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个子问题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问题的要求。
请在问题后括号内填写代码。
选择错误、多次选择或没有选择都没有意义。
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的和革命的世界观C.理论的和系统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自然现象的基本看法B.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C.对生命意义的独特看法D.对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4.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叠宇宙建筑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个()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D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将直接可感知的物质对象视为世界的起源。
时间指的是()A.延展性B.连续性C.绝对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诗经》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换句话说,高堤可以变成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小山。
这是一种(a)简单的辩证法,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相对主义观点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D.事物发展的两个趋势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11.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谨慎,防止“过”或“不足”,这属于()A.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量C.了解事物的数量D.掌握事物的程度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1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从(a)主体性来把握人的活动;b)客观性;c)生物学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14.人类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求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知器官的逐步发展,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15.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经济危机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正确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正确答案:C3.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正确答案:D解析:在价值形态上,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
4.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正确答案:D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6.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A.能动性B.间接性C.客观性D.直接性正确答案:D7.资本主义商业企业的利润率应大体相当于( )A.剩余价值率B.平均利润率C.银行的贷款利率D.银行的存款利率正确答案:B解析:商业利润的多少,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取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最终在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商业资本家因而也获得平均利润。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资本论》D. 《神圣家族》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被视为“历史的火车头”的是:A. 科学技术B. 阶级斗争C. 生产力的发展D. 经济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哲学的最高形态B. 现代哲学的主流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哲学的最终归宿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批判性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下列哪一项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观点?A、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B、剩余价值来源于土地C、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D、商品的价值由市场决定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下哪个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点?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科学理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什么?A.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D. 消灭阶级差别8、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D.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因素9、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著作?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D.《神圣家族》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范畴是对客观存在的最高抽象,它是指:A. 一切自然现象的存在形式B. 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本质C. 客观实在性D. 物质运动的形式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标志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史观的创立C. 实践观点的提出D. 实证主义的兴起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的本质是()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感觉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想象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D. 唯心史观1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D.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矛盾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哲学形态的多样性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属于:A. 唯心史观B. 形而上学历史观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法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 工人阶级的斗争B. 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C. 宗教改革的推动D. 哲学家的个人成就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核心含义是: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 真理的认识是发展的D. 真理的检验是实践的1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根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其根本标志是: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C、第一次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D、第一次实现了哲学与科学的统一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的中介D、实践是哲学的基本范畴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法4、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关系B. 生产资料所有制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 生产力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哲学研究对象的改变B. 研究方法的改变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哲学体系的改变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A. 认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 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发展问题D. 认识的真理性与错误性问题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核心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D. 哲学与自然科学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 实践具有客观性B. 实践具有普遍性C. 实践具有直接性D. 以上都是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B. 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D. 重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表明: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C.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D.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的不同B. 研究方法的差异C. 面临的历史任务的转变D.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类的生产活动B.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C. 人类的认识活动D. 人类的精神活动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考马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 商品和货币理论答案:B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重要成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自然辩证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A. 物质决定意识B.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它以实践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则体现在其对旧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它不仅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旨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7. 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周期性特征。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了生产的无序性和市场的盲目性,进而引发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形成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特征体现在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
这一周期性过程是由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驱动的,每次危机都会以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形式出现,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
五、案例分析题8. 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措施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革命理论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理论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由谁创造的?A. 资本家B. 工人C. 政府D. 消费者答案:B4.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国家富强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文化传承D. 宗教信仰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D. 物质和意识可以互相转化答案:A7.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是什么?A.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B. 提高生产效率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商品售价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什么决定的?A. 英雄人物B. 人民群众C. 文化传统D. 宗教信仰答案:B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是谁首次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亚当·斯密D. 大卫·李嘉图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阶级之间的矛盾D.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阶级性B. 实践性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B D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和剩余价值C. 国家和革命D. 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答案:A B D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意识形态答案:A C15. 下列哪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C. 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D. 个人主义的彻底消灭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地位是()。
A. 只是一种学说B. 世界上的一种哲学C.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唯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D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
A. 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B.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 劳动人民的实践创造D. 自然科学答案:B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唯物史观C. 社会历史唯物主义D. 唯物辩证法答案:A4.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 公有制B. 剩余价值C. 阶级D. 人民答案:C5.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认为,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无产阶级专政D. 阶级斗争答案:C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源泉,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流转规律,为无产阶级认识阶级斗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最基本、最尖锐、最复杂的社会矛盾。
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最终实现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推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三、论述题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试题演练(一)(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阶级斗争的爆发B.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D. 工业革命2. 世界观指的是( )A. 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 人们对人类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 人们对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3.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 运动B. 认识C. 静止D. 发展4.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对世界是否具有辩证统一性的不同回答B.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不同回答5. 下面不属于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关系的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质变是量变的最终目的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 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A. 要注意分析矛盾的普遍性B. 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C. 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D. 要注意分析矛盾的主次7. 马克思指出:“人们绝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
