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1、英国于1601年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专门的《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德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但“社会保障”一词的出现,最早却是在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
2、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3、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
4、社会保障主要模式四个类型(大题)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5、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职业福利或机构福利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6.社会保障基金:(190)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待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7.社会救助的含义(260):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①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的行为。
②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容易遭遇生活困境的社会脆弱群体。
③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8.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从慈善事业发展而来的制度安排。
9.社会救助的功能:①缓解贫困问题是社会救助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功能②社会救助推动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文明进步③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社会救助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10.食物支出占家庭支出59%以上比例的,属于绝对贫困的家庭;这一比例介于40%~59%之间的,则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一比例下降到20%~40%时,家庭生活上升到富裕行列;这一比例降到20%以下时,则属于极富裕阶层。
11.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12.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部分积累式)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2011、12、一、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占20%,包括网上记分作业、期中测验、学习表现三个部分。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由上海电大命题组统一命题,采取试卷库的形式。
二、考试题型、分值及要求(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需准备2B铅笔、橡皮);(二)连线题(用直线连接能够匹配的A组与B组项目,每项2分,共8分);(三)是非题(判断命题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每小题5分,错误命题判断2分、改错3分,正确命题判断5分,共25分);(四)论述题(共20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叙述通顺;字体端正、卷面整洁);(五)案例分析题(17分,要求:正确理解案例内容,选用合适的理论依据;分析时紧扣案例内容和所选择的理论依据,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复习指导(一)不定项选择题:教材范围,参考附件客观题汇编(二)连线题:教材范围(三)是非题:教材范围1、答题步骤(1)按照题意找到教材相关章节;(2)需对照教材内容找逐字核对题干;(3)判断命题正误,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如用其他文字或符号回答一律不得分;(4)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
2、答题提示(1)如题干有误,仅有一处错误;(2)对错误题干,遵循“改少不改多、改前不改后”的原则;3、例题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改错: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改为法律规定4、参考知识点: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民间组织,国家或政府只是补充。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
社会保障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约400字)1.社会保障的定义和发展背景a.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成员在经济、医疗、失业等方面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而实施的一种政策。
b.社会保障的兴起与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等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a.社会公平原则:社会保障政策要追求公平与正义,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平等。
b.社会团结原则:社会保障政策应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建立稳固的社会保障体系。
c.经济可行原则:社会保障政策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确保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约400字)1.社会救助a.社会救助是对生活困难的人群提供临时救济的一种形式,如低收入家庭补贴、特困人员救助等。
b.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帮助个人或家庭摆脱贫困,过上基本的生活。
2.社会保险a.社会保险是在个人和社会团体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共济共担的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b.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通过缴费和补贴机制,提供保险金或服务,保障参保人在特定风险发生时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福利a.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经济或非经济形式的援助,如孤儿、残疾人的抚养和教育保障等。
b.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平等,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利。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与挑战(约400字)1.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a.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和内容因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b.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覆盖范围广泛,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相对薄弱。
2.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a.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压力增大。
b.劳动力市场变革:新技术和全球化对传统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要求社会保障适应新就业形式。
第四部分: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约400字)1.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历程a.开放以前:以单位为基础的保障体系。
b.开放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重点
影响社会保障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
社会保险制度的特征:社会保险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保障过程是规范性、强制性。
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经验:尊重本国的国情,追求长期稳定、协调、和谐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努力追求社会化,对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日益重视。
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主要:削减福利支出,调整福利结构,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引入私营机制。
美国的政策调整或改革主要表现:调整社会保障指导思想,适当调整社会保障的目标,调整社会保障的有关内容,重视私营机构的作用。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的问题: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法制建设滞后,责任模糊,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完整性、协调性、层次性。
社会保险制度特色:预防性、补偿性、储蓄性、责任分担、互助共济。
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其他福利。
