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
微生物学检验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微生物学检验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参考答案:真菌2.微生物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参考答案:种3.微生物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参考答案:专性寄生第一章测试1.在正常情况下为无菌标本的是()。
参考答案:血液2.L型细菌缺少的结构是()。
参考答案:细胞壁3.患儿男,3岁。
诊断细菌性脑膜炎。
其脑脊液离心涂片革兰染色,镜下见到革兰阳性球菌呈对或短链状排列,菌体周围有一圈着色的透明带。
此透明带为该菌的中结构()。
参考答案:荚膜4.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参考答案:荚膜5.细菌L型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生长繁殖较原菌缓慢6.关于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细菌的菌龄对菌体大小无影响7.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
参考答案:R质粒8.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是()。
参考答案:冷冻真空干燥法9.属于干热灭菌法的是()。
参考答案:火焰灭菌法10.细菌L型是()。
参考答案:细胞壁缺陷的细菌11.实验室所用的生理盐水和普通培养基常用什么方法灭菌()。
参考答案:高压蒸气灭菌法12.有关细菌物理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细菌体积虽小,但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远比其他生物细胞大13.革兰阳性菌细胞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肽聚糖含量多14.在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线生长呈模糊或根须状,并使培养基变浑浊的细菌()。
参考答案:有动力15.耐药性是指()。
参考答案:因连续用药,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16.杀灭细菌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高压蒸汽灭菌法17.杀灭大多数病原菌微生物的方法属于()。
参考答案:消毒18.鲎试验用于何种物质的测定()。
参考答案:内毒素19.细菌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是()。
参考答案:芽孢第二章测试1.用于制作接种环的最佳材料是()。
参考答案:铂丝2.抗酸染色是利用细菌细胞壁中的什么成分()。
参考答案:脂质3.为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常用的方法是()。
动物微生物第五章
• 2.稳定状态感染
• 有些病毒(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增值过程中, 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细胞暂时不出现溶解和死 亡,称为稳定状态感染。 • 以后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细胞融合或细胞表面出 现新抗原等多种变化。
• 3.包涵体形成
• 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 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特殊“斑块”。
• 2.内毒素 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 结构成分(脂多糖),只有菌细胞死亡、自溶或人 为地破坏菌细胞时,才释放出来。外毒素与内毒 素在毒性、化学组成、耐热性及抗原性等方面不 同。 • 内毒素对组织细胞的选择性不强,不同革兰氏阴 性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 (1)发热反应 • (2)对白细胞的作用 •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4)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生物,通过适当的侵入门户进入动物机体。病原 微生物是感染发生的首要因素,没有病原微生物,
感染不可能发生;病原微生物必须具有足够的毒
力和数量,才能抵抗机体的防御机制,向组织扩 散;病原微生物还必须经适当途径侵入易感动物 体内,到达特定部位,才有可能在体内生长繁殖 并引起感染。
2.易感动物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感受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动物种类不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易感 性。如草食动物对炭疽杆菌非常易感,但禽类在 正常情况下对炭疽杆菌则无感受性。马骡等单蹄 动物,对口蹄疫病毒不易感,而牛、猪等偶蹄动 物则易感性强。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是 属于动物的种属特异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动物机体由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 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
④磷脂酶 ⑤卵磷脂酶 ⑥激酶
⑦凝固酶 ⑧脱氧核糖核酸酶
4 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病原菌黏附于细胞或组织表面后,必须克 服机体局部的防御机制,特别是要干扰或 逃避局部的吞噬作用及体液免疫作用,才 能建立感染。 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作用的表 面结构---荚膜、微荚膜、葡萄球菌A蛋白 等。
第5章 常见病原菌
•
猩红热
免疫性
• 正常人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 免疫力。只有当皮肤黏膜受创伤后,或患有慢 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宿主免 疫力降低时,才易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难以防止再次 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 1.标本 • 化脓性病灶采取浓汁、渗出液;败血症采 取血液;食物中毒分别采取剩余食物、病人呕 吐物和粪便等。 • 2.直接涂片镜检 • 脓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
所致疾病
• • • • 人类约90%的链球菌感染是由A群链球菌引起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皮肤伤口感染。感染类型有: ⑴化脓性感染: 1)皮肤皮下组织感染:如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 织炎,痈,脓疱疮等。 2)其他系统感染:扁桃体炎,咽炎,鼻窦炎,中耳 炎及产褥热等。 炎症特点是: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不清,有扩散 的趋势,且浓汁稀薄,带血色。 ⑵中毒性疾病 :如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⑶超敏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
• •
•
丹毒
免疫性
•
感染A群链球菌后,机体可获得对同型链球 菌的特异型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伤口的脓液,咽喉、鼻腔等病灶采用棉 试;败血症取血液;检测抗体时取血清。 2.直接涂片镜检:脓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 后镜检。 3.培养:怀疑链球菌感染的标本应在血琼脂平板 上培养。
血清学检查
致病物质
4.侵袭性酶:A群链球菌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 促进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①透明质酸酶:又名扩散因子,能分解细胞间 质的透明质酸,有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②链激酶(SK):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酶原转 变成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增强细菌的扩散能力。 ③链道酶(SD):降解浓汁中具有黏稠性的 DNA,使脓液稀薄,利于细菌的扩散。
第五章病毒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病毒》教案设计学科生物备课人年级八年级时间课题第五章病毒教学内容分析《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通过前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学习,学生对微生物也有了深入了解。
《病毒》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识别病毒,明白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且能繁殖后代等,它具有生命特征,因而是生物。
教材中关干病毒发现史的介绍,阐明了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特别是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教会学生用客观的角度看世界。
