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动物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动物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I siu e Ch n s a e f rc t r lS i n e , a eKe a o ao y o trn r il gc lBil g , n tt t , i e eAc d myo iul a ce c s Stt y L b r tr f Ag u Vee i a yEtoo ia oo y
已经查 清 的动物 畜禽 寄 生虫 约 26 19种 ,并且 因其 慢 性 消 耗性 致 病 过 程带 来 的经 济 损 失是 巨大 的l l 】 。 据 报道 , 线虫 和外 寄生 虫 给美 国养 牛业造 成 的经济 损 失超 过 4 0亿美 元、 虫每年 给澳 大利 亚养 羊业 ,蠕
造 成 的经济 损失 为 22 澳元 。在我 国青海 省 , . 2亿 包
动物寄 生虫病的 综盆 B , 研 究进展 Gf i
魏永 红 ’李有 全 z殷宏 , 。
( 甘肃 省临 潭羊永 畜牧 站 , 肃 临潭 77 0 ; 1 甘 45 02中国农业 科学 院兰 州兽 医研究所 , 家畜疫 病病 原生 物 国家重点 实验 室 , 肃省 动物 寄生 虫病重 点实验 室 , 甘 兰州 70 4 ) 30 6

要: 动物寄生虫病是 由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引发 的疾病 , 由于寄生虫常以一种极为
隐蔽 的方式对 动物进 行慢 性 消耗 , 因而严 重影 响畜牧 业 的快速 发展 。 因为单 一防 治措 施 对 寄 生虫病 的 控 制和 消灭很难 凑 效 , 以综合 防治措 施 的发展愈 来愈 重要 。 文就 动物 寄 生 虫病对 动物 的危 害 、 所 本 抗动
物 寄生 虫药物 的新剂 型和 综合 防治措施 等 方 面进行 了综述 。 关键 词 : 物寄 生 虫病 ; 动 综合 防 治

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发展过程

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发展过程

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病虫害防治策略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第一个阶段是我国农业起步阶段,此时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防治方法,如手工捕捉、翻土、喷洒农药等。

这种方法虽然效果有限,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了。

然而,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值的增加,单纯依靠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第二个阶段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开始走向科学化和规模化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农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努力,不断探索和推广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例如,引进外来优良品种、培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开发生物防治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第三个阶段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进入了全面推广应用的阶段。

此时,相关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和法规,加大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走向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阶段。

在该阶段,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开始逐渐运用这些新技术。

例如,互联网+农业、农业大数据、智能化农业设备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度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可靠和安全的保障。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科学化、规模化、全面推广应用,再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相信我国病虫害防治策略会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我国主要动物源性寄生虫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主要动物源性寄生虫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动物源性 寄生虫病是人畜共 患病 的一种,主
要 通过 食用 生 鲜 、未经 彻 底加 热或 污 染 了含有 寄 生 虫 卵或 幼 虫 的动物 产 品 ,饮 用 了含 有 寄生 虫虫 卵 的 饮 水等 途 径而 感染 。近 年 来 ,包虫 、旋毛 虫 、 弓形 虫 和猪 囊尾 蚴 四种 动物 源 性 寄生虫 病在 我 国动 物群 和 人体 内的感 染率 明显 上 升趋 势 。其 中 ,包 虫 病最 为 严重 ,对 人类 健 康威 胁 最大 , 《 国 家 中长期 动物 疫病 防治规划 ( 2 0 1 2 -2 0 2 0年 )》 将 其 与 牛 羊 布 氏杆 菌 病 、结核 病 并列 为优 先 防治 的重 大动 物 疫病 病种 。此外 , 由于 地 区饮食 习惯 的差异 ,旋 毛 虫病 和猪 囊 虫病 在我 国部分 地 区也 时有 暴发 。这 些 动物 健康 的重要 因素 之 一 。因此 ,了解 并掌 握这 类 寄生
2 0 1 3 年第 3 0 卷第 1 2 期
我 国主要 动物源性寄生 虫病检 测技术研 究进展
盖文 燕 ,王君 玮 ,王 娟 , 曲志娜 ,黄 秀梅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 6 6 0 3 2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我 国近年 来危 害严 重的 包虫、旋毛 虫、 弓形虫和猪 囊尾 蚴四种主要动物源性寄 虫病概况 ,并 分 别从 病原 学、免疫 学和分子生 物学等三 方面检测技 术的研究进展 进行 综述,以期为我 国动物源性食 品安全检 测技 术管理和修 订提 供技术参考 。 关键词 :动物源性寄生 虫;检测技术 ;食 品安全
Di s e a s e s i n Ch i na
G a i We n y a n , Wa n g J u n we i , Wa n g J u a n ,Q u Z h i n a ,H u a n g Xi u me i ,L i Y u q i n g ,H o n g J u n ( C h i n a An i ma l He a l t h nd a E p i d e mi o l o g y C e n t e r ,S h nd a o n g Qi n g d a o ,2 6 6 0 3 2 C h na i )

