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思品课活起来[论文]
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知”是基础,“行”是目的,而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把学习道德观念转化为行为准则,形成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拘一法,贵在得法。
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
”从这一角度考察,我们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角色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
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
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
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
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论文
浅谈如何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政治课上老师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政治课枯燥、乏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那么怎样才能让枯燥的政治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
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热点导入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鱼龙混杂、令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2.疑点导入实践证明,疑点、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摆正观点。
3.材料导入材料不仅源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搜集。
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
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思维,还权于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容器”,进行强行灌输。
而要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
思想政治课中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思想政治课中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所以,有效课堂中必须体现学生的全身心的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所以,只有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口、动脑、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让学生动口(一)说一说说既可以锻炼学生口才、胆量、能力,而且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在教学实践中,我安排了课前“3分钟演讲”的活动。
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
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说的内容,无论是新闻还是故事、案例,一定要与教学相关,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这样的“说”才能使课堂的“活”真正有意义。
(二)读一读“读”是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
我在此说的读,主要是让学生做到提前预习。
如:在课堂上让学生默读或朗读思想政治课课文内容,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信息进行储存,有利于在第一时间就建立知识框架,从而使教学能较为顺利地展开。
如果长时间的坚持,就能形成读书的好习惯。
当然,让学生去读的时候,教师最好先指出阅读目标,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这也是本校“10+20+10”中的第一环节,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十分钟的预习,通过读书、查找、讨论的方式,找出已知和未知,充分活跃了课堂气氛(三)议一议由于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问题,会形成不同的观点。
“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高效课堂是学校和老师们一直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
一、让学生动起来1、让他想动。
传统的课堂主宰者是教师,主讲者是教师,学生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牛,老师让他上那儿,他就上那儿,不管那儿的“草”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所以这样一来,很多“牛”对前面的“草”早已索然无味了。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兴趣盎然,让他们自己想找“草”和吃“草”。
一是创设情景性问题,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愿望;二是开展学习竞争,在竞争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运用谜语、故事创设情境。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和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媒体、插图和教具的作用,因为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些办法让学生产生兴趣,刺激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
2、让他愿动。
想是行动的最初的意识,愿是行动的动力支持。
我认为我们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积极性,甚至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地完善自我,以达到教学的初衷。
作为教师要创造一种互爱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用适当的机时机,与学生交流,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感觉轻松、自然,只有他们没有压力,才会乐于学习。
教师要低下身子,与学生多沟通,帮助他们,多抽时间回答他们的问题,跟他们交朋友。
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爱,对学习的爱。
教学中一定要平等,不要所谓的量才施教,要一视同仁,面向全体,不能偏爱一部分人,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闻不问。
想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展示自己,都能有点成就感。
这样的课堂谁不愿动呢?3、让他敢动。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
1、赞许。
很正常,学生的学习总希望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赞许,他们就会在进步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觉,从而有了强烈的好知心和攀登智慧高峰的愿望,自觉形成独立自学的好习惯,得到赞许,再努力,再超越的良性循环。
思品课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思品课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强调“思品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要想真正做好这些就要在教学中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方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一、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实现教育民主化,就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说话中解放出来。
