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新课标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习任 务 , 只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 法实现的 , 必须借 助于现代 信息技
术 。这 就产 生了信 息技术 教育与各 学科 教育的整合问题 。如何 用计算 机 帮助学生学 习科 学) 化知识 , E 以及 培养敏感 的、 主动的信息意识 , 使
他们具有从 丰富的信息 中甄 别 自己所需信息 的能力 , 并能准确 、 炼的 精 表达 自己的思想 , 将信息传给别人 , 这值得 每一位教师思考 !
一
首先 , 信息是一种 自古就有的社会资源 ,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的 远古社会 , 信息的利用能 力和利用水平都很低 , 对 我们常 听说的“ 结绳 记事” “ 火狼烟” “ 、烽 、鸿雁 传书” 等等就是 人类 最初的信 息形 式。随着 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 并学会 了利用信 息资源 , 人类社会也 由此步人 了信息资源利用 占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 。 信 息技 术 ( f m tn eho g, I o ao cnl y 简称 r)简单 地说是 有关数 据 nr i T o r, 与信 息的应用技术 , 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 、 传递信 息 、 信息 、 存储 处理信息 、 显示信息 、 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其 内容包括 : 数据 与信息的采 集 、 表示 、 处理 、 安全 、 输 、 传 交换 、 显现 、 管 理、 组织 、 存储 、 检索等 。由于信息技术使用 的 目的 、 范围 、 次不尽相 层
我 国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已经走 过了近 3 年 , O 信息技术课程 的发 展历程不长 , 但却发展迅速 , 也极其 丰富。信息技术课 程的前 身是 过程 计算机课 , 0 年 1 月 , 2 0 O 教育部颁发了《 0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指导纲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教学之我见
经验交流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比“给学生讲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
新课改改革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课堂中采用各种形式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学生的参与,凸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教是为了不教”,主张循循善诱,反对包办代替。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学”。
因此,在授课时,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适时地点拨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探究能顺利进行。
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的过程。
二、采用“双案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双案教学”可以调节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降低学习难度。
这种方式要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学案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好进行讨论的问题,问题探究的设计要循序渐进,适合学生的思考模式,利于学生的探究。
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时,学生依据学案和教材先自主解决问题,不能自主解决的可小组合作突破重难点。
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通过问题讨论,撞击出学生思想的火花。
另外,习题设计要利用学生探究,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独立进行的针对性强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但课堂的主体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角。
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思考,没有学生的质疑,教师语言再生动,环节再细致,也都是徒劳。
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习惯和技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
捷、 准确、 全 面地传授 给学生 , 促 使语 文教 课文 内容后 , 再次利用多媒体 展示两组 画 面, 开拓 文章主题 : 一组: 青 海湖 ? ; 一组 : 沙漠化。 设计 问题 : ( 1 ) 、 从生态环境破 坏的 深层原 因 , 应 该吸取怎样 的教训? ( 2 ) 、 让 学
生谈谈 : 假如你是 当年新疆 建设兵 团的 司
学质量 。在新课 程实施背景 下 , 面对 初 中
语 文 新教材 的特 点 , 从 实 际出发 。 如何 有 效 地利用现 代教 育媒 体 , 使之有机融入 语 大语 文教育 工作者共 同探讨 的课题 。
一
果 。 语 文教学手段 的现 代化 ,突破 了语
我教《 生命ຫໍສະໝຸດ 生命》 一课 , 利用动 画课
件, 创设 情境 : f 教 师边放 配音 , 边播放 动 画) 嫩 芽从土里钻 出来 , 绿叶舒展 , 生命的 放, 生命多么美好 ! 花丛中蜜蜂 嗡嗡, 辛勤
采蜜 , 生命 的价值 在于劳动 , 在于奉献。 通
电、 光、 声、 形 有机地 结合起 来 。 将 教学 内 诞 生是多么神奇 ! 五彩缤纷 的花儿欣然怒
欲望, 带领 学生轻松 、 愉快地学 习。
例如 : 课文《 罗布 泊 , 消逝 的仙 湖 》 一 文 的教学 。 根据《 新课标》 的要求 以及 自读 课 的特 点 , 我 用一课 时完 成 , 我 确定 的教 法, 其 中有 : 多媒体 教 学法 、 兴趣诱 导 法 。
们在最短 的时间内获得最充 实 、 最具体 的
堂设计 好 的开端 的课 , 不仅 能激发学 生学
习的 兴趣 , 探 求新 知 的欲望 , 而且 能迅速 把 学生带入 教学 目的所 需要 的情境 之 中。 我认为, 在语 文教 学过程 中 , 要 依据 不 同 的文体 , 利用 多媒体 技 术 的优 势 , 寻 找 学 生 学 习的最 佳切入点 。 采用 灵活巧妙 的教 学 艺术 、 风格 各异 的教学 模 式 , 紧 紧抓住 学 生的注意 力 , 才能 唤起学 生浓烈的 求知
抓好三个层面 构筑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提升信息素养”之我见
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Wod 而学 生 面 对 WP 时全 然 不 知 其 为 r, S
E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应从社 会公德 、 l 操
作 技 能 和个 人 信 息 意 识 三个 层面 来 提 高
此外 ,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 与其他
学科 进 行 横 向 广泛 的结 合 , 以其 他 学 科
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 很多信息技术教
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
公民” 为课程的根本目的。 作 然而时至今 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很多教师并没有
2远 离生 活实 际忽视 提升 素 养 .
