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在Microsoft Excel制作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在Microsoft Excel制作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易金荣;万义有;陈宜东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04(016)011
【摘要】通过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薄的制作,介绍大众软件Microsoft Excel在数字化测绘工作中的运用.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易金荣;万义有;陈宜东
【作者单位】江西有色地质测绘院,江西,新余,33800;江西有色地质测绘院,江西,新余,33800;江西有色地质测绘院,江西,新余,3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4.1
【相关文献】
1.基于Android平台的四等水准测量电子手簿的设计与实现 [J], 王凯;张卫民;赵立谦;隋宛辰;梁勇
2.DiNi12电子水准仪观测数据读取与手簿制作 [J], 丁占春;马保卫
3.用Microsoft Excel自动编制外业观测计算表 [J], 董向勇;龙盈
4.利用VB编程实现电子水准测量手簿的自动检查 [J], 王凯
5.基于ExcelVBA技术制作电子水准仪观测手簿 [J], 徐景欣;丁占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级测量员等外测量水准表格 (1)
图 根 水 准 测 量 手 簿
观测者: 观测开始时间: 时 分 观测结束时间: 时 分 天气:
记录者: 计算开始时间: 时 分 计算结束时间: 时 分 仪器:
测站编号
点号
后视读数(mm)
前视读数(mm)
高差(m)
水 准 点 高 程 计 算 表
观测者: 计算者:
点 号
测站数
(站)
观测高差
( m )
2
换站后尺先移动或出现不顾安全狂跑现象,一次扣2分
2
观测过程中有明显不安全现象
5
记录规范性
(30分)
扣完为止
转抄成果;厘米、毫米改动;涂改、就字改字;连环涂改;用橡皮擦,刀片刮;观测与计算数据不一致
10
记录者无回报读数
5
每测站记录表格没有填写或计算不完整
5
记录、计算占位“0”、“±”未填写
5
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错误、测段高差改正数错误或待测点的高程平差计算计算错误,每处扣5分
5
计算时间每人标准时间5分钟,每超过1分钟扣1分,超过10分钟停止计算
伪造数据,取消考试资格
-----
成果精度
(20分)
扣完为止
水准路线的闭合差≤10mm,得20分;11mm≤闭合差≤20mm,得10分;21mm≤闭合差≤30mm,得5分;闭合差>30mm,考核不通过。
20
时间分
(20分)
扣完为止
标准用时15分钟,超时扣分,每超过1分钟扣2分,最多扣20分;超时10分钟以上,停止考核
图根水准测量评分细则
考核项目
图 根 水 准 测 量 评 分 标 准
分值
扣分
操作规范性
(30分)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观 测 手 簿(张希报)
-0.0005
0.36
0.89
高差h
6
后
1.38594
1.38581
前
1.35671
1.35675
42.01
42.98
后-前
0.02923
0.02906
0.00017
-0.97-0.08高差h Nhomakorabea7
后
1.41579
1.41585
前
1.42054
1.42050
39.57
39.35
后-前
-0.00475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自四平路门口点至西北二点仪器:第页
日期:年月日天气:观察者:
时间:自时分至时分风向:记录者:
温度:检查者:
测站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基+k
减辅
(一减二)
备注
上丝
上丝
基本分划(一次)
辅助分划(二次)
后距
前距
视距差d
1
后
1.91956
1.91932
前
1.46666
1.46703
日期:年月日天气:观察者:
时间:自时分至时分风向:记录者:
温度:检查者:
测站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基+k
减辅
(一减二)
备注
上丝
上丝
基本分划(一次)
辅助分划(二次)
后距
前距
视距差d
1
后
1.41017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测量学》综合复习资料
《测量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 错 )2、所谓盘左位置是指望远镜在竖直度盘的左边。
( 错 )3、大地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 错 )4、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 错 )5、通常水准测量中所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尺的尺端注记是从零开始的。
( 错 )6、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只有附合和闭合两种形式。
(错 )7、测图比例尺的最大精度是指相当于图上0.01mm 的实地水平距离。
( 错 ) 8、附合或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应反号按角度成比例分配。
( 错 ) 9、在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是投影后唯一保持长度不变形的线。
( 对 ) 10、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 错 )1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采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尺和红面尺的尺端注计,通常是一样的。
( 错 ) 12、导线测量内业计算中,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按照反号平均分配原则处理的。
( 错 ) 13、高斯投影中,除中央子午线以外,其余所有的子午线都发生了长度变形。
( 对 )二、单选题1、设有某观测列,其偶然误差为-1,+3,-3,+4,-2,-1,0,-4,+3,-2-,4,+3,则该观测列的中误差为( B )。
A 、673±B 、647±C 、1247±D 、1273±2、A 点的高斯坐标为XA =112240m ,YA =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3、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测绘地面上最小地物为( C )米。
A B C D4、通常导线测量中的转折角应观测( A )角。
A 、前进方向的左角 B 、前进方向的右角 C 、前进方向的内角D 、前进方向的外角5、下列( C )过程中,仪器不需要对中。
水准仪四等水准路线技术要求规范
“2015年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工程测量技术规本次竞赛以中华人民国建设部2008年5月1日批准施行的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结合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制定本技术文件。
一、四等水准测量 1.水准路线形式一个已知点和三个未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2.竞赛容参赛队在规定时间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业计算。
