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湖北省自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614《中外建筑史与建筑设计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1、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基本史实,了解各种不同建筑类型的历史演变与类型特征;熟悉中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

2、熟悉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建筑发展规律;了解建筑学发展态势;具有综合分析、比较、论证建筑理论问题的能力。

3、熟悉建筑的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委会.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003[3] 刘先觉,汪晓茜.外国建筑简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 朱昌廉,魏宏杨,龙灝.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M]. 仲德崑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9] [荷]赫曼·赫茨伯格著. 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M]. 刘大馨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0] 现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近年来《建筑学报》等建筑类期刊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绘图题、绘图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一)中国建筑史部分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及各时期建筑发展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概况及各时期典型城市规划设计特点;3、掌握典型住宅与聚落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及宗教建筑的规划设计特点,并对重点实例进行分析;4、了解、掌握园林建筑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并能利用造园要素指导园林设计实践;5、了解中国古代单体建筑详部特征与构造做法。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32 理论课学时30、实验课学时2总学分数:1考核对象: 2008级大专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中外建筑史》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之一,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加强建筑素养和建筑理论知识有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和社会发展规律对建筑的影响等方法和观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建筑理论素养的充实与提高。

二、考试目的:《中外建筑史》旨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为目的。

三、考试方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法:闭卷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量:90分钟4.试题总数:约4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

客观性的题目应占比较重的份量。

6. 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应完成的作业来决定。

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该学科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该学科总成绩的9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科目不同可适当安排)第一篇中国建筑史第一章原始社会建筑第一节原始社会居住方式第二节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一、考核的知识点: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内容。

二、考核要求:掌握“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基本概念;熟悉原始人的居住方式。

第二章奴隶社会建筑第一节夏商时期建筑第二节西周与春秋时期建筑一、考核的知识点:汉代陵墓、佛塔建筑。

二、考核要求:掌握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熟悉汉朝的宫殿建筑第三章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第一节战国时期建筑第二节秦朝建筑第三节两汉、三国时期建筑第四节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一、考核的知识点:高台建筑、城市建设。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课程代码:00424060 课程类别:专业理论课适用对象:16级本科环境设计专业(4年制)总学时:30学时讲授学时:25学时课内实践学时:5学时独立实践学时:无一、考试目的(一)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部分考查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否知道认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部分考查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方与东方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能够徒手绘制外国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柱式等。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考察学生对中外建筑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建筑风格、设计思潮倾向等内容的理解。

(二)要求考生结合阶段的建筑思想,建筑特点建筑的发展和演变,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建筑柱式、建筑平面布局、典型剖面、立面造型、考查考生掌握形象思维能力和掌握正确的比例、尺度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二)木构架建筑概论(三)建筑类型(四)礼制建筑(五)园林建筑(六)西方古代建筑史(七)古埃及建筑(八)中世纪建筑(九)17-18世纪建筑(十)西方近代建筑四、试题类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画图。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一)考试方法:闭卷考试(二)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三)考试时间:90分钟六、成绩评定方式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含考勤、课堂表现、课堂奖励分值)40%+期末考试成绩6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杨远《中外建筑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袁新华《中外建筑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工程出版社 1980年版杨远《中外建筑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赵海涛《中外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李之吉《中外建筑史》长春出版社 2006年版。

中外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外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外国建筑史》课程复习提纲中国建筑史部分:1.中国木构建筑主要的两种结构体系(含图示),以及其特点和优缺点的比较。

穿斗式和抬梁式穿斗式特点: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特点: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即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

比较: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取材较易,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

2.“斗栱”的概念以及“斗栱”的组成与作用。

斗栱: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它又有一顶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

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斗:介于上下两层翘、昂间的斗形立方块称为“斗”,四面开口。

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

昂:斗栱中斜置的构建,起杠杆作用。

3.何谓“榫卯”。

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4.中国古建筑的形式特征和屋顶特征,包含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九种基本样式及其图示。

屋顶:悬山、硬山、庑殿、歇山、重檐、圆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八角攒尖。

5.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俞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的发展;(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打印)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打印)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工程管理与法规课程代码:621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本课程是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沟通课程。