目前有 很 多教 师在 教 学 中推广 了
“ 务 驱 动 法 ”, 教 师 为了让 学 生完 成 任 但
真正把握好 “ 提升信息素养” 这个概念 ,
就如何建构新型的高 中信息技术课程体
系谈 —些 自己的看 法。
出困境的时候 , 个人 的信息意识就会得
到大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强, 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 他
就会 有 一个 清 晰 的分 析方 向。 3 . 方法: 教学 课程 整合, 发挥学科优 势
搜集信 息的能力 。 这种 不开放的 “ 任务
驱 动法 ” 认 为是 不 彻底 的 。 我 3主 阵地 在机 房 , . 学习方式 过于 依赖 计算机
既培养 学习使用信 息技 术的能力 , 更要 培养 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 最
种。 另外 , 添加一些人文化的知识 , 比
终使学生具备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 面对信息化
如说 教 师 节 让 学生 试 着 用 文 本编 辑 工 具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开封市东郊中学曲海军2006年3月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本身也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现如今,数字化教室、数字化校园、电子备课室、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室,这些新名词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以说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步入了快车道。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应当如何探索自己未来教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
信息技术教育也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大课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来进手入手,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或者是综合评价体系,我们都要不断探求,不断总结,以达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创新意识任务综合评价【正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本身也对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近十几年的事,但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关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变革,随着计算机走进学校、家庭,教育也象经济一样走向“全球一体化”,我们必须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而现如今,数字化教室、数字化校园、电子备课室、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室,这些新名词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可以说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步入了快车道。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应当如何探索自己未来教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
信息技术教育也已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大课题。
下面,作为一名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计算机教师,仅就信息技术课程浅谈几点我的认识: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体会
动法。 1 . 情境 教 学法
也 吸引了学 生的兴趣 ,使学生 自然成 为了课 堂 的主体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灵 活多样 的课 堂教 学方 法 小学生 的注 意力不 是很集中 ,特别 是在电 脑机 房里,上信 息技术课 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因此 , 信 息技术课 堂教授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 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 堂的教授过程中我常用到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
们 ,你们 有没有兴趣参加呢?”结果 学生们积 极性非常高 ,一下就调动 了课堂 的学 习气氛 。 接着我再发问 “ 那么我们要掌握哪些本领呢?” 学生们都踊跃发 言,把手举 了起来 。通过这样 的情境创设 , 为这堂课 的开头起到很好 的效果。 另外在学 习五年级上册第二 章 《 美化你 的幻灯 片》的第一课 时,我创设 了黑猫警长 抓小偷 的 故 事情境 , 将给幻灯 片添加背景 的两种方法 分 别 用线 索一和线索二给 串起来 ,看 看谁先 抓到 小偷谁就是黑猫警长。整个教学过程用这个故 事贯穿始终 ,学生在寻找线索的过程 中,自主 探究 ,掌握了给幻灯片添加背景 的两种方法 。 利用黑猫警长抓小偷 的故事情境 ,很轻松的完 成 了这 堂 课 的要 求 。
一 —
结果操 作学 会 了,但学 生却 用 它 来 看 些无 关 紧要 的 网页 。 在认 真学 习清华大学 附 中李 冬梅 老师给学 生上信 息技术 课 后,我受 益匪浅 ,总结经
帚 验 。在 第二堂 课时我 特地 引
华 导 学 生关 注 这样 的 问题 : “ 我
亏 能用因特网做什么。” 问题 矗 抛出后,学生们一下就活跃
“ 课程整合”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 师来说是经常要面对 的最实际的问题 ,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和同行一起讨论把 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 的课程中。为顺应 中小 学 普 及 信 息技 术 教 育 发 展 趋势 ,教 育部门适时地提出了要加强信息技术与 其他课程 的整合的教育教学新观点。如 何快速、准确地找到 自己所需的资源, 迅速地判 断并对其进行取舍 ,合理地重 新组合为己所用 ,这将是学生成长的重 要 因素之 一 。 堂课是—个例子 ,把信息技术作为 种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 加工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 信 息进行获得和筛选 的过程 中,实现对事 物 的 多 角 度 多 层 面 了 解 ,真 正 实 现 了学 生 “自主发 现 、 自主探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作者:甘睿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4期而在新课标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1. 备好课,充分发挥课件优势互联网上虽然有许多关于信息技术的课件和教案,但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的课堂需要,所以要学会集思广益,从本班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制作学生容易接受、感兴趣的课件。
首先,教师必须发掘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好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最好是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再围绕着这些本质的东西去制作课件,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每一步的操作。
课件要按照教师的意图播放,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信号融合语言和图像,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这个过程中,课件素材的精心准备就占有重要地位。
2.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班上有些学生从小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现在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已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进学校电脑室之后才是第一次用电脑。
这两种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可想而知会给教学带来多大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分类施教、分类辅导。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平分组,让基础最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带动和组织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基础差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做到人人有进步,个个有提高,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分类辅导成为可能。
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尽量区别对待。