3.竞赛规则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⑵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1测段(已知点1A 到2A 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2测段(2A 号未知点到3A 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图1 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1A4A3A2A3测段(3A号未知点到4A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4测段(4A号未知点到已知点1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⑷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⑸各参赛队合作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3、测高差(1)按四等水准方法,测量由已知水准点 BM和导线点(B、D、E、F、G、H、I)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经误差分配后,计算出导线点的高程。
要求:1)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黑红黑红)进行;2)每站前、后视线长不超过 100m ,前后视距差不超过 3m ,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过 10m 。
3)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 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大于 5mm 。
测站记录和计算根据观测程序,将读数依次记入观测手簿,见表二、四等水准测量手簿相应的栏⑪~⑱内;随即进行计算,填入表中①~⑨栏;计算值如果符合限差要求,可以迁站继续观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要求。
1.视距部分后视距:①=[(1)-(2)]×100;前视距:②=[(5)-(6)]×100;上两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前后视距差:③=①-②;前后视距累积差:④=本站的③+前站的④。
2.高差部分后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⑤=K后+(3)-(4);前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⑥=K前+(7)-(8);上两式中的K后及K前分别为后前水准尺黑、红面的起点读数差,亦称为尺常数。
其值分别为4.6874787和.,主要是检核黑、红面读数是否正确。
黑面高差:⑧=(3)-(7);红面高差:⑨=(4)-(8);红黑面高差之差:⑦=⑧-(⑨±0.100)=⑤-⑥;注:⑦=⑤-⑥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6874787和.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⑨±0.100。
取“+”或“-”应根据后、前尺的K值来确定。
例如表5-8中第一测站,后视尺 4.787K=后,前视尺 4.687K=前,因此,红面高差为⑨-0.100,到第二测站因两水准尺交替,红面高差为⑨+0.100。
高差中数:⑩=[⑧+(⑨±0.100)]∕2 ,作为该测站的高差值。
注:⑩=[⑧+⑨]∕2成果整理和高程计算1.各段长度和高差的计算与校核当整个水准路线测量完毕,应逐页校核计算有无错误,校核的内容是:累积视距差校核:∑①-∑②=末站的④;黑红面高差校核:∑(3)-∑(7)=∑⑧;∑(4)-∑(8)=∑⑨;高差中数校核:测站数为奇数时 [∑⑧+(∑⑨±0.100)]∕2=∑⑩;测站数为偶数时 [∑⑧+∑⑨]∕2=∑⑩;校核完成后计算相应的测段长度:L=后视距总长+前视距总长;i相应的测段高差:h=各站的高差中数之和。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2、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以及数据的处理二、实验时间和地点20120616 三号楼北侧三、实验仪器实验设备为DS3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板1块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数据处理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较普通水准测量的精度高,其技术指标见表。
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通常采用木质的两面有分划的红黑面双面标尺,表中的黑红面读数差,即指一根标尺的两面读数去掉常数之后所容许的差数。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等级视线高度(m)视距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基辅分划线读数差(mm)基辅分划时测高差之差(mm)终线闭合差(mm)四>0.2 ≤80≤3.0 ≤10.0 3.0 5.0±L注:标称L为路线总长,以公里为单位,不足1公里以1公里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双面水准尺的顺序为:1.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按视距丝,中丝读数;2.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中丝,视距丝读数;1.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2.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这样的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也可为后—后—前—前(黑、红、黑、红)。
无论何种顺序,视距丝和中丝的读数均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及计算的示例,见表5-3。
表内带括号的号码为观测读数和计算的顺序。
(1)~(8)为观测数据,其余为计算所得。
1.测站上的计算与校核高差部分:(9)=(4)+K-(7)(10)=(3)+K-(8)(11)=(10)-(9)(10)及(9)分别为后、前视标尺的黑红面读数之差,(11)为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K为后、前视标尺红黑面零点的差数;表5-3的示例中,5号尺之K=4787,6号尺之K=4687。
(16)=(3)+(4)(17)=(8)-(7)(16)为黑面所算得的高差,(17)为红面所得的高差。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后
K1=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测站编号
点
号
后尺下丝
前尺下+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后
K1=
K2=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误
差
计
算
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测回法)
日期天气仪器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期仪器组别组长
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
