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高考冲刺:精彩十五天(第9天)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学案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上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7.2直线的方程(一)教案

高二数学上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7.2直线的方程(一)教案

7.2 直线的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二、教材分析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三、活动设计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四、教学过程问题1:直线L过点(1,2) ,斜率为3,那么直线L上任一点满足什么条件?你能得出直线L的方程吗?问题2:假设直线L经过点P1(x1, y1), 且斜率为k,那么L的方程是什么?(一)点斜式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 (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练习1:课本第39~40页1,2(二)斜截式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的方程.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一点(0,b)及直线的斜率k,求直线的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y-b=k(x-0)也就是上面的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什么叫斜截式方程?因为它是由直线的斜率和它在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当k ≠0时,斜截式方程就是直线的表示形式,这样一次函数中k 和b 的几何意义就是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练习2:课本第40页 3例1、 求过点(2, -1)且倾斜角为直线x-3y+4=0 的倾斜角的2倍的直线方程。

《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教学设计

《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和圆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直线和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求解方法。

3.能够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直线和圆的方程并解决相关问题。

4.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直线和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应用。

2.解决一般情况下的直线和圆的方程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直线的方程(1)回顾直线的一般方程Ax+By+C=0,其中A、B、C为常数。

(2)讲解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概念,以及与一般方程的关系。

(3)通过示例演示如何根据直线上的已知点和斜率确定直线的方程。

(4)讲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练习。

2.圆的方程(1)讲解圆的概念、圆心和半径的关系。

(2)介绍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表达形式。

(3)通过相应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标准方程(x-a)^2+(y-b)^2=r^2和(x-a)^2+(y-b)^2=r^2的特点。

(4)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标准方程求解圆的方程。

3.直线和圆的方程应用问题解决(1)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直线和圆的方程。

(2)讲解如何解决直线和圆相交和相切的问题,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方法:1.归纳法: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直线和圆的方程,归纳出直线和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2.演绎法:通过具体实例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解方法。

3.实践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1.教科书教材。

2. PowerPoint课件。

3.讲台、黑板和粉笔。

六、教学评估和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练习题、思考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2.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直线和圆的方程。

高考数学复习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教案

高考数学复习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教案

高考数学复习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复习教案一、知识图谱二、考纲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2)掌握以下知识点: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3)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5)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和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用坐标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7.1 直线的方程教学目的:①知识目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②能力目标:灵活运用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会将斜率公式灵活加以运用。

③情感目标:深刻理解“直”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重点是直线方程的求法,难点是关于倾斜解和斜率的讨论及其运用(如求函数的值域等),学习中要注意1、两个条件确定一条直线,通常利用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或点等的条件来确定,倾斜角确定方向,点确定位置。

2、斜率的变化要与倾斜角的变化结合考虑,即当 时,根据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来确定斜率k 的变化范围。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高考要求及学法指导:高考中对这部分的考查主要是 (1)由直线方程找出斜率与倾斜角;(2)确定斜率或倾斜角的范围;(3)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倾斜角的大小。

使用直线方程时,要注意限制条件;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之间要能熟练进行转化.注意体各种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本节为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之一,单独命题时,以选择题为主,常与圆锥曲线结合考查。

解答直线的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确定直线的斜率、倾斜角时,首先要注意斜率存在的条件,其次要注意倾角的范围. (2)在利用直线的截距式解题时,要注意防止由于“零截距”造成丢解的情况;(3)在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解题时,要注意防止由于“无斜率”,从而造成丢解即应用时一般要分直线有无斜率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讲解:1、求直线的方程:因为确立一条直线需两个独立的条件,所以求直线方程也需两个独立条件,其方法一般有两种:①直接法:直接选用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写出形式适当的直线方程.②待定系数法:先由直线满足的一个条件设出直线方程,方程中含有一待定系数,再由题给的另一条件求出待定系数,最后将求得的系数代入所设方程,即得所求直线方程.概括起来三句话:设方程,求系数,代入。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完整资料).doc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1 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 A )。

A.4π B.54π C.4π或54π D.4π-2、两平行直线2y x =和25y x =+间的距离是( B )A.52C.32D.23、如果直线210ax y ++=与直线20x y +-=互相垂直,那么a 的值等于( D )A.1B.13-C.23- D.2-4、两直线20x +=340y +-=的夹角是()A.030B.060C.090D. 0120 答案:B 解析:2112tan 1k k k k θ-=+5、过点A(3,0),且平行于直线230x y -=的直线方程是 。

答案:2360x y --=6、点(2,5)关于直线0x y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答案:(-5,-2) 【典型例题】 【例1】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

(1) 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它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6。

(2)与直线240x y -+=的夹角为045,且焦点在x 轴上。

解:(1)设直线的方程为13x ya +=-,由题意得1362a -=,4a ∴=±。

当4a =时,直线l 的方程为143x y+=-即34120x y --=。

当4a =-时,直线l 的方程为143x y+=--即34120x y ++=。

(2)直线240x y -+=交x 轴于点(2,0-),可设l 的方程为(2)y k x =+。

由两直线夹角公式有02tan 4512kk-=+,13k ∴=或3k =-。

∴l 的方程为1(2)3y x =+或3(2)y x =-+,即320x y -+=或360x y ++=。

注意:求直线方程时,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适当地选择所求直线的形式,再根据题中其他条件确定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变式1.将直线1y x =+绕它上面一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015,得到的直线方程是。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供稿:中山纪念中学 王家文)【要点与目标】直线的倾斜角和斜角。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两条直线的交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

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法,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6.1 直线方程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基础练习】1、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4π B. 54π C. 4π或54π D. 4π-答案:A2、两平行直线2y x =和25y x =+间的距离是( )A.52C. 32D.2答案:B解析:化成一般式,由平行线距离公式d =3、如果直线210ax y ++=与直线20x y +-=互相垂直,那么a 的值等于( ) A.1 B.13- C.23-D.2-答案:D解析:直线互相垂直,121k k =-4、两直线20x -+=340y +-=的夹角是( )A.030B.060C.090D. 0120 答案:B 解析:2112tan 1k k k k θ-=+5、过点A(3,0),且平行于直线230x y -=的直线方程是 。

