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之九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我的母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一篇由纸山石井所作的《我的母亲》为教学材料。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懂得爱和关心的母亲的形象,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来写好一篇描写人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阅读、分析、思考的方法进行文章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增强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印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她们平时的工作是什么?你们平时是否满足她们的要求呢?Step 2 预习导学教师提问:大家预习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吗?请谈谈你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Step 3 文本解读1.教师通过阅读和解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可以选择积极发言,讨论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重点阅读1.教师同学们一同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母亲的爱和关怀。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描写母亲的词句和段落,并共同完成课文的分析。

Step 5 形容词的应用1.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和段落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2.学生会提到形容词,教师会进一步解释形容词的使用和作用。

Step 6 描写手法的运用1.教师以课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为例,让学生了解描写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描写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Step 7 写作指导1.给学生时间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母亲》的作文,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并归纳出好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延伸1.教师鼓励学生关爱家人,感恩母爱,并引导学生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

回忆我的母亲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的母亲》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胡适先生以朴实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和感谢,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

本文不仅是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应该成为青春期学生情感上的洗礼。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与此同时,本文还是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的铺垫之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关键句的意义及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概括能力,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

情感目标:体验母爱的伟大,理解关爱母亲。

教学重点:概括母亲的主要事例以及母亲对“我”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和理解母爱所付出的行动。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正在变化,叛逆性格较重,他们讨厌母亲的唠叨,反感母亲有期待,不喜欢受约束,受不得委屈,缺乏感恩之心。

加上由于受年龄限制,虽然本文文字浅显,但感情深沉厚重,学生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得到。

而我希望籍此美文,唤起学生内心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爱的行动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计划运用“主问题引领”教学法和“自主阅读”教学法,扣住文章的最后一段感人肺腑的内容,让学生去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品一品,仿一仿。

立足宏观,以点带面,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方法是“圈点勾画”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母亲”。

在课前,播放《母亲》的歌曲视频,渲染课堂气氛。

正式上课后,借用《母亲》中的歌词导入,“这个人给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朗读散文:《母亲》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母亲肖复兴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

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

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

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体会老舍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2、了解作品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3、理解作者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导入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邶风.凯风》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_——莫泊桑“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美国作家)三、作者简介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父亲是一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靠着洗衣裳做伙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四、梳理结构1、全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主要交代母亲的家庭出身与早嫁多子的情形。

第二部分(8-14)以母亲为中心描述了一系列家庭变故和生活琐事,勾勒出母亲勤劳、乐观、善良、忍让、坚毅等可贵品质,展现了她子女为先、牺牲自我的博大母爱。

第三部分(15至最后)写在外漂泊的“我”对母亲的惦念与母亲去世在我心中激起的无限悲痛。

2、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及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形象地刻画了母亲传统而伟大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种种美德,字里行间蕴含老舍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3、我们通过感知文章内容感受到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那么母亲对“我”的影响有哪些呢?请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对“我”的影响的文字。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学情分析:本文节选自《胡适自传》,自传式的语体特点和极有分寸的语言,让读者觉得仿佛在和一位谦谦君子拉家常。

从他朴实而又饱含真情的语言中,了解到一位具有优秀品德的母亲,了解到母亲以迷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子,了解到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他们讨厌母亲的唠叨,反感母亲有期待,不喜欢受约束,受不得委屈,缺乏感恩之心。

借助这篇美文,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爱的行动的理解。

依据《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1. 读懂文章,了解母亲的形象及爱子之心。

2. 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的影响。

3.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4.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理解母亲,体会真挚的母爱。

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1. 品味本文质朴的语言,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的影响。

2. 理解母亲,体会真挚的母爱。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理清课文结构。

2. 了解母亲形象及爱子之心。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了解母亲形象及爱子之心。

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1.课件展示母爱亲情的画面(背景音乐《母亲》)2.教师有感情地介绍胡适的母亲的经历(以情导入)二、走近作者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胡适的资料。

2.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

三、感知文本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文章。

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

(重点字:文绉绉穈掷庶翳病)2.读出感情。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母亲的形象,感受母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顺父母的品质。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珍惜与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

感受母爱,理解母亲的伟大。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查找并标注生字词,自行查阅词典理解词义。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母爱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母亲的特点。

二、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母爱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构思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回答:细节描写。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母亲与你的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演讲,题目为“我的母亲”。

2.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强调母爱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七个段落的写作技巧。

3.能够正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深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对比和抒情等手法。

