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灵寿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河北省灵寿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河北省灵寿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能记住: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以及给大事业社会带来的影响(2)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难点: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的方法,一、知识链接公开选拔和聘用制度是近几年来我国为落实“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在全国推行的干部聘用制度的改革措施之一,是现代“选官”的表现之一。

选官用人,乃国家之大事。

为了保证人才的选拔,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国家一直在不断的探索。

其中隋唐时期进行的探索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二、新课导学※自主探究科举制度的形成1、用方法。

2、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1、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为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度的重要人物。

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规模3、大力提倡科举,开创和。

4、科举制的影响1、2、3、4、※合作探究1、隋文帝为什么下诏废除以前的选官制度?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3、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4、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

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拓展延伸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学习内容的情况为().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达标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0分)计分:一、选择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下列哪位皇帝是开殿试之先风的()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创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比较古今考试制度的异同。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主探究1.“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2.科举制度是哪位皇帝创立的?唐朝对科举制的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3.唐朝科举的程序是什么?4.隋文帝为什么创立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思考)5.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根据材料思考:科举制度的影响。

(从政治、文化和个人三个方面)三、巩固检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功名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2.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一、自主预习、自主探究1.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2.隋文帝杨坚创立;唐代完善: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社;增加学员、录取极严。

②武则天设立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设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主观:掌握选官实权;客观: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5.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政治上:缓和阶级矛盾,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文化上: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1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1 新人教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⑷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⑶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

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⑷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思路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

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

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三、教学方法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掌握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2、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3、理解科举制给隋唐社会及后世带来的影响。

学习过程:【预习】一、科举制的诞生(教师讲授)1、介绍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2、隋朝创立科举制二、科举制的完善及影响(阅读课文第三、四、五、六、七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科举制逐渐完善是在哪个朝代?考试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写在学案上)2、说出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及过程。

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9页的内容,说说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画在书上)【反馈】知识梳理:同学们自己设计知识运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2: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从英国学来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材料1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2)材料2中孙中山的观点说明什么?(3)试简述这种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

(4)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目的,了解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分析魏晋的选官方式,使学生理解科举制产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归纳科举制创立的简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组织学生讨论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认识科举制的创立在当时社会的进步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举制对社会进步,让学生认识制度的改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文化知识学习与自身素质提高的关系,培养热爱学习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历史意义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科举制创立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时间分配教师的教学行为(讲解、提问、板书等)教学技能要素学生学习行为从踏入校门开始,课室测验就一直伴随着我们。

那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历史上,考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古代的考试与今天我们学校的考试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科举制?科举制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她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末废除。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考试在我国古代的隋朝就有了,是用来选拔官员的,而今天我们的学校的考试主要是考查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两者的目的和作用是大不同的。

导入提问讲解引入、板书产生好奇心理,引起求知欲望。

阅读教材、思考听讲、做笔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想:在隋朝创立科举制之前,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呢,隋建立后又为什么废除以前的选官方式而创立科举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老师概述同学们的回答:魏晋以来,选官是由地方豪门贵族品评推荐的,标准是门第的高低。

这样,豪门子弟只凭出身就可做官,往往是不学无术之人,而真正富有才华却贫寒之人报国无门,埋没了人才。

而且,选官的权利掌握在豪门贵族手中,对皇帝的权利不利。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普读求是(请看清题意,带着问题看书,注意标记关键词,完成者请自行梳理、记忆!)1.阅读正文第一段,分析科举制创立的背景?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23.科举制的影响(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结概括出科举制的影响)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虑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友情提示: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友情提示: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友情提示: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

二、合作探究课本P18动脑筋,P20动脑筋三、补读帮困(小组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提出组内共同的疑问,老师和同学们随时准备解答疑问【效果检测】《新课堂》单项选择填空【知者加速】《新课堂》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孟郊《再下第》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注: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

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一生穷愁潦倒,不苟同流俗,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请回答:①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自主建网】(提示:可以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和影响为线索)【因人作业】基础类:掌握“普读求是”环节内容;提高类:完成“知者加速”。

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学科历史时间第周第 1 课时年级初一年级课题备课人多媒体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隋唐产生完善,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答发展的时期,科举制度是我国选拔官吏基本制度难点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活动安排学习内容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和预设一自学环节:1.为了选拔人才,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2. 时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制度正式诞生。

3.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4.唐太宗重视的培养和选拔。

他大大扩充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

5.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

她亲自出题面试,这是的开始,她还创设了。

6.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7.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探究讨论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与哪两位皇帝相关?3、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4、“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5、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科举制诞生有什么意义呢?6、科举制的完善是哪个朝代完成的?7、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8、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9、科举制的影响?二、展示环节:组内分工,展示巩固,交流提高。

三、点评环节:对于自己在这堂课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互相之间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

四、练习检测环节一、选择题1.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2.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3.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

吉林省公主岭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吉林省公主岭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A.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C.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扩大了统治基础,强化了中央集权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个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
(3)依据材料二,说明这种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巩固达标:
1、科举制度是一种()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考试考核官吏的制度D发展教育事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时间预设
1课时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时 科举制的创立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⑴唐太宗:①扩充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②严格录取应试者⑵武则天:武则天时创设了殿试和。

