“浊”相对⽴的,是⼀种清爽、清楚,⽽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中所写,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北国的秋却是味道⼗⾜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院秋景,那⼩屋是“⼀椽破屋”,墙是“破壁”,⼤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是“很⾼很⾼的碧绿”的天⾊,⽽⼈的活动是“细数⼀丝⼀丝漏下来的⽇光”,“静对”破壁腰中牵⽜花的蓝朵,还有看那⼏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且于清闲中流露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法更突出了⼩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到⾊彩到外形,都在显⽰着全⽂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
其它⼏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的,各幅风景图均统⼀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景物是在显⽰清,哪⼀景物是在显⽰静,哪⼀景物是在显⽰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往往会⾛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家院落中极为普通,⼏乎处处都有,⽽它青中带黄的⾊彩⼜与全⽂情感基调⼀致,⾜以代表作者⼼中的故都秋⾊。
如果⾮要找它哪⾥是清,哪⾥是静,哪⾥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
简析《故都的秋》思想情感内蕴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
具体表现在以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
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
“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
为了表现这种深沉的向往、眷恋和赞美,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首先是对比烘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是一种欲抑先扬、似扬此而实扬彼的烘托法。
作者通过一系列秋色、秋声、秋景、秋物的排比,从宏观上展示过去故都秋色的美丽醉人。
文章的首尾都将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对比,且运用了独特的语句形式来强化对比的效果。
例如结尾处的对比:(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郁达夫一生短短的49年从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对北平总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这样写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由此可。
故都的秋抒情方式
故都的秋抒情方式
1、烘托、对照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
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2、复沓、跌宕手法
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
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从开篇到结尾,这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
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
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
(一)意境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用前人的这一标准来欣赏郁达夫的散文,不难看出,他的散文便属于“有境界”一类,这从《故都的秋》里也可领略到。
当时的作者由于受到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从上海移居杭州,从斗争的前线撤退到游玩山水、隐逸闲适的生活之间,思想苦闷,其内心世界自然也是以“清”、“静”、“悲凉”为主旋律的,因而,他便对合乎这种内心色调的北国之秋充满了感情,借助秋天的“清”、“静”、“悲凉”宣泄胸中的苦闷,并且达到了人和物的共鸣。
正因为作者是用真情来描绘物体的,因而使得一切秋景都蒙上了作者沉郁的主观色彩,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全文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着力表现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的“一丝一丝”的日光,那满地的槐树“落蕊”,还有那“在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花下“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那“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以及它所发出的、作为“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残声”;那透着凉意、速来速去的秋雨,以及穿着秋衣的“都市闲人”在雨后话秋凉的感叹,分明从哀、忧、愁的角度渲染与点化出北国之秋的落寞、萧瑟与深沉。
让读者看饱、尝透故都的“秋色”、“秋味”,将读者带进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优美意境之中。
(二)画面美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水墨画了,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
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
《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久传不衰的一篇佳作。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教学这篇文章也已数次。
但每读一次,每教一遍,都会有新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好文章就像窖藏的美酒,历久弥香,越品越有滋味。
《故都的秋》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静而不寂,悲而不伤。
“故都”是历史的、深远的、厚重的、沧桑的,而故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章开篇就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清”、“静”、“悲凉”的秋的世界。