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
2、掌握病毒的主要结构组成和主要形态。
3、掌握病毒的繁殖,并认识病毒是生物。
4、认识到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既有利也有弊。
5、了解艾滋病,并且积极做好自己宣传艾滋病的预防。
重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给病毒分类并认同病毒是生物。
学情分析学生刚好身处疫情期间,学生对新冠病毒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都主要停留在预防和分辨的认知下。
尤其是对其结构、种类和繁殖方式不是很了解,由此可以愿意认真地去了解病毒。
同时,学生对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重大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往往把病毒和细菌混为一谈。
并没有真正的了解病毒、认识病毒。
学生还没有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问题的习惯。
教法以教材为蓝本,教学设计为主线,按照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课。
并且运用顺口溜、小作文《病毒的自述》、音乐、视频等多学科互融理念增强本课趣味性。
依据新课改精神让学生从看、读、听、写等方式与老师互动。
依学生实际能力设计本课。
学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验分析、师生问答、作文填空、补充板书、高声朗读顺口溜、习题练习等一系列活动高效率的参与到本课当中,通过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会客观的看待世界。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各位同学谁说出当前全球最流行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引起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得出不同结论,最后老师给出答案:病毒列出本课的学习目录:1、病毒的发现2、病毒的种类3、病毒的结构和繁殖4、病毒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一、病毒的发现1、先让学生阅读书本大致了解本课主要内容【板书】与此同时找写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第五章病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小麦丛矮病
枣树枣疯病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害的一面)
实践展美
艾滋病病毒 天花病毒
狂犬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会引起动物、植物、人患严重的疾病。 这些病害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会给农业、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
有利方面
1.根据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特性,利用噬 菌体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
都不是,因为没有细胞结构
它们在细胞结构方面有哪些区别?
自主寻美
细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病毒
真菌
它们在细胞结构方面有哪些区别?
细菌 真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
√
√
×
×
原核生物
√
√
√
√
×
植物
√
√
√
动物
×
√
√
×
病毒 病毒无细胞结构
×
×
√ 自养√
√
×
×
×
合作研美
病毒的繁殖
病毒只依靠自己就能复制自我吗?
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侵入细胞电镜图)
思考:
1、细菌十分微小,只有
材料二:1纳米到底有多大呢?
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 到细菌的形态。
直尺中最小的一个格是1毫米,
2、肉眼能看到病毒吗?
把1毫米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微米, 3、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病毒吗? 把1微米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就是1纳米。 4、必须用 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
1.最早发现病毒的是谁?最早发现的病毒是?发现的过程? 2、生活中哪些疾病是有病毒引起的? 3、病毒的大小?用什么工具能看到病毒?病毒的形态有几种? 4、病毒生活的特点? 5、病毒分类的依据?病毒分类的结果?举例? 6、病毒的结构特点? 7、病毒繁殖方式? 8、病毒在离开活细胞后会形成结晶体,结晶体能抵抗结晶体。 9、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害/有利)
无处不在——传染病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无处不在——传染病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传染病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组有传染性的疾病2.病原体的概念,以下完整的答案是参考答案: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3.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为参考答案:隐性感染4.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意义是()参考答案:免疫人群扩大5.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参考答案:隐性感染6.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后症状再次出现称为()参考答案:复发7.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参考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8.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参考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9.关于宿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
包括人和动物 ;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一些病原体宿主细胞(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只感染人;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10.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力相互作用后,最终结局有参考答案:共生 ;斗争第二章测试1.HIV主要侵犯、破坏的细胞是参考答案:CD4+T淋巴细胞2.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参考答案:HIV3.下列哪种不属于艾滋病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卡波西肉瘤4.艾滋病期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是参考答案:肺孢子菌肺炎5.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参考答案: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6.艾滋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参考答案:HIV-1/HIV-2抗体检测阳性7.以下哪项属于艾滋病期最常见的肿瘤参考答案:卡波西肉瘤8.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参考答案:不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9.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以下哪几种参考答案: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NRTIs ;NNRTIs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参考答案:血液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第三章测试1.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参考答案:雌性按蚊叮咬传播2.我国主要以以下哪种疟原虫流行为主参考答案:间日疟3.全球致死的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的是参考答案:疟疾4.疟疾的典型症状为参考答案:突发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5.引起脑型疟最常见于参考答案:恶性疟6.以下实验室检查对疟疾具有确诊意义的是参考答案:血液的厚、薄涂片7.常用的抗疟药不包括参考答案:干扰素8.以下适用于凶险疟疾的抢救的药物是参考答案:青蒿素及衍生物9.复发常见于参考答案:间日疟;卵型疟10.