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1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一课时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课标解读:①了解农业生产概念、特点及常见分类;②理解区位的含义;③引导学生找出农业区位因素,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重方法、重迁移)学生学法:因果联系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本书的前两章里我们学习了人口及人口的聚集地城市,那么是谁为人口和城市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毫无疑问是(工农业)生产活动。

[提问]想一想我们一日生活所需,哪些来自农业?我们一日三餐,米、面、肉、奶、蛋、禽、果、蔬等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农业。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

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如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
域类型分布图,根据其分布判断:A为大牧场畜牧业, B为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1
1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稻作农业、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
为主;大牧场畜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
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 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如下面农场 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 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1
►探究活动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生产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挖泥筑基,种甘蔗、果树和桑树;塘中 蓄水养鱼,甘蔗制糖,蔗渣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系 Nhomakorabea,是一种混合
农业。
1
►知识归纳
1.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农业长期历史发 展的产物,其形成原因及主要类型如下图所示。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 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 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所示。
1
1
►方法技巧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
差异
1
1
1
►强化训练 1.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 图,回答(1)~(2)题。
1
1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1
1
1
►方法技巧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结构、农业特点及
存在问题等,可分析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具体如下: (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 显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 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必修2
本单元知识一览
生产活动
地域联系
交通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通讯
商贸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 什么是农业?农业部门是干什么的? •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 • 区位 比较澳大利亚的农业、泰国农业、青藏高原农业的特色 • 三地区农业不同选择的原因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 小麦则是耐旱作物。
• 南米北面的区位因素--气候因素
举例说明影响农业区划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 素
• 我国东耕西牧的区位因素
• 地形、气候
• 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原因是什么?
• 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 培,但效果不好。
•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例:1998年某省某县大葱获得丰收,丰产后的该县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此投资在电视上播出了 该县大葱的广告,该县成了全国大葱的集散地,价 格也一路上涨。后来,该县的大葱信息还上了互联 网。1999年该县大葱种植面积增加了10多万亩,出 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试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4、此种地域文化的范畴是单一要素
•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它将会是 • 1、不断发展的 • 2、绝对稳定不变的 • 3、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的 • 4、不断变化的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案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案中图版必修1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1)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影响农作物分布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2)土壤:农作物的生长之地,是农作物所需多种养分的主要来源。

(3)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

(3)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5)其他:劳动力、地价。

3.变化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形成(1)自然界的基本投入: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

(2)人类社会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

2.分类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原始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谷物、传统农业果品园艺业)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现代农业业、大牧场畜牧业3.三种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①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②生产过程:砍伐和焚烧→种植→收获↑↓另选新地块土壤肥力耗竭③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①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②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③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①特点:a.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①小农经营。

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

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

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

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
先进的科技
农业地 气候 域类型
农业特点
代表国家及主要农产品
商 品 谷 温带大陆 商品农业、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 美、加、澳等国的商品粮产区
物农业 性气候 程度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高、农畜产品出 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
口多

水 稻 种 热带、亚 自给农业、小农经营、人多地少,投入劳动力 东亚、南亚的稻米产区(中国、印度、泰国等)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经 市场 济 因 素 交通
发展变化对农业 的影响
实例
类型规模、经营规模大小变化、农业地域 城市和工矿区周围重点生产菜、肉、蛋、奶,并发展
类型的转变
园艺业、乳畜业
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在地域上大为 美国农业带,美加法澳阿商品粮基地,荷兰花卉基地,
扩展,使农业区域化生产成为可能

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大 牧 场 干旱、半 密集农业、商品农业,劳动生产率高,畜产品 美 国、澳 大利亚( 羊毛)、 新西兰 、阿根 廷
放牧业 干旱气候 大量出口
(牛肉)、南非等国家干旱半干旱区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了农业的地域性特点。
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 住农业
稻作、传统混合、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
种植园、现代谷物、现代混 合农业 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 畜牧业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吃 目的 卖

落后
规模
设备

先进
现代农业
人、牲畜 劳力 机械
原始迁移农业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举例
温室农业
黄土高原沟壑治理:“淤地坝” 黄淮海平原低洼地利用治理: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

第三章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例分析法。

该学时知识内容较为浅显,基本没有需要教师讲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分析可以获取相关知识,同时案例分析法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流程: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引导]你认为什么是农业?[归纳]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展示]农业生产景观图片。