社会福利的特点:保障对象全员化,保险项目广泛,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弹性化。
社会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以劳动者为核心,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互助共济,现收现付。
福利国家模式及其所推行政策的主要特征:累进税收与高税收,普遍覆盖于全民共享,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法制健全,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国家财政拨款,雇主和个人缴纳,社会筹集,其他渠道。
金融投资:储蓄存款、债券、股票。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
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其他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强制储蓄制,自由筹资。
社会救助基本特征:最低保障性、按需分配、权利义务单向性、社会救助还具有全民性。
民政部门相关机构:救灾救济司、最低生活保障司、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优抚安置局、政策研究中心。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第一篇: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社会保障学概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以及层次正式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最低层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对象主要是失去生活来源,遭遇不幸者好贫困者;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团体。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基本保障):贫困人口救济自然灾害救济保障给付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对象是主要是工资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
社会福利(最高层次):福利服务职工福利国家和社火团体举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发放的津贴、进行社火服务及兴办集体福利事业。
增进福利,改善国民文化生活;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群体。
社会优抚(特殊构成部分):国家抚恤退伍安置退休安置优抚和优待;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资金来源国家的财政预算。
非正式的安排: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法律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以保险的形式实行的,对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而不能劳动或者暂时中断劳动的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相应的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者的生存、发展和延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热点问题:以房养老的概念和分析(★)[1]以房养老(Reverse Mortgage),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
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背景:(1)老龄化(2)养老保障水平低(3)养老金的资金缺口以及个人账户的名存实亡(4)我国城镇住房自有率达到80%以上已有案例:中国南京、北京、上海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实用条件:尤其适合有独立产权房的、没有直接继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存在问题:(1)专业性和复杂性:法律制度房管局人社局金融保险(2)养老观念(3)产权制约:70年房屋使用年限(4)适用人群条件苛刻(5)房价寿命预测难风险高难点:观念上农村房屋的问题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国人对金融机构的不信任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内容以及保障水平(★)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政策期末复习资料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社会保障政策的期末复资料,帮助您
准备考试。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
1. 社会保障政策的定义及目的
- 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和改善公民生活而实行的一系
列政策措施。
- 其目的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发展。
2. 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和领域
- 医疗保险:为民众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包括基本医疗保险
和补充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补贴和就业援助。
- 工伤保险:为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工伤赔偿和康复补助。
- 生育保险:为妇女提供孕期和分娩期的医疗保障和一定的经济待遇。
3. 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和管理机构
-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分配。
- 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实施和管理。
- 劳动部门:负责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实施和管理。
4. 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和挑战
- 随着社会变革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政策面临着许多挑战。
- 如何提高保障水平、增加覆盖范围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请在考前充分利用本文档,做好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准备。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本学期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开卷。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开放教育本、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郑功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社会保障学》教材。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单项选择题(12%);多选题(12%);名词解释题(24%);简答题(20%);论述题(20%)、.判断并说明理由题(12%)。
6.考前准备考生应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熟悉教材内容;对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准备好教材及相关教辅读物,特别是平时作业的内容应正确理解和掌握并做好资料准备。
7.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分析能力。
考试时考生应完成每一道题目的解答,不留空白,争取考出水平。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见教材5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涵义(见教材5-6 页)2、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见教材10-15 页)3、社会保障的特征、原则和意义(见教材17 页)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一、重点名词:慈善事业(见教材37 页)社会保障制度(见教材44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的发展经验、教训与改革(见教材53 页)三、一般掌握:1、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体系(见教材78 页)社会救助(见教材82 页)社会保险(见教材83页)社会福利(见教材321,79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体系(见教材78 页)2、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异同(见作业提示)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第四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法(见教材106 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见教材133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立法的概念(见教材110 页)2、社会保障立法的内容(见教材121 页)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五章社会保障基金一、重点名词:社会保障基金(见教材137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知识(见教材138 页)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见教材144 页)3、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监管(见教材159 