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机械运动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存在。
2. 会判断某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知道什么是相对运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学习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
2. 通过相对运动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机械运动概念的建立,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生活实例导入: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空中飞舞的纸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答:纸屑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教师接着问:那么,什么又是机械运动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自然地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
2. 图片引入:展示一些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机械运动的存在。
二、新课教学:1. 机械运动概念教学:让学生共同总结机械运动的概念,教师再给予补充和纠正。
并让学生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存在。
2. 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教学: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学习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
教师再做一个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下面的问题:(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小车与木板的位置有怎样的变化?木板上粉笔灰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粉笔灰与小车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什么是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吗?学生通过讨论,理解什么是相对运动。
(2)根据相对性原理,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跟______的选择有关系。
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参照物概念。
3. 相对运动实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相对运动的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再对分析进行总结和补充。
4.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一些现象,判断哪些是机械运动,并记录下来。
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说课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也是人们认为最简单的测量.生活中许多的时候,人们往往习惯于靠感觉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因此,本节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长度和时间,学生比较熟悉,学习过程中容易轻视,因此教材中安排了两部分“想想议议”.通过学生讨论了解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正确测量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二、能力目标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实践法: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运动的快慢,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生]通过比较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师]如何知道物体速度的大小呢?[生]通过测量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程来测量速度.[师]时间和路程用什么测量,如何测量呢?二、新课教学[生]用表来测时间,用尺子来测长度.1.长度的测量[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生]直尺、三角板、卷尺.[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 km =103m 1 dm =10-1 m1 cm =10-2m 1 mm =10-3 m1μm =10-6m 1 nm =10-9m[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 .1 m 是如何规定的呢?同学们看书P 28.[生]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2997924581s 内所经历的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m[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投影][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 1 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生]我觉得是6.35 cm.[生]我看是6.38 cm.[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 cm.[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 [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 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 mm的尺子测.[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刚才投影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多少?[生]因为零刻线不是和被测物的一端对齐的,所以应将另一端读出的值减去前面刻度的值.根据他们三个读出的6.35 cm、6,38 cm、6,36 cm.能算出被测物的长可能是6.35 cm-4 cm=2.35 cm、6.38 cm-4 cm=2.38 cm、6.36 cm-4 cm=2.36 cm.[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2.时间的测量[想想议议][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投影]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 [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了.[生]电子停表的使用和机械停表的使用基本相同,但我认为电子停表读数更简单.使用机械停表时,如果测量的时间超过1 min,则需要从小表盘上读出多少分钟,再从大表盘上读出多少秒.而使用电子停表时,直接读出显示的时间即可.[师]大家认为他们讲得清楚吗?老师认为他们非常棒.现在请拿着停表的同学和拿着手表及闹钟的同学互相交换,将刚才写过的10个字按相同的速度再重写一次,测量经过的时间,和第一次测量的时间比较.[生]我发现按相同的速度写同样的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比用手表测出的时间短.[生]我觉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较准.用停表测量时可以用左手操作停表,和写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用手表测时要先看了表再写字,写完后再看表,所以测出的时间长,并且手表不停走动,也不容易记准时间.[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比较,一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径赛场上和实验中测时间一般用停表的道理.[生]使用停表测一段时间间隔操作方便也更准确.[师]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拿着的表再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课后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用脉搏估算需要的时间并和用表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差得多不多.(同学们认真测自己的脉搏,教室内非常安静)[师]同学们刚才在测脉搏的时候,拿着钟表或机械停表的同学,一定听到了表的“滴答”声,是什么东西使钟表滴答响呢?请看下面内容.[投影]滴答响的时钟[师]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一定会做一个摆,怎么做呢?