而作者所描绘的“清”、“静”和“悲凉”,却又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寂静”,也不是一种纯心绪的“悲凉”,而是超尘脱俗的一种独特艺术感悟。
同样是写“静”,“鸟鸣山涧中,清泉石上流”是一种纯自然的“寂静”,而作者所描绘的是昔日热闹繁华的故都――北平的“静”。
当时的北平虽然已没有往昔作为都城时的繁华热闹,但终归还是有些热闹的。
作者却独寻一隅,“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种清淡的情调、静谧的意境、浓浓的诗意,恐怕只有作者这样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人才能体悟得如此深刻细腻。
这种故都闹市之中独特的“清静”、“宁静”,静中有动,静而不寂,比那种纯自然的“寂静”,更多了一些灵性,更多了一些深意。
这或许就是作者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吧。
再来看“悲凉”。
自开篇提出故都的秋“来得悲凉”之后,作者似乎忘记了这个词,通篇下来,再没有提一个“悲”字。
但我们却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感受到故都秋意的“悲凉”来。
这种“悲凉”渗透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破壁之腰、牵牛花头、槐蕊之中、秋蝉声里、秋雨来时――,弥漫在文章字里行间所描绘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之中。
《故都的秋》情感内蕴赏析
《故都的秋》情感内蕴赏析2019-08-05摘要:《故都的秋》中蕴含以下四种情感:对故都的眷恋;对淡泊⼼境的追求;孤独与悲凉;对秋⽂化的珍爱。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情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秋的咏叹调。
作者怀着深厚的情感,赞美故都的秋⾊、秋景、秋姿、秋意,为我们描绘了⼀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独具个性的北国秋⾊图。
这图中的⼀⼈⼀物,⼀草⼀⽊⽆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感情⾊彩,读来富有极强的感染⼒。
“⼀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现就其情感内蕴作⼀简单分析。
⼀、对故都深深的眷恋这种感情表现在对故都风物的怀想和赞美上。
如⼀开篇,作者就盛赞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赶往北平。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已深深融⼊他的⽣命,如“在南⽅,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的⾍唱,⽟泉的夜⽉,潭柘寺的钟声”。
不仅这些久负盛名的所在,时时在他记忆中涌现,⽽且⼀些司空见惯的平常物在他的眼中也是独特⽽富有深意的,如北国的槐树、秋蝉的残声、北⽅的秋⾬、秋⽇的枣⼦,这些都成为他感受秋的深情的寄托。
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常之物,更能折射出作者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在⽂章的结尾,作者更是拿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了对⽐,江南之秋“⽐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蟹,黄⽝之与骆驼。
”通过这些通俗形象的⽐喻,把故都之秋的明朗、浓烈与⼤⽓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
⼆、对淡泊⼼境刻意追求在⽂中,郁达夫较多地着眼于北平普通⼈的平凡⽣活,写那些“著着很厚的青布单⾐或夹袄的都市闲⼈”,在⾬过天晴时⽤“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秋意。
此时,作者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就连北平平民发⾳的错误(把“阵”念成“层”),作者都认为“倒来得正好”,这些看似平淡不着丝毫情感痕迹的描写,表明了作者对普通⼈悠闲宁静⽣活的欣赏,此时,他很想象“都市闲⼈”那样过⽆忧⽆虑的⽣活。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导读:《故都的秋》赏析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
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郁达夫欣赏《故都的秋》
郁达夫欣赏《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以下是边肖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赏析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取道青岛去北平,再次领略了故都的秋味,写出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姿态”的描写中,作者深深地眷恋着故都的自然风光,执着地追求美,表现出一种淡定淡泊的心境。
语言清新牵强,蕴含着色彩感和节奏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独特的个性和审美价值。
《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点是主观感受和客观描写统一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
色彩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有两个方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色彩,我们不妨称之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体现在人的头脑中,它的色彩是主观的,我们称之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颜色在郁达夫的作品中相辅相成。
秋天,无论在哪里,总是好的;但是,北方的秋天特别晴朗,安静,忧伤。
这种“晴朗”、“宁静”和“荒凉”是中国首都北平的秋天对作家思想的总体投射,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背景。
读者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而言,作者有意赞美秋天,那么他当初为什么要在读者的感受上涂上悲伤的色彩呢?是否违背生活逻辑?不,这种清澈、宁静、忧伤是秋天的特点,也是作者所关注的,因为颜色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时,阴阳师悲催,搜动之,心摇之。
”意思是人的情绪随着外物而变化。
春光让人心情舒畅,深秋让人心酸。
有了这种情绪陈述,《故都的秋》,还有很多:在树影下扫街后,灰尘上留下的扫帚丝纹,似乎觉得精致清闲,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孤独。