我国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探讨

我国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探讨

由于羊寄生虫病 的种类 多 , 加上 宿主的种类 、 地 理分布 、
自然条件不 同 , 使预防极其复杂 和困难。羊寄生虫病 防治工 作 是一项艰 巨 、 复杂和长期 的任务, 羊 寄生虫病 的传播与 流行
是 很重要的公共 卫生 问题 ,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近年来 , 经济 活动频繁 、 羊交 易流动 增多导致 防治 中的新 问题 出现 , 已取 得 防治成就 的寄生虫病存在 “ 死灰复燃” 的危 险。 1 准确诊断是有效 防治的基础
供机会 , 科研 基金资助强 度十分有 限 , 难 以支持 防治中关键 技术与难点的研究工作 。针对这些 问题 , 国家应加大科研力 度, 提高我 国寄生虫病 防治的研究水平 , 强化寄生虫病 防治 的关键技术研究 。加强创新 J 生研究 , 为现场应用研究或现场
物、 尸体等所有可能传播病原的物质进行严 格处理。 2 . 3 保 护易感动物 加强饲养管理 , 、 基 因重组技术 等已被应用于锥虫病 、 利 什曼原虫病 和旋 毛虫病等 的病原鉴定 、 实验研究和疫苗 研制 当中。但技术 的运用和使技术获得成效 , 从而转化 为生 产力
则需要一定 的社会条件和媒质 。 主要存在 的问题表现在 以下
几方面:
3 . 4 寄生虫病防治的管理上有欠缺 在寄生虫防治方面缺
展适 时驱虫 , 寄 生虫病 的感染 和危 害加 剧 , 给畜牧业生 产带
来一定经济损失 。
3 . 2 寄生 虫病防 治队伍人 才短缺
寄生虫病 研究及 防治队
伍建设 的机制不具 备吸引力 , 技术人 才的培养 、 提高 、 队伍的
建设 和稳定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批早年投身于防治事
业 的专业人员 已届 退休 离岗年龄 , 新生力量 的补充 没能及 时 跟上 , 同时 已补充 的人员还存 在专业素质偏 低的现象 , 完成 寄生虫病 防治工作难度 大。因此 , 需要提高现有人员 的工 资 与福利待遇 , 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

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随着抗药性的出现和环境污染的增加,人们对于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视。

本文将探讨几种生物防治技术在寄生虫病防治中的应用。

一、寄生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首先需要对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生理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例如,通过研究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寻找到干预寄生虫感染的新靶点。

二、昆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昆虫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昆虫作为生物控制剂来控制寄生虫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引入具有捕食、寄生或病原作用的昆虫来降低寄生虫的数量。

例如,某些昆虫具有对蚊虫幼虫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于控制蚊媒传播的疟疾和丝虫病。

此外,一些昆虫寄生虫也可以用于控制害虫,如使用寄生蜂来控制棉铃虫等。

三、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寄生虫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利用微生物的致病性、拮抗作用或生物修复能力来控制寄生虫的数量。

例如,某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产生杀虫物质,可以用于控制一些害虫的数量。

此外,一些益生菌也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来增强抵抗力,从而减轻寄生虫感染的程度。

四、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寄生虫或宿主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作物产生抗虫蛋白,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可以用于寄生虫的基因修饰,从而减轻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总结起来,寄生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防治方法。

通过对寄生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昆虫生物防治技术、微生物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3年包虫病诊断与治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包虫病诊断与治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包虫病诊断与治疗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影响人类、动物和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

包虫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急、症状严重、易导致死亡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市场潜力的行业。

本文将从包虫病诊断与治疗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国内对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重视。