”民主平等的教师不会武断的批评学生,而是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关注后进生的表现,为他们创设机会,对于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给予鼓励,而不是当头棒喝,学生就会从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变得大大方方、敢说敢做。
比如在讲解初一教材“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一知识点时,我提出:“父母平时很辛苦,我能做些什么?”我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会劝父母多休息一会儿。
”有的说:“我会让父母去看场电影,让他们放松一下,这天我来当家。
”还有的同学说:“我会帮助父母一起来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
”甚至有的同学说:“我给父母洗洗脚,让他们放松放松。
”学生回答的都有其自己的道理,我都予以肯定,并给予热烈的掌声。
这样,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无形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会活起来
12/2020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会活起来◆王慧玉(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每一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可我发现语文课上得久了,我把课上死了。
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我明显感觉学生死气沉沉,有时候自己正讲得起劲,某生的一个懒洋洋的呵欠顿时让我讲课的劲头全无,颇受打击。
很多时候课堂效果很差,自己也感觉很失败。
时间久了,老师和学生都提不起兴趣了。
有时候,和同事们交流起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有同感。
我更多的时候还会听到老师们对学生的抱怨声:“上课和没睡醒似的”,“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讲都不会”。
出现这种情况,真的只是学生的原因吗?老师该不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出现问题了吗?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我先从自身在找原因,反思自己的课堂。
我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都是我站在讲台上,讲着自认为是精心准备的课:精心设计的导入,精心设计的问题,精心设计的板书。
整堂课下来,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只得犹如老实的“大臣”俯首贴耳地当“听长”,当“视长”。
有时候为了完成我精心设计的环节,更是狠心地把让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压缩到了最少。
因为我一直单纯地认为,只有把课的环节完整地展示出来,才是一节完整的或者是完美的课。
事实上我只关注了自己,却很少去关注自己讲了这么多,学生到底听进去了多少,从而冷落了学生。
时间久了,学生难免会厌烦,会提不起兴趣,最终的结果就是成绩也“不死不活”。
那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呢?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得先让主人动起来,不能让他们总是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听和看,得让他们多多参与到课堂中来。
于是,我尝试着寻找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我尝试着走下讲台,鼓励学生站到了这里。
让学生走上讲台写板书。
每学一篇课文,总是需要板书课题,以往都是我把这件事“承包”下来,让学生望“字”兴叹,无所事事。
现在,为了提高学生练字的兴趣,我把板书任务交给学生完成。
每次讲课前,我都挑选写字好或练字认真的学生上台板书课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选择不同的字体、颜色来写。
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
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近年来,有人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
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
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
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论文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摘要: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重要前提。
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
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实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互动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而创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等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情境。
一、融入生活,让学生心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这就要求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个教师上过这么一堂课,课题是《依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上课刚开始,老师就用多媒体播放著名歌手韩红的《天亮了》,并在歌声中讲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乘坐的缆车不幸发生故障,就在缆车就要坠落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用力将孩子高高托起,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得救,而父母永远离开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被故事和歌曲深深打动了,教师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自己被故事中伟大的母爱感动时,也非常气愤,为什么呢?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此时教师很自然地切入主题: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大家展开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最后得出结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依靠司法机关,运用法律武器。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3结 语
总 之 , 具 体 的 教 学 中根 据 实 际 的 课 在
造 成 了 课 堂 教 学 的 虚 假 繁 荣 。 果 是 很 少 “ 品 ~ 法 轮 功 ” … 老 师 给 予 的 评 价 就 结 毒 … 听 到 学 生 交 流 的 声 音 。 刚 刚接 触 这 部 分 是 : 大 家 说 得 很 好 , 些 都 是 不 良诱 惑 , 就 “ 这 ” 内 容的 初 一 学 生 来 说 , 于 什 么 是 反 科 学 、 讨 论 至 此 结 束 。 道 这 就 是 我 们 所 讨 论 的 对 难 难 反 人 类 、 社 会 都 难 以 理 解 , 这 种 情 况 答 案 ? 道 这 次 讨 论 的 目 的 就 仅 限 于 此 吗 ? 反 在