古人说梧桐叶,天下知秋,大概就在这些深处。
秋蝉的弱残音是北方的特产.如果用“精致”来形容“笤帚丝纹”还是客观了一点的话,那么“闲”和“孤独”在思想上完全是主观的。
一片落叶可以打动亲情,几声秋虫的叫声足以触动心灵。
这种深刻的忧虑和被孤独的人们冷落的感觉,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绘景抒情平中见奇——《故都的秋》赏析
绘景抒情平中见奇——《故都的秋》赏析绘景抒情平中见奇《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热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一、妙绘秋图秋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故都秋在作者心中是如此令人向往,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巧妙地选取了五幅图来赞美秋天的美好景色。
第一幅是秋晨小院图。
作者在南方每到秋天就想起了北方的秋天,这里有清白的芦花、斑驳的柳影、寂寥虫声、残缺夜月、陈旧的破屋和蓝白相间的牵牛花,这些景色常给人以冷清之感。
第二幅是秋槐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常能使人联想到秋的到来,早晨起来,秋槐落蕊铺的满地,脚踏上去,什么声音也没有,令人有一种柔软的触觉,它使人感受到了秋的清静。
第三幅是秋蝉残鸣图。
秋蝉象征着忧愁与哀怨,在北平到处可以听到秋蝉的嘶叫,秋蝉声嘶力竭发出最后的哀鸣,那是一种生命到极限的悲凉表现,给人以凄凉的感觉。
第四幅是秋雨话凉图。
秋天的衰景,秋天凄凄沥沥的小雨最能触动人们内心的隐痛。
人们发自内心地喊出:“唉,天可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种声音恰恰触动着作者的内心深处: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人到中年,光阴几何,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凄凉与无奈。
第五幅图是秋日胜果图。
北方的枣树生长在屋角,墙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枣子、柿子和葡萄的成熟,正是北国清秋佳日。
面对瑟瑟秋风,面对长在角落里的果树,怎能使人不感到凄凉呢?五幅秋图,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二、巧抒真情北国的秋天的清、静和悲凉,引发了作者诸多的感慨与悲凉,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因此,形诸于笔端的景物描写,其中心目的在于表达他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
如文中作者写道:“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这里,“颓废”是意志消沉、精神委靡的样子。
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赞颂秋的文字的,在他们的眼里,应是见秋而悲。
《故都的秋》的情感分析
2016年08月下半月刊引言:著名散文家郁达夫与1934年8月创作了散文《故都的秋》,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郁达夫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文中透露出一种悲凉之秋的情感。
我们学习《故都的秋》中可以感受到郁达夫的生命感伤和情感态度,以及文中体现了郁达夫对故都的热爱和喜悦。
本文主要从悲凉和喜悦两个角度对《故都的秋》进行了情感分析。
《故都的秋》文字优美、情感深厚,我们在学习该篇散文时首先能够感受到浓烈的悲凉情感,但若细细评味又可发现作者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喜爱。
郁达夫此前被迫离开故乡北京,辗转上海、杭州等地,此后回到北京感受了北京的秋景,写下散文《故都的秋》[1]。
我们对该篇散文的学习,能够通过探索文章的情感,了解到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一、《故都的秋》的悲凉之情一般我们在学习和分析文章时,会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判断文章的情感基调。
而郁达夫身处混乱的时代,并遭受国民党的威胁,可以看出郁达夫创作《故都的秋》时,生活颠沛流离,比较凄惨[2]。
我们对四季的认知中,“秋”虽然代表了丰收,但更多时候会认为“秋”体现了伤感,如植物生命的陨落,因此从文章名《故都的秋》的“秋”字,我们便可以感受到文章带有一定的悲凉之情。
尤其是文章包含42个“秋”字,如“北国的秋”、“秋的味”、“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等,郁达夫在文章多次运用“秋”表达了故都秋景的清凉和宁静。
我们通过联系文章主旨可以对“秋”进行解读,不仅在没了故都秋天的明丽和淡雅,体现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向往和怀念,同时又展现出郁达夫由于的性格和态度,即多年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使郁达夫的心里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因此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虽然表达了对故都秋景的品味,但也掺杂了一丝苦涩。
二、《故都的秋》的喜悦之情虽然文章是以含有伤感的“秋”作为名字,并在文章中多次运用“秋”进行描写,但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熟悉。
我们对《故都的秋》学习,可以了解到虽然当时郁达夫身处战乱时期,但郁达夫是于1934年创作该篇文章,相对于混乱的大环境和过去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言,当时他的生活平静愉快,家庭生活也比较安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在创作《故都的秋》时,整个人应当比较轻松、闲适和喜悦的状态,即《故都的秋》不仅仅含有悲凉之情,还含有喜悦之情。
故都的秋写作手法总结
故都的秋写作手法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它的气息令人陶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手法来表现故都的秋:
1. 色彩描绘。
秋季的故都色彩斑斓,可以用“金黄色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深绿的松柏”等生动的词语来描绘。
2. 情感描写。
秋季是离别和思念的季节,我们可以通过描述人们的情感来表现故都秋季的独特魅力。
比如:“秋风送别,思绪万千。
”、“寂寞的秋夜,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
”
3. 灵魂描写。
故都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它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来表现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比如:“故都的秋,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洗礼。
