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二)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卷(附带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诗经·周颂》中的祭文有谓:“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丕)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A.国民政府推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6.两则材料在政治权利规定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于()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8.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大才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制定了“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税收原则。

主要原因是()A.法律法规颁布滞后B.长期实行计划经济C.个人收入大大增加D.民主意识不断增强9.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10.从长远的历史效果来看,文艺复兴虽然倡导了人性解放,繁荣了文学艺术,却并没有改变欧洲社会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尽管在主观动机上非常保守,却酿成了近代欧洲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局。

这是因为宗教改革()A.进一步适应欧洲社会发展需要B.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圣地位C.推动了欧洲诸多新教派的出现D.直接促成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11.如图所示为20世纪80年代的漫画《边境计划·柏林墙是这样的》。

该漫画()A.旨在维护战后美苏的政治利益B.说明两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C.反映了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D.揭露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12.观察下侧漫画(lraq、Afghanistan、Balkan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B.冷战能有效抑制地区性冲突C.当地人冷战思维依然强烈D.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和平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

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A. 兵马俑B. 皖南古村落C. 戈雷岛D.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答案】B【解析】12.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张()A. 提升官员素养B. 制定村民自治法规C. 深化基层民主D. 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答案】C【解析】表格中体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同时建设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减少行政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两点统一于加强并深化基层民主,故C 正确;材料未体现有关官员素养的要求,故A排除;“制定村民自治法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都只体现了表格的一方面,故BD排除。

故选C。

3.1940年6月7日,中共太岳区党委创办了机关报——《太岳日报》。

该报曾先后发表了《边区文化建设决定》《和川:取消牙行,实行交易员制》等报道,以及《为实现民主而斗争》《把“二流子”动员到生产中去》等文章。

这些报道和文章()A. 基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C. 立足于提升人民的政治地位D. 体现了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宣传方针【答案】D【解析】略4.如图为漫画《束缚》(2018年)。

据此可知()A. 全球化的趋势出现明显逆转B. 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时代潮流C. 美国经济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代表世界经济的大树遭到了保护主义的束缚,说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故D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说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全球化仍然是时代潮流,排除AB两项;漫画材料并未提及美国推行经济霸权主义,排除C项。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 限制了文化的发展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物D. 军事征服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哪些后果?A. 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 促进了与西方国家的交流C. 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D. 增强了中国的国力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意义是什么?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C. 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D. 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B.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完成C.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望远镜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商朝的建立B. 周朝的建立C. 秦朝的建立D. 汉朝的建立9.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1-5 B,B,B,C,C;6-10 C,D,B,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_。

2.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__________的中心。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____。

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__________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

该思想属于()A. 墨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A【解析】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项正确;儒家无此思想,故B项错误;法家无此思想,故C项错误;道家亦无此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A。

2.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

”这说明当时()A.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

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社会阶层出现了自由流动,导致财富转移和原有的等级关系的破裂,故C项正确。

历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故选C。

3.黄宗羲在他所著的《学校》里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这说明他()①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②主张推翻君主专制③主张学校拥有对执政者的监督权④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宗羲虽然批评君主专制,但没有主张推翻;他主张学校有对君权的监督功能,这一思想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意味,故②错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③④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光武中兴B. 文景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2.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税务会议,次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收的决定》和《全国税收实施要则》等,规定全国税收立法权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统一行使,任何地区或部门都不得变更、自定。

这些举措A. 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 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需求C. 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D. 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召开税务会议、出台统一税收的办法等举措,这对于保障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和革命战争的胜利,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故选A;材料中统一税收方面的举措,不会对人民基本生活需求造成影响,故排除B;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D.3.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B.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D. 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答案】C【解析】“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不是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故A项错误。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于特权阶层兼并土地,故B项错误。

“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是方便征收赋税,故C项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A. 外国先进科学技术B. 西方的政治制度C. 西方的思想文化D. 外国历史地理知识【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器物,即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所以正确的是A。

BCD错误。

故选A。

2.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 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中心信息“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不被认同,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从儒家主张的经济思想来看,桑弘羊在道德上是被批判的,但政府仍在一些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强化经济领域的中央集权,C项即是这种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故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故选C。