答案:2360x y --=6、点(2,5)关于直线0x y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高二数学教案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高二数学教案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材分析本章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直线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本章共需22课时,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供参考):7.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约2课时7.2直线的方程约3课时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约5课时7.4简单的线性规划约3课时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约1课时7.5曲线和方程约3课时7.6圆的方程约3课时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一、内容与要求本章六小节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二部分包括简单的线性规划、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第三部分包括曲线和方程、圆的方程直线和圆都是最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初中几何对直线和圆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初中代数研究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高一数学研究了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直线和圆的方程是以上述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是平面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以及其它曲线方程的基础,也是学习导数、微分、积分等的基础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它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个简单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建立直线的方程,本章首先引入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导出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然后,利用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推导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利用点斜式,推导出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作为以上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介绍了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截距式.指出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介绍了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接着,研究了判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充要条件、两条直线的夹角和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问题作为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介绍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首先通过一个具体问题,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再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一种基本的图象解法,并利用几道例题说明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安排了一个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使学生了解身边实际问题中线性规划的应用在第一部分研究了直线的方程的基础上,第三部分进一步讨论了一般的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概念,并着重研究了求曲线的方程的问题.作为一般曲线的具体例子,介绍了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和参数方程.此外,本章安排了介绍向量与直线、笛卡儿和费马的两个阅读材料本章的重点是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以及圆的方程,这些都是平面解析几何的重要基础知识.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是最基本的曲线方程.直线的方程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讨论圆的方程及其它圆锥曲线方程的基础.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概念,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基本概念,是求曲线的方程和讨论曲线的性质的基础.本章的教学要求有:1.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8.实习作业以线性规划为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本章的特点(一)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本章注意通过教学内容渗透从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数与形是数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但是,在数学的早期发展历史上,人们对数与形的研究是相对独立和隔离的,从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代数学和几何学,直到解析几何学的产生,才使数与形这两个对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本章主要内容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初次接触借助于坐标方法研究图形.教科书注意渗透数形结合这一解析几何学中反映出来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在本章引言中,教科书直接指出:“通过坐标系,把点和点的坐标、曲线和曲线方程联系起来,达到了形与数的结合”.引言中的实际问题都涉及到怎样把形转化为数,又把数转化成形的问题,分别属于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技术等领域,解析几何学的知识是这些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一些参考例题和习题中都注意配备能比较明显体现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在本章的“小结与复习”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的(1)中又再次提出要注意这种重要数学思想.当然,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是通过本章的主要内容为途径来体现的,新教科书直接提出这一思想,使之更加突出.教科书还通过阅读材料进一步介绍这种思想(二)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与《原大纲》比较,《新大纲》在“直线和圆的方程”这部分内容之前增加了简易逻辑、平面向量等新的教学内容,把原位于“直线和圆的方程”这部分内容之后的充要条件移入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中,客观上使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新处理方法的可能例如,在处理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时,为了更好地反映解析几何利用方程讨论曲线性质的基本思想,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用斜截式的斜率和截距表达的充要条件.在给出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概念以后,直接指出,如果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那么点000(,)P x y 在曲线C 上的充要条件是00(,)0f x y =.在讨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时,应用集合观点来描述直线和被直线划分所得的平面区域,并用集合的语言来表达这些点的集合,比较准确和简明.在介绍圆的参数方程时,首先讨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直接得到圆的参数方程,沟通了这一知识与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平面向量”是《新大纲》中新增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直线和圆的方程”与“平面向量”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章比较注意应用向量这一有力的工具来处理有关的内容.例如,在推导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时,过原点作向量,而直线OP 的倾斜角和直线12P P 的倾斜角相等,从而比较简捷地利用正切函数定义求得斜率公式.在讨论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时,利用方向向量和斜率的关系,得到用斜率表达的垂直充要条件.教科书还安排了一个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来帮助学生了解向量在直线问题中的应用(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章的引言就从当今时代广泛应用的计算机技术中所涉及数学知识出发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的重要地位,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本章的引言指出,在科研、工程设计、工艺美术、印刷、广告设计乃至影视艺术等各种领域,都已广泛应用各种计算机软件进行文字、图象的处理和创作.用这些软件,可以画各种多边形和圆等图形,并对这些图形进行各种操作.然后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用计算机能对文字、图形等作各种处理呢?我们怎样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绘制图形的程序呢?这样,从某种角度提出了学习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的意义.当然,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从其他的问题来引入新课本章还安排了“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内容,这是《新大纲》中增加的一个新内容,反映了《新大纲》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的重视.本章在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后,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方法,举例说明了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第7.5节还安排了以线性规划为内容的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主要原因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性课题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活动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把握好本章的教学要求在本章中,对于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和截距式,《新大纲》没有把它们作为一种独立的直线方程形式提出来,教科书只是把它们分别作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的特殊形式给出,对于斜截式,教材只配备少量习题和练习,对于截距式则只是出现一下,让学生能初步了解,没有专门练习和习题再作巩固训练,教学中要掌握好教学要求的度.在讨论两条直线的交点的问题时,不再就直线的一般形式对系数作讨论而得出一系列判定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而仅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的直线方程组的解的情况来判断直线是否相交,如相交,会求出交点坐标.教学时不要拓宽加深.对于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问题,教科书都没有形式化地给出有关概念的定义,不作一般性讨论,而仅以特殊例子加以说明,教学中也不必引入形式化的定义(二)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本章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微分、积分等的基础.因而,要学好整个高中数学,就必须打好本章知识的基础,否则将会给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查漏补缺,打好一个共同的基础,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此外,本章内容又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供了许多可能,教科书也为此提供素材.例如,在一些问题的解答以后,教科书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解题.在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后,提出研究一下用其他方法推导上面的距离公式.教科书安排了两个阅读材料,对本章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数学史实、数学思想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认真阅读和体会,帮助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阅读材料“向量与直线”介绍了把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应用于直线方程,讨论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使学生能复习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加深对直线方程问题的理解.阅读材料“笛卡儿和费马”介绍了解析几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两位数学家笛卡儿和费马在创立这门学科中的主要贡献,并就解析几何的创立对数学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作了介绍.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学生能从中了解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进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三)注意复习相关的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属于平面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研究的对象是直线和圆,属于几何图形,研究方法是坐标法,要综合应用代数、三角函数、平面几何、平面向量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复习相关的知识.尤其是本章中应用平面向量来处理直线的问题较多,如直线的斜率、圆心不在原点的圆的参数方程等问题中都涉及应用向量这一有力工具来处理,教学中要注意复习相关知识四、关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关于直线方程的形式,《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点斜式、两点式、参数式和一般式,原大纲则还有斜截式和截距式.现在以例题形式作为点斜式、两点式的特殊形式保留了斜截式和截距式,一般认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给出了根据一定条件求直线方程的途径,但在具体应用中,由于点斜式和两点式的形式比较原始和复杂,参数比较多,常把它们化为斜截式和一般式;斜截式与初中的一次函数有相同的形式易于互相沟通,形式比较简单,参数有简明的几何意义;截距式的形式比较简明对称,参数意义明显,能为画直线图形提供方便。

高三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系列教案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大纲版

高三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系列教案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大纲版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结构高考能力要求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3.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4.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的概念.高考热点分析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斜率公式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考查的热点.但由于知识的相互渗透,综合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大热门,应当引起特别注意,本章的线性规划内容是新教材中增加的新内容,近年来,在高考中经常考查,但基本上以中易题出现.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的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等.高考复习建议本章的复习首先要注重基础,由于本章的基本公式较多,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又有多种形式,且这些知识在解题中使用频率高,在解题中要求使用很灵活,因此对基本知识、基本题型要掌握好。

求直线方程主要用待定系数法,复习时应注意直线方程各种形式的适用条件;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应特别注意斜率存在和不存在的两种情形。