页)三、一般掌握:1、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2、社会保障待遇及其给付第六章养老保险一、重点名词:养老保险(见教材199 页)现收现付式(见教材181 页)二、重点掌握:1、养老保险的定义(见教材199 页)2、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193 页)三、一般掌握:1、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2、养老保险的模式第七章医疗保险一、重点名词:医疗保险(见教材230 页)医疗保障体系(见教材205 页)二、重点掌握:1、医疗保险的定义(见教材202 页)2、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见教材205 页)3、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231 页)三、一般掌握:1、医疗保险的模式第八章失业保险一、重点名词:失业(见教材234页)失业保险(见教材241页)再就业工程(见教材261页)二、重点掌握:1、失业与失业理论(见教材232 页)2、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258 页)三、一般掌握:1、失业保险的基本内容第九章工伤保险一、重点名词:工伤保险(见教材286 页)工伤预防(见教材278 页)工伤康复(见教材280 页)二、重点掌握:1、工伤保险的定义(见教材286 页)2、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见教材278-281 页)三、一般掌握:1、工伤保险的主要内容2、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第十章社会救助一、重点名词:社会救助(见教材289 页)社会救助体系(见教材293 页)绝对贫困(见教材296 页)相对贫困(见教材296 页)最低生活保障(见教材302 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救助的定义和基本理论(见教材289,295页)2、最低生活保障(见教材302 页)三、一般掌握:1、灾害救助2、慈善事业第十一章社会福利一、重点名词:社会福利(见教材321 页)福利国家(见教材328页)老年人福利(见教材331 页)残疾人福利(见教材335页)二、重点掌握:1、社会福利的定义(见教材322页)2、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和妇女儿童福利的基本内容(见教材322 页)3、我国社会福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见教材343页)第十二章员工福利一、重点名词:员工福利(见教材352页)二、重点掌握:1、企业年金(见教材356 页)2、住房福利计划(见教材380页)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可参见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见第二部分二、单项选择题:见平时作业三、多项选择题:见平时作业四、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见平时作业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社会保障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提供社会福利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社会保障的内容涵盖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的概念、类型、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目标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提供社会福利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是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权利和福利。
二、社会保障的类型社会保障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类型。
社会保险是指通过缴纳保险费,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社会救助是指向那些无法通过社会保险获得保障的人群提供帮助,如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
社会保障的类型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
首先,它是一种风险分担机制,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将个人的风险转移给整个社会,减轻了个人的经济负担。
其次,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调节机制,通过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再次,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发展机制,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社会保障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首先,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逐渐扩展到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多个领域。
其次,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再次,社会保障的运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如推行电子社保卡、建立社会保障大数据平台等,提高了社会保障的效率和便捷性。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旨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它涵盖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具有风险分担、社会调节和社会发展等多重功能。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前三章主要是复习专业术语,思考题。
主要是在短语中英文互译,填空题,选择题这几种题型里面考。
中文简答题或者论述题也有可能。
从第四章开始就主要是英文简答题,短语中英文互译,综合运用题里面考。
PS:期末考核的内容跟期中考的内容有一定程序的重合。
Chapter 1 History of Social Security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定义的要点:一.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国家(为什么说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1)唯有国家和政府才有能力担当起社会保障的主体。
(2)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最富规模经济,可以降低分散化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
(3)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三.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社会立法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等;这些风险集中在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动荡和冲突。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风险,遭受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此外,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由于先天疾病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生活中无依无靠的人以及各类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专业术语:•market-directed economy 市场经济•risk 风险•social security system 社会保障制度•social succour 社会救济•social insurance 社会保险•social welfare 社会福利•Poor Law 济贫法•commercial insurance 商业保险Chapter21 、试述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社会保障(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二)功能1、稳定功能:a、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个人风险)b、维护社会稳定(社会风险)2、调节功能:(经济功能)A、调节公平与效率(公平:基尼系数,0.4为界限)a、促进公平与效率:(a)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调动起劳动积极性(b)能为企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例:日本的雇佣制度)(c)保证企业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b、阻碍公平与效率:(a)某些原则可能助长社会不平等(b)社会保障基金征集税率规定不当也会损害公平i、高税率会损害原来具有积极意义的公平,进而形成新的平均主义ii、税率定得过高,就会严重损害个人劳动积极性(c)福利待遇过高,容易养懒汉B、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C、调节资本市场3、发展功能4、互助功能:风险分散,责任共担(三)特征(1)公平性:(第一次分配,社会产品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二次分配,促使收入分配更合理)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b、待遇的公平性:待遇标准、给付c、保障过程的公平性(过程包括3个:制度与政策制定、基金筹集、支付与管理)(2)社会性:a、制度的开放性b、筹集的社会化c、服务社会化d、管理与监督社会化(3)福利性(经济与社会)(4)强制性(5)刚性:a、由立法决定b、覆盖范围c、待遇水平(6)多样性:a、制度模式b、制度内容c、福利内容二、相关概念1、社会统筹:概念,即公共收支系统,包括公共收支账户(统筹账户)和公共基金2、替代效用:衡量福利水平的技术方法,在不同的风险保障计划中替代率的计算方法和表现形式均不同(替代率越高,福利水平越高)公式:替代率=养老金/退休前工资*100%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1、萌芽阶段(1601~1834)标志性事件:1601年,旧《济贫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又称《新济贫法》2、产生阶段标志性事件:德国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商社会保险法》1889年《老年及残障社会保险法》3、发展阶段标志性事件:美国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二、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改革开放前(1905~1980年代)国家——单位保障制: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险条例特点:a、供养直系亲属的劳保待遇b、不含失业c、综合项目的保险d、全国统筹e、缴费低2、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保障制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并此消彼长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2000年《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思考题:为什么说社会保险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