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

”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环境污染严重B. 恐怖主义C. 毒品走私D. 贫富差距悬殊【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环境污染的问题,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到恐怖主义,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出毒品的走私问题,排除C。

依据“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蛋糕屑”判断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最新】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 含解析

【最新】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 含解析

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错误!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揭示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2.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属“品位性官职”。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政治的变迁。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3.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他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的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解释:“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据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的依赖程度较小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江苏省连云港等四市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等四市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等四市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

该文针对的是A.“中体西用”思潮B.维新思潮C.马克思主义D.新文化运动2.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

这反映出当时A.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C.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D.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3.马克恩指出:“仅就以上的条约(《天津条约》)内容而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似乎并未谋得外交上的特权,不过是迫使清廷放下了天朝大国的架子,承认了列强与清国的平等地位而已。

其实大谬不然。

”在这里,马克思意在强调《天津条约》A.确立了列强与中国的国家平等地位B.适应了列强大规模商品输出的需求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实质上是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4.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5.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司法改革: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和起诉,同时对审判予以监督,警察部门辅助检察机关进行侦查,总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初级检察厅在各级审判衙门中相应设立。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______ 提出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威尔逊B.罗斯福C.特朗普D.奥巴马2.1921年7月至1922年1月,英美日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经济会议是______ 会议。

A.华盛顿B.维也纳C.巴黎D.洛桑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关于相互轰炸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1940年7月德国空军轰炸了英国的港口和机场,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B.1941年6月德国发动猛烈轰炸,试图摧毁苏联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但未能如愿。

C.1942年4月日本大举对达尔文、布里斯班等地进行轰炸并大胆试图在澳大利亚登陆。

D.1945年2月美军空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施的是恶性破坏性轰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中苏两国曾在1969年恶性冲突,发生中苏边界战争。

B.1969年印巴爆发冲突后,中印两国全面破裂。

C.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艾德林登月并返回。

D.1969年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依靠欧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独立方案”。

5.抗日战争时期,联合舰队取得的有关我军主力舰艇的最重要战果是______。

A.击沉了“长江号”B.击伤了“太原号”C.击伤了“山东号”D.击沉了“平海号”6.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呼吁的法律主张是______。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宁可草野跑生,不愿官府生熟”C.“废除科举,推行选举”D.“改天换地易主席,恢复中华立统席”7.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抗击美国这类先进国家的原因是______。

A.伟大领袖的指引下B.领袖和指挥部的英明决策C.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D.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8.湖南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农民起义______。

A.白莲教起义B.太平天国前期起义C.张献忠大西南起义D.崇祯年间李闯起义9.洛阳起义爆发时间是______。

2023-2024学年新疆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新疆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新疆全部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B: 周代分封制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 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紧密结合D: 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答案】C【解答】从材料中的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和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联系所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现家国同构特点,故C项正确;中国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故A错误;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的对象包括同姓亲族、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不全是王室子弟,故B错误;中央集权制是从秦朝开始的,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D错误。

故选C。

第2题.秦统一六国前,当官为吏,一般须先有爵位,爵位往往靠军功获得。

而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绾、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

刻石所列名单把列侯、伦侯置于丞相之前。

据此推断()A: 琅琊台刻石并不是可信史料B: 秦统一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C: 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略D: 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答案】C【解答】根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前当官为吏须先靠军功获得爵位,秦朝统一后琅琊台刻石上只见官名,未见爵称,可以推断出,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略,故C项正确;琅琊台刻石是一手史料,属于可信史料,故A项错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与秦统一前实行军功爵制不符,故B错误;仅凭琅琊台刻石所列名单不能说明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故D项错误。

故选C。

第3题.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这说明()A: 秦汉时相权范围进一步明确B: 唐朝宰相的职权更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宋代分割相权导致了官僚体系的混乱D: 元朝的宰相没有实权【答案】C【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英《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列强的哪一侵略要求?A.掠夺黄金B.勒索赔款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覆灭C.中华民国成立D.颁布首部宪法3.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

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内阁制4.通常认为,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继续。

