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11月考试语文试题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命题人: 2012、12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7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①“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

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②我们的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

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

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

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④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往往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

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

吉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题,共150分,共5页。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艳(以下简称赵):很多读者对你的认识是从《哦,香雪》开始的,这是一篇意境和文字都非常优美的文章,可以说是当代文学中诗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有青春的诗意和激情,一气呵成,像是从生命中活泼泼地流淌出来的东西,很感性,也很朴实。

你自己如何评价这篇作品在你所有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铁凝(以下简称铁):它在我整个创作中不是以价值高或低,分量轻或重来衡量的,而是它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我后来的小说在叙事上更成熟,更像一个自觉作家的写作,但《哦,香雪》焕发出来的对人生、对情感、对生活、对希望那种透明的激情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年轻的作家,如果有本领,写出那样的作品并不难,但是岁月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很多,如果还保有那样的爱和希望,还拥有那种透明的心境,那就真是不容易的。

我想,《哦,香雪》对我的意义就在这里。

现在,香雪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我歌颂的也的确不是封闭的处于蒙昧状态的大山里的人和事。

生活在变,生活里的人也在变,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香雪。

孙犁说过:“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

”我认为,发掘我们内心的多种原始美德是任何作家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放弃的,哪怕在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之后,外在的形式变了,内部那个坚硬的核应该还在。

赵: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外壳怎样变换,内在的核始终如一地朝向对人类美好的情感、珍贵的品性的追求。

铁:是的。

我的作品中前后的人物和故事都有鲜明的不同,中间还有一些起伏。

文学可以而且应该有多种途径,有时是这个故事触动了你,有时是那个人使你有倾诉的愿望,但最终我将这些人和事融合在一起,通过他们,我想要实现的是文学温暖世界的功能。

汪曾祺说过“人是孤儿”,人真的是很孤独的,所以人需要文学的世界、希望的世界,虽然也许那最美好的境界,我们永远到达不了,但愿望在那儿,我们就会有向前走的勇气,对生活有所期待,这就够了。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保定市2007-2018高一(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

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

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

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

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

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

(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

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①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

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

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

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

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

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

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

辽宁省沈阳市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Word版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Word版试题含答案
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份,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书法由接近于绘画雕刻变而为可等同于音乐和舞蹈。并且,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要从书法中吸取经验、技巧和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倾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山水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程式,如古人写山水总结“十六皴点法”。以书入画,将书法引入绘画。当然这些程式是画家在长期的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如董源“披麻皴,雨点皴”,来自于江南山水的云雾环绕,秀水灵山。南方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草木茂盛,山体圆润,因此线条也就是不露锋芒,圆润灵秀。而李唐的“斧噼皴”则是对北方大山大水的反映,山水轮廓分明,线条老辣恣肆,顿挫方钢。因此可看出不同的环境造就了画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是最终决定画家艺术造诣的还得回到画家自身,也就是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摘编自张远坤《浅析中国画中线的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艺术有一种章法之美,其中结构、点画、行笔等有规律的变化是重要元素,用以抒情和表意。
B.中国书法在发展中,抒情表现逐渐重于状物造型,由接近于绘画雕刻,转而为与音乐和舞蹈趋同。
C.中国画中的线是情感的载体,画家运用不同的线条描绘物象,传情达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
D.“十六皴点法”是古代中国山水画画家在对书法长期总结和观察中得出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绘画程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线的艺术,但二者涉及的领域和侧重点不完全相同。
B.中国书法中线的艺术追求自由、多样、有生命力,没有机械重复和僵硬规范。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广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

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

讲人性是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

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境界论是关于追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

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

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一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

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准则问题。

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成吏治之道。

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西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

是否具有“跨文化性”,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

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

戏剧跨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只要涉及语言、国别、文化、文明、媒介等界线的跨越,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

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产生了广泛的国际传播效应。

《赵氏孤儿》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编、演,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

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等深刻改变着21世纪人们的生存方式,也给戏剧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第一,戏剧舞台层面,早期的多媒体技术将舞台、布景、音效、灯光、影像等不同形式灵活切换和组合,极大丰富了舞台的视、听觉元素。

21世纪数字技术的渗透对舞台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工智能植入与应用剧场后,人机互动的舞台创造力和表现力有了更多可能性。

与此相应,智能技术与剧场艺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浅谈好诗词沈鹏①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凝聚着高度思想性和深广人生境界,在诗化语言中追求作品的美学表达。

②陶冶性灵莫过于诗词,在作者为“言志”,在读者为“陶冶性灵”。

如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希望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温暖天下寒士,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者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③韵律是构成诗词之美的重要因素,节奏感尤为重要。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前两句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轻轻的”反复出现,使诗句节奏鲜明,诗歌韵律和谐,创造出回环相应、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对仗工巧妾帖,格律严谨,语言清丽自然,流畅遒劲,富有韵律美。