因此,包虫病诊断与治疗行业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和发展。

目前,国内的包虫病诊断与治疗主要集中在医院、专业研究机构和企业中。

在医疗机构方面,大多数三甲医院都拥有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特别是在包虫病高发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更为成熟。

在专业研究机构方面,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开展包虫病的研究和控制工作已经有数十年,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企业方面,进口和国产的包虫病诊断和治疗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二、市场发展趋势包虫病诊断与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各种新技术的引入和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的应用,将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另外,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制和应用,也将提高包虫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市场规模的扩大因为包虫病的影响范围很广,所以市场的规模会随着疫情的流行而扩大。

此外,疫苗的研制成功,也将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三)产业链的完善随着国内市场对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不断增加,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除了新型药物和治疗技术的开发,包括研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完善都将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市场前景展望包虫病诊断与治疗行业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国家在对包虫病的防治和控制方面也正在加大力度。

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抗寄生虫病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主要药物种类及特点、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通过本报告,读者将了解到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市场分析结果和前景展望。

同时,我们也将提出一些针对市场发展的措施建议,帮助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概述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些背景信息,为读者提供对整个行业的初步了解。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和竞争态势等方面的分析;主要抗寄生虫病药物种类及其特点,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信息;以及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增长预测、产品创新趋势等方面的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展望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通过这部分的内容,读者可以得到对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以及能够为相关行业决策提供参考的建议和思路。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主要药物种类及特点以及市场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呼吁相关方加大对抗寄生虫病药物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投入,以满足人们对抗寄生虫病药物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抗寄生虫病药物的市场竞争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抗寄生虫病药物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市场正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一、防治现状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以下简称2004年全国调查)表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1990年下降了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近4亿人。

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

另外,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

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

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报告中指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源性寄生虫病和血吸虫病带来的损失占全部疾病负担的40%以上。

发病多见于儿童,常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智力受损,极易引发其它疾患”。

寄生虫感染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19.56%,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80年代韩国的土源性线虫感染水平,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包虫病、黑热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阻碍农牧民脱贫致富,而且对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和边疆的稳定产生很大影响。

肝吸虫病、带绦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抗寄生虫药物研究进展

抗寄生虫药物研究进展

仍知之甚少,目前仍缺乏非常成功的 寄生虫疫苗。并且,佐剂的选择和免 疫 程 序 也 将 影 响 疫 苗 打 入 市 场 能 力。 因此,与已经成功的抗寄生虫药物相 比,疫苗必须表现得格外有效和经济 才能赢得市场。目前并不具备与化学 药物抗衡的能力。
2. 抗寄生虫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的安全性问题近年 来也非常引人关注,这主要是药物对 靶动物的毒性问题,如:药物本身引 起的毒、副反应(甲硝唑对神经系统 的毒性作用及致畸作用);药物引起的
药物 氯喹 甲苯达唑
奥沙尼喹
吡喹酮
伊维菌素
表 4 寄生虫的耐药性发展
抗性虫种
抗性出现时间
二、抗寄生虫药物研发面 临的挑战
(一)兽医寄生虫重要性下降 当 今抗寄生虫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首先 是认为兽医寄生虫病重要性下降的观 点的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已经成功开 发上市的伊维菌素、地克株利、阿苯 达唑、左旋咪唑等抗寄生虫药物其效 果非常明显,有效的控制了许多寄生 虫病的流行或发生,尤其是在温带经 济发达国家,化学药物在寄生虫病的 控制方面是成功的。这使得本身就不 易察觉的动物寄生虫病显得更无足轻 重。 同 时, 近 年 来 疯 牛 病、 禽 流 感、 蓝耳病、口蹄疫等烈性病毒性传染病
随着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抗寄 生虫病药物不断更新,化学合成及半 合成药物成为抗寄生虫药物主流和研
效、低毒、抗虫谱广等特 点,是继苯并咪唑类抗蠕 虫药后的另一种具有开发 前景的药物。
(六)抗寄生虫药物 的成就 近百年来,动 物抗寄生虫药物不仅消 灭 畜 禽 体 内 的 寄 生 虫, 减少由这些寄生虫引起
(三)寄生虫学研究的现状 企 业关于抗寄生虫药物研发经费的削减 以及政府因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而 削减除此以外的研究经费,造成近年 来发达国家从事兽医寄生虫学研究的 专家减少,尤其是年青专家匮乏。这 将进一步导致对田间研究和调查减少,