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培养了大量人才C.中国近代化的发展D.清政府推行“新政”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A.“万能蒸汽机”的研制B.电机的发明和运用C.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进展D.交通运输的新面貌6.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

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

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7.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二)(附答案)word精品文档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二)(附答案)word精品文档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十二)(附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第一卷分叉部分考生注意:分叉部分A组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老教材的考生解答,B组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

考生可以任选A组、B组试题,但不能交叉答题。

若考生同时选做A组、B组试题,阅卷时只以A组试题记分。

A组题(适合一期课改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孔子思想博大精深,而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 有教无类1.C 强调礼制和贵贱之别,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2. 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 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2.C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禁止私人收藏儒家书籍,并且对是古非今的儒生进行坚决打击,颁布了焚书令,诸子百家的散文全部在烧毁之列。

所以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是不可能的。

3.唐太宗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

”此话所反映的问题是 ( )A. 唐太宗牢记隋亡教训,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B.唐太宗统治时期,对人民的剥削依然沉重C. 唐太宗统治时期疆域辽阔、交通便利D.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物产丰富3.B 材料体现的意思:即位后搜集各类珠宝,屡兴土木,各种玩乐的东西从很远的地方送到,劳米伤财。

说明了即使是在“贞观之治”封建盛世中,人们受到的剥削仍然很重。

4.苏轼诗云:“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江东贾客木棉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由此可理解的史实有 ( )①占城稻是指从占城传入的早熟水稻②木棉裘是指江东地区所产棉花织成的衣服③北宋时南方桑蚕业仍很重要,棉花种植不很普遍④占城稻的种植在北宋已很普遍。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如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有()①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②列强商品可以直接运往重庆销售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④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答案】D【解析】①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是错误的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

②列强商品可以直接运往重庆销售是对的,因为甲午战争以后,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正确的,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

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

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

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A. 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B. 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C. 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D. 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答案】A【解析】材料“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了流放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为此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故A项正确;“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又被迫进行一次次改革,这间接表明当地地主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膨胀,排除B项;C项错在“主动”,题干中所提及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是被动的,排除;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3.从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到退出《伊核协议》与《中导条约》,再到扬言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猛烈抨击北约甚至联合国。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汉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C. 唐朝设立东厂,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D.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加强了皇权。

2.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尼布楚条约》3. 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全民族抗战。

B.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A. 1950年土地改革B. 1953年土地改革C. 1956年土地改革D. 1959年土地改革5. 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B.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极大破坏。

C.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6-20. (略)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10分)2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15分)23.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15分)24. 描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10分)25.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变化。

(10分)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C6-20. (略)二、非选择题2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内容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诗赋等。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1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2)一、选择题1、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

2、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 D.士庶之分严格【答案】C3、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群心”(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D项符合题意。

4、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 )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但人文主义概念是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表述,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故B项正确;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属于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肯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模拟仿真训练(十二)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模拟仿真训练(十二)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它反映了商代( )A.居民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青铜器B.青铜器完全属于祭器C.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水平 D.民营手工业异常发达2.董仲舒认为,天人在形体结构上是一致的,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是一致的,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

这一思想体系( )A.凸显天人感应的科学性 B.沿袭了孔子的天人观C.把人性和人伦关系天理化 D.意在宣扬“君权神授”3.唐代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以后不常进行。

宋太祖赵匡胤诏令恢复唐代的殿试。

宋太祖的这一做法( )A.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 B.是封建选官制度发展的必然C.有助于加强北宋的中央集权 D.造成了宋代冗官、冗费的现象4.“镰刀、风车、筒车普遍使用;粮食作物品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经济作物生产出现了地域性社会分工,桑蚕区、产棉区、产茶区、产蔗区、果树种植区和油料种植区等都开始出现。

”这反映了( )A.商周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 B.唐代江东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两宋时期中原农业的进步 D.明代传统农业有了突破性发展5.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6A.C.晚清社会稳定使政府收入增加 D.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发展迅速7.右图为1957年廖冰兄教授在《漫画月刊》上发表的漫画,但它被《人民日报》批为“反党毒草”。