对于优秀学生作品及行为,教师做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习层次,还要布置一些比较困难的任务,让他们充分利用软件的工具和技巧,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特点,完成一系列的综合课题;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布置一些基础任务,让他们有信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完成课题任务,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之我见论文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之我见【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目走进课堂,由于是一门新兴课目,各地区也没有教学参考资料,导致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和深度,同时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也处于摸索和彷徨的过程中。
那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上也正处在一个探寻、思索的阶段。
下面我就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1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情景的创设,就是运用智慧和幽默把学生喜闻乐见或者生活真实场景溶入信息技术课中,营造一个愉快、和谐、实用的教学氛围。
1.1联系实际,设置实用场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课标理念下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这门课更突显现了它的工具性、学科辅助性特点,它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少弊端和麻烦事务,从而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我精力去搞情商教育和智力的开发等。
例如,在开始学word软件时,我设置这样的开场:同学们,我们从上小学到高中,就开始学写作文。
那么同学们想写作文前为什么必须打草稿呢?学生答:因为肯定是要修改的。
我接着说:对,说的好,要写出一篇高水平的作文,不改它十遍八遍是肯定不行的。
那么,同学们知道,通常这样反复修改下来,纸张就会面目全非了,再腾抄时往往又存在看不清搞不懂擦划的一片狼籍的草稿。
这是作为学生不可逃避的又头疼万分的一件事。
现在有一种电脑软件可以轻松地解决掉我们这个纠缠我们多年的“恶魔”,这种软件可以让我们无限制的修改而不留下一丁点的痕迹,可以留出我们需要的无数个副本,还可以任意调换段落顺序,迅速告知我们文章的字数,迅速排出我们喜欢的版面,甚至还可以图文并茂……“哇——”同学们一片惊愕的哗然“真的有这样的好东西吗?”看着学生们这样的表情体态,那种渴望的及切神情,真的是激起了他们去探索求知这个软件的热情。
那么关于这个软件的程序化的细节学习,我只要设置好和他们的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无庸置疑他们会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之我见作者:翟桂杰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9期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一、确定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起决定作用。
教师的“教”是教师“领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这种教学观念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互学、互动、合作的关系。
因此,教师角色应该由主角转为配角。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地给学生教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少讲,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学习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没有创新,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仍然停留在原来的传道授业,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因循守旧,从而缺乏创造力。
因此,我们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们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材,设计教案时,一定要从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角度去考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创造民主和谐、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
三、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做到因材施教。
一定注意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各类学生都要兼顾到。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之我见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不了解信息技术就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是新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心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综合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谈谈当前农村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教学概况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高中信息技术一、改变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在新课改以前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游戏课,教师则理解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培训课。
而目前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
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技术,而是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
)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错误观点,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
二、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方法。
学生在已获取信息的帮助下主动去处理新信息,并将处理的结果应用于现实生活,这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实践精神都有很大的作用。
正确面对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行为,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训练,提高应用能力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教学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cai课件等进行辅助教学。
如在学完用计算机制作板报这单元后,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和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微机室、多媒体室已在广大中小学校普及。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一点思考和想法。
一、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往往充满好奇、兴奋,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内容的深入,机械重复训练、枯燥无味的内容和难度越来越大的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降下来。
因此,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探索愿望。
譬如,为了让他们能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玩“纸牌”、“空档接龙”、“扫雷”、“猫狗大战”和网上下载的“比比谁的耳朵是最好的”等游戏,让学生用游戏来练习单击、双击的能力。
在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智力的锻炼,也提高了灵活操作鼠标的能力。
二、加强动手能力,注重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能力最终要在实践操作中体现。
只有多实践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专业术语外,要尽可能地把实践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使学生获得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培养创新意识,勿忘合作精神知识经济时代,核心是知识技术创新,因此新一代学生需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之我见
