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探索
动 , 方面监控 教师 教学行为 。 全 引 ‘ 绩效 考核 ”每 月对英语 教师进 行评估 , , 每学期
模, 找准 方 向, 适度 发展, 将更 多的精力投
入 到优 化 专 业 设 置 、 整学 科 结 构 、 展 合 调 拓
2教 师 队伍 提 升 与激 励 . 定 期 召 开 教 学 经 验 交 流 和 反 馈 的 研 讨 会 , 定 期 开 展 岗 位 考 评 与 学 生 评 议 活
作 区域 以及 严格 教 学 管 理 上 。 随着 时 间 的
积 极 开 展各 种 英 语 活 动 与 竞赛 , 过 通 活动让 学生练兵, 移默化 改变其学 习习 潜
惯; 同时 开设英语 国家概 况课程 , 别针 特
对 国 教 院 合 作 院 校 所 在 国家 开 办 主 题 讲 座 , 深 学 生 对 合 作 项 目的认 识 。 加
重 视 学 生英 语 能 力 的 培 养 , 对 大 一 针
据 20 0 6年 江 苏 省 普 通 高 校 招 生 计 划
践课 :
官 方 数 据 初 步 统 计 , 苏 省本 专 科 两 批 次 江 共有约 6 0所 高 等 院校 提 供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项 目, 生计 划 约 为 6 0 。 其 中约 7 % 招 8 0人 5 的合 作 办学 项 目为专 科 第 二 批 次 录 取 。 到 2 0 , 苏省 中外合 作 办 学全 面 开花 , 0 9年 江 列 入 招 生计 划 的 本专 科 两 批 次 高 校 共 有 8 7 所 , 生计 划 约 为 9 0 招 8 0人 。 中 约 6 %的 其 4 合 作 办 学 项 目为 专 科 第 二 批 次 录 取 。 三 江 学 院 国 际教 育 学 院 目前 主 要 是 招 收 专 科 第 二 批 次 录 取 的 学 生 。由 于 国教 院 目前 招 生 区 域 主 要为 江 苏省 内 ,面对 这 样 的 发展 态 势 , 国教 院秉 持 严 谨 治 学 的态 度 ,提 倡 英 才 教育 ,拒 绝 盲 目扩 大招 生 规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得到普及和认可。
因此,建设一套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基于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必须要有一套与国际现代教育理念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应该是注重实践和创新的,贴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来说,应该打造一套贯穿整个课程的教育理念,将国际化教育贯穿在各类课程中,重视培养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其成功应对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二、结合市场条件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未来就业。
在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时,应该结合合作高校所在国家的市场环境和行业需求,例如人才短缺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实用技能、案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多元化师资力量,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关键性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应该构建一队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师资力量,包括国内外名师、海归教师、实务专家等。
这些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超越教科书的思维视野和创造能力。
四、注重科技创新,推动课程内涵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应该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教学实践,关注科技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内涵,推动课程质量的提高。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行业趋势、国际教育理念来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更好的就业前景。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高等教 育 国际化 、 大众化 、 现代化进程 的加
快 , 别是 中 国加 入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O) , 特 WT 后 我
国中外合作办学得以迅速发展 , 据不完全统计 , 截 至 20 年 , 国共有 中外合作办 学机构和项 目 03 全
91 , 5 个 覆盖了 2 个省( 8 直辖市 、 自治区) 。
20 0 6年 1 2月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的实践与探 索
肖合全 , 卢玉萍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南 济源 4 4 5 ) 河 56 0
摘
要: 中外合作 办学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与澳
大利亚北墨 尔本高等技术学院( M T 合作办学实践, N I) 在引进 国外先进教 育理念、 办学模式 以及存在优
一
利亚 首批 获 得 国际 I 90 S 0 1质量 认 证 体 系 的 O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剖析
TF A E学院。N I M T的资格证书在 高等教育界被
认为是具有高水平能力 的象征。其文凭得到所有 英联邦 国家的承认 , 其学 员的学分在升读有关大
近年来 , 我国在 国际合作办学过程 中已基本
四。 以双语授课 。通过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 , 做到
动。 …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高等教育 国际化 的重
要手段之一。与 国外合作办学 , 不仅能够引进 国 外优质教育资源 , 加速教育体制的改革 , 而且能吸
纳 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 、 , 方法 以实现 教育与国际接轨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
。
了“ 育部 留学 服务 中心 英 国高 等 教 育 文 凭 教
共有学生超过 3 ,0 0 00名 , 每年在 5 O多个 国家招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新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基金 项 目: 湖北 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 ( 编号 2 0 0 9 4 0 2 ) 作者单位 : 4 3 0 0 8 3湖北武汉 , 武汉科技 大学城 市学 院医学部 通信作者 : 蔡洲 , E ma i l : 9 3 2 5 7 5 1 4 5 @q q . C o n r