⑶唐玄宗:①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②玄宗曾八次亲自面试应试者。

3、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⑵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⑶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二、儿歌记忆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教育文艺大发展,科举改善用人制,此制延续一千三,清朝末年才废止。

三、拓展延伸: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同的题型么?答: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学家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

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

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2.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答: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练一练答案:D4.活动与探究阅读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答: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

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并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新人教版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的考生和考官,亲身体验科举考试的过程;开展实验活动,如模拟古代的科举考试环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科举制的氛围;进行游戏设计,如制作科举制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 确定教学媒体使用:为辅助教学,本节课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例如,播放与科举制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科举制的实际情况;展示科举制的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和考试内容;利用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和答案,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考。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导入部分很成功,通过展示古代科举考试的画卷,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对科举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力突出重点,讲解清晰。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有些被动。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多的互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许,我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更积极参与进来。
1. 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布置如下:
(1)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科举制的相关章节,加深对科举制起源、发展和影响的理解。
(2)思考题:布置一些与科举制相关的思考题,如“科举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科举制对现代考试制度有何启示?”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和发言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和论证。
4. 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他们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一、学习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二、自学:请你通读课文,辅以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制度形式诞生。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2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和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武则天时开始。

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除。

三、讨论:1、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2、课本第21页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四、检测反馈:1 隋唐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A 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 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C 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D 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2 下列成语与科举制有关的是A 纨绔子弟B 学富五车C 衣锦还乡D 滥竽充数3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体现了A推崇进士科 B 推崇明经科 C 科举制不限年龄 D 科举制的弊端4 魏晋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A 是否品德高尚B 是否有真才实学C 是否出身名门望族D 是否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5 选拔官吏的权力开始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是在A 魏晋时期B 隋朝C 唐朝D 南宋6 下列与隋炀帝有关的内容有①隋朝建立②在中央设三省六部③科举制度正式形成④新建东都洛阳⑤“开皇之治”⑥乘龙舟出游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③⑤⑥D ③④⑥7 武举要考步射、骑射、马枪、负重等,也要考其语言、身材。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即由武举进入仕途。

武举制创立于A 唐太宗B 隋文帝C 武则天D 隋炀帝8 明经科考试中的“贴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A 选择题B 填空题C 问答题D 作文题五、学思之窗:1科举制对国内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历史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4

历史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4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唐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难点:分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1)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________的子弟中选拔。

(2)许多出身低微但有________的人,却不能得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________地方法来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_______科,按_______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作用(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________做官。

(2)选拔官吏的权力,从________集中到________。

(二)科举制的完善1.时间:________科举制逐渐完善。

2.考试科目:常设的科目很多,以________、________两科最重要。

3.关键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善措施:(1)唐太宗①扩充了________的规模,扩建________,增加________。

②严格________考试的录取,进士科考中的一名的,称为________。

(2)武则天①曾在________宫殿亲自出题面试,这是________的开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历史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课历史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科举制度的创立》导读单一、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的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2)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科目以、两科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重视的培养和选拔,他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4)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在洛阳宫殿,她亲自出题面试应举的人,这是的开始;她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考试,称为。

(5)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6)科举制改善了,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促进了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大大2、问题探究(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2)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创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诞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2.学习难点:体会隋唐时期选官方式的进步。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之中隐含着一个成语“名落孙山”;你知道“皇榜”、“名落孙山”都与我国古代的哪一考试制度在关吗?(一)1、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见上页(二)、问题展示(1)找学生回答填空(问题简单学生答后一带而过)(2如答不出可引导找出书中原话,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统治。

可让学生讨论得出这种制度不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不利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三)问题生成(预设问题)比较科举考试和原来的选官制度,看有什么进步?思考一下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哪些人?答案要点:打破了门第限制,使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可以凭才学做官,体现开放选才,公平竞争。

受益者是中下层有才学的人的读书人和统治者,最大受益者是统治者。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精编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精编版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师寄语】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

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情感目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导读。

(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为改变魏晋以来选拔人才制度的弊端,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3.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这是的开始,还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

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除。

(二)问题探究。

(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科举制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涉及到隋唐的五位皇帝。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科举制,请你完成下表。

(三)合作攻关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呢?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2、你认为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内容,你会怎样做?在这种规定下,你估计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3、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四)知识梳理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官;科举制的诞生(隋朝) 2、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科举制的完善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朝) 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4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科举制的诞生
⑴背景:①

⑵过程:①

⑶意义:①

二、科举制的完善
1.最重要的科目: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两科最重要。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和
3.完善措施:
⑴唐太宗:①

⑵武则天:①

⑶唐玄宗:①

三、科举制的影响



四、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年,直到
1.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才被废除。

【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
【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
11.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有关,请把它们找出来。

A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B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E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F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夯实基础】
1.
(2009·四川宜宾)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 )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隋炀帝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 2.(2008·淮安)现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皇帝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3.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 ) A .唐末 B .元末 C .明末 D .清末
4.科举制的创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综合提高】 5.观察“举子看榜”图。

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6.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
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辛勤耕作
C .作战立功
D .经商致富
7.(2009·江苏连云港) “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创新应用】 8.(2008·徐州)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9.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10.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在端午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王保定《唐摭言》 请回答: (1)上述史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孙山外”
G.“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