测站编号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水准测量是确定地面点高程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本次四等水准测量实验,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熟悉水准仪的使用和校验。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提高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主要包括:1、水准仪一台,型号为_____,精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2、水准尺两根,红黑面双面尺,刻度清晰。
3、尺垫两个,用于稳定水准尺。
三、实验原理四等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根据已知高程点的高程,通过逐站测量高差,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前后两个水准尺上读取读数 a 和 b,则两点间的高差 h 为:h = a b。
四、实验步骤1、选点与布设在实验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水准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
水准点应选在地面坚实、易于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并做好标记。
2、观测前准备(1)安置水准仪:将水准仪安置在两水准点之间,大致水平,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2)瞄准水准尺: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瞄准水准尺,消除视差。
3、观测过程(1)后视水准尺:读取后视尺的黑面读数,记录下来。
(2)前视水准尺:读取前视尺的黑面读数,记录下来。
(3)前视水准尺红面读数:读取前视尺的红面读数,记录下来。
(4)后视水准尺红面读数:读取后视尺的红面读数,记录下来。
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即先观测后视尺的黑面和红面,再观测前视尺的黑面和红面。
4、记录与计算(1)记录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水准测量手簿中。
(2)计算高差:分别计算黑面高差和红面高差。
(3)检核计算:计算高差闭合差,并判断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若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进行高差改正和高程计算;若闭合差超限,应重新测量。
5、数据处理(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fh =∑h 测∑h 理,其中∑h 测为实测高差总和,∑h 理为理论高差总和(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水准路线计算得出)。
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记录及计算
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记录
自 至 测 后 下丝 站 尺 上丝 编 后距 号 视距差d 1 2 15 17 1571 1197 1 374 -2 2121 1747 2 374 -1 测 天气 时间 前 下丝 尺 上丝 前距 Σd 5 6 16 18 739 363 376 -2 2196 1821 375 -3 观测者 成象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后 12 前 13 后-前 标尺读数 黑面 3 4 11 1384 551 833 红面 8 7 12 6171 5239 932 6621 6796 -175 K+黑 高差 -红 中数 10 9 13 0 -1 1 0 -1 1 备注
三四等水准
(一)示例表格内幕方格中( (二)测站上计算方法 高差分布:
)内
视距部分4 前 12 2008 后-前 -74
-370
(三) 观测结束后之检查与计算 观测结束后,应全面检查13=11 高差中数14=(11+12±100)/ 并用Σ 15-Σ 16=18(末站)校核 (四)档用但面标尺时,变换仪器水
三四等水准手簿记录与计算方法说明
)示例表格内幕方格中( )内之号码,表示相应的观测读数与计算之次序 )测站上计算方法 高差分布: 10=3+K-8 , 9=4+K-7 K表示标尺黑红面之间之常数差。本例中 K=4.687或4.787 11=3—4 , 12=8-7 13=10-9 校核 视距部分: 15=1-2=后视距离 , 16=5-6=前视距离 17=15-16 18=前站18+17 观测结束后之检查与计算 观测结束后,应全面检查13=11-12±100=10-9检查无误后,用下列计算(校核)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4=(11+12±100)/2=11-13/2=12±100+13/2.此外,应求Σ 15、Σ 16之值, 并用Σ 15-Σ 16=18(末站)校核,无误后算出所测路线总长视距=Σ 15=Σ 16。 )档用但面标尺时,变换仪器水平面后之中丝读数,记入红面8、7栏中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薄
仪器记录表重要问题记载表页数问题摘要处理结果或意见处理者编号记载由某号水准点至某号水准点或与路线页数联测之三角点其它点的往测或反侧(标出图幅分幅线、水准路线、点位号数及路线联测之三角点或其它点)水准观测说明与规范(一)观测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铟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二)设置测站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
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
测站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单位:m)(三)测站观测程序和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a. 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 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c. 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d. 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a. 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 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c. 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d. 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3、一测站的操作程序:a. 首先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cm);b.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四等观测可不读上、下丝读数,直接读距离);c. 照准前视尺黑面,按b款操作;d. 照准前视尺红面,按b款操作,此时只读中丝读数;e. 照准后视尺红面,按d款操作。
使用单排分划的铟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