合 一 些社 会 热 点 、 点 来 设 计 讨 论 的 问题 。 焦 2 2科 学有效 的调控 , . 是课 堂讨 论有 效进 行 的 保 障 教 师 要 把 握 课 堂 讨 论 的 节 奏 , 极 参 积 与 , 时 介 入 , 时 引 导 , 好 讨 论 的 组 织 适 及 做 调 控 工作 。 师 提 出 讨 论 的 问题 后 , 给 学 教 要 生 留 有 适 当进 行 个 别 思 考 的 时 间 , 学 生 让 带着 自己 的观 点或 思 维 结 果 的雏 形 参 与 到 小 组 讨 论 中去 , 样 他 才 能 真 正 体 验 到 讨 这 论 给 人 带 来 的 挑 战 性 以 及 与 他 人 分 享 思 想 果 实 的快 乐 。 论 时 , 师 要 积极 参 与 到 学 讨 教 生 的活 动 中去 , 师 在 参 与 的过 程 中 , 学 教 要 会 专 心 地 倾 听 学 生 的 发 言 , 注 学 生 的 思 关 想动态 , 注讨论进程。 关 在学 生 发 言 的过 程 中,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要 用批 判 的 眼光 和 思维对待他人的发言。 对于 学生 的 回答 , 教 师应 该 客 观 真 实 的 评价 。 2. 及 时深化 , 保证 课堂讨 论 实效 的关键 3 是 教 师 提 出 的 问 题 被 学 生 一 下 子 说 出答 案 的 情 况 也是 经 常 出现 的 。 这 种 情 况 下 , 在 学 生 虽 然 说 出 了 答 案 , 往 往 没 有 经 过 深 但 思 熟 虑 , 多 的 是 知其 然 未 必知 其 所 以然 。 更 教 师 可 以 与 学 生 一 起 深 入 探 讨 “ 什 么 ”、 为 “ 么 办 ” 问 题 , 学 生 的 思 维 由事 物 的 怎 的 将 表 层 引 向深 处 , 求 现 象 背后 的本 质 。 追 2. 梳理 概括 , 完善 讨论 结果 的重 要一环 4 是 讨 论 结 束 时 , 必 要 对 整 个 讨 论 过 程 有 和结果 作总结概括 。
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向阳中学任倩
思想品德课应该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等。
而“活”是有效实施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
第二、切实做到转变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现“活”。
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在新课改新形势下,教师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不是“死记硬背”。
第三、让课堂小结“活”起来。
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学生针对“知识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归纳。
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蘧新英说句实在话,虽说当了十几年的教师,对于上公开课之类的事,我一直不感兴趣。
一方面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害怕被别人评头论足,也不喜欢出风头;另一方面我也不屑于上,认为不少公开课都有点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味道,有事先准备好了的表演课的嫌疑。
而我不具备表演家的天分,也不喜欢来些虚伪的东西,崇尚实干精神,所以通常碰到要上公开课,总是能躲的就躲,能逃的就逃,要是逃不掉的话也只是照常,平时该怎么上就怎么上。
上周,学校要求大家没人上一节公开课,既然是要求,只能上了,不过我并没有打算改变我平时上课的格调。
备课前我问学生,“我们要上一节公开,你们想怎么上呢?”同学们热情挺高,唧唧喳喳闹开了,“让我们演小品吧!”“唱英文歌啦!”“讲故事啦!”“搞对话啦!”……我们班同学平时很活跃,不少同学有一定的表演、搞笑的天赋。
“可我们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
”学生们面面相觑,满脸的失望。
我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初三因为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我们上课比较注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讲解,而忽视了同学们想表现自我的需求。
可我要上的这节课是阅读课,通常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读,老师指导他们理解文章的大意及一些重要的事实,猜测领悟词义、句义,然后由教师对文中重要的单词、短语、句型进行解释、操练,再要求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教学生学得实在,但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
怎样找到一个切合点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让他们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又不失我的原则——让学生学得落实,这值得我去探索。
导入:Shopping 是同学们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要他们组织对话简直是小菜一碟,既可以让学生热身开心,又可以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网上购物”,一举两得。
紧接着就是扎扎实实地上新课:指导学生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层层深入。
由于电脑网络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而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催化剂,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怎么样去进行网上购物呢?我设计让学生们进入到具体的英文网站中操作,他们很快就能自如地谈论网上购物的程序了,而相关的词汇、表达方法也就在一系列的训练操作中掌握了。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真正动起来。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品德与生活课学习过程的实质──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
领悟表达的过程,也是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为了使这个过程更有实效性,老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了活动的设计上。
在众多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十八般武艺都运用上了。
学生似乎都在动,但课上学生是表面热闹,收效却甚微。
还有一种情景: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种活动情景,但参与的只是部分学生,其他学生要么是“看客”,要么就干脆什么也不管,自己做自己的事。
老师也苦于学生难以组织,大叫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不好组织。
这些煞费苦心设计的活动也只能流于形式。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行之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呢?1教师要融入活动,成为活动的一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活动因有老师的参与,才会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样,活动才有实效。
例如,在一年级《我会保护牙齿》一课中,老师就成了为学生拔牙的“医生”;在《春天,你好》一课中,教师又成了和同学一起找春天的玩伴;在《认识新朋友》一课中,老师就坐下来,和同学们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去感受寻找朋友的快乐。
在活动中,教师的亲自参与,会营造出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能主动感受、体验,从而自觉的内化。
2活动要注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
课堂中的儿童已经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一主体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的快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入手,收集学生们平时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游戏,并让学生说明玩法。