典型疟疾的临床表现包括参考答案:脾大;贫血;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第四章测试1.关于病毒性肝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多种嗜肝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2.为预防乙型肝炎可采用以下哪一种生物制剂做人工被动免疫()参考答案:乙肝特异高价免疫球蛋白3.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下面哪一个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参考答案:表面抗体(抗HBs)4.甲肝、戊肝爆发流行时应采取的措施参考答案:以上均对以上均对5.乙肝大三阳是那三项阳性参考答案:HBsAg ;HBeAg;HBcAb6.需要早期抗病毒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是参考答案:急性丙肝7.乙肝小三阳是哪三项阳性参考答案:HBsAg ;HBeAb;HBcAb8.乙肝的传播途径是参考答案: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9.乙肝患者发病时的症状可有参考答案:乏力 ;便溏 ;尿黄;目黄;食欲下降10.通过饮食可以传播的肝炎有参考答案:甲肝;戊肝第五章测试1.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参考答案:以上全是2.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参考答案:被狗惊吓3.狂犬病毒感染集体后,侵犯的主要器官是参考答案:中枢神经系统4.关于狂犬病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参考答案:早期有意识障碍5.人狂犬病的预后是参考答案:病程迁延不愈,病死率高6.男性,21岁,不幸被家犬咬伤右腿,家犬外观健康,下列哪项处理时错误的?参考答案:立即击毙家犬,烧毁或深埋7.被狂犬咬伤后,全程接种疫苗的时间是参考答案:.0、3、7、14和30日8.狂犬病人怕风、恐水出现在什么期参考答案:兴奋期9.被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立即包扎止血;进行了伤口处理及无需进行疫苗接种10.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参考答案:被下落不明的狗、猫等说咬伤者;患者唾液玷污一户人员的破损皮肤 ;被狼等野兽咬伤者;被吸血蝙蝠咬伤者11.狂犬咬伤后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参考答案:用0.1%苯扎溴铵彻底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 ;将免疫血清注入伤口底部或周围12.狂犬病的处理措施包括:参考答案:维护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减少光、风、声等刺激 ;狂躁时用镇静剂 ;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被污染13.关于狂犬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被动物咬伤后患患病率为100% ;是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14.被带狂犬病毒动物咬伤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参考答案:是否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伤口部位与伤口深浅,伤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咬伤后是否立即进行伤口清洗15.狂犬病特有临床表现有参考答案:惊恐不安;进行性瘫痪;怕风;恐水第六章测试1.手足口病属于哪类传染病参考答案:丙类2.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参考答案:以上均是3.成人大多通过以下哪条途径获得抗体参考答案:隐性感染4.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参考答案:学龄前儿童5.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参考答案:春末夏初6.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参考答案:以上均是7.手足口病主要由哪几类病毒引起参考答案:柯萨奇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71型8.手足口病的四不特征参考答案:不痒;不结疤;不痛 ;不结痂9.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参考答案:飞沫传播;医源性传播;消化道传播;密切接触10.手足口病的病变主要位于参考答案:口;臀;足;手第七章测试1.伤寒的确诊依据是参考答案: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2.伤寒的典型表现不包括:参考答案:卡他症状3.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参考答案:肠穿孔4.临床检出伤寒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是:参考答案:骨髓培养5.以下哪项在伤寒诊断中有意义参考答案: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6.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参考答案:消化道传播7.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参考答案: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的增生性反应8.在伤寒病程第四周,细菌培养阳性最高的是:参考答案:大便培养9.引起伤寒的细菌是参考答案:伤寒沙门氏菌10.伤寒病变最明显的位于参考答案:回肠下段11.关于伤寒杆菌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革兰染色成阳性12.关于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而非患者;伤寒主要多发在夏秋季;伤寒发病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再次被感染少见;伤寒通过粪口传播,水源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13.人体摄入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参考答案:摄入的细菌的毒力、侵袭性;胃酸可杀死伤寒杆菌,摄入量达一定量时才可引起发病;摄入的细菌种类,摄入毒力强的细菌,发病几率高;人体的抵抗力14.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参考答案:相对缓脉 ;持续发热 ;肝脾肿大;右下腹压痛15.以下属于伤寒并发症的是参考答案:肠出血 ;中毒性肝炎;肠穿孔16.伤寒典型的皮疹有参考答案:玫瑰疹;白痱第八章测试1.下属哪点不符合流脑皮疹的特点:参考答案:瘀斑、瘀点是诊断流脑的必备体征2.造成流脑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参考答案:人群免疫力下降3.流脑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最可能处于处于以下哪一期参考答案:败血症期4.流脑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或是抽搐,最可能处于参考答案:脑膜脑炎期5.以下哪种临床类型的流脑死亡率最高参考答案:暴发型6.人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可表现为:参考答案: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部分成为无症状带菌者7.流脑的治疗,首选以下哪种药物参考答案:青霉素8.关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流脑属呼吸道传播疾病,在冬春季多发 ;感染后终生免疫;流脑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分期有参考答案:脑膜脑炎期;前驱期;败血症期;恢复期10.流脑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参考答案:皮肤地图样瘀点瘀斑;高热;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11.流脑患者出现高热,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参考答案:退热药;物理降温12.引起流脑的细菌是参考答案:脑膜炎双球菌13.流脑是主要通过()传播的参考答案:呼吸道第九章测试1.对细菌性痢疾来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潜伏期1~2天2.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鉴别的重要依据是:参考答案:粪便中查到病原体3.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应以哪项为重点?参考答案:切断传播途径4.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参考答案:血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5.细菌性痢疾是由以下哪种病原体引起的参考答案:痢疾杆菌第十章测试1.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2.具有鉴别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重要的体征是:参考答案:皮肤瘀点及瘀斑3.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哪项不正确?参考答案:猪不是其主要传染源4.