2.制作反思模板,帮助学生思考和记录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母亲》的复印件。

2.反思模板的制作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我的母亲》,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第二步:课文导读(10分钟)1.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感受课文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2.合读课文,依次学习每一段,理解每一段的组织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三步:分析课文(25分钟)1.将课文分为七个段落,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每一段的写作技巧,并记录在白纸上。

2.合班讨论,让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和其他小组交流。

第四步:情感表达(30分钟)1.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描述母亲的形象和付出。

2.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第五步:反思模板制作(30分钟)1.介绍反思模板的概念和作用,并给学生提供制作模板的材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属于自己的反思模板。

3.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反思模板,寻找灵感和共同点。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反思模板,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反思模板的制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不过,为了更好地巩固课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节课需要适当安排一些写作练习和交流活动。

八年级人民教育版语文《我的母亲》课文及教案

八年级人民教育版语文《我的母亲》课文及教案

八年级人民教育版语文《我的母亲》课文及教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悉教材、参考资料和作业。

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一个连贯和发散思维的过程。

再者,经过不断的复习和试讲,可以进一步完善教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八年级人民教育版语文《我的母亲》的课文和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03010文本小时候,我太虚弱了,不能和野蛮的孩子玩。

我妈也不准我跟他们跑来跑去。

小时候没有养成玩活泼游戏的习惯。

无论我在哪里,我总是优雅的。

所以老家的长辈都说我“长得像老师”,所以都叫我“老师”。

外号叫出来后,大家都知道三号老师的小儿子叫独小姐。

既然有了“老师”这个名字,我就忍不住装成老师,跟着顽童“野”也不行。

有一天,我和一群孩子在我家门口“扔铜币”。

一位长辈走过看见我,笑着说:“老师也扔铜币吗?”我羞红了脸,觉得自己失去了“老师”的身份!大人鼓励我冒充老师,我没有能力和习惯去玩。

而且因为我真的很喜欢看书,所以我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儿童游戏。

每年秋天,我和曾祖母都会去田里“监视收割”(顶级田地不愁水旱,收成不错。

每次租客让地主监督收割,打下谷子,两家人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底下看小说。

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我更活泼一点。

我其实是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了一些假胡子,在村里的地里玩。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和刘备。

我只做过一次史文恭,被华容一箭射下椅子。

这是我活泼的事情。

在这九年里(1895-1904),我只学到了两件事:阅读和写作。

在文字和思想方面(看文章),不得不说已经打了一点基础。

但是其他方面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党蓬”(八都畈五村,叫“五友”,每年一村轮流当太子会,叫“党蓬”)为太子会做准备,有人建议派我加入前村的昆曲队学习吹笙或吹笛子。

族里的长老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五个朋友一起开会。

所以我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30年来,我从来没有拿过乐器,对音乐一窍不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说课稿

《我的母亲》说课稿江西省吉安县文山学校肖红梅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学大师胡适写的《我的母亲》。

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2.教材特点这篇文章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母亲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3.学情分析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在文章的浅层理解上应无大碍。

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爱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同时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带来了难度,因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调动学生情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意,了解文中的具体事件。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感受母亲的形象。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亲情,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点拨法让学生在讨论与启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早就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法。

这是学生习得语感,提升灵魂的有效途径,我引导学生在圈点批注法中感悟母亲的光辉。

2.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三、说教学程序(一)深情导入,走近母亲。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者: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孙海萍刘曰贞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初二语文 3,课时:1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学会基本的概括能力,能够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的事件,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就能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2.从母亲的言行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突破重点难点的设想: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阅读有关胡适作品;老师适当引导并设计相关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从情感上拉近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准备:学生:(1)、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文,并阅读相关作品;准备歌颂母亲的资料(诗、词、画、歌曲等)(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教师: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流程;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自传体的语体特点,并了解胡适与胡适母亲冯顺弟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初中阶段看,是个最难管的时间段,学生自由而且叛逆,往往跟家人难以顺畅的沟通,父母跟子女之间有隔阂,对父母的爱难以深入的体会,感恩意识差教学流程:导学设计:1.读课文一至二遍,了解大意,勾画生字词并识记,了解作者。

将你认为是重点的字词写在下面空格内将你了解的作者情况整理在下面2.再读课文,概括有关母亲的事件并体味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有关母亲的事件,你概括出来的有哪些?相信自己,你一定行3.思索生活中你与母亲交往的细节并整理,最好付诸文字活动设计导语设计:背景音乐百度mp3搜索配乐:《秋日私语》/data2/music/5970609/5970609.mp3?xco de=df3ae02cfd6091089e17a9d95288ce1e&mid=0.03819652365668用感人的画面和深情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我的母亲》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传递的家庭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 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内容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价值观的理解。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理解:10分钟3. 内容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与反思: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估。