当今 的信息 技术 教育 已经超越 了单纯 计算机 知 识 传授 和技术训 练 阶段 , 息 技 术 的教 育 已经 发 展 信 成为与 信息社 会人才 相适应 的信 息素养教 育 。这 就 要求信 息技术 教师首 先要具 有与 信息技术 人才 相适 应 的信 息素养 , 它包 括 : 强 的信息 意 识 、 较 信息 知 识 和技能 以及信 息 道 德 。教 师 信 息 素 养 , 是要 使 教 就
收稿 日期 :0 0一 6— 0 2 1 o 3
作者简介 : 李丹实(9 8 , 辽宁锦 州人 , 州师范 高等专科 学校 , 15 一) 男, 锦 讲师 , 主要从事素质教 育研究c
・
7 ・ 9
刻地 影 响着信息 技术课 的教 学 内容 和环境 。
要 注意观察 每一 个学 生在 品德 、 能力 、 方 面的发 个性
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
重 要的知识 结构 和能力 素质 。 高 中信息 课 标 指 出 : 学 生 是 学 习 和 发 展 的主 “
和方法 , 强调 自主 、 作 、 合 探究 的学 习方 式 , 为最 终提 升学 生 的信息 素养服 务 。新 课程 改革所 倡导 的新观
2 1 年第 1 01 期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7 总 3期 ) J U N LO IO IGT A H R O L G S CA CE C S Dl N O R A F A NN E C E S L E E(O ILS IN E r O ) L C E q
好 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新课改强调信息技术这 门课所要达到的 目的就是要提 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 围绕新课标 , 从“教师的 教 育教学观念 应从精英教育 向大众教 育转化” “ 师应不断地提 高 自己的 自身素养 适应课改的实施” 面 向每一个学生在教 学活 、教 和“ 动中注重 民主化、 个性化教育” 三个 方面谈 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点认识及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 词: 新课标 ; 信息素养; 精英教育 ; 大众教育; 民主化 ;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 26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8 8 2 1 ) l 0 9 2 G0 A 10 —3 9 (0 1 0 —0 7 —O
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对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
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在国内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
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通过培训,我的信息技术理念受到了洗礼,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以下就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谈谈本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思考1.课程地位有明显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
而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
2.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1)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
(2)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3)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3.突出信息技术内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倡导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适当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4.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之我见
总 之, 当前 我国积极 推进教育 现 在 代化 、 信息化 的大背景下 , 导和探索 倡 信息技术 和数学课堂教 学的整 合 , 于 对
对他们的认识、 理解和应用。 还有平面图
学生体验 收集 数据 , 分析数据 , 得
出结论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 信息
形中的平移 、 翻折 、 旋转等位置变化, 用
多媒体 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 势, 如抛
合的必黜
素养 ”, 从而更好 地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
要。
1 . 数学教学的需要
效 的途 径 之 一 就 是再 现 数 学 知识 的发 现
计算机多媒体 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
与数有机结合起来 , 把运动和变化展现
合的实践和思考
1创设 悬 念 , . 引导 学 生探 究 问题
在学生面前 , 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 、 图 形, 生动、 直观、 形象 , 现出一个精彩 展
纷呈的数学世界。 例如, 在教学 “ 三角形 的三条角平分线 ( 三条中线 、 三条高或高 的延长线、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 ) 相交于一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 学情景 , 增设 疑 问, 巧设悬 念 , 激发学生 获取知识 的 求 知欲 , 动其学 习的积极性 , 调 使学生 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 为主 动探 究问题 , 探讨 的环境 , 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情 景, 例如 ,“ 次连结四边形 四边中点, 顺 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展示一个动态的四边
用是数学发展 的必然趋势 , 是新课 程改 革的必然产物。
●
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 要使学生在做 中体验数学 , 必须让 像和性质》的教学 ,
学生亲 自动手操作 , 体验猜测、 尝试、 证 明、 检验 等过程 , 从而形成 正确的数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电脑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可是在这门课开设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如:“唯分数风”、怕学生“痴迷”、“上瘾”、“弄坏机子”等原因,致使好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好多时间都是在“听讲”,很少有机会摸机子,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太深奥,不易学习,更谈不上爱学了。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让信息技术课这门新开设的科目魅力无穷,学生乐学呢?一、明确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刚步入21世纪,有关专家就把知识人才评价为:“不会计算机技术,就是21世纪的新文盲。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学好了电脑,我们就掌握了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可以为我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操纵和驾驭电脑的能力,逐步掌握各种应用程序的操作使用。
二、结合电脑本身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能否成功地引入课题,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效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
采取实用范例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用范例进行的。
这个实例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学习的,并且教师在课前必须亲手制作过。
这样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就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word2000中,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教师可以编制“设计一张贺卡”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范例。
如文字编辑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然而不少学生会认为,文字编辑不就是“打字”吗?只要会输入文字不就可以了,一些连简单的插入、删除还没有学会的学生也觉得它“没意思”。
在上“文字编辑”这节课时,从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纸”,用作练习本入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特殊的纸”具有容量大、易修改、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手机短信,使学生在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的同时,感受到文字输入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方面的: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点
