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教案1新版粤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2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2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案新版粤教版

第 2 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授课目的:研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经历和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虑、勇于创新的科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谈论实验方案。

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实验准备:演示用品:底部用白腊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

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 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 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或自制动画)。

课时安排: 1 课时授课方案 :授课过程谈论教师演示兴趣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

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创立实验情景,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谈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零散,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是 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高升,使烧杯底部的白腊消融,所以木块掉下来了。

学生:可否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高升?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高升?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诱惑来进行研究。

活动与研究 ( 一):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阅读相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学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研究NaCl、 NH4NO3、 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取热量。

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 NH4NO3、NaOH。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我组的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

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

教师: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是正确的。

下面我供应一个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参照。

阅读教师供应的实验方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1)教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1)教案粤教版
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判断溶质、溶剂的一般方法
(1)固—液混合:固体——液体——
(2)液—液混合:少液——多液——
(3)气—液混合:气体——液体— —
(4)XX溶液:XX——,水——
练习3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碘酒酒精溶液氨水盐酸食醋糖水
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5、 溶质与溶剂的辩证 关系
难点
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实验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引言]什么是溶液?大家能说出一些具体的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先学习第一节:
[演示][实验7-1]
[板书]7.1溶解现象
一、可溶与不可溶
[讨论交流](学生逐题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1.[实验7-1]中三种固体,哪些可溶?
2.可溶的团体被什么物质溶解了?
3.溶解后得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化合物还是混合物?
4.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均匀、稳定”的涵义。
[小结并板书]
1、溶液的概念:
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的。
2、溶液的特征:
(1)性
(2)性
(3)
3、溶液的组成溶质:的物质。
判断溶质、溶剂的一般方法
5、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集体意见
课后反思
溶剂:的物质。
[练习]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溶液时无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
(2)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练习2:判断下列物质是否是溶液
水银食盐水海水液氧硝酸钾溶于水澄清的石灰水

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溶解与乳化学案

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溶解与乳化学案

溶解现象可溶与不可溶不溶物质:如细沙石可溶物质形成溶液定义特征: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溶剂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一般情况下,溶剂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速率越快固体溶质的形状:粉末状溶质比块状溶质溶解的速率快是否搅拌:搅拌时溶质的溶解速率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吸热:如NH4NO3放热:如NaOH乳浊液与乳化作用7.1 溶解与乳化一、相关知识回顾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二、新知必备1、由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________到___________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叫溶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质。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_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量少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_。

但当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习惯把_______看作溶剂,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

水是重要的溶剂,但却不是唯一的溶剂,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液体溶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由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5、乳浊液不稳定,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___________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6、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

魏县某中学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教案1 粤教版

魏县某中学池河镇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教案1 粤教版

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徽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构成的。

2.微粒具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小组讨论】通过一些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它们的性质。

品红在水中扩散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苯分子移走硅原子构成“中国”科学技术证明,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性质【小组讨论】通过“冰的熔化”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等现象来分析微粒的变化。

科学实例、数据或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与结论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若有10亿人一起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水分子的质量与体积都小,从而得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小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之间有间隔观察A、B中酚酞溶液的变化A中酚酞溶液变红;B中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有: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等三、我的收获四、当堂检测1.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微粒间的间隔(A)A .增大B.减小C.不变D .不能确定2.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解释错误的是(C)A B C D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3.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C)选项事实解释A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 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D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1)实验(如图1所示):烧杯B(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氨气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B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与乳化学案

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与乳化学案

溶解现象可溶与不可溶不溶物质:如细沙石可溶物质形成溶液定义特征: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溶剂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一般情况下,溶剂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速率越快固体溶质的形状:粉末状溶质比块状溶质溶解的速率快是否搅拌:搅拌时溶质的溶解速率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吸热:如NH4NO3放热:如NaOH乳浊液与乳化作用7.1 溶解与乳化一、相关知识回顾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二、新知必备1、由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________到___________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叫溶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质。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_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量少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_。

但当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习惯把_______看作溶剂,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

水是重要的溶剂,但却不是唯一的溶剂,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液体溶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由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5、乳浊液不稳定,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___________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6、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1溶液的形成实验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1溶液的形成实验新版粤教版