[生]用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重物就能做成一个摆.(教师利用长约1米的塑料捆扎绳,下端系一把小锁头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将细线和另一端系在铁架上,拉开一个小角度,铁锁便摆动起来)[师]类似这样的装置叫单摆.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测量这个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看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生]如果单测一个来回,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肯定不准确.可以多测几个来回然后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就能更准确.[生]我觉得可以几个人同时测一个来回,将几个人测出的结果平均,也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师]同学们能认真思考是非常好的习惯.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测量、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呢?[生]小时(h)、分(min)、秒(s).[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秒是怎么规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三、小结1.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误差.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略.2.使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测得更准确.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小铁块离开平均位置的距离(即摆角)不宜过大,摆动的次数也不宜过多,(30次左右即可),否则会降低测量的准确程度.可以让学生尝试改变摆的长度及小铁块的质量探究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系.3.(1)测硬币直径:(2)测硬币周长:用一纸条紧紧贴绕在硬币侧面,重合的部分用针扎洞,取下纸条测两针孔间的距离即硬币周长.在硬币侧面的某一位置涂上一点颜色,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纸上就会留下颜色的痕迹,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周长,也可以测出硬币直径求出周长.(3)测一页纸的厚度:测出100张纸的厚度d ,则一张纸的厚度L =d /100.(4)测铜丝直径: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绕n 匝),测出n 匝铜丝圈的长度L ,则铜丝的直径:D=nL 匝数铜丝较大长度. 五、板书设计 古代人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漏壶 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手表、钟表现代人的计时工具 机械表:使用实验室及赛场常用的停表电子表:使用国际单位制:秒(second ).符号“s “时间的单位秒的定义测量的工具: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1km=103m 1dm=10-1m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cm=-10-2m 1mm=10-3m1μm=10-6m 1nm=10-9m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误差: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1.时间的测量 正确使用刻度尺2.长度的测量第二节运动的描述说课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知道参照物的概念.4.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二、能力目标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分析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高台跳水比赛的录像资料,并请一位同学用章首语作解说词配合图象解说.[师]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二、新课教学1.机械运动[师]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1.1-1中的三幅漂亮的图片,能回答图下面的问题吗?(同学们会热烈讨论)[投影]·哈雷彗星·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根据书中图片和看到的录像资料讨论:哈雷彗星、喜马拉雅山、奔驰的猎豹,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生]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在运动.[师]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吗?[生]从家里到学校或从学校回家都是运动.[生]老师讲课时在讲台上或教室里的走动也是运动.[生]假期旅游时乘坐汽车或火车都是运动.[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没有运动.[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火箭;地面上奔驰的火车、汽车;江河海洋中航行的船只、舰艇;行走的人、流动的水、游动的鱼、飞翔的鸟等等都在运动,为什么能说它们都在运动呢?[生]说这些物体都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板书]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2.参照物[师]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等是运动的?[实验]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投影](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生]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师]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生]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生]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师]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生]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生]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还有类似的例子吗?[生]有.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生]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生]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 [板书]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每人都来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生]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回家时,以同学为参照物,我就是静止的,以房子为参照物,我就是运动的.[生]在河堤上行走时,以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则自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自己和影子都是运动的.[生]一个人在公路上行走,如以路旁的树木作参照物,他是从西向东走,这时如果从他身后开过一辆汽车,以汽车为参照物时,这个人就是在从东向西走.……[师]太棒了,自己祝贺一下吧!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师]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生]是不是只要说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而言的?[生]参照物应该怎样选择呢?[师]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有满意的答案.[生]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说一个物体运动情况是什么,肯定是相对于某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来说的.[生]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个身作参照物,因为这样选的话.