每测站观测前,首先将概略整平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分划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三等、四等水准测量(教程)
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水准仪,其精度应不低于DS 3型的精度指标。
水准仪望远镜放大倍率应大于30倍,符合水准器的水准管分划值为20’’/2mm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参见表1。
表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观测要求注:表中L 、K 均表示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一、 观测方法三、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除各种限差有所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在每一测站上,首先安置仪器,如超限,则需移动前视尺或水准仪,以满足要求。
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并计入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表2)。
(1)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
(2)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4),下丝(5),上丝(6)。
(3)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7)。
(4) 读取 视尺 面读数:中丝(8)。
测得上述8个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如果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迁站继续施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迁到下一站。
二、测站计算与校核测站上的计算有下面几项(表2)。
1.视距部分(9)= [(1)-(2)] × 100 (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下同)(10)= [(5)-(6)] × 100(11)= (9)-(10) (绝对值不应超过2m)(12)= 本站的(11)+前站的(12)(绝对值不应超过5m)2.高差部分(13) = K1+(3)-(8)(绝对值不应超过2mm)(14) = K2+(4)-(7)(绝对值不应超过2mm)上两式中的K1和K2分别为两水准尺的黑、红面的起点读书差,亦称尺常数或起点差。
表2观测所用双面(黑、红面)水准尺的尺常数为:K1=4.787m、K2=4.687m。
尺常数的作用是检核黑、红面观测读数是否正确。
(16)= (3)-(4)(17)= (8)-(7)(15)=(16)-[(17)±0.100] = (13)-(14)(绝对值不应超过3mm)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787m与4.687m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17)±0.100。
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与计算
任务
❖ 在校园内布设一条四等水准路线,各小组完成外业 观测和数据计算等任务,上交观测手簿和计算成果。
下丝 距
前尺 前
下丝 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1
1197
后1 前2 后-前
1384 6171
后2
前1 2
后-前
后1
前2 3
后-前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上丝
上丝
测站 编号
后尺 后
下丝 距
前尺
下丝
前距
方向 及
尺号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夹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3.观测人员:仪器操作1人、扶尺2人、记录1人。
一、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 4.一测站上水准仪照准双面水准尺的顺序为:
❖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按视距丝、中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按中丝、视距丝读数; ❖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标尺读数 黑面 红面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m)
备 注
视距差d
∑d
1571
0739
后1
1384
6171 0
1197 1
37.4
0363 37.6
前2 后-前
0551 +0833
5239 -1 +0932 +1
+0.8325
-0.2 2121
-0.2 2196
后2
1934
测量教学实习计划与任务(11建工)
测量教学实习计划与任务(11建筑工程)指导教师:袁细兰等实习时间:2012、11.5-11.161、实习目的1)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练测量仪器的操作;2)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和作业程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4)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2、实习任务与要求每4-5人编成一个实习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1)每个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一条四等水准路线;2)每个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一条闭合导线;3)每个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一幅1:500地形图的测绘。
3、计划日程与技术要求4、上交成果小组上交成果与资料:1)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2)角度测量观测手簿;3)碎部测量观测手簿;4)1:500地形图一幅;5)小组实习总结一份(含小组中各人每天出勤及表现、评分)。
个人上交成果与资料:1)四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一份;2)导线坐标计算表一份;3)实习小结一份A、封面----写明实习名称、实习地点、起止日期、班级、组别、姓名。
B、前言---说明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C、内容---实习项目、依据、方法、成果计算精度和检查所发现问题。
D、心得体会---谈出本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和意见建议等等。
5、考查与评分1)成绩评定程序:先评出小组实习成绩,小组内个人成绩以小组成绩为基准评定。
成绩评定方法:小组成绩原则上由队委会(由各小组长及部分班委组成)共同评定;组内个人成绩先由小组民主评议,附在小组实习总结中,然后由指导教师综合个人表现、小组评议及上交资料质量进行评定。
3)凡属下列情况,均以不及格论处:损坏、丢失仪器、工具者;病假(有医院证明)超过实习1/3者;迟到、早退两次以上者;无故(未经指导教师同意)缺勤半天者;出现其它比较严重情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