(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初步具备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室内设计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建设法律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建设法律的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内容和作用,掌握运用建设法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为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二)课程内容1.1 建设法律概述1.1.1 建设法律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1.2 建设法律的特征1.2 立法的基本原则及法律的作用1.2.1 建设立法的基本原则1.2.2 建设法律的作用1.3 我国建设法律立法概况1.3.1 工程建设与建筑业立法概况1.3.2 中国房地产立法概况1.3.3 中国城乡规划、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立法概况1.4 建设法律关系1.4.1 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1.4.2 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4.3 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1.5 建设法律体系1.5.1 建设法律体系概念1.5.2 建设法律体系的构成(三)考核知识点1、建设法律概念2、建设法律的调整对象(即建设关系)3、建设法律的特征4、建设立法的基本原则5、建设法律的作用6、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7、建设法律关系的特征8、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9、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10、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11、法律体系 12、建设法律体系概念 13、建设法律体系构成的基本涵义 14、建设法律体系构成的内容 15、我国的建设法律体系(四)考核要求(1)识记:建设法律的概念建设法律的调整对象建设立法的基本原则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建设法律体系概念(2)领会:建设法律的特征建设法律的作用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建设法律体系的构成(3)简单应用:建设活动中法的规范作用(4)综合应用: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第二章建设企业法律制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建设企业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内容和作用,掌握运用建设企业法律制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

题号:355《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建筑历史》大纲一、考试内容1.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个部分内容,各占50%。

2.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既能从特定历史阶段角度,又能从发展演变角度认识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既能叙述与描绘具体建筑思想与作品特点,又能具备历史传统对当今建筑起到怎样影响的知识。

·中国建筑史:约占50%。

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

要求考生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构造技术对造型的影响;另一方面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能从各时代作品到演变、从群体到单位、从结构到装饰对它们做出叙述与评论。

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一些主要现象。

·外国建筑史:约占50%。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史为主,但作为基本史实考察,也可能在较少的分数内涉及古埃及等其他地区。

史实考察范围为从奴隶社会至20世纪70年代,一些考题要求联系当代。

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串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参考书目1、《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著,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第四版),陈志华著,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著,20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中国建筑史部分:(占50%)本部分约75分,其中绘图题约占15-25分,画出典型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简答或名词解释约占30-40分,主要内容包括古建筑名词、建筑技术、重要建筑史实;思考述评题约占15-25分。

中外建筑史湖北省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湖北省自学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 课程代码:8022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是着力于知识面的拓宽。

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建筑历史理论知识与相关资料的教学,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建筑发展历史和建筑风格流派,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知识,提高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史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认识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自然地理和人文背景;了解中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历史上重要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结构体系、外观形式、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外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

了解和掌握各种自然条件、文化类型、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专业学科基础课,是其他艺术理论课程的基础。

其中分为《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外国建筑史》部分,两者为并行关系,属于同一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

先学《外国建筑史》部分,后学《中国建筑史》部分,有利于对中国历史建筑的讲解,有利于进行中外建筑史的比较。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修建筑设计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外国建筑史》19世纪叶以前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从第一章到第六章主要阐述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一般情况,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理解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了解以欧美国家为主线的外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基本史实,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解各时期建筑理论和建筑美学的主要观点。

二是了解和掌握历史上建筑空间、环境与场所等概念的发展及其与意识形态、结构技术、社会生活等的关系。

掌握代表性建筑的风格特征、技术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内涵。

中外建筑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建筑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3187本课程大纲共分为两篇:上篇《中国建筑史》、下篇《外国建筑史》。

上篇中国建筑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地位与作用中国建筑史在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属于基础课。

通过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了解中国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历史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与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所处的社会的政治、地域、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特点。

新一代建筑总是在上代建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去粗取精,继承革新的情况下产生的。

给初学建筑设计的人树立一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较为正确和全面的学习和创作的方法与观点。

为后续专业课,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课建立起比较全面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建筑创作道路树立正确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的目标与要求1.了解中国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建筑实例,能区别不同历史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特点。

3.掌握掌握中国建筑传统技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

4.运用所学的建筑历史知识,对建筑物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与鉴别。

5.批判的继承和正确的认识中国优秀的建筑遗产和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用《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参考书:(1)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华夏意匠》李允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印(3) 《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刘敦桢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1、第一章,古代建筑各历史时期的形成背景与主要成就。

考核内容:建筑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成就。

2、第二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考核内容:对现存历史城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第三章,宫殿、坛庙和陵墓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考核内容:通过现在著名建筑实例,检查学生的记忆,认识和分析批判能力。

中外建筑史自考复习大纲1

中外建筑史自考复习大纲1

中外建筑史自考复习大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篇第一章:1、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2、木架建筑长期、广泛地被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的因素:①取材方便②适应性强③有较强的抗震性能④施工速度快⑤便于修缮、搬迁。