程的基 础上 , 增 加爱 心教 育 和责任 心教 育等 课 程 , 培
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 社会责 任感和 主动付 出积极 向
E 的态 度 。 2 新 课 程体 系 的 具 体 实 施
为达成 提升学生知识 、 能力 和情感 三方面综合 素
・
6 2・
医学舒知杂志 2 0 1 4年 第 2 4卷第 1期
成负面影响 , 所 以开设批判性 思维课 程和在普 通课程 里通过案例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显然是必须 的。
参考美 国 、 英 国和澳大利亚官 方 的护 理专业课 程评 估
标 准…。
1 . 3 情 感 目标 的体现—— 以护理 人 文精 神 为基础 ,
重点培 养学 生 的爱心 和责任 心 从 南 丁格尔创 立护
1 新 课 程体 系 的 设 置 原 则
显得尤为重要 , 必须在新 课程体 系里重 点强化 。批判 性思维能力作为独立思 考 、 独立判 断 、 解决 问题 、 正确 决策和创新思维 的前提 , 早 已被普遍 确立 为国外高 等 教育 的 目标之一 , 在现代西 方教育理 念里 占有极其重 要 的地位 , 而长期 以来我 国传 统 的教 学模式 以灌输 型
教学为主 , 学 生 习惯 于 被 动 记 忆 , 相 对缺乏 质疑精神 , 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 , 对 后 期 在 国外 的 课 程 学 习会 造
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3)2.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4)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5)1. 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6)a. 教学资源与设施共享 (7)b.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 (8)2. 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 (10)a. 师资队伍建设 (11)b. 学生培养模式创新 (12)3. 创新驱动与科研能力提升 (13)a. 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 (14)b. 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 (15)4. 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 (16)a. 国际化课程与教材引入 (17)b.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18)三、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20)1. 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 (20)2. 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 (21)3. 文化差异与沟通协作 (23)4. 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24)四、国内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25)1. 国内高校的先进经验 (26)2. 国际高校的成功做法 (27)3.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 (28)五、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0)1. 完善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31)2. 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32)3. 促进文化交流与国际化发展 (33)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34)六、结论与展望 (35)1. 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影响 (3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在此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新课题。
本书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课程与教学改革:分析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
流利 、专业扎实 的教师数量有 限。特别是在 教学实践 中, 普遍存在用 中文教学代替 双语教 学的问题 , 必定会 影 响教学质量 的提 升 ,而且 给教学管理工作埋下 了隐
患。
中外合作办学名单 。这 四百 多家 中外合作 办学都是本 科 以上层 次的中外合作 办学机构或项 目。中外合 作办 学 的意义在于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 资源 ,推动高等教 育国际化 , 促进 中西文化交流 , 带动 高等教育的改革 与 发展。因此 , 研究高等 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的相关 问 题 ,有利 于切 实提高高等院校 中外合作 办学项 目的质 量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中美合作专业是 由上海工 程技 术大 学 与美 国劳 伦斯 理工 大 学共 同创 建, 成立于2 0 年 , 0 6 旨在 利用美 国优质 教育资 源 , 结合 工程大在 教学 、 研 、 理方 面的经验 , 科 管 培养 高水平 国 际化 “ 卓越工程 ~ 。在教育实践 中 ,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 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本文分 析了合作办学教学的现状 , 从学生 自身因素 和教 师教学等方面着手 ,对优 化合作
大的压 力和困难 。
2币 资力 量的局 限性 。在合作办学专业 中, 当数 相 量 的专业课 程需 要用外 语或双语教学 ,而且 必须采用 原 版英文教材 。因此 , 教授全英 或双语类课程 的中方教 师, 不但要专业扎实 , 而且需要具有 良好 的英语 口语教 学 水平。但 是 , 国普通 高校双语教学起 步较晚 , 我 口语
强化训练 , 为专业课程的学 习打下坚实基础 。③辅导员 和班主任加 强管 理 , 早晚的 自修时 间 , 抓好 督促学 生学 习, 使英语学 习成为学生的一种 习惯 。 2培育优 质教师 队伍 。学院应开辟多种渠道 , . 力争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法 ,逐步 走 出一 条有 中国特色 的中外合 作办学 的道路 . 培 养 了一 大批 具有 国际化视 野 、 能够 流利 地运 用外 语 、 为 较
熟悉 西方 发达 国家 的文化 和商业传 统 .而且 学习能 力强 . 能 够适应 当今瞬息 万变 的经济发展 的 国际性 人才
一
要影 响 。因此 , 我们 要转 变传 统 的教育 观念 。 持 以人为 坚
育办学 水平 差距 的 目标
3迎 合 入 世 后 的 人 才 需 求 .
现任 美 国俄克 拉荷 马 大学副 校长 的黄 天 中博 士是 我 校 中美 合作 项 目的引 导者 和创始 人 通过 与该 校 的合 作
办学 , 们深感 中外 合作 办学具 有重 大意义 。 我