然后,教学就可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通过学生的交流,选择最吸引学生的游戏进行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014-04新视角在执教公开课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其中一个练习环节,课件出现了一点小过失,节奏的下方多了一排大小不一的小黑点,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我重新处理。
我当时惊吓了一下,冷静了几秒钟后,轻松地说:“啊呀!日本的核泄漏真是太厉害了,我们这里都有影响,老师的课件也被辐射了。
我们不要理会这些点。
眼睛看好节奏吧,免得也被辐射到。
”全场的老师都为我松了一口气。
幽默的语言像洒了空气清新剂一样,完美地体现了课堂的机智之美,变紧张为自然、变自然为轻松,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赢得更多的敬佩。
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幽默也是自信的表现,是能力的闪光。
教学幽默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激发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你的幽默,让孩子喜欢上你,也便是成功地让孩子爱上了你的音乐课堂。
我期待着花蕾争相斗艳;期待着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编辑谢尾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互动,数学课堂没有了互动,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动眼观察,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动口沟通。
一、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习数学首先要靠兴趣。
教学要取得成功,教师一定要包含激情,只有教师情意浓浓,激情飞扬,才能感染学生,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心与你共振,课堂就能产生奇迹。
例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这一节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日历”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探讨日历的编排规律以及日历中横、竖相邻的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激发兴趣,让思品课堂教学更精彩论文
激发兴趣,让思品课堂教学更精彩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让思品课堂教学活起来,是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初级中学思想品德实施了开卷考试,全新的教学及评价体系,给广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不少的困惑。
教材看似篇幅少,但容量不少,内容看似简单,但能力要求高,不好教!开卷考试学生盲目照抄,缺乏学习主动性,怎么办?教师觉得难教,缺乏创新,学生觉得易学,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好。
几节课下来,我深切地感到,当今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环境也变得较为复杂,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教学积极性,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如何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德育主阵地的教育作用?下面就自己的几点探索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设计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
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很有兴趣的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
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
如何在品德课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怎样讲好开头呢?思品课教学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等,突破难点、激发兴趣。
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教师对教材应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
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
抓住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就是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
在教学生七年级《生命健康权》时,我套用了小沈阳在《不差钱》中的一段:人这一辈子很快的,眼睛一闭,一天过去了……在哄笑中,大家体会到生命的短暂。
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导入中,顺利转入到新课的学习。
二、参演课本剧,调动学生兴趣不少思品课教师叹息“课难教,师难当”。
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之际
课堂艺术
31
让 学 生 动 起 来 9 课 堂 活 起 来 让
写在 思想 品德课 教 学改 革之 际
■ 才学 梅
随着新一轮思想 品德课 程改革 的深 人和 发展 , “ 以人 为本 ” 教 学 理 念 愈 发 深 入 人 心 , 为 课 程 改 的 成 革 的 一 大 特 色 。而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生交 流 , 极 互 师 积 动也成为当今乃至将 来课堂 教学 的主流 , 师在这 教 过程 中, 应从 台前转 到幕后 , 把课堂这一舞 台让 给 学 生 , 学 生 成 为 “ 员 ” 更 成 为 “ 角 ” 让 他 们 充 使 演 , 主 , 分展示 自我 , 表现 自我 。教育界流行一句话 “ 我看见 了 , 我 可 能 忘 记 了 ; 听 到 了 , 可 能记 住 了 ; 做 但 我 我 我 过 了 , 便 真 正 理 解 了 ” 可 见 , “ 注 知 识 ” 向 我 。 由 关 转 “ 注 学 生 ” 由“ 出 知 识 ” 向 “ 出 活 动 ” 成 为 关 , 给 转 引 已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的 一 股 不 可 阻 挡 的 巨大 潮 流 。 以下 是 我 在 教 学 中的 点 滴 尝 试 , 与 大 家 一起 探 讨 。 愿 与 学 生 平 等 对 话 , 立 和 谐 的 师 生 关 系 建 面对新 的教学改革 , 师首先 应摆 正 自己的位 教 置 。以 往 “ 高在 上 ” 学 究 姿 态 已 不 被 学 生 认 可 , 高 的 而平等 、 相互信任 则是受学生欢迎 的新 型师生关 系 。 因此 , 在给学生上第一 堂课 的时候 我用 了这样 的开 场 白:非 常高兴 能认识 这么 多新朋 友 , 希望你 们 “ 也 喜 欢 我 这 个 大 朋 友 。 当时 , 生 的情 绪 很 激 动 , 很 ” 学 也 兴 奋 , 知 道 , 已经 为 今 后 上 好 思 想 品 德 课 打 下 良 我 这 好 的基 础 , 上 活 动 课 时 , 生 都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 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如 , 我在讲到“ 新学 校 , 集体 ” 新 这一 课 时 , 我设 计 了编写《 班级相册》 的活动。做 法是 : 首先 , 每个同学 将 自己的性 格 、 爱好 、 特长 、 日等 内容 做成 “ 生 自画
以学生为主体,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2改进课 堂教 学 , 引 导主体 参 与
课 堂是教学 的主阵地。怎样才能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
性, 让每个学 生都 能积极 主动 地投入课 堂学 习中 , 变“ 要 我
学” 为“ 我要 学 ” 呢?
p r o a c h o f s t u d e n t s ’ i d e o l o g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t e a c h i n g ,w e mu s t