……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他们是从生产开始的)。
”这句话表明了( )A.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B.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C.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D. 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8.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包括( )A. 感觉、知觉、推理B. 感觉、知觉、表象C. 概念、判断、推理D. 感觉、概念、判断9.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下列不属于真理的价值功能的是( )A.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B.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C. 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D. 真理具有主导实践和认识的功能10.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 )A. 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C. 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D.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11. 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我们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B.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C.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D. 阶层意识和阶级意识12. 以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指的是( )A.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奴隶社会B. 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C.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D. 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自由社会13.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它是( )A. 一般的经济斗争B. 单纯的思想斗争C. 一般的政治斗争D. 旨在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1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劳动生产率C. 个别劳动时间D. 必要劳动时间1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货币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C.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6. 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A. 流通阶段B. 购买阶段C. 销售阶段D. 生产阶段17. 在资本各形态中,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 货币资本B. 生产资本C. 借贷资本D. 商品资本18. 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指的是( )A.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 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C.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19.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A. 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 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C. 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D. 第二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0.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 生产资料转移过程和剩余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D.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1. 年剩余价值率是( )A. 剩余价值与总资本之比B. 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C. 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数量之比D.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量之比22. 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是指( )A. 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 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之和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之和D. 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23. 超额利润反映的是( )A.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关系B. 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关系D. 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24. 在资本主义社会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指的是( )A. 商业资本B. 产业资本C. 运营资本D. 借贷资本25.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A. 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两个阶段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阶段C. 垄断资本主义和非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A. 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反映B. 资产阶级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C.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逐渐增强的表现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27. 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 )A. 无产阶级革命B. 资产阶级革命C. 封建贵族革命D. 广大农民革命28.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B.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 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 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29.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B. 工人阶级民主C. 人民当家作主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0. 下列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二者互相促进B. 二者相辅相成C. 远大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D. 二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什么?A.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共和主义C.经济学、哲学、政治学D.历史、文化、社会学2.社会主义最初是由谁提出的?A.恩格斯B.列宁C.马克思D.孙中山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生产资料公有制B.经济计划C.商品交换D.市场调节4.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B.自由、平等、团结、公正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价值是劳动的结晶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阶级斗争的普遍性和长期性D.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真理论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辩证唯物主义7.唯物辩证法是由哪些观点构成的?A.质量、运动、更替的规律B.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内部矛盾、对立统一C.时间和空间的倒置、量变和质变、肯定否定之否定D.量的无限制、质的决定性、现实与真理的一致8.辩证法的方法论是什么?A.综合分析B.理性思维C.实证检验D.逆向思维9.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A.历史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B.历史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C.历史上没有阶级斗争D.历史是无限循环的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基本路线?A.适应市场经济B.发展生产力,保障人民利益C.借鉴资本主义D.发展资本市场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A.生产力公有制B.消费品公有制C.政治权力公有制D.思想文化公有制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A.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C.混合经济D.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A.国家机器的消亡,阶级的消亡B.经济上的富裕,消费品的丰富C.人民群众的思想解放D.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14.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主要贡献是?A.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提出了实现财富的最有效方法C.大力倡导发达资本主义D.建立了全球共产主义政权15.党的最高纲领是?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民主社会主义C.实现现代化D.实现改革开放1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A.剥削阶级实现自我利益B.为人类自由、平等、幸福而斗争C.自由市场可以实现社会繁荣与进步D.策略服从战略17.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最快速度发展经济B.国内和平、对外合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建设民主法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强调政治经济的同等重要性18.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意义的历史贡献在于?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点C.反映了中国国情和文化特点D.对世界革命有了重大影响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A.个体的资产阶级民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1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A.实践性B.阶级性C.深刻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A2.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培根和洛克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C.斯密和李嘉图D.圣西门和傅立叶正确答案:C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D4.规律的两个特点是【】A.客观性和普遍性B.客观性和历史性C.普遍性和持久性D.普遍性和自觉性正确答案:A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注重分析矛盾的同一性B.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斗争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正确答案:C6.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正确答案:B7.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正确答案:C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兴趣爱好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理正确答案:B9.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抽象、具体、再抽象D.分析、归纳、综合正确答案:A10.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绝对性B.相对性C.全面性D.片面性11.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分配方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正确答案:D12.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正确答案:B13以私有制为基本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正确答案:D14.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正确答案:C15.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资本积累规律D.平均利润规律正确答案:B1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享乐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正确答案:D17.价值增殖产生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正确答案:B18.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分析【】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C.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D.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正确答案:A19.资本主义商业店员所从事的商品买卖活动【】A.创造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B.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C.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工业革命以后C.两次世界大战之间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确答案:D2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是指【】A.处于垄断地位的工业企业B.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C.处于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D.处于垄断地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正确答案:B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A.全都是无偿提供的B.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C.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D.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有利的正确答案:C2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D.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正确答案:D24.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正确答案:A25.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A.平均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D.按需分配正确答案:D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属于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的是:A. 