”
4. 感官描写。
秋季的气息和声音都有独特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描述它们来表现故都秋季的美。
比如:“清晨的秋雾,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凉意。
”、“落叶在秋风中簌簌作响,让人感受到阵阵的萧瑟。
”
总之,通过细腻的描写,我们可以将故都的秋季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它那独特的魅力。
- 1 -。
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
谈《故都的秋》的审美情趣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其篇名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触。
从整篇散文看,极具审美情趣。
一.另辟蹊径,讴歌悲凉。
春华秋实,秋是丰收的象征:田野里庄稼陆续成熟,果园里硕果满枝。
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萧瑟,秋又是悲凉的象征。
枝头上黄叶纷飞,田野里白露为霜,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令人心绪悲凉。
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有赞美秋的,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或赞美秋的丰收,或赞美秋的红叶,或赞美秋水的清澈等。
有怨恨秋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清?陶澹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或怨恨时间流逝、暮年将至,或怨恨秋风秋雨无情,或怨恨秋日漂泊与别离等。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要赞美秋,这是无庸置疑的,开篇便是:“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
结尾更是情不自禁地喊出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但郁达夫赞美秋的角度又绝对不同于一般人,不是丰收的喜悦,不是红叶的灿烂,不是桂花和秋菊的缤纷,而是秋天的“清”、“静”、“悲凉”。
如果说,“清”让我们联想到“清丽、清澈、清爽、清新”等,“静”让我们联想到“静谧、闲静、清静、宁静”等,赞美之,自有足够的理由。
而“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而郁达夫却对其大加赞赏,真可谓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二.别致的画面,形象的悲凉。
郁达夫在文中写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在这里,郁达夫不写西山火般的红叶,不写昆明湖清澈的湖水,不写钓鱼台常青的松柏,而难以忘怀的却是芦花、柳影等。
原因何在?因为芦花的色彩是白的,白色为冷色,令人想到苍凉和悲哀;秋天的柳影,令人联想到枯枝残叶、衰落和凄凉。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热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也蕴含了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态,整篇文章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故都的秋作者是谁
故都的秋作者是郁达夫。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对中国来说,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个革命战士,为抗体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新闻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日记九种》等。
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等。
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和抒情方式
我国文学艺术悠久的抒情传统孕育了丰富的抒情母题,其中最常见的有伤春与悲秋。
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个农业社会,四时代序不仅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其密切,而且给人们的情绪变化也会带来影响。
文人们对自然征候的变化更为敏感,他们赋予春、秋某种普遍的情感价值,在季节变迁与宇宙变化、气候嬗变与人生际遇之间确立某种关系。
特别是宋玉的《九辩》,确立了悲秋的情感范式,开了悲秋的先河,久而久之,形成了传统的“悲秋”情结。
因而秋天这一季节和“秋日”这一意象,大多予人以悲愁、凄苦、冷暗、惆帐之意;肃杀的秋景,常常是昔日的文人借以抒发感伤、惆怅心情的题材。
曹植《感节赋》有“草木纷其扬英”、“感流波之悲声”之类的句子;湛方生《秋夜诗》写悲秋之感:“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因此“凡有生而必周,情何感而不伤”;刘桢《赠五宫中郎将》亦云:“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表面上看来,原型意象陈陈相因,抒情母题了无新意,它们消灭了独立创造的空间,扼杀了抒情作家的个性才能。
其实不然。
对于同样的原型意象,同样的抒情母题,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作家照样可以灵活地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从而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创造性。
于是,“悲哉,秋之为气”,“秋风秋雨愁杀人”之外,也有了“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是写秋游北京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他对故都之秋的礼赞和挚爱之情。
文章写了北京各名胜之地的秋色,写了家家户户的庭院秋色,写了高空下寂静的牵牛花,写了无声地飘然落地的槐花,突出北京秋色的清、静、凉。
而寒蝉凄切、风雨萧瑟是写秋声悲凉,在悲凉中又写出了京都人情的深沉、温暖,富有情味。
写到处是成熟的水果,这是写清、静、悲凉中的成熟和充实,给人生气盎然的韵味。
故都之秋的“浓色”和“深味”,加上清、静、悲凉中深沉的情味,使古今中外各处人士为之感动。
而作者则愿意以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留住北国的秋天,永驻人间,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
欧阳修在谈到艺术品的创作时说:“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
”(《试笔·学真草书》)他强调了审美主体尤其是创作主体心意的重要。