Ta k i n g S t u d e n  ̄a s t h e Ma i n Bo d y/ / Ya n g C h e n g Ab s t r a c t 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 m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c o n r s e i s t h e b e s t a p —
鸣。 ( 3 ) 辩论。理愈辩愈明 , 课 堂辩论能锻炼学生 的思维 和 应变能力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 , 也培养 了学生处理信息的
能力 。通过辩论 , 也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 的方法和技巧 , 尤
1创 设教 学情 境 , 让 学生 主动 参与
良好 的教学氛 围 , 是学生学 习保持 最佳状态 的关键 , 它
摘 要
思 想 品德 课 是 对 学 生进 行 思 想教 育 的 最佳 途 径 , 在
情激愤 , 爱 国热情空前高涨 , 学 习积极性 明显 提高。因为是
学 生关 注的话题 , 所 以课 堂上是思想 的碰撞 、 心灵 的交融 、
教学 中, 我们必须更新观 念 , 凸显学 生的主体地 位 , 引导 学
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1 . 1创设情景导入 , 引学生积极进入师生互动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浅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思想品德课常常将认知和导行分离,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上思想品德是为考试服务的,因此有的教师也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或者采用所谓勾划重点的方法,企图把知识塞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导致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参与意识不浓。
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那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对外界刺激不是像镜子那样消极地产生反射,他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也不是像录音机那样机械地转录和储存,他是利用自己的头脑能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教育影响的,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据此,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的教育信仰,明确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知识,放弃教师的权威观念,建构自己的职业模型,化身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扶助者,当好自己的导演角色。
放手把课堂这一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成长,教师不应按照经验和理解预设环节,也不可以把灌输作为教学的主要通道,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动起来,这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反之,我们教师讲得再多,学生不一定能接受,甚至会产生逆反的消极情绪。
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
它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逐渐形成的。
它是学习的动力,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
让思品课“活”起来
让思品课“活”起来现在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晦涩、枯燥、乏味、空洞,尤其是涉及法律部分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政治课真正活起来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
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新闻每天发生,视角各有不同”,不要小看新闻时事的力量,每天上课给学生说点最新的时政要闻就能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因为许多学生课下聊天对于当前的一些热点时事也会津津乐道,所以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将丰富生动的时事事例和教材有机联系在一起就能激发起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能调动起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比如:在讲初二《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时,给学生介绍有关“三鹿奶粉”的相关时事材料,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事例贯彻到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肖像与姓名的权利》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肖像权和姓名权”被侵害的角色,体会被侵害后的心情,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开展“维权卫士”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教育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决定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认知活动的客观要求。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构建一个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的探研活动中来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个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以为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
一、动口: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堂就是要书声琅琅,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饱含感情的朗读,反复读,揣摩,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培养语感。
笔者在教学《麻雀》一文时,就紧紧地抓住课文的重点段“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指名读,评价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老麻雀那伟大、无私、奋不顾身的母爱。
又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又重点抓了朗读训练,首先让学生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平时生活体验),然后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朗读磁带),饱含感情的朗读,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最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多次的反复朗读训练后,学生明确地感受到:严冬时节,人们不畏严寒在十里长街焦急而耐心的等待灵车、送别总理,实际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人们的悲痛实际是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学生逐渐了解语言丰富的内涵,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觉得文中字字句句均是“美”,读起来都是“享受”,从而喜读、乐读、好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动起来,让思品课活起来