④诗与词在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其形式都服务于内容的抒情写意。

相对于外部形式,用韵、节奏等内部形式对诗调内容影响更大,因为韵律与内容相统一,不可分割,形式是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只有充分抒情写意才能打动读者,如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受内外部形式约束,但都发挥诗词特点,将思想情感融入形式之美。

⑤诗词佳作,以抒情写意展现深刻思想。

有的诗词可以当杂文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便是一例。

有的诗词可作历史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从不同角度浓墨疾书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官吏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

白居易《长恨歌》类似短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唐代历史转折的重要史实,寓抒情于叙事。

⑥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以抒情写意之笔驾驭形式格律,将深邃内容和高远意境描摹通透,启迪人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第①段中“美学表达”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陶冶性灵B.韵律和谐C.形式之美D.重要史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汉字设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多元的设计体系,也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格局。

文化维度,汉字的意象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使其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设计师们巧妙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的意象表达,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

由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的故宫博物院院徽标识,是彰显汉字意象之美的典型代表。

该标识以“官”字为基础,设计者将“宫”字上一点巧妙转化为海水江崖纹和玉璧的组合形象,取“珍如拱璧”之意。

“宫”字方正的结构象征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下不封口的设计则寓意现今的开放与包容。

标志整体“天圆地方”,既生动表现了故宫之“形”,又充分传递出其文化精髓,充满设计巧思与艺术趣味。

价值维度,字体的繁盛中国汉字经历岁月洗礼,薪火相传,如今已发展出成熟而多样的字体系统。

当计算机字体中常见的宋体字、黑体字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多样化的字库字设计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许多极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陆续被设计师们整合并转化为字库字,如深受大众喜爱的康熙字典体、颜体、柳体等。

此外,一批字体设计师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激活了古老汉字的文化魅力。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的“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是首例将甲骨文转换为计算机字库字的设计作品。

设计师通过探索甲骨文蕴含的数学几何之美,提出“格律设计”的方法论,为古老的汉字穿上“新衣”。

空间维度,形式的探索与传统汉字的演变多是围绕笔画的写法展开不同,在文化交融互渗的大数据时代,现代汉字的设计则是从字形、结构、笔画、字义等全方位介入的。

字体设计师们或是以剪切手段分割文字,形成局部或整体的位移与重叠,使其产生错位感;或是将汉字局部进行主观缩放,构建新的视觉焦点,从而改变文字的语义指向;抑或是择取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以巧妙的手段融入汉字的构造,创作出多种文化意象叠加的艺术符号……比如,在考察了众多传统样式的相关设计后,蒙古族设计师李岩松决定以全新的角度和设计方法设计“福禄寿喜”。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

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

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

此外,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言:“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

”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

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过,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而人的本质是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与这种社会性相适应,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群体性。

一方面,人类追求富裕的活动总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文明成果的前提下进行。

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理念,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箴言。

另一方面,人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总需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无论是处理古与今,还是人文与自然,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中介,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前人没有实现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没有达到过。

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这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理解:一是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协调发展,为社会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发展状态,其中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为核心基础,以民主政治与生态环境为必要保障。

三是共同富裕高度契合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由显形层、保障层与核心层三个层次构成:显形层是不但做大“蛋糕”。

还要分好“蛋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保障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位体的高度协调发展;核心层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三个层次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着我国共同富裕内涵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

(摘编自顾伯冲《共同富裕的文化基因及当代实践》)材料二: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少数人富裕而多数人贫穷的社会是两极分化的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

2019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B(改变了陈述对象,原文为"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2.D(并未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3. C (A项,"融入生产生活"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没有条件关系;B项,"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不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充分条件,把或然变成了已然; D项,错误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

错误之二,"吸纳国外文化成果"错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4.C。

A未突出“沁芳”主题,写花全无;B“院”与“香”不对仗;D“金兰”与“玉蕙”不符“仄起平收”原则。

5.(1)从贾政对宝玉才情认可,微笑可以看出贾政是一个望子成龙,对宝玉期待很大的父亲。

(2)对于众人的想法,宝玉又一票否决了,贾政的笑刻画出他是一个严格的父亲且与宝玉不亲近的形象,(3)贾政面对众人笑表现出贾政虚伪的形象。

仅仅是几个特定情境的微笑,使贾政的多元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其独特的刻画人物之处。

(6分)(言之成理即可)6.(1)宝玉为亭取名“曲径通幽”,还说“刻古终胜雕今”,可见宝玉富于诗才,有才情且爱读诗书;(2分)(2)且宝玉有真情说真话,在与贾政评论对“天然”的看法之时,与贾政观点相违背,却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见宝玉的才华横溢,真性情与世俗不合,(3分)(3)“腹内原来草莽”是世人的评价,而宝玉却恰与此相反。

(1分)(言之成理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A A项,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

8.D 。

A项,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B项,错在“无法逾越”,材料一指出,破解“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材料三最后一段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一】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新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Ⅰ卷(共39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生命给予我们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时代(赐予/赋予)我们多样性的成功内含......。

