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

合集下载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名剧《烛之武》的一个重要篇章,此篇在描写人物形象上具有较高的艺术度量,展现出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特点。

一、真实刻画人物形象《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栩栩如生,具有立体的形象。

主人公烛之武是一位高尚勇敢的官兵,他在面对敌人时展现出坚毅不拔、英勇无畏的特质。

他面对强大的秦师,不畏艰险,毅然投身战斗,体现了中国古代生生不息、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与之相对比,秦将苏代乃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形象,他对烛之武的英勇行为感到畏惧,并不敢与之搏斗。

他的形象正是对比烛之武的高尚品格的阴暗面。

通过真实刻画人物形象,作者成功将人物塑造成立体的个体。

二、用事透露人物性格作者通过剧中的情节设置,巧妙地透露人物性格。

在准备战斗之际,烛之武主动请缨,表现出他有胆有识、勇武果敢的性格。

而他的一番话:“若朝远行,使人主疲惫,幸而克复,则利小、忧长。

今往覆灭秦师,是役可解四方之危,杜而子之谋也”,不仅展示了他的胸怀,更是传递出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反观苏代,他因为恐惧而流露出自卑懦弱的性格,以至于不敢与烛之武正面对战,最终不得不投降。

作者通过事情的安排,将人物性格的优劣、立场的高低显露无遗,使人物显得更加鲜活。

三、运用比喻形象化人物特征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形象化的描述,突出人物特征。

比如烛之武,他被比喻为“饱虎之子”,揭露了他勇敢无畏、威猛凶狠的一面。

虎是传统文化中的勇猛之兽,因此饱虎之子意味着以勇猛著称。

这样的比喻不仅生动具体地表现了烛之武的形象特征,也使得这一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烛之武退秦师》通过真实刻画人物形象、用事透露人物性格,以及运用比喻形象化人物特征等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这一艺术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能传递出作者对正义、勇气等品质的追求和敬仰。

一语惊醒梦中人———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语惊醒梦中人———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文学品析“一语惊醒梦中人———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马转红(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甘肃庆阳745700)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孤身一人,深入虎穴,说退强敌,让濒临灭绝的郑国化险为夷,以此成就了一场外交史上的奇迹。

本文赏析烛之武精彩的“劝说”艺术。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劝说;艺术中图分类号:I206.2;K22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30-0004-01一、前言《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

文章讲的是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派兵围攻弱小的郑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出使秦国说服秦伯退兵而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

这篇文章有许多精彩之处,如文中的伏笔与照应,跌宕起伏的情节等,但笔者认为最精彩的应是主人公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烛之武在那种形势之下能否说服秦伯是秦国退兵的关键,同时也是郑国能否转危为安的关键。

因此,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辞令是文章最为精彩之处。

二、主动示弱,博取好感烛之武对秦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去请求秦国退兵时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国家的弱势,那是就有些盲目自大了。

所以他首先向秦伯表示的就是有自知之明,一开口就承认若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必然会失败的事实。

这样以来,秦伯觉得他这个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进而从情感上能够接纳他,这就为他后面说服秦伯打下了基础。

三、换位思考,陈说利害首先“亡郑”于秦无利可图。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实际上是很难办到的。

郑亡后,可想而知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

其意在提醒秦君你此举必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多么幼稚与荒唐啊!烛之武在此处紧扣“利害”,从现实出发分析问题。

_烛之武退秦师_的对话艺术

_烛之武退秦师_的对话艺术

看来,《烛》的艺术价值首当其冲地根植于其话语方式的卓越表现,正是凭借这种叙述优势,《烛》的生命才会向未来无限延伸。

一、贯透在对话中的叙述激情《烛》将事件对话化,使对话形式独具鲜明的文体意味。

正如巴赫金所揭示的,“文学体裁在包容他人话语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他人话语的对话、争论和斗争,这一切都集中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如复调和狂欢化形式等,构成在作品的价值立场。