1有利 于 引进 国外优 质教 育资 源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中外合作 办学条例 》指 出 : 国家 鼓 “ 励 引进外 国优 质教 育资源 的中外合作 办学 ” “ . 国家 鼓励 在 高等 教育 、 职业教 育领域 开展 中外 合作办 学 ” 。可见 . 中外 合作办学 的 目的之一就 是积极 引进国外优质 教育资源 实
二 、 中外 合 作 办 学 中 , 树 立 国 际 化 的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在 应
的课程 和教材 、 国先进 的教 学方 式 特别是 外聘 教师直 外 接用 英语 授课 , 仅促 进 了学生 外语 水平 的提 高 . 不 而且 极 大地拓展 了学生 的视野 . 而使参加合 作项 目的学 生具有 从
本 的教 育思 想 , 同时遵循 我 国的教 学规 律 . 坚持 以我 为原 则 , 长避 短 , 扬 营造 优 良环 境 , 以培 养学 生 的 主动 性 和创
、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的 意 义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2019 年 3 月
No.7
March,2019
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马晓丹 1,
刘 畅 2,
高云丽 1,曹洪军 1,朱景福 1,高
军1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电气与信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养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质量检查、考试管理、毕业设
计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与反
馈机制。
本项目以分方向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科竞教相
No.7
March,2019
结合培养的“一分二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特
色,依据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
及虚拟仿真系统开发理论及技术的人才;注重引进外
和俄方授课两个阶段。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
课程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
外方教师承担三分之一的授课任务。俄方教师提供
俄式教学,并在实施教学前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及教材,俄方授课可与中方授课进度呈现递进式,即
交叉授课,也可以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即在中方课
程结束后,集中开展俄方授课。为保证合作教学的质
现有教学资源及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中
方教师和俄方教师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分工明确,例
如双语授课过程是由中俄教师全程协同共同实施;嫁
接型模式注重保留各自教学方法,通过评估合作方课
No.7
March,2019
程,认定课程学分,使学生获得双方学校的学分,最终
获得双方学校的毕业资格及学位。松散型模式主要
中外合作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在交流院校上
单科性院校 一般性院校
综合性院校 国际知名院校
3、在合作培养领域上
语言+专业
经 济 经 营
日 语
经 贸 法 律 商 学
国 际 关 国 系 际 传 媒
4、人才层次上
互派学生 本科生
多元化、多层次 本硕连读
5、在交流渠道上
院校交流 日本的政府部门、 民间机构、 社会企业和个人交流。
6、在实质内容上实现
从教学领域 学术研究领域拓展
7、合作培养的教育效果
国际观念、国际意识 国际交往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 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 专业背景
五、今后的课题与任务
内涵还需深化 提高合作项目质量 利用该平台,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方法改革意识待提高 专门化的人才匮乏
二. 日语专业国际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
规定》颁布为止。
第二阶段:逐步发展期
---1995年《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以
来至2003年《条例》颁布以及正式实施为止。
第三阶段:规范化· 法制化时期
---2003年9月《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至今。
中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的 改革与实践
一. 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形成
2001年------确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2002年------提出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 极参与教育的国际化”口号 2004年------提出规范管理要求 2005年------明确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
国际化办学思路
核心:培养国际型人才 着眼于: 1 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2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 三)多种方式 、多项内容的教师培训 ,提
二 、 中外 合 作 办 学 的 做 法 与 成 效
( 一)健全管理机构 ,有力保障合作办学项
的教 学 。学 院先 后 派 出 3批 1 6名教 师 赴加 拿 大
领 导 及 相 关 教 学 管 理 人员 组 成 ,主要 负责 合 作 办 学 项 目的宏 观监 督 ;学 院外 事 办公 室 成 立 了
师 来 学 院进 行 为期 7周 的讲 学 ,多 批 专 家 来 学
院开设讲 座。同时 ,中英 、中加合作办学项 目
还 长 期 聘请 4 5位 外 籍 教 师担 任 语 言 和 专 业 课 —
发 的双 证 书 。中英 共 同制定 教 学 计 划 ,引入 英 方 l 4门语 言 和专 业 课 程 ,英 方 课 程 的 教 学 全
部 由英 方 教 师 担 任 ,并 引 人 英 方 教 学 管 理 模
项 中外 合作 办 学 项 目 ,涉 及美 国 、加 拿 大 和英
国等 国 家 的高 校 ,是 北京 市 高职 院 校 中开 展 中
学院与英 国南 兰克郡学 院合作开展 电子商
务 、市 场 营销 专业 高 职教 育 项 目 ,学 生 在 学 院
学 习 三 年 ,可 同时 获得 学 院 和南 兰克 郡 学 院颁
学院 ( 以下简 称学 院) 自 20 起 ,应对 新 形 02年
势下 中外合作 办学 的机遇 和挑 战 ,陆续 开发 了 7