社会保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一、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目的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以保证社会安全为目的的保险制度,不以营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2)保障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
商业保险是以全体国民为对象。
(3)权力与义务对等内涵不同。
社会保险首先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商业人身保险强调投保人员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
(4)管理体制不同。
社会保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集中领导,有社会保险专门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属于行政领导体制。
商业保险机构——保险公司是自主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于金融体制。
(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保障水平要考虑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平和社会平均的消费水平,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
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完全以投保人所缴保险费的多少为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
(6)立法范畴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享受的基本权利,属于劳动立法范畴。
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合同双方权益受经济合同法保护,属于经济立法范畴。
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
2.社会基础:工人阶级长期斗争和争取的结果。
思想理论依据:(1)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社会是个人的总和,社会的职责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其个人利益,使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得到最大的幸福,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的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
(3)凯恩斯主义理论: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重点
题型:一.不定项20二.判断:10 x 1分=10分三.名词解释:4 (摩檫性事业,医疗保险)四.简单: 3五.论述:2(养老保险)六.案例分析:2(养老保险)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强制性、公平性、法制性、刚性发展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性功能(稳定器)、经济性功能(调节器)、政治性功能。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1.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初创阶段(1949-1956)(1)发布一系列法规文件开展济贫救灾。
(2)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
(3)建立国家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制度。
(二)调整阶段(1957-1965)(1)建立企业职工和国家公务人员统一退休制度(2)制定了民族工商业以及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法规(3)落实了精简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并解决了保险待遇异地支付的问题(4)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三)停滞、倒退阶段(1966-1976)(1)职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倒退现象,从由政府、公会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倒退到由政府一家做主的集权化管理模式。
(2)职工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从由企业按比例提取劳动保险金统筹使用的社会保险形式倒退到企业营业外列支的企业保险形式。
(3)用工制度出现倒退,一方面友正常的社会保障业务被破坏,社会保险机构被撤销,致使大批具备退休、退职条件的企业职工没有及时推出生产领域。
另一方面,上山下乡致使千百万青年学生到农村就业,企业得不到劳动生产力军补充、更新。
(四)重建阶段(1976-1985)(1)恢复职工退休、退职制度。
(2)整顿和恢复企业劳动保险管理工作(3)开展国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工作(4)社会救济工作得到恢复重建(五)改革阶段(1986-1999)(1)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2)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大力实施农村扶贫工作(4)建立城镇失业保险制度(5)开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几个阶段,代表国家和事件(1)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社会保障制度萌芽(2)德国社会保险三法(3)美国《社会保障法》的颁布:1935年(4)《贝弗里奇报告》英国(5)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3.《贝弗里奇报告》:(1)目的:消灭贫困、疾病、愚昧、肮脏、懒散五大社会病(2)社会保障涵盖的六类人群:雇员,有酬工作人员,家庭主妇,无酬工作人员,尚未到达工作年的人,超出工年龄人的退休人员(3)六项基本原则:A.基本生活待遇水平统一.B缴费率统一.C行政管理职责统一D.待遇水平适当.E广泛保障.F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4.社会保障模式(一)福利国家保障模式→英国特点:(1)全民保障;(2)社会保障范围从生到死,全包;(3)社保保障基金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4)实行广泛而优厚的公共津贴制度,津贴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之间缺乏联系(5)财政负担重(二)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美国,德国特点:(1)社会保障网络以各种社会保险制度为中心,再补充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政策(2)在政府、社会、雇主与劳动者个人之间建立起责任共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济性(3)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4)实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协调(三)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新加坡、智利特点:(1)法律强制受保人必须按一定比例缴纳基金(2)创立个人账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记录全部记入雇员账户(3)个人账户资金投入则本市场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4)雇员退休后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取决于个人账户积累额(四)国家保险模式→苏联,东欧特点:(1)社会保障事务完全由国家(或通过单位)包办,政府对社会保障资源进行直接分配,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补充资料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补充资料;为了全面掌握《社会保障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要求学生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综合回答问题的能力,针对广东广播电视大学的《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内容较简单、不够全面的特点,特编制这一份补充材料供大家参考,大家要将《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和这份补充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体系:指现代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等为主要内涵而构建起来的保障国民有生活安定感和社会稳定感的社会安全网络。