”(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193—194页。

)据此,《烛》文骤起骤落的叙述激情与特有的雄辩声音正是对话思维混融、移注的产物。

那么,从对话本体来检视《烛》文,则将更贴近文本的审美意蕴与意义结构。

“晋侯、秦伯围郑”,秦晋联军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兵临城下,小小的郑国旦日可破。

鉴于形势的危机,郑伯审时度势地采纳了佚之狐的劝谏,作者仅以郑伯的“从之”即让烛之武粉墨登场。

然而这个让佚之狐胜算在握、让郑国前途初露曙光的烛之武却婉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话语中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声吻毕肖,情态活现,文章波澜陡起,这不仅使郑国的形势又浓云密布,而且也让读者《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下简称《烛》),是以对话情境展现历史视域、表现人物性格的名篇。

章学成说:“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如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

”(章学成《文史通义校注》(卷五),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8页。

)章学成将历史人物语言个性化、符合人物自身性格特征的书写原则,作为史传文学“记言”的艺术指标。

俄罗斯当代文学理论家瓦・叶・哈利泽夫也认为,对话不仅是人类言语活动的中心,而且是构成文学话语形象性的基本质素,他甚至从艺术意蕴层面强调说,倘若人物在审美关系中不能获得言语特征上的描写,文学文本就很难具体、鲜明地揭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理艺术
烛之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和谋略家,他在战争中向敌人发起说服攻劝,从而达到战争的目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在战国时期退秦师的故事。

烛之武当时是齐国的大将军,齐国与秦国交恶。

秦国攻打齐国,准备派出大军攻打齐国的都城蓝田。

烛之武决定发起一场说服攻,向秦将白起发起进攻。

他首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对方的情报,了解了对方的虚实,又派出特工深入敌后探查情况。

在面对强大的秦军时,烛之武采用了许多巧妙的说服策略。

例如,他曾经向白起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你面对的是我方的军队,你会不会退兵?”白起回答:“不会。

”烛之武接着问:“为什么?”白起回答:“因为我是将军,责任重大。

”烛之武再细心地分析说:“如果你不退兵,就意味着你没机会战胜我们;如果你退兵,就意味着你长期和我们对抗,最后必定会获得胜利。

因此你不退兵就等于是在放弃胜利的机会。


这样的说服艺术使得白起等人心中深感不安,他们开始重新考虑战略。

烛之武继续攻劝,最终促使秦军撤退,避免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烛之武的说服艺术是古代外交家和谋略家的典范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深入的情报分析、精湛的说服技巧和对敌人心理的深刻洞察。

他的经验值得所有外交家和谋略家借鉴,特别是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处理复杂的危机时,更应该学习他的成功经验。

- 1 -。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着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社会风貌。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部杰出之作,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古代的说人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是战国时期的故事,讲述了烛之武取胜秦军的故事。

烛之武是魏国的一位将军,由于魏国正围剿燕国,秦国趁机发兵侵袭魏国。

烛之武在军队中的表现出色,被任命为统帅,带领魏军抵挡秦军的入侵。

最终,魏国成功击退了秦军,烛之武成为了魏国的英雄人物。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被塑造成勇猛无敌的形象,他凭借自己的智勇和勇武,领导魏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秦军。

他熟知敌人的情况,善于制定战略,临机应变,展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身经百战,从未败过,战无不胜。

他所展现的胆智,无疑是古代将领应有的品质,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文化的写照。

除了勇猛无敌的形象外,烛之武还被塑造成了一个仁义之人。

在故事中,烛之武虽然有机会击溃秦军,但他却选择了不追击,遵守着尊重对手的准则。

这种宽容和仁义的品质使得烛之武不仅在战场上大败敌军,也赢得了敌军将领的敬佩和友谊,彰显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视仁义道德的观念。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还有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也非常生动,为故事的情节发展提供了支持。

烛之武的妻子秋华是一个深情厚意的女性形象,她既是烛之武的妻子又是他的忠实伴侣,对烛之武的胜利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鼓励。