学 院与 加 拿 大 圣力 嘉 学 院开 展 会计 、国际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教学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改革摘要:一、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兴起1.2 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2.1 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2.2 双语教学的推广与应用2.3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三、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3.1 创新课程体系3.2 教学方法改革3.3 教材改革四、教学改革的成果与挑战4.1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2 教师队伍的成长4.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五、未来发展展望5.1 深化教学改革5.2 提升国际化水平5.3 提高办学质量正文:一、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兴起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运而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我国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国内接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
1.2 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教学改革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核心任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创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材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2.1 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设置通常会参考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世界舞台打下坚实基础。
2.2 双语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双语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学术交流和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英语授课,学生也需要用英语完成作业和考试。
2.3 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又一亮点。
项目通常会引进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国外教育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和教育理念。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探究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探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青睐。
它是一种以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和外国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共同合作办学,共享教育资源、知识和技术的方式,旨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国际交流水平。
本文将从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1、学分互认学分互认是指国内高等院校和其他国家高等院校在学分转移上的互认,通过已有的课程和学分来达到教育目标和认证标准。
这种合作办学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联合办学联合办学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学位教育项目,共同管理、监督和拥有该领域教育项目的学位授予权。
它的优点是能够加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范围内的知名度。
3、独立办学独立办学指的是中外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积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1、文化融合难度大中外合作办学往往面临文化融合的难题。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考核评价等方面,中外教学理念不同,文化背景各异,往往会给合作办学带来不同的难度和问题。
2、管理机制不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师生,往往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合理有效地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其质量和水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合作办学质量难以确保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师生、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加之相关法规政策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合作办学质量的确保一直是一个难题。
三、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对策1、完善管理体制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建立健全国际质量保障机构,强化监管,提级处置违规行为,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体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v 、 IM 等 课 程 。 这 些 课 程 均 采 用 原 版 教 aa B 材 , 由S P N O 门 派 外 籍 教 师 来 我 校 进 行 教 U IF专 学 。S P N O 全 球 计 算 机 行 业 巨 头 , 如 : 微 U IF与 软 、思 科 、 甲 骨 文 、S N [ 果 公 司 进 行 紧 密 U *苹 I
我 校 的中法 合作 办学项 目就 属于 嫁接 型 模式 。 中法合作 办学 项 目的教 学大纲 和教 学 计 划 由 中 法 双 方 共 同 制 订 , 大 部 分 课 程 的 授 课 采 用 英 文 教 材 和 双 语 教 学 , 由 中 外 教 师 联 合 执 教 。 专 业 课 以 外 方 课 程 为 主 干 , 中方 课 程 作为补 充衔接 , 目标 明确 ,体系合 理 。在 教 学 计 划 安 排 上 , 从 第 四 学 年 开 始 , 根 据 出 国深造 、国 内读研 、就业 三个 方 向,设 置不 同 的 课 程 组 合 ,为 学 生 提 供 宽 口径 的 升 学 与
方法 。