这个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生]刚才大家说到参照物中有人、有车、有树木、有房屋、还有人的影子等,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生]因为我们词论的物体大部分是在地面上运动的,所以—般应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这样研究问题方便.[生]我认为如果选样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不提.比如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用说”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在运动”.[生]我觉得选择参照物时,应该看怎样选择研究问题更方便.比如研究客车是不是运动,最好选择地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作参照物;如果要研究人在车厢里是否运动,就该选择车上的坐椅或固定在车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还要补充一点,研究问题的时候,选择好参照物后,就可以先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然后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比如课本P22图11.1-4中丙图,“乘坐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生]乘这样的电梯向上运动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假设电梯不动,楼房就在向下运动;如果乘电梯向下时,楼房就向上运动.[生]如果老师从讲桌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以老师为参照物的话,假定老师不动,可以认为是讲桌沿老师的反方向运动.[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碰到很多的例子.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1.1-3及图11.1-4甲、乙,大家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机械运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巩固:- 复习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如运动、静止、速度等。
- 掌握不同类型机械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如平动、转动、振动等。
- 了解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行驶、机械设备的运转等。
2. 实践操作练习:- 观察身边的机械运动现象,如风扇的转动、钟表的指针运动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运动原理。
- 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运动模型,如用纸板和橡皮筋制作一个简单的平动模型。
- 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实际操作并记录数据,分析运动规律。
3. 知识拓展与应用:- 探究机械运动与能量的关系,了解不同运动形式所涉及的能量转换。
-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机械运动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运动项目,并展示交流。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内容。
2. 实践操作练习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 知识拓展与应用部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作业完成后,需进行自我检查和修正,确保作业质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2. 评价标准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准确性、知识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作业的整洁度和规范性。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2.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和困惑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进步。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机械运动》中学习的知识,加深对机械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中职物理教案
中职物理教案篇一:中职物理第一章教学设计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一节、机械运动一、教育目标(一)、知识点1、理解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
2、初步掌握位移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1、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方法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宜采用讲授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位移的概念(二)、难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三)、疑点如何看待质点的概念(四)、解决办法1、重点解决的办法。
(1)、从概念上讲清位移的概念。
(2)、用图示的方法弄清位移的概念。
2、难点解决的办法用实例和做图的方法使学生弄懂位移的概念。
3、疑点的解决办法讲清能不能把物体看作是质点要根据我们研究问题的性质而定。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板书设计物质→机械运动→质点→路程→位移→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六、布置作业P11页习题。
第二节直线运动速度一、教育目标(一)、知识点1、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初步掌握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1、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总结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1、通过物理的实例分析,增强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方法通过理论和图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速度的概念。
(二)、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三)、疑点如何理解瞬时速度。
(四)、解决的办法1、重点的解决办法。
通过举例来说明它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通过实例来研究平均速度,并强调它是与时间和位移有直接(来自: 书业网:中职物理教案)关系的。
3、疑点的解决办法对瞬时速度的概念不能要求过高,通过举例让同学知道它指的是质点运动时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即可。
机械运动(第1课时)
针对练习
2、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 ,在下降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 运动 )的:以 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 运动 )的:以乙运动员为参照 物,甲运动员是( 静止 )的。
新知讲解
注意: ①、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但 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新知讲解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 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空中加油
(1)空中加油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要求受油机 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 空中加油时飞机都在做机械运动,站在地面上的人认为受油机 是静止的,而加油机的飞行员却认为受油机是运动的,它们的 说法正确吗?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大地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小草中缓缓爬行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
新知导入
太空中,斗转星移,流星划破静谧的夜空,火箭把飞船送到遥远
的天穹,运动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机械运动。
新知讲解
一、机械运动 你见过跳马运动吗?