秋华还在和其他将领的妻子之间展开相互较劲,为故事增加了一些娱乐性和趣味性。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既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男女关系的某些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既拥有超凡的武力和智慧,又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仁义和道德观念。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向读者传递了自己对战争、人性、社会风貌等问题的思考。

烛之武退秦师之劝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之劝说艺术

以史为例,引史论证
背景介绍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死,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 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 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 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 指“秦立晋君”之事。
言辞艺术1: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烛之武【在夜里】【在绳子上放下去】出城
亡:使灭亡 有益于君:【对您】有好处
敢:冒昧。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 从者。《崤之战》
言辞艺术1: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1.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 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 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 3.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 之刻字,道出自己人生特别推崇的境界。
烛之武见秦伯一开始就自揭己短,说到郑国的危险处境, 但后面接着自圆其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马上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分析利弊,处处为秦考虑。
二、阐述利害,晓之以理
越国以鄙远,君 知其难也。焉用 亡郑以陪邻?邻 之厚,君之薄也。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以,连词,表并列。利:使得利。 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什么短语?)
故事结局:秦军撤退,留下驻军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艺术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艺术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艺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364102) 赖梦晓[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所蕴含的论辩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更展现了人类思维与智慧的卓越。

研究发现,烛之武所运用的论辩技巧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与思维智慧,对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领略人类智慧以及提升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经典的历史文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智勇双全,更为我们揭示了语言与思维在复杂情境中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论辩;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3-0010-03《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讲述了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劝退了秦国围攻郑国的军队,展现了烛之武高超的论辩风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国家危急的时候,烛之武挺身而出,深入秦军,成功说服了秦穆公。

他的这份胆识着实令人敬仰。

烛之武的辩论风采通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的话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现在郑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但是假如任用烛之武,并派他去见秦穆公的话,一定能让秦国的军队撤退。

“必退”二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烛之武出色的外交才能。

仔细分析文本就会发现,烛之武能够劝秦伯退兵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他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了如指掌,准确地抓住了要害,有效出击;二是他应用了高超的论辩战术。

以下将简要谈谈。

一、摸清了秦、晋、郑三国的历史关系烛之武长期以来并未得到重用,这让他内心生发壮志难酬的委屈之感。

通过他拒绝郑文公时说的话就可见一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他对郑文公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呢;更何况现在年事已高,更加不能干什么了。

”这短短一句话可表现出烛之武一直以来的不甘。

但是当郑文公放下身段,诚恳地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就担下了“出使秦,游说秦”的艰巨任务。

【课外阅读】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人的说话艺术

【课外阅读】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人的说话艺术

【课外阅读】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人的说话艺术据《左传》记载,在僖公三十年的时候,历史上发生了晋、秦联兵伐郑的故事。

战争的起因大体上有两个:其一,晋文公当年流亡在外,途经郑国,郑国未加礼遇;其二,郑伯当年参与楚国主导的“曹盟”,但却怀有二心。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伐郑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知晓春秋战国历史的我们大抵还是可以窥见晋文公挟私报复并想借机吞并郑国的险恶用心,而秦国参与战争无非是想讨点便宜罢了。

当晋军驻兵函陵,秦军驻兵?锬希?9?街?竽蚜偻贰V9?蠓蜇???嬗谥2?担??乙丫?O樟恕0凑照?5览恚?挛乃坪跤Ω锰嘎廴绾挝O栈蛘呷绾斡Χ晕O眨??秦???赐蝗幻俺鲆痪渚?酥?铮骸叭羰怪蛑?浼?鼐??Ρ赝恕!蔽闹芯驼庋?芡回5厝秘???豢诰俪隽斯适碌闹鹘侵蛑?洹??馕唤???9?ν炜窭降摹坝⑿廴宋铩保?沟们榻谝幌伦永戳烁?80度的大转弯,把文章重心一下子转到了烛之武的身上,为烛之武下文的说劝埋下了伏笔。

