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合集下载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2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12

事件
意义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 本政治制度
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D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 有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制 系 建设方针
11. 老照片是对历史的形象记录。以下老照片拍摄的背景是
A . 战略反攻取得决定胜利 C . 全国大陆基本获得解放
B. 战略决战取得完全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2. 右下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 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 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 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 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A .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B .取消征税特权,尊从议会许可
C .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D .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
29.在威廉登上英国王位后,因为他是荷兰执政,利益在欧洲大陆,只要议会为他提供遏制法
国所需的财务,他就无意干预议会的权力。直到 1760 年乔治三世即位,没有哪位英国君
主企图控制议会领袖,议会领袖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为
A. 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D.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7. 中国近代生产与旧式生产的增长及比重变化(货币单位: 1936 年币值亿元)
近代生产
旧式生产
1914 年
产值
2.90
149.91
比重
1.89 %

北京海淀区2019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历史(word版)

北京海淀区2019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历史(word版)

北京海淀区2019高三上学期年末考试-历史(word版)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学者们认为,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极大觉醒,表现在A、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D、各阶层民众的广泛动员和参与2、以下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奋斗方向B、确定近期的革命目标是统一中国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3、1926年5月,中国国民党发表宣言指出:“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这那么宣言标志着A、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C、国民会议运动迅速展开D、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4、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5、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6、“由于这些决议的成立及其实施,国民党一党独裁制度即开始破坏,在全国范围开始了国家民主化。

这就将巩固国内和平,使我们党及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和解放区走上合法化。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一次伟大胜利。

”〔引自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材料中所指的“决议”出自A、《双十协定》B、《政治协商会议决议》C、《国内和平协定》D、《共同纲领》7、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取得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9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XXX“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13.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养精蓄锐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4.XXX初时人XXX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而至,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XXX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解释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有聚集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16.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吁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2019年海淀名校期中考试--历史

2019年海淀名校期中考试--历史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9.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曾侯墓地出土了编钟等青铜礼器。

其中有一件青铜器铭文为“余[周]文王之孙……出邦(分封)于曾”。

在曾侯宝和夫人羋加合葬墓中有一件青铜缶,上刻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意为楚王将自己的女儿芈加嫁至随国。

由此可以推断①曾国与随国都是由楚国所分封②曾国通过争霸战争灭亡了随国③曾国与随国很可能是一个国家④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秦律强调“法治”,规定“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每个人都被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同时又规定“同罪不同罚”,同样的犯罪因社会地位不同而处罚有别。

这说明A.秦律不成体系,相关规定充满矛盾B.秦朝的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C.军功爵制的推行维护了秦律的公平D.社会地位高的人均可免除惩罚3.阅读下面图表,从中得出的结论是A.“放铸钱”的实施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经济实力B.取消“放铸”政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汉武帝收回铸币权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D.发行货币取代增加租税成为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4.如按照年代绘制文化发展演进示意图,1和2应该顺序填写A.《离骚》《九章算术》B.《论语》《氾胜之书》C.《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D.《女史箴图》《清明上河图》5.唐初门下省“掌出纳帝命”,“佐天子而统大政”。

门下省官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不仅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

由此可见,唐初门下省官员A.审核诏书建言献策B.起草诏书负责决策C.统领行政分管六部D.擅权乱政专横跋扈6.《旧唐书》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汉文帝五年至景帝六年西汉初年施行“放铸钱”政策,准许民间自行铸钱。

《史记•平准书》记载:吴王濞“即铜山铸钱,富埒天子”,又如邓通“以铸钱,财过王者。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文科综合 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文科综合 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________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________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2. 对于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

p3. 所代表和依靠的社会集团李建成和李元吉关陇军事集团,主体是北魏以来的军事贵族李世民山东豪杰集团,主要是北魏下层士兵的后裔,隋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各民族的武装农民等据此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A. 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________B.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丧失C. 下层民众控制初唐政权________D. 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4. 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相,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

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A. 善和德________B. 仁和礼________C. 理和气________D. 知和行5. 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写意画《荷花翠鸟图》,以下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A. 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B. 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C. 生动表现了社会风俗D. 隐喻专制制度的没落6.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

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

”这说明乾隆皇帝A.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7. 晚清官员卞宝第认为,“武夷北苑,夙著茶名。

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

2019年海淀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海淀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历史 2019.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13.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4.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16.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呼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二、材料题
33. ( 1 ) 内容:天下主要是指古代王朝统治的中原区域,延伸到周边地区;王权至上;华夏为中 心。 影响:为秦朝和西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史文化基础;或:秦汉时期,建立 并巩固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或: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要维护政治的统一, 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西汉最终解决诸侯王割据势力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加强了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集权。
( 2 ) 含义: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非君主的天下;天下应该由君民共治,反对君主专制。 背景: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 3 ) 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接受与世界各国平等的观念。(或:接受近代国际体系; 或:接受不平等的条约体制。)
34. ( 1 ) 不同: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对秦始皇进行 正面的褒扬。《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与神搏斗、征服自然、毁坏山林,对秦始皇进行负 面的记述。 原因: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史记》是带有汉代价值观的记 述,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
2018~2019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 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B 4. C 5. C 6. A 7. B 8. C 9. A 10. A 11. C 12. B 13. A 14. C 15. D 16. B 17. D 18. B 19. D 20. C
21. A 22. B 23. D 24. C 25. D 26. A 27. D 28. D 29. B 30. B 31. B 32. A
( 2 ) 思想: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统治者通过“格物致 知”和“意诚心正”来治理天下。 品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刚正不阿的气节。