这体现出( )A.国家希望文艺能配合经济建设的高潮B.中共中央要纠正文艺脱离实际的现象C.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D.文艺政策具有和风细雨治病救人的特点8.“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 含解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 含解析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揭示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2.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属“品位性官职”。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政治的变迁。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3.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他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的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解释:“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据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的依赖程度较小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卷12(含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卷12(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十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B.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D.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中国早期的家庭教育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A项符合题意。

从吃饭到日常举止,这不是成人化的教育,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含义。

材料是日常行为的教育,不是生活技能,C项不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重视道德教育,D项说法正好相反。

答案:A2.(2016·石家庄检测)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解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方面主张“无为”,与材料中“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相悖。

答案:C3.(2016·广东六校联考)《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

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材料说的是儒家思想是法制的内核,故A项正确;儒家思想是一些原则,而法制则是具体的细则,两者并不相同,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社会是人治社会,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是人治思想,不会促进民主法制的发展,故D项明显错误。

答案:A4.(2016·内蒙古鄂尔多斯高考模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丘吉尔在二战后初期提出对英国有着深刻影响的“三环外交”,即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英联邦环、英美环、英欧环。

英国曾经“三顾茅庐”最终于1973年如愿加入欧共体,后又多次公投脱欧。

英国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揭示了()A. 多极化趋势在加强B. 美国霸权主义影响C. 英国恪守孤立主义D. 英国奉行大国思维【答案】D【解析】由材料“对英国有着深刻影响的三环外交”,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英国的外交策略而非多极化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而非美国,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英联邦环、英美环、英欧环”可知英国并不奉行孤立主义,故C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三环外交企图通过英国在与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结合材料中“按重要性由高到低……英欧环”、“1973年如愿加入欧共体,后又多次公投脱欧”可知英国奉行大国思维,故D项正确。

2.下图体现了汉代推行的“推恩令”,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

下列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 “七国之乱”的教训是汉代“推恩令”出台的根源B. “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C. “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目的具有背离性D. “推恩令”的推行体现出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国之乱”的教训是汉代“推恩令”出台的直接原因,“推恩令”出台的根源在于地方王国势力威胁到中央集权,故A 项排除;“推恩令”的根本宗旨是解决地方王国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中央不可能向地方妥协,故B项排除;汉代初年的政治改革与思想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C项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推恩令”的推行实际上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这既迎合了汉代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智慧,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错误!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它反映了商代() A.居民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青铜器B.青铜器完全属于祭器C.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水平D.民营手工业异常发达2.董仲舒认为,天人在形体结构上是一致的,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是一致的,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

这一思想体系()A.凸显天人感应的科学性B.沿袭了孔子的天人观C.把人性和人伦关系天理化D.意在宣扬“君权神授”3.唐代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以后不常进行。

宋太祖赵匡胤诏令恢复唐代的殿试。

宋太祖的这一做法()A.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B.是封建选官制度发展的必然C.有助于加强北宋的中央集权D.造成了宋代冗官、冗费的现象4.“镰刀、风车、筒车普遍使用;粮食作物品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经济作物生产出现了地域性社会分工,桑蚕区、产棉区、产茶区、产蔗区、果树种植区和油料种植区等都开始出现。

”这反映了()A.商周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B.唐代江东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两宋时期中原农业的进步D.明代传统农业有了突破性发展5.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6A.C.晚清社会稳定使政府收入增加D.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发展迅速7.右图为1957年廖冰兄教授在《漫画月刊》上发表的漫画,但它被《人民日报》批为“反党毒草”。

这体现出()A.国家希望文艺能配合经济建设的高潮B.中共中央要纠正文艺脱离实际的现象C.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D.文艺政策具有和风细雨治病救人的特点8.“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据此判断,当时我国在经济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9.在雅典人看来,在由平等人民组成的城邦中,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

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

这体现的雅典民主的特点是()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平民政体D.法律至上10.全国政府与构成单位政府并不是核心与边缘、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权力、职能范围的政府之间的关系。

这最适合于评价()A.美国的联邦制B.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法国的共和制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1.“只有将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并保持与美国的平等,随时保持警惕并采取进攻态势,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的坚不可摧,并使苏联在世界上拥有更大影响。