3、木架建筑存在的根本性缺陷:①木材越来越稀少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③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要。

4、中国木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5、穿斗式木架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6、抬梁式木架构的特点是:柱头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撑起较短的梁。

7、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8、斗拱的主要部件是:拱、斗、昂。

9、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①简明、②真实、③有机、④平面、结构、造型不可分割。

10、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的屋顶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十字脊、重檐等。

11、中国古代建筑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①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②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③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

12、中国古代建筑群沿纵深路线所特有的艺术手法:①北京故宫。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由大清门(低、小)--T形狭长庭院--天安门(高、大)--长方形庭院--端门(高、大)--纵长形庭院--午门(高、大)--横长宽阔庭院--太和门(低)--方形宽大庭院--太和殿(高、大)。

在达到主殿太和殿前需经过1600余米长的轴线及高低大小不同的五门五院,以衬托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威严。

其他内廷和外朝两侧的附属建筑与庭院相对降低减少,以突出三殿为中心的皇权象征。

②曲阜孔庙。

在460余米长的中轴线上经历6个院落、3座牌坊、7座门殿才达到主殿大成殿。

前面的5个院落编植柏树,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环境,大成殿前主庭院内也是古柏参天,因此形成一种清净肃穆的氛围,这和尊崇孔子“先师”地位的要求相符。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712《中外设计史》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712《中外设计史》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中外设计史》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中外设计史
英文译名:Design Histo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设计管理(学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外设计史是一门针对报考我院设计管理专业(方向)的统一初试科目。

本科目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广阔的设计史视野,宽厚的设计历史研究基础和综合理解及建构相关设计历史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能力。

重点考察设计史、艺术史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设计体系、中外设计的历史演变、中外经典设计作品、中外设计风格流变等相关知识体系。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中国先秦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发展(占15%)
中国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的设计发展(占15%)
中国明清及民国以来的设计发展(占15%)
世界现代设计的早期运动(占10%)
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发展、特征、风格流变及影响(占30%)
世界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后的设计发展(占15%)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试题满分150分。

1、名词解释:3题,45分。

2、简答题:3题,60分。

3、论述题:1题,45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中外设计简史》,李砚祖、张夫也主编,朱怡芳、宋炀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月版。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doc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1.商,周的城市(1)殷商时代的城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4千年前的夏代)洛阳洛河边的“二里头”遗址都城偃师尸沟乡遗址---早期---推测为汤都西毫(与二里头遗址相差6km)郑州商城---中期湖北盘龙城---中期(商代方国都邑,可能仅为宫城)河南安阳殷墟---晚期(安阳小屯)--庞大的开敞式城市(2)周代的城市一国都--周原的凤雏与召陈的宫殿(宗祠)建筑群—西周早期都城二成周--王城(洛邑,东周都城)三诸侯国都--曲阜(3)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邑与都—邑不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与国城、市、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2.《周礼. 考工记》的内容及意义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评价:●礼制营国制度-----理想城市图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红线”。

两大规划体系之一●与米利都方格网城市异曲同工。

早于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城市。

●布局结构3.春秋战国时期各城市的特点(具体看书17~23页)(1)燕下都(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城分内城外城两部分,内城分布三十多处夯土台(2)赵邯郸(BC4---BC3 ,今河北易县东南)---晋邯郸大夫采邑城改造扩建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似“品”字形(3)齐国临淄(bc4,今邯郸)由大小两城构成,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4)曲阜鲁国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横长方形,城垣南垣较直,东西北三面皆有弧度的,周围有城壕。

公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门,南面两门(5)郑韩故城(bc4—bc3,郑国、韩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县城附近)城分主城及外城廓两部分。

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土墙将其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

主城内室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外廓城内主要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居住区(6)淹城(西周时代淹国都城,今江苏常州市南,离市约7公里)三重城墙:王城,内城,外城王城呈方形,内城,外城均为不规则圆形。

中外建筑史复习大纲

中外建筑史复习大纲

中外建筑史复习大纲第一章.原始建筑艺术 1中国原始建筑的基本形式为南方巢居北方穴居 2.巨石建筑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原始人堆起象征永恒的石台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3.建筑最基础的形式:梁架、梁柱、拱券。