育和人 才 竞争 中,在 高等教 育 国际化和 大众 化 的进 程 中 , 才 有 区 别 于 他 校 的 鲜 明特 点 和 亮 点 , 才 有 自 己 的 生 机 活 力 和 生 存 空 间 。 即 “ 无 我 有 , 人 有 我 优 , 人 优 我 精 ” [] 江 人 8 苏 科 技 大 学 的 中 法 合 作 办 学 项 目历 经 六 年 的 发展 , 已形成 ~套个 性鲜 明的办 学特 色,具 有 明 显 的 办 学 优 势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
一
文 ◎ 范燕 宋晓宁 华 伟
曼曼
鱼叁 鱼 叁 雹 蠲 !鱼 量
中外合作办学“3+0”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3+0”模式的特点,其次本文对如何有效引入外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提高中方双语师资力量、如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期保证“3+0”合作办学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积累宝贵的合作办学经验。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3+0”模式实践0引言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呈现出规模日益扩大,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化以及多渠道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达到与国际教育接轨。
成功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每个合作办学者的追求目标。
1“3+0”模式合作办学项目介绍2012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加拿大莫哈克文理学院确定了“3+0”模式的合作办学方式,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合作专业,并于2013年招收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班。
我院承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管理工作,并与加拿大莫哈克文理学院分别承担部分课程的授课工作,学生三年均在我院学习。
学生毕业颁发加拿大莫哈克文理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校的专科毕业证书,优秀学生可前往加拿大继续深造,攻读本科学位。
项目的核心是引进加拿大莫哈克文理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推进国际教育本土化,提高我院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3+0”模式区别于“2+1”模式,与后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本土化的学习环境[1]。
学生三年全部在我院学习,熟悉的国内环境利于学生更快的投入学习中。
省去了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消除了学生面对新环境的紧张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②中西结合化的语言环境[1]。
学生在国内完成所有学业,平时的生活与交流均采用汉语,虽然授课和教学基本采用英文或双语方式,但与“2+1”模式相比缺乏以英语为母语交流的纯西方的语言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有利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阅读领会英文专业书籍能力。
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索
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发展探索摘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俱增,但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不少问题,亟待相关部门解决。
本文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旨在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理论支持,并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解决措施;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16-02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共同推动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壮大,对我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合作交流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办学实力以及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在项目操作阶段由于教育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中外教育理念的相互撞击,在项目管理、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对策和解决方案,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以来在我国已有20年的历史,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和兴起。
1995年至2003年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发展阶段,在此时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找到了合作办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使合作办学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2003年至今是中外办学健康发展的阶段,随着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找到了法律依据。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条例》,200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有关管理制度和措施。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探讨
百家论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探讨*顿楠(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这使得高职院校吸引了许多国外教育组织的合作热情,中外合作办学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中外合作办学更看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它通过构建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且更具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