下面就主要分析一下烛之武应命时的“怨词”、郑伯在国家危难之时的“屈词”以及烛之武说秦时的“劝词”,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下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说话艺术:一、烛之武应命时婉曲的“近怨”艺术在中国古代,士人的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积极“入世”精神的影响,所以他们最不得意的人生处境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从文中看,烛之武尽管现在身为大夫,但是在壮年时期却曾受到郑伯冷落,甚至在晚年也属于不受重用之类的人物。

所以当郑伯在国家危难而急于用人之时,烛之武终于有了一次“抱怨”、“发泄”的机会。

因此,他一开始所做的事情,就是推辞这项差使,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表面看,烛之武是在自叹无能,而言语之间却暗含着对郑伯“不识人才”、“不重用自己”的怨恨之情。

但是他的这种怨恨不是直接通过对文公的不满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反面侧击的方式婉曲地表达出来。

这一“说话”技巧,其实是古代士人“怨上”惯用的一种伎俩,也是他们抓住机会得以宣泄心中不平的重要方式。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代辩士的游说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古代辩士的游说艺术

烛之武
秦晋围郑 称之为君
秦伯
对秦 对秦
待之以敬
示弱 有害(离间) 利诱 大害(瓦解)
见 贤 思 齐
郑既知亡 亡郑陪邻 舍郑利秦
对秦
对秦 对秦
晋之无厌 亡郑阙秦
学以致用 小试牛刀
假如你的一个朋友, 对手机很痴迷,甚至上课 时也偷着玩,严重影响了 学习,试着进行简短而有 效的劝说。
课后作业
借鉴本节课学到的赏 析本文劝说艺术的方法, 分析鉴赏晋文公是如何劝 说子犯的。
郑伯
烛之武
以诚动之
见 贤 思 齐
下面站着的可 吾不能早用子 是烛之武?佚之 今急而求子 狐说你可以化解 是寡人之过也 郑国之难,现在 寡人就封你为郑 然郑亡 国使者,你速速 子亦有不利焉 去劝秦国退兵!
以害晓之
烛之武
秦伯
合 作 探 究
1、烛之武规劝秦伯,前后 的语气、语速、态度有变化吗? 会有怎样的变化? 2、秦伯听得时候心理会有 怎样的变化? 请同桌结组发挥想象,再现 历史场景。
古人的劝说艺术
孝姑高中 罗鸣
学习目标
1. 学习、领会本文的劝说艺术,领
悟语言的魅力
2. 学习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讲究艺
术和智慧,进行有效劝说。
妙心慧语易乾坤
佚之狐
郑伯 烛之武 晋文公
郑伯
烛之武
秦伯
子犯
佚之狐
国危矣
委婉
郑伯
国危矣
无私/攻心/时机
见 贤 思 齐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师可退
语气坚定自信
晋文公
子犯
背信弃义
见 不 贤 内 自 省
因人之力而 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 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谏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谏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谏技巧
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谏技巧有三点: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

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

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散曲《高陵逢谢赋得其歌处》的曲调之一,是文人墨客使用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首曲子是以烛之武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音乐和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是一种以口语、讽刺、夸张和夸张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评书和评论,表达作者对人性、社会和时代的理解和思考。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通过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其英勇无畏、机智勇猛的赞赏之情。

文中以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描写他灭敌的过程和战术,展现了烛之武的聪明才智和英勇无畏。

在这个故事中,烛之武利用烟雾煙硝迷住秦军的眼睛,借机假装被擒,然后趁机发动反击,取得胜利。

这种战术的使用,不仅展示了烛之武的智慧和勇气,更体现了作者对他的称赞和赞美之情。

除了对烛之武个人的描写之外,文中还通过对秦军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时代状况的思考。

文中提到秦朝统一天下,对百姓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和剥削,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难。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对此进行了讽刺和评议,通过对秦军的形象进行渲染和夸大描写,表达了对秦朝统治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

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既能够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历史事实,又能够传达作者对人性、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和思考。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首曲中,通过音乐和文字的结合,表达了对烛之武的赞美和对秦朝统治的讽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传递历史信息,也可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烛之武退秦师》游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游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三巧”游说艺术“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