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差异:材料,观念1.稳定和变革中方稳定西方变革2.西方古典建筑第三章.古埃及建筑艺术 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椎体像汉字“金”所以称作“金字塔”. 3.玛斯塔巴——金字塔的原形 4.金字塔和太阳神庙是古埃及最重要的两类建筑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第四章.古西亚建筑艺术. 1.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王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它的大门立面石板墙裙以象征着睿智装饰题材.其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 2.最早的观象建于苏美尔地区.它的四层合面色彩由下至上分别黑、红、青、白. 3.“空中花园”的设计观念.第五章.古希腊建筑艺术 1.爱琴文化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

先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是古希腊以前的文化.克里特文明——克诺索斯王宫迈锡尼文明狮子门.2.多立克式——柱身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猪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基而直接立在上注:在古希腊五柱基罗马有柱基 3.爱奥尼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柱身比较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身刻有凹圆槽。

有多层的柱基 4.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加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古式相同,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5.雅典卫城上唯一的列柱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的庙宇是帕提农神庙。

也是希腊本土最本土最大的多里式庙宇而伊瑞克先神庙则以挺秀的爱奥尼克柱式精致的女神柱廊像与帕提农神庙形式鲜明对比.第六章.古罗马建筑艺术 1.古罗马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维持鲁威鸟《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

2.罗马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空间建筑 3.角斗场建筑特色 4.券柱式立面5.古罗马柱式6.希腊与罗马建筑艺术的比较第七章.中世纪建筑 1.米兰大教堂(哥特式)是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容纳四万人 2.意大利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比萨建筑群.由教堂洗礼堂和钟塔组成教堂是典型的拉丁十字平面. 3.哥特建筑语汇:飞扶壁尖顶塔柬柱玫瑰窗透视门等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夏特尔教堂亚眠主教堂等. 4.拜占庭建筑结构的一大创造是帆拱代表作:索菲亚大教堂第八章.文艺复兴建筑 1.文艺复兴建筑第一支报春花——佛罗伦萨圣马利亚大教堂主穹顶. 2.欧洲最美丽客厅——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3.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第九章.中国建筑艺术总结 1.我过四种木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 2.台基座身和座顶是中国建筑立面“三面式3.斗拱。

《中外建筑史》期中复习提纲

《中外建筑史》期中复习提纲

《中外建筑史》期中考试考试题型:填充题(20%)、选择题(15%)、问答题(5题,50%)、论述题(1题15%)一、填空题及选择题1、建筑设计是以自然环境及地域传统为背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凭借清晰的逻辑思路将具体需求逐步抽象化,寻找和描绘出某一场所的形式特征,实现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2、古代木构架的建筑形式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基本结构形式。

3、秦砖汉瓦是对秦汉时期建筑材料和装饰设计创新的高度评价。

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形成佛教建筑,主要包括寺院、佛塔和石窟。

5、隋朝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是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赵州桥,兴建了大规模的宫殿、御苑和都城——大兴城和洛阳城。

6、不同社会结构促使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方向不同,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中央集权制,形成气势恢宏的封闭群体院落式格局;西方长期处于分裂割据,从而形成开放单体组合为特色的格局。

7、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

8、隋文帝创建的大兴城采用的是规整、中轴对称的里坊制城市,这是中国城市设计史上的一次重要变2革。

9、元朝的大都城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

10、文化形态和审美观念对建筑设计具有较大影响,中国传统观念将就人伦道德,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为强调礼制秩序,追求宁静、自然和谐统一精神;而西方则重视宗教信仰,主张以人为中心,形成了风格变化多样、形态崇高轩昂的建筑形式。

11、宋朝是古代中国建筑设计史上的全盛期,辽承唐制,金随宋风,西夏别具一格,多种民族风格的建筑共存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12、著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最早把中国建筑新风格定为“京派”、“广派”和“海派”。

13、大约在3000B.C左右,埃及成为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了强大的祭司阶层,也产生了人类第一批以宫殿、陵墓及庙宇为主体的巨大纪念性建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史湖北省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课程代码:8022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要紧是着力于知识面的拓宽。

这门课程要紧是通过大量的建筑历史理论知识与有关资料的教学,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建筑进展历史和建筑风格流派,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差不多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建筑的差不多知识,提升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史观。

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是:认识建筑体系的专门传统、自然地理和人文背景;了解中外建筑的进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历史上重要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结构体系、外观形式、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差不多形状和具体形制,把握建筑的要紧术语;了解中外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

了解和把握各种自然条件、文化类型、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建筑进展的阻碍;了解建筑进展的历史规律和进展趋势。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专业学科基础课,是其他艺术理论课程的基础。