然而,目前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改革形式和内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高职教育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越来越盛行,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让学生同时接受国内外的教育,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众所周知,如今社会最稀缺的就是国际交流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未来应当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成效。
2中外合作办学概述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果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细化分型的话,可以分成三类:融合型、嫁接型及松散型。
其中,融合型指的是将中外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有机融合,由中外双方共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并互派教师来实施双语授课。
嫁接型主要指的是我们常说的“2+2”“3+2”“3+1”等教育模式,其是通过学校自身教学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式来评估学校课程,并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等。
松散型的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则有很多,例如聘请国外教师到本校授课、派遣自己的教师到国外进修、与国外学校互相交换学生、组织本校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等。
关于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通过对部分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分析,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专业优势和特色以及个性化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教育部信息网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在办学层次上还有待提高,存在教育资源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高校还应该继续在创新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研究[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0-0070-02关于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①刘丽萍(北方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041)一、前言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中方与外方相互合作,设立合法的教育机构或者合作项目,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内容。
完成学业要求的合格毕业生可获得中方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外方院校的学位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在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育监督评估机制、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目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二是具有二级学院性质的中外合作学院;三是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78个,其中本科以上的机构和项目共有1090个。
2018年下半年又新增本科以上的机构和项目36个。
就本科层次来说,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4个,合作办学项目780个。
二、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高校开放办学、提高办学层次和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举措。
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现实与展望——对“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第7 卷
摘 要 :中 外合 作 办 学是 高等 教 育 国 际化 的 具 体 实践 , 是 我 国高 水 平 大 学 建设 进 程 中的 新 探 索 , 它 为优 质 教 育 资 源 的 交流 搭 建 了平 台 。但 是 , 中外 合 作 办 学在 机 制 建 设 、 质 量 保 证 及 区域 均 衡 发展 方 面 依 然 面 临诸 多现 实 困 境 。鉴 于此 , 其健 康 发 展 需要 在 监 管 体 系 、 制 度 建设 及 内 涵 建 设 等 方 面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革 新 , 以 规 范优 质 教 育
平稳 、 高质 量 、 示 范性 的发 展 阶段 , 实际 办学过程 发 生 了许 多可喜 的 变化 , 取得 了许 多新进 展 。教 育 决策 层 注 重综合 改 革 , 总揽 全 局 , 关 于 中外合作 办学发展 理 念创 新 实现 了新 的 突破 , 中外合 作 办 学 管理 不 断 有新举 措 。一段 时间 以来 , 国 家和 地 方教 育行政 部 门加 强 中外合作 办学管理 工作 , 要 求进 一 步 明确 中外 合 作 办 学政 策界 限 , 在行 政 审批 和 行政 监 管方 面 出台和 即将 出台一 系列政 策措 施 , 比较 明确 地发 出 了中 外合作 办学未 来发展 的政 策信 号 , 中外合作 办学 实践 中存 在 的一 些不 可持 续 因素 得到 有效 遏制 和 消除 , 新 审批 机 构 、 项 目的质量 以及 已有 机 构 、 项 目的 办学水平 均有 明显提 升 ; 一段 时 间以 来 , 中外 合作 办学发 展 的 重要特 点是 更加 注重 以生 为本 , 注重保 护 学 生和 家长 的权 益 , 注 重 引导 社会 舆 论 , 主 动 掌握 中外合 作 办学 的话语权 , 初 步形 成 积极健 康 的话语 体 系, 有 效 抵 制 了关 于 中外合 作 办学 的错 误观 点和认 识 , 中 外合作 办学的社 会舆 论 向好 的方 向转 变, 社 会 效益 不断提 高 ; 决 策部 门主动把 握和 适应世 界 跨境 教 育发 展趋势, 提 出 了以 中外合 作 办 学促 进世 界 一流 大 学建设 和地 方 高水平 大学 建设 , 促 进 高校 学科 建设 和 管 理体制 机 制创新 的新思路 。另一 方 面 , 中外合作 办学发展 存在 的 一些 深层 次 问题 尚 未得 到根 本 解 决 , 可 持 续发 展 的 支撑 体 系还 比较 薄弱 ; 一 些重 大的 理论和 现 实问题 需要 加 强研 究 , 科 学研 究应该 进 一步 为 中 外合作 办学 可持 续发展提 供 理论 支撑 和 专业 支持 。 中外 合作 办 学教 育学是 应 用性很 强 的学科 , 当前研 究的 重 点应 聚 焦在 中外 合 作 办 学理论 和 现 实中 出现 的重 大 问题 上 。客观 地说 , 近 几年 来 , 全 国 中外合作 办学理论研 究和应 用研 究无论 在数 量还 是 质 量 上都有 了可喜 的发展 , 尤其是 一 些 中青年理 论 工作 者的创 新成 果 脱颖 而 出 , 给 中外合作 办学理论 研 究 队 伍 注入 了新鲜 的血 液 。本期《 高校 教 育管理 》 发 表 的 3篇 学术 论 文是从 去 年 “ 三亚会 议 ” 1 0 0多篇 论 文 中 挑 选 出来的 , 具 有相 当的学 术水 平和 言之成 理 、 持之 有据 的一 己之 见 。论 文作者都 是 中外合 作 办 学研 究 队伍 中的新 生力量 , 富有 活 力和创 新 思 维。希 望 能给读 者 带来新 的启发 。