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而意识则只能通过精神生产的产品这一中介去感知B.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而物质是从来就存在的C. 意识是能动的,而物质是受动的D. 物质既有看得见的一面,又有看不见的一面,而意识都是看不见的2、以下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客观世界,还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观念的世界B. 人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借助物质手段,通过实践去实现观念形态的音乐、建筑、绘画等C.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帮助人去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D. 意识的能动性是绝对的,能够决定一切事物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A. 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D. 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关系问题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B.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C.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 市场经济是万能的,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活动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物质利益是一切矛盾的根源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是()A、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B、人的能力的普遍提高C、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D、人的劳动的优化配置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B. 集中的私人生产资料所有制C.社会生产关系的平均分配D.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支配地位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表现为阶级的斗争,以下哪种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A.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核心是物质条件与生产力的发展B. 每一阶段的历史发展受到本阶段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所制约C. 社会分层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可预测D. 社会上是由各种不同的阶级和阶级的斗争结合而成的9、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 (略)A. 正确答案解释与解析B. 错误选择项解释C. 错误选择项解释D. 错误选择项解释 10、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 (略)A. 正确答案解释与解析B. 错误选择项解释C. 错误选择项解释D. 错误选择项解释11、下列列举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A、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天人合一D、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历史性发展必然随着ididual奋斗的进步而前进”这一观点,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这种观点的核心?A、人类历史是客观规律支配的结果B、人的意识决定物质发展C、社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类社会可以永无止境的繁荣昌盛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关于()A. 商品的生产过程B. 商品的价值形成C.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D.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4.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问题C.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矛盾问题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完整版本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评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D.决定论思想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详细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根源,这种看法属于()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A、朴实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俗气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差别于其余哲学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它拥有()A.社会性B.历史性D.实践性4、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在世界一致性问题上的根安分歧是()A、必定世界的一致性仍能否定世界的一致性B、以为世界一致于运动仍是一致于静止)C、以为世界一致于主体仍是一致于客体D、以为世界一致于物质仍是一致于精神5. “机不行失,时不我待”。
这句话重申的是时间的(A. 客观性B. 无穷性C.方向性D. 一维性6、时间和空间是()A 、物质的独一特征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根源因7.在世界的一致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以为()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B.世界万物的根源是主观精神D.世界万物的根源是客观精神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量原则,防“过”和“不及”。
这在哲备学上切合()A、内容和形式互相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一致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联合的原理9.矛盾拥有两个基本属性,此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广泛性D.客观性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领域广泛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达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度变向质变转变后表现出来11.以下选项中,表现量变惹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A.世上无难事,只怕居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认识的实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展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应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13.以下命题中,正确论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平时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建客观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对付环境的活动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以穷尽真谛,只好在实践中不停开拓认识真谛的道路。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D.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5.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6.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9.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0.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1.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2.“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A.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C.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D.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插秧种稻B.医生诊病开药C.交警维持交通秩序D.科学家做物理实验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5.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C.知觉D.感觉16.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社会关系C.生产劳动D.信息交流1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1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 卡尔·马克思C. 弗拉基米尔·列宁D. 约瑟夫·斯大林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什么?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C.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D. 文学、法学、经济学答案:C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D. 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答案:A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什么?A. 生产力的过剩B. 市场的不稳定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的贪婪答案:C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利润B. 工人如何通过劳动获得报酬C. 政府如何通过税收调节经济D. 市场经济如何自我调节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
其革命性则体现在它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且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指导。
科学性为革命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革命性又赋予了科学性以实践意义。
2.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观念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论述题1. 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答案: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消灭私有制B. 消灭阶级C. 消灭剥削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点。
选项A,消灭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之一,但它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
私有制的消灭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但并非直接途径,故A错误。
选项B,消灭阶级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它同样不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阶级的消灭意味着社会更加平等和公正,但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具体的教育和生产实践,故B错误。
选项C,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消除了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待遇和压迫,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社会环境。
然而,它同样不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故C错误。
选项D,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通过生产劳动,人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D正确。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D. 德国古典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选项A,古希腊罗马哲学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A错误。
选项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特别是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思想,对近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它们并未直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故B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1.A2.B3.C4.C5.A6.D7.C8.D9.D 10.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7.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8.剩余价值是( )A.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后的剩余部分9.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 )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10.社会主义民主 ( )A.只是一种目的B.只是一种手段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1.ABC2.AC3.AB4.ABD5.ACD6.ABCD7.ABD8.ABCD9.CD 10.CD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
2.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垄断形成之后,竞争就不存在了。
三、辨析题1.此观点错误。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因为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制度性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设想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而不是由于它们的历史观。
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 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所谓“天”就是客观世界,它既包括自然世界也包括社会世界。
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它运动的内在规律性,这些个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也都不可能改变这些规律。
这个认识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
4. 错误。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四、问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
2.(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
“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
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
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3.(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就不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3)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社会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产生,便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4.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
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五、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材料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材料三: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
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
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
它插手去改变世界。
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美]阿尔温·古尔德纳:《两种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