第1课时溶液的形成探究点一溶液的形成[情景展示]认识溶解现象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硫酸铜、酒精和泥沙,然后再各加入约10 mL水,充分振荡后,还能看到这三种物质吗?[问题探究]所有物质都溶于水吗?什么是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情景展示]溶解速率:A1____B1,A2____B2,A3____B3。

[问题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如何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速率?[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温度、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因素都会影响溶质的溶解速率。

为了证明某一因素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应采用控制变量法,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通过升高温度、减小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搅拌等方法能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速率。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

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与乳化教案 (新版)粤教版
2、用量筒取三份各为20ml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下水温。
3、将3份水分别倒进装有溶质的小烧杯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后的溶液温度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aOH
NH4NO3
水的温度
溶解情况
溶解后溶液温度
结论
【知识归纳】: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如: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溶液温度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溶解;
溶解吸热:使溶液温度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溶解;
溶解放热:使溶液温度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
作业
反思
(2)乳化:洗涤剂将油污分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像洗涤剂这样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
(3)去除油污的办法和原理
可用洗涤剂(如洗洁精、洗衣粉)除油污,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与乳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调整意见
[引入]
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溶液,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内都有溶液,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都通过溶液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的。工业生产中的许多化学反应,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也离不开溶液。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先学习《溶解与乳化》。
5.溶质必须是固体吗?溶剂可以不是水吗?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2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学设计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2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学设计新版粤教版

第 2 课时乳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一、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知道一些常有的乳化现象。

2.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平常陪同着热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解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虑、勇于创新的科学质量二、授课重点研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陪同着吸热和放热现象,感知固态NaCl、NH4NO3、 NaOH溶解时的热效应。

三、授课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四、授课准备授课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植物油、冲洗剂、水、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广口瓶、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 U形管、气球、蜡烛、小木块等仪器和固态NaCl、NHNO、NaOH等药品4 3五、授课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妄图由学生的生新课学生思虑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活经验引引入上节课我们经过实验知道就能可以溶公布见解。

入,给学生3 分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我这有两块充分显现自钟沾有油污的手帕,你能帮我洗干净吗?己的机遇新课下面我们就经过实验来考据一下你的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以下亲手实验,1讲解猜想。

25 分研究活动 1 如何去油污钟药品:植物油、冲洗剂、水。

仪器:试管。

[提问]: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可否和上节课配制获取的溶液相同?它们有什么不相同?这样的液体稳定吗?[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

[提问]:沾有油污的手帕该怎么冲刷呢?现在实验桌上有冲洗剂、肥皂水、汽油、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把手帕上的油污洗干净。

[提问]:汽油和冲洗剂去油污的道理相同吗?[提问]:乳化现象在平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表格:试管内振荡现象倒掉液体加后的试入的物前后静置质是否干净。

水和植物油水、植油和冲洗剂小组谈论。

形成共识学生依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比较哪一种方法使油污手帕洗得更干净。

学生倾听讲解学生积累了一些感性知识,谈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的理解溶解和乳化的差异,运用知识解决实责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7.1溶解与乳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7.1溶解与乳化

第七章课题1 溶解与乳化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3. 能够找出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酒精、汽油等不同的常见溶剂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质溶解速率快慢的因素,体验设计实验条件的公平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溶质、溶剂的判断,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2、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教学难点:对溶液、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溶液的形成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前几章我们就学过了几种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等,那么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2、讲授新课:[活动与探究一]试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教师演示: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硫酸铜、蔗糖、泥沙和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10毫升水,充分震荡后,观察。

思考与讨论:⑴、四种物质中,哪些可溶?可溶的物质物质被什么物质溶解了?⑵、硫酸铜晶体和酒精放入水中,你还能不能凭肉眼看到它们的粒子吗?形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这种物质叫什么?⑶、如果取出一部分,剩下的和取出的浓稀程度是否一样?如不考虑水分蒸发,长期放置是否会分层?⑷、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后的粒子是什么?蔗糖呢?⑸、请你归纳它们形成的物质即溶液的特点。

⑹、泥沙和食用油放入水中震荡后得到的混合物叫什么?小结:酒精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1溶液的形成新版粤教版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7.1.1溶液的形成新版粤教版