“意”即艺术作品要表现的主旨,它决定着作品的个性、趣味和风格。
欧阳修认为“意”都是独特的,我之意不同于他之意,作者之意不同于观者之意。
由于“意”都是独特的,因而决定着审美的个性特点。
艺术意象具有确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的特点。
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作家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这体现了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但是也有时,作家们把同一物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故都的秋》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悲秋作品,是因为“秋”这一原形意象,被郁达夫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
文章由故都秋天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天中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既表现了“秋”严厉、萧索的一面,又表现了“秋”深沉、幽远的一面,处处使人感到“中国的秋的深味”。
从鉴赏的角度讲,欧阳修的体会是:“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
”关键在于能否有一种审美的态度,即超功利的人生态度。
欧阳修认为,
美与乐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鉴赏社会人生的兴盛繁华所产生的富贵之乐;另一种是鉴赏自然之美所产生的山林之乐。
前者表现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后者反映了文人大夫的审美趣味。
欧阳修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体必须处于“乐”的状态,他主张用艺术、用审美来调节情趣、丰富生活,摆脱现实中的利害纠葛和欲望所带来的苦恼,游赏于山林之美,追求清淡玄远的自由境界。
令人惊喜的是,九百年后的郁达夫也认为,山水自然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格、使人格净化的。
其观点与欧阳修是何其相似。
抒情作品运用何种方式和技巧来抒发、表达强烈、丰富、复杂、多变、奇特的情感,使内在的情感外在化,使主观的情感客观化,这是一大难题。
《故都的秋》在抒情的方式和技巧上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抒情途径。
抒情作品要表现感情,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艾略特称之为“意之象”。
他说:“表情达意的唯一艺术公式,就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
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物象一旦出现,就会唤起某种特定的情意。
”宋代范唏文的《对床夜话》强调情景不可分:“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说情不可太露”,“以景结情最好”。
清代王夫之说:“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
截分两橛,则情不足与,而景非其景。
”王国维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景物是具体有形的,而情感是虚幻无形的,只有以“实”显“虚”,以客观物象显现主观情感,移情人景,情景交融,抒情作品的创作才是可能的。
《故都的秋》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
一般的即景抒情散文都有这个特点,但是《故都的秋》却写出独特的神韵。
首先,作者的眼光不同。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不写北京的众多风景名胜,不写郊外的自然风光,而是以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去寻求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秋”。
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院落里、胡同边、槐树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对这些具有浓厚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描绘,写出了老北京文化的精髓,也写出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神往和眷念。
其次,作者具有细腻独特的情感体验。
纵观全文,作者对北国之秋是极其向往的,可为什么在描绘景物时,却时时给人以“悲凉”、“寂寞”之感呢?这个疑问如果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个人气质、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就可以了解到这种悲凉忧郁的情绪是社会变迁和作家的个人遭际在文章中的投影,是作者自觉不自觉流露于纸头笔端的。
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这篇文章算得上是“物”“我”交融的完美之作了。
正是这种平常之景和作者优美忧郁的情怀相结合,赋予了故都的秋一层奇妙的色彩,亲切而又不失厚重。
二是借助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策略。
文中多处用反复、排比、比喻来突出美的意境。
如“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再有后文“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互相呼应,妙语天成。
人类丰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存在,人类认知、理解这种存在并进而表达这种存在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喻即其一种。
人类内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忧、怨、恨等情绪,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它们是无形、无声、无嗅、无色的存在,要想抒发这些情绪并为他人所感知,有时要借助比喻。
文章中写到,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句句相对,突出北国之秋淳厚、实在、浓烈、凝重、更能引起人深思的神韵。
这种比喻,既新奇有形,又含蓄传神。
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作者并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精彩的语句很多,清新恬淡的语言给人的感觉像是“故都的秋”给人的感觉一样——清、静、悲凉,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