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体现了坐标法的基本思想,随着高考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考查逐步加强,对坐标法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强,因此,必须透彻理解.既要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程和基本步骤,又能根据方程讨论曲线的性质;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问题与弦长问题以及对称问题都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解决它们主要以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处理;求圆的方程或找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及配方法,应熟练掌握,另外还应注意恰当运用平面几何知识以简化计算.7.1 直线的方程知识要点1.倾斜角: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的倾斜角为0°.倾斜角的范围为_________.斜率:当直线的倾斜角α≠90°时,该直线的斜率即k=tanα;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若x1=x2,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例题讲练【例1】 已知直线(2m 2+m -3)x +(m 2-m )y =4m-1.① 当m =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45°.②当m= 时,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1.③ 当m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23.④ 当m = 时,直线与x 轴平行.⑤当m = 时,直线过原点.【例2】若直线l 过点M(a ,3),N(1,2), (1)求直线l 的斜率和倾斜角; (2)已知]13,133[++-∈a ,求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范围.【例3】 已知△ABC 的顶点分别为A (-3,0),B (9,5),C (3,9),直线l 过点C 且把三角形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求l 的方程.【例4】 已知定点P(6, 4)与直线l 1:y =4x ,过点P 的直线l 与l 1交于第一象限的Q 点,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M .求使△OQM 面积最小的直线l 的方程. 小结归纳1.直线方程是表述直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由斜率公式可导出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解题时具体选取哪一种形式,要根据直线的特点而定.2.待定系数法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之一,用此方法求直线方程,要注意所设方程的适用范围.如:点斜式、斜截式中首先要存在斜率,截距式中横纵截距存在且不为0,两点式的横纵坐标不能相同等(变形后除处).3.在解析几何中,设点而不求,往往是简化计算量的一个重要方法.4.在运用待定数法设出直线的斜率时,就是一种默认斜率存在,若有不存在的情况时,就会出现解题漏洞,此时就要补救:较好的方法是看图,数形结合来找差距.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1. 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 )A2. 设直线ax +by +c =0的倾斜角为α,且sin α+cos α=0,则a 、b 满足 ( ) A .a +b =1 B .a -b =1 C .a +b =0 D .a -b =03. 直线A x +B y +C =0,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则系数A 、B 、C 需满足的条件 ( ) A .A 、B 、C 同号 B .AC<0,BC<0C .C =0,AB< 0D .A =0,BC<04. 设2π<α<π,则直线y =x cos α+m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2π,π) B .(2π,43π)C .(4π,43π)D .(43π,π)5. 已知A(-2,3),B(3,0),直线l 过O(0,0)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23≤k <0 B .k ≤-23或k ≥0C .k ≤0或k ≥23D .0≤k ≤236. 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A|=|PB|,若直线P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PB 的方程为 ( ) A .x +y -5=0 B .2x -y -1=0C .2y -x -4=0D .2x +y -7=0二、填空题7. 直线y =mx +2m +1恒过一定点,则此点的坐标为 .8. 若三点A (2,2),B (a ,0),C (0,b )(ab ≠0),共线x则ba 11+的值等于 . 9. C 是以A(2,3)、B(-1,-2)为端点的线段AB 外一点,且=2,则过C 垂直于AB 的直线方程为 .10.实数x 、y 满足3x -2y -5=0(1≤x ≤3),则xy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三、解答题11.已知两点A(-1,-5),B(3,-2),直线l 的倾斜角是直线AB 的倾斜角的一半,求直线l 的斜率.12.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B (-1,0),C (1,0),2=ACAB ,AB 边上的高1=CD ,求直线AC的斜率.13.直线l 过点M (2,1),且分别交x 轴y 轴的正半轴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1)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当MB MA ⋅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提高训练题14.已知直线l :(a +2)x +(1-2a )y +4-3a =0.(1)求证直线l 经过第三象限;(2)若直线l 不经过第二象限,求a 的取值范围. 15.已知过原点O 的一条直线与函数y =log 8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 作y 轴的平行线与函数y =log 2x 的图象交于C 、D 两点.(1) 证明:C 、D 和原点O 在同一直线上.(2) 当BC 平行于x 轴时,求点A 的坐标.7.2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知识要点 (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________. 1.当直线不平行坐标轴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当直线平行于坐标轴时,可结合图形判定其位置关系.(二)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1.P(x0,y0)到直线A x+B y+C=0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2.直线l1∥l2,且其方程分别为:l1:A x+B y+C1=0 l2:A x+B y+C2=0,则l1与l2的距离为.(三)两条直线的交角公式若直线l1的斜率为k1,l2的斜率为k2,则1.直线l1到l2的角θ满足.2.直线l1与l2所成的角(简称夹角)θ满足.(四)两条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取决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五)五种常用的直线系方程.①过两直线l1和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A1x+B1y +C1+λ(A2x+B2y+C2)=0(不含l2).②与直线y=kx+b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y=kx+m (m≠b).③过定点(x0, y0)的直线系方程为y-y0=k(x-x0)及x=x0.④与A x+B 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设为A x+B y+m=0 (m≠C).⑤与A x+B 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设为B x-A y+C1=0 (AB≠0).例题讲练【例1】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n的值,使:(1) l1与l2相交于点p (m,-1);(2) l1‖l2;(3) 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例2】已知直线l经过两条直线l1:x+2y=0与l2:3x-4y-10=0的交点,且与直线l3:5x-2y+3=0的夹角为4π,求直线l的方程.【例3】直线y=2x是△ABC中∠C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若A、B坐标分别为A(-4,2)、B(3,1),求点C的坐标并判断△ABC的形状.【例4】设点A(-3,5)和B(2,15),在直线l:3x-4y+4=0上找一点p,使PBPA+为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小结归纳1.处理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有关问题时,要注意其满足的条件.如两直线垂直时,有两直线斜率都存在和斜率为O与斜率不存在的两种直线垂直.2.注意数形结合,依据条件画出图形,充分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图形的直观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3.利用直线系方程可少走弯路,使一些问题得到简捷的解法.4.解决对称问题中,若是成中心点对称的,关键是运用中点公式,而对于轴对称问题,一般是转化为求对称点,其关键抓住两点:一是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二是两对称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如例4.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1.已知点M(a、b),若点N与M关于x轴对称,点P 与N关于y轴对称,点P与点Q关于直线x+y=0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A.(a、b) B.(b、a)C.(-a、-b) D.(-b、-a)2.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 -1=0平行,则m的值为()A.0 B.-8C.2 D.103.设a、b、c分别是△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则直线l1:与sin=++⋅cayxA yBbxl⋅-sin:2sin=+C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重合D.相交但不垂直4.若0≤θ≤2π,当点(1,cosθ)到直线x sinθ+y cosθ-1=0的距离是41时,这条直线的斜率为()A.1 B.-1C.23D.-335. 已知直线l 1的方向向量为a =(1,3),直线l 2的方向向量为b =(-1,k ),若直线l 2经过点(0,5),且l 1⊥l 2,则直线l 2的方程为 ( ) A .x +3y -5=0 B .x +3y -15=0C .x -3y +5=0D .x -3y +15=06. 已知两直线l 1:y =x ,l 2:ax -y =0,其中a 为实数,当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在(0,12π)内变动时,a 的取值范围为 ( ) A .(0,1)B .(33,3)C .(33,1)∪(1,3)D .(1,3)二、填空题7. 点P (4cos θ,3sin θ)到直线x +y -6=0的距离的最小值等于 .8. 已知曲线c :y =x 2,则它关于x -y -2=0对称的曲线方程是 .9. 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4,2),P 是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若∠OP A 为锐角,则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10.两条平行直线分别过点A(6,2)和点B(-3,-1),各自绕A 、B 旋转至这两条平行线距离取最大值时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和 .三、解答题11.已知P 是直线l 上的一点,将直线l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0<α<2π),所得直线方程为l 1:3x -y -4=0,若继续绕P 点逆时针方向转2π-α,则得直线l 2的方程为x +2y +1=0,求直线l 的方程.12.一光线从点A (3,2)出发经直线x -y +1=0反射后经过点B (-1,-1).试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13.已知过点A (1,1)且斜率为-m (m >0)的直线l 与x 、y 轴分别交于P 、Q 两点,过P 、Q 作直线2x +y =0的垂线,垂足分别为R 、S ,求四边形PRSQ 的面积的最小值.提高训练题14.过点P(6,8)作两互相垂直的直线PA 、PB 分别交x轴正半轴于A ,y 轴正半轴于B . (1) 求线段AB 中点轨迹的方程.(2) 若S △AOB =S △APB ,求PA 与PB 所在直线的方程. 15.(05年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若拆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求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7.3 线性规划知识要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⑴ 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 x +B y +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 x +B y +C =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不含边界线,不等式A x +B y +C ≥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半平面)包括边界线.⑵ 对于直线A x +B 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x 、y )使得A x +B y +C 的值符号相同.因此,如果直线A x +B y +C =0一侧的点使A x +B y +C>0,另一侧的点就使A x +B y +C<0,所以判定不等式A x +B y +C>0(或A x +B y +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只要在直线A x +B y +C =0的一侧任意取一点(x 0,y 0),将它的坐标代入不等式,如果该点的坐标满足不等式,不等式就表示该点所在一侧的平面区域;如果不满足不等式,就表示这个点所在区域的另一侧平面区域.⑶ 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线性规划⑵ 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 设出所求的未知数;② 列出约束条件(即不等式组);③ 建立目标函数;④ 作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的等值线;⑤ 运用图解法即平行移动目标函数等值线,求出最优解.(有些实际问题应注意其整解性) 例题讲练【例1】 若△ABC 的三个顶点为A(3,-1),B(-1,1),C(1,3),写出△ABC 区域(含边界)表示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例2】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 ⎪⎩⎪⎨⎧≥++≤-+≤--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分别求:⑴ z =2x +y⑵ z =4x -3y⑶ z =x 2-y 2的最大值、最小值?【例3】 某木器厂生产圆桌子和衣柜两种产品,现有两种木料,第一种72立方米,第二种有56立方米,假设生产每种产品都需要用两种木料,生产一张圆桌需用第一种木料0.18立方米,第二种木料0.08立方米,可获利润6元,生产一个衣柜需用第一种木料0.09立方米,第二种0.28立方米,可获利10元,木器厂在现有木料条件下,圆桌和衣柜应各生产多少才能使所获利润最多?【例4】 预算用2000元购买单价为50元桌子和20元的椅子,希望桌子的总数尽可能的多,但椅子的总数不能少于桌子的总数,但不多于桌子数的1.5倍,问桌椅各买多少才合适?小结归纳 1.二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① 直线确定边界;② 特殊点确定区域.2.线性规划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体现,是一种求最值的方法.3.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本节的重难点,求解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而在考虑约束条件时,除数学概念的条件约束外,还要深入其境、考虑实际意义的约束.4.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步骤是在图上完成的,所以作图尽可能精确,图上操作尽可能规范。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案教案主题: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教案目标:1.了解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形式及意义。