精选ppt
(来自《点拨》)
知1-练
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沙土加入水中
B.冰加入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花生油加入水中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液体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精选ppt
(来自《教材》)
象: 固体物质 现象
A
迅速消失
B
慢慢消失
C
没有消失,加热也不消失
D
未见消失,随着加热而逐渐消失
1.固体A、B消失了,这种现象叫做

2.以下结论,对的在括号内打V号,错的打x号
a.固体A、B都可溶于水。
()
b.固体C不溶于水。
()
精选ppt
c.固体D不能溶于冷水。
(
d.固体D的消失,说明升高温度溶解加速。(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 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 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控制变量的单一性解答。实验① 和②中都是将0.5 g块状的硫酸铜放入100 mL水中,变 量是温度,一个是冷水,一个是热水,探究了水的温 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②和③有 两个变量:实验②是块状硫酸铜,实验③是粉末状
精选ppt
知3-讲
硫酸铜,实验②是100 mL热水,实验③是50 mL热水,不 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对比实验①和③有三个变量: 硫酸铜的形态不同、水的体积不同、水的温度不同,不符 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 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科粤版9下化学 7.1溶解与乳化 教案设计

科粤版9下化学 7.1溶解与乳化  教案设计

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液的形成一、教材分析溶液,是典型的混合物,它是在学生探究认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碳单质、常见的金属、自然界中水后,接触到的一类成分更为复杂的化学物质。

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物质,它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物质,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等、硫酸铜溶液等。

但学生虽然熟悉一些常见的溶液和溶解现象,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系统的对溶液进行研究。

所以教材安排在第七章让学生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有关溶解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并且,在第八章,学生将要学习的酸、碱、盐的知识,这里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中发生的,要学好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化学知识,就有必要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与掌握溶液的相关知识。

因此本章的教学也正好为下一章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当然也为高中深入学习分散系的有关知识做了准备。

另外,引导学生从定性和定量的方面去认识溶液的组成,是溶液知识的深化,它既能帮助学生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化学计算能力,更是学生将有关溶液知识科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及科学实验的必须。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溶液概念、特点、组成以及溶解现象。

是本单元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通过观察活动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溶解与不溶现象,再通过讨论与交流从定性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从而使学生建立溶解、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也初步认识了悬浊液和乳浊液。

本节课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理论联系的能力。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溶液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密切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促进了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且学生在前几章已经接触到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可以多举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如:糖水、葡萄糖注射液、汽水、无土栽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溶液概念。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7.1溶液与乳化 教案(教学设计)

新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7.1溶液与乳化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七章溶液7.1溶液与乳化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能量的变化。

4.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

[观察活动]【实验7-1】能溶物质与不可溶物质[讲解] 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

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

[板书] 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

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

[讲述] 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

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

[讨论交流] 1.蔗糖放入水中后,好像“消失”了,为什么?2.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讲述] 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板书] 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探究活动] 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问题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假设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假设1假设2假设3实验与事实【实验7-2】(完成课本P194表格)结论(完成课本P195表格)[设问] 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讨论交流] “设计条件的公平性”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学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2课时学案
探究目的: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1)图③中有一处操作存在的错误,应改正为。
(2)图③中错误改正之后,上述实验能否测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范围?为什么?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探究】实验7--4往三个装有等量水的烧杯分别中加入的三种溶质NaCl、NH4NO3、NaOH。记录各烧杯加入溶质前后的温度。
水中加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溶质前温度
加溶质后温度
溶解现象
三、溶液的导电性
【观察活动】将电极分别插入蔗糖溶液,食盐溶液,NaOH溶液,食醋,硫酸溶液中,接通电源观察导电情况:
(3)若X为石灰水,Y为二氧化碳气体,则U形管内a液面b液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根据下列实验报告回答问题:
活动与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常情况下,下列方法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的是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③溶解时给物质加热④静置()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4.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U形管内盛有红墨水(便于观察).开始时a、b处于同一水平线,当把X滴入锥形瓶内时.回答下列问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7.1溶解与乳化说课稿(第一课时)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7.1溶解与乳化说课稿(第一课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设计实验探究乳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对乳化现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清楚乳化剂的作用机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溶解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化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7.1溶解与乳化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溶解与乳化”,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和乳化现象,掌握物质溶解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溶液的性质、制备和应用打下基础。
4.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清洗油渍等。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总结溶解与乳化的概念、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发现自身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等方面的不足。
3.同行听课评价,获取专业的教学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讲解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01x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教案 粤教版