以下的临床表现中,最不可能出现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是:参考答案:血压下降,四肢厥冷5.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哪项为主:参考答案: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6.最易感染乙脑的年龄段是参考答案:2~6岁7.乙脑初期最易误诊为参考答案:上呼吸道感染8.乙脑极期惊厥与抽搐的特征有:参考答案:不一定均伴有意识障碍 ;因高热,脑炎及脑水肿所致 ;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制性痉挛;表现为面部,眼,口唇小抽搐9.关于乙脑后遗症期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癫痫后遗症可能会持续终身;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精神失常及痴呆等10.属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的是参考答案:被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次被感染;主要传染源是猪;通过蚊虫叮咬传播11.关于乙脑的治疗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最重要的治疗是抗病毒治疗;病人无应隔离12.乙脑最常出现的季节是参考答案:秋季13.以下属于乙脑极期表现的有参考答案:脑膜刺激征;呼吸衰竭;高热;惊厥抽搐 ;意识障碍14.乙脑一般需多久恢复参考答案:2周内15.乙脑患者多死于一下哪种情况参考答案:呼吸衰竭第十一章测试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参考答案:鼠类2.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参考答案:输血传播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为()参考答案:4~46天4.肾综合征出血热最易侵犯的器官是()参考答案:肾5.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人群为()参考答案: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6.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几期()参考答案:五7.以下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主要表现()参考答案:剧烈咳嗽8.以下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检查的特点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下降9.以下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发现以后转上级医院治疗10.以下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措施的是()参考答案: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情监测;疫苗注射;防鼠、灭鼠第十二章测试1.麻疹的主要传染源是()参考答案:麻疹患者2.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参考答案:呼吸道传播3.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分为几期()参考答案:三期4.麻疹的特征性表现为()参考答案:口腔麻疹粘膜斑及皮肤斑丘疹5.以下关于麻疹的治疗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抗病毒治疗第十三章测试1.败血症的共同表现有()参考答案:以上均是2.败血症的关节损害主要表现为()参考答案:膝关节等大关节损害3.真菌败血症主要发生于何种人群()参考答案:以上都是4.格兰阳性细菌败血症多见于()参考答案:以上全是5.败血症患者的血常规表现为()参考答案:白细胞增多6.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包括()参考答案:体液培养7.以下关于败血症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静脉置管及时更换;积极治疗局部感染;避免外伤;创伤者及时消毒处理8.以下有助于败血症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有()参考答案: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降钙素原阳性;血培养阳性第十四章测试1.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参考答案:钉螺2.以下哪项不是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参考答案:感染后没有免疫力3.日本血吸虫病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参考答案:肝与结肠4.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为()参考答案:以上全是5.日本血吸虫病造成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参考答案:粪便入水;接触疫水;钉螺滋生第十五章测试1.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2.以下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参考答案:老年人为主,女多于男3.钩端螺旋体病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参考答案:以上全是4.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首选()参考答案:青霉素5.钩端螺旋体的预防包括()改造疫源地、环境卫生和消毒等;灭鼠;管理猪、犬 ;预防接种第十六章测试1.霍乱的主要传染源是()参考答案:患者和带菌者2.以下关于霍乱的潜伏期,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3天(数小时~5天)3.以下关于霍乱泄吐期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以上全是4.以下关于霍乱脱水期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以上全是5.霍乱的预防包括()参考答案:建立健全腹泻病门诊;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第十七章测试1.下列哪项是化学消毒法参考答案:臭氧消毒2.下列关于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隔离方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同类患者不可同住一室3.消毒的目的包括参考答案:以上均是4.关于隔离的种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呼吸道隔离;严密隔离;昆虫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5.消毒的种类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
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生物上册
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疫苗
新冠和新冠疫苗
疫苗: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者 无毒的病毒
天花和牛痘疫苗
我国是在1965年消 灭了天花,1979年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天花在地球上绝迹, 1981年我国开始停 止接种牛痘疫苗
糖丸爷爷顾方舟和脊髓灰质炎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 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 卫生部举行。这也宣告脊髓 灰质炎在中国彻底消灭了。 2019年1月2日,顾方舟因病 在北京逝世。
宿主细胞裂解, 释放出大量病毒
五、病毒的繁殖 重点
自我复制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会成为结晶体, 条件适宜时,结晶体会重新激活,重新感染活细胞。
六、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致病
●乙肝、流感、手足口病以及艾滋病、狂犬病、埃博拉、 SARS、新型冠状病毒、口蹄疫、禽流感等等。许多至今 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第五章 病毒
新冠病毒
流感病毒
细菌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正常烟草
花叶病烟草
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 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滤过性病毒”
科学家在研究口 蹄疫病时,证明 了口蹄疫也是由 “滤过性病毒”
引起的
一、病毒的发现
发现者: 伊万诺夫斯基
研究材料: 烟草
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 状颗粒。
7
二、病毒的大小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只能用纳米(用 nm表示,1nm = 1 /1000000mm) 来表示它的大小, 必须借用电子显微 镜才能观察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89.02.21•【文号】主席令[第15号]•【施行日期】1989.09.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第三条本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第四条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并接受有关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章病毒(60张ppt)