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畜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一、畜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及造成的损失畜禽病畜禽疫病包括畜禽传染病、畜禽寄生虫病和畜禽普通病。

畜禽寄生虫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是造成人类蛋白质食品来源短缺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之一)。

放牧和半放牧的牛羊完全暴露在寄生虫侵袭和感染的环境中,寄生虫感染率达100%。

寄生虫病是影响放牧牛羊健康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疾病,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保守估计:畜禽寄生虫病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元。

捻转血矛线虫可寄生于牛、绵羊、山羊及其它反刍动物消化道,引起贫血及贫血综合征,感染率可高达90%,羔羊病死率40%;鸡球虫病呈全球性流行,感染率可达100%,发病率50%~80%,死亡率20%~30%,每年约3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我国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蜱和蜱传原虫病每年可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大约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全世界有15亿头牛、19亿只羊遭受巴贝斯虫病的威胁,常常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畜禽寄生虫病中的许多种还是人兽共患的,同时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

今年,我县牛、羊、猪、鸡胃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达到24%、40% 、58%和42% ;牛、羊、猪、鸡胃肠道蠕虫发病率分别为25%、24% 、29%和41% ;牛、羊、猪血液原虫感染率分别达到53%、54%和11%。

牛、羊、猪、鸡血液原虫发病率分别达到31%、22%。

皮蝇、螨虫、毛虱等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但死亡率逐渐降低。

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一类由能自然感染人和动物的共同寄生虫所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包括食源性(水、植物、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及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共约100余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20多种,例如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钩虫病、旋毛虫病、囊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丝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等。

2023年寄生虫病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寄生虫病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寄生虫病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等。

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给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寄生虫病诊断领域的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一、国内外市场概况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有10多亿人感染了寄生虫,其中很多人处于危险的感染状态。

由于缺乏防护知识和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寄生虫病每年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

在我国,由于环境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寄生虫病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

二、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寄生虫病诊断行业已成为医学检验及诊断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年来,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且各种检测方式的成本有所降低,从而使寄生虫病诊断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一)检测技术升级,进口设备需求增加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快速、准确、灵敏、经济的检测诊断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有关寄生虫病的分子诊断技术,如PCR、LAMP、ELISA等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寄生虫病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来我国医疗设备市场对进口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进口设备包括各类检测仪器、试剂盒等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我国寄生虫病检测诊断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诊断试剂盒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诊断试剂盒是寄生虫病诊断领域的常见产品之一,其检测明显、简便、便于大规模普及是其优势。

市场上已有多家国内外制造商推出了相关产品,使得市场竞争加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差异化竞争,各涉足寄生虫病诊断领域的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含量,推出性能更优秀、更价格实惠的产品。

同时,随着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寄生虫病诊断领域的新产品研发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我国兽医寄生虫研究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

我国兽医寄生虫研究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

我国兽医寄生虫研究的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

要保证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对人世对我国畜牧业的挑战,必须不断地提高畜禽疫病的防治水平。

兽医寄生虫学是为保障各种养殖业的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服务的。

一、兽医寄生虫研究的历史回顾寄生虫对畜禽等的危害性十分严重,它们的种类多(可以有几种直至几十种同时存在于1个家畜体内),散布广泛,常以1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摧残动物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抑制幼年动物的发育生长,从而大大消弱其生产性能,降低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随着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呼声不断提高,寄生虫学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扩展着。

近一、二十年来,经过广大寄生虫学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畜、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病原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入,建立、推广了一系列先进、实用的防治新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渗透于寄生虫病研究的各个领域,推动了学科的进步,一些重要的畜禽寄生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保障人、畜健康,推动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病原生物学研究与虫种资源库平台建设寄生虫虫种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工作得到重视,国家投入专款支持寄生虫虫种资源库平台建设,推进了该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的进程。

例如,一些重要寄生虫虫体的形态、结构图已描绘,多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生活史已搞清,如牛羊胰吸虫、牛羊同盘吸虫、肉孢子虫、弓形虫、贝诺孢子虫、柯氏伪裸头绦虫、马羊脑脊髓丝虫等,发现了几种新的寄生虫病原,如新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多毛肉孢子虫、中华肉孢子虫等几种肉孢子虫,广西艾美耳球虫,云南艾美耳球虫等几种艾美耳球虫、大孔等孢球虫、东方巴贝斯虫,中华泰勒虫等原虫。