其中分为《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外国建筑史》部分,两者为并行关系,属于同一课程的两大组成部分。

先学《外国建筑史》部分,后学《中国建筑史》部分,有利于对中国历史建筑的讲解,有利于进行中外建筑史的比较。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可修建筑设计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外国建筑史》19世纪叶往常学习的目的与要求从第一章到第六章要紧阐述外国建筑历史进展的一样情形,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懂得以下两个咨询题:一是了解以欧美国家为主线的外国建筑历史进展的过程和差不多史实,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懂得各时期建筑理论和建筑美学的要紧观点。

二是了解和把握历史上建筑空间、环境与场所等概念的进展及其与意识形状、结构技术、社会生活等的关系。

把握代表性建筑的风格特点、技术特点以及社会文化内涵。

二、课程内容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古埃及的建筑。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爱琴文化的建筑。

古代希腊的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的建筑。

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伊斯兰国家的建筑。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玛雅的建筑。

阿兹特克的建筑印加的建筑。

三、考核知识点古埃及建筑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与哥特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四、考核要求(一)古埃及建筑识记:(1)方尖碑。

(2)金字塔。

(3)太阳神庙。

(4)玛斯塔巴。

(5)阿玛尔纳宫殿。

(6)吉萨金字塔群。

领会:(1)金字塔的形制演化过程及艺术成就。

(2)古埃及太阳神庙的形制与特色。

(3)古埃及建筑的要紧成就与风格。

(二)爱琴文化建筑、古希腊建筑识记:(1)古代爱琴地区文化。

(2)迈西尼狮子门。

(3)柱式。

(4)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5)叠柱式。

(6)雅典卫城。

(7)帕提农神庙。

(8)伊瑞克提翁神庙。

领会:(1)雅典卫城建筑群的艺术特点,图示讲明。

(2)帕提农神庙(伊克底努)的建筑特点、视觉调整手法,图示讲明。

(3)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建筑特色。

(4)雅典奖杯亭的建筑特色。

(5)古希腊庙宇的差不多形制。

简单应用:(1)运用古希腊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特点,其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讲明古希腊建筑中古典柱式的使用规律、古典构图的原理。

(2)通过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特点,分析欧洲古建筑自由平面布局的手法。

(3)分析雅典卫城各建筑的特点与风格的和谐性。

(4)分析古希腊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

(三)古罗马建筑1.识记:(1)天然混凝土的运用。

(2)罗马的十字拱。

(3)拱顶体系、肋架拱。

(4)券柱式、罗马叠柱式。

(5)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6)巴西利卡。

(7)公共浴场。

(8)塔斯干柱式、混合柱式。

2.领会:(1)罗马万神庙的建筑特色,图示讲明。

(2)《建筑十书》的内容与成就。

(3)大角斗场的结构与建筑特色。

(4)古罗马公共浴场的建筑特色。

(5)古罗马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

(6)古罗马广场的演化过程。

3.简单应用:(1)运用古罗马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特点,其技术进步与风格特点变化,讲明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

(2)分析材料和结构技术的改进,对古罗马建筑外观形式的阻碍。

(3)分析罗马万神庙的技术成就和意义。

综合应用:(1)运用古典主义建筑的要紧风格特点,古典主义建筑的风格与构图对现代建筑的阻碍。

(2)分析并讲明古罗马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

(四)拜占庭建筑1.识记:(1)帆拱的结构特点。

(2)希腊十字式平面布局。

(3)玻璃摩塞克的装饰手法。

2.领会:(1)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平面、结构特点,以及空间艺术,图示讲明。

(2)东欧小教堂的建筑特点。

(3)拜占庭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

3.简单应用:运用拜占庭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结构技术的创新,讲明技术结构进步关于建筑造型的阻碍。

(五)罗马风建筑与哥特教堂1.识记:(1)“罗马风”。

(2)拉丁十字式平面布局。

(3)骨架券。

(4)尖拱(尖券)。

(5)飞券(飞扶壁)。

(6)玫瑰窗。

(7)穆达迦风格。

(8)束柱结构。

2.领会:(1)“罗马风”建筑的形成和特点。

(2)哥特式教堂结构上的特色。

(3)哥特式教堂艺术处理上的特色。

(4)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5)西班牙中世纪的建筑特色——阿尔罕布拉宫。

(6)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特色,图示讲明。

(7)威尼斯的总督府的设计手法。

3.简单应用:(1)运用罗马风与哥特建筑的要紧成就和风格,结构技术的特点,讲明罗马风与哥特建筑的继承和不同。

(2)分析现代建筑设计中关于哥特建筑风格的提取和运用。

4.综合应用:运用哥特建筑的的内部空间处理和外部形式处理,讲明欧洲古建筑中结构、功能与造型的统一性。

(六)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识记:(1)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