跋涉探索一场未知的旅程,胜过驻足等候....一个已知的结局,更何况我们还年轻。

挥别前夕的一个傍晚,华丽的霓虹..寂寥,,..闪亮街头,灰蒙的天空苍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我(徘徊/徜徉)在岳阳路上,静默地(伴/随)着孤影,突然被一阵冷风吹醒,想起黄家驹《再见理想》的一句歌词:“心中一股冲劲勇闯,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道远,则昂首阔步....。

再见美丽的岳阳..,仿佛身边拥有一切。

”任重,则勇毅笃行路,再见我的昨日,,很长也很宽……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内含跋涉探索 B.霓虹驻足等候C.苍茫勇毅笃行 D.顾虑昂首阔步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赐予徘徊伴 B.赐予徜徉伴C.赋予徜徉随 D.赋予徘徊随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脸庞被无声的雨珠溅落路在脚下,心在路上B.脸庞被无声的雨珠溅落心在路上,路在脚下C.无声的雨珠溅落脸庞心在路上,路在脚下D.无声的雨珠溅落脸庞路在脚下,心在路上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初期,受利益驱使,市场乱象丛生,不少商人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②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略,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③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④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⑤季羡林老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没有丝毫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

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

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

”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

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

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

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新媒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

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

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

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将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慢慢坍塌。

C.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对我们带来危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独臂先生药都自然出名医,何况又是华佗的后代。

华济生一出诊便闻名百里。

到了四十岁上,更是妙手回春。

不敢说药到病除,但只要不是死症没有他治不了的。

当时病人及家人们有这样一说:华先生说没治了,死时都是笑着的。

这意思很明显,华先生是不会错诊的。

他治不了的病,就是命该如此了。

华济生从此也更加自信,整个儿圣祖华佗再生。

这一天,华先生刚开大门,便见一辆载一瞎眼老妇人的独轮车停在门前。

推车的汉子见华先生出门,跪倒便拜:“请先生救救俺娘。

”华济生先观了一下老妇人铁青的脸色,看了舌苔,把脉片刻后,停了少顷,起身向门外走去。

汉子一步跟上:“我娘的病?…‘别说了,快回去弄点老人喜欢吃的,别亏了她的嘴,这就算你的孝道了。

”说着掏出一把钱递过来。

“天底下没有治不好的病,我不信俺娘不行了。

”汉子接过来铜钱又撒了一地。

“孩啊,推我回吧,华先生说了,我就认了。

”瞎老妇人呻吟着。

“什么神医!”汉子仍然不服气地嚷道。

“这是断肠,眼下大肠都烂了,神仙也是治不好的。

”华济生劝慰说。

“要是有人能治好,我砸你的招牌。

”汉子怒目发誓。

“别说砸招牌了,你娘能挨过百天,我砍给你一只胳膊。

”说罢,华济生拂袖而去。

七七四十九天后,汉子扶着老母直奔华济生的“济世堂”大门,“华先生,还不把这‘济世堂’的招牌砸了!”华济生抬头审视红光满面的老妇人片刻,一句话没说,拎起一把风快的药铲,把左胳膊压在座凳上一闭眼举铲而下。

“华先生,你不能啊!”一声大叫,药铲被汉子夺下。

“男人一口唾沫一个钉,还能让大风卷了舌头。

留一只胳膊就够我用了,砍掉一只我就能记一辈子。

”华济生痛苦地坐在凳子上。

“华先生,你断我没治了,我还真等着死呢。

可自打我吃了爬进碗中的一个活物,病竞慢慢地好了。

”瞎老妇人迷惑地说,“我正想找你问个究竟呢。

”华济生起身,来回走了足足十趟,忽然拉住老妇人的手:“我差点害了你老人家,生吃醋泡蜇过蜉蝣的公蝎是能治这病的。

”送走汉子和老妇人,华济生便摘了“济世堂”金匾。

从此,无论干啥就只用右手,左手总是背到背后。

据说,后人给华济生塑像的时候,明明两只手都塑在前面,可第二天左手硬是又背到了后边。

人们便称华济生为“独臂先生”。

从此,药都中医只用右手把脉便沿袭下来。

4.下列对小说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华济生是华佗的后代,得到华佗的真传,医术高超,治病妙手回春。

B.“华先生说没治了,死时都是笑着的”体现了患者迷信权威的思想。

C.华济生思索良久,指出那个奇特的药方,证明他无愧于名医的称号。

D.华济生完好无损,小说却以“独臂先生”为标题,具有一定的讽刺性。

E.小说体现了可贵的自省自责意识,这种意识因日益稀薄而弥足珍贵。

5.请概括华济生的形象特点。

(4分)6.小说最后加入“塑像”的情节,有人说它与小说的整体氛围不协调,请谈谈你的观点。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蔡元培先生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

在静水中投下知识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

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

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

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

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

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

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

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

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

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

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

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

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

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

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

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

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

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

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

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

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

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

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