2流行病学研究经过广大寄生虫学者的努力,已摸清了大部分重要寄生虫病的大体分布、流行现状,明确了寄生虫病流行的有关环节和因素。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病虫害防治技术成为农业领域的关注焦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病虫害防治技术经历了不断研究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手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获取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和趋势,可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生物传感器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虫害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

2.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生物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对有害昆虫的控制,可以替代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同时,通过生物防治的手段,可以形成病虫害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种群数量。

3. 农药技术的改进虽然生物防治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但农药仍然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技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新农药的研发以及农药施用技术的优化。

研制出更加环保、高效、低毒的农药,同时改善农药施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减少农药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技术手段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1. 遗传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遗传育种技术是培育种植抗性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具有可持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2. 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控制手段,可以迅速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3. 生态调控技术生态调控技术主要依靠生态系统内部机制对病虫害进行调控。

通过合理调控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抗病虫能力,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处在十字路口的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事业

处在十字路口的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事业

处在十字路口的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事业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2月第21卷第1期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也是其公众福利及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指标。

因受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极大地危害民众健康及生命,影响社会的发展。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支持重大寄生虫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到了20世纪末,由于多方面原因,这条战线正面临多种寄生虫病继续流行而专业队伍明显萎缩的严峻局面。

1简略的历史回顾寄生虫病在这片土地上肆虐千年,尤其近百年来,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直至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届政权并未采取任何防治行动。

少数学者虽进行过局部、零星的现场调查并呼吁当局重视,显然无济于事。

20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血吸虫病引起大量人口死亡的严重局面,毛泽东主席号召“消灭血吸虫病”。

由于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广大农村,中央人民政府又将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及钩虫病写入了《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由于政府重视、基层群众参与以及专业人员的指导,40多年来,我国以薄弱的经济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上述五大寄生虫病的研究与防治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已有逾两千年历史的血吸虫病在近代流行更为猖獗,当年的“寡妇村”、“无人村”的悲惨景象,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40余年的防治活动,该病在418流行县(市)中已有310县(市)(74 )得以阻断传播或有效控制I1]。

肆虐于大部分省(区、市)的疟疾,上世纪50年代前的年发病数达3 000余万例,危害人群生命,破坏农业生产;至90年代,主要流行区已控制在云南、海南两省,报告的年发病数仅数万例。

淋巴丝虫病流行于16省(区、市),历史累计病人3 1OO万,其中慢性病人540万(含终身残废如象皮腿等)。

至1994年,我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阻断淋巴丝虫病的传播。

“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的研究”获2000年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一)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一)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一)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建国50年来,在党的“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经过广大医务卫生防疫人员艰苦奋斗,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0年WHO 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1〕。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感染率高,今后防治任务仍然十分严峻,不容忽视。

1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现况1.1两种不同的流行趋势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部分寄生虫病上升或下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流行趋势〔2〕。

近年全国大量调查资料与过去对照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姜片虫、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下降。

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好转,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城市化,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方面减少了感染机会,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感染高的情况。

相反,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囊虫、肝吸虫、并殖吸虫)和棘球蚴病,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其流行程度加重,流行区在不断扩大,主要是缺乏预防基本知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卫生监督跟不上,另外,流动人口增加给卫生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1.2总体人群感染情况和庞大虫种对人健康的威胁1988~1992年,我国各地在卫生部领导下,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开展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3〕。

全国共抽样726个县,2848个点,用统一标准、检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全国共调查1477742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2.632%(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除外),其中原虫、吸虫、绦虫、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依次为:10.315%、0.573%、0.195%、59.022%。

海南省感染率最高达94.735%,最低的黑龙江省为17.521%。

1988~1992年全国共查出人体寄生虫61种,包括第一批公布的56种,后又确认的5种。

许隆祺等复习我国历年来至1997年8月有关文献,认为在我国寄生的原虫、蠕虫和其他动物已达230种,其中原虫38种、蠕虫122种(包括吸虫54种、绦虫16种、线虫35种、铁线虫6种、棘头虫3种、涡虫1种以及环形动物门的蚯蚓5种、水蛭2种)〔4〕、软体动物门的蛞蝓3种、舌形动物门的舌形虫3种、刺胞动物门的水螅纲1种、节肢动物门蛛形纲19种、昆虫纲44种〔5〕。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