[设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否能交换,为什么?[归纳]提出区位的概念。

[出示] 资料1:不同地区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及水稻、小麦所需生长条件的文字资料。

资料2:我国江南和日本茶叶生长状况差异。

资料3:丘陵地区立体农业示意图。

[设问]农业生产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何影响?[板书归纳][出示]资料4:山东大葱滞销,农民种植类型调整。

资料5:棉花收购价格的调整与产量变化统计图。

资料6:山东寿光县蔬菜生产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文字资料。

资料7:温室大棚、袁隆平水稻试验田、农田机械化生产图片。

[设问]农业生产受到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如何影响?[板书归纳]除以上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因素还有劳动力、地价等。

[课堂活动]读P48探索和P50阅读,对比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和辛克莱模式的差异及变化原因。

[归纳]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农业区位的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对农业的理解,并相互补充。

观察、对比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分析、归纳、回答分析、归纳、回答阅读图文资料,比较分析,回答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展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了解区位的含义。

学生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

学生说出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农业区位的变化。

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小结]见板书。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活动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二、教学重点说明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形成条件教学难点对不同地域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即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混合农业的耕作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以及时空分布的特点观察、阅读不同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分布图、结构图,感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形成条件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教师设问与内容学生问题与活动设计意图地图归纳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能力(地理技能的常规训练)能够运用实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对前一节内容的支持)通过列表比较,提高对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的分析能力(体会地理环境要素间的联系,人地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以及追求人地间和谐发展的思想。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中图版必修2

接教

互动释 疑解惑
方法技巧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结构、农业特点及存 在问题等,可分析判断农业地域类型,具体如下:
(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 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 具体农业地域类型。如下图是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根据其分布判断:A为大牧场畜牧业,B为现代旱作谷物农 业。


目互

接教
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互动释
疑 解 惑 知识点二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探究活动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塘生产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挖泥筑基,种甘蔗、果树和桑树;塘中蓄水 养鱼,甘蔗制糖,蔗渣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 塘泥肥田,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是一种混合农业。

基础自 主梳理
(2) 传 统 农 业 : 包 括 稻 作 农 业 、 _____传__统__旱__作__谷__物__农__业_ 、 传 统 混 合 农 业 和 _地__中__海__式__农__业_______(谷物、果品园艺业)。
(3) 现 代 农 业 : 包 括 种 植 园 农 业 、 ___现__代__旱__作__谷__物__农__业___ 、 现 代 混 合 农 业 、 ___乳__畜__业_________ 、 市 场 园 艺 业 和 ___大__牧__场__畜__牧__业_______。
栏 目


接教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社会生产力
学业达 标演练
解析:第1题,①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②④是 气候,③是土壤,⑤是市场。第2题,最终影响农业 生产规模和类型的是市场的需求。第3题,当前我国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利润低,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量下降。故政府发放 种粮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体现了政策因素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5、铁路建设:①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先进科技是保障。②意义:促进工业生产;加速区域开发;加强工农业城乡联系;促进文化科技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政治统一、国家安全,巩固边防等。
6、公路的选线原则:①平原地区:少占好地,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②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业布局中的环境因素:
①风向,分为三种情况: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主导风的下风向、季风对吹风向的垂直方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源:有水污染应的位于居民区的下游,生产中对水质要求高的应位于居民区的上游。
③离城市距离:有污染的不能在城区内,有大气污染的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时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

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时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

课时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形和土壤条件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加上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1)原始迁移农业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3)现代混合农业
思考。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9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9

250R PQ CQ KtQ (PRP C Q (K ( )tR 不符合,因为毕竟有很多因素诸如交通条件等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并不一定呈典型的环状。

二、 教材第57页复习题1 •与杜能的区位模式相比,现代农业生产的区位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市边缘地带的 农业区位分布。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大城市的城市用地与城市边缘地带的农业用地形成激烈竞争。

城市用地通常比农业用地获得的利润高。

因此,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后随时抛售的心理作用下, 不愿在土地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务,使得农业经营趋于粗放。