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

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

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

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烛之武的说辞艺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成功地塑造了富有政治斗争经验而又擅长言辞的老臣烛之武的形象,仔细品味,不能不为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而叹服。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消除戒备,创设气氛。

说人首先要有能说的气氛。

秦晋围郑,敌对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形下,郑使来到秦营,秦人不能不有所戒备。

紧张戒备之中是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的,更何况是敌国的使者。

烛之武深知这一点,他开口一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表明郑已认定必亡的结局。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言下之意却是郑国不再作什么打算了,这就不仅打消了秦人的疑虑,消除了秦人的戒备心理,而且激发了秦人听的兴趣(来到秦营,不为郑打算,那是来干什么的呢?难道为秦国打算吗?),为说创造了轻松和缓的气氛。

二、设己为人,陈述利害。

利害千古动人心。

烛之武让自己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反复陈述“秦晋围郑”对秦国的利害得失。

先分析亡郑存郑对秦的利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一句话明白指出亡郑对秦无益,为什么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从地理位置看,郑国在东,晋国在中,秦国在西,周在南,秦须南越周或中越晋才能拥有郑国,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盟并不稳固,着眼于这一点,烛之武先回顾历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指出晋国的背信弃义,秦以晋为亲,但晋并不德秦,这就不仅指出了晋的不可靠而且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秦对晋的怨恨。

接着又预示未来:“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立足天下争霸的现实,指出晋若欲称霸,那么亡郑后势必继续扩张,那时作为晋紧邻的秦能不是晋的目标吗?而晋的图霸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晋早晚是要侵害秦的。

说辞水到渠成,最后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收尾,结论已出,但决定还是让秦自己作出,这同样是巧妙的一着,它满足了人潜意识中的自尊,又是巧妙的一“激”。

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说话艺术。

首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语言的简洁性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简洁的语言,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不畏惧任何困难,勇敢地抗击秦师。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其次,《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对比的使用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与秦师的恐惧和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和秦师之间的鲜明对比,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最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比喻的使用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就像一把利剑,他的勇敢和坚强,可以把秦师击退。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语言的简洁性、对比的使用和比喻的使用上。

这些说话艺术不仅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而且还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
烛之武,号称楚国英雄,出生于楚朝盛世,在统一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英雄功绩。

武器是楚朝的统一,语言也是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烛之武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就是最好的见证。

从《楚辞》中可以看出,烛之武有着极其理性的思维,并能够表达的非凡的语言艺术能力,而且能够准确地指出社会弊病,这是他退秦师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武器空手所无时,烛之武便借助语言,向秦军发表“破秦宣言”,他扭曲了传统的礼数,让秦师感到十分惊讶。

这个宣言在当时的语境中穿越了权力的边界,把秦师的礼数变成了宣言的一部分,而武也将自己的处境变成了一个礼数的考验。

这一举措将秦师从地位较高的一方变成了一个受拒绝甚至受辱的一方,这也是烛之武准确和快速退秦师的重要原因。

此外,烛之武也大胆地将多种语言艺术相结合,以歌谣、诗歌、戏剧形式,来分割、宣传和编排,并通过精彩的演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思想以及抗秦意识。

这种多种语言艺术的结合,使烛之武的说话更有条理、更能打动人心,从而达到退秦的目的。

总的来说,烛之武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家,他的语言艺术在楚国的历史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有理性的思维,而且还通过精彩的演出,将多种语言艺术运用得非常完美,使他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这也是他最终实现楚国统一的原因之一。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让楚国在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记》中的一篇历史散文,描述了中国历史上发生在燕国的一段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燕国的大臣烛之武成功地挫败了秦国的入侵,并成功地退去了秦国的师军。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是一种口头传统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人艺术包括说唱、说书、评话等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中国古代说人艺术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可以看到说人艺术中重视声音、节奏和语言的特点。

在说人艺术中,说者通常是用具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精彩的描述和生动的语言,将故事的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中描写烛之武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让人仿佛能够听到士兵们的呐喊声和战场上的战鼓声,感受到战斗的激烈与壮烈。