2019届海淀区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届海淀区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届海淀一模2019.412.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13.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4.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16.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吁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以上变化说明A.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C.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D.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4月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4月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B. 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 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D. 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以来的“引经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到司法决断,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故B项正确;“引经决狱”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条文。

不是取代,故A 项错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心学理论出现于南宋,故D项错误。

2.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项错误。

3.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 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2018.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

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

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

这一建议的意图是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④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

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

2019年4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2019年4月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英语2019.04本试卷共10页,共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15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AOld Tom had four sons. He wanted them 1 (learn) not to judge things too quickly. So he sent them to look at an apple tree in different seasons. The first son went in winter, the second in spring, the third in summer, and the youngest in autumn. When they all came back, he called them together to describe 2 they had seen. The sons had different 3 (opinion). Tom then told them that they shouldn’t judge a tree, or a person, by only one season.BEveryone 4 (love) snow. But when school stays open despite the snow, it can be really annoying. However, there is one upside of going to school 5 a cold winter day: you might be smarter. So far, researchers who study the brain 6 (find) that cold temperatures make us think more quickly since messages travel faster among our brain cells. So the scientists say 7 (hang) out on a cold morning may boost the result of any test that day.CA black hole is a spot in space that has 8 (power) gravity. Its gravity is so strong that it pulls everything nearby into it, stars, planets and other things. Black holes form when a star dies. When that happens, a huge amount of matter crowds into a very small space, 9 becomes very dense. Black holes 10 (talk) about in 1783 first. That year, one scientist said that in the universe, there might be places with strong gravity to trap light, although he didn’t use the term “black hole”.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旭日区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测历史试题2018.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 分)本部分共 3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特意的官职“媒氏”,敦促男女婚嫁,而且规定男子最晚30 岁娶妻,女子最晚20 岁出嫁。

政府这样规定的目的是A .鼓舞婚姻自由B .促使人口增添C .增强基层控制D .推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

这一历史进度造成了A .县制广泛代替封邑B.世卿世禄制被取销C .君主专制不停增强D.地区性的局部一致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作,免去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

这一建议的企图是A .打击贵族权利B.增强经济实力C.贯彻德政思想D.扩展秦国领土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录道:“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兴盛,卒并诸侯。

”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④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而后进而刑之,是罔民也。

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 .克己复礼以稳固社会B .以严刑峻法保护统治C .保证农民的土地财富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6.史册记录,秦的御史医生“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切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切割丞相权利的作用。

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医生的目的为A .限制丞相权利,保护君主专制B.增强思想控制,防备地方分权C .扩大丞相权利,提高行政效率D.担当侍从顾问,辅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认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去)徭戍。

【精品试题】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精品试题】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2019.4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即是所谓‘赋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

”在这一过程中A.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 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C. 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D. 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反映了开阡陌,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井田制的破坏,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个体小农经济的问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A. 奉行儒学,以德治民B. 封诸侯王,因俗而治C. 设中朝官,强化君权D. 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答案】D【解析】材料“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反映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故西汉的做法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故D正确;西汉初没有奉行儒学,故A错误;封诸侯王,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设中朝官,也与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与西汉初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这种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解析版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解析版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4分)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2.(4分)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3.(4分)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4.(4分)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5.(4分)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吁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以上变化说明()A.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C.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D.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6.(4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

2019届海淀一模历史附答案

2019届海淀一模历史附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12.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13.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14.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16.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呼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以上变化说明A.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C.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 D.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2019.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23.(20分)(1)①(2分)②(6分)第一次转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南迁,生产技术向南方传播,推动江南农业的开发。

(2分)第二次转移的原因:江南地区手工业、商业发展;丝织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耕地大量用于植桑,粮食生产缩减;江南地区人多地少;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湖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

(4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

)(2)(6分)相同: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1分)相异:前者主张重农抑商;(1分)后者主张农商同等重要,(1分)商业和交通是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分)目的:前者富国强兵,稳定社会;(1分)后者发展近代国民经济。

(1分)(3)(6分)第一阶段土纱下降,机制纱上升。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外国商品倾销,近代工业的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分)第二阶段机制纱下降,土纱上升。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向中国输入商品数量减少。

(3分)第三阶段土纱下降,机制纱上升。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加紧对华侵略。

(3分)评分标准:所选任一阶段,回答变化正确完整可得1分。

原因说明准确完整2分。

24.(16分)(1)(4分) 序号:③④。

(1分)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的国力。

(3分)(1点2分,2点3分)(2)(7分)空间变化: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4分)(3个角度选两个即可,每个角度2分,本问满分不超过4分)历程: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为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