答案 D ①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②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③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而⑤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属于细菌。
4.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只是由DNA组成的 B.病毒的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C.所有的病毒都对人类有害 D.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答案 B 绿脓杆菌属于细菌,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就是专 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故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知识点二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4.下列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的是 ( )
答案 C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是 酵母菌,B是草履虫,C是噬菌体,D是衣藻。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一 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发现历程 (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 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2)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 “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3)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12.目前利用病毒杀虫剂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尚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 ) A.施用病毒杀虫剂易使施用者患病毒病 B.昆虫病毒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 C.病毒杀虫剂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制剂 D.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答案 D 昆虫病毒是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内的病毒,施用病毒杀虫剂一般不会 使施用者患病毒病;生物防治的特点是成本低、无污染,是农药方法所不能比的;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 动,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动物微生物学汇总
梭状杆菌(破伤风)
(弧菌)螺旋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功能: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屏障保护细菌;物质交换;抗原性。 主要成分:G+;G- 2、细胞膜(胞浆膜): 概念:细胞膜;间体(中介体) 成分: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 功能:选择性的吸收和运送物质;是细菌细胞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传递 信息;参与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3、细胞浆(细胞质) 概念: 成分:许多酶系统、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等 功能: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及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 4、核质 成分:DNA、蛋白质、磷脂等 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遗传性状
Return
next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1、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1-2分钟,水洗3次; 2、革蓝氏碘液媒染,1-3分钟,水洗3次; 3、.95%酒精脱色,30秒-1分钟,水洗3次; 4、碱性复红液复染,10-30秒;水洗; 5、烘干或吸干抹片,镜检: 革蓝氏阳性菌呈蓝紫色; 革蓝氏阴性菌呈红色。
G+ :粘肽多,脂类少,酒精处理后,粘 肽发生收缩,脂质溶解,使胞壁的通透 性明显降低,碘 — 染料复合物被阻遏在 胞壁内,使细菌呈蓝色。 G- :脂类多,粘肽少,酒精处理后,粘 肽发生收缩,脂质溶解,但脂质占主体, 使胞壁的结构变得松弛,虽然有粘肽也 收缩,但疏松作用占主体,细胞壁的通 透性明显增高,碘 — 染料复合物被酒精 洗脱出细胞壁,当用品红复染时,细菌 菌体呈红色。
第二节 细菌的代谢
一、细菌的营养与代谢
• • • • • • 1、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⑴水:约占细菌湿重的80% ⑵氮源:氨基酸、蛋白胨等。 ⑶碳源:糖类 ⑷无机盐:钾、钠、钙、镁、磷、硫、铁 ⑸生长因子:B族元素、嘌呤、嘧啶
2、营养类型
• ⑴自养菌(无机营养菌):能以二氧化 碳、碳酸盐等简单的无机碳化合物作为 碳源,以无机的氮、氨或硝酸盐作为氮 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复杂的有机物质。 • ⑵异养菌(有机营养菌):必须利用有 机物作为碳源,利用蛋白质、蛋白胨、 氨基酸作为氮源,仅有少数异养菌能利 用无机氮化合物。 • 自养菌与异养菌的区别: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浓度的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
广泛性血管内凝血致使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DIC。 DIC常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渗血及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② 白细胞反应:当内毒素进入血液后,能促使白细胞黏附于毛细血管壁,从
而使血循环中白细胞数减少。数小时后,内毒素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 刺激骨髓,使之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有大量革兰氏阴性菌存在或感染部位 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作用于血小板、 白细胞、补体系统、激肽系统等,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组胺、5-羟色胺等血 管活性物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造成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组织器官有效循环 血量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低血压等,从而导致休克。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细菌裂解后
才释放出来。 除一般细菌外,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细胞壁中也含有内毒素样物
质,具有内毒素的活性。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1)化学成分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 分组成。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2)稳定性 内毒素耐热,一般需加热到160℃维持2~4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 煮沸30分钟才能被破坏。
第五章病原微生物检验
1) 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2) 传播迅速,一般沿交通线进行传播
六、微生物学诊断
(一)豚鼠接种试验 选择500g以上的健 康豚鼠4~6只,剪去后肢足掌部被毛,用 湿棉花球洗净,再用70%酒精棉消毒。将 足掌部皮肤或口腔粘膜划破,把感染性病 料涂擦于划破处。第二天如局部有水疱, 即可确诊。
第五章 常见病原微生物 的检验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 第二节 口蹄疫病毒 第三节 炭疽杆菌 第四节 布鲁氏杆菌 第五节 结核分支杆菌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一、生物学特性 二、抗原性 三、病毒的致病性 四、诊断
▪ 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意大利鸡群暴发禽 流感.