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研究进展动物科技学院动植物检疫3班王爱富 201040296摘要:寄生虫为营寄生生活的动物,是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重要病原。

由于寄生虫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市场上没有特别好的药物可以治疗多种寄生虫病,本文主要介绍寄生虫药的作用机理以及抗寄生虫药新型制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抗寄生虫药的研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寄生虫病;作用机理;研究方向引言: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

一般来说,抗寄生虫药物都是根据其作用机理来研制的,例如抑制寄生虫体内的某些酶,干扰寄生虫体内的代谢或者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苯并咪唑类、烟碱激动剂、大环内酯类、吡喹酮、青蒿素等常用抗寄生虫药。

但是这些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

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减少药源性疾病,节省人力和药物,就对药物制剂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又研制了一些新型制剂,如脂质体给药系统、缓释丸剂、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注射用缓释和控释制剂、植入型缓释和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等。

1.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1.1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

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

例如: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硝硫氰胺、硝氯酚——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②有机磷酸脂类——能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

1.2干扰虫体的代谢。

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①苯并咪唑类——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②三氮脒——能抑制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

1.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

有些可直接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

例如:①哌嗪——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痹;②阿维菌素——能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肌肉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③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

2023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2023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概述 (4)一、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5)(一)、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近三年财务数据及指标分析 (5)(二)、现金流对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的影响 (7)二、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企业市场突破具体策略 (7)(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7)(二)、使用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市场渗透策略,不断开发新客户 (8)(三)、实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市场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各类市场创新源 (8)(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覆盖完善的服务体系 (8)(五)、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深化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国内外市场拓展 (9)(六)、在市场开发中结合渗透和其他策略 (9)三、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企业市场突围战略分析 (10)(一)、在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树立“战略突破”理念 (10)(二)、确定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0)1、市场定位 (11)2、产品定位 (11)3、品牌定位 (13)(三)、创新寻求突破 (13)1、基于消费升级的科技创新模式 (14)2、创新推动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14)3、尝试业态创新和品牌创新 (15)4、自主创新+品牌 (16)(四)、制定宣传计划 (17)1、策略一:学会做新闻、事件营销——低成本的传播工具 (17)2、策略二:学会以优秀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色 (18)3、策略三:学会使用网络营销 (18)四、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政策背景 (19)(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发展 (19)(二)、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9)(三)、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0)(四)、宏观经济背景下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的定位 (20)五、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政策环境 (21)(一)、政策持续利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发展 (21)(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1)(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2)(四)、宏观环境下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定位 (22)(五)、“十三五”期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绩显著 (23)六、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4)(一)、基础工作薄弱 (24)(二)、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4)(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4)(四)、技术相对落后 (25)(五)、隐私安全问题 (25)(六)、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26)(七)、管理效率低 (26)(八)、盈利点单一 (27)(九)、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28)(十)、法律风险 (28)(十一)、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28)(十二)、人才问题 (28)(十三)、产品质量问题 (29)七、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竞争分析 (29)(一)、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9)(二)、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31)(三)、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31)1、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 (31)2、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32)3、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32)4、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32)5、中国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32)八、关于未来5-10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33)(一)、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发展趋势展望 (33)(二)、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33)(三)、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34)(四)、2023-2028年寄生虫病防治兽药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4)九、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35)(一)、在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中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商机 (35)(二)、借助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市场差异赢得商机 (36)(三)、借助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服务差异化抓住商机 (36)(四)、借助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客户差异化把握商机 (37)(五)、借助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渠道差异来寻求商机 (37)概述近年来,寄生虫病防治兽药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我国奶牛寄生虫病现状与防制战略

我国奶牛寄生虫病现状与防制战略

血吸虫病 、 肝片吸虫病 、 棘球蚴病 、 牛囊虫病 、 钩虫病 、
类 圆线 虫病 和皮 蝇蛆病 等 。因此 , 高奶牛 寄生 虫病 控 提
制水平 , 济、 经 有效地防治奶牛寄生虫病 , 从源头上科
学 用药 , 免抗 寄 生 虫药 物在 牛 奶 中残 留 , 避 对全 面 提 升
我 国基 本 摸 清 了猪 、 、 、 、 、 、 等 l 牛 羊 马 鸡 鸭 鹅 6种
( 者获授权译 自: 荷兰 】V er D i aae et 译 【  ̄ epo a y ngm n rm )
V 15 y 0 581 4 口 o. 7Ma 2 0 .. ) ~
维普资讯