跳马是竞技体操项目。
新知讲解
1、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 选作标准(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物体运动和静止 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 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针对练习
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 可能是( C ) A. 迎面走来的行人 B. 路旁的树木 C. 小红骑的自行车 D. 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第1课时机械运动物理(完整版)5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1
2
3
4
5
6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保持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
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若停表的每格为 1 s,则该实验中,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
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
平均速度。
答案:时间
0.2 m/s
小于
知识梳理
选项A正确;B图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物体做加速直线运
动,选项B错误;C图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两者不是成正
比关系,速度大小是变化的,是变速(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D图
表示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选项D错误。
本题选A。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1
2
4.小亮进行长度的测量实验。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经过的路程;②相
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4)公式:v= ,公式中的 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
(5)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有km/h,1 m/s=3.6 km/h。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
3
4
5
6
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
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选填“A”或“B”)。
-1
A. 2
-
B. 22 1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整章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整章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学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4.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其判断方法。
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学重点:1. 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判断。
教学难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
2.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实际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提问:它们是否在运动?如何判断?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 讲解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展示教学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学生分享判断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2. 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第二课时: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机械运动概念和分类。
2.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参照物的概念: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选取的基准物体。
2.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选取、方便判断等。
三、课堂实验(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参照物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际问题分析(15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4. [科学思维]小明用如图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这个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测得的直径 是 1.85 cm。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其值将比 真实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点拨:刻度尺受热后变长,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 度,测量值将小于真实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物理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 方法来粗略地测量长度,现在小点利用步数来估测从 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报告 单的填写。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估测从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 实验器材: 米尺 。
10. [大同月考]如图所示,小苏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体物 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 是( D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 再乘车轮的周长 B.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 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C. 要测量曲线的长度,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 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棉线拉 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 球的直径
9. [长治月考]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12.30 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 该结果中的“0”不是估读的 D. 该结果精确到厘米
第一章--机械运动全章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三、实验器材::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四、具体安排:一、引入新课播放诗配画《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运动所用的距离、时间二、新课教学长度的测量(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为:|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2)测量工具:我们中学中一般用刻度尺,其它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等(3)刻度尺的使用:a.“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放”即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某一刻度线应与被测长度的起始端对齐;c.“看”即视线与尺面垂直;d.“读”即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例题:1.如右图,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 尺的分度值是,则:LA=____cm, LB=_____cm。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右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2)(3)学生练习:《学导练》P1作业布置:《学导练》P3后记: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需要加强训练并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是关键。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课时机械运动 (带解析)
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1课时机械运动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山东临沂中考)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此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D.1 000 m测试时,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则小明更快2.(2018·湖南娄底中考)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汽车上用电子手表的停表功能测出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已知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 km/hB.70 km/hC.50 km/hD.40 km/h3.(2018·江苏扬州中考)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4.(2018·天津中考)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若加油机以500 km/h的速度航行0.2 h,通过的路程是 km。
1005.(2018·四川内江中考)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mm。
(2)该实验原理是。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2)v=(3)小(4)0.03模拟预测1.下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 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 s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0.2 kg;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 cm;橡皮从课桌落到地面用时不到1 s;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2 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三节 第1课时 运动的快慢
【解析】 •甲图中,运动员是同时起跑的,均没有到终点,运 动了相同时间,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故是利 用了“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 •乙图中,运动员均通过了相同的距离,但是所用时 间不同,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故是利用了 “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快慢的。
总结
知1-讲
1. 运用公式v=s/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1)公式中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
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2. 计算全程平均速度通常用 v s全 来求。
t全
1
v s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t
能力提升练
9.甲、乙两列火车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2,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列火车运动的时
间之比是( )
A.1∶1 A B.3∶2 C.4∶9 D.9∶4
【点拨】由 v=st得 t=vs,
s甲
t甲= t乙
v甲 = s乙
ss乙甲×vv乙甲=32×23=11,故选
A。
v乙
能力提升练
=83.3 m/s。
总结
比较单位不同的速度的大小,应统一单位再 进行比较。而在换算速度的单位时,同样可以采 用单位换算三步法。
1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词语中,与物理学描述
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知2-练
2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
基础巩固练
3.[中考•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C A.身高约为160 dm B.100 m的短跑成绩约为6 s C.步行的速度约为1 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 s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
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共有4节:1。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2。