核 酸 型 为 单 股 负 股 RNA , 分 8 节;
8个独立的RNA片段,分别编码 PB1 , PB2, PA , HA , NP , NA , M1, M2 , NS1 , NS2 等 10种蛋白。
透射电镜下呈圆形, 其表面有纤突 (×60 000)
H5N1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蓝色部分是禽流 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
本病毒是动物病毒中发现最 早的一种。
二、抵抗力
对酸敏感,病毒在pH为6.5的缓冲液中、4℃ 条件下14h灭活90%,在pH5.5时1min灭活 90%,在pH5.0时每秒钟灭活90%,pH3.0 时瞬间灭活; 病毒在pH7.0~7.5时十分稳定。
口蹄疫病毒对碱也很敏感。
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
病毒在低温下能长期保存。病毒的灭活温度 为85℃1min,70℃10min,60℃15min,但 裸露的RNA对热较稳定。
三、抗原性
第五章 细菌感染
(二)感染途径
途 径 方 式 疾 病 举 例
呼吸道感染 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痰、 肺结核、白喉、百日咳 唾液或皮屑 粪-口方式 污染的水或食物 性交,血源或粘膜损伤 宫内、产道、哺乳 皮肤、粘膜创伤、破损 伤寒、菌疾、食物中毒等 淋病、梅毒等感染 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等
消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经胎盘或产道 创伤性感染
经血感染
媒介昆虫叮咬 接触传染 多途径感染
输血、注射、针刺、器官移 植
昆虫吸血 接触(直接或间接) 可经消化、呼吸、创伤等
细菌败血症等
鼠疫, 乙型脑炎 沙眼,布氏菌病 结核)按感染的结局分型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依病原体(毒力、数量 等)和宿主(抵抗力)双方力量强弱而定,可产生五 种类型的结局:
(1)抗吞噬作用: *荚膜、微荚膜-抗吞噬、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抑制粒细胞趋化、
杀伤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抗调理作用: *荚膜多糖中唾液酸与血清中H因子结合阻断补体C3b活化巨噬细 胞--旁路途径活化受阻 *金葡菌A蛋白(SPA)与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后,竞争性阻止抗
体与吞噬细胞的结合--抗调理作用。
侵入组织/血液——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
表层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
2.繁殖和扩散物质
① 释放侵袭性胞外酶类 血浆凝固酶-抗吞噬作用 透明质酸酶 ② 细菌基因编码一些 具有侵袭功能的蛋白
多肽,如EIEC质粒基
因编码的侵袭素
链激酶
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
3.抵抗宿主的防御机能
细菌的致病作用:
毒 力
第五章_病原微生物与传染(1)
18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在病毒感染中,免疫病理导致的组织损伤常见。诱发 免疫病理反应的抗原,除病毒外还有因病毒感染而出现的 自身抗原。此外,有些病毒可直接侵犯免疫细胞,破坏其 免疫功能。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许多病毒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 后,激活补体,破坏宿主细胞。属Ⅱ型超敏反应。抗体介 导损伤的另一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所引起的,即Ⅲ型超 超敏反应医。
• 也有一些毒素具有相同作用,霍乱弧菌、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 • 还有一些细菌外毒素是一种特殊的酶(卵磷酯 酶),能直接破坏细胞,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外毒素抗原性: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 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保护抗体,这种抗体称为抗
毒素,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外毒素用0.4%甲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法
• 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的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 内发病死亡的活微生物或毒素的最小量。 • 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半数试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 时限内发病死亡的活微生物或毒素的最小量。 • 最小感染量(MID)能引起试验动物发生感染的病原微 生物的最小量。 • 半数感染量(ID50)能使半数试验动物发生感染的病原 微生物的量。
一、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
体活组织,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扩散蔓延的能力,称为 侵袭力。
二、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具有
毒害作用的物质。 1、外毒素: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分泌到 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毒素。 2、内毒素:细菌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不释放到菌体外 的一类细菌毒素。
微生物学习题库
《微生物学》习题库第一章微生物学绪论1.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 它们是多细胞的B 细胞有明显的核C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 可进行光合作用2. 人类通过微生物产生的食品有()。
A 牛奶B 火腿C 酸乳酪D 黄瓜3.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Robert Hooke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 Watson4.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抨击了进化论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5.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学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6. 微生物中铭记柯赫是由于()。
A 证实病原菌学说B 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培养病毒C 发展了广泛采纳的分类系统D提出了原核生物术语7. 下列的所有特征均与病毒相联系,除了()之外。
A 它们很少或没有其它的化学物质B 用抗生素干扰病毒的活性C 病毒引起麻疹、腮腺炎和(病毒性)风疹D 它们不是细菌的类型8. 微生物双名法两个组成部分是()。
A 目名和科名B科名和属名 C 属名和种的形容词 D 属名和多样化的词9. 在分类系统中细菌、蓝细菌一起皆属于()。
A原生生物 B 盐生植物 C 绿藻门 D 原核生物界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一、填空题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主要差别是________。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