(1分)意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2分)(3)(5分)民族观:主张中国是由各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共和国;各民族平等与团结;各民族共同推动国家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

《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

这说明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B. 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C. 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D. 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以来的“引经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到司法决断,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故B项正确;“引经决狱”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条文。

不是取代,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心学理论出现于南宋,故D项错误。

2.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

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项错误。

3.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

”这表明宋朝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B.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C.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

4.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这说明清朝内阁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地位尊崇,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故C项正确;皇帝掌握最高决策大权,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此时已无相权,排除B项;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没有监察权,排除D项。

5.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

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

随后,呼呼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

以上变化说明A. 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 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C.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D. 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国人对洋货倾销经历了“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到“利源”(消费市场)的变化,进而提出“商战”,这一变化说明了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和近代商办企业兴起,故CD错误。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

”上述观点所指的史实应该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清末新政D. 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指的是腐朽的政权学习部分新事物不能挽救其命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腐朽的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移植了部分西方文明,最终失败,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对清政府的运动,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者主张全盘学习西方文明,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 项错误。

7.1949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布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没收官僚资本;保护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对城市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一样处理;等等。

由这些内容可以判断,中国共产党A. 筹划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B. 注重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城市C. 决定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D. 命令解放军肃清西南的残敌【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没收官僚资本;保护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对城市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一样处理”反映的是城市工作,这说明中共注重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城市,故B 项正确;材料和长江防线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中共决定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是在1948年,故C项错误;1950年中共命令解放军肃清西南的残敌,故D项错误。

8.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认为,对公民资格的严格限制,导致了希腊的衰落;罗马人则因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稳定了强大的帝国。

罗马的做法反映在法律上是A. 制定《十二铜表法》B. 汇编成《民法大全》C. 法律适用于一切自由民D. 形成了制订法律的理论【答案】C【解析】【详解】古代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从而稳定了强大的帝国,这一做法体现了法律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故C项正确;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体现的是万民法,而《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故A项错误;《民法大全》和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罗马制订法律的理论是自然法,和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9.在中世纪、绘画、雕塑通常被视为实用性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也被看作手艺人。

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卑微的手艺人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天才”。

这种变化表明A. 艺术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得到彰显B. 艺术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艺术的实用性和技术性基本丧失D. 艺术创作与传统宗教题材相分离【答案】A【解析】【详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卑微的手艺人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天才”,这说明艺术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得到重视和彰显,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依然存在,故C 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艺术创作与传统宗教题材相分离,故D项错误。

10.下图为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图(1300年~1900年)。

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A. 新航路开辟加快意大利城市化发展B.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阻碍法国城市化C. 近代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 殖民活动和工业化推动英国城市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中所示可知,英国的城市化在15世纪中期超过法国,在17世纪中叶超过意大利并远远领先于欧洲大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由图示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意大利城市化在不断下降,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和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导致法国城市化缓慢,故B项不符合史实;由图示可知,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不断下降,故C项错误。

11.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结构呈三层金字塔形。

底层是帝国议会,中间层是联邦议会,皇帝、宰相和内阁大臣等高级官员居于金字塔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 宰相主持内阁并对议会负责C. 联邦议会负责各邦立法工作D. 帝国议会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绝对实权,故A项正确;宰相主持内阁并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向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共同行使,故C项不符合史实;帝国议会权力很小,不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故D项错误。

12.“新政”时期,罗斯福曾多次提到,要让美国人有“体面的生活”“体面的工资”和“体面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谋生问题,还涉及人的尊严和价值,而“救济”损害了受助者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感觉并不“体面”。

因此,罗斯福政府①整顿银行和放弃金本位制②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③推行“以工代赈”的制度④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体现“体面的生活”“体面的工资”和“体面的工作”,又不损害受助者的自尊和自信的措施有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推行“以工代赈”的制度,故②③正确;整顿银行和放弃金本位制属于金融措施,不涉及谋生和尊严,故①错误;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属于调整农业的措施,也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13.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行的重要基石。

税收制度的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税收制度的变化。

材料一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化(1)结合所学,从表格中任选两个变化的时段,分别分析其赋税(役)制度的变化和历史影响。

时段一:从时期到时期变化及其影响:时段二:从时期到时期;变化及其影响: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以来,西方各国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出“取富济贫”的政策,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和征收高额累进的个人收入所得税。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推行向资本倾斜的税收和福利政策,减少对富人征税。

例如,1981年美国对收入最高的公民征收的所得税可达75%,而1989年则降到33%。

降低税率、削减福利成了里根政府的关键词。

由于削减福利,在美国常年有4000万贫穷工人,工资极其低廉,没有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随时会被解雇。

他们朝不保夕的处境换来了里根时期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胡连生等《当代资本主义双重发展趋势研究》(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税收和福利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指出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