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投资行为。
3、共同基金:将基金聚集在一起,由一些投资专家操作基金营运,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基金分散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各种渠道,以取得最高投资收益为目标。
4、绝对贫困:缺乏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条件和手段,没有生活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所,饥寒交迫、陷于绝境。
5、相对贫困: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而言的贫困,即相对于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生活在较低水平线上,他们被排斥在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
6、贫困线:最起码的生活水平或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间的差距的一个量的界定。
7、受益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计算公式,如一定的年龄条件、身体状况、工龄长短及实际生活需要等。
只要符合所定的标准即可领取养老金,其量的多少跟他过去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无关或关系不大。
8、供款基准制:受益人的养老金获得方式和数额取决于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供款量,一般都将个人所缴费用建立个人帐户,缴费越多,领取养老金的水平越高。
9、失业:指达到法定年龄(劳动力年龄)并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包括已经就业而被解雇,且正在等待或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一种社会现象。
10、非自愿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就业,但仍找不到工作。
中央电大《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资料版(考试必备)
简答1简述社会福利的主要特征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主要特征;1政府的主导性2对象的全民性3目标的高层次性4实现形式的多样性5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2简述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1个人缴费2单位缴费3利息收入4财政补贴5其它收入3简述疾病风险的主要特点疾病作为人人面临的风险,与其它风险一样,具在可能发生的客观性和不可预知性及偶然性等共同点,但与其它风险相比,疾病风险还具有以下特点1危害的严重性2普遍性3复杂性4社会性4简述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方式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必须从运营模式的造势开始,国际上,存在着集中垄断运营模式,二是分散竟争式运营模式,总体运营方式分为1将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或者购买国家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2基金管理机构直接从事商业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如购买股票、开办企业、兴建公共设施等。
3委托投资,即将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按委托投资合同的规定共同分享。
5简述社会保险制度独有特征社会保险制度除具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点,还独具以下特色1预防性2补偿性3储蓄性4多源性5互济性6简述医疗保险的主要特点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以下特点;1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2医疗保险因涉及面广而更具复杂性3医疗保险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4医疗保险是通过医疗服务和费用补偿来实现的5医疗保险的发生频率高、且费用难以控制。
7简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从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实践出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否已经完善,均会以完备社会保障体系为追求目标;1完整性2协调性3层次性8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1财政拨款2征收社会保险缴费(税)3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4服务税费5基金营运收益6其它渠道9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需要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也要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性而遵循某些特定的原则,主要包括1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2依法管理原则3属地管理原则4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的原则10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和目标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或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位置等,换而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他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阀”11简述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从社会发展史看,影响其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赵文蔚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一词首先使用于1935年美国“新政”中的()。
(《社会保障法》)2、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为各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依据。
(《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3、现代型的社会保障,()必须扮演出场的主要角色,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要由()来组织和领导,并统一付诸实施和管理。
(国家、国家)4、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制度。
(安全)5、社会保障的特点是()、()、()、()、()。
(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和不可逆性)6、社会保障的功能有()、()、()。
(补偿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7、社会保障的利益主体可分为()、()、()。
(政府、企业、个人)8、从共性上看,()、()、()显然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9、现代社会保障理论逐渐向()、()方向发展。
(多样化、复杂化)10、社会保障理论由()、()、()三大部分构成。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理论和社会保障制度理论)11、传统社会保障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慈善阶段、济贫阶段)12、现代社会保障时期是以160多年前社会保障开始形成()为起点的。
(制度)13、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
(《济贫法》)14、从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是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美国)15、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6、()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和中心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社会保障基金)17、社会保障的本质是()。
(社会保障分配)18、社会保障分配贯穿于社会保障的全过程,其规划实施的第一步是组织(),其最终举措是组织()。
学第二学期《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2018年5月一、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占20%,包括网上记分作业、期中测验、学习表现三个部分。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卷型、分值及要求(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需准备2B铅笔、橡皮);(二)连线题(用直线连接能够匹配的A组与B组工程,每项2分,共8分);(三)是非题(判断命题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每小题5分,错误命题判断2分、改错3分,正确命题判断5分,共25分);(四)论述题(共20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叙述通顺;字体端正、卷面整洁);(五)案例分析题(17分,要求:正确理解案例内容,选用合适的理论依据;分析时紧扣案例内容和所选择的理论依据,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复习指导(一)不定项选择题:教材范围,参考附件客观题汇编(二)连线题:教材范围(三)是非题:教材范围1、答题步骤(1)按照题意找到教材相关章节;(2)需对照教材内容找逐字核对题干;(3)判断命题正误,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如用其他文字或符号回答一律不得分;(4)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