这种通过语言表达情节的技巧,正是说人艺术的一大特点。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说人艺术在表演技巧上的独特魅力。

说人艺术的表演通常是由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共同完成,他们通过语言、动作、表情、音乐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故事情节,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情节的跌宕起伏,使得整个故事情节生动鲜活、丰富多彩。

这样的表现方式正是说人艺术的表演技巧所在,使得故事的情节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丰满。

在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情感表达的深沉与细腻。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对烛之武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中国古代人的忠诚、智慧和勇气,并通过对燕国人民的生活和心境的描绘,展现出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愤慨。

这些情感的真实、深刻的表达,正是中国古代说人艺术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历史散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的独特魅力。

说人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与表现手法,成功地将历史、传统、美学、音乐、戏剧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1. 引言1.1 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文学名作,该篇文章创作于战国时期,作者为吴武陵。

这篇文章讲述了燕国公子烛之依靠智谋和计谋,成功诱使秦国师嚣张自大,最终战胜秦师的故事。

通过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在说人艺术方面的精湛表现。

说人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情节设置的布置,来达到对道德品质和人性特征的揭示和表现。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烛之的机智和谋略,展现了一个英雄形象,同时也通过秦师的愚昧和傲慢,揭示了一个反面人物形象。

这种对比和矛盾的塑造,使得故事更加生动鲜明,深刻吸引人们的注意。

通过介绍《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说人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表现形式。

1.2 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概述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声音和表演来表达人物形象和情感,透过人物对话展现出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在古代中国文学中,说人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等。

通过说人艺术,作家能够更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和塑造故事情节,从而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通常包括直接的对话、间接的心理描写和角色的言谈思考等元素,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展现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使角色更加立体和有血有肉。

说人艺术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欣赏,成为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也不断演变和完善,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说人艺术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物和历史。

古代的说人艺术不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还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人性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影响和意义也在当今社会中依然不可忽视。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艺术

I教材I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9年03月031《烛之武退秦师》的 说辞艺术◎祁利莹李彬祁利莹,江苏省宿迁中学教师;李彬,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教师。

“烦而不整,俗而不典,书不实录,赏罚不 中,文不胜质:史家谓之五难。

评《左氏》者,借 是说以反观之,可知其众美兼擅矣。

”[1]《左传》采用文学笔法从容委曲地记录了历史事实,留下了诸多光彩照人的历史人物,其中包括诸如 周王朝的王孙满、楚国的申包胥、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子、晋国的赵文子等众多杰出的外交 活动家,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外交舞台上纵横捭 阖,运用自己高超的外交才能和语言艺术维护 国家利益,带来一方平安。

刘知几在《史通》中说过:“国之大事,在礼与戎。

”[嗜秋时期,诸侯 争霸、大夫兼并愈演愈烈,处于中原腹地的郑 国是一个国土褊狭、国力不足的小国,东面齐、西面秦、北面晋、南面楚,列强环伺,可谓四战 之地,迫切需要杰出的外交人才帮助国家逢凶 化吉,于困境中求生存,烛之武可谓生逢其时。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巧设辞令、化干戈为玉帛,是体现《左传》语言“从容委曲,意味深长”[3]的经典篇章。

在打着“尊王攘夷”旗 号公开欺凌小国的霸主面前,小国往往既没有 说理的地方,也没有还手的力量,但是烛之武 夜访秦伯,智退强敌,其策略之巧妙,思维之严密,言辞之委婉,内涵之深透,表现出高超的外交艺术,令人叹服。

一、挪移关系,晋郑化敌为友《左传》有言:“礼,人之干也。

无礼,无以 立。

”[4]在奉行丛林法则的春秋时代,小国的外交 策略尤其要讲究“礼”的艺术,复杂而激烈的形势使他们不得不慎辞以对,要适当隐藏自己的真 实意图,保持“礼”的姿态,借温文华美的言辞,达到保全己方利益的外交目的。