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行为是思品课的主要任务。
在新课程标准逐渐深化的今天,思品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以学生为本的路,让学生动起来,让思品课活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观念情感教育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有思想,活力和发展的空间。
为了能使自己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要求,我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注意角色的转变,研究教法,搞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一、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使课堂活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如果把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只是简单地灌输和传授,忽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体验,就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带动学生使课堂活起来。
二、注重情感教育,让思品课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必须以情感作为促进学生个人行为的内驱力。
1.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
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自己要发自内心地爱这门课。
在讲授初三爱国主义内容时,很多学生认为老师又讲大道理不爱听。
我会在收集的爱国故事中挑出自己最感动的讲给学生听,人们常说:打动自己才能去打动别人。
2.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不能很好地说服今天的学生,我往往会花时间收集有效的故事。
比如在讲授《遵守秩序》这个内容时,书上讲的是周恩来排队理发的故事,学生一是觉得过时了,二是觉得周恩来是名人而我不是,于是我选了一个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地震发生时大家都涌到一个出口逃生,由于人太多出口被堵住了,这时一个人高喊:遵守秩序一个一个过。
他把住出口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个迅速逃生,结果大家都出来了,而这个人却由于时间紧来不及出逃最后牺牲了,如果大家一开始都遵守秩序的话就不会这样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同学们一下子领悟到了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活起来
1.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的好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在教《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一课时,我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我讲了寓意故事《瞎子和瘸子》让学生回答:这个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学生说合作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能使成员在活动中受益。
教师稍做点评,自然引出新课。
2.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
新课程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作背景,与社会、学生的实际有着广泛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如在讲《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提问:你在平时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即不能打击报复,又不能自认倒霉。
3.快乐是课堂的催化剂
诙谐幽默的思品课是最快乐的,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我采用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官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
吗?”大学生回答:“没有。
”“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
”大学生出于完成任务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内心震颤了,为了承担家务、教育孩子,母亲的那双脚历经风雨,已经变的粗糙、僵硬。
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说:“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大学生最终成了这家公司的职员。
而且布置一道课外作业,让每位学生回家为自己的母亲洗脚,并谈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知行达到统一。
这样,学生们对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照顾,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
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学生兴趣盎然。
四、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动口、动手能力,让课堂活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理念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便成为大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合作学习的种类和方式不相同,有课内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也有课堂外的合作学习,即第二课堂的合作学习。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运用教材,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讨论小组,这是优化课堂讨论的前提。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公民的义务”一课时,针对教材中所举中学生小珊是否应纳税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分成四人一组,分工明确,学生轮流担任组长,并认真记录同学所讲内容,对所讲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
对是否应纳税问题兴趣极大,各序己见,众说纷纭,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动口和动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很快明确小珊为什么要纳税,明确其根据所在,轮到发言的组长能将本组同学的思想,较为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样做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是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旋律,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质体现和展示,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做好“动”与“活”的文章,让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勇于探究与实践,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2]走进新课标.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开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