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
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
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进行了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循序渐进的理念。
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
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
初中物理对于速度的教学,首先不能过于强调速度的矢量性,它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要学生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1。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3。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通关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分层作业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
1 m=______nm,60 μm =________dm=________km。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7.5______。
(2)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______。
(3)教室木门的高度约是______m。
(4)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______cm。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35cmB. 12.34cmC. 12.50cmD. 12.36cm4.为了测量学校课室的课桌有多高,应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准确(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 量程2m,分度值1mmC.量程3m,分度值1dmD. 量程30cm,分度值1mm5.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知识点3 时间的测量6.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A. 日晷B. 沙漏C. 电子手表D. 铯原子钟7.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次哈欠8.如图所示,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图甲是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图乙是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指针走一周的最大读数是______.若体育课要测量跑200m的时间,应用______表;要测量一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表.[能力提升练]9.如图读数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或“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铅笔的长度为。
10.在下列空格处填上适当单位:(填符号)(1)一场足球赛的时间90________;(2)一个中学生高16________;(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_ .11.(1)广州中考对测量的要求是:只要求对长度进行估读.如图,测量铅笔长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图中铅笔的长度:______ mm,测量物体A长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m。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带解析)
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1课时机械运动
第2课时声现象
第3课时物态变化
第4课时光现象
第5课时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检测一
第二单元密度力压强浮力第6课时质量与密度
第7课时力
第8课时运动和力
第9课时压强
第10课时浮力
单元检测二
第三单元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第11课时功和机械能
第12课时简单机械
单元检测三
第四单元热和能内能
第13课时热和能
第14课时内能的利用
单元检测四
第五单元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第15课时电流和电路
第16课时电压电阻
第17课时欧姆定律
第18课时电功率
第19课时生活用电
单元检测五
第六单元电与磁信息能源
第20课时电与磁
第21课时信息传递
第22课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检测六
第二板块专题综合突破
专题一作图专题
专题二实验探究专题
专题三综合计算专题
第三板块综合模拟测试
综合模拟测试一
综合模拟测试二
综合模拟测试三。
第1节 《机械运动》(第1课时)专题复习与精例解析课件
精选例析
【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C. 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D. 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
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opyright 2004-2017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重点归纳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般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其次 选择参照物,最后根据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 生变化来确定。
Copyright 2004-2017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精选例析
【解析】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 号静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若 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也向东行驶且速度更快,西子号 上的乘客可以看到和谐号向东行驶;若西子号静止,和谐 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西子号较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
Copyright 2004-2017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重点归纳
判断参照物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若研究对象是运 动的,判断它相对哪一个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研究对 象是静止的,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 化;③此“相对”物体便是参照物。
Copyright 2004-2017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7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巩固训练
【解析】 图中相对地面静止的农舍烟囱中的烟是 向左运动的,说明其风向是向左的。b车旗帜 向右,说明其是向左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大。a 车存在多种可能,静止、向右运动或比风速慢 的向左运动。
机械运动第一课时时间和长度测量
③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教师活动:及时给出点评。
学生阅读科学世界:
国际单位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
学生阅读后回答:为了便于国际间的交流。
二、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1、图中物块的长度为cm。
2、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m。
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2)计时工具
①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
记录:不但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完成课本P12测量表格、做课本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1题。
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如图甲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乙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лd求出硬币的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力学
第1课时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约占总分的4%,考查的内容有: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出题类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形式,增加了一些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
1.能正确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并能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考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关系: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μm=103nm
(3)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4)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观察它的测量范围——量程,以便确定它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②观察它的分度值,方便读数.
③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
④测量时,刻度尺要摆放正确,沿着被测长度放尺,刻线紧贴被测物.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歪斜.
⑥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2.特殊测量方法:
(1)化曲为直:把一弹性不大的细线重合在被测曲线上,在细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再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线两记号间的长度即可.
(2)辅助法: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的原理进行测量.例如:测圆锥的高、乒乓球直径、硬币直径等长度,往往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3)积少成多:当被测物的长度很小时,可将相同的物体叠在一起,用刻度尺测其总长度,再除以物体个数即得.
(4)化整为零:测量长度大的曲线长度,可以用一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周数再乘以轮子的周长即得.
3.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2)单位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3)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秒表
(4)计时标准:
①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自然现象确定年、月、日等时间概念.
②后来又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设计制造各种时钟.
③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确定,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为1s.
4.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人、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环境的温度和湿度.(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清除.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主观造成的,是可以避免、清除的.
考点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运动和静止: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①参照物不是不动的,而是假定不动.
②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③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3)相对静止
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彼此相对静止.
考点3 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2)速度定义及公式:
①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速度公式:v=s/t,s——路程,t——时间,v——速度,公式中s、t、v 是对同一运动物体同一段路程或时间而言的.
③变形公式:s=vt,t=s/v
(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常用km/h.
1m/s=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③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不变的,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3.平均速度:
(1)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或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