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2008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78期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王 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产业处,江苏 南京 211168)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缓解这一需求,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
同时,它也有利于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合作办学的实践为例,探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经验。
关键词:合作办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 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8)02-0075-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类型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开始进行中新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洽谈,2004年与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的合作办学项目得到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正式开始招生。
在近几年的合作办学中,学院在积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外方和社会的好评。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国际合作办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专业课程,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时间不长,由于种种原因,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院校存在较大差距。
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跟上行业的发展,和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2]。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使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跟上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
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是一所股份制院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的思考
学 院 的 发 展 , 远 不 能 形 成 合 作 办 学 的特 色 , 以 远 难 保 证 办 学 质 量 , 利 于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的 长 期 稳 定 不 发 展 。而 且 , 中外 合 作 办 学 也 不 能 在 相 对 公 平 的
意 义 上 从 事 招 生 、 学 和 管 理 活 动 。 ( 管 理 人 教 2)
一
、
目前 中外合作 办学 的基本 情 况
历教 育。 ( ) 作项 目: 学历 教育 ; 非 学 历教 2合 ① ②
育。
关 于中外合 作 办学 是 指 外 国法 人 组 织 、 人 个 以及 有 关 国 际 组 织 同 中 国 具 有 法 人 资 格 的 教 育 机
( ) 一 独立设 置 中外合 作 办学机构 的特 点
外合 作办学 机构 的学习年 限一般 为 1 —4年 不 等 . 其 中 2—3年 的 居 多 。
二、 中外合作 办学 的管理 模式及 其特 点
目前 , 外 合 作 办 学 的 形 式 可 谓 多 种 多 样 , 中 国 内有 关 研 究 者 以 办 学 机 构 的 性 质 及 国 家 是 否 承 认
置 其 中 包 括 : 1 二 级 学 院 : 学 历 教 育 ; 非 学 () ① ②
维普资讯
算 , 理 合 作 办 学 的资 金 与 资 产 , 定 负 责教 育 无 法 相 比 的 情 况 下 , 依 靠 学 费 收 入 支 撑 仅
其 学 历 为标 准 ,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的 形 式 归 纳 为 独 把
立 设 置 和 非 独 立 设 置 两 大 类 , : . 立 设 置 其 中 即 1独
包 括 ( ) 历 教 育 ; 2) 学 历 教 育 。 2 非 独 立 设 1学 ( 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施媛
来源:《卷宗》2012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国外高校共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文以中德高校合作办学为例,分析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语言障碍,教育理念未能真正融合等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世界潮流影响下,我国需要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对于引进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虽然当前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
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教育对外合作,必须加大中外合作办学的改革力度,探索具有突破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
1. 我国中德合作办学的现状
1) 学习方向性强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内学习专业基础并同时扫除语言障碍。