3. 学生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的反馈。

5.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我的母亲》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我的母亲》这篇文章。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对母亲的描述和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2.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描述和感情。

2.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的母亲》。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与同桌交流。

3. 合作学习(1)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小组成员共同分析文章的情感态度,讨论作者对母亲的描述和感情。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文章中的情节。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感受父母的关爱。

(2)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的父母”的作文,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学生继续阅读教材中的其他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包括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通用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通用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的散文《我的母亲》。

该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选材、组材、语言运用等;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如选材、组材、语言运用等。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亲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写作技巧分析(15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其写作技巧,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六、板书设计1. 《我的母亲》2. 内容:a. 课文内容:母爱、怀念、感激b. 写作技巧:选材、组材、语言运用c. 散文阅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写作技巧的分析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写作技巧的讲解与练习。

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故事,进行分享。

b. 推荐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c. 举办“母爱”主题的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讲解2. 课堂互动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拓展一、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讲解1. 选材:老舍在文中选取了母亲勤劳、善良、无私等典型事例,展现了母亲的伟大形象。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我的母亲》教案篇一一、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

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

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我的母亲》课件 (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我的母亲》课件 (9)

作 业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 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 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 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 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 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再见
可以说,文章更多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 形,成功的刻画了一个年轻寡母和后妈独力 维系、支撑一个大家庭的“事事留心、事事 容忍”的感人形象,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 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 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 “身教”。
问题探究
品味语言
6、对不负责任的五叔说的话, “母 亲气得大哭……她才罢休”.对这 应如何理解?
这里写母亲“很有刚气”的一 面.从平时看,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 侮辱.但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这样 做,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她认为这是 对自己人格的侮辱,这事忍不了,所 以“气得大哭”.直叫那说话不负 责任的五叔认错赔罪才罢休。
胡适墨迹
整体感知
迅速浏览全文,掌握本文 中的生字生词,初步感知作者 在文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掌 握 字词
chuò zhōu yì tì shù 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 侮辱 待人接物: 指跟人相处。 天资: 天生的资质。 究竟: 终究,到底。 轻薄: 指言语轻佻。 浪人: 游手好闲,不做事。 尖刻: 尖酸刻薄。
品味语言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 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 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 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 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 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 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 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 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 体特点。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的母亲》,使学生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和分析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

难点1.能够准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能够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立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觉得母爱有什么特点和意义?2. 阅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我的母亲》课文;•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要内容、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并解释生词和核心语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立意。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述母亲形象和母爱的内涵,取得共识。

5. 母亲的表彰(10分钟)•鼓励学生亲自表彰自己的母亲,可以是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方式,但需要以诚挚和感激的态度写出来。

6. 课堂讲评(10分钟)•邀请学生把自己的表彰作品分享给全班;•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要进行点评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我的母亲》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把母亲塑造得很形象,给我们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课文长度较长,有些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一些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逐段进行讲解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学生的表彰作品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的表彰作品过于简单,缺乏深入描述母亲的优点。

因此,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表彰的模板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2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2 我的母亲》研讨课教案_23

《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胡适先生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母亲未必是伟大的教育家,未必是著名的学者,但是当我们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会发现母亲是那样伟大,是那样可爱。

胡适先生多年以后,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今天我们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二、出示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理解作者的童年对表现母亲的作用。

三、展示课前自学成果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简介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2、了解背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

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②.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
③“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④.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用原句回答)
⑤.评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
⑥仿句练习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 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群学内容,组长指导)
5小结,预习:
其实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按照下面例子,再找出几例试着体会作者在运用词语方面的分寸感。
如:⑴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 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5、达标检测
a、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
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课题
《第2课我的母亲》




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重点
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难点
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2、交流展示(字词、搜集材料、准备工作)
3、速读课文,结合已有的印象。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合作探究
【a】探究题目一: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对学内容)
(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
【b】探究题目二:从文中母亲的几件事中,哪些话语或是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第二课时
课堂目标:
1小组展示
2总结探究
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示目标:
1概括事件,体会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教学过程:
四、设置报道站,小组准备
五、按照目标,小组展示
3,教师归纳,问题探究
a、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 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 为什么?
b、文章最后一段写什么?
c、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d、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 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任何体现的?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 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 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 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同题美文欣赏:我的母亲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 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蒙眬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在谈笑之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 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着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5积累 搜集有关母爱的故事、诗歌、名言。
拓展延伸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写一个50字以内的片段。(写在日记本上)
课内反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自主预习:
1.反复朗读 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 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写在日记上即可)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