2、答题提示(1)如题干有误,仅有一处错误;(2)对错误题干,遵循“改少不改多、改前不改后”的原则;3、例题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改错: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改为法律规定(四)论述题:教材范围、联系实际1、答题步骤(1)解释、分析问题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2)扣题分析→主要部分(注意层次,用“第一,第二,……”标出,先答中心句,再展开论述,如题目要求结合实际说明则必须结合相关实际展开论述)(3)结合实际分析(4)总结(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用简略的语言归纳答题论点)2、答题提示(1)有层次、有逻辑,字迹清晰;(2)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按字面意思解释,再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不留空白;(3)试卷所留答题空白页面最好能够写满。
《社会保障学》(行管本)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行管本)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考核说明本课程是大连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省开选修课,4学分,依据文字教材《社会保障教程》(潘锦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成绩是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形成性考核题和期末考试形式都采取的是网上考试,在大连电大作业平台发布,由大连电大统一组织命题。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五种。
形考终考题型一致,各自占总成绩50%。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形成性考核复习大纲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社会保障是( B)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制度。
A. 政府B. 国家C. 社会D. 企业2.第一个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是(B )。
A. 英国B. 德国C. 美国D. 法国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之间是( B )关系。
A. 相向B. 负相C. 互助D. 正相4.社会保障事务包括: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 C )。
A. 机构B. 形式C. 管理D. 立法5.在我国医疗保险封顶线是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C )左右。
A. 3倍B. 2倍C. 4倍D. 5倍6.( C )制度通常被称为“最后的安全网”A. 社会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7.社会保险制度中,保险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的是(D )。
A. 医疗保险B. 失业保险C. 工伤保险D. 养老保险8.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中,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一般不留余额的模式是(C )。
A. 完全积累制B. 普惠制C. 现收现付制D. 部分积累制9.看一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模式的分类,主要依据是(C )。
A. 生育保险B. 医疗保险C. 养老保险D. 工伤保险10.社会福利是(A )社会保障。
A. 最高B. 最低C. 基本D. 特殊11.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的形式。
A. 增加B. 再分配C. 分配D. 减少2.福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 D ),还来源于社会捐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一、填空题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
(国家或政府)P42、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基金。
(法定的程序)P423、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管理。
(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P55--564、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一定时期内)P685、老年社会保障是对退出劳动领域或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护与社会救助。
(无劳动能力)P8--1206、就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预防,,失业保险,三方面的内容。
(失业补救)P1677、工伤社会保险是一种对在工作中或死亡者的遗属提供保障的制度。
(受伤致残)P2168、目前各国社会优抚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二是社会募集统筹,三是个人投保。
(国家财政拨款)P2629、残疾人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证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有业、失学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特定保护性援助制度。
残疾)P26910、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的物质援助社会保障。
(最低生活需要)P32811、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P4B (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12、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退休年龄标准是男岁,女55 岁。
(60)P1211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退休年龄标准是男60岁女岁。
(55)P12114、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有社会救济与。
(社会养老保险)P15715、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社会保险原则和方式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强制性)P19116、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P25417、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可流动性原则。
(长期收益原则)。
P49。
18、职工福利是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等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生活和服务设施,建立各种,向职工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活动的总称。
(补贴制度)P29019、我国儿童健康成长保障的主要措施有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儿童抚育津贴,。
(儿童免费教育)P25020、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有“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模式,“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P15二、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制度P4答: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P26答: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3、社会救济P28答: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失业社会保险P175答:失业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时,有国家和社会依法保证其基本社会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职业康复P1224答: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经过特殊的医疗照顾和训练,加以辅助工具,不同程度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恢复劳动能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
6、妇女就业保障P238答:妇女就业保障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保证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创造男女平等的就业机制,使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7、妇女生育保障P238答:妇女生育保障是指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证母亲和孩子的基本生活及孕产期的医疗保健需要。