201x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教案 粤教版

第七章溶液7.1 溶解与乳化第一课时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等。

(2)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溶解现象,知道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明确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难点】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溶液【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92~1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混合物指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4.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只能是一种,一般是液体。

5.固体、气体分别溶入液体时,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当其他液体与水溶解时,通常把水当作溶剂。

【教师点拨】1.根据溶液的概念,广义的溶液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合金、糖水、纯净空气等。

初中化学研究的溶液一般为液体。

2.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FeCl2溶液呈浅绿色,CuSO4溶液呈蓝色。

3.溶液不仅均一、稳定,还是混合物;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跟进训练】1.溶液一定是( D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D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液、固体均可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物质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知识点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94~19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影响溶质溶解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溶剂的温度高低、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

7.1 溶解与乳化-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7.1 溶解与乳化-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7.1 溶解与乳化-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和乳化的概念;2.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状态;3.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4.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乳化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溶解和乳化的概念;2.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状态;2.理解溶解时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让学生通过网络教材或教科书学习有关溶解和乳化的知识;2.结合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对溶解进行实践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3.带领学生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状态,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了解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结合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5.通过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溶解和乳化的概念,并进行比较。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溶解过程中液体或固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溶剂种类和溶质种类等。

4. 日常生活中的乳化应用通过案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饮料、乳化液等。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乳化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汇报给整个班级。

6. 作业布置布置问题解答、PPT制作、实验报告等作业,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串联起来,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方式,考核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评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

七、拓展延伸1.实验室中还可以进行其他溶解实验,如冰点降低实验、蛋白质溶解实验等;2.学生可以参考网络科技的应用,如纳米乳化、脂质体等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学生对溶解和乳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化学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化学的兴趣。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解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解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第七章溶液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内容:1.溶解与乳化;2.物质溶解的量;3.溶液浓稀的表示;4.结晶现象。

这四节内容穿插、渗透了课标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溶解”涉及对溶解现象的认识,溶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吸热、放热现象,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常见溶剂、溶质的种类;“乳化”包括乳化作用、乳化的概念以及对乳化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节主要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溶解能力的表征、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第三节涉及气体溶解度的表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四节涉及结晶的概念、除去盐中难溶溶质的方法以及有关过滤操作的知识。

本章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5.了解结晶现象。

6.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7.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①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②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③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

⑤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

7.1 溶解与乳化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三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教案1新版粤教

课标依据
新课程标准要求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等。

2.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 知道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影响物质溶解的
因素。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溶液与浊液,溶解与乳化作用。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形成化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

教学
难点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
类型
教学作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

媒体来源
介绍知识目标图片A G拓展知识2分钟下载
讲解过程与方

图片A E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
观看过程与方

图片A E帮助理解1分钟下载
理解情感态度
价值观
图片A B升华感情1分钟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生活中的溶液
探究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192至193页,2分钟
【教师】实验:植物油、泥沙、硫酸铜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学生】找出这三种物质与水混合的异同点。

【教师】讲解
一、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夜:由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浊液
三、溶液的组成
【教师】讲解溶质、溶剂的概念
【教师】问题1、在糖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质,
溶剂分别是什么?
问题2、你能说出身边一些常见的溶液吗?
【学生】回答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是最常见的溶剂。

【教师】出示图片
问题: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联想生活中的事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观察活动:
问题: 知道影响溶解的快慢因素。

【教师】比较等量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影响溶解的快慢因素:溶剂的温度、搅拌、溶质颗粒的大小
提示:注意条件的公平性。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1)硫酸铜溶液
(2)稀硫酸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6)盐酸
(7) CO2的水溶液
作业:绩优学案22页23页,必做题巩固训练、达标检测
选做题:强化提升
让学生感受化
学与生活息息
相关,同时引
入新课。

通过实验比较
让学生先从感
性上对溶液、
悬浊液、乳浊
液进行区分。

通过例子让学
生分清楚溶质
和溶剂。

强调探究实验
中条件的公平
性,让学生语
言描述提高学
生设计实验
的能力。

巩固新知。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