3 8・
中国 奶 牛 ・O 6年 第 8期 20
常见 、 害最 严重的片形吸虫病 、 危 前后 盘吸虫病等病
情程 度 的技 术 。
奶牛为反刍动物 , 以圈养方式 的饲养 , 通过控制环
境卫 生 , 以避 免寄 生 虫病 原体 扩 散 , 少奶 牛感 染 机 可 减
2 . 关于定期驱虫 在综合性 防治措施 中,定期驱 .2 2 “ 虫” 最见效 , 也是奶牛场最常采用 的方法 , 即每年定期 进行 13次驱 虫 。但 目前驱 虫 前不 对 奶 牛寄 生虫 病 病  ̄
作者简介 : 廖党金(96 ) , 15一, 博士, 男 研究员, 从事兽医寄生虫学研究工作。
放 牛栏 铺 厚 的垫 草 如刨 花 ( 木 的 副产 物 )稿 杆 或 沙 刨 、
完 全 敞开 。如 有需 要 , 可在 进气 口道安 置类 似帘 幕设 还
土, 都会使奶牛感到很舒服。 混凝土条板或坚硬的地坪 , 很容易潮湿和滑溜。因 此容易引起传染性蹄病 和蹄叶炎 ,并因它们 的刺激而 引起蹄底出血。用刮粪机 ( 自动的 ) 有规率地清除地坪 ( 每隔 1 h . 一次 )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5 , 并保持蹄 的清洁和干燥 。 劣质混凝土地坪易滑 , 且有若干小洞和 尖锐的隆起 , 可造成蹄的损伤 。 良好通风 , 是保持空气流通 、 新鲜所必需 的气候条 件。 空气进人 口道应足够宽大 , 当今已多采取厩舍侧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虫 病 综 合 防 治 的 观 念 得 以 形 成 ; 学 驱 虫 药 与 寄 生 虫 疫 苗 的 出现 , 使 寄 生 虫 病 的 防 治 工 作 如 虎 添 翼 。迄 今 寄 生 虫 化 更 病 的 防 治 都 是 在 以 其 生 活 史 为 基 础 的 综 合 防 治 的 框 架 上 , 用驱 虫 药 与 疫 苗 这 2种 武 器 而 取 得 成 效 的 。 也 是 成 功 防 运 这 治 的 唯 一 策 略 。 作 者 将 头 绪 纷 繁 的 众 多寄 生 虫 病 归 纳 为 十 大 寄 生 虫 病 , 提 出 了 相 应 的 防 治 对 策 。 并
孔 繁 瑶 ( 国农 业 大学 动 物 医学 院 , 京 1 0 9 ) 中 北 0 0 4
摘要: 1 自 纪 中 叶 , 要 寄 生 虫种 如 肝 片 吸 虫 、 绦 虫 、 氏 丝 虫 、 形 虫和 疟 原 虫 等 的 生 活 史 相 继 被 揭 示 以后 , 9世 重 带 斑 梨 寄
病 志 书 中 占有 重 要 的 篇 章 。 粗 略 估 计 , 发 现 扁 形 动 物 门 吸 据 共
虫纲 复 殖 吸虫 2 O科 5 8属 2 9种 ; 虫 纲 圆 叶 目 绦 虫 6科 3 0 绦 4 属 8 O种 , 虫 纲 假 叶 目绦 虫 1 2属 3种 ; 形 动 物 门 线 虫 绦 科 线 纲 线 虫 7目 2 科 9 1 3属 2 5种 ; 头 动 物 门 棘 头 虫 纲 棘 头 虫 2 8 棘 目 3科 3属 4种 ; 生 动 物 门 鞭 毛 虫 纲 鞭 毛 虫 4 目 1 原 0科 1 1 属 1 5种 , 形 虫 纲 梨 形 虫 目 梨 形 虫 2科 2属 1 1 梨 5种 , 毛 虫 纤 纲 纤 毛 虫 1目 1科 1种 ; 肢 动 物 门 蛛 形 纲 蜱 螨 目 动 物 8科 节 1 8属 8 1种 , 虫 纲 昆 虫 4 目 1 昆 7科 3 9属 1 5种 , 口虫 纲 舌 1 五 形 虫 目动 物 1科 1属 1 。 上 各 种 寄 生 虫 合 计 9 9种 。 中 种 以 0 其 有 近百种 为 发现 于 我 国的新 种 。