2.掌握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包括求直线与圆的交点、条件判断等。

3.能够运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直线方程的基本形式与意义a.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Ax+By+C=0b.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 = kx + b,斜率k和截距b的意义c.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₁=k(x-x₁),点斜式与斜截式的转换2.圆的方程的基本形式与意义a.圆的标准方程:(x-a)²+(y-b)²=r²,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rb.圆的一般方程:x²+y²+Dx+Ey+F=0,圆心坐标为(-D/2,-E/2)、半径为√(D²+E²-4F)/23.直线与圆的交点的求解a.直线与圆联立方程求解: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到二次方程,求解交点坐标。

4.条件判断a.判断直线和圆的关系: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判断二次方程的解情况。

b.判断直线是否与圆相切、相交或相离。

5.应用实例分析与解决a.实际问题的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的方程,并解决问题。

b.计算过程的解释:解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以增强学生对于问题求解思路的理解。

教学步骤:导入与引导:1.出示一个直线和一个圆的图形,询问学生如何表示直线和圆的方程。

2.引导学生回顾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和圆的两种形式,并讲解各个形式的意义。

知识讲解与归纳:3.讲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斜截式和点斜式的含义,并分别以实例进行演示。

4.讲解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含义,并以实例进行演示。

知识运用与练习:5.分组进行讨论,给出一个直线方程和一个圆的方程,要求求解直线与圆的交点。

6.学生自主运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进行计算,掌握求解直线与圆交点的方法。

7.组织学生进行条件判断练习,判断直线与圆的关系(相切、相交、相离)。

高二数学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同步辅导教材

高二数学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同步辅导教材

高二数学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同步辅导教材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1、本章让学生初步接触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在坐标系这个工具之下,理解形与数(方程)的对应关系。

从形到数,给出了两个最基本图形直线和圆对应的方程,在此基础上,将图形的几何位置关系研究通过数的知识来解决,如两条直线平行及垂直的关系,反映在它们对应的方程的系数关系上。

从数到形,在二元一次方程(等量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用这个几何意义解决一类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

以形助数的思想,既可以理解为解析几何的运用(方程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又可以理解为是对解析几何的补充。

从而说明了数和形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2、倾斜角和斜率是描述直线方向的两个重要参数。

倾斜角是区间角[0,π),倾斜角与斜率之间是正切函数的关系,斜率k∈(-∞,+∞)。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中,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都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从几何条件看,主要是两种条件:两点及点斜。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偏重于数,说明什么的二元方程与直线对应。

求直线方程主要用待定系数法,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形式,若选择k作为参数,应注意其不存在的情形。

含参数的直线方程为直线系,直线系的特征无非是两种:平行直线系与旋转直线系。

3、在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对应的基础上,借助于分类讨论的思想,课本介绍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利用它可以解决用数的方法(单调性及基本不等式)所不能解决的一类二元函数问题。

作为这类二元函数的模型,课本介绍了《运筹学》中的重要分支简单线性规划,体现了学实用数字的新教材理念。

4、圆是一种简单的图形,通过圆的学习,一方面体会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在圆的解题过程中大量运用圆的几何性质,揭示了数与形的紧密联系。

5、本章主要方法:坐标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向量法;本章主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消元思想,分类讨论。

三、典型例题例1、点A(1,0)到直线l的距离为2,点B(-4,0)到l的距离为3,求l的条数。

高三数学高考复习必备精品教案直线圆的方程

高三数学高考复习必备精品教案直线圆的方程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直线、圆的方程一.【课标要求】1.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详细图形,探究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究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2.圆与方程回忆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究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二.【命题走向】直线方程考察的重点是直线方程的特征值〔主要是直线的斜率、截距〕有关问题,可与三角知识联络;圆的方程,从轨迹角度讲,可以成为解答题,尤其是参数问题,在对参数的讨论中确定圆的方程。