8、社会优抚制度P255答: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的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9、残疾人P268答: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正常状态(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健康状况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而使其参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
三、辨析题1、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险?P14答:对。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技术基础,没有商业保险,就不可能有社会保险的产生,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1)属性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行政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
(2)作用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按规定给予物质帮助;商业保险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一般险种实行任意投保的办法,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均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3)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权利与义务对等;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的所缴纳的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
2、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P26答:错。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劳动者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而且社会保险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含劳动者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社会保险是所用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
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
3、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唯一来源?P45答:错。
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从形式来看,有三种渠道:企业缴纳、劳动者个人缴纳、国家财政资助;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仅仅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不是唯一来源。
4、社会保障管理就是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P55答:错。
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和政府及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如制定法律、法规;(2)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3)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不能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同与社会保障管理。
5、最低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绝对贫困问题。
P328答:错。
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需求品缺乏,相对贫困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
最低社会保障目标所针对的不仅是绝对贫困人口,还包括生活水平没有达到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相对贫困人口。
四、简答题1、简要阐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P34答: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功能在于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社会有机体得以持续、稳定、均衡、协调发展。
具体表现在(1)社会保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2)社会保障具有保障功能;(3)社会保障能够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4)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2、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存在那些缺点和不足?P95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覆盖面狭窄,不同所有制劳动者待遇差异悬殊;(2)差异过大和平均主义同时并存;(3)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高待遇;(4)社会化程度低。
3、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P161答: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第二,保障水平低;第三,农村社会化养老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第四,思想观念不适应;第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投保的能力有限。
4、简述妇女儿童社会保障的意义?P238答:妇女儿童社会保障的作用表现在:其一,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其二,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有利于提高人口质量;其三,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安定;其四,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女性劳动力资源,使妇女的潜能在社会经济中得到充分发挥。
5、社会优抚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有哪些?P259答: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和政府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实行的一种保障制度,其作用有:(1)社会优抚事业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证;(2)社会优抚事业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措施;(3)社会优抚事业是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4)社会优抚事业具有稳定社会的作用。
6、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哪些意义?P336答:(1)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2)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3)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要求;(4)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证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7、什么是法律援助?P362答:法律援助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层次上,对因贫困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通过减免收费、提供法律援助的手段,实现其司法权益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正义、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
8、什么是社区?他有哪些要素构成?P382答: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气氛的社会群体。
一般包括:(1)一定数量的人口;(2)一定的地域;(3)与社区生活相适应的规范;(4)满足社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设施。
五、论述题1、试论述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发展?P161--164答: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第二,保障水平低;第三,农村社会化养老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第四,思想观念不适应;第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投保的能力有限。
推进农村养老社会保险的发展的思路:第一,由政府出面,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必须是政府的行为,在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
第二,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由政府领导负责,积极、稳步、适度发展。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必须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因地制宜。
各地应该第三,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既要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又要做到保值增值,确保在老人需要是能够及时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