3. 肽聚糖物质存在于________。
4. 主动转运过程中,分子运动与浓度梯度的关系是________。
5. 原核生物细胞的核糖体存在于________。
6. 线粒体被发现存在与________ 中。
7.细菌的芽孢用于抗性,真菌的孢子用于 ________。
8.在孢子囊中形成的无性孢子称为________。
9.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病原微⽣物实验室⽣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物实验室⽣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条实验室的设⽴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机构或者⼈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作,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和废⽓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作的机构或者⼈员应当具有与该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物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定期调查、了解实验室⼯作⼈员的健康状况。
第四⼗三条实验室⼯作⼈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致病性病原微⽣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实验室负责⼈应当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作的机构或者⼈员报告,同时派专⼈陪同及时就诊;实验室⼯作⼈员应当将近期所接触的病原微⽣物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如实告知诊治医疗机构。
接诊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救治;不具备相应救治条件的,应当依照规定将感染的实验室⼯作⼈员转诊⾄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具备相应传染病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接诊治疗,不得拒绝救治。
第四⼗四条实验室发⽣⾼致病性病原微⽣物泄漏时,实验室⼯作⼈员应当⽴即采取控制措施,防⽌⾼致病性病原微⽣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作的机构或者⼈员报告。
第四⼗五条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作的机构或者⼈员接到本条例第四⼗三条、第四⼗四条规定的报告后,应当⽴即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员对该实验室⽣物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调查;确认发⽣实验室感染或者⾼致病性病原微⽣物泄漏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七条的规定进⾏报告,并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对有关⼈员进⾏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封闭实验室,防⽌扩散。
第四⼗六条卫⽣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作⼈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封闭被病原微⽣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物扩散的场所; (⼆)开展流⾏病学调查; (三)对病⼈进⾏隔离治疗,对相关⼈员进⾏医学检查; (四)对密切接触者进⾏医学观察; (五)进⾏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酶:胞外酶
• 透明质酸酶:结缔组织透明质酸
• 胶原酶: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
• 神经酰氨酸酶:肠粘膜上皮细胞间质 • 磷脂酶:细胞膜磷脂 • 卵磷脂酶:细胞膜卵磷脂 • 。。。。。。
2013-6-18
54
25
菌体表面结构
(1) 菌毛等粘附因子— 细菌的附着力
G-菌:菌毛,受体是糖蛋白。 G+菌:菌体表面的突出物。 如A型链球菌的膜磷壁酸,受体是类 蛋白和糖蛋白
2013-6-18
54
18
。 (三)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
微生物的毒力--病原微生物所特有的 一种生物学性状。 自然条件:丌同菌株,丌同毒株 丌同条件:同一菌株,同一毒株
流行初期毒力强,后期弱,经培养后
毒力弱、感染后增强。
2013-6-18 54 19
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方法:
1.通过易感动物或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猪瘟—猪 猪丹毒—鸽子
54
37
内毒素的有益作用
内毒素在机体内能激活各种防御-免疫功能
激活
巨噬细胞
K细胞
T、B细胞
2013-6-18
内毒素诱生内源性调节因子
54
38
(3)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要点
要点
来 源 G-菌 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 存在部位
内毒素
外 毒 素
G+及G-菌
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 细菌溶溃后释放 蛋白质
60-80℃,30分钟破坏 较强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 起特殊临表现 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 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2013-6-18 54 44
第二节 传 染的发生
2013-6-18
54
45
两个概念 。
1.感染/传染(Infection) :是指一定种 类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入机体, 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 引起不同程度的 病理反应过程。 2.发病(Disease):病原微生物感染之 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在临床上有 明显症状。是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
2013-6-18 54 26
二) 毒素(Toxin)
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和释 放的具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幵引起
生理功能紊乱的毒性成分.。
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
54 27
2013-6-18
(1)外毒素(Exotoxin)
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幵 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
① 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理化 特性,易被热、酸、碱、重金属等 破坏;
2013-6-18 54 14
二)毒力的测定
常用递减剂量的材料(活的微生物或毒
素)感染动物;
注意:实验动物的种别、年龄、体重, 剂量、感染途径以及其他因素
2013-6-18
54
15
通常用来表示微生物毒力大小的单位有: 最小致死量(MLD) 半数致死量(LD50)
最小感染量(MID)
半数感染量(ID50)
菌
致热外毒素
猩红热
54
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皮疹 32
常见外毒素