预测2021年对本讲的考察是:〔1〕2道选择或者者填空,解答题多与其他知识结合考察,本讲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考察也会是一个出题方向;〔2〕热点问题是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几种方程形式和求圆的方程三.【要点精讲】1.倾斜角: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范围为[)π,0。

2.斜率:当直线的倾斜角不是900时,那么称其正切值为该直线的斜率,即k=tanα;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tan 1212x x y y --=α〔假设x1=x2,那么直线p1p2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0〕。

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

确定直线方程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的适用范围。

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或者者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平行或者者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及过原点的直线。

5.圆的方程圆心为),(b a C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0()()(222>=-+-r r b y a x 。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教案标题:直线与圆的方程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线和圆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表示方法。

3. 学生能够应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教案大纲: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圆的定义,并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展示一些直线和圆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直线的方程(15分钟)1. 介绍直线的一般方程形式:Ax + By + C = 0,并解释各项的含义。

2. 借助实例,演示如何由给定条件确定直线的方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计算斜率等方法确定直线的方程。

三、圆的方程(15分钟)1. 介绍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 - a)² + (y - b)² = r²,并解释各项的含义。

2. 借助实例,演示如何由给定条件确定圆的方程。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图形、计算半径等方法确定圆的方程。

四、直线与圆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2. 介绍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求解的方法。

3.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通过联立方程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五、综合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他们综合运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直线和圆的方程表示方法及应用。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案评估:1. 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掌握情况。

2. 综合应用问题,评估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直线和圆的示意图。

2. 相关练习题和答案。

3. 拓展问题的参考资料。

教学方法:1. 提问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演示与实例: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方程的确定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章直线与圆方程(小结)教案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章直线与圆方程(小结)教案

2019-2020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章直线与圆方程(小结)教案一.基础训练:1.点在直线上,为原点,则的最小值是 ( ) 22.过点,且横纵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 ( ) 1条 2条 3条 4条 3.圆与轴交于两点,圆心为,若,则( ) 84.若圆222(3)(5)(0)x y r r -++=>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距离等于,则半径取值范围是 ( )5.直线与直线的交点为,则过点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满足38150536025100x y x y x y ++≥⎧⎪+-≤⎨⎪-+≥⎩,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二.例题分析:例1.过点作直线交轴,轴的正向于两点;(为坐标原点) (1)当面积为个平方单位时,求直线的方程;(2)当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 (3)当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

例2.设圆满足:①截轴所得弦长为2;②被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在满足条件①、②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

例3.设正方形(顺时针排列)的外接圆方程为,点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求外接圆圆心点的坐标及正方形对角线的斜率;(2)如果在轴上方的两点在一条以原点为顶点,以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求此抛物线的方程及直线的方程;(3)如果的外接圆半径为,在轴上方的两点在一条以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求此抛物线的方程及直线的方程。

三.课后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1.若方程22(62)(352)10a a x a a y a --+-++-=表示平行于轴的直线,则( ) 或 1 不存在2.将直线绕着它与轴的交点逆时针旋转的角后,在轴上的截距是( )3.是任意的实数,若在曲线上,则点也在曲线上,那么曲线的几何特征是 (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对称4.过点任意的作一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于点,设点是有向线段的内分点,且,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 )5.如果实数满足不等式,那么的最大值是 ( )6.过点作直线交圆于两点,则 。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案

直线和圆的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概念;(2)掌握直线的斜截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的求法;(3)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求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圆的方程;(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直线和圆的方程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合作精神;(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直线的方程(1)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3)直线的截距式方程;(4)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 圆的方程(1)圆的方程的基本概念;(2)圆的标准方程;(3)圆的一般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概念;(2)直线的斜截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的求法;(3)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求法。

2. 教学难点:(1)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求法;(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圆的方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新课:(1)讲解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直线的斜截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的求法;(2)讲解圆的方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求法。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直线和圆的方程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2. 查找生活中与直线和圆相关的实例,分析其方程的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练习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数形结合:通过图形展示直线和圆的方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方程的含义和应用。

2.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圆的方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教案

直线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教案引言直线与圆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概念,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与圆的方程,并学习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判断点在直线上的方法问题描述在直角坐标系中,给定直线的方程为2x−3y=6,判断点P(4,−2)是否在直线上。

解题思路要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可以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若等式成立,则点在直线上。

具体步骤如下:1.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2 \\cdot 4 - 3 \\cdot (-2) = 6$。

2.计算等式左边的值:8+6=14。

3.判断等式是否成立:14=14,因此点P(4,−2)在直线2x−3y=6上。

结论点P(4,−2)在直线2x−3y=6上。

例题2:求直线与圆的交点问题描述在直角坐标系中,给定圆的方程为x2+y2=25,直线的方程为y=2x+1,求直线与圆的交点。

解题思路要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可以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交点的坐标。

具体步骤如下:1.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圆的方程:x2+(2x+1)2=25。

2.化简方程:x2+4x2+4x+1=25。

3.组合同类项:5x2+4x−24=0。

4.求解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或二次方程公式求解方程5x2+4x−24=0,得到x1=2和x2=−2.4。