(3)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4)美狄奇府邸。

(5)坦比哀多教堂。

(6)教条主义和手法主义。

(7)伯拉孟特。

(8)米活泼琪罗。

(9)维尼奥拉。

(10)帕拉第奥母题。

(11)《论建筑》。

2.领会:(1)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建筑特色。

(2)坦比哀多小教堂的建筑特色,图示讲明。

(3)文艺复兴都市广场的艺术特色。

(4)圣马可广场的设计手法,图示讲明。

(5)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特色。

(6)要紧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与理论。

(7)圆厅别墅的建筑特色,图示讲明。

3.简单应用:(1)分析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的结构与造型手法、以及施工上的进步。

(2)分析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设计的意义。

(3)分析圣马可广场设计中关于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作品的设计处理手法。

(4)分析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演变过程。

综合应用:(1)运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进展历程,要紧建筑师的作品与理论,讲明人文思潮关于欧洲古建筑进展的阻碍。

(七)巴洛克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识记:(1)巴洛克风格。

(2)双柱式。

(3)耶稣会教堂。

(4)圣彼得大广场。

(5)西班牙大台阶。

(6)古典主义。

(7)凡尔赛宫。

(8)恩瓦立德新教堂。

(9)洛可可。

(10)旺道姆广场(古典主义)。

(11)调和广场(洛可可)。

(12)罗马教堂。

2.领会:(1)巴洛克建筑的要紧特点。

(2)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3)巴洛克时期罗马教堂的要紧特点。

(4)巴洛克时期壁画、雕刻的要紧特点。

(5)巴洛克时期都市广场的要紧特点。

(6)古典主义建筑的成就与阻碍。

(7)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形成与特色。

(8)古典主义都市广场的特色。

(9)洛可可都市广场的特色。

(10)洛可可装饰的要紧特色。

(11)鲁佛尔宫(卢浮宫)东立面的建筑特色。

(12)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

3.简单应用:(1)从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巴洛克时期建筑作为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进展,其产生的缘故。

(2)从巴洛克时期建筑的装饰风格,分析绘画、雕塑与建筑的关系,以及运用手法。

(3)通过对巴洛克、洛可能够及古典主义时期都市广场的案例分析,归纳欧洲公共广场设计的元素与特点。

(4)分析古典主义建筑的构图手法。

4.综合应用:(1)通过对巴洛克、洛可能够及古典主义时期建筑风格的归纳总结,对比中西方古建筑设计手法上的异同点。

(2)通过对巴洛克、洛可能够及古典主义时期都市广场的归纳总结,对比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上的异同点。

(3)分析巴洛克建筑的表现建筑动态的一些要紧手法。

(八)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识记:(1)古典复兴。

(2)帝国风格。

(3)英雄主义。

(4)帕拉第奥主义。

(5)浪漫主义。

(6)折衷主义。

(7)水晶宫。

(8)埃菲尔铁塔。

(9)花园都市(田园都市)。

(10)带形都市。

2.领会:(1)罗马复兴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美国国会大厦设计风格特色。

(2)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英国国会大厦设计风格特色。

(3)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特色,及其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设计风格特色。

(4)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的技术特点和设计意义。

3.简单应用:(1)分析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风格特点,分析科技革命对古典主义建筑的阻碍和冲击。

(2)分析花园都市的设计概念对现代都市规划的阻碍和意义,图示讲明。

(3)通过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分析,讲明新材料、新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阻碍。

(4)分析早期现代建筑设计中显现的功能主义倾向。

4.综合应用:(1)运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的进展历程,要紧风格特点,讲明现代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中国建筑史》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篇要紧讲述中国古建筑的进展历程、体系特点和构成形状,分析、评判中国古建筑遗产的典型实例、创作思想和设计手法;中国近代建筑的进展历程、西方建筑体系对我国建筑进展的阻碍,以及相互之间的融合。

本篇对学生的要求是: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专门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外观形式、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差不多形状和具体形制,把握中国建筑的要紧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进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要紧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进展概况、差不多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差不多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