类 型
细菌
霍乱弧菌
外毒素 疾病
肠毒素 霍乱
作用机制
症状和体征
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 小肠上皮细胞内水 酶,增高细胞内 cAMP 分和Na+大量丢失、 水平 腹泻、呕吐 丌耐热肠毒素同霍乱 同霍乱肠毒素 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使 细胞内cGMP增高
2013-6-18 54 8
2、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
。
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
查见,健康者丌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 种;
2013-6-18
54
9
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 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
39
化学成分
脂多糖
稳 定 性 160℃,2-4小时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 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 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尚未制成类内毒素
54
抗 原 性
2013-6-18
三、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
092
产大量病毒,抑制或干扰宿主细胞的生 物合成、代谢、有丝分裂--〉细胞裂解
2013-6-18 54 5
发
大肠杆菌
非致病性 条件致病性 霍乱弧菌 致病性
2013-6-18
54
6
霍乱弧菌
自然情况下人是的唯一易感者
2013-6-18
54
7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不毒力
(一)细菌致病性 1、概念: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 一定条件下,引起宿主发生疾病的 能力。 • 致病性是微生物“种”的特性,即 一种微生物只能引起一定的传染病。 由种属遗传性决定。
2013-6-18 54 42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细胞表面的新病 毒抗原---杀伤宿主细胞
3、病毒引起免疫抑制 AIDS病毒---HIV
2013-6-18
54
43
SIV(猪流感病毒):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复
制,并可杀死巨噬细胞; 鼠伤寒沙门氏菌与猪霍乱沙门氏菌:可改变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使杀菌力减弱; 细小病毒:损害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猪肺炎支原体可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 能;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可使胸腺萎缩; 伪狂犬病毒可损害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的杀 菌功能。 蓝耳病毒、HIV。
溶酶体的破坏—细胞自溶
2013-6-18
54
40
2、细胞病变—变圆、空泡 3、细胞融合---扩散 4、细胞表面出现病毒编码的抗原
泡
5、包涵体的形成
6、细胞凋亡—基因控制的程序化死亡 7、基因整合--〉细胞转化
2013-6-18 54 41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感染细胞—抗体 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新抗原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细胞溶解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膜表面—炎症 肾小球基底膜—血尿 兲节滑膜-兲节炎
2013-6-18
54
4
3.条件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通常
情冴下丌致病,是共栖菌,在一 定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致病。如:大肠 杆菌。
4.腐生性病原菌:有一些细菌本
身丌致病,但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进入机体后 呈现毒害作用如:肉毒梭菌。 5.菌株或毒株: 指从同一种类丌同个体 或丌同地区同一种动物体内分离到的同一种病 原微生物。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不传染
2013-6-18
54
1
在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很多, 分布很广。 1.非病原菌:对人类、动物、植物 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 绝大多数! 2.病原菌:凡能导致机体发病的细
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
2013-6-18 54 2
2013-6-18
54
3
霍乱弧菌 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
2013-6-18
54
46
一、感染来源
2013-6-18
54
47
二、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必要条件 。 1.毒力和数量 2.入侵门户(即传染途径) 3.易感动物
4.外界环境条件
死亡 病原 机体 微生物 防御
2013-6-18
侵入 生长 机体 繁殖
传染
机体 防御
54
毒力、数量 >抵抗力 毒力、数量 <抵抗力
2013-6-18
54
34
(2)内毒素(Endotoxin)
① 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主要毒性成 分为类脂A; ② 对热具有相当的抵抗力; 160℃,2-4h ③ 毒性比外毒素弱,产生的症状没有特 异性;一般小白鼠致死量约为200~ 400g。
2013-6-18
54
35
④ 抗原性弱;只能刺激机体产生 微量的抗毒素; ⑤ 产生的微生物:G-菌及衣原 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产生 ⑥ 经甲醛处理后也能降低毒性, 但丌能称为类毒素。 内毒素无特异性的致病作用,动物 机体各种内毒素中毒反应基本相 同,主要表现为 :
传染病 隐性传染
康复, 产生免疫 带菌者或 48 带毒者
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与数量: 1)有一定毒力,能破坏和抵抗动物机体的 防卫机能。 2)有一定数量,可在动物机体内生长繁殖。 2、病原菌入侵门户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必须有一定的途径, 否则即使有毒力、数量,亦不致感染。 破伤风——创口(经消化道无害) 副伤寒——消化道(经创口无害)
2013-6-18 54 36
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毒害作用
(A)热源性(pyrogenecity) (B)白细胞数目改变
091
(C)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和休克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2013-6-18
产肠毒素大 肠毒素 肠 肠杆菌
腹泻
毒 素
产气荚膜梭 肠毒素 食物中毒 同霍乱肠毒素 菌 金黄色葡萄 2013-6-18 54 肠毒素 食物中毒 作用于呕吐中枢 球菌
呕吐、腹泻
33 呕吐为主、腹泻
(2)内毒素(Endotoxin)
革兰氏阴性菌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 生,在细菌生活状态下丌释放或丌分 泌到外界环境中去,只有菌体细胞自 溶、死亡崩解,或人工方法(超声波处 理、反复冶融、研磨等)破坏其细胞的 完整性时,才释放出来的毒素。
病原菌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