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5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 新人教版
埃及 恐龙
小头龙
侏罗纪公园
恐龙骨架
尾羽龙生态复原图
剑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
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
《被压扁的沙子》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 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 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 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 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 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 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 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 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 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得出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 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3)为什么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用作证据: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 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 了“斯石英”。 以此佐证: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 与恐龙灭绝的历史相同,研究者从里面检测到了斯石英相同的 原子排列,证明这里有“被压扁的砂子”。 用来推断:6500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 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 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造成很长一 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 球表面,导致地球生物灭绝。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不可能发生 过火山。
八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课件 人教新课标
• “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 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意分 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心理:
性格:
答案] 心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诚实、守信,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点拨] 分析“脸蛋全红”时其心理,结合上文所叙事情即感激与难堪。 性格:不愿意无故接受别人帮助的那种真诚与守信。
说明方法-打比方
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 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 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 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五讲 表达方式与记叙的顺序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 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
•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那时候我帮 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 付我工钱。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 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 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那会儿,如果稍稍去 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卖杂志的姑娘 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 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 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 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 开了。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
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
“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一课时课件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 ,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极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 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 见的证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 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 流。 • ①‚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 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 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 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课件ppt结构图示结构图示佐证南极发现大陆漂移恐龙化石考古生物学地质学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主题概括主题概括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课件PPT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课件PPT
课时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 ‛‚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 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 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 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形成弯曲。 • 劫难:灾难、灾祸。 • 致密:细致精密。 •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课件PPT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 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 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作者档案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 3 岁时随 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 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 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 智》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 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 (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 《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创 作的泰斗。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极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 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 见的证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 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 流。 • ①‚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 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 • ②‚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 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 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课件ppt结构图示结构图示佐证南极发现大陆漂移恐龙化石考古生物学地质学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主题概括主题概括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课件PPT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课件PPT
课时目标
1.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 ‛‚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 作者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 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 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形成弯曲。 • 劫难:灾难、灾祸。 • 致密:细致精密。 •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课件PPT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 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 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 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作者档案
阿西莫夫(1920 —1992)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 3 岁时随 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 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 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 智》上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 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 (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 《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创 作的泰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ppt课件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 灭绝的》不好吗?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 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 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 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 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 在。
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 到了什么?
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 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
2、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 寒冷的气候。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 左右。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恐 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 力证据。
鸭嘴龙
霸王龙
恐龙无处不在
分析文章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 总 出说明内容。 分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 总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学课件: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阅读《巴蜀英才》P6-68《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完成练习。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阅读《巴蜀英才》P69-70《我们为什么会恐惧?》,完 成练习。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阅读《巴蜀英才》P6-68《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完成练习。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阅读《巴蜀英才》P69-70《我们为什么会恐惧?》,完 成练习。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82张)
奖项。
作品概述
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以科学为依 据,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代表 作包括《基地》系列、《机器人 》系列等。
科普作品
阿西莫夫也致力于科普写作,其 作品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原 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深受读者 喜爱。
文学地位及影响
文学地位
阿西莫夫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 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未来世界的探索
阿西莫夫短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 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世界,包括星际旅 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等。这 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未来充满希望,但阿西莫夫也提 醒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资源 枯竭、环境恶化等。这促使我们思考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创造一个更美好 的未来。
阿西莫夫认为心理史学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未来,减少历史的重复和错 误。
心理史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需要高度的科 学和技术支持。
基地概念
基地是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的殖 民地,目的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的 文化和技术,以防止人类在未来
的灾难中灭绝。
基地建立在尽可能远离人类文明 的地方,以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和
冲突。
基地的居民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 养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力和技 术水平,以保持基地的独立和繁
荣。
0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
01
02
03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即设置悬念,引 发读者好奇心,然后逐步 揭示谜底。
多线叙事
文章同时展开多个故事线 ,最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使情节更加丰富和复杂 。
伏笔与照应
作者精心设置伏笔,使故 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 时前后照应,增强文章的 整体性。
作品概述
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以科学为依 据,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代表 作包括《基地》系列、《机器人 》系列等。
科普作品
阿西莫夫也致力于科普写作,其 作品通俗易懂,将高深的科学原 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深受读者 喜爱。
文学地位及影响
文学地位
阿西莫夫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 文学家之一,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
未来世界的探索
阿西莫夫短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 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世界,包括星际旅 行、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等。这 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未来面临的挑战
尽管未来充满希望,但阿西莫夫也提 醒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资源 枯竭、环境恶化等。这促使我们思考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创造一个更美好 的未来。
阿西莫夫认为心理史学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未来,减少历史的重复和错 误。
心理史学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需要高度的科 学和技术支持。
基地概念
基地是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的殖 民地,目的是保存和传播人类的 文化和技术,以防止人类在未来
的灾难中灭绝。
基地建立在尽可能远离人类文明 的地方,以避免与外界的接触和
冲突。
基地的居民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 养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力和技 术水平,以保持基地的独立和繁
荣。
0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
01
02
03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即设置悬念,引 发读者好奇心,然后逐步 揭示谜底。
多线叙事
文章同时展开多个故事线 ,最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使情节更加丰富和复杂 。
伏笔与照应
作者精心设置伏笔,使故 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 时前后照应,增强文章的 整体性。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4.“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 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 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 实际情况。
三、品读课文 探究? (用文中原话回答)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火山喷 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 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而导致了恐龙的 灭绝。
3.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 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 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面 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遗 h骸ái
chánchú 蟾蜍
j劫ié 难
两 q栖ī
z褶hě 皱 鸟t臀ún目
二、记一记
漂 移: 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遗 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 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 难:灾难。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
角度不同。试比较。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 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 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 “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 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 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明思路:
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 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 实际情况。
三、品读课文 探究? (用文中原话回答)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火山喷 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 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而导致了恐龙的 灭绝。
3.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 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 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面 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遗 h骸ái
chánchú 蟾蜍
j劫ié 难
两 q栖ī
z褶hě 皱 鸟t臀ún目
二、记一记
漂 移: 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遗 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 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 难:灾难。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
角度不同。试比较。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 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 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 “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 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 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明思路: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 能找出来吗?
撞
击
说
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 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 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 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 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 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
“火山说”这两种观点:提出恐龙灭绝的 问题——举例提出“撞击说”——举例提 出“火山说” 。
• 第二部分(5—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 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
灭绝,支持“撞击说”。 由果到因 逻辑顺序
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 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 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 多深层证据。
地震
火山爆发
海啸
龙卷风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 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 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根据又是什么?
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现 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 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 “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 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 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举例帮助读者理解,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 辑基础,起到总领 全文的作用。
分析文章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
总 出说明内容。
分 总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 物。 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 题?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 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 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 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 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 在。
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 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 理论)的正确。
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 “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 的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 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 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 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 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 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 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
找出答案 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 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 去。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
的新的有力证据。
说明顺序:逻辑
恐龙
板块理论
生物学 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 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 生影响。”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角度
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 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本文选自《新疆域 》, 作者阿西莫夫 (1920—1992),美 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 科学幻想小说家。他 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 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
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异齿龙
三 角 龙
鸭嘴龙
霸王龙
恐龙无处不在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 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1)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 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 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即非常纯的沙子。
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 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
(3)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 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 愿意这样做呢?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 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 成普通的沙子,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 的作用。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了作 者思维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