孔子曰:“为命, 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 里子产润色之。

”[5]说的就是郑国谨慎有礼、务实 有效的外交政策。

春秋无义战。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虽然晋 秦人侵只是借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夹在大国之间,互不得罪,随机投靠,本来就是 小国的生存法则,郑国行为无可厚非),但烛之 武并未据理力争为郑国辩护,因为在强敌面前一 切辩护都只是与虎谋皮般的徒劳。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从《烛之武退秦师》看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文言小说,描述了楚国将军烛之武在抵抗秦国侵
略中智勇双全、英勇无畏的事迹。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即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展现出其品质、性格和价值观念。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通过对烛之武的描写,展现出他的智勇双全。

文中描写
了烛之武熟谋妙算的方略,他善于观察敌情和把握战机,凭借一己之力成功破坏了秦国的
进攻计划。

作者以“密使将军肸,中使将军烛,伏别将军侯”来形容烛之武的才华过人。

这种描写透露出中国古代将领的智略和足智多谋,强调了智慧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还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烛之武勇猛无敌,冲锋
陷阵,一人之力击退了秦国的强敌。

他在战场上犹如烛光般照亮了前方,给敌军带来了巨
大的压力和威胁。

这种形象的塑造凸显了中国古代将领的勇猛果敢,强调了对于正义的捍
卫和国家利益的保护的重要性。

除了智勇双全和英勇无畏,中国古代的说人艺术还通过对烛之武品质、性格和价值观
念的刻画,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行。

文中描写了烛之武为人忠诚正直,重义守信。

他担任楚
国将领的不忘初心,始终忠于国家和人民,从不图私利。

他坚持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战斗,表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
作者:李娜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年第09期
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

烛之武临危受命,深入虎穴,仅凭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对秦伯展开了一场攻心战,最终旗开得胜,扭转乾坤。

纵观全文,寥寥百余字折射出的不仅是烛之武过人的胆识,更是他那高超的说辩艺术。

一、置身事外
明明心急如焚,偏偏要置身事外。

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开场,单刀直入,冷静客观地分析战况,完全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一下缩短了与秦伯之间的距离。

这样既解除了对方的戒意,又为下面的高招迭出创造了可能,可谓出言不凡。

二、权衡利弊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车马劳顿,跨国远征本为作战大忌,烛之武一语道破,即刻在军法理论上找到了说辩的至高点,给秦伯当头一棒;趁着秦伯渐入佳境,他不紧不慢,权衡利弊,从地理位置上,郑国与晋国毗邻而与秦国相距甚远,灭掉郑国,依据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利的势必是晋国,于是一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而深思熟虑后的秦伯,扪心自问也会发出同样的疑惑吧,因为“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以利诱导
那如何转弊为利呢,虽然这时的秦伯是沉默的,但如果情节需要,相信秦伯也会按捺不住发问,那就听烛之武娓娓道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言下之意,郑国虽然小国寡民,财力单薄,可好歹可作为秦国攻伐道路上的驿站,让秦国东征西讨的疲惫得以舒缓。

而作为一国之君,最先考虑的当然是国家利益,听了烛之武深入浅出的剖析,秦伯已心如明镜:灭郑,利于晋;存郑,利于秦。

四、水到渠成
在烛之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强劲攻势下,秦伯的心理防线已全面坍塌,如果烛之武在权衡利弊时尚且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经过重重铺设,此时此刻已水到渠成,他大可以畅所欲言了。

“且
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赤裸裸的挑拨,算戳到了秦伯的痛处,那晋可做过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事,可烛之武岂肯善罢甘休,他接着说道:“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揭开层层迷雾,,烛之武终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那便是晋国不可遏止的野心,而以囊括天下为己任的秦国,就要成为晋国征讨的对象,试想秦伯如何能够忍受,该何去何从,已不言而喻。

至此,秦伯如梦初醒,可猛然回想又是心有余悸,险些铸成大错啊,于是“秦伯说”,立即与郑结盟,并为其安危买单,主动派兵戍守。

秦晋联盟土崩瓦解,晋国仓皇撤离,烛之武大获全胜。

(责编雷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