从第一台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范围已经覆盖了的各个领域。
包括学校和家庭。
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
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成为、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
从掌握计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
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而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1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
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
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1.1 课内教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
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能适应学校教学中逐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要求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本人担任高一年段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 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五笔字型)、Word2000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设计
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知识与上机相结合。
1.2 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
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
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
赛中获奖的。
电脑兴趣小组才刚刚起步,就有喜人的好开端。
晋江季延中学在近四年”电信杯”信息学竞赛中三次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一、两次取得了高中组团体第一、个人奖第一的好成绩。
而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今年高一所有学生将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二级VB)会考。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以后定能硕果累累。
我曾设想,中学也象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开放。
当然这样可能产生人多、设备不够的矛盾,不过凭”机票”上机能解决此,我校每天中午与周末免费开放电脑室让学生上网进行”性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
知识,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
目前中学有繁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可能会对其他学科在时间上有小的,但若真正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计算机教学正是其有效途径。
而
且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素质,从而给其他学科带来好的影响。
2 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2.1 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
计算机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
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
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
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
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
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
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
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
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
性。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1 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
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
2.1.2 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2.1.3 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2.1.4 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2.2 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
时常用来刺激学习,”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
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
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
针对
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
一个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理仪器或化学试验装置,而是他可以用来进行学习、动手实践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环境。
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借助于这个环境来实现。
鉴于目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
比如有的课的部分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上,计算机课的作业也可以用于解数学题或物理题。
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给一些课时的单一问题。
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
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才能满足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的需
要。
2.3 师资培训:
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
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第一线。
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
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
为此,师资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开
展起来。
我们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深感计算机文化交流的范围太小,须知搞计算机工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迫切希望教委能多给我们一些
培训的机会。
师资培训还包括对其他非计算机行业老师的培训。
我校就经常利用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学校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学习电脑日,早在1997年就对全校教师大规模进行电脑培训,部分老师不只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掌握了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98、Word(wps2000)、Excel、Powerpoint、IE5浏览器、E-mail电子邮
件等。
现在几乎所有老师可以通过电脑编辑打印试卷,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所有教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辅助日常教学,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
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又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从而更好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
展。
2.4 要把机做为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
作为新体系的物质方面的支柱,地落到了信息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系统。
将信息
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