5.将x的值代入直线的方程,求解y的值:$y = 2 \\cdot 2 + 1 = 5$ 和$y = 2 \\cdot (-2.4) + 1 = -3.8$。

6.得到两个交点的坐标:交点1为P1(2,5),交点2为P2(−2.4,−3.8)。

结论直线y=2x+1与圆x2+y2=25相交于两个点,分别为点P1(2,5)和P2(−2.4,−3.8)。

例题3:利用圆的方程求解实际问题问题描述一个游乐场的中央有一座圆形喷泉,喷泉周围有一圈供游客休息坐椅的位置。

已知坐椅到喷泉的距离为10米,并且坐椅到喷泉的连线垂直于坐椅到游乐场中心的半径。

高三数学教学案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高三数学教学案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第一课时直线的基本形式和基本量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直线特征量(倾斜角、斜率、截矩、方向向量)知识点两点间连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基本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矩式、一般式)重点;求直线的特征量及直线方程1、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1)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2)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0;π);()(3)直线斜率的范围是(-∞;+∞);()(4)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的倾斜角相等()2、经过点(2;1);且方向向量为v=(3,1-)的直线t的点斜式方程是____________;斜截式方程是____________;倾斜角是____________;经过两点(1-;8)和(4;2-)的直线l的两点式方程是____________;截矩式方程是_________;一般式方程是__________.3、过点A(3;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矩相等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4、设R∈θ;则直线013sin=+-yxθ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例1、已知直线l过点A(2;1);B(m;2).(1)求直线l的方程.(2)求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例2、经过点)1,1(-M的直线l分别与直线012=+-yx和063=-+yx相交于A、B两点;若M分AB之比为2;1;求直线l的方程.例3、过点P(2;1)作直线l交x、y轴正半轴于A、B两点;当|PA|·|PB|取到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直线ab ay bx =+(0,0<<b a )的倾斜角是___________.2、)(5)12()32(22R m m y m m x m m ∈+=-++--是直线l 方程;其倾斜角为︒45;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__.3、直线x ·αcos +23+y =0的倾斜角范围是____________.4、过点A (1;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矩相等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5、直线2+=ax y 与)4,1(A ;)1,3(B 两点确定的线段相交;则∈a ____________.6、函数]1,1[,1-∈+=x ax y 的函数值有正有负;则∈a ___________.7、如果直线l 按x 轴负方向平移三个单位;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那么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8、一直线经过点P (3;2);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求直线1l 的方程;(1)倾斜角是直线2l ;034=+-y x 的倾斜角的2倍.(2)某直线被1l 、2l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在坐标原点;求这条直线的方程.9、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34()21()2(=-+-++m y m x m ;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直线必过定点M ;(2)过点M 引直线1l ;使它与两坐标轴的负半轴所围成的三解形面积最小;求1l 的方程.10、(选做题)已知长方形四个顶点A (0;0);B (2;0);C (2;1)和D (0;1);一质点从AB 的中点0P 沿与AB 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P 1后;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P 2;3P 和4P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4P 的坐标为(0,4x )若124<<x ;则θtan 的范围是( )A .)1,31(B .)32,31(C .)21,52(D .(32,52)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第二课时 直线的相互关系(一)1、掌握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2、能根据直线方程判定两直线位置关系;3、熟练求解两直线的夹角;交点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斜截式、一般式)知识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夹角及到角公式 1、直线1l ;06=++my x 和2l ;023)2(=++-m y x m ;当m=_______时;1l ∥2l ;当m=_______时;1l ⊥2l ;当m=_______时;1l 与2l 相交;当m=_______时;1l 与2l 重合. 2、直线073=-+y x 和02=--y kx 与x 轴、y 轴正方向所围成的四边形有外接圆;则k 为( ) A . 3-B .6C .6-D .3 3、已知一直线经过点(1;2);并且与点(2;3)和(0;5-)的距离相等;则直线方程为_________. 4、直线1=+y x 到直线1cos sin =+θθy x (24πθπ<<)的角是_________.例1、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1243=-+y x ;按下列条件分别求直线l '的方程;(1)l '与l 平行且过点(1-;3);(2)l '与l 垂直且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例2、等腰三角形一腰所在直线1l 的方程是022=--y x ;底边所在直线2l 的方程是01=-+y x ;点(2-;0)在另一腰上;求该腰所在直线3l 的方程.例3、已知△ABC 的顶点A(3;1-);AB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59106=-+y x ;∠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104=+-y x ;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例4、直线l 过点(1;0);且被两平行直线063=-+y x 和033=++y x 所截得的线段长为9;求直线l 的方程.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若两条直线062=++y ax 与0)1()1(2=-+-+a y a x 平行且不重合;则a 的______. 2、已知1l ;033=-+y x 和直线2l ;01=+x ;则1l 到2l 的角是 ______________. 3、设a 、b 、c 分别是△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长;则直线A sin ·0=++c ay x 与B bx sin -·0sin =+C y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4、使三条直线44=+y x ;0=+y mx ;432=+-ny x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实数m 的值最多有_______个.5、若曲线||x a y =与)0(>+=a a x y 有两个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6、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BC 所在直线方程为;062=--y x ;顶点A 的坐标是(0;6);则斜边AB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直角边AC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7、直线1l ;0111=++y b x a 和直线2l ;0122=++y b x a 的交点为(2;3);则过两点),(111b a θ;),(222b a θ;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8、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直线022=+-y x 和01=++y x 的交点;正方形一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53=-+y x ;求其他三边的方程.9、x y 2=是△ABC 中∠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已知)2,4(-A ;)1,3(B ;求点C 的坐标;并判断△ABC 的形状.10、已知直线1l ;08=++n y mx 和直线2l ;012=-+my x 互相平行;求过点(m ;n )与1l 、2l 垂直并且被1l ;2l 截得的弦长为5的直线方程.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第三课时 直线的相互关系(二)掌握利用点点、点线、线线的位置关系处理对称问题;直线相互位置关系的应用. 1、点A )(、y x 关于直线0=++c y x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关于直线0=+-c y x 的对称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曲线0),(=y x f 关于直线0=++c y x 的对称曲线为___________;关于直线0=+-c y x 的对称曲线为___________.2、已知1l ;053=-+y x ;过原点关于1l 的对称点作2l 、3l ;使得1l 、2l 、3l 围成等边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3、已知两点A(8;6)、B(4-;0);在直线l ;023=+-y x 上有一点P ;使得||||PA PB -最大;则P 点坐标为_________.4、直线1l 经过点A(3;0);直线2l 经过点B(0;4);且1l ∥2l ;用d 表示1l 和2l 间的距离;则( ) A . d ≥5 B .3≤d ≤5 C .0≤d ≤5 D .0<d ≤55、已知a 、b 、c 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若点(m 、n )在直线02=++c byax 上;则22n 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例1、已知直线1l 和2l 关于直线l ;0122=+-y x 对称;若1l 的方程为0123=+-y x ;求2l 的方程.