合 防治措 施 ; 四 , 择 有针 对性 的药物 或 疫苗 。 第 选
l 成 就 与 问 题
我 国 动 物 寄 生 虫 学 的 发 展 和 寄 生 虫 病 的 我 国 寄 生 虫 学 和 寄 生 虫 病 防 治 的 发 展 历 史 , 以 认 可 为 我 们 已 经 拥 有 一 支 能 够 胜 任 控 制 寄 生 虫 病 蔓 延 、 障 畜 牧 保 业 发展 的 队伍 , 拥 有 ~ 支 能 够 追踪 世 界科 技 前 沿 的教 学科 也 研 队 伍 ; 国 寄 生 虫 学 的 发 展 与 世 界 寄 生 虫 学 的 发 展 史 基 本 我
关 键 词 : 物 寄 生 虫病 ; 治 对 策 ; 动 防 回顾 与 展 望 中 图分 类号 :82 7 ¥ 5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5 4 4 ( 0 2 0 — 4 50 1 0 —5 5 2 0 ) 50 2 — 2 消 化 道 线 虫 病 、 形 虫 病 、 刍 兽 绦 虫 病 和 羊 螨 病 等 一 些 流 行 梨 反 广 泛 的 寄 生 虫 病 已 经 建 立 了 诊 断 、 疗 和 预 防 三 结 合 的 综 合 治
同 步 , 平 大 体相 当 。 水
虽 然 我 国 的 寄 生 虫 学 工 作 者 已经 能 够 运 用 先 进 的 分 子 生 物 学 技 术 , 科 研 推 进 到 分 子 层 次 , 技 术 的 运 用 和 使 技 术 获 把 但 得 成效 , 而转 化为 生 产力 则需 要一 定 的社 会条 件 和媒 质 。 从 无
足 进步 , 在 14 是 9年 后 取 得 的 。 2 9 在 o世 纪 5 ~ 6 o 0年 代 , 寄 在
生 虫 的 区系 分类 方 面做 了许 多工 作 。这 是 一种 “ 清 家底 ” 摸 的 工 作 , 是 一 项 重 要 的 、 不 可 少 的 学 术 研 究 , 我 国 家 畜 疫 也 必 在
维普资讯
中 国兽 医学 报
20 年 9 第 2 卷 02 月 2
第5 期
C i JV t c e t 2 0 V 12 No 5 hn e Si S p. 0 2 o.2 .
45 2
我 国 动 物 寄 生 虫 病 防 治 技 术 发 展 回 顾 与 展 望
防 治 样 板 或 模 式 , 已 在 疫 区 推 广 或 正 在 推 广 , 取 得 了 良 好 并 都 的 效 益 。 近 代 分 子 生 物 学 技 术 已 经 进 入 我 国 寄 生 虫 学 研 究 领
域 , 酸 探 针 技 术 、 C 技 术 、 因 重 组 技 术 等 已 被 应 用 于 锥 核 P R 基 虫 病 、 什 曼 原 虫 病 和 旋 毛 虫 病 等 的 病 原 鉴 定 、 验 研 究 和 疫 利 实
寄生 虫 病 的 危 害性 , 括 易为 人 知 的 损失 ,隐 形” 、 包 “ 的 不 易为 人查 知 的危 害 , 及人 兽 共患病 对 人类 健 康 的危 害 等 , 以 毋 须过 多地 讲述 。 生虫 病 防治 的前 提 在 于 : 一 , 清 病 原 ; 寄 第 弄 第
二 , 解 其 生 活 史 与 流 行 病 学 ; 三 , 定 针 对 其 生 活 史 的 综 了 第 制
可 讳 言 , 我 国 , 病 原 学 到 疾 病 防 治 等 各 个 领 域 都 存 在 着 明 在 从 显 的 薄 弱 环 节 , 发 达 国 家 相 比都 存 在 着 显 著 的 差 距 。 说 是 与 我 “ 弱 环 节 ” 也 就 是 说 不 是 简 单 的 技 术 能 力 的 强 弱 , 是 社 会 薄 , 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