”该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2.学者徐松岩指出,新的“轴心时代”,世界文化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多元共存局面,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将会成为21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

这主要得益于()A.政治多极化的影响B.区域集团化的推动C.贸易自由化的促进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5题〈含选考题〉,52分。

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已有保护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它们的意识。

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今》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

他认为,政府应当把山林川泽管起来,“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仲主张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

他提出,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有计划地利用。

他说,“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体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使之正常增殖的思想认识。

——摘编自《环境保护的历史沿革》材料二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

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宣言》强调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宣言》还向全世界呼吁:“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在利用知识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

”《宣言》规定的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方面所应采用的共同观点和共同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环境法的重要根据和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原则。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人类环境宣言》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思想。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不同时期环境保护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怎样看待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

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让清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稳步地、有序地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来得更快些,受到的损害也会更小些;革命只会对社会造成破坏,把事情搞糟。

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对已经腐烂到如此程度,只在苟延残喘的清朝统治集团,还指望它能轰轰烈烈做出一番大事业,稳定地、有秩序地推进改革,使中国的现代化来得更快些,不说是痴人说梦,至少也是缘木求鱼。

——摘编自金冲及《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依据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就晚清最后十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孝宗赵昚(1162-1194年在位)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

他强调“水利不修,失所以为旱备”,并对为此失职官员给予降官以示惩罚,“是以年谷屡登,……民无菜色”。

诏令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收田赋,禁止预催赋税,违者劾奏,以致“民力少宽”。

下诏将会子加盖“隆兴尚书户部官印会子之印”,以表明是由朝廷户部发行的纸币,“楮(会子)未至于滞(指民众不信任而难于流通)也,而已虑其滞,……不复增印,民间艰得,自然贵重而楮币通矣。

”采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学术政策,统治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人学者,所谓“……诸儒彬彬辈出”。

宋孝宗在位期间,宋朝进入到一个相对兴盛时期,史称“孝宗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宗中兴”的措施。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孝宗措施的影响。

(7分)1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世界。

这个比拟并不适当。

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则形势将和去年完全两样。

一方面苏联将举行极大规模的第二个冬季反攻,英美对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将无可拖延(虽然具体时间仍不能计算),欧洲人民也将准备着起义响应。

另一方面,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了,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

……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

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

——摘编自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格勒之战与凡尔登战役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7分)(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带着决定性的”,“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8分)1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征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有“数十余万言”。

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摘编自关婷玉《中国古代“纪检监察体制”趣谈》材料二魏征可称为臣僚中直谏者的一个榜样。

古来帝王皆欲国祚长久,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

魏征认为要使王朝长治久安,关键在帝王身上。

每遇太宗处事不当,就朝夕进谏,提醒他应该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善始慎终,使社稷永安,直到太宗觉悟,方才罢休。

唐太宗不但接受了这些谏议,而且一再地褒奖魏征,而魏征的回答是:“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唐太宗的主动倡导和魏征的积极响应,促进了贞观时期谏风的形成和发展,而这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又正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徐明德《唐太宗与魏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征成为“臣僚中直谏者的一个榜样”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魏征等谏臣的历史作用。

(6分)高考模拟仿真训练(十二)1.解析:选C。

商代属于我国的青铜时代,官营的青铜铸造业异常发达,但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青铜器并未被普遍使用,排除A、D两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青铜器并不完全用于祭祀,排除B项。

答案为C项。

2.解析:选D。

题目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三个不同层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意在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故答案为D项。

3.解析:选C。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朝,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殿试制度的形成。

殿试对加强中央集权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发展的必然,排除B项,答案为C;D项和这种考试制度的变化无必然联系。

4.解析:选D。

“镰刀、风车、筒车普遍使用”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出现于唐代以后;“经济作物生产出现了地域性社会分工”是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的结果。

故材料反映的是明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答案为D项。

5.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信息可知,郭嵩焘评价的是以“商贾”“造船、制器”为标志的洋务运动,结合其核心观点“将谓造船、制器……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可知,他认为洋务运动是片面的,应该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教”,不能舍本逐末,故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