例2、已知直线l ;03=+-y x ;一光线从点A(1;2)处射向x 轴上一点B ;又从B 点反射到l 上一点C ;最后又从C 点反射回A 点.(1)试判断由此得到的△ABC 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2)依你的判断;认为是无限个时;求出所有这样的△ABC 的面积中的最小值;认为是有限个时求出这样的线段BC 的方程.例3、如图所示;一载着重危病人的火车从O 地出发;沿射线OA 行驶;其中31tan =α;在距离O 地a 5(a 为正数)公里北偏东β角的N 处住有一位医学专家;其中53sin =β;现110指挥部紧急征调离O 地正东p 公里的B 处的救护车赶往N 处载上医学专家全速追赶乘有重危病人的火车;并在C 处相遇;经测算当两车行驶的路线与OB 围成的三角形OBC 面积S 最小时;抢求最及时; (1)求S 关于p 的函数关系; (2)当p 为何值时;抢救最及时.东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459122+-++-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2、入射光沿直线032=+-y x 射向直线l ;x y =;被直线l 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12+=x y 关于点(2;1)对称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4、直线1l ;05=++my x 与2l ;0=++p ny x 关于y 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5、),(111y x P ;),(222y x P 不在直线l ;0=++C By Ax 上;且l 交直线1P 2P 于点P ;则P 分有向线段21P P 的比为( )A .CBy Ax CBy Ax ++++2211B .CBy Ax C By Ax ++++-2211C .CBy Ax CBy Ax ++++1122D .CBy Ax CBy Ax ++++-112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a )、B(0;b )且0>>b 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 ;使∠ACB 最大;则C 点坐标________________.7、已知点P 到两个定点)0,1(-M 、)0,1(N 距离的比为2;点N 到直线PM 的距离为1.求直线PN 的方程.8、已知)2,0(∈a ;直线1l ;0422=+--a y ax 和直线2l ;022222=---+y a y a x 与坐标轴围成一个四边形;要使此四边形的面积最小;求a 的值.9、已知数列}{n a 是公差0≠d 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1)求证;点)1,1(11S P ;)2,2(22SP ……),2(nS P n n 在同一条直线1l 上. (2)若过点),1(11a M ;),2(22a M 的直线为2l ;1l 、2l 的夹角为α;求证;42tan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四课时 线性规划(一)1、了解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掌握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步骤;(1)列表、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2)设出相关变量建立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 (3)画出可行域;(4)找出最优解; (5)回答实际问题 1、点(t ,2-)在直线0632=+-y x 的上方;则实数∈t ___________.2、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平面区域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是_________________.3、已知x 、y 满足⎩⎨⎧≤+≤+8282y x y x ;目标函数y x z +=3;当x =_________;y=________时;z 最大值为_________;若又N x ∈且N y ∈;则x =_________;y=__________时;z 最大值为________.4、已知集合{}1|||||),(≤+=y x y x A ;集合{}0))((|),(≤+-=x y x y y x B ;B A M⋂=;则M 的面积是_________.例1、某工厂制造甲、乙两种产品;已知制造甲产品1kg 要用煤9吨;用电力4kw ;劳力(按工作日计算)3个;制造乙产品1kg 要用煤4吨;电力5kw ;劳力10个;又知制成甲产品1kg 可获利7万元;制成乙产品1kg 可获利12万元;现在工厂只有煤360吨;电力200kw ;劳力300个;在这种条件下应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多少千克;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例2、某人承揽一项业务;需做文字标牌4个;绘画标牌6个;现有两种规格原料;甲种规格每张3㎡;可做文字标牌1个;绘画标牌2个;乙种规格每张2㎡;可做文字标牌2个;绘画标牌1个;求两种规格的原料各用多少张;才能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例3、某工厂加工零件;要在长度为400cm 的圆钢上截取长度为61cm 和51cm 的甲、乙两种规格的圆钢;怎样截取才能使余料为最少?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点(3;1)和(4-;6)在直线023=+-a y x 的两侧;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函数13)(+=x x f ;若a x f <-4)(成立的充分条件是b x <-|1|(b a ,≥0)画出满足关系的点),(b a 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的区域.3、三个点)1,1(P 、)2,2(Q 、)1,0(-R 中;落在由方程1|1||1|=-+-y x 确定的曲线所围成区域中的个数有____________.4、画出0)3)(12(<-++-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5、实系数方程022=++b ax x 的一个根大于0且小于1;另一个根大于1且小于2;则12--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6、已知函数c ax x f -=2)(满足1)1(4-≤≤-f ;5)2(1≤≤-f ;求)3(f 的取值范围.7、已知甲、乙两煤矿的日产量分别是200吨和100吨;两矿生产的煤需经1A 、2A ;车站运往外地;若1A 、2A 两车站分别最多只能接受160吨.已知甲、乙两矿运往1A 、2A 车8、某工厂的一个车间生产某种产品;其成本为每千克27元;售价为每千克50元.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每千克新产品产生出3的污水;污水有两种排放方式;其一是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其二是直接排入河流.若污水处理厂每小时最大处理能力是3;处理成本为5元/m 3,而且只能净化污水的85%;未净化的污水仍排入河流;环保部门对排入河流的污水收费标准是元/m 3;根据环保要求该车间每小时最多允许排入河流中的污水是3.试问;该车间应选择怎样的生产与排污方案;使其净收益最大.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第五课时 线性规划(二)线性规划的灵活运用. 1、给出平面区域如图;如果目标函数)0(>-=a y ax z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那么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2、01)12(<+-+y a ax 表直线01)12(=+-+y a ax 的下方;则∈a ___________.3、x 、y 满足⎪⎩⎪⎨⎧≥-≥≥001y x y x ;则x y w 1-=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4、08285622=-+-+-yx y xy x 的图象与x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例1、已知⎪⎩⎪⎨⎧≤--≤--≥+-033022042y x y x y x ;试求22)1()1(+++y x 的最大、最小值.例2、设x 、y 满足41≤+≤y x 和|32|2-≥+x y . (1)求点(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2)设1->a ;在(1)所确定的区域里;求函数ax y y 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3、长江三峡电厂4台机组发电;每台机组日最大发电量为0.168亿度;每度电输送成本为0.32元;与此同时长江葛州坝电厂有8台机组发电;每台机组日最大发电量为0.12亿度;每度电输送成本为0.35元;由于高温和工业生产;江浙地区用电量增大;日增需求量至少为1.35亿度.(1)设电力调度总指挥安排三峡电厂有x 台机组发电;葛州坝电厂有y 台机组发电;输送江浙地区以填补电力缺口;长江电力公司输送成本为z 亿元;写出x 、y 应满足的条件及z 与x 、y 间的函数关系式;(2)假设你是长江电力公司总经理;为使公司电力输送成本最小;每天如何安排两大电厂的机组数;才可以满足江浙地区用电日增需求量.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0()1()1(242222r r y x y y x xy ;则=min r ___________.2、实数x 、y 满足条件⎪⎩⎪⎨⎧≤≤≥-+12022y x y x ;则5243-+=y x z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3、设)21,1(=OM ;)1,0(=ON ;则满足条件0≤OM OP ·≤1;0≤ON OP ·≤1的动点P 的变动范围是(画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到点)5,4(-P 的距离大于2且小于3的整点共___________个;将这些点按到原点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分别记为点⋯⋯321,,P P P ;则点7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5、4枝郁金香与5枝丁香价格和小于22元;而6枝郁金香与3枝丁香价格之和大于24元;则2枝郁金香与3枝丁香的价格比较结果( )A .2枝郁金香贵B .3枝丁香贵C .相同D .不定6、设实数x 、y 满足1)1(22=-+y x ;当0≥++c y x 时;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7、方程036=++-+k y x y x 仅表示一条直线;则∈k ______________.8、已知点),(y x 是区域||||y x +≤1内的动点;求)0(>-a y a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9、设直线l 过点(0;2);其方向向量为a ;向量)5cos ,5(sinππ=b ;向量)5sin ,5(cos ππ-=c π158tan·=ca ;求直线l 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冲刺数学:精彩十五天回顾2009年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无不体现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充分重视到难度适中,区分出不同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或效果不同,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