与以往的德国自费留学相比,中德合作办学使一向习惯于被管理的中国学生能够在框架内循序渐进完成学业,接受与在德国一样的高等教育,学习过程更有方向性,避免了传统留学模式中学生直接出国语言不通、环境陌生、部分学生散漫而放弃的弊病。
2) 两段式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第一阶段在国内,第二阶段在德国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会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开阔视野,学到先进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为将来迈入职场打下基础。
3) 德语障碍
德语是一门小语种,学习德语本身较难,用德语学习专业知识,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中德教师共同教学促进学生德语学习,但是中国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还是较侧重于德语读写,不善于开口表达。
4) 合作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在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中,一些高校不顾培养质量,仅为利益驱动,此外一些合作的国外高校并不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院校,有些是美欧一些国家的中流甚至较差的院校。
这些合作项目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取得的文凭含金量也较低。
2.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 实现中德双方在教育体系的无缝对接,通过在国内德语语言、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为以后在德国合作高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和专业基础。
2) 通过项目改革的实施,使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技术工作。
3) 项目改革将立足于中德两国间的政治关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面向欧盟乃至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使学生对于德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都有更深刻的了解。
4) 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项目改革将解决目前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培养模式,更全面的专业设置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内容,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中德两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中德合作办学的特点与前景。
3. 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国内学习时间,实现深度合作
与德方高校进行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内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德语学习,少有专业课程的开设。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生出国后难以适应新环境,因而可尝试新的合作模式:延长国内学习时间并增加专业课设置,适当缩减国外学习时间。
与原有模式相比,新模式下双方合作更深入:
1) 更多德方教师来华授课:在课程体系中将引进更多德方课程,德方教师不仅教授德语课程,还参与专业课授课。
2) 打好坚实德语基础:学生打好德语基础后出国适应快,并与德方课程能够更好衔接。
3) 引入先进教育理念:随着新模式的实施,合作办学中将引入更多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应用性专业技术能力。
4)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与国外留学相比,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将外方课程引入国内授课,降低了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4. 新课程体系与现有课程体系无缝对接
新课程体系并非推翻原有模式,而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实现平稳过渡。
1) 将部分德方专业课引入国内,双语授课
在原有模式中,学生学习一年或两年德语后直接赴德学习,缺乏专业德语的训练,感到德语学习专业课很吃力。
在新模式中部分专业课在国内双语授课,学习循序渐进,易于掌握知识,符合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
2) 增加德语听说课程,加强德国文化了解
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听说课程,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德国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在出国前对德国生活有基本认识。
3) 增加实践性课程
传统的国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理论轻实践,德国高等教育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在课程体系安排中实践性较多。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商业案例,并加入实践性课程,进行综合实战训练。
5. 改革成效
原有模式中,学生在国内只学习德语,赴德学习时无专业基础,并且听说能力不强,直接接受德语专业课很困难。
采用新模式后,中德教师都参与德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德语应用能力,学习循序渐进,着重培养德语应用能力,实现国内学习与德国学习的无缝衔接。
除德语语言课程之外,部分专业课也邀请外教授课,引进的德方课程逐步实现双语教学,较好地解决了合作双方教师教学的融合、衔接。
新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兼顾,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初探中德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刘卫平《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4期
[2]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覃美琼《高等教育研究》 2006年05期
[3]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制研究与实验顾美玲四川师范大学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