2.在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中, 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在原始迁移农业中,人们几乎完全靠自然环境的投入获得农产品, 环境条件是影响其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中,人们投入大量劳动力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并采用各种办法恢复土壤肥力,如采用灌溉技术弥补天然降水的不足以提高农业产量, 使得环境条件的影响趋弱。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弱,市场、资48Kt )Q金、交通、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

3 •人类通过农业活动,一方面以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使地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在农田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人们乱砍森林、滥垦草原,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也可举农业技术的改革,如灌溉技术、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例子,分析对环境造成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三、教材第57页思考1 •欧洲的农业模型呈同心环状分布,其农业饱和程度,以英国首都、比利时、荷兰、丹麦为中心向外围逐渐下降。

这说明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影响。

2•西北欧是农业高度饱和区,是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欧洲的核心市场,以此为中心,农业集约程度向四周逐渐降低,这种分布符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程标准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重难点)3.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重难点)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阅读教材P48~P50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自然条件(1)气候: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2)土壤:土壤的肥沃程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3)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带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①对容易腐烂变质的产品,影响更为明显。

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某些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降低,且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

(3)政策: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降低成本。

(5)其他:劳动力、地价等。

【图表解读】读教材图3-1-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据图分析:(1)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提示(1)气候、地形、土壤等。

(2)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地价、农业技术等。

相对自然因素来说,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教材梳理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阅读教材P50~P55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形成(1)自然界的基本投入: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

(2)人类社会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基本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

2.分类3.三种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①分布:热带雨林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②生产过程:③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①生产特点:自给自足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②生产方式: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牲畜。

③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

(3)现代混合农业①特点:a.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

b.人力使用较少,机械化程度高,和城市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

②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

具体如下图所示:③优势:a.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

b.时间互补,忙闲错开。

c.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3-1-10世界迁移农业的分布,据图分析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提示①从温度带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②从大洲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及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岛屿;③从国家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加蓬、坦桑尼亚等国,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等国。

这些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特别是非洲的几个国家,经济落后,甚至非常贫困。

2.读教材图3-1-12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分布,据图分析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提示(1)从图中分布地区可以看出,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和亚热带干旱的山地。

(2)从国家看,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埃及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

(3)分布区中的黄河中下游、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等都是古文明兴起的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悠久。

3.读教材图3-1-14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分布,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分布位置及其区位条件。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带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最重要的小麦绵羊带。

东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中部平原上,西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西部草原上,两地地形平坦,利于小麦种植业的发展;从气候上看,两地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适合小麦和牧草的生长。

教材梳理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P5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

1.影响地球面貌农田取代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改变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要扩大农田就要砍伐森林。

此外,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

3.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也杀死了这些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 )(3)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4)农业地域类型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

( )(5)传统旱作农业属于商品农业。

( )(6)饲料和交通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 )(7)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 )(8)土壤盐渍化都是由于农业不合理灌溉形成的。

( )(9)合理强度的农业生产,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 )提示(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3)√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因为农产品必须拿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价值,进而赢利。

(4)√农业地域类型是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反映。

(5)×传统旱作谷物农业是自给自足式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

(6)×饲料和市场是乳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7)×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易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

(8)×土壤盐渍化并不都是农业的不合理灌溉造成的。

(9)√农业生产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大棚中生产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主要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3.最近几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原因是( )A.该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好B.该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多C.该蔬菜基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D.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和销售渠道的日益完善解析第2题,由于玻璃温室的调节作用,温室内热量充足,但日温差较小,有机质积累少,使大棚中生产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

第3题,由题意知,最近几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主要原因应是蔬菜生产的规模效应和销售渠道的日益完善。

答案 2.C 3.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第4题,依据框图中已提供的信息可以寻找突破口。

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广,人们会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来提高生产率。

第5题,东北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

答案 4.C 5.B探究点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案例探究】材料一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

材料三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之间互送玫瑰、巧克力以表达爱意,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效学习,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花费“高价钱”购置“不合时宜”的玫瑰花,过起了情人节。

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中,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2)材料一中,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3)材料二中,影响华北地区作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使得玫瑰花出现在隆冬季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提示(1)气候、地形、土壤等。

(2)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地价、农业技术等。

相对自然因素来说,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3)气候。

(4)技术和市场。

【反思归纳】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表解如下:(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误区警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区别(1)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3)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时,限制性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即时巩固】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下图,完成(1)~(2)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