几乎所有的试卷,都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遵照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从大纲课标、考纲回归到课本,这是考前每一位高三学生的必经之路。

为此,我们重点关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与主要思想方法四大内容,在高考前15天,引领高三学子,每天温习一个章节的双基知识,期待在相应的思想方法上有更多的历练和提升。

2010届高三冲刺数学:精彩十五天第9天——5月28日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一、考试内容: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3.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4.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5.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二、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 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 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

理解圆的参数方程.三、知识要点及重要思想方法:(一)直线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其中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0παα ≤≤.注:①当 90=α或12x x =时,直线l 垂直于x 轴,它的斜率不存在.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0(),0,(b a ,即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0,0(,≠≠b a b a 时,直线方程是:1=+by a x . 注:若232--=x y 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232--=x y ,但若 )0(232≥--=x x y 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b kx y +=,当b k ,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b k ,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b 为定植,k 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b )的直线束.②当k 为定值,b 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3. ⑴两条直线平行:1l ∥212k k l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1l 和2l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②在1l 和2l 的斜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21,l l ,它们在y 轴上的纵截距是21,b b ,则1l ∥212k k l =⇔,且21b b ≠或21,l l 的斜率均不存在,即2121A B B A =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21C C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21,l l 的倾斜角为21,αα则1l ∥212αα=⇔l .⑵两条直线垂直: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①设两条直线1l 和2l 的斜率分别为1k 和2k ,则有12121-=⇔⊥k k l l 这里的前提是21,l l 的斜率都存在.②0121=⇔⊥k l l ,且2l 的斜率不存在或02=k ,且1l 的斜率不存在.(即01221=+B A B A 是垂直的充要条件)4.直线的交角:⑴直线1l 到2l 的角(方向角);直线1l 到2l 的角,是指直线1l 绕交点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2l 重合时所转动的角θ,它的范围是),0(π,当 90≠θ时21121tan k k k k +-=θ. ⑵两条相交直线1l 与2l 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1l 与2l 的夹角,是指由1l 与2l 相交所成的 四个角中最小的正角θ,又称为1l 和2l 所成的角,它的取值范围是 ⎝⎛⎥⎦⎤2,0π,当 90≠θ,则有21121t an k k k k +-=θ. 5.过两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λλ(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为参数,0222=++C y B x A 不包括在内)6.点到直线的距离: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设点),(00y x P ,直线P C By Ax l ,0:=++到l 的距离为d , 则有2200B A C By Ax d +++=.注:1.两点P 1(x 1,y 1)、P 2(x 2,y 2)的距离公式:21221221)()(||y y x x P P -+-=.特例:点P(x,y)到原点O 的距离:||OP =2.定比分点坐标分式。

若点P(x,y)分有向线段1212PP PP PP λλ=所成的比为即,其中 P 1(x 1,y 1),P 2(x 2,y 2).则 λλλλ++=++=1,12121y y y x x x 特例,中点坐标公式;重要结论,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3.直线的倾斜角(0°≤α<180°=、斜率:αtan =k 4.过两点1212222111),(),,(x x y y k y x P y x P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12()x x ≠ 当2121,y y x x ≠=(即直线和x 轴垂直)时,直线的倾斜角α=︒90,没有斜率⑵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设两条平行直线 )(0:,0:212211C C C By Ax l C By Ax l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则有2221B A C C d +-=.注:直线系方程1.与直线:A x +B y +C= 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A x +B y +m =0.( m ∊R, C ≠m ).2.与直线:A x +B y +C=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B x -A y +m =0.( m ∊R)3.过定点(x 1,y 1)的直线系方程是: A(x -x 1)+B(y -y 1)=0 (A,B 不全为0)4.过直线l 1、l 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 1x +B 1y +C 1)+λ( A 2x +B 2y +C 2)=0 (λ∊R) 注:该 直线系不含l 2.5.关于点对称和关于某直线对称:⑴关于点对称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直线,且这个点到两直线的距离相等.⑵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条直线性质: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对称直线也平行,且两直线到 对称直线距离相等.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对称直线必过两条直线的交点,且对称直线为两直线夹角的角平 分线.⑶点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用中点表示两对称点,则中点在对称直线上(方程①),过两 对称点的直线方程与对称直线方程垂直(方程②)①②可解得所求对称点.注:①曲线、直线关于一直线(b x y +±=)对称的解法:y 换x ,x 换y. 例:曲线f (x ,y )=0关于直线y =x –2对称曲线方程是f (y +2 ,x –2)=0.②曲线C: f (x ,y )=0关于点(a ,b)的对称曲线方程是f (a – x , 2b – y )=0.(二)圆的方程.1. ⑴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上的 与一个二元方程0),(=y x f 的实数 建立了如下关系:①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②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⑵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实质上是曲线上任一点),(y x M 其坐标与方程0),(=y x f 的一种关系,曲线上任一点),(y x 是方程0),(=y x f 的解;反过来,满足方程0),(=y x f 的解所对应的点是曲线上的点.注:如果曲线C 的方程是f(x ,y)=0,那么点P 0(x 0 ,y)线C 上的充要条件是f(x 0 ,y 0)=02. 圆的标准方程:以点),(b a 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222)()(r b y a x =-+-.特例: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是:222r y x =+.注:特殊圆的方程:①与轴相切的圆方程222)()(b b y a x =±+- )],(),(,[b a b a b r -=或圆心 ②与y 轴相切的圆方程222)()(a b y a x =-+± )],(),(,[b a b a a r -=或圆心③与轴y 轴都相切的圆方程222)()(a a y a x =±+± )],(,[a a a r ±±=圆心3.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当0422 F E D -+时,方程表示一个圆,其中圆心⎪⎭⎫ ⎝⎛--2,2E D C ,半径2422F E D r -+=. 当0422=-+F E D 时,方程表示一个点⎪⎭⎫ ⎝⎛--2,2E D . 当0422F E D -+时,方程无图形(称虚圆).注:①圆的参数方程:⎩⎨⎧+=+=θθsin cos r b y r a x (θ为参数). 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0=B 且0≠=C A 且0422 AF E D -+.③圆的直径或方程:已知0))(())((),(),(21212211=--+--⇒y y y y x x x x y x B y x A (用向量可征).4.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给定点),(00y x M 及圆222)()(:r b y a x C =-+-.①M 在圆C 内22020)()(r b y a x -+-⇔②M 在圆C 上22020)()r b y a x =-+-⇔(③M 在圆C 外22020)()(r b y a x -+-⇔5.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圆C :)0()()(222 r r b y a x =-+-; 直线l :)0(022≠+=++B A C By Ax ;圆心),(b a C 到直线l 的距离22B A C Bb Aa d +++=.①r d =时,l 与C 相切;附:若两圆相切,则⇒⎪⎩⎪⎨⎧=++++=++++002222211122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相减为公切线方程.②r d 时,l 与C 相交;附:公共弦方程:设 有两个交点,则其公共弦方程为0)()()(212121=-+-+-F F y E E x D D .③r d 时,l 与C 相离.附:若两圆相离,则⇒⎪⎩⎪⎨⎧=++++=++++0022********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相减为圆心21O O 的连线的中与线方程. 由代数特征判断:方程组⎪⎩⎪⎨⎧=++=-+-0)()(222C Bx Ax r b y a x 用代入法,得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则:l ⇔=∆0与C 相切;l ⇔∆0 与C 相交;l ⇔∆0 与C 相离.注:若两圆为同心圆则011122=++++F y E x D y x ,022222=++++F y E x D y x 相减,不表示直线.6. 圆的切线方程:圆222r y x =+的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是r k kx y 21+±=过圆022=++++F Ey Dx y x上一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0220000=++++++F y y E x x D y y x x . ①一般方程若点(x 0 ,y 0)在圆上,则(x – a)(x 0 – a)+(y – b)(y 0 – b)=R 2. 特别地,过圆222r y x =+上一点),(00y x P 的切线方程为200r y y x x =+.②若点(x 0 ,y 0)不在圆上,圆心为(a,b)则⎪⎩⎪⎨⎧+---=-=-1)()(2110101R x a k y b R x x k y y , 联立求出⇒k 切线方程.7. 求切点弦方程:方法是构造图,则切点弦方程即转化为公共弦方程. 如图:ABCD 四类共圆. 已知O Θ的方程022=++++F Ey Dx y x …① 又以ABCD 为圆为方程为2))(())((k b x y y a x x x A A =--+--…②4)()(222b y a x R A A -+-=…③,所以BC 的方程即③代②,①②相切即为所求.(三)